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灯光亮度转换电路的设计

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灯光亮度转换电路的设计

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灯光亮度转换电路的设计
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灯光亮度转换电路的设计

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灯光亮度转换电路的

设计

姓 名

王涛

学 号 20117288 院、系、部 电气工程系 班 号 方1110-6 完成时间

2014年6月23日

※※※※※※※※

※ ※

※ ※

※ ※※ ※

2011级 测试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设计目的 (1)

第2章设计要求 (1)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1)

3.1结构框图 (1)

3.2电流继电器的选择 (2)

3.3发光二极管的选择 (2)

3.4传感器的选择 (2)

3.5总电路 (4)

3.6参数计算 (4)

第4章仿真调试 (5)

第5章误差分析 (5)

第6章设计总结 (6)

参考文献 (7)

第1章设计目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水平发展越来越快。汽车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当夜晚行车远光灯打开时,若前方有相对行驶车辆,驾驶员通常会将远光变成近光,避免对面车辆因受到强光照射无法判断前面路段情况而造成危险。传统方式下,驾驶员通过手动调光延时时间较长,并且驾驶员因频繁手动调光容易造成注意力分散,极易因此而造成交通事故。为了人身安全以及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利用传感器设计一种汽车远近灯自动控制系统。

第2章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由两只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灯光亮度转换电路,适用于汽车远光灯与近光灯切换。

(1)选择两只光敏三极管组合设计一个能进行灯光亮度转换的电路;

(2)用仿真软件设计出电路图;

(3)提示:当被对面行驶车辆的灯光照射时,传感器接受的信号呈低阻状态,单向晶闸管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吸合,近光灯亮,远光灯灭;反之,远光灯亮,远近光灯灭。

第3章硬件电路设计

3.1 结构框图

利用物质在光的照射下电导性能改变或产生电动势的光电器件为内光电效应器件。在直流工作电压源连接光敏电阻在感受到光照以后引起组织的变化,通过电路的传导使得由电压源供电的电流继电器工作。由于不同的光照使光敏电阻阻值变化而电流继电器的开关也随之发生改变,进而引起不同LED灯的亮灭和光强的改变,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用光敏元件对汽车远近光灯的自动调节。

电路设计结构框图如3-1图所示。

图3-1 电路设计结构框图

3.2 电流继电器的选择

继电器是一种根据电气量或非电气量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电流继电器是根据输入电流大小而动作的继电器。电流继电器的线圈串入电路中,以反映电路电流的变化,其线圈匝数少、导线粗、阻抗小。

电流继电器的电流的大小是根据电流的继电器的电阻值和电阻的阻值之和而计算得出,并选择电流继电器。

3.3 发光二极管的选择

发光二极管的特点是在低电压(1.5~2.5V ),小电流(5~30mA )的的条件下工作,即可获得足够高的亮度。发光响应速度快,高频特性好,能显示脉冲信息。防震动及抗冲击穿性能好,功耗低,寿命长。发光二极管内部是具有发光特性的PN 结。当PN 结导通时,依靠少数载流子的注入以及随后的复合而辐射发光。LED 属于电流控制性半导体器件。发光二极管比传统白炽灯有几个优点,第一个发光二极管没有等死会烧坏,此外发光二极管的小小塑性灯泡使得发光二极管更耐用,还更容易适合现在的电子电路。发光二极管LED 是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结型电致发光半导体器件。

3.4 传感器的选择

光敏电阻又称为光导管,为纯电阻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导效应,其阻值

光 敏 电 阻

电 流 继 电 器

远 近 光 灯 切 换

随光照增强而减小。

光敏电阻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光谱响应范围宽,体积小,质量轻,机械强度高,耐冲击,耐振动,抗过载能力强和寿命长等。缺点是需要外部电源,有电流时会发热。

光敏电阻的结构如图3-2(a)所示。连接电路如图3-2(b)所示,

图3-2 光敏电阻的结构与电路连接

光敏电阻的暗电阻越大,亮电阻越小,即暗电流越小,光电流越大,说明光敏电阻的灵敏度越高,性能越好。

光照特性:在一定外加电压下,光敏电阻的光电流和光通量之间的关系叫做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不同类型的光敏电阻的光照特性不同,但光照特性曲线均呈非线性。因此光敏电阻不宜作线性检测元件,一般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光电开关。

光谱特性:光敏电阻的光谱灵敏度不同,而且不同种类光敏电阻的峰值波长也不同。因此,在选用光敏电阻时,应把光敏电阻的材料和光源的种类结合起来考虑,以取得好的效果。

伏安特性:在一定照度下,加在光敏电阻两端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称为光敏电阻的伏安特性。在给定偏压下,光照度越大,光电流也越大;在一定的光照度下,所加的电压越大,光电流也越大,而且无饱和现象。但是电压不能无限地增大,因为任何光敏电阻都受额定功率、最高工作电压和额定电流的限制,超过最高工作电压和最大额定电流,可能导致光敏电阻永久性的损坏。

频率特性:当光敏电阻受到脉冲光照射时,光电流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稳定值;而在停止光照后,光电流也不能立刻为零,即光敏电阻产生的光电流有一定的惰性或延时特性,通常用时间常数来描述。

温度特性:光敏电阻的暗电阻和灵敏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身高,其暗电阻和灵敏度都会下降。

初制成的光敏电阻,由于电阻体与其介质的作用还没有达到平衡,所以性能是不稳定的。但在人工加温、光照及加负载的情况下,经1-2周,性能可达稳定。光敏电阻在最初的老化过程中,有些阻值会上升,有些阻值会下降,但最后达到一个稳定值就不再变化。有时为了提高灵敏度,或为了能够接收较长波段的辐射,可将元件降温使用。

