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用药
- 格式:ppt
- 大小:120.00 KB
- 文档页数:33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医学院分院《药物治疗学》课程练习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药物(P1)2.药物治疗学(P1)3.合理用药(P2)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D2.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E2. ABCDE3. ABC四、简答题1.临床药物治疗学和临床药理学的关系。
(P4)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P4)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一、名词解释1.药物过度治疗(P7)2.药物治疗的依从性(P9)3.药物治疗的经济性(P1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B3. D4. D5. D6.B7. A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2. ABCD3. ABCD4. AB5. BCD6. ABD7. ABC8. ABCD9. BCD10. ABCD 11. ABCD四、简答题1.药物治疗产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P8)2.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P9)3.药物治疗不依从性的定义以及不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9-10)4.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o (P12)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一、名词解释1.治疗窗(P20)2.处方(P26)3.TDM (P24)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B3. A4. A5. D6.C7.B8.B9. D 10. D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ABCD2. ABCDE3. ABD4. ABCDE5. ABCDE6. ABCDE7. BDE8. ABCDE9.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
(P14-16)2.试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P27-28)3.什么情况下适用TDM? (P24)4.患者不依从性的主要类型和常见原因(P28)5.IE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P29)第四章药物不良反应一、名词解释1.药物不良反应(P32)2.药物不良事件(P32)3.非预期不良反应(P33)4.药源性疾病(P32)5.药物警戒(P40)二、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 A2. C3. A4. D5.C6. B7. D8. B9. B三、多项选择题(请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正确的答案)1. CD2. AB3. ABCDE4. ABC5. ABCDE6. ABCDE7. ABCDE四、简答题1.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精准医疗作为一种个性化医疗模式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药物基因组学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药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个体基因信息、药物代谢途径和药效学特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药物基因组学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有效提升了药物疗效和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本文将探讨精准医疗背景下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药物基因组学概述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个体与药物代谢途径、药效学特性等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主要包括药物代谢酶、药物靶点、药物转运蛋白等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与临床药物反应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个体基因型、表现型、药物代谢途径、药物代谢酶活性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对药物的反应规律,为个体化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二、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疗效预测中的应用1. 药物反应相关基因的筛查通过对潜在影响药物反应的基因进行筛查,可以有效地预测个体对某种药物的反应。
例如,CYP450家族基因在药物代谢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遗传变异可导致个体对特定药物的代谢速率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性。
因此,对CYP450基因的遗传变异进行筛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剂量和药物种类,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2. 药物靶点基因的分析药物靶点是药物起作用的主要部位,其相关基因的遗传变异也会影响个体对药物的反应。
通过对药物靶点基因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为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
例如,ACE基因的遗传变异可导致患者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不同,通过对ACE基因的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提高治疗效果。
三、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副作用预测中的应用1. 药物代谢酶基因的筛查药物代谢酶是药物代谢的主要效应器官,其遗传变异会导致个体对药物的代谢速率不同,从而影响药物的毒性。
药物基因组学及其在合理用药中的应用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cnomics)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基于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与分子药理学的一门科学。
