倭肯河滩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价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292.09 KB
- 文档页数:4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倭肯河水质超标情况的报告正文:----------------------------------------------------------------------------------------------------------------------------------------------------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倭肯河水质超标情况的报告黑环呈〔2019〕54号省政府:2018年,全省62个国控考核断面中抢肯断面氨氮超标,使松花江一级支流倭肯河成为新增加且唯一的劣Ⅴ类水体,导致我省未完成国家《水十条》关于劣V类水体的考核目标。
今年1月,倭肯河干流2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再度超标,均为劣Ⅴ类,其中,抢肯断面4项污染物超标,氨氮超标5.6倍;倭肯河口内断面3项污染物超标,氨氮超标3.6倍。
1月水质监测数据发布后,我厅立即组织专家对倭肯河流域污染问题进行了现场调查,经排查确定污染成因如下:一是污水直排,七台河市每日约有1万吨生活污水直排,桦南林业局每天约3000吨污水直排,农垦曙光农场污水处理设施超标排放。
二是河道没有生态流量,七台河市桃山水库和佳木斯市桦南县向阳山水库均为大二型水库,冬季无生态放流,下游河道环境容量不足。
三是冬季水体自净能力差,冬季寒冷、水温低、冰封河面,氨氮等挥发性物质难以降解,进一步加重了污染程度。
七台河市、佳木斯市对倭肯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十分重视,分别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1月23日七台河市召开了市委常委会,成立了倭肯河污染防治攻坚战专班,市委书记杨廷双、市长贾君同志总负责,对治理工作统一领导,初步制定了倭肯河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
佳木斯市严格管控桦南县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定期开展监督性监测。
为加快解决倭肯河流域污染问题,进一步提升水环境质量,确保2019年全省消灭劣V类水体,目前主要拟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尽快解决七台河市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倭肯河七台河市区段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刘彦财【摘要】在七台河市经济发展和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尤其是水环境与水生态日益突出,成为全市范围内高度关注的共同问题。
水环境恶化对全市经济的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和制约,水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
在不超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水资源的供给能够在保证质和量的基础上满足人类生存、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维系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132-134)【关键词】水环境;功能区划;现状调查;评价分析【作者】刘彦财【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引嫩工程管理处,黑龙江大庆1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4七台河市区水系为倭肯河干流及其支流万宝河、挖金别河、老七台河,属于季节性河流,通过七台河市环境监测站2013年的监测资料,北兴断面和桃山水库断面不满足Ⅱ类水功能区要求,超标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葫头沟断面和抢肯断面水质监测结果满足Ⅱ类水功能区要求。
项目区内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其中新兴区总悬浮颗粒污染最高,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同时新兴区污染综合指数最大,是七台河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区域。
七台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部的倭肯河中上游,地理坐标在E130°47′~131°58′、N45°37′~46°13′,是1983年国家批准的省辖市,下辖新兴区、桃山区、茄子河区和勃利县,倭肯河从市区北部穿过。
倭肯河发源于完达山西北侧勃利县东北边缘,是松花江右岸较大的一级支流,全流域集水面积为11 015 km2。
干流自东南流向西北,流经七台河、勃利、桦南、依兰等市县,在依兰县城东约1 km处汇入松花江,干流河道长203 km。
左岸分别汇入龙湖河、中心河、茄子河、万宝河、老七台河、新七台河、碾子河、连珠河、吉兴河;右岸汇入挖金别河、七虎力河、八虎力河、松木河等支流。
地质勘测报告地下水资源评估与利用潜力分析地质勘测报告地下水资源评估与利用潜力分析1. 引言地下水资源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旨在对某地区的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估与潜力分析,为该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区域概况2.1 地理位置本研究区域位于XX省,地理位置纬度为X至X,经度为X至X。
2.2 地质概况该地区主要地质构造为XX山脉,地层以X岩层和X岩层为主要组成部分。
地形以山丘和平原为主,地下水主要分布于岩石裂隙和河谷地下。
3.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3.1 数据采集通过现场勘测和实验室分析,收集了该地区的地下水位、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渗透性等相关数据。
3.2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结合地质图、地貌图等资料,综合评估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状况。
4. 地下水资源评估4.1 地下水位根据收集到的地下水位数据,绘制了地下水位等值线图。
结果显示,该地区地下水位总体呈现出平稳的状态,埋深较浅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较高。
4.2 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水质评估是判断地下水资源利用潜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地下水水质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地区的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4.3 地下水渗透性地下水渗透性对地下水开采与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渗透性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该地区地下水渗透性较好,地下水储存能力较高。
5. 地下水资源利用潜力分析5.1 地下水补给量地下水补给量是评估地下水资源利用潜力的重要因素。
结合降雨量和地下水位变化等数据,计算出了该地区地下水的补给量。
结果显示,地下水补给量稳定且充足。
5.2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考虑到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结合地下水补给量和开采量的关系,推算出了该地区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
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低于可持续开采量的水平。
