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 格式:docx
- 大小:30.14 KB
- 文档页数:5
第1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中的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本课共分三个子目,分别为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
作为初中历史的第一课,本课选取了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几个重要代表,展现了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及其文化遗存,在中国古代史中起到探源溯流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一年级学生。
初一学生初次接触历史学科,思维活跃,但对于相关历史史实和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缺少了解。
教学中应尽量使用简单明晰的语言,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此外,初一学生未脱稚气、容易分神,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各类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1.了解并掌握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发现时间及地点、生活年代、体貌特征、生产生活状况等基础知识。
2.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掌握识读历史图片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3.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较北京人有何进步,培养独立思考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4.认识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的生活状况教学难点:考古发现与图文想象的结合五、教学资源与方法教学资源:教材、PPT演示文稿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史料研习法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教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地球的主人,有了人类才会有人类社会的历史。
那么人类是如何诞生的?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学生:积极踊跃回答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如西方上帝造人、中国女娲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
教师: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无论是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那时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又如何?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2018年)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北京人,也称为直立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之一。
其化石发现于北京周口店,是一种生活在约70万年前至20万年前的直立人类。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中国及亚洲地区早期人类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北京人的综合介绍。
一、发现历史1、1891年,瑞典考古学家约瑟夫·阿古里斯特在北京附近的周口店发现了北京人的硅酸盐岩化石。
2、1923年至1937年,中国科学家郑振铎领导的考古队在周口店发现了大量的北京人化石,包括头骨、颌骨和牙齿等。
二、特征描述1、颅骨特征:北京人的颅骨相对较大,均匀,前颅底发达,额骨突出,眉弓突出。
2、颌骨特征:北京人的下颌骨短而粗,下颌齿排列整齐。
3、牙齿特征:北京人的磨牙相对较大,前牙相对较小。
三、文化特点1、遗址特征:北京人的遗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山西、河北和北京地区,以周口店为代表。
2、石器工具:北京人使用石器工具,如石斧、石锥等,表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具制造能力。
3、火的使用:北京人利用火进行烹饪和保暖,这是人类文化发展中重要的一步。
四、演化史与争议1、演化历程:北京人是人类演化过程中的重要节点,显示了人类从类人猿向现代人类的演化过程。
2、争议与分歧:关于北京人的亲缘关系和具体演化历程仍存在一定的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北京人的颅骨和牙齿化石照片。
2、北京人遗址的地图和考古实物。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考古学:研究古代文明及其物质遗留的学科。
2、演化:生物种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早期人类的历史背景。
激发学生对北京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1.2 教学内容:简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历程。
介绍北京人的发现及其在中国早期人类研究中的重要性。
1.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对早期人类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北京人?为什么北京人在人类进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第二章:北京人的生活方式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对北京人文化和技术的认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包括气候、地理等。
阐述北京人的生活方式,包括狩猎、使用工具等。
2.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北京人的生活条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京人如何使用工具,以及这些工具对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第三章:北京人的文化和技术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北京人的文化和技术发展水平。
培养学生对北京人文化和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教学内容:介绍北京人的文化和技术,包括使用火、制作工具等。
分析北京人的文化和技术对人类进化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人的文化和技术成就,激发学生对北京人文化和技术的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北京人的文化和技术对人类进化的影响。
第四章:北京人的意义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北京人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培养学生对北京人的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阐述北京人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介绍我国政府对北京人的保护工作。
4.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人的保护工作,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政府对北京人的保护工作。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北京人的认识和尊重。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课标要求】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学习目标】1.知道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代表,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状况。
2.通过观察北京人与现代人的头骨化石,说一说他们的区别,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3.认识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学习重点】北京人【学习难点】对本课基本内容的理解需要科学合理的推断和想象。
【学习过程】本课的内容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探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
第二部分为“聚焦世界目光的头盖骨化石——北京人的发现”。
第三部分为“引领世界古人类进化的研究方向——北京人的特征”。
一、探知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代表1.说出我国境内早期人类代表(包括古人类遗址、时间、地点、生活方式)。
2. 相关史事记载:人类由猿演化而来。
距今300万年左右,猿学会了直立行走,并会制造工具,这就是早期直立人类。
距今约3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智人。
距今一万多年,智人过渡到现代人类。
(1)依据材料概括,早期直立人类的特征。
(2)依据材料指出人类的演化过程。
二、聚焦世界目光的头盖骨化石——北京人的发现1. 认真阅读教材,简要陈述北京人发现的过程。
2.问题思考:阅读教材思考北京人的发现直接证据是什么,对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三、引领世界古人类进化的研究——北京人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右图);北京人生活环境恶劣,他们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削器、石锤和石砧等。
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他们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材料二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的腿骨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设计理念:
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识图、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新课程理念,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本课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主,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和促进,通过师生共研,生生合作,由浅入深达到教学所预期的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京人
难点:本课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讲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历史挂图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历史?狭义的历史指的就是人类史。
问:那么,人类是怎样诞生的?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的呢?我国的历史最早又是由谁创造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诞生
1.关于人类的起源
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呢。
能为大家讲述一下吗?
