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混合运算5分钟课堂过关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2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减法5分钟课堂过关训练-初中一年级数学试题练习、期中期末试卷、
测验题、复习资料-初中数学试卷-试卷下载
5.有理数的减法
在一个比赛用的跳水馆里,有10米跳台,3米跳板,如果以水面为基准,那么10米跳台可表示为+10米,3米跳板可表示为+3米,如果水深是4米,则可用()米表示:
那么请问:
1.跳台与跳板的距离可表示为:
()米-()米=()米.
也可以表示为:
()米+()米=()米.
2.从10米跳台到水底的距离可表示为:
()米-()米=()米.
也可以表示为:
()米+()米=()米.
思考:通过上面填空,你能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吗?
测验评价等级:ABC,我对测验结果(满意、一般、不满意)参考答案
-4
1.103
710-37
2.10-414
10414
思考:减去一个数,就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欢迎下载使用,分享让人快乐。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方在右,乙方在左,平衡位置记为0,如果甲方向右拉1厘米,记作+1 cm,那么乙方向左拉1厘米记作-1 cm.
下表记录了双方较量的过程,请你计算一下,并回答:
1.平衡位置偏左还是偏右?
2.以此可以判断哪方赢了?
列式计算:
平衡位置偏()(填“左”或“右”)cm,( )方赢.
还可以将所列式子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思考: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适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测验评价等级:ABC,我对测验结果(满意、一般、不满意)
参考答案偏右,甲队赢了
+10+(+8)+(-8)+(-6)=+4 右,甲10+8-8-6=4 思考:适合。
七年级数学混合运算5分钟课堂过关训练甲、乙两队进行拔河竞赛,甲方在右,乙方在左,平稳位置记为0,假如甲方向右拉1厘米,记作+1 cm,那么乙方向左拉1厘米记作-1 cm.
下表记录了双方较量的过程,请你运算一下,并回答:
1.平稳位置偏左依旧偏右?
2.以此能够判定哪方赢了?
甲方乙方
+10
-8
+8
-6
列式运算:
平稳位置偏()(填“左”或“右”)cm,( )方赢.
还能够将所列式子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摸索: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适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测验评判等级:ABC,我对测验结果(中意、一样、不中意)
参考答案
偏右,甲队赢了
+10+(+8)+(-8)+(-6)=+4 右,甲10+8-8-6=4 摸索:适合。
姓名: 班级: 分数:1.下列各图中, ∠1与∠2是对顶角的是( )2、若∠1与∠2是对顶角,∠1=160,则∠2=______0;若∠3与∠4是邻补角,则∠3+∠4 =______03、若∠1与∠2为对顶角,∠1与∠3互补,则∠2+∠3= 04、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 )5、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这两个角一定是邻补角。
() 1 1 1 2 2 2A B C D 2李志娟姓名:班级:分数:1.如右图,若直线m、n相交于点O,∠1=90°,则__________。
2.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B⊥CD,那么∠BOD=____。
3.如图,BO⊥AO,∠BOC与∠BOA的度数之比为1:5,那么∠COA=_____,∠BOC的补角为______度。
4.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下列条件中能断定两条直线垂直的是()(A)有一个角为90° (B)有两个角相等(C)有三个角相等(D)有四个角相等(E)有四对邻补角(F)有一对对顶角互补(G)有一对邻补角相等(H)有两组角相等5.过点P向线段AB 所在直线引垂线,正确的是().On1李志娟姓名:班级:分数:1. 看图填空:(1)若ED,BF被AB所截,则∠1与是同位角;(2)若ED,BC被AF所截,则∠3与是内错角;(3)∠1与∠3是AB和AF被所截构成的角(4)∠2 与∠4是和被BC所截构成的角。
2.如图,直线DE、BC被直线AB所截。
(1)∠1与∠2、∠1与∠3、∠1与∠4各是什么角?(2)如果∠1=∠4,那么∠1和∠2相等吗?∠1和∠3互补吗?为什么?李志娟姓名:班级:分数: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因为a // d,b // c,所以c // d;B、因为a // c,b // d,所以c // d;C、因为a // b,a // c,所以b // c;D、因为a // b,c // d,所以a // c。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3相反数课堂小测(5分钟)1. 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相互之间的距离是 8. 4,则这两个数是 .2. -2.3 的相反数是 ;0.01 是 的相反数.3. 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 .4. 已知有理数 a ,则 a 的相反数可用 表示.5.表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并求出相反数的值。