它从基因水平研究基因序列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即研究基因本身及其突变体对不同个体药物作用效应差异的影响,以此为平台开发药物,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避免不良反应,减少药物治疗的费用和风险。
1、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药物基因组学是基于药物反应的遗传多态性提出来的,遗传多态性是药物基因组学的基础。
药物遗传多态性表现为药物代谢酶的多态性、药物受体的多态性和药物靶标的多态性等。
这些多态性的存在可能导致许多药物治疗中药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
药物基因组学从基因水平揭示这些差异的遗传特征,鉴别基因序列中的差异,在基因水平研究药效的差异,并以药物效应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各种基因突变与药效及安全性之间的关系。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基因学研究,不是以发现新的基因,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预见发病风险及诊断疾病为目的,而是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确定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从表型到基因型的药物反应的个体多样性。
人体内有许多基因,每个基因都存在一系列的突变,但却只与一种疾病的病理相关,如肿瘤、风湿、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精神病等,因而在普通人群中,单个基因突变引发疾病的发生率是较低的,如肿瘤,常见的基因突变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不超过5%,因此,任何单一基因突变时对疾病的预测或治疗价值都是有限的。
相反,单一基因的突变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则是十分明显的。
因此,药物效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比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药物基因组学通过对包括选择药物起效、活化、排泄等过程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研究,鉴定基因序列的变异,估计它们在药物作用中的意义,用统计学原理分析基因突变与药效的关系。
将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个体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使它的研究结果更易于在临床得到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合理用药李!军!彭向前)!张!鉴!山东省立医院临床药理中心"济南!3(**3)#!)山东大学药学院$中图分类号!/0)(1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342222"3**5#*(4*3[[4*3!!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与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的不同反应"大多源于基因的差异&由此在药物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药物基因组学"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研究揭示个体对药物不同反应的机理"为研究高效和特效药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为患者或特定人群寻找合适的药物及适宜的用药方法开辟了新的前景&F!药物基因组学的定义与研究内容药物基因组学!=H8I X8O;<E9;X>O N$是以效应和安全性为主要目标"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差异的基因特性"以及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病人对药物的不同反应"从而研究开发新的药物和合理用药方法的一门新学科&它是基于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药理学"从基因水平研究人类个体对药物效应不同的分子机理的学科"对基因变异!多态性$的研究贯穿了药物基因组学的全过程&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大制药公司的参与&各大制药公司对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兴趣是基于基因组学大幅度增加了药物标靶"扩大了寻找研发新药的潜力#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分析方法用于药物临床试验"可缩短试验时间"降低开发成本’)(&但是"对广大临床医药工作者来说更关注于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注重于运用药物基因组学的原理和方法指导合理用药的研究"通过基因变异与药物效应多样性的检测"制订合理用药方案"以实现药物的最佳疗效和最小毒副作用&F J F!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在人群中显示为个体的表型差异&一种基因的多态性有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取决于基因多态性的分子基础%其他药物代谢酶基因的表达%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伴发疾病和影响药物效应的其他多基因的临床特征&事实上"多数药物代谢酶都表现出有临床相关的基因多态性’3(&#a’6.+是参与代谢药物最多的一种代谢酶"它参与代谢目前市场上约((‘的常用药物")00[年发现了#a’6.+ 4\变异体"带有这种变异体的人"化疗相关性白血病发病率比未带者低’6(&D4乙酰基转移酶!D.P N$有D.P)和D.P3两种&D.P)的底物有对氨基苯甲酸和对氨基水杨酸等"其多态性形态至少有)2种#D.P3的底物有异烟肼%普鲁卡因胺%肼屈嗪和磺胺类等’+("其多态性可导致3种代谢方式"即快乙酰化型和慢乙酰化型&在用氨萘非特治疗癌症时"快乙酰化型病人的骨髓毒性比慢乙酰化型者高得多’)(&硫嘌呤甲基转移酶!P’VP$在巯基嘌呤%硫唑嘌呤等药物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治疗白血病的54巯基嘌呤"在体内主要是由P’VP代谢的&研究表明"人群中[0‘的人为高P’VP活力"))‘的人为中等P’VP活力" *166‘的人P’VP活力极低或缺失"活力极低或缺失者服用常规剂量的54巯基嘌呤可诱发造血系统毒性’3(&F J G!药物转运基因的多态性&许多药物进入体内的方式是通过细胞膜上的载体主动转运的&’4糖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膜载体"它是由多药耐药性基因V$/4)基因编码的.P’依赖性跨膜外流泵"可从细胞内向外泵出某些药物或其代谢物’((&在’4糖蛋白基因的35外显子中有一个同义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不影响编码的氨基酸$46+6(#(P"在十二指肠的表型不同&纯合子变异性P P在十二指肠’4糖蛋白表达比纯合子##低一半&高血压实验治疗中编码骨架蛋白的.