学生积极踊跃的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
(西方上帝造人传说、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盘古开天辟地等等。
)师:关于人类起源,无论西方的上帝造人还是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都是神话传说,并不真实可靠,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呢?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终于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那么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呢?
多媒体展示“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图片
师:类人猿是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它们经过漫长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
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内又有哪些居民呢?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人类遗址分布图”)
师问:1、在我国境内有哪些主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学生回答: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
教师总结: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2、其中已知最早的是哪一人类遗址?
二、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问:元谋人作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已有多少年的历史?并要求识图《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元谋人生活的地区。
生答:170万年,云南省的元谋县(长江流域)。
师归纳: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它的发现揭开了祖国大地历史的新篇章,使我国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从这里你能获取关于元谋人的哪些信息?
生: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好。
我们是从书本上获取的关于元谋人的信息,而科学家们是通过什么渠道来获取的这些信息呢?
生: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
例如:元谋人的牙齿化石(多媒体展示)
问:请同学们据《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指出,除元谋人外,我国境内还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生识图回答:北京人遗址。
三、北京人
问:哪位同学结合教材讲述一下北京人遗址是怎样被发现的?师: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远古人类遗址,其中以北京人遗址最为著名。
1987年,它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接着,我们就来一同了解一下北京人。
北京人又具有多少年的历史,生活在什么地区呢?
生迅速回答:北京人/70万──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
1.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北京人的模样和我们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
看看你的同桌头像与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点?
学生生自由发言。
师生归纳:北京人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
问:北京人既然保留着猿的特征,但我们已经称之为人了,这是为什么呢,它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教师提示:指出人和猿/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生答:说明北京人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了。
2.北京人制造和使用的生产工具
(1)问:北京人使用哪些生产工具呢?生读课文后回答:石器、天然火
师投放北京人制造的石器,让学生以加深印象理解。
问:北京人又是怎样制造石器的呢?并请同学们分析:北京人制造的工具有什么特点?
生答:用石块敲打而成。
特点:简单、原始、粗糙
师强调指出:打制石器。
并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知识卡。
(2)天然火
教师首先解释何为“天然火”:自然界中自然生成的火种。
问:请同学们想象,天然火生成的方式或来源有哪些?(结合文中动脑筋: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种的?)
生思考讨论后自由回答。
问:请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想象一下,北京人可以用火干什么呢?
生想象后回答:照明、防寒,烧烤食物,驱赶野兽。
师投放“北京人用火追逐野兽”幻灯片,归纳指出: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3、北京人的群居生活
投放《北京人的生活》和《北京人生活时期的动物》图片,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问题分解:北京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下,他们的事物来源有哪些,他们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学生想象讨论,自由发言。
师生共同归纳: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靠采集、狩猎为生,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下来。
过着群居生活。
师:我们的祖先北京人正是在险恶的环境里,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自然进行着艰苦的斗争,不断进化、进步。
引发探究:北京人遗址发现的意义:意义:1、北京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迄今所知发现的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课堂小结:
通过元谋人和北京人的对比总结本课。
七、作业:基础训练
八、板书设计:
第1课中国早期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地点:云南元谋县
地位: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特征:能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
二、北京人
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特征:体质、生产、生活
地位: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