(如:求-6的相反数:-(-6)=+6) ①7 ②+6.3 ③433- ④+(32-)⑤-(653+)⑥-(-2.6)⑦06.化简:① +(+5) ②+(-3.6) ③-(532-) ④+{+(32-)}⑤-{+(-722)}课 堂 小 测第二中学---曾光楚2.1整式的加减—单项式1.某商品的价格为 x 元,那么代数式(1-20%)x 可以解释为 .2.下列整式中,属于单项式的有( )①32-;②23x y π;③21x -;④a ;⑤3265x y -;⑥2x y +;⑦22x xy y ++;⑧3x A .2 个 B .3 个 C .4 个 D .5 个3. 若242m a b +-是7次单项式,则m= .3227xy z -的次数是 ,系数是 . 4. 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1)223x y -; (2)mn ; (3)25a ; (4)272ab c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二中学---陈振阳1.5.2有理数---科学记数法课堂小测(5分钟)1.105在1后面有 0,10n在1后边有个0.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430000是( )A.43×104B. 4.3×l05 C.4.3×104 D.4.3×1063.数6.25×104是 ( )A.三位数B.四位数C.五位数D.六位数4.地球半径大约是6370 km,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km.5.地球上的海洋面积约为3.6×108 km2,则这个数为 km2.6. 下面有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1,2,4,8,16,32,…则第 2007 个数应是()A.200522D.20082C.20072B.2006第二中学---陈振阳1.2.4有理数—绝对值1课堂小测(5分钟)1. 数轴上有一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6.03,那么这个点表示的数是 . 所以=03.6 =-03.62 (1)|13|+= ;(2)|8|-= ;(3)1|3|5+= ;(4)|8.22|-= . 3. 123-的绝对值是 , 绝对值等于123的数是 ,它们是一对 . 4. 第1题也可以这样表示若03.6=x ,那么=x 。
A BC a 1 23A BE5.1.1相交线一、选择题(每题20分,共60分)1、如图1,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40°,则∠2等于( )A .50°B .60°C .140°D .160°图1 图2 图3 2、如图2,已知AB ∥CD ,∠A =70°,则∠1的度数是( )A .70°B .100°C .110°D .130°3、已知:如图3,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 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相等B .互余C .互补D .互为对顶角二、简答题(40分)如图: ① 若∠1=∠2,则 ∥ ( ) 若∠DAB+∠ABC=1800,则 ∥ ( )②当 ∥ 时,∠ C+∠ABC=1800( ) 当 ∥ 时,∠3=∠C( )5.1.2相交线一、填空(每题20分,共60分)1、如图1,已知a b ∥,170∠=,240∠=,则3∠图 2DBAC1ab1 2 OABCDEF21 O321DCBA图3 A B 120°α25°C D2、如图2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 ∥AB 的一个条件 .3、如图3,已知AB CD //,∠α=____________二、简答题(40分)如图,∠1=30°,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求∠2、∠3的度数.5.2.1平行线及其判定填空题: (每题25分,共100分) 1.如图1 ∵∠1=∠2,∴_______∥________( )。
∵∠2=∠3,∴_______∥________( )。
2.如图2 ∵∠1=∠2,∴_______∥________( )。
∵∠3=∠4,∴_______∥________( )。
3.如图⑤ ∠B=∠D=∠E ,那么图形中的平行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初一七年级下册5分钟课堂检测试题及答案全册5.1相交线课堂抽测题,一判断题: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过,而且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 )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二填空题,AOE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的,COF对顶角是,的邻补角是,,AOC,AOE,BOC若:=2:3,,则= ,EOD,130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F,则,COE,,FOB,90,,AOC,305.1.2 垂线单位:中学修改人:梁汉钦课堂抽测题,1. 如图,已知,ABC中,,BAC为钝角。