3.5 总电路

图3-3 两只光敏三极管构成的灯光亮度转换电路

采集光信号的部分,用滑动变阻器代替光敏电阻。光照时光敏电阻阻值很小。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转换成继电器的动作。

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被对面的汽车灯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很小,继电器导通,K2闭合,继电器K1也导通,常闭触点断开,远光灯LED1灭,同时常开触点闭合,近光灯LED2亮.当无光照时,第一部分电路相当于处于断路状态,继电器都不动作,远光灯亮,近光灯灭。

3.6 元件参数计算

信号处理电路中各元件的计算参数如下所示:

第1部分电路中继电器的电阻是700欧姆,05.11=R 千欧,滑动变阻器10=g R 千欧姆。当无光照射时,电阻值为零,电路中的电流为mA 7.1375.124=÷。

第2部分的电路中4.23=R 千欧姆,工作电流为A m 104.224=÷。

第3部分电路中

R的电阻均为1000欧姆,工作时两灯流过的电流均为

2

12=

÷。

1000

12

m

A

第4章仿真调试

本次课程设计实现了当被面对的汽车灯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很小,继电器导通,K2闭合,继电器K1也导通,常闭触点断开,远光灯LED1灭,同时常开触点闭合,近光灯LED2亮.当无光照时,第一部分电路相当于处于断路状态,继电器都不动作,远光灯亮,近光灯灭。

图4-1 仿真图

第5章误差分析

处于临界光照时,运算放大器同相及反相输入端电压差值很小,容易波动. 运算放大器均是采用直接耦合的方式,直接耦合式放大电路的各级的Q点是相互影响的,由于各级的放大作用,第一级的微弱变化,会使输出级产生很大的变化。当输入短路时(由于一些原因使输入级的Q点发生微弱变化,如温度),输出将随时间缓慢变化,由于晶体三极管的参数受温度的影响,这样就可能形成零点漂移。同时还可能受到背景光的影响。

第6章设计总结

本设计还有很多不足,包括当光敏电阻不敏感时,会导致灯亮出现错误,所以可以在电路中多加几个光敏电阻,以提高电路的可靠性。远光灯和近光灯出现故障时,可以安装一个报警系统以免发生故障时,发生事故。通过对光敏三极管、光敏二极管和光敏电阻的对比分析,最终决定使用光敏电阻来代替光敏三极管。在对光敏电阻的选择之后,又面临着一个电流继电器型号的选择。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和仿真软件中各种继电器的参数分析对比,电流继电器线圈最终能成功地得电吸合及断开的操作。最后,通过对各个电阻的参数计算,完成了光敏电阻构成的灯光亮度转换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远近光等的切换。在本电路设计参数选择的时候,遇到过很多的问题,一直不能实现设计要求,最终在同学的帮助下我弄懂了参数的选择及计算。刚开始设计电路的时候,想到了用放大器设计电路,设计出三个放大器,但是总不能实现。又试着用电桥电路来设计,但电桥总是不能与继电器连着使用。此次设计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最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此次设计任务。

参考文献

[1] 郁汉祺.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爱华.满宝元.传感器控制与应用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3] 余孟尝.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区别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简介及应用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是光电转换半导体器件,与光敏电阻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高频性能好,可靠性好、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 一、光敏二极管 1.结构特点与符号 光敏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相比虽然都属于单向导电的非线 性半导体器件,但在结构上有其特殊的地方。 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如图Z0129 所示。光敏二极管 使用时要反向接入电路中,即正极接电源负极,负极接电 源正极。 2.光电转换原理 根据PN结反向特性可知,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反向电 流很小且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无光照射PN结,则因 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量有限,反向饱和电流保持不变,在光敏二极管中称为暗电流。当有光照射PN结时,结内将产生附加的大量电子空穴对(称之为光生载流子),使流过PN结的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剧增,此时的反向电流称为光电流。不同波长的光(兰光、红光、红外光)在光敏二极管的不同区域被吸收形成光电流。被表面P型扩散层所吸收的主要是波长较短的兰光,在这一区域,因光照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电子),一旦漂移到耗尽层界面, 就会在结电场作用下,被拉向N区,形成部分光电流;彼长较长的红光,将透过P型层在耗尽层激发出电子一空穴对,这些新生的电子和空穴载流子也会在结电场作用下,分别到达N区和P 区,形成光电流。波长更长的红外光,将透过P型层和耗尽层,直接被N区吸收。在N区内因光照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空穴)一旦漂移到耗尽区界面,就会在结电场作用下被拉向P区,形成光电流。因此,光照射时,流过PN结的光电流应是三部分光电流之和。 二、光敏三极管 光敏三极管和普通三极管的结构相 类似。不同之处是光敏三极管必须 有一个对光敏感的PN结作为感光 面,一般用集电结作为受光结,因 此,光敏二极管实质上是一种相当 于在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接有光敏二 极管的普通二极管。其结构及符号 如图Z0130所示。 三、光敏二极管的两种工作状态 光敏二极管又称光电二极管,它是 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其基本原理是 光照到P-N结上时,吸收光能并转变为电能。它具有两种工作状态: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_波形产生及变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波形产生及变换 姓名:Frege 专业班级:电气合1402 所属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指导老师:王允建 2016 年 7 月 1 日

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的设计 摘要 波形发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波形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利用555定时器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然后分别通过积分、滤波电路输出三角波、正弦波、三倍频率正弦波。放大器件为LM324N四路放大器,以积分、傅立叶分解等为理论基础,通过运放构成的各种滤波电路对方波进行各种波形变换。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实验包括仿真与实际连线两步,仿真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连线采用面包板。 关键词:555定时器;LM324N四路放大器;Multisim仿真;面包板接线

