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教学十讲前五讲整理内容

有效教学十讲前五讲整理内容

有效教学十讲前五讲整理内容
有效教学十讲前五讲整理内容

教学的有效性究竟

指什么

教学的有效性最终

要落在学生的学习上。学习有效性可用三个指标来考量:

一、学习速度。二、学习结果。三、学习体验。

学习速度(学习效率):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同样的学习内容,达到同样效果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越高。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当然没有时间做保证,有效性也无从谈起)。课时+课外围绕本课程所花费的时

间(预习、完成学案、作业、复习、竞赛)。其它学习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在课外校外自由学习的时间。非学习时间:休闲、玩、劳动、制作、交友等等。

学习结果:指经过学生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我们希望每节课,或者每次课之后,学生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主要表现在:从不知→知、从知之较少→知之较多、从不会→会、从不能→能,等等。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指标。传统的指标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上,而学业成绩考试的题目中有两类

题目,(一)知识型题目:靠时间、记忆、机械操练、复制即可获得成绩的题目。(二)能力型题目:靠思考、创造性思维、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自由学习

及个性化的知识等而获得

成绩的题目。

学习体验:分为过程

兴趣和结果兴趣。过程兴趣

——是生气勃勃、喜气洋

洋、其乐融融、愁眉苦脸、

冷漠呆滞。结果兴趣——随

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

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

越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就

越来越强。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

乐趣,他一定是主动与幸福

的,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

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

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把学习变成习惯、变成生

活、变成品质。

有效的教学的分析:

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的

提高都落在学生的学习上。

教师的教是促进学

的。这种促进又分成两种,

一种是直接促进,另一种是

间接促进。

“直接促进”是指

教师教现成的知识,就是教

师授完课后,学生学得更

多、更快、更深、更容易,

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学生可

能学得很慢、学得很浅、理

解不到位。

“间接促进”是指

教师教的不是现成的知识,

而是通过老师的教,学生从

中慢慢悟出学习的道理、掌

握了方法、提高了思维能

力,慢慢摆脱对教师的依

赖,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的理想状态。

教有直接促进和间

接促进,这种都是有效的

教。直接的促进短效。间

接的促进长效,它有后劲。

无效的教学分析:无效的教

是阻碍学生学习的。

无效的教也分为两

种,一种显性阻碍,一种是

隐性阻碍。

“显性阻碍”:教师

讲课条理不清楚,课堂毫无

情趣、死气沉沉,这种教就

是很直接地阻碍学生学

——学生越学越没劲。

“隐性阻碍”:教师

讲的都是学生懂的东西,或

者说都是学生看书都能看

懂的东西,这个教也是阻碍

学的,它阻碍了学生独立学

习能力的发展。

有效教学意味着通

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这

是新课程对教学的有效性

的定位。

一、发展的内涵

课堂上三维目标的

融合,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

发展,也就是说,教学在传

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

一定要让学生掌握方法、进

入某种过程,并且形成正确

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

的教学就是有效的,这是新

课程对教的有效性的定位。

二、发展的层次(人

的发展水平有两层次:现在

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水平)

现在发展水平:学生

可独立完成自己的功课、自

己的学习任务。授课提出的

问题或内容学生通过阅读

就能解决,这问题就在现在

发展区;

最近发展水平:学生

刚刚接触这个问题,不能够

独立解决,他必须在老师的

引导下,在同学的合作中、

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那么

就个问题就在最近发展区。

(通常所说的“跳一跳,摘

桃子”)。

我们的教学就要立

足于现有发展区,针对最近

发展区的问题来展开,这样

的教学才会促进发展。我们

的教师要瞄准、针对学生发

展区,通过教学不断地把最

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在发展

区,也就是把不会的变成会

的,把不能的转化为能的。

这种教学对促进学生发展

就非常有成效,如果自己的

教学老是停留在现有发展

区里面,学生虽然获得知

识,但是他的智慧不会有发

展。

三、发展的机制

学生发展按其内在

的机制看有两种:一种叫预

设性的发展,一种叫生成性

的发展。

预设性发展与生成

性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可以

预计得到的,并通过教师讲

解,学生学习完以后就掌握

了,也就是说掌握与不掌握

是可以预设的。但是也有很

多发展是不可预料的,因

此,学生是活的,生命与思

维是流动的,有的发展无法

预设,还有其它方面的发

展。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关注

预设性发展(可能是低效

的,机械的、沉闷的),还

要关注生成性的发展。

四、发展的时间

教学不能短视,要确

立终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我们教学生3年,要为学生

的30年的发展负责。“十年

树木,百年树人”。这三年

的发展若看成是眼前发展

的话,后30年的发展可认为是长远发展。(教师的备课要有整体性,某一节的授课内容要为以后某节学习打

下基础,备课要有纵深(深度),我们的备要有全年性、单元性、章节性、课时性)。今天学习的内容可能在很

长时间后仍有作用。

五、发展的主体(发展的落脚点)

主要是学生,同时还有教师。教学的过程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同时还是教师自我提升、专业成长的过程,自我发展的过程(“教学相长”)。教师不断从教学当中获得教育智慧、获得专业成长、这是教学内在吸引力。

有效教学: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

长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

新课程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哪里

新课程在提高教学

有效性上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一、学生变了

学生变得爱学习了。学生在课堂上爱发言了,不时蹦发出精彩的语言、展现出精妙的思路、流露出欣喜的眼神、散布着美丽的笑容。

综合素质提高了。课改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考

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交流和表达能力提高

了;学生质疑创新能力提高

了;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

二、教师变了

教师的观念变了。新

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

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

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解释

者,课程忠实的执行者,而

是与专家学生一起构建新

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

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

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

成了课程的意识。以教材为

平台和依据,充分挖掘、开

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

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

为。教学不再是忠实地传递

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

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

教师的角色变了。新

课程提出“教师即研究

者”的理念。在新课程实施

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参与教

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被

极大的激发出来。在教学的

同时,积极开展研究,促进

教学研究“共生互补”。坚

持写教学反思或随笔,教师

之间一起讨论遇到的问题,

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

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

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让身

边发生的、与教师密切相关

的问题得到解决,切实感受

到成功的喜悦。

三、课堂教学变了

课堂教学目标变了。

新课堂十分注重三维目标

的融合。突出表现在:(1)

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

的重要目标,从课程目标的

高度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

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

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

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

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

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

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

发展。(2)关注学生的情感

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

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

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

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努力使

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

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

生体验。

用教师的话说:“现

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

传授,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

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

么样的体验。”

