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25
沪教版第十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掌握的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
2、根据所给的“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概括课文的相关内容。
3、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围绕一个语展开内容的表达方法。
了解欧立希,学习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4、展开想象,说说在研究碰到困难时,欧立希鼓舞助手们的情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1、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围绕一个语展开内容的表达方法。
2、了解欧立希,学习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结合预习,了解欧立希1、(板书:子弹)在战争中,子弹是用来干什么的?2、它是一种有杀伤力的武器。
老师加上一对引号呢?它还是一种武器吗?对,它不是真正的子弹,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文中指的是什么?——606号化学药物这种药物是专门治疗梅毒的,文中把这种药物称为“神奇子弹”。
(板书:神奇)3、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话说说它的神奇之处吗?——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
4、谁能把这两点结合起来介绍一下神奇子弹呢?5、那么找到这种只杀死病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的人是谁?(补全课题:找到……的人)——板书:欧立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读题6、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欧立希出示:欧立希( 1854—1915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奠基人之一。
他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
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学创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1)指名读(2)引读:从课后的注释中我们知道了:欧立希是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曾经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学创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随机泛红(奠基人之一、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说明:教学伊始紧紧抓住课题的理解,让学生通过预习的交流、补充资料的阅读,明确文中“神奇子弹”具体指什么、它的作用以及找到它的人欧立希的概况,对文章的概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文章的学习做好铺垫。
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目标1、能运用已掌握的合适的学习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
2、根据所给的“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等词语概括课文的相关内容。
3、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围绕一个关键词语展开内容的表达方法。
了解欧立希,学习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4、展开想象,说说在研究碰到困难时,欧立希鼓舞助手们的情景。
教学重点和难点1、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围绕一个关键词语展开内容的表达方法。
2、了解欧立希,学习他解救人民疾苦的信念和探究科学,百折不挠的勇气。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废寝忘食”、“百折不挠”、“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
2、按课后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一、结合预习,了解欧立希1、(板书:子弹)在战争中,子弹是用来干什么的?2、它是一种有杀伤力的武器。
老师加上一对引号呢?它还是一种武器吗?对,它不是真正的子弹,课前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文中指的是什么?——606号化学药物这种药物是专门治疗梅毒的,文中把这种药物称为“神奇子弹”。
(板书:神奇)3、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话说说它的神奇之处吗?——只杀死病菌,而又不伤害人体。
4、谁能把这两点结合起来介绍一下神奇子弹呢?5、那么找到这种只杀死病菌,又不伤害人体的“神奇子弹”的人是谁?(补全课题:找到……的人)——板书:欧立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4课、找到“神奇子弹”的人读题6、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欧立希出示:欧立希 ( 1854—1915 )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奠基人之一。
他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
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学创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1)指名读(2)引读:从课后的注释中我们知道了:欧立希是德国细菌学家、免疫学家、近代化学疗法……曾经和日本学者秦佐八郎一起发明了……1908年与俄国生物学家、免疫学创始人之一梅契尼科夫共同获得……随机泛红(奠基人之一、治疗梅毒的药物“六○六”、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二、初读课文,引出学习重点1、我们从他的成就中可以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人,可文中人们曾经是怎样评价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呢?打开课本,自由轻声读一读,用直线找一找文中人们直接评价欧立希的一句句子。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一、引言本文以“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为标题,将介绍相关的教案内容,并探讨教育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与思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实施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教案概述在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有一篇题为“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张璐的小女孩如何通过看书,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神奇子弹”,并用它帮助了很多人的故事。
教师可以利用这篇文章,设计相关的教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3.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中心。
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短语。
难点1.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提出个人见解并支持观点。
五、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和预习(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话题和相关的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什么问题?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2.如果有一个“神奇子弹”可以帮助你们解决问题,你们希望它是什么样的?步骤二:整体阅读(15分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主人公张璐是如何找到“神奇子弹”的?3.通过使用“神奇子弹”,张璐是如何帮助他人的?步骤三:分段理解(20分钟)教师将文章分段讲解,提醒学生关注每个段落的中心意思和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段落进行课堂朗读,并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答以下问题:1.第一段中作者通过描述“神奇子弹”的外观和作用,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2.第二段中张璐是如何找到“神奇子弹”的?3.第三段中张璐如何用“神奇子弹”帮助徐云?步骤四: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是文章的交流和思考。