The design of the signal and conversion circuit Abstract Waveform generators are widely used in major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establishments. With advances in technology, social development, a single waveform generator already cannot satisfy people's needs. In this paper constitutes a 555 timer multivibrator generating a square wave, then respectively through integral, filter circuit and output triangle wave, sine wave, triple frequency sine wave. Amplifying device is LM324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gral, Fourier decomposition and so on, through the op-amp composition of various filter circuit wave for the various waveform transformation. Its production cost is not high, the circuit is simple, easy to use, effectively saving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have practical value. Experiments include simulation and actual connection step, simulation using Multisim simulation software, connect using breadboard. Keywords:555 timer; LM324N four-way amplifier; Multisim simulation; breadboard connection

光敏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磁敏三极管

光敏三极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说明:光敏三极管与二极管不同的是有两个背对相接的PN结。与普通三极管相似的是,它也有电流增益。图21-7示出了NPN型光敏兰极管的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因光敏三极管无须电参量控制,所以一般没有基极引出线,只有集电极C和发射极e两个引脚,而且外形和光敏二极管极为相似,很难区别开,需认真看清管壳外缘标注的型号,以免混淆。 有时为了提高电压放大倍数,生产商将光敏三极管与另一普通二极管制作在一个管芯内,连结成复合管形式,称为达林顿型光敏三极管。它的电压放大倍数很高(β=βlβ2),且允许输出较大电流,即电流放大倍数也很高(α=α1α2)。但达林顿型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较大,非线性严重,温

漂大以及抗干扰能力差,需在电路中增加抑制回路方能正常工作。 网名: sels 光敏三极管基础知识 光敏三极管和普通三极管相似,也有电流放大作用,只是它的集电极电流不只是受基极电路和电流控制,同时也受光辐射的控制。通常基极不引出,但一些光敏三极管的基极有引出,用于温度补偿和附加控制等 作用。 当具有光敏特性的PN 结受到光辐射时,形成光电流,由此产生的光生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一个放大了相当于β倍的信号电流。不同材料制成的光敏三极管具有不同的光谱特性,与光敏二极管相比,具有很大的光电流放大作用,即很高的灵敏度。 通过对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学习,我了解了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如图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发射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发射结,集电区和基区之间的PN结叫集电极。基区很薄,而发射区较厚,杂质浓度大,PNP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空穴,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故发射极箭头向里;NPN型三极管发射区"发射"的是自由电子,其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故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向外。发射极箭头指向也是PN结在正向电压下的导通方向。硅晶体三极管和锗晶体三极管都有PNP型和NPN型两种类型。虽然重点学习了晶体管的放大作用,但是我对晶体管的开关作用更感兴趣。半导体就像 一个开关,可以通过导通与截止来控制电路。 半导体通过添加一部分微量元素会使其特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光敏晶体管就是一种重要的衍生物。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因此,我觉得通过光来控制电路真是太精妙了,而光敏的二极管三极管恰好就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光敏三极管由于还具有放大作用,因此应用比二极管更加广泛。光敏三极管用于测量光亮度,经常与发光二极管配合使用作为信号接收装置。下面用事例说明介绍一下各种功能。 一测量光亮度 在教室图书馆,很多时候日光灯白天也亮着,在宿舍里面,日光灯经常是昼夜不息,同学们对这种浪费已经麻木不仁了。有的同学早晨去教室,虽然教室很明亮但还要开灯,虽然一盏日光灯不会浪费多少资源,但积少成多,浪费就是很大了。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室安装一个控制电路,当亮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使得教室里面和宿舍里面日光灯将无法启动。我们可以利用光敏三极管附加电磁继电器来完成这个电路。采光点的选取是一个关键,因为并不是每一个教室的明亮程度都是相同的,我们可以采用多点取样来达到这个要求。例如在20个教室中都安放光敏三极管,我们可以设置,如果他们全部或者大部分亮度都很高,那么,日光灯就无法正常启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有一天天空布满了乌云,亮度不够,那么日光灯可以开启了。但是不久云开雾散,天气放晴,日光灯不会自动关闭。同样造成很大浪费。可以在采光点所在的教室外面再安装一个采光点,当室内外强度的差值缩小到一定范围是,我们可以认为日光灯的作用可以忽略了,日光灯就会自动 关闭。 另外一种情况,如果教室外面正下雨,教室里面日光灯亮着,此时窗外一个闪电,使得外面很亮,日光灯就关闭了,这会造成麻烦。因此要避免这种问题。方法就是在电路中安装计数器,使得亮度差维持一

简易波形发生器设计报告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硬件课程设计实验室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波形发生器设计 年级:13级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号:201321111126 学生姓名:覃凤素 指导教师:罗伟华 2015年11月1日