课堂教学活起来了。

只有课堂活起来,学生才有

可能主动、生动、活泼的发

展。传统课堂中的气氛沉

闷、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

昏昏欲睡,无欢声笑语,无

思想交流、思维呆滞的现

象,只能是摧毁学生的学习

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

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

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是充满

活力,生机勃勃,师生互动,

兴趣盎然。

如何克服无效和低效的教

因为各方面的原因,

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

式化和低效化的问题。

无效和低效的一些

主要表现:(新课程在课堂

教学这个层面存在的无效,

低效的现象和问题)

一、三维目标的割裂

教学中出现了三维

目标的割裂。

比如:(1)游离于知

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

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

但是知识技能是基本的载

体,离开了学科知识,为过

程而过程,为方法而方法,

过程与方法就没有价值了。

(2)出现了“贴标

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不是从教材内容中提

炼、升华出情感、态度、价

值观,而是游离于教材之

外,游离于教学过程之外,

这肯定是没有多少教学意

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弥

漫、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的,

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环节或

一个阶段。

(3)只关注知识的

传授、技能的训练。

二、教学内容的泛化

学科味不浓。学生连

教材都没有搞清楚,教师却

盲目的找其它材料进行补

充、拓展延伸,甚至和其他

学科进行渗透关联,而把材

料抛在了一边。各门学科都

有其特定的价值,教学应通

过挖掘学科自身的特点、价

值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

是说过多的联系生活实际、

牵强的联系,还有过多的情

境创设,花架子搞得过多,

实质的内容却很少,造成低

效或无效。

三、教学活动的外化

有的课堂变活了,在

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

学习兴趣、热情、主动性,

但是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

从、形式化倾向。或者表面

上看很热闹,实质上学生内

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被

真正激活起来,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第一、自主变成自流,没有目的性的自主。

缺乏教师引导的自主,是一种肤浅的自主,甚至是一种虚假的自主。(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到位,导致学生自主的目的不明确,自主学习动力不足而效率低下,或浪费课堂珍贵的时间。学生只有快乐,却没有收获。)(台湾有专家批评这种自由的课堂说“快乐学习,安乐死”。)

第二、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合作学习的灵魂是

大家通过相互配合、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彼此的思考和彼此的智慧。(例如:几个学生坐在一起唧唧喳喳说几句然后就结束了。或者由于教师叫停绝大部

分小组因没有足够的时间

思考、讨论。)

第三、探究有形无实。

表面上有探究程序、形式,但是却没有真正的问题意识,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质疑,缺乏深度思考,这就是探究有形无实。

这些称为教学活动

的外化。课堂有温度而没有深度,课堂让人感觉到热闹、喧哗,但很少让人怦然心动,这就是课堂缺乏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

精神愉悦,说到底就是没有深度,流于形式化,外在化。

四、教学层次低下。

高中实施新课程以后,课程容量、教学内容容量变大了,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老路,以讲解为中心,教学时间肯定不够用。学生

通过自己的自学、思考、练

习能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就

让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在

学生需要引导、点拨、讲解、

帮助的地方做自己该做的

事情,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五、预设跟生成的冲

突。

预设(教学设计、教

案)的东西由于各种原因不

能生成(设计难度太大、设

计引导不合理、学生能力与

预设相差太远、时间给予不

合理、学生状态不行等等)。

或生成太泛、无边无际、没

有中心,没有关键,这都不

是我们要提倡的有效教学。

如何采取有效的对

策来克服这些低效和无效

的现象?(五条教学措施)

第一、针对三维目标

的割裂或模糊,每一节课都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首

先弄明白本节课要达的知

识目标与技能目标是什么。

(结合课标与教材)琢磨清

楚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技

能,要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或

者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目

标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可能有什么样的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等等。目标定位

清晰,保证课堂教学方向,

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提出。

第二、注重学科特

色。根据学科特点,结合课

程资源,确定本节课教学内

容的中心、重点、难点,教

学内容不能泛化,要帮助学

生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问

题,学生经过本节课有明显

的进步和提高。

第三、发挥学生的主

体性、主动性。(核心)引

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维

和深度的交流讨论,要强调

深度,不是外在的形式。

第四、提高教学的层

次。提高教学的针对性,针

对学生不懂的来教学,即针

对最近发展区,这种教学就

是高水平的。教师的教学要

引导学生发展、带动学生发

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

教学就是有效的。

第五、预设与生成要

统一。纯粹的预设,或者绝

对的生成都不能保证良好

的效果,都不是新课程所提

倡的,要把这两者结合起

来、统一起来。(预设的内

容,没有被学生体验到、感

悟到、领悟到、思考到;没

有被学会、掌握;仍不会学

习,知识依然是老师讲解、

仍是被动的学习,被迫掌

握)。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

优质教学

把教学及其改革分为三个

层次,首先要让课堂活起

来;其次要从无效、低效走

向有效;最后要从有效走向

高质教学(优质、高效、高

境界)。书中从两个维度分

析考察优质教学。一个是学

的维度,一个是教的维度。

学的维度就是要考察学生

是否是优质学习,从五个维

度考察和分析:情绪状态、

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交

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

态。教的维度就是从教师的

维度来考察,从五个维度来

考察和分析:思想、智慧、

激情、个性、文化。

第二讲教学的生成性

新课程为什么凸显

教学的生成性(生成性为什

么会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

的一个亮点)

一、把部分讲解的主

动权还给学生

现有发展区水平的

知识与技能的内容可以交

给学生去讲解,体现学生不

仅参与学,也参与教。

二、把思考的主动权

还给学生。

以往老师把学生的

思考限定在自己确定的预

设范围内,老师的设问指向

性非常明确,学生的思考朝

着老师设定的答案,沿着老

师规定好的路线来运动,来

进行的。没有学生自主的形

成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

题、自主解答问题的权力,

没有个性化的思考与解答。

三、把预设的主动权

交给学生。

教师要正确面对学

生的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

源,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

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

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

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

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

四,将课堂评价的主

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拥有更

多的主动权,才能真正成为

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为什么突显教学的

生成性

这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

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

定的:

其一,从人学角

度说,人是生成性的存在,

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

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

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

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

其二,从课程角度说,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而更是“体验课程”

其三、从教学角度说,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增值的、生成的过程。

生成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以下新要求:

第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和创造性。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权利主要表现在:①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课堂教学并受到平等对待的自由和权利;②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③质问、怀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及其它权威的自由和权利;④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性或不完善性乃至片面性,免于精神或肉体处罚以及不公平评价或对待的自由和权利(免于正确的权利)等等。