4、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目标:1、能运用己掌握的适合于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积累“废寝忘食”、“百折不挠”、“为非作歹”、“一筹莫展”和“横行不法”等成语。
2、了解围绕某一个中心词语展开文章内容的表达方法。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熟读与背诵本文的重点段落。
4、能根据课文提供的素材进行合理的想象。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引人课题:“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亦愈近。
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这是淡敏的一句名言。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就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他最终找到了“神奇子弹”。
2、出示课题:《找到“神奇子弹”的人》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个人是谁?“神奇子弹”指什么?他如何找到“神奇子弹”的?)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1、学生带着问题放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小组内交流。
(1)读课文,检查读音。
(2)圈出文中的成语,并用已熟悉的解词方法理解这些成语。
(3)尝试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3、全班交流。
(1)读成语: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废寝忘食百折不挠(2)用熟悉的方法理解成语(3)回答刚才的提问。
(告诉学生第三个问题将放在后面重点研究)(4)选用成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欧立希小时侯,社会上各种传染病层出不穷,传染病的病菌在人体内为非作歹,面对这些横行不法的杀人小凶手,医学界都一筹莫展,而欧立希则坚决表示要找到神奇的子弹来消灭它们。
他废寝忘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又百折不挠地进行实验,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三、研读课文第二段。
1、原先被人们称为“幻想医生”的欧立希成功了,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这也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二段,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2、根据学生交流随机板书:废寝忘食地学习百折不挠地实验(如果学生只回答“学习”与“实验”,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成语概括这两方面内容。
沪教版第十册《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设计第一教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出示名言: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亦越近。
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
读了这句名言,你知道什么?这是淡敏的一句名言。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主人公就是一个不怕失败的人,他最终找到了“神奇子弹”。
2.出示课题:找到“神奇子弹”的人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或者你觉得课文会写些什么?4.读注释,了解欧立希,学生可以补充有关资料。
【设计意图】:用名言引出课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更好地理解名言的含义。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带着自己的问题,较快地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交流自己默读的收获。
3.再默读课文,试着用成语完成以下的填空:欧立希小时侯,社会上各种传染病(),传染病的病菌在人体内(),面对这些()的杀人小凶手,医学界都(),而欧立希则坚决表示要找到神奇的子弹来消灭它们。
他()地学习前人的经验,又()地进行实验,终于把找到“神奇子弹”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4.检查自学情况①指名读课文②读词语③解释下列词语,交流解词的好方法。
层出不穷为非作歹横行不法一筹莫展废寝忘食百折不挠④借助填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⑤只出示空格里的词语,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能促进学生提高默读的能力。
用填空题的形式让学生说,为学生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设置了一个坡度。
第二教时一、深入理解课文(一)原先被人们称为“幻想医生”的欧立希成功了,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快速默读课文,简要说说答案。
1.板书:废寝忘食地学习百折不挠地实验2.“废寝忘食”与“百折不挠”各是什么意思?3.作者是怎样描写欧立希废寝忘食地读书,百折不挠地实验的?(二)默读第5节,思考:欧立希是如何废寝忘食地学习的?板书:广泛阅读(种类多数量多)摘记(无论……都……甚至)1.男女生将这两部分的内容读一读2.想象一下,地板上、衬衣袖口里,鞋底上的化学公式与符号是怎么来的?选择一个内容说一说。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找到“神奇子弹”的人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运用“类比”这一识字策略,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文中所描写的“神奇子弹”在故事中的意义,进一步感知世界的多样性与奇妙性。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类比”这一策略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能够发现并理解“神奇子弹”在故事中的意义。
教学准备1.课本:《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PPT或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导入(5分钟)1.老师出示PPT或在黑板上写下“类比”两个字,向学生介绍“类比”这一词汇。
2.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过哪些“识字策略”,并简单了解这些策略的含义。
阅读理解(20分钟)1.把第二篇课文《神奇子弹》分成三部分,让学生依次阅读,引导他们逐步理解文章内容。
2.针对文章的重要语言点(例如“小蚂蚁村里有七个小家庭”、“红发女孩”的形象描写等),老师可以讲解或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意义。
3.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灵活运用类比策略理解文章内容。
拓展探究(15分钟)1.给学生发放圆形小卡片,上面写有一些常见的动物名字,例如老鼠、猫、豹、老虎等。
2.安排学生两两组合,并找到他们中间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引导学生使用类比策略。
3.仿照工作,在小组内经过比较和讨论后,让小组代表给全班讲解自己组合的两种动物,在其中找到相似点和差异点。
归纳总结(10分钟)1.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中使用类比策略的体验和收获。
2.汇总各组总结出的两种动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
3.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进行思考总结。
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练习阅读一些小型的故事或文章以及其它语文练习。
2.鼓励学生使用各种各样的识字策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水平。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许多学生开始体验到了“类比”这一识字策略的奇妙之处,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
此外,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安排小组讨论,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为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