6. 结论与建议本报告通过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估与潜力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6.1 结论(1)该地区地下水位总体稳定,部分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具备较好的开采潜力。
七台河市倭肯河河谷平原桃山水库上游段天然矿泉水资源储量评价1、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3、黑龙江省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地下水文学学科1 水文地质概况1.1 地形地貌七台河市倭肯河河谷平原地区地貌单元采用三级划分法,以成因类型结合形态及岩性形态单元作三级划分。
本区地貌成因类型基本可以归纳为:构造剥蚀地貌、火山地貌、流水堆积地貌三大类。
按岩性形态分为花岗岩火山岩浑圆状丘陵,玄武岩盾形台地,泥沙质河谷平原三种地貌单元。
1.2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形成条件与赋存规律七台河市倭肯河河谷平原地区反映在地形上主要为白垩纪以前各类坚硬岩石组成大面积低山丘陵,以及散布在其间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的山间河谷平原。
这种山川地势与地质结构控制了工作区各类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其山地基岩构造破碎带和河谷平原,控制了基岩地下水的赋存与分布,并且风化带裂隙水分布广泛,故构造条件是本区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形成的主要因素,其次为地貌和岩性。
七台河市倭肯河河谷平原地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白垩系砂岩裂隙水两种类型,水文地质界线与地貌界线、岩性界线基本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河谷平原地区存在双层含水层结构,上部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下部为白垩砂岩裂隙水。
(2)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主要包括第四系现代河床冲积层(Q4)和上更新统冲积层(Q3),含水介质主要为中粗砂,其广泛分布于七台河市倭肯河河谷平原地区倭肯河干流及支流河谷平原,从搜集和已有的勘探成果来看倭肯河干流河谷平原中第四系松散岩类沉积厚度较支流河谷平原要大,同时砂砾石的粒径也更大,分选磨圆程度也更好。
(3)白垩系砂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于七台河市倭肯河河谷平原地区中部河谷平原和两侧的低山丘陵地区,主要含水岩组为白垩系下统猴石沟组(K1-2h)、城子河组(K1c)的砂岩、砂砾岩。
白垩系砂岩、砂砾岩因燕山期岩浆作用、压应力挤压成岩较好,孔隙不发育;断裂构造与裂隙发育形成破碎带,因而赋存基岩裂隙水,其中破碎带中的裂隙带总体呈层状分布,大概为2-3层含水带,累计厚度可达60m,其间夹有泥岩或砂质泥岩而具有承压性;断裂带呈北东向展布,发育深度一般在170m,最大可达300m。
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资源评估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地质勘察中,评估地下水资源的状况至关重要,本文将讨论地质勘察中地下水资源评估的方法与意义。
一、地下水资源的定义与特点地下水是地球表面以下的含水层中储存的水资源。
它具有分布广泛、稳定性好的特点,能够供给地表用水需求。
地下水资源的优势在于其相对稳定的水质特性,能够满足人类生活与生产的需求。
二、地下水资源评估的方法1. 学习已有数据与报告:在地质勘察的初期,研究已有的地下水资源数据与报告是必要的。
这些数据可以提供地下水的分布与质量情况,有助于评估地下水资源的潜力。
2. 地下水位观测:地下水位观测是评估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特定地点上设置地下水位监测器,并进行长期观测与记录,可以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与规律,从而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程度。
3. 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调查是获取地下水资源信息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地下土壤结构、地层岩性与水文地质特征的研究,可以判断地下水的储集状况、水质情况以及可利用性。
4. 地下水模型建立:在地下水资源评估中,建立地下水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建立地下水流动模型,可以模拟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与变化趋势,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地下水资源评估的意义1. 保障水源供应:地下水资源评估可以为水资源管理与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储量状况,可以更好地保障地区的水源供应,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
2. 水环境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评估还有助于保护水环境。
通过了解地下水系统的结构与特点,可以预防地下水受到污染,确保人类生活与生产的健康和安全。
3.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评估可以指导地下水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在评估的基础上,可以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防止过度开采给地下水系统带来的负面效应。
四、地下水资源评估的挑战与展望地下水资源评估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获取与分析的困难、模型建立的复杂性等。
倭肯河泥沙特性分析
肖鹏云;张连翔;李晶东
【期刊名称】《黑龙江水利科技》
【年(卷),期】2009(037)003
【摘要】根据倭肯水文站悬移质输沙量、径流量及实测大断面资料,对倭肯河泥沙特性进行分析,探讨泥沙特性,研究河道冲淤变化规律,对有关工程规划设计及运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肖鹏云;张连翔;李晶东
【作者单位】佳木斯水文局勃利水文站,黑龙江,勃利,154500;佳术斯水文局,孟家岗水文站,黑龙江,佳木斯,154411;佳木斯水文局勃利水文站,黑龙江,勃利,1545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1
【相关文献】
1.倭肯河干流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J], 郭紫光
2.倭肯河滩地区地下水资源勘察评价分析 [J], 孙淑文;王文龙;崔淑红
3.倭肯河流域洪水特性分析 [J], 刘铂;马明仓;施桂霞
4.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倭肯河干流下游健康评估分析 [J], 曾雯禹;王立权;李铁男;张柠
5.倭肯河上游两种林型枯落物和土壤持水特性 [J], 刘忠玲;刘建明;吕跃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区域治理水利资源与建设依兰县水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分析郭子义黑龙江省牡丹江水文局,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摘要:本文通过掌握了解依兰县的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状况,依据资料分析该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含量状况,对掌握该区域水资源现状有一定的帮助,对该区域水资源合理分析及优化配置有理论帮助。
关键词: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一、研究区概况依兰县地处小兴安岭东南缘与东部山地北端和三江平原西南角的三者交汇地区。
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这四条江河流经县境。
依兰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旱,夏季炎热降雨集中,秋季凉爽湿润早霜,冬季严寒漫长。
依兰县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41.4mm,年内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72.6%。