教师一定要清晰地意识到学生所具有的这些权利不是教育的恩赐,而是他们所应该得到的属于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必须把学生的学习权利放在首位,不能以任何理由侵犯和僭

越儿童的权利。

第二,教师要转变角色

和教学行为。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

的组织者以及课堂信息的

重组者,不断地捕捉、判断、

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

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

息,把有价值的新信息和新

问题纳入教学过程,使之成

为教学的亮点,成为学生智

慧的火种;对价值不大的信

息和问题,要及时地排除和

处理,使课堂教学回到预设

和有效的轨道上来,以保证

教学的正确方向。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自

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审

视和反思,即时修订、更改、

充实、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和方案,使教学活动成为生

成教学智慧和增强实践能

力的过程。

总之,对教师而言,课

堂教学绝不是课前设计和

教案的展示过程,而是不断

思考、不断调节、不断更新

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也就

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

过程。

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

着否定预设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

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

划、设计、假设、安排,从

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

要组成部分。预设表现在课

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

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

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

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

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

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

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

案。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

目的的、有意识的教育活

动,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

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

本要求。课堂上也需要按预

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

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

性。

没有预设就没有教

学,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

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我们

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

的精心的预设。

教师在预设时要认

真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

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

和技能。

(2)通过预习,学生是否

已经了解了课文中的有关

内容,有多少人了解?了解

多少?了解达到什么程

度?

(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

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

和引导?

(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

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

兴奋点?

(但是反对过度预

设,比如课堂上的节外生

枝,不能不引起教师的注

意。)

当前教学实践中存

在哪些生成误区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

误区:缺乏深度的思考,悟

语变误读,二,教师方面存

在的误区:刻意追求生成,

违背生成的规律,缺乏有效

引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

成的关系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

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

成对于课堂教学缺一不可。

预设体现对课标、教材的尊

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

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

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

动态性和开放性;为此要认

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

进。

一、以预设为基础,

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从教师方面

讲,

首先要深入钻研教

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

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

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

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

出来的勇气。

其次要拓宽知识面,

丰富背景知识。教师不仅要

对教材、教参研究,还要广

泛涉猎有关知识,并把这些

知识也进行内化,变成对教

学的背景,这样教材就不再

是孤立单薄的文本了。

再次,要研究学生的

心理。深刻了解学生学习的

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

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

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

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

能够较准确的把握学生学

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

第二、从教材方面

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

位和主干作用,超越教材的

前提是源于教材,真正弄清

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

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再

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拓展,去形成学生个性化的解读。

第三、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生成强调的是学生

的活动和思维,它彰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要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具有针对性。

第二、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师生“共同

的创造”有时是必然的,有时是天马行空,不期而至的。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学生腾出点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确立生成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

第三、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只执行教案,也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只把心思放在教材上,还要

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

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

动上。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

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

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

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

整。

三、让预设与生成共

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预设重视和追求的

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

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

视和追求的是隐性的、过程

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

目标。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

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

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

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

教学计划的落实。因为不少

有价值的生成是对预设的

背离、否定,及随机偶来的

神来之笔。预设与生成有反

向性的。所以无论是预设还

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教

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

的健康发展。

第三讲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是三种目

标吗?

三维目标不是三种

目标,三个维度的融合,才

能形成一种目标(学生发

展、综合素质的提高)。知

识与技能的传递是在学习

过程、方法中实现的,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是在学习的

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出来的,

是弥漫、渗透在学习过程中

的,三者的结合促进了学生

的和谐发展。所以教师在教

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

练技能,还要让学生经历一

定过程,掌握一定的方法,

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渗透。

有人比喻:假如知识

技能是人的肌肉、骨胳、外

形,过程方法就是人血液系

统、神经系统,情感、态度

价值观就是人的精神与灵

魂。三者融合才能成为人。

否则可能是标本,行尸走肉

的僵尸。

强调三给目标是否

意味着否定“双基”

双基——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与三维目标中知

识与技能部分一致。三维目

标并不否定“双基”,“双

基”是过程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载体和依托。过程

方法不能离开学科知识体

系;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不能

孤立于这个学科知识体系

之外。

怎样处理知识技能

与过程方法的关系

知识技能与过程方

法的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说

的结论和过程的关系;与其

关有关的还有,学习与思

考;接受与发现;掌握与感

悟;学会与会学、知识与潜

力、继承与创新等关系。

知识与技能是让学

生学会,过程与方法是让学

生会学……。

每门学科的基础知

识、基本技能、基本原理等

是一个框架、一个体系,它

有一个内在逻辑关系,但是

贯穿这个内在逻辑关系的、

更重要的则是学科的思维

方法、思维方式、思想方法。

如果学生只掌握了一大堆

知识,没有领悟或者掌握其

中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

学生就不能激活知识,不能

驾驭知识,不能灵活运用知

识。(学了很多东西,但不

会运用,知识僵化。)

一般来说,结论是较

单一的,过程是比较多样

的,因为学生思维方式是多

样化的;结论相对来说是封

闭的,过程相对来说是开放

的;结论相对来说是简洁

的,过程相对来说是复杂

的;所以重要的结论是否经

过学生的思考而获得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

人发现已经裂开了一条缝

的茧中,蝴蝶正在痛苦地挣

扎。他于心不忍,使拿起剪

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破茧

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

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

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

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

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

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

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

苦,但结果是适当其反。

这和我们课堂上的

“包办”有点像似。把结识

直接灌输给学生,学生无需

智慧、不需动脑、只要记忆、

练习就能获得,就有了掌握

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

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

实际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能力与智慧。造成的结果是

“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跑的快却跑不远”。

例如:语文学科的戏

剧,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演

戏剧。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

同的人物,体会不同人物的

心理、情感,体验角色的地

位、作用,再通过众多次的

演练,反复矫正个人感受与

把握,才能走进戏剧,并让戏剧人物走进了自己的感情世界。经过演戏同学们对本课的理解肯定比教纯粹的讲授效果要好的多。

怎样在教学中关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它的实质是关注人。

从教师的角度说,它表现为教书与育人的关系;

从教学的角度说,就是认识与情感的关系;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

一句话:“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情感的加温,那么这种知识传授越多,你的学生将就得越冷漠。”

学生伴随着学科知

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我们的学生是不是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宗旨,核心是对你的关注、对人的尊重及对人的关爱。第四讲教学情境