波形发生器设计 波形发生器亦称函数发生器,作为实验信号源,是现今各种电子电路实验设计应用中必不可少的仪器设备之一。 波形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电压波形的电路。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的方案有多种,如先产生正弦波,再通过运算电路将正弦波转化为方波,经过积分电路将其转化为三角波,或者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变为正弦波。本课程所设计电路采用第二种方法,利用集成运放构成的比较器和电容的充放电,实现集成运放的周期性翻转,从而在输出端产生一个方波。再经过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最后通过正弦波转换电路形成正弦波。 一、设计要求: (1) 设计一套函数信号发生器,能自动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等电压波形; (2) 输出信号的频率要求可调; (3) 根据性能指标,计算元件参数,选好元件,设计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4) 在面包板上搭出电路,最后在电路板上焊出来; (5) 测出静态工作点并记录; (6) 给出分析过程、电路图和记录的波形。 扩展部分: (1)产生一组锯齿波,频率范围为10Hz~100Hz , V V 8p -p =; (2)将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电路改成矩形波—锯齿波发生器,给出设计电路,并记录波形。 二、技术指标 (1) 频率范围:100Hz~1kHz,1kHz~10kHz ; (2) 输出电压:方波V V 24p -p ≤,三角波V V 6p -p =,正弦波V V 1p -p ≥; (3) 波形特性:方波s t μ30r < (1kHz ,最大输出时),三角波%2V <γ ,正弦波y~<2%。 三、选材: 元器件:ua741 2个,3DG130 4个,电阻,电容,二极管 仪器仪表: 直流稳压电源,电烙铁,万用表和双踪示波器 四、方案论证 方案一: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经过滞回比较器输出方波,方波在经过积分器得到三角波。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

学号: 课程设计 题目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 学院理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1 月2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信科xxx班 指导老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题目: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 初始条件:直流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技术要求: 设计一种波形转换电路,要求产生频率可调的方波,并且能够实现方波转换为三角波。 测试并且记录下不同频率下的方波和三角波的波形图,以及输出电压值。 2、主要任务: (一)设计方案 (1)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 (2)以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LF353为主,设计一种波形转换电路(实现方案); (3)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 (二)实现方案 (4)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图; (5)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 (6)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 (7)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8)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任务书 目录(自动生成) 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 4、调试过程及结论; 5、心得体会; 6、参考文献 成绩评定表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20周-21周 20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 21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年月日

运放组成的波形发生器电路设计

运放组成的波形发生器电 路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运放组成的波形发生器电路设计、装配与调试 1. 运放组成的波形发生器的单元电路 运放的二个应用:⑴ 线性应用-RC 正弦波振荡器 ⑵ 非线性应用-滞回比较器 ⑴ RC 正弦波振荡器 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3-9所示。 图3-9 RC 桥式振荡电路 RC 桥式振荡电路由二部分组成: ① 同相放大器,如图3-9(a )所示。 ② RC 串并联网络,如图3-9(b )所示。 或图3-9(c )所示,RC 串并联网络与同相放大器反馈支路组成桥式电路。 同相放大器的输出电压uo 作为RC 串并联网络的输入电压,而将RC 串并联网络的输出电压作为放大器的输入电压,当f=f 0时, RC 串并联网络的相位移为零,放大器是同相放大器,电路的总相位移是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而对于其他频率的信号,RC 串并联网络的相位移不为零,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由于RC 串并联网络在 f=f 0 时的传输系数F =1/3,因此要求放大器的总电压增益Au 应大于3,这对于集成运放组成的同相放大器来说是很容易满足的。由R 1、R f 、V 1、V 2及R 2构成负反馈支路,它与集成运放形成了同相输入比例运算放大器。 只要适当选择R f 与R 1的比值, 就能实现Au>3的要求。其中,V1、V2和R 2是实现自动稳幅的限幅电路。 1 1R R A f u + =RC f π210=

① 振荡原理 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3-9所示。根据自激振荡的条件,φ=φa+Φf=2πn ,其中RC 串并联网络作为反馈电路,当f=fo 时,φf=0°,所以放大器的相移应为φa=0°,即可用一个同相输入的运算放大器组成。又因为当f=fo 时,F=1/3,所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 ≥3。起振时A>3,起振后若只依靠晶体管的非线性来稳幅,波形顶部容易失真。为了改善输出波形,通常引入负反馈电路。其振荡频率由RC 串并联网络决定,图3-9(c )为RC 桥式振荡电路的桥式画法。RC 串并联网络及负反馈电路中的Rf+'2 R 、R1正好构成电桥四臂,这就是桥式振荡器名称的由来。在RC 串并联网络中, 取C C C R R R ====2121, 当虚部为零,即)/(11221C R C R ωω=时,3/1=F ② 稳幅原理 V 1、V 2和R 2是实现自动稳幅的限幅电路。V 1、V 2仅一只导通,导通的二极管和R 2并联等 效电阻为'2R 。根据同相放大器的放大倍数计算公式:1 ' 2 1R R R A f ++=可知输出电压幅度与 '2 R 有关。 )1()1(1 11111// 1 2 121211222211 222 2122 22 2221 11C R C R j R R C C C R j R C j R C R j R Z Z Z U U F C R j R C j R Z C j R Z o f ωωωωωωωω-+++ =++ ++= +==+= =+=?? ?

波形变换电路.