(1)画出点C到AB的垂线段;(2)过A点画BC的垂线;(3)点B到AC的距离是多少,CAB2、如图,,BAC,90:,AD,BC,垂足为D,则下列结论:(1)AB与AC互相垂直;(2)AD与AC互相垂直;(3)点C到AB的垂线段是线段AB; FD(4)点A到BC的距离是线段AD;AB(5)线段AB的长度是点B到AC的距离; OC(6)线段AB是点B到AC的距离。
E其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2(1 平行线单位:中学修改人:梁汉钦课堂抽测题,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 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C(经过一点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D(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若?与?是同旁内角,且?=50?,则?的度数是( ) ,,,,A(50? B(130? C(50?或130? D(不能确定 5(下列命题:(1)长方形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平行;(2)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不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交;(4)经过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6(如图,直线AB,CD被DE所截,则?1和是同位角,?1和是内错角,?1和是同旁内角(如果?5=?1,那么?1 ?3(5.2.2 直线平行的条件 (第2课时)单位:中学修改人:梁汉钦课堂抽测题,0001、如图所示,如果?1=47,?2=133,?D=47,那么BC与DEA平行吗,AB与CD平行吗,21 B CD E1( 如图所示,已知?D=?A,?B=?FCB,试问ED与CF平行吗, E DC FA B02( 如图,?1=?2,?2=?3,?3+?4=180,找出图中互相平行的直线.n m l 21 3 a 5 4 b5(2(2直线平行的条件(一)单位:中学修改人:梁汉钦课堂抽测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因为?1和?2是同旁内角,所以?1+?2=180?B. 因为?1和?2是内错角,所以?1=?2C. 因为?1和?2是同位角,所以?1=?2D. 因为?1和?2是补角,所以?1+?2=180?2.如图:(1) 已知?1=65?, ?2=65?,那么DE与 BC平行吗?为什么?(2)如果?1=65?, ?3=115?,那么AB与DF平行吗?为什么?(3) )如果?4=60?, ?2=65?,那么DE与BC平行吗? 为什么?3.4(如图所示:(1)如果已知?1=?3,则可判定AB?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已知?4+?5=180?,则可判定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已知?1+?2=180?,则可判定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已知?5+?2=180?那么根据对顶角相等有?2=__, 因此可知?4+?5= ____,所以可确定 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已知?1=?6,则可判定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5.3平行线的性质,一~单位:中学修改人:梁汉钦课堂抽测题,1(如图,AB?CD,?1,102?,求?2、?3、?4、?5的度数,并说明根据,2(如图,EF过?ABC的一个顶点A,且EF?BC,如果?B,40?,?2,75?,那么?1、?3、?C、?BAC,?B,?C各是多少度,为什么,3(如图,已知AD?BC,可以得到哪些角的和为180?,已知AB?CD,可以得到哪些角相等,并简述理由(5.3平行线性质,二,单位:中学修改人:梁汉钦课堂抽测题,1(“等式两边乘以同一个数,结果仍是等式”是命题吗,如果是,它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2举出一些命题的例子5.4平移单位:中学修改人:梁汉钦课堂抽测题,1. 经过平移,三角形ABC的边AB移到了EF,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你能给出几种作法?2. 如图,将半圆图形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其中A点到了A`点,作出平移后的图形.3.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D<BC,AE?BC垂足为E,画出三角形ABE平移后的三角形,其平移方向为射线AD的方向,平移的距离为AD的长.(1) 平移后的三角形中,与B,E的对应点F,G,还是在BC边上吗? (2) ?B和?C 相等吗?说明理由。