为什么要创设教学

情境,教学情境有什么意义

情境对于知识,犹如汤对盐,10克盐对于一个人难于下咽,但入在汤中,在享用美味的汤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把盐全部吸收了。

知识也需要融入情

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内化为个性化的东西)。这就是情境的价值。

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

知欲。这是情境中“情”的

作用。

“境”,就是用一种

直观的方式,再现书本知识

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

际事物的相关背景。“境”

就像一座桥梁。有了这座桥

梁,学生就容易实现形象与

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情与

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沟

通和转化,从而使学习和理

解变得容易和有趣。

当然,不能为情境而

情境,情境只是学习的凭借

或工具。如果学生已经进入

抽象思维了,就用不着什么

东西都回到形象上去;再回

到形象上,反而压抑了学抽

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

要类型

一、借助实物和图像

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

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

验、参观等。例如:实验过

程能够呈现出丰富生动的

直观形象。化学实验过程

中,态、色、味、深沉、气

泡、光、热、电等现象非常

直观的说明化学反应的变

化过程。

图像是一种直观的

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

挂图、动画、视频等。图像

给人以直观感,它比普通语

言要容易把握得多。

二、借助动作或者活

动来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以姿

势助语言。动作的形象性,

从理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

操作,从文科的角来说,主

要指表演。

1、操作

教学通过让学生操

作学具,可以使许多抽象的

知识变得形象直观。把动作

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2、表演

表演是高一层次的

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

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

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老

师表演,也可以学生表演。

课本剧,让学生走进课文中

的人物,表演中把握课文内

蕴,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

动作、神态及内心世界。

3、活动

4、演示

三、借助语言创设的

教学情境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

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出

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

(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看,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要求:朗

读---声情并茂,描述----

绘声绘色,比喻----贴切精

彩)

四、借助新旧知识和

观念的关系与矛盾创设教

学情境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

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

知识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

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要

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

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

组织或转化而来的。教师根

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知

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学

生自己探索方法,成为学习

的主体。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奥苏伯尔的研究进一步提

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

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清

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

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

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

五、借助“背景”创

设的教学情境

背景知识是指与教

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

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

关系,虽然不如旧知识与新

知识的关系那么密切、直

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

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

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认知

停靠点。如:作者介绍、时

代背景、历史典故、科学家

趣事。

六、借助问题创设的

教学情境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

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

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

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思想,方法和知识。感知不

是学习产生动力的根本原

因,学习的根本动力在问

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

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

问题,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

考,学习也只能是表层的。

在学习中一方面强

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

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

和贯穿学习的主线;另一方

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

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过程。

问题意识还可以激

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

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问

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

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

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当前教学情况创设

存在哪些误区?形式化的情境,假问题的情境,缺乏真情的情境,“猜谜式”的情境(偏离教学的情境),“电灌”的情境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

教学情境?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基于生活,直观形象,体现学科特点,问题意识,体现学科特点,学科特色。

【免费下载】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 作者灵心慧眼所观察到的课堂种种,让人眺望到了教育中迷人的风景。 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 追求幸福是我们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但是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幸福指标,有效性也是一样的。什么东西是有效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主要表现在哪里?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比穿越一块玉米地,穿越玉米地比什么? 第一,比谁穿得快。 第二,比穿越玉米地的过程当中,谁掰的玉米多。 考量学习的有效性的指标有: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学习体验。 儿童的学习不是他的全部。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高明的校领导、一个了不起的老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你不能占据学生学习的全部时间,一定要“解放儿童”!教育家陶行知就一直强调“解放儿童”! 如果一个孩子的头脑里面,学校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只占他所有知识的一小部分,这个比例越小,那么这孩子将来肯定越了不起。 素质教育最核心的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习体验:只有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才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的有效性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是:发展 发展的内涵,层次,机制,时间,主体 教师就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错 教学最根本的吸引力:教师不断从教学中获得教育智慧,获得专业成长。 有效教学:既促进学生的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 缺乏教师引导的自主,是一种肤浅的自主,甚至是一种虚假的自主。 教学及其改革的三个层次: 1、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 2、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 3、优质教学

五个维度考查和分析是否在进行优质教学: (学生)情绪状态,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 (教师)有思想,有智慧,有激情,有个性,有文化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和评价机制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清晰地意识到学生综合素质对他们的重要性,在尽量不影响学生分数的前提下,多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手,做好这个事情。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第二讲教学的生成性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预设和精彩生成的结合 新课程为什么凸显教学的生成性? 渔夫的故事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讲解的,思考的,预设的主动权。“学生式的老师“”“老师式的学生。” 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人的发展具有太多的偶然性。 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 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 我们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预设。 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 一、学生方面存在的误区: 1、缺乏深度的思考“有温度,没深度” 2、悟读变误读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误区: 1、刻意追求生成,违背生成的规律 2、缺乏有效引领,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1、从教师方面讲 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重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苏霍姆林斯基 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校心理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体会《有效教学十讲》是余文森教授的新作。 因为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室正在进行福州市基础教育课题新课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为了让课题组成员能拥有相应的理论知识,能更好地实施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我决定带领大家开始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学习。 《有效教学十讲》是推荐大家读的第一本专著。 初读《有效教学十讲》,对文中所提到的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成绩与问题深有同感,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的认识感同身受,于是,有了第二遍细读的愿望。 品味之后发现,自己对有效教学的认识有了更多的理解,以下是众多感受中的一部分:过玉米地的启示什么是有效教学?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新课程赋予有效教学新的含义。 余教授讲的过玉米地的故事,形象生动地阐释了这个问题。 在过玉米地的比赛中,有的的人跑得最快,先到目的地,但两手空空,一个玉米棒都没有掰到;有的人掰了很多玉米,但走得太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有的人跑得快,也掰得多,但浑身是伤;还有的人,既跑得快,又掰得多,还没受伤,所以感觉很快乐。 在这些穿越玉米地掰玉米的人中,谁是最有收获的?第一个人跑得快却一无所获;第二个人得到的多,却很费时;第三个人跑得快,