$$)基因的突变可增加细胞对离子转运能力"进而导致相关的高血压"它的突变所引起的高血压是盐敏感性的"因而对利尿剂的治疗敏感’5(&’4糖蛋白的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的吸收和消除有重要意义"但其多态性与临床药物治疗的相关性目前尚未得到充分阐明&F J H!药物靶点的基因多态性&大多数药物都与特异性靶蛋白相互作用而发挥其药理效应"如受体%酶"信号传导通路中的蛋白质%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等!药物靶点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的作用密切相关"已发现3(种以上药物靶蛋白的基因多态性影响药物效应!&34肾上腺素受体是其中研究较多的一类"有6种多态性类型#.I<)5%M K$%M932%M B$ P H I)5+Z M E%可改变受体功能!具有)5%M K多态性的哮喘病人"比具有)5.I<的病人对支气管扩张药沙丁胺醇介导的受体下调脱敏感增加!与纯合子)5%M K相比"纯合子)5.I<和杂合子)5.I<对沙丁胺醇的反应性分别高(倍和3倍&(’!^;9?等&2’研究显示"阿片受体基因的))[位点具有多态性"其变异的发生率约为)*‘"在不同种族中这种多态性有着很大的差别"突变后阿片受体蛋白对&4内啡肽的结合能力比天然受体#野生型%的亲和力大6倍!除该受体基因本身突变外"受体基因调节部位的多态性对于应激$疼痛的耐受以及对药物的成瘾等均具有重要作用!G!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合理用药合理用药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目前广为使用的方法主要是测定药物在患者体内的浓度"以药动学原理计算药动学参数"设计个体化给药方案!这一方法对于血药浓度与药效相一致的药物是可行的"但对于血药浓度与药效不一致的药物"如何达到个体化给药"目前尚无可靠的方法!由于任何两个人之间几乎不可能有同样的基因信息"即使同卵双生胞胎也不完全一样!药物基因组学就是以与药物效应有关的基因为靶点"以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为平台"研究遗传基因及基因变异对药物效应的影响"也就是研究从表型到基因型的药物反应的个体多样性"这就弥补了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的不足"为以前无法解释的药效学现象找到了答案"为临床个体化给药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药物基因组学从基因水平给出了基因变异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基因的变异与药物效应的差异具有相关性!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已经证实"药物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以及病人基因的变异"是导致个体药物反应差异的重要原因!而个体基因的差异是一种普遍现象"所以个体化给药不仅是势在必行"而且必须从基因差异入手"患者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率与其基因亚型之间的关系现已揭示"虽然药物基因组学并不能改善药物的效应"但这种关系能辅助临床人员在预测某一特定药物效应时"依据患者属何种代谢类型人群"使医生为患者选择疗效最佳的药物和确定最佳剂量成为可能&[’!通过对病人的基因检测"再开出(基因合适)的药方即(基因处方)!这种最恰当的药方"可使病人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从而达到真正(用药个体化)的目的!目前"已有将药物基因组学知识应用于高血压$哮喘$高血脂和肿瘤等药物治疗中的成功病例&0")*’!H!展望随着蛋白质组学与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相结合"将可从核酸和蛋白质水平综合阐明遗传多态性与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之间的关系!可以预料"药物基因组学将为特定人群设计最为有效的药物"为每一个病人设计最为理想的用药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而且可以减少毒副作用"降低医药费用!3)世纪将是分子生物医学的时代"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将最终导致药物代谢和遗传基础的彻底阐明"病人的遗传药理学信息将以基因芯片形式储存和调用"使得根据每个病人特定的遗传背景来选择药物成为可能&))’!今后"临床药物治疗模式将由诊断定向治疗转向基因定向治疗"弥补了目前只根据血药浓度进行P$V的不足"为临床个体化给药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参考文献!&)’张志勇"肖翠英"唐!尧1药物基因组学与合理用药&@’1中国药房"3**)")3#3%*26&3’吕素华1药物基因组学与合理用药&@’1中国药物与临床"3**+"+#3%*)(5&6’-E M>Y#."78M R E I.:"&89<E^@"E G8M S.N N;O>8G>;9;J#a’6.+ <E9;G K=EF>G H G I E8G X E9G4I E M8G E?M E B R E X>8&@’1’I;OD8G M.O8?,O>")00["0(#33%*)6)25&+’%;9T8M E T-@"/8?Eg#"$89>E M7"E G8M S#H8I8O G E I>T8G>;9;JG H E O;X X;9<E9E G>O?E J E O G>9H B X89N?E J>O>E9G>9?E W I>N;C B>9EX E G8W;M>N X&@’1D8G B I E")00["66)#5)((%*++3&(’"989N7""V O M E;?:&S’H8I X8O;<E9E G>O N4?I B<?>N=;N>QG>;9"?I B<G8I<E G"89?N>?EE J J E O G N&@’1D"9<)@V E?"3**6"6+[#5%*(6[&5’/>O H8I?""’I8G G"\>O G;I@S’H8I X8O;<E9E G>O N89?H K=E I G E9N>;9 O;9O E=G N"=;G E9G>8M N"89?;==;I G B9>G>E N&@’1:K=E I G E9N>;9")000"66*36[&2’^;9?#"&8J;I<Eg,"P>89V"E G8M S,>9<M E49B O M E;G>?E=;M Q K X;I=H>N X>9G H EH B X89’4;=>B XI E O E=G;I<E9E8M G E I NE9Q?;I=H>9W>9?>9<89?8O G>L>G K=;N N>W M E>X=M>O8G>;9NJ;I;=>8G E8??>O G>;9&@’1’I;OD8G).O8?,O>U,.")00["0(*05*[&[’V8I O H/S’H8I X8O;<E9E G>O N*G H E<E9;X>O N;J?I B<I E N=;9N E &@’1a E8N G"3***")2#)%*)5&0’胡大一"刘文玲"徐国辰1心血管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用药&@’1中国医药导报"3**+"5#3%*)+6&)*’周!斌"刘!宏"殷!明1哮喘药物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1中国临床药学杂志"3**6")0#)%*56&))’,>E N G%"-E I I8I>&".O O8;B>V@"E G8M S’H8I X8O;<E9;X>O N ;J?I B<N8J J E O G>9<G H E O8I?>;L8N O B M8I N K N G E X&@’1#M>9#H E X&8W V E?"3**6"+)*(0*。
选择题
药物基因组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