目录 摘要................................................................................................................................................ 1概述. (1) 2设计原理 (2) 2.1 555定时器简介 (2) 2.2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3) 2.3电路原理图 (5) 3 Proteus仿真 (6) 4调试过程及结论 (9) 5心得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摘要 施密特触发器也有两个稳定状态,但与一般触发器不同的是,施密特触发器采用电位触发方式,其状态由输入信号电位维持;对于负向递减和正向递增两种不同变化方向的输入信号,施密特触发器有不同的阀值电压。因此,施密特触发器有三个大的特点:1、波形变换。可将三角波、正弦波等变成矩形波;2、脉冲波的整形,数字系统中,矩形脉冲在传输中经常发生波形畸变,出现上升沿和下降沿不理想的情况,可用施密特触发器整形后,获得较理想的矩形脉冲;3、脉冲鉴幅。幅度不同、不规则的脉冲信号时加到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端时,能选择幅度大于欲设值的脉冲信号进行输出。 主要功能和特色简介: 1、将给定频率的三角波变成脉冲波,脉冲波占空比不是50% 2、将给定频率的三角波变成脉冲波,脉冲波占空比是50% 3、将给定频率的正弦波变成脉冲波,脉冲波占空比是50% 4、将给定频率的三角波(正弦波)转换成间断式方波 5、将给定频率的三角波(正弦波)进行分频 关键词:Proteus仿真,施密特触发器,555定时器,波形变换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课题三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设计与制作 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等非正弦电振荡信号是仪器仪表、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波形,产生这些波形的方法较多。本课题要求设计的多种波形发生器是一种环形的波形发生器,方波、三角波、脉冲波、锯齿波互相依存。电路中应用到模拟电路中的积分电路、过零比较器、直流电平移位电路和锯齿波发生器等典型电路。通过对本课题的设计与制作,可进一步熟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及电路的调试方法,提高对电子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力。 1、 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环形的多种波形发生器,能同时产生方波、三角波、脉冲波和锯齿波,它们的时序关系及幅值要求如图3-3-1所示。 图3-3-1 波形图 设计要求: ⑴ 四种波形的周期及时序关系满足图3-3-1的要求,周期误差不超过%1±。 ⑵ 四种波形的幅值要求如图3-3-1所示,幅值误差不超过%10±。 ⑶ 只允许采用通用器件,如集成运放,选用F741。

要求完成单元电路的选择及参数设计,系统调试方案的选取及综合调试。 2、设计方案的选择 由给定的四种波形的时序关系看:方波决定三角波,三角波决定脉冲波,脉冲波决定锯齿波,而锯齿波又决定方波。属于环形多种波形发生器,原理框图可用3-3-2表示。 图3-3-2 多种波形发生器的方框图 仔细研究时序图可以看出,方波的电平突变发生在锯齿波过零时刻,当锯齿波的正程过零时,方波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故方波发生电路可由锯齿波经一个反相型过零比较器来实现。三角波可由方波通过积分电路来实现,选用一个积分电路来完成。图中的u B电平显然上移了+1V,故在积分电路之后应接一个直流电平移位电路,才能获得符合要求的u B波形。脉冲波的电平突变发生在三角波u B的过零时刻,三角波由高电平下降至零电位时,脉冲波由高电平实跳为低电平,故可用一个同相型过零比较器来实现。锯齿波波形仍是脉冲波波形对时间的积分,只不过正程和逆程积分时常数不同,可利用二极管作为开关,组成一个锯齿波发生电路。由上,可进一步将图3-3-2的方框图进一步具体化,如图3-3-3所示。 图3-3-3 多种波形发生器实际框图 器件选择,设计要求中规定只能选用通用器件,由于波形均有正、负电平,应选择由正、负电源供电的集成运放来完成,考虑到重复频率为100Hz(10ms),故选用通用型运放F741(F007)或四运放F324均可满足要求。本设计选用F741。其管脚排列及功能见附录三之三。

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电信科xxx班 指导老师: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题目:波形转换电路的设计 初始条件:直流稳压电源一台、万用表一块、面包板一块、元器件若干、剪刀、镊子等必备工具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 体要求) 1、技术要求: 设计一种波形转换电路,要求产生频率可调的方波,并且能够实现方波转换为三角波。测试并且记录下不同频率下的方波和三角波的波形图,以及输出电压值。 2、主要任务: (一)设计方案 (1)按照技术要求,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多种)并进行比较; (2)以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LF353为主,设计一种波形转换电路(实现方案); (3)依据设计方案,进行预答辩; (二)实现方案 (4)根据设计的实现方案,画出电路图; (5)查阅资料,确定所需各元器件型号和参数; (6)在面包板上组装电路; (7)自拟调整测试方法,并调试电路使其达到设计指标要求; (8)撰写设计说明书,进行答辩。 3、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封面: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 任务书 目录(自动生成) 正文:1、技术指标;2、设计方案及其比较;3、实现方案; 4、调试过程及结论; 5、心得体会; 6、参考文献 成绩评定表 时间安排:

课程设计时间:20周-21周 20周:明确任务,查阅资料,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包括实现方案)并答辩; 21周:按照实现方案进行电路布线并调试通过;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负责老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技术指标 (1) 2 设计方案及其比较 (1) 2.1 方案一 (1) 2.1.1 设计RC文式桥振荡器 (2) 2.1.2 设计过零比较器 (3) 2.2 方案二 (4) 2.3 方案比较 (5) 3 实现方案 (5) 3.1 实验原理图 (5) 3.2 工作原理 (6) 3.2.1 设计方波发生器 (6) 3.2.2 设计积分器 (7) 3.3 各元器件功能 (9) 3.4 测试线路布线图 (9) 4 调试过程及结论 (10)