获得多,可伤了身体,代价也很重;第四个人跑得快,得到的多,还很快乐。 答案很明显,最后一个是也。 过玉米地掰玉米的结果是以是否跑得快掰得多不受伤且快乐几项指标综合衡量的,最后一个过玉米地的人才是最有效的。 那么教学呢?教学是否也要考虑学习的速度获得的结果和学习的过程各项指标呢?很明显,无所获的学习,无论多么快乐,是不能称为有效的,因为获得知识是学习的第一要务;花费大量时间获得的知识是低效的,因为它往往以牺牲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为代价,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获取知识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被看做是一种沉重负担的学习不但无趣,还随时会终止的,现在的很多孩子一旦考上大学,便再也没有学习的热望,为完成学业而欢呼雀跃的人不是少数的,因为,他们认为学习的痛苦是难以言喻的,解脱的办法就是不再痛苦地学习。 这样的学习因为没有乐趣,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是过早夭折的。 因此,有效教学不得不考虑获得知识的时间结果和过程三个要素,速度结果和体验是有效教学的三个关键指标。 有一定的速度,获得必须的结果,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充分的体验,是考量新课程有效教学的综合指标。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9篇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9篇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范文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篇精彩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师教学心得体会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篇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新教材强调了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重要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新教材让学生主动地体验实验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取科学实验的方法。即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 一、从书本走向生活教育的本意是面向生活的,所谓学习,就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传统教育观念是:学习就是读书,提高能力就是会解难题,对教师来说,“教学”就是把书本上的内容讲给学生听;对学生来说,读书就是读课本,能力的提高就是学会解难题。 可以看出,传统的教育把学生固定在“书本世界”里,把教育与人的“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使教育在“生活世界”的意义失落中艰难前进,不能为学生建立起教育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活价值。初中化学新教材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逻辑关系。新教材改变了学科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注重了科学与生活的有机整合,加强了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新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生活是课题资源,生活是最好的教育。 新教材编入了与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实际联系密切的内容。如空气和水、燃烧和灭火、化石燃料和新能源、金属材料和金属资源保护,化学与生活等。在具体内容中编入了如何防止空气和水体污染、如何灭火、如何防护钢铁锈蚀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使学生通过化学学习,能够初步解决一些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能从切身感受中体验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化学学习价值观。新教材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充分挖掘和利用。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新教材编入了怎样正确使用煤气炉具,用铁锅烧菜更好等生活中经常碰到却并不太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真真切切在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要学好化学,就一定要关注生活。当然,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相反,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新教材要求教师“依据书本”,但不“依赖书本”。要从生产、生活实际中寻求教学素材,形成由单一的书本学习延伸到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 二、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传统的教学活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学生自然会学得好。因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教”的自由,而没有学生“学”的自由,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出发,“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问你答”,“我要你怎么学,你就得怎么学”,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着教师转。 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初中化学新教材改变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倾向,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的教材模式,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让“教本”变成“学本”,变简单传播为互动的教学,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探究、物质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元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八讲

读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第八讲 《有效教学十讲》的第八讲分析了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包括了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意义性、交往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创新性等八大特性。其实,在书中的前面已经或多或少提到了。 主动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首要特性,表现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是“我要学”。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中为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独立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核心特性,表现在具体学习活动中是“我能学”。独立性是客观存在的、学生所普遍具备的一种根本特性。 独特性是指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同时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新课程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差异,并把它视为一种亟待开发和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意义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必须具备的基本特性。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产生的条件为:1、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应具有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2、学习者本人应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交往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是新课程提倡合作学习的心理学依据。交往的意义是使知识增值、活跃学生思维。除此以外,交往可以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发展学生分享和利他性的品质。 体验性是新课程学习方式的突出特性,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强调身体性参与、重视直接经验、重视感性因素。 问题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所以,新课程中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创新表现为突破和超越,新课程中鼓励创新,创新性主要表现为怀疑精神、批判精神。从意识角度来说,学生的怀疑精神突出表现为:不满足于现有的答案和说明,敢于对权威、对教材、对教师提出质问和怀疑。从能力角度来说,创新性主要表现为求异思维、发散思维。 以上八大特性是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 《有效教学十讲》——选自吕存正老师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十讲》 福建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原著:余文森教授 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节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 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习上。学习有有效性可用三个指标来考量: 一、学习速度。二、学习结果。三、学习体验。 学习速度:(学习效率):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同样的学习内容,达到同样效果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越高。 学习结果:指经过学习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我们希望每节课,或者每次课之后,学生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它主要表现在:从不知?知、从知之较少?知之较多、从不会?会、从不能?能,等等。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指标。(传统的指标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上)。 学习体验:(1)学习中伴随着的状态(过程兴趣)——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愁眉苦脸、冷漠呆滞。(2)结果兴趣——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多,那么你对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效率: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当然没有时间做保证,有效性也无从谈起)。课时 + 课外围绕本课程所花费的时间(预习、完成学案、作业、复习、竞赛)。其它学习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在课外校外自由学习的时间。非学习时间:休闲、玩、劳动、制作、交友等等。

学习结果:传统的学习结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而学业成绩考试的题目中有两类题目,(一)知识型题目:靠时间、记忆、机械操练、复制即可获得成绩的题目。(二)能力型题目:靠思考、创造性思维、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自由学习及个性化的知识而等而获得成绩的题目。 现在很多高中生为追求高分已经没法过正常的人生活了。假如,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考600分,不过正常人的生活可获得610分、620分、非人生活可获得630分、640分(影响他的健康)。但是获得640所付出的代价太高了。现在整个国家的情况大体如此,有些地方已经有了好转。 学习体验:学习中的感情、感悟、思考。如果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一定是主动与幸福的,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能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学习变成习惯、变成生活、变成品质。 所以学习的有效性应从三个指标综合考虑。 有效的教学的分析: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落在学生的学习上。 教师的教是促进学的。这种促进又分成两种,一种是直接促进,另一种是间接促进。 “直接促进”是指教师教现成的知识,就是教师授完课后,学生学得更多、更快、 更深、更容易,如果没有教师的教学生可能学得很慢、学得很潜、理解不到位。 “间接促进”是指教师教的不是现成的知识,而是通过老师的教,学生从中慢慢悟出学习的道理、掌握了方法、提高了思维能力,慢慢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状态。 直接的促进短效。间接的促进长效,它有后劲。教有直接促进和间接促进,这种都是有效的教。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懂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多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下面我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反思、布置作业四方面来着手。谈一下教师如何提高教学实效。 (一)有效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有效性与否。备教材要备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的呈现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的学习思路。备课程标准,要充分利用教学参考书,将本节课的考点抓出来。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从而以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堂堂有所得。另外课堂要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有效课堂教学 1、有效讲授。 讲授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一上课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我们要般把学习目标告诉学生,在他们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此外,还可以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关键”部份。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结束时强调相应的关键部份,以免学生关注形式的多样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采用易于学生喜欢的语言,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其次,上课时少讲,扮演好引导的角色而不是主演的角色,我们在上面眉飞色舞了一通我们是很条理了也明白了,但学生究竟会的并不多。通过问题情境环环相扣将本节知识以学生的学为主要过程进行而不是老师的讲,多用启发式教学进行。另外,要考虑的是在讲授中要提供鼓励性的即时评价。课堂上善于发现和,及时地作出有效评价;同时要“师出必有名”,评价必须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即表扬确有值得表扬之处。 2、有效提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说明我们要充分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一节课就这些问题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针对班内的全体学生进行反复提问。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言的,“你把刚才的回答再说一遍!”“你再来说一遍,”“谁的想法与他的不一样?”类似这样的问话,几乎没有一句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的话,更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整理,这种交流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用“能说说你的想法吗?”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谁听懂他讲的意思了?”来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用“你能解释一下吗?”来引导学生彼此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用“你有新的想法吗?”来引导学生与同伴比较异同的方法,培养学生优化的意识,用“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来引导学生再次提出问题,把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难点反馈出来,再次引起学生的质疑。这样引导学生相互间的学习,启发和取长补短的交流过程就是有效交流的过程。