有理数混合运算通关专练(50题)=−1−18×(−8)=−1+1=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答的关键在于对相应的运算法则的掌握.5.(2022秋·七年级课时练习)直接写得数:(1)6-5=(2)-7×(-5)=(3)5+(-3)=(4)-8-8=(5)-3.45×9.98×0=(6)2÷(-12)=(7)-123=(8)-(+3)=(9)3+(-1)2=(10)-24=【答案】(1)1(2)35(3)2(4)-16(5)0(6)-4(7)-4(8)-3(9)4(10)-16【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和有理数的乘方法则分别计算即可求解.(1)解:6-5=1【分析】(1)按照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进行求解即可;(2)按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进行求解即可;(1)解:17−(−23)−19+(−31)=17+23−19−31=40−50=−10;(2))−|−9|解:−14+(−2)÷(−13=−1+(−2)×(−3)−9=−1+6−9=−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6.(2023秋·广东广州·七年级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校考期中)计算:(1)(−20)+(+3)−(−5)−(+7).+∣−2∣.(2)−12−(−8)÷22×14【答案】(1)-19;(2)32【分析】(1)先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再利用同号相加,最后算异号加即可,(2)先计算乘方与绝对值,再计算乘除法,最后计算加减即可.【详解】(1)原式=−20−7+3+5,=−27+8,=-19;+2,(2)原式=−1−(−8)÷4×14=−1+1+2,2.=32【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问题,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是解题关键.【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并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进行;有时也可以根据运算定律改变运算的顺序.19.(2023秋·浙江杭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计算−(−2)3;(3);(4)90°-45°58/ ;(5) 38°36/ +72.5°(1)-1+2×3 ;(2)(−3)2÷32(结果用度表示)(4)44°2/ (5)111.1°【答案】(1)5(2)14(3)−12【详解】试题分析:(1)-1+2×3=5 ;−(−2)3=14;(2)(−3)2÷32;(3)=-12(4)90°-45°58/ =44°2/ ;(5) 38°36/ +72.5°=111.1°考点:有理数法则的应用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0.(2023秋·江苏无锡·七年级校联考期末)计算:(1)−1.5+1.4−(−3.6)−1.4+(−5.2))(2)−22×7−(−3)×6−5÷(−15【答案】(1)−3.1(2)15【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依次计算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依次计算即可.【详解】(1)−1.5+1.4−(−3.6)−1.4+(−5.2)=3.6+(1.4−1.4)−(5.2+1.5))(2)先计算乘方与绝对值,同步进行乘法运算,最后计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2)3+12×8=−8+4=−4.(2)(−2)2−|−7|+3−2×(−12)=4−7+3−(−1)=7−7+1=1.【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含乘方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绝对值的运算,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与运算顺序是解题的关键.27.(2023秋·江苏南通·七年级统考期中)计算(1)(-20)+(-9)-11;(2)(3)(+-)×18(4)【答案】(1)-40;(2)100;(3)8;(4)-32.【详解】试题分析:(1)原式=-29-11=-40;(2)原式=(−4)×5×(−5)=100;(3)原式=6+3−1=8;(4)原式=−10+8÷4−(−8)×(−3)=−10+2−24=−32.考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8.(2023秋·山东潍坊·七年级统考期中)计算下列各题:(1)−23−(−18)−1−(+15)+23;(2)(13+56−512)÷(−136);(3)−22+[12−(−2)×3]÷(−3).【答案】(1)2;(2)−27;(3)-10(--))15 (3) 2 (4)(2)−12020+|−2|+18×(23−56)【答案】(1)8;(2)-2【分析】(1)先化简符号,再作加减法;(2)先算乘方,绝对值,利用乘法分配律展开计算,再作加减法.【详解】解:(1)12−(−18)+(−7)−15=12+18−7−15=8;(2)−12020+|−2|+18×(23−56)=−1+2+(18×23−18×56)=−1+2+(12−15)=−1+2−3=-2【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41.(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计算:(1)(−13)−2+4×(﹣1)2019﹣|﹣23|+(π﹣5)0(2)3x(2x−3)(3)(a+b)(3a−2b)(4)(4a2−6ab+2a)÷2a【答案】(1)﹣2;(2)6x2−9x;(3)3a2+ab−2b2;(4)2a−3b+1.