波形发生器的电路设计

摘要 根据现代电子系统对信号源的频率稳定度、准确度及分辨率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是为了能过方便的产生波形平滑、频率稳定的任意波形,本文提供了一种任意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案。从而结合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器(DDS)的优点,利用FPGA芯片的可编程性和实现方案易改动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FPGA和DDS技术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方案。采用VHDL(运用自顶向下设计思想设计多功能数字波形发生器的问题)和原理图输入方式,在Quartus II平台下实现该设计的综合、仿真。通过实验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设计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输出的波形与传统的波形发生器相比,具有波形平滑、无毛刺、波形稳定度高、频率稳定度和分辨率高等众多优点。而且该波形发生器电路简单,程控方便,产生的波形具有相噪好、频率步进低、输出电平分辨率小和相位可调等优点。 关键词 波形发生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Abstrat According to modern electronic systems for signal source frequency stability, accuracy and resolution of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s, also have a wav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smooth any waveform, frequency stability, this article provides you with an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design. Combination of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zer (DD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programmable FPGA chip and solution features easy changes, proposed a design based on FPGA and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based on DDS technology programmer. VHDL (using top-down design problems of the design of multifunction digital waveform generator) and schematic capture, Quartus II implements the integrated design, simulation platform. Through experiments, we can see, using the method output waveforms of arbitrary waveform generator and the design of tradition than waveform generator, smooth, glitch-free, with waveform wave high stability, and high frequency stability and resolution of many benefits. And the waveform generator circuit is simple, easy to program, the resulting wave with phase noise, low step frequency, output level resolution and phase adjustment and other benefits. Keywords waveform generator;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 synthesis

LM324的波形变换电路(DIY)

集成运放LM324的波形变换电路设计 一、设计目的 1、掌握LM324的应用 2、掌握三角波产生器、加法器、滤波器、比较器的设计 二、设计原理 1、原理:LM324内部包括有四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在推荐的工作条件下,电源电流与电源电压无关。它的使用范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块和其他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场合。 2、LM324的特点: 1、内部频率补偿 2、直流电压增益高(约100dB) 3、单位增益频带宽(约1MHz) 4、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3—32V)、双电源(±1.5—±16V) 5、低功耗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 6、低输入偏流、低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 7、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包括接地 8、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于电源电压范围 9、输出电压摆幅大(0至VCC-1.5V) 3、LM324引脚图 4、LM324内部电路图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基本元件清单 LM324芯片、导线若干、铁丝、14脚插槽、二极管(IN4700A) 电阻: 680、1K 、2K 、3K 、10K 、47K 、20K 、30K 、100K 、1M 电位器 :2K 、10K 、20K 、50K 电容:0.3uF 、0.001uF 、0.1uF 、10uF 电路板 1块 2、实验仪器 直流电源、双踪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信号发生器。 四、设计要求 使用一片通用四运放芯片 LM324组成电路框图见图1(a),实 现下述功能: 使用低频信号源产生)V (2sin 1.001t f u i π=,z f H 5000=的正弦波信号,加至加法器的输入端,加法器的另一输入端加入由自制振荡器产生的信号1o u ,1o u 如图1(b)所示,ms T 5.01=,允许1T 有±5%的误差。

三极管应用

三极管应用 一、三极管原理: 1.1 三极管,全称应为半导体三极管,也称双极型晶体管、晶体三极管。是一种控制电流的半导体器件其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幅度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 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结把整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1.2 三极管输入特性曲线: ib = f(Ube)|Uce=常数 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 ic=f(Uce)|ib=常数

二、三极管用途: 2.1 三级管利用其饱和的特性可以作为无触点开关,在单片机电路用常常需要用三极管来做开关管来使用以便驱动一些外设。电路如下: 当Q1处于临界饱和时,流经R1的电流为 Ic=VCC/R1,若Q1的直流增益为β(β有直流增益和交流增益之分,不同的管子差很大),则流经R2的电流为 Ib=Ic/β=(Vin-Vbe)/R2,Vbe 为基极与射极间的管压降,对硅管来说约为0.6V,对锗管来说,约为0.3V。 此时的Vin=Ib*R2+Vbe。 若要令Q1处于深度饱和状态(即开关闭合状态),Vin应大于临界饱和值,即Vin>Ib*R2+Vbe,Vin=Vbe+(Vcc*R2)/(β*R1)。 Ic

2.3 三极管可以做低噪声放大器ISM 866MHz频段低噪声放大器

简易波形发生器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单片机开发板 (1) 1.1 开发板制作 (1) 1.1.1 89S52单片机简介 (1) 1.1.2 开发板介绍 (2) 1.1.3 89S52的实验程序举例 (3) 1.2开发板焊接与应用 (4) 1.2.1开发板的焊接 (4) 1.2.2开发板的应用 (5) 第二章函数信号发生器 (7) 2.1电路设计 (7) 2.1.1电路原理介绍 (7) 2.1.2 DAC0832的工作方式 (9) 2.2 波形发生器电路图与程序 (10) 2.2.1应用电路图 (10) 2.2.2实验程序 (11) 2.2.3 调试结果 (15) 第三章参观体会 (16) 第四章实习体会 (17) 参考文献 (18)

第一章单片机开发板 1.1 开发板制作 1.1.1 89S52单片机简介 图1.1 89s52 引脚图 如果按功能划分,它由8个部件组成,即微处理器(CPU)、数据存储器(RAM)、程序存储器(ROM/EP ROM)、I/O口(P0口、P1口、P2口、P3口)、串行口、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及特殊功能寄存器(SF R)的集中控制方式。 各功能部件的介绍: 1)数据存储器(RAM):片内为128个字节单元,片外最多可扩展至64K字节。 2)程序存储器(ROM/EPROM):ROM为4K,片外最多可扩展至64K。 3)中断系统:具有5个中断源,2级中断优先权。 4)定时器/计数器:2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具有四种工作方式。 5)串行口:1个全双工的串行口,具有四种工作方式。 6)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共有21个,用于对片内各功能模块进行管理、监控、监视。 7)微处理器:为8位CPU,且内含一个1位CPU(位处理器),不仅可处理字节数据,还可以进行位变量的处理。 8)四个8位双向并行的I/O端口,每个端口都包括一个锁存器、一个输出驱动器和一个输入缓冲器。这四个端口的功能不完全相同。 A、P0口既可作一般I/O端口使用,又可作地址/数据总线使用; B、P1口是一个准双向并行口,作通用并行I/O口使用; C、 P2口除了可作为通用I/O使用外,还可在CPU访问外部存储器时作高八位地址线使用; D、P3口是一个多功能口除具有准双向I/O功能外,还具有第二功能。 控制引脚介绍: 1)电源:单片机使用的是5V电源,其中正极接40引脚,负极(地)接20引脚。 2)时钟引脚XTAL1、XTAL2时钟引脚外接晶体与片内反相放大器构成了振荡器,它提供单片机的时钟控制信号。时钟引脚也可外接晶体振荡器。 振蒎电路:单片机是一种时序电路,必须提供脉冲信号才能正常工作,在单片机内部已集成了振荡器,