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深陷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以“时间战”“题海战”为教学法宝,这样虽然能暂时地提高学生成绩,却严重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结果是高投入低效益,教师累学生苦,付出与效益不成正比,今年我们学校组织学习了有效课堂教学,让我对教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地说,有效教学有四条标准:首先,教学有价值,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第二,教学有效果,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有无进步;第三,教学有效率,教学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达成目标;最后,教学有魅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通过对有效教学的深入学习,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 了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 第一,我总是重视教师的教,而常忽视学生的学,每次上课前,我都 精心的计划和准备课堂内容,争取让物理课堂大容量。上课时,我常忙于 把自己的内容讲完,老师讲得富有激情,口干舌燥,学生却歪来倒去,无 精打采,遇到这种情况,我虽然也要调动一下,注意一下,但一会儿又忙 于讲授了,这样上课教师上得累,学生收获却不大,这就与有效学习中学 习有价值学习有效率相违背,教师做了很多无用功。

第二,教学魅力不强,物理学科应该是知识性,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而我的物理课堂更多的注重知识性,没有太多的情境设置,没有太多的师生共鸣,艺术性强调得极为不够,虽然学生不讨厌物理,但也说不上非常喜欢。这就让学生学习物理较为疲软,兴趣不很浓。另外,我对于个别问题较大的学生缺乏及时的指导及教育,导致教学效果反馈不够及时,当然教学效率也就不够高了。 针对以上情况,改进教学就势在必行,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改进无效教学: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有时因为早上的家庭作业情况不好,就会怒气冲冲的直进教室,先把学生骂一顿,然后再上课,在这个时候,自己是出了气了,学生也安静了,但却发现学生的思维迟钝了,发言也不积极了,反之,教师的态度和善面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掌握得也比较好。 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不多说废话。从而有效的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给学生“鱼”,我

《有效教学十讲》摘要

《有效教学十讲》摘要 读完了《有效教学十讲》,在笔记本上做了文字记录(需要被检查),现整理到word 中,就算作为复习吧。作如下记录: 1、现代企业有效性的三个指标:速度、收益和安全。 2、有效学习的三个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结果和学习体验。 3、任何时候不能牺牲儿童的健康,更不能牺牲儿童的天性与品性来获得所谓的学习成绩,这是非常不值得的。 4、学习结果:智慧含金量(你怎么得来的);智慧价值(成绩中创造性成分有多少) 5、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考60分,现在不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以提高10分、20分,而且提高10分、20分对他的智慧增长是没有意义的。 6、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要把学习变成你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一种品质。如果你感觉到学习是令人烦躁的,那它就外在于你了,也不可能成为你的品质和习惯了。 7、另一个极端:快乐学习,安乐死。(台湾) 8、有效地教指的就是教促进学:直接促进----学有所获;间接促进----教为了不教。 9、无效的教:显性的----讲课条理不清,课堂毫无情趣,死气沉沉;隐形的----讲的都是学生懂的,阻碍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 10、教学有效性最核心的定位就是发展。 发展的内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 发展的层次: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 发展的机制:预设的、生成的 发展的时间:眼前发展、长远发展 发展的主体: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 11、无效教学的表现:三维目标割裂、教学内容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 12、避免无效教学的对策:目标清晰、注重学科特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层次、预设与生成要统一 13、教学改革分为三个层次:1、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教材活起来、教学活动开放起来);2、从无效低效到有效;3、优质、高效、高境界 14、判断学生优质学习的五个维度:1、情绪状态;2、课堂参与状态;3、交往状态;4、思维状态;5、生成状态 15、把哪些主动权交还给学生?1、讲课的主动权;2、思考的主动权(提出问题、形成问题的过程交给学生);3、预设的主动权交给学生;4、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关于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关于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篇1 最近,学习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凌飚先生的《有效教学论》。高先生通过什么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历史经验、有效教学的资源等三个大的方面,详细介绍了教学、教学论、课程、课程论、有效教学、有效教师、教学策略、教学组织、课程资源、反思教学等等。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有效教学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论或一种教学思想。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本人认为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 怎样成为成功的教师,怎样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什么是一堂好课,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何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等等问题,一直成为学校教育和相关研究的焦点,这些问题在《有效教学论》一书中都给出了合理的令人信服的解释。 《有效教学论》首先从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不同教学模式入手,详细阐述了教学规模进而形成多元化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从原始的个别化教学发展到班级教学,再由班级教学不断向个别化教学的回归,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依照否定之否定的哲学轨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被更新和完善。其次,在有效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有效备课、