A. 药物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正确答案)
B. 药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C. 药物与饮食的相互影响
D. 药物的生产工艺
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A. 药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
B. 药物靶点的基因变异
C. 药物的化学结构分析(正确答案)
D.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中的主要应用不包括?
A. 指导药物剂量调整
B. 预测药物疗效
C. 更改药物的生产工艺(正确答案)
D. 评估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哪种技术常用于药物基因组学中的基因检测?
A. 高效液相色谱法
B. 聚合酶链反应(PCR)(正确答案)
C. 红外光谱分析
D. 质谱分析
药物基因组学可以帮助实现哪种医疗模式?
A. 经验性医疗
B. 盲目性医疗
C. 个体化医疗(正确答案)
D. 标准化医疗
下列哪个基因与药物代谢酶的活性密切相关?
A. TP53
B. BRCA1
C. CYP2D6(正确答案)
D. CFTR
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是什么?
A. 缩短药物研发周期(正确答案)
B. 提高药物的生产效率
C. 降低药物的运输成本
D. 增强药物的口感
下列哪项不是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意义?
A. 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B.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C. 增加药物的销售量(正确答案)
D. 促进药物的个体化应用
在药物基因组学中,哪种变异类型对药物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
A. 基因突变(正确答案)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组重复
D. 转录后修饰。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师决策中的应用研究方案: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师决策中的应用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师的决策过程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研究将采用实验和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延伸,我们希望能够为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推动进一步发展。
1. 研究背景与意义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基因组在药物治疗中所起作用的学科。
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可以更好地预测药物疗效和毒性,并指导临床药师的决策。
然而,目前对于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师决策中的具体应用还相对较少。
本研究将探讨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师决策中的应用价值,为实际工作提供参考。
2. 方案内容(1)确定研究对象:选择一组具有相同病症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如感染性疾病患者。
(2)收集基因检测数据:使用基因检测技术,收集研究对象的基因型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
(3)收集药物治疗数据:根据研究对象的医疗记录,收集药物治疗数据,包括药物剂量、用药频率等。
(4)整合数据进行分析:将基因型数据与药物治疗数据进行整合,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5)提出新观点和方法: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分析结果,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3. 方案实施(1)实验步骤:1) 招募研究对象:选择一所医院作为合作机构,并联系该机构科室,招募具有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 收集基因检测数据:与合作医院的基因检测实验室合作,对研究对象的基因进行检测,并获得基因型数据。
3) 收集药物治疗数据:与合作医院的临床科室合作,收集研究对象的药物治疗数据,包括药物剂量、用药频率等。
4) 数据整合与分析:将基因型数据与药物治疗数据整合,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解读。
5) 提出新观点和方法: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推动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药师决策中的应用发展。
(2)调查步骤:1) 设计问卷:根据研究目的,设计调查问卷,包括目前临床药师在决策过程中是否应用药物基因组学、决策依据等问题。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一、引言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药物与个体基因组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研究个体的基因型,可以预测药物的代谢情况、药效以及不良反应,从而实现个性化用药,提高用药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广。
本文将从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代谢、药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二、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代谢方面的应用案例分析1. 对华法林代谢的影响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血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其代谢主要通过CYP2C9和VKORC1基因编码的酶来完成。
CYP2C9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华法林的代谢速度,进而影响药物的剂量和疗效。
VKORC1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华法林的靶点敏感性,从而影响药物的抗凝效果。
根据个体的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可以预测华法林的代谢速度和抗凝效果。
例如,CYP2C9*1/*3或*3/*3基因型的患者代谢华法林的速度较慢,需要减少剂量以防止药物积聚导致出血风险。
VKORC1基因型为CC的患者对华法林更为敏感,需要降低剂量以避免出血。
因此,在华法林用药中,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调整药物剂量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对贝那普利代谢的影响贝那普利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通过ACE基因编码的酶来代谢。