光敏三极管的应用

光敏三极管的应用 电路图: 二.工作原理 用于传递模拟信号的光耦合器的发光器件为光敏三极管。当有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时,便形成一个光源,该光源照射到光敏三极管表面上,使光敏三极管产生集电极电流,该电流的大小与光照的强弱,亦即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的大小成正比。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通过光信号来传输,因而两部分之间在电气上完全隔离,没有电信号的反馈和干扰,故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三.工作原理 用于传递模拟信号的光耦合器的发光器件为光敏三极管。当有电流通过发光二极管时,便形成一个光源,该光源照射到光敏三极管表面上,使光敏三极管产生集电极电流,该电流的大小与光照的强弱,亦即流过二极管的正向电流的大小成正比。由于光耦合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通过光信号来传输,因而两部分之间在电气上完全隔离,没有电信号的反馈和干扰,故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四.实验结果 发光管和光敏管之间的耦合电容小(2pf左右)、耐压高(2.5KV左右),故共模抑制比很高。输入和输出间的电隔离度取决于两部分供电电源间的绝缘电阻。 五.分析数据

光敏三极管另一个优点,他还可以接受红外线,我认为这点很有用处。因为在晚上没有可见光,但是仍然有红外线,因此可以作为夜视装置,可以用来防盗。 六.总结 通过对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学习,我了解了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三极管是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制作两个相距很近的PN结,两个PN 结把正块半导体分成三部分,中间部分是基区,两侧部分是发射区和集电区,排列方式有PNP和NPN两种,如图从三个区引出相应的电极,分别为基极b发射极e和集电极c 半导体通过添加一部分微量元素会使其特性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光敏晶体管就是一种重要的衍生物。视觉是人体最重要的感觉,因此,我觉得通过光来控制电路真是太精妙了,而光敏的二极管三极管恰好就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光敏三极管由于还具有放大作用,因此应用比二极管更加广泛。光敏三极管用于测量光亮度,经常与发光二极管配合使用作为信号接收装置。

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要点

1.概述 波形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三角波、锯齿波、矩形波(含方波)、正弦波的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在电路实验和设备检测中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通过对函数波形发生器的原理以及构成分析,可设计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函数波形发生器。本课程采用采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共同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先通过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

2.设计方案 采用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压比较器、积分电路共同组成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先通过RC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再通过电压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通过积分电路形成三角波。文氏桥振荡器产生正弦波输出,其特点是采用RC串并联网络作为选频和反馈网络,其振荡频率f=1/2πRC.改变RC的值,可得到不同的频率正弦波信号输出。用集成运放构成电压比较器,将正弦波变换成方

3. 设计原理 3.1正弦波产生电路 正弦波由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3-1所示),即文氏桥振荡电路产生。文氏桥振荡器具有电路简单、易起振、频率可调等特点而大量应用于低频振荡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由一个放大器和一个带有选频功能的正反馈网络组成。其振荡平衡的条件是AF =1以及ψa+ψf=2n π。其中A 为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F 为反馈系数。振荡开始时,信号非常弱,为了使振荡建立起来,应该使AF 略大于1。 放大电路应具有尽可能大的输入电阻和尽可能小的输出电阻以减少放大电路对选频特性的影响,使振荡频率几乎仅决定于选频网络,因此通常选用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的放大电路。正反馈网络的反馈电压U f 是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输入电压,因而要把同相比例运算电路作为整体看成电路放大电路,它的比例系数是电压放大倍数,根据起振条件和幅值平衡条件有 31 1≥+ =R Rf Av (Rf=R2+R1//D1//D2) 且振荡产生正弦波频率 Rc f π210= 图中D1、D2的作用是,当Vo1幅值很小时,二极管D1、D2接近开路,近似有Rf =9.1K +2.7K =11.8K ,,Av=1+Rf/R1=3.3>=3,有利于起振;反之当Vo 的幅值较大时,D1或D2导通,Rf 减小,Av 随之下降,Vo1幅值趋于稳定。

波形发生器课程设计

波形发生器设计 设计总说明 本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外围采用数字/模拟转换电路(DAC0832)运算放大器、按键等。采用AT89C51单片机和DAC0832芯片,直接连接键盘和显示。该种方案主要对AT89C51单片机的各个I/O口充分利用. P1口是连接键盘以及接显示电路,P2口连接DAC0832输出波形.这样总体来说,能对单片机各个接口都利用上,而不在多用其它芯片,从而减小了系统的成本.也对按照系统便携式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要求所完成.占用空间小,使用芯片少,低功耗。 通过按键控制可产生方波、三角波、正弦波、梯形波、锯齿波。其设计简单、性能优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正弦波、三角波、方波、梯形波、锯齿波是较为常见的信号。在科学研究及教学实验中常常需要这几种信号的发生装置。 关键字:AT89C5,DAC0832,运算放大器