有效指导、有效提问与倾听,对学生的有效激励和期望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解释和要求。如对教师的有效讲授,认为教师清晰的有效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并认为教师的作用不是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启发和引领学生,在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点拨。这就与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大相径庭,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 对于有效教师的含义,《有效教学论》作了详细地描述:热情的教师用丰富生动的手势强调重点,缺乏热情的教师经常只是一节课中站或坐;热情的教师与学生保持眼神交流,缺乏热情的教师避免与学生对视;热情的教师运用不同的音高、音量、变调、停顿等来控制教学的节奏,缺乏热情的教师讲课音调单一等等。这些对我们每个人成为有效教师起到借鉴作用。 另外,高凌飚先生在有效教学过程一文的论述中,对有效备课、有效讲授、有效提问等许多课堂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观点。如有效讲授,他认为教师在课堂清晰有效地讲授能起到点拨、引领、启发、强化的作用,而不是满堂灌。对于有效提问,他认为教师应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保持一定的难度。开放性问题是一种丰富的资源,能使教学更为新鲜有趣,同时,他还将有效提问分为记忆型、理解型和应用型三种类型,对于教师提问给予了更具体的技术指导。对于目前课堂教学中的满堂问现象,高凌飚先生给予尖锐地批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笔记原著:余文森教授福建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第一讲教学的有效性第一节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要落在学生的学习上。 学习有有效性可用三个指标来考量: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 学习速度:(学习效率):是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 同样的学习内容,达到同样效果花费的时间越少,效率越高。 学习结果:指经过学习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进步和取得的成绩。 我们希望每节课,或者每次课之后,学生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它主要表现在: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等等。 这是考察有效性的一个核心指标。 (传统的指标主要表现为学业成绩上)。 学习体验:学习中伴随着的状态(过程兴趣)是生气勃勃喜气洋洋其乐融融愁眉苦脸冷漠呆滞。 结果兴趣随着某个学科学习的进展,或者说你的学科知识获得的越多,那么你对学习的兴趣是不是越来越强,这个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效率: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不能单

靠延长学习时间来进行。 (当然没有时间做保证,有效性也无从谈起)。 课时+课外围绕本课程所花费的时间(预习完成学案作业复习竞赛)。 其它学习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在课外校外自由学习的时间。 非学习时间:休闲玩劳动制作交友等等。 学习结果:传统的学习结果,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 而学业成绩考试的题目中有两类题目,(一)知识型题目:靠时间记忆机械操练复制即可获得成绩的题目。 (二)能力型题目:靠思考创造性思维综合运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自由学习及个性化的知识而等而获得成绩的题目。 现在很多高中生为追求高分已经没法过正常的人生活了。 假如,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以考分,不过正常人的生活可获得分分非人生活可获得分分(影响他的健康)。 但是获得所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现在整个国家的情况大体如此,有些地方已经有了好转。 学习体验:学习中的感情感悟思考。 如果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他一定是主动与幸福的,只有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能能够养成学习习惯,才能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把学习变成习惯变成生活变成品质。 所以学习的有效性应从三个指标综合考虑。

幼儿园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幼儿园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在春暖花开的四月,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上海幼教名师有效教学现场交流会。这次学习感触颇深,收获颇多。 这次学习活动安排非常严谨,学习内容非常紧凑、丰富,早上是以听评课的形式对他们的主题案例进行讨论,上午是集体教学活动展示活动,顾伟毅老师园向大家展示了中班的音乐活动《旅行舞》,简单的教具,严谨的设计,有效的递进不断激发着孩子们的探索热情,老师的简约、理性的设计思路,轻松诙谐的教学风格充分展示了作为一名学前专业的青年教师良好的专业素质和发展势头。吴佳瑛老师让孩子们亲切的成为佳佳老师,我喜欢听佳佳老师的课,《哈哈小人》《数字宝宝》富有激情的师幼互动,很崇拜她的上课时提问语句的精炼与小结语气的到位。上课思维开阔,语言抑扬顿挫,很受鼓舞!应彩云老师的《一步一步走啊走》《小威向前冲》以及精彩纷呈的点评、妙趣横生的讲座赢来了在场教师们阵阵的欢笑与掌声。在教学活动中我惊喜的发现她与每个孩子的互动是那么的真实、真切、自然、幽默!应老师用其独特的个人魅力诠释着教育的快乐,让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为之赞叹! 观摩课例和听讲座相结合,我感觉一点都不疲劳,在名师效应的感染下,我静静的品位着、感受着、学习着、快乐着!发现身边有那么多可爱的老师们用心的工作着、科研着,用她们自身的良好素质和明睿的智慧,全心全意的服务于幼教事业!在她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尽可能的做到有一颗追求精致追求美的决心。不管是创设环境还是布置一个区域,我们都要追求美,追求精致。力求做到更好。在公共区游戏这一块,我们将继续创设浓厚的游戏氛围,丰富游戏材料,在如何指导幼儿游戏方面下一翻功夫,力求让孩子尽快将游戏玩出水平,玩出质量。在主题墙饰这一块,我们将学习他们的勤于动脑的精神和勤于动手的精神,把我们的主题墙装饰的内容丰富,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要教的有效,学得轻松。 学习后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向像名师们学什么?我学到了什么?在不断课改的今天,她们用细腻、睿智的目光传递给我的是一种快乐!应老师在讲座时回应提问老师时所说的:安静下来,静下心来的做自己的事情,享受教育的过程,享受教育的快乐!是呀,做为一教师的我,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抓牢当前的教学状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快乐教学,把自己的快乐带给孩子,使孩子在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快乐的成长! 篇二:幼儿园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在学习了《有效教学研究》后,我获得了一些教学上的新理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反思,首先是有效课堂应该为幼儿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老师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改造教材,尝试新的教法,解放课堂、解放幼儿,让幼儿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习,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不是不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幼儿,把课堂交还给幼儿。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幼儿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幼儿为本,为幼儿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幼儿的思维,调控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

读《有效教学十讲》心得体会“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伴随着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命题。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可以说,当下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如何构建有效课堂?如何打造“有效课堂”?有效课堂教师应该关注什么?结合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在实施新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较多的关注了教学方式方法等课堂形式上的改进,而相应的忽视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我在学生预习的时候,有严格的规定,设计了预习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字(包括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组词,辨析形近字等),②词语(抄写,理解,成语的收集等),③自己感悟最深的重点句子或者段落(包括修辞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精彩的描写等),

④初读感悟,⑤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即提出几个问题)。这些内容看似繁杂,可是,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些就是我每天晚上的家庭作业,每天一课。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在为《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这样定位:①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②把自己已掌握的课文中读懂大自然文字的方法教给大家,学习课文还未掌握的大自然文字,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意识。③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了解更多大自然的文字。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

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有效课堂心得体会 构建有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单甲乡中心完小陈新华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达到有效教学,创设情境,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应该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

