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六年前的回忆的生字词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堂笔记
一、生字
阀(fá):名词时翻译为“把门的木闩”。
动词时翻译为“用武力镇压或平息叛乱”。
二、多音字
待:dāi(待会儿)dài(等待)
为:wéi(为人)wèi(为什么)
三、近义词
粗暴——野蛮惊异——诧异漂泊——流浪珍藏——收藏
四、反义词
粗暴——和蔼熟悉——陌生慈祥——严厉自由——束缚
五、理解词语
粗暴:指鲁莽暴躁。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课文中的“我”是和蔼、慈祥的父亲。
他从来不打骂孩子,并且耐心地回答孩
子的问题。
但这次对孩子的提问,却含糊其辞地回答了。
这是因为他已经预感到孩子所提的问题会涉及到他的工作,所以不能轻易透露党的机密。
这表明了他高度的工作责任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1课《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朗读+知识点课文知识点一、词语解析含糊:指叙述的模糊,不清楚。
军阀:指拥有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局势:泛指[政治、军事等] 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轻易:本课指十分容易随随便便。
恐怖:惊慌、害怕。
一拥而入:一下子全都拥了进去严峻:严肃而厉害。
会意:领会别人没有明确表达的意思。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绳子勒死。
沉着:冷静,镇静,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二、句子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①父亲是很慈祥的……作者当时年纪小,对父亲为什么烧掉书籍和文件不理解。
她好奇地问父亲,却只得到一个含糊的回答。
这同父亲平常不管工作多忙、不管女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都耐心地回答和解释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当时的局势十分严重,不是同孩子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防止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样的事情,也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
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在严重的局势下,同志和亲人劝李大钊离开北京,但他坚决不肯,当时李大钊同志是北京党组织的负责人,他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他完全明白形势的险恶、处境的危险,但决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这个反问句表示李大钊坚决不离开北京,不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这表现了他对革命高度负责的精神。
可见,李大钊把工作看得比生命重要。
③在法庭上……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李大钊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旧沉着、慈祥。
“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平静”说明父亲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④“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 和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面对亲人的哭喊,李大钊只是“瞅了瞅”,没有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瞅了瞅”看出李大钊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他要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六年级十六年前的回忆课文笔记一、生字词。
1. 字音字形。
- 阀(fá):军阀,指在一个国家内,掌握政权的军人或军人集团。
- 屉(tì):抽屉。
注意字形,是半包围结构。
- 娱(yú):娱乐,“女”字旁,和女子有关,表示快乐、欢娱。
- 僻(pì):偏僻,指远离人口集中居住的地区或远离交通要道的人烟稀少的地方。
- 怖(bù):恐怖,“忄”旁,与心情有关,表示害怕。
- 宪(xiàn):宪兵,一种军事政治警察。
2. 词语理解。
- 被难日:因灾祸或重大变故而丧失生命的日子。
在文中指李大钊同志被杀害的日子。
- 含糊:文中指言语不明确、不清晰。
例如“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
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
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
”这表明父亲在敌人面前毫不含糊,坚定地守护革命秘密。
二、文章结构。
1.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内容:开篇直接点明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总起全文,引起下文的回忆。
- 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让读者想要知道在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这一天是被难日。
2. 第二部分(第2 - 7自然段)- 内容:回忆了被捕前的一些事情。
- 第2自然段写局势的严峻,父亲早出晚归地为革命奔忙。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通过对父亲作息时间的描写,表现出当时局势的紧张和父亲工作的忙碌。
- 第3 - 6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异常表现,如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等。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
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
”这里通过对比父亲平时的耐心和现在的含糊,暗示出危险即将来临。
- 第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
“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16年前的回忆课堂笔记一、生字词1. 籍:jí,书籍、籍贯。
注意“籍”字笔画较多,下面是“耒”,不要写错。
2. 屉:tì,抽屉。
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
3. 怖:bù,恐怖。
4. 瞅:chǒu,瞅见。
表示看的意思,是比较口语化的字。
5. 魔:mó,魔鬼、恶魔。
6. 胖:在这里读pàng,肥胖。
它还有另一个读音pán,如心宽体胖。
7. 刑:xíng,刑法、行刑。
8. 哼:hēng,哼声;还有读音hng,是表示不满意或不信任的声音,如“哼,我才不信呢”。
9. 峻:jùn,严峻。
形容形势等严厉、严肃。
10. 残:cán,残酷、残留。
11. 匪:fěi,土匪、匪徒。
12. 窝:wō,窝头、酒窝、窝藏。
13. 啃:kěn,啃骨头。
二、多音字1. 待:- dāi,待着,表示停留,如“他在家里待着”。
- dài,等待、招待。
在文中“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这里的“待了一会儿”读dāi。
2. 夹:- jiā,夹杂、夹子。
如“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向外走。
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
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沉重的皮鞋声。
我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用恐怖的眼光瞅了瞅父亲。
一位满脸横肉的便衣特务,站在我父亲左边,一只手插在裤兜里,另一只手捏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
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特务指着父亲问阎振三:‘你认识他吗?’阎振三摇了摇头。
跟在后面的穿长筒皮靴的宪兵,一拥而入,挤满了这间小屋子。
他们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们包围起来。
他们每人拿着一支手枪,枪口对着父亲和我。
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