ACE基因存在多态性,影响贝那普利的代谢速度和药效。
研究表明,ACE基因的I/D多态性与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有关。
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与降压效果的显著性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而I等位基因则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通过对患者的ACE基因型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例如,对于ACE基因的DD基因型患者,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更为显著,但可能伴随着咳嗽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贝那普利用药中,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药物基因组学简介药物遗传学(Pharmacogenetics)是研究遗传学多态性对药物反应(包括药物吸收、代谢、分布和排泄,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药物有效性)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药物基因组学(Pharmacogenomics)是在药物遗传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功能基因组学与分子药理学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应用基因组学来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进行研究,从分子水平证明和阐述药物疗效以及药物作用的靶位、作用模式和毒副作用。
遗传多态性是药物基因组学的基础。
药物遗传多态性可表现为药物代谢酶(影响药物的代谢,如细胞色素P450)的多态性、药物转运蛋白(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如P-糖蛋白)的多态性以及药物作用受体或靶位(如β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多态性等。
这些多态性的存在可能导致了许多药物治疗中药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
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不同于一般的基因学研究,不是以发现新的基因、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预见发病风险及诊断疾病为目的,而是研究遗传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确定药物作用的靶点,研究从表型到基因型的药物反应的个体多样性。
人体内有许多基因,每个基因都存在一系列的突变但任何单一基因突变时对疾病的预测或治疗价值都是有限的。
相反,单一基因的突变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则是十分明显的。
因此,药物效应相关基因的研究比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药物基因组学将基因的多态性与药物效应个体多样性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使它的研究结果更易于在临床得到应用。
药物基因组学是以提高药物疗效及安全性为目标,研究影响药物吸收、转运、代谢、清除等个体差异的基因特性,以及基因变异所致的不同患者对药物的不同反应,由此为平台开发新药、指导合理用药、提高药物作用有效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药物开发总成本,从而提高疾病的治疗质量。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药物代谢酶、药物转运体和药物受体基因。
通过明确这三类基因的序列及表达变化,来判断药物有效性、排泄规律及毒副作用。
临床药物治疗学复习资料(一)第一章绪论①合理用药四项原则:安全、有效、经济、规范②合理用药的含义:∙选用药物的药理作用能针对疾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明确遗传多态性与药物反应多态性的关系,对药物产生的特异反应有应对措施;∙设计的给药途径和方法能使药物在病变部位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治疗副作用小,即使有不良反应也容易控制或纠正;∙患者用药的费用与风险最低,但获得的治疗学效益最大。
③个体化给药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原则。
第二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①药物治疗的一般原则:必要性、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规范性②选择治疗药物的原则:选择对因、对症的药物;选择生物利用度高、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剂型和给药途径;避免合用可能产生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
③造成过度治疗的原因:患者求医心切;虚假广告泛滥;保护性过度用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④依从性是指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还包括遵守医疗约定,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忠告。
不依从性是指患者不能遵守医生为其指定的治疗方案的行为。
⑤不依从的原因:医患沟通不够、缺乏信任;治疗方案繁琐难以执行;药物不良反应;错误执行;经济原因;患者自行停药。
⑥药物治疗方案制定的一般原则: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确定治疗目的,选择合适药物;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选择合理的联合用药;确定合适的疗程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
第三章药物治疗的基本过程①治疗药物监测(TDM)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和观察药物临床效果,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给药方案,从而使治疗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方法。
②适用TDM的情况:治疗窗窄,毒副作用大且不易鉴别的药物,如茶碱、地高辛;个体血药浓度变化较大的药物,如三环类药物;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如苯妥英钠;肝肾功能不全患者适用经肝肾代谢、排泄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利多卡因;长期使用可能蓄积的药物;合并使用产生相互作用且影响疗效的药物;常规剂量下易产生毒性反应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