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 1 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具体还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始抓: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我个人以为,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物力投入,实现了尽可能多的预期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主体的主动发展。它包含有三个含义: 有效果:是有效教学的直接体现,是教学活动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制订的教学目标的程度体现。因而在课前,我们应当充分钻研教材,对照课程标准,了解我们的学生,从而依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渗透什么思想教育,用什么方法来教……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也能堂堂有所得。有一把可以衡量的尺子,可以避免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当然课堂中的生成性环节,也不能忽视,我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挖掘,有时,可以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效用: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学以致用”,但它不只是让学生学好知识后会灵活运用而以,更主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举一反三”,要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它是趋向于教给方法、点燃热情,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基础,具有延续性。 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目标。但它不只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这样的普遍理解,它还蕴含了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状态等的综合衡量,它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理解某个问题时卡壳了,我们应当怎样来引导他们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 有效教学并非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出类拔萃,而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在自身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有所发展,发挥出他们的潜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一: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文昌华侨中学王妙婧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使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焕然一新,也使我们的课堂教 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关注课堂实效,关注动态生成,关注过程体验,关注学生发展,让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什么样的 课堂是有效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开展,人们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也在逐步加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 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 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 造爱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陶行知以简洁的语言说清了教育的目标。同时,我国相关部门也明确了基础教育的目标。而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教师肩负着学生成长重要、 直接的教育作用。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领袖,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导 师,成为学生每天生活和学习的帮助者,成为学生最初信念的唤醒者,成为学生潜能的发掘者,成为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设计者,成为学校德育的具体实施者,成为学生人生健康发展的奠基人。所以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言行举 止,甚至一个极其微小的动作、一点点教育智慧都可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触动,进而影响其一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通过反思总结,我要把自己原来没有关注的课堂教学环节重新重视起来,一定会提高 课堂效率的。 1.除精心备课外,激情上课。试想当教师满怀激情去上课时,给学生带来的一定是积 极向上的影响。这一方面我有较多欠缺。也许是工作时间长了,有惰性了,也对学生和工作缺乏一种耐心。 2.课前组织相当重要,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把学生的思绪拉到课堂上来,这是有效课堂 的前提。 3.巧妙创设情境,设置疑问。最好结合生活实际,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 一开始就有兴趣想要跟你学,但要注意简要,不能绕太远,否则会适得其反。 4.上课不是自己讲的很累,而是盯学生很累。我们现在上课知识讲解不是问题,关键 是学生接没接受。学生接受了课堂效率就高。首先营造低压力、高挑战的课堂氛围,建立融 洽师生关系(特别是课堂上对违纪学生处理不当,会影响整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绪)。其次,与学生保持目光、语言甚至是肢体上的交流,对易走神的学生,提出问题后用眼光扫视一眼,如果他在听,及时给予赞许的眼光,或是在讲课期间走到教室中间或后面,及时提醒没认真学习的学生。我们可以想一想:老师讲的再怎么天花乱坠,学生走神了,哪有什么效率,简 直就是白搭,也就是帮学生克服分心因素。通过反复实践,我发现讲课过程中突然沉默或变 换语调,也能提醒学生提高注意力。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千万不要为了讲完课就忽视这个问题,这对提高课堂效率很重要。 5.不放过任何一个后进生,后进生懒散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别人。不放过他们,并可以 用后进生都学会了来激发其他人的学习。我记得魏书生说过:“教室”应取为“学室”。怎么能让学生愿意学,怎么监督他们学好,这是有效课堂的核心。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们更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我们也将努力思考,努力践 行,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课堂。

(完整版)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3篇(最新篇)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3篇 有效教学是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过程中,来解决课堂低效、无效问题而被提出的重要方向。 有效教学十讲读书心得范文1: 知识技能是学科的躯体,过程方法是学科的思维方法。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领悟或者掌握其中的思想方法、思维方式、他掌握的就是一大堆死知识,是行尸走肉。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在教学中是否是为了达到目标,而把过程给省略了呢?是否为了省时而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了呢?是否为了节省更多的成本,而排斥学生的思考呢?是否把教学过程庸俗到无需智慧努力,不要动脑筋,只要记忆练习就能掌握教师所讲的东西呢?是否我们培养的就是那些不思考知识、批判知识、创新知识的 好学生呢?是否我们在困惑,为何学生学了那么多,却不会运用,盘活呢?以前曾看过的一个故事窜入了我的脑海 一个外国的孩子,他正在独自玩沙,显然玩得很专心也很有耐心。他用小铲把沙装进漏斗,开始的动作比较笨拙,动作也很慢,玩了一会儿逐渐熟练了,动作也越来越快,但他发现总也装不满,疑惑地看了一阵漏斗之后明白是因为漏斗会漏沙,于是就用手指堵住漏斗底部的漏口,这样终于使漏斗装满了沙子。然后他试图把漏斗里的沙子倒进瓶子里,可是发现从手指移开到对准瓶口,沙子已漏得差不多了。这个外国孩子开始加快手移开的速度,几次之后,他突然意识到,把漏斗直接对准瓶口,沙子会一点漏地顺利进入瓶子。于是他按

照这种方法很快装了一瓶子的沙子,同时欢快地笑起来并回头看看妈妈,而妈妈则拍手以示鼓励。 一个中国孩子玩沙,他一开始也是忙着拿起漏斗向里面装沙子,也同样是发现了沙子进漏斗后都流出来,所不同的是旁边的母亲一看沙子都漏光了,就手把手地教自己的孩子把漏头直接对准瓶口,然后再灌沙子。结果孩子没经历任何挫折、也没有体验任何失败就立刻学会了正确的玩法,但也很快就爬出了沙坑不玩沙了,因为这个玩沙的过程一被简化就没什么意思了。 当那个外国孩子还在津津有味地与沙同乐的时候,这个中国孩子已经玩腻了,正缠着妈妈要抱。 想到这儿,我的心情已不再平静:在教学中,我给孩子探索的机会了吗?我是否也充当了中国妈妈的角色?对于孩子学新知的探索过程,我是否总是在无意或在好意中干扰了这一过程的自然进行?答案肯定的! 不止做过,还不止一次。在我的思想理念中,虽然已有了一些强调过程的意识,但我也不是认为孩子技能学得越多、越快就越好吗?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我不也多少次地手把手地教孩子,让他们很快地学会比较难的知识吗?忽然想起了以前听过的做中学玩中学,原来还蕴含着如此深刻的道理。终于,在我的脑中理论和实践的断路给联结上了: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理论与实践链接的顿悟的惊喜令我兴奋! 在未来的日子里,就让书香继续浸染我吧,我将会迎接更多的反省! 运笔至此,发现已难再下笔,只能感慨: 一笔难书尽此书的奥妙啊! 因本人的眼力、领悟力、素养的限制,实难把其精髓处一一道来,还是让我们一起都去看看这本书,亲自去感受感受、体验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