目录 1绪论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容 (1) 2系统设计方案 (3) 2.1系统组成 (3) 2.2系统工作原理 (3) 3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4) 3.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4) 3.2其他硬件模块电路设计 (4) 3.2.1 DAC0832芯片介绍 (4) 3.2.2单片机AT89C51介绍 (6) 4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10) 4.1主程序设计 (10) 4.2其他子程序设计 (11) 4.2.1锯齿波流程设计 (11) 4.2.2梯形波流程设计 (12) 4.2.3三角波流程设计 (13) 4.2.4方波流程设计 (14) 4.2.5正弦波流程设计 (15)

5 调试与仿真 (18) 6 总结 (19) 致 (21) 参考文献 (22)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是光电转换半导体器件,与光敏电阻器相比具有灵敏度高、高频性能好,可靠性好、体积小、使用方便等优。 一、光敏二极管 1.结构特点与符号 光敏二极管和普通二极管相比虽然都属于单向导电的非线性半导体器件,但在结构上有 其特殊的地方。 光敏二极管在电路中的符号如图Z0129 所示。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反向接入电路中,即正极接电源负极,负极接电源正极。 2.光电转换原理 根据PN结反向特性可知,在一定反向电压范围内,反向电流很小且处于饱和状态。此时,如果无光照射PN结,则因本征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量有限,反向饱和电流保持不变,在光敏二极管中称为暗电流。当有光照射PN结时,结内将产生附加的大量电子空穴对(称之为光生载流子),使流过PN结的电流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剧增,此时的反向电流称为光电流。 不同波长的光(兰光、红光、红外光)在光敏二极管的不同区域被吸收形成光电流。被表面P型扩散层所吸收的主要是波长较短的兰光,在这一区域,因光照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电子),一旦漂移到耗尽层界面,就会在结电场作用下,被拉向N区,形成部分光电流;彼长较长的红光,将透过P型层在耗尽层激发出电子一空穴对,这些新生的电子和空穴载流子也会在结电场作用下,分别到达N区和P区,形成光电流。波长更长的红外光,将透过P型层和耗尽层,直接被N区吸收。在N区内因光照产生的光生载流子(空穴)一旦漂移到耗尽区界面,就会在结电场作用下被拉向P区,形成光电流。因此,光照射时,流过P N结的光电流应是三部分光电流之和。 二、光敏三极管 光敏三极管和普通三极管的结构相类似。不同之处是光敏三极管必须有一个对光敏感的PN结作为感光面,一般用集电结作为受光结,因此,光敏二极管实质上是一种相当于在基极和集电极之间接有光敏二极管的普通二极管。其结构及符号如图Z0130所示。 当人射光子在基区及集电区被吸收而产生电子一空穴对时,便形成光生电压。由此产生的光生电流由基极进入发射极,从而在集电极回路中得到一个放大了β倍的信号电流。因此,光敏三极管是一种相当干将基极、集电极光敏二极管的电流加以放大的普通晶体管放大。 1、判断光敏三极管C、E极性,方法是用万用表20M电阻测试档,测得管阻小的时候红表棒端触脚为C极,黑表棒为E极。 2、暗电流测试: 按图(11)接线,稳压电源用±12V,调整负载电阻RL阻值,使光敏器件模板被遮光罩盖住时微安表显示有电流,这即是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或是测得负载电阻RL上的压降V暗,暗电流LCEO=V暗/RL。(如是硅光敏三极管,则暗电流可能要小于10-9A,一般不易测出。 3、光电流测试: 缓慢地取开遮光罩,观察随光照度变化测得的光电流I光的变化情况,并将所测数据填入下表:

毕业设计169邵阳学院基于模拟电路的波形发生器设计

前言 波形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用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教学实践等领域。如设计和测试、汽车制造、生物医药、传感器仿真、制造模型等。 传统的信号发生器采用模拟电子技术,由分立元件构成振荡电路和整形电路,产生各种波形。它在电子信息、通信、工业等领域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采用这种技术的波形发生器电路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稳定度和准确度较差,而且仅能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几种简单波形,难以产生较为复杂的波形信号。随着微处理器性能的提高,出现了由微处理器、D/A以及相关硬件、软件构成的波形发生器。它扩展了波形发生器的功能,产生的波形也比以往复杂。实质上它采用了软件控制,利用微处理器控制D/A,就可以得到各种简单波形。但由于微处理器的速度限制,这种方式的波形发生器分辨率较低,频率切换速度较慢。 从2007年2月到2007年4月,在系统研究国内外波形发生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atlab和FPGA技术的波形发生器,在FPGA内开辟高速存储器ROM做查询表,通过Matlab获得波形数据存入ROM中,波形数据不断地,有序地从ROM 中送到高速D/A转换器对存储器的波形数据进行转换。因此只要改变FPGA中查找表数据就可以产生任意波形,因此该研究方法可以产生任意波形。 随着我国四个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我国在科技和生产各领域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和进步,同时这也对相应的测试仪器和测试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波形发生器已成为测试仪器中至关重要的一类,因此在国内发展波形发生器具有重大意义和实际价值。例如,它能模拟编码雷达信号、潜水艇特征信号、磁盘数据信号、机械振动瞬变过程、电视信号以及神经脉冲之类的波形,也能重演由数字示波器捕获的波形等。 在本次设计中,我通过Matlab获取了波形数据,在FPGA中开辟了ROM区域,在MaxplusⅡ开发平台上,实现了电路的VHDL硬件描述和仿真,电路功能在EDA平台上得到了验证,但由于我的能力和水平有限,论文中肯定会有不妥之处和错误,恳请老师和同学提出批评和改进意见,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