第四系河谷漫滩砂砾石孔隙潜水,含水层厚度大,富水性好,具有较充沛的补给来源,利于集中开采。
依兰县由于含水层分布不同,受地质沉积的影响,区域内含水层特性差异较大,有第四系松散岩孔隙水,还有前第四系孔隙裂隙水,第四系在区域内发育较好,根据第四系含水层分布特征和规律,按照以下分区标准对区域地下水富水性分区。
(1)松花江漫滩孔隙潜水中等富水区(1000-3000m3/d);(2)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下游段漫滩孔隙潜水中等富水区(1000-2000m3/d);(3)巴兰河中上游段及其它支流漫滩孔隙潜水弱富水区(100-500m3/d),个别地段可达1000m3/d;(4)松花江一级阶地孔隙弱承压水中等富水区 (1000m3/d左右);(5)松花江以西及倭肯河以南的波状(或岗阜状)高平原孔隙承压水弱富水区(100-500m3/d)。
二、水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分析1水资源量状况(1)地表水资源量。
依兰县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41.4mm,年内分配不均,降水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的72.6%。
依兰县多年平均径流量6.3×108m3。
根据黑龙江省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分析,多年平均径流深等值线图,采用等值线法求出区域内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95070×104m3。
区域地下水评价及影响分析发表时间:2019-01-03T15:04:27.7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作者:刘举鹏[导读] 我国当前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逐渐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标准。
摘要: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在逐渐加强,但水资源与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而地下水资源在水资源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对于地下水资源来说,其自身具备稳定性和抗污染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但由于我国当前水文地理环境分布比较复杂,日常生活废水也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这样就会导致开展地下水评价工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严重的问题。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确保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能够为地下水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区域地下水评价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评价工作;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我国当前人们日常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逐渐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标准。
但现阶段地下水资源污染问题非常严重,这样不仅会对城市建设的发展造成阻碍,还会导致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保证能够对地下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避免地下水污染问题愈加严重,从而保障能够加强人们日常生活中用水的安全性。
1.地下水评价工作的任务和目的对于地下水评价工作来说,是一项先进化的环境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地下水的状态进行分析和预测,还需要始终坚持保护地下水环境和经济健康发展的理念,通过这样的形式,还能够选择科学合理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另外,在实际开展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站在保护地下水环境的角度,并预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和污染,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就能够依照预测数据和结果对相关影响进行评价,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相关部门就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与方案,从而避免地下水出现污染的现象和问题。
地质勘测报告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估与开发建议地质勘测报告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估与开发建议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所调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勘测和评估,以确定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
本报告包括对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潜水埋深、水质状况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和评价。
2. 地质背景调查地区位于XXXX地区,地质构造主要由XXXX组成。
地形地貌以XXXX为主,河流分布稀疏。
该地区经历了多次地质变动,形成了复杂的地层结构。
3. 水文地质特征3.1 地下水层根据实地调查和地质勘测数据,确定调查地区主要存在XXXX、YYYY、ZZZZ等几个主要地下水层,其中以XXXX地下水层储量最大、水质较好。
综合分析地下水层的厚度、渗透性、含水量等参数,判断其潜力较大。
3.2 地下水补给区调查地区的地下水补给主要来自于XXXX地表降水、河流补给和地下水自然补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根据相关资料和水文地质分析,确定XXXX地下水补给区为该地区的主要补给源。
4. 潜水埋深通过地下水位监测和水井开采数据,结合地质资料,确定调查地区的潜水埋深范围为X-XX米,其中地下水位较浅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开采潜力。
5. 水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地区的地下水多数属于淡水,水质良好。
但在一些特定地点和特定地层中,可能存在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如化工厂周边地区、旧城区等。
针对这些区域,需要加强地下水监测和保护工作。
6. 地下水潜力评估综合分析地质背景、水文地质特征、潜水埋深和水质状况,对调查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地下水资源潜力较大,具备较好的开发潜力。
7. 开发建议在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基础上,为了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提出以下建议:7.1 合理规划地下水开采量根据地下水资源潜力评估结果和当地的用水需求,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方案,明确开采量的上限,防止过度开采引发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
7.2 加强地下水监测和保护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及时了解地下水位、水质等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保护地下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