【分析】(1)根据负整数指数幂、0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运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即可;(2)根据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即可;(3)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4)根据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运算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13)−2+4×(﹣1)2019﹣|﹣23|+(π﹣5)0解:原式=(﹣3)2+4×(﹣1)﹣8+1=9﹣4﹣8+1=﹣2.。
5.1.1相交线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三条直线AB,CD,EF 相交于一点O,则∠AOE+∠DOB+∠COF 等于( • )A.150°B.180°C.210°D.120°OFE D CB A O DCBA(1) (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对顶角相等;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3.如图2所示,直线AB 和CD 相交于点O,若∠AOD 与∠BOC 的和为236°,则∠AOC •的度数为( ) A.62° B.118° C.72° D.59° (二)填空题:1. 如图3所示,AB 与CD 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1的邻补角是______,∠1的对顶角___.34D CBA 12OFE D CB A(3) (4) 2.如图3所示,若∠1=25°,则∠2=_______,∠3=______,∠4=_______. 3.如图4所示,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O,则∠AOD 的对顶角是_____, ∠AOC 的邻补角是_______;若∠AOC=50°,则∠BOD=______,∠COB=_______. (三)、拓展延伸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四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 X 条直线交于一点,有几对对顶角?5.1.2垂线课堂检测中学 张惠媚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在平面内,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②在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③在平面内,过一点可以任意画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④在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2cm 的点有( )A.0个B.1个;C.无数个D.无法确定3、点P 为直线m 外一点,点A,B,C 为直线m 上三点,PA=4cm,PB=5cm,PC=2cm,则点P 到 直线m 的距离为( )A.4cmB.2cm;C.小于2cmD.不大于2cm 二、填空题。
3、4.日历中的方程与我变胖了
爸爸妈妈带小新去旅游,小新问几号出发.爸爸说:“哪一天与它前一天与后一天的日期总和是78时,我们出发.”
(1)爸爸所说的表示日期的3个数字有何关系?
(2)如果设中间一个为未知数x.那么其余两个如何表示?
__________
所列方程为__________
(3)如果设第一个数为未知数x,那么其余两个如何表示?
__________
所列方程为__________
(4)还可以设哪一个未知数x__________
列方程为__________
(5)爸爸他们几号出发?__________
(6)如果爸爸说的总和是24,那么,他们几号出发?_____日
(7)如果爸爸说的总和是57,他们几号出发?_____日
(8)若爸爸说的总和是28.小新能算出几号出发吗?
测验评价等级:ABC,我对测验结果(满意、一般、不满意)
参考答案(1)它们的总和是78
(2)x-1,x+1 (x-1)+x+(x+1)=78
(3)x+1,x+2 x+x+1+x+2=78
(4)设第三个数为x(x-2)+(x-1)+x=78
(5)26日(6)8 (7)19
(8)不能.因为算出的日期不为整数。
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方在右,乙方在左,平衡位置记为0,如果甲方向右拉1厘米,记作+1 cm,那么乙方向左拉1厘米记作-1 cm.
下表记录了双方较量的过程,请你计算一下,并回答:
1.平衡位置偏左还是偏右?
2.以此可以判断哪方赢了?
列式计算:
平衡位置偏()(填“左”或“右”)cm,( )方赢.
还可以将所列式子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思考: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适合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
测验评价等级:ABC,我对测验结果(满意、一般、不满意)
参考答案
偏右,甲队赢了
+10+(+8)+(-8)+(-6)=+4 右,甲10+8-8-6=4 思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