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秦汉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
- 格式:pptx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5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二第2讲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课件教学资料[背景材料]在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和变化,其中包括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经济繁荣为后来的政治稳定和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样,这一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发展也为后来的文化传承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问题设置]1.秦汉时期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2.秦汉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有哪些重要的发展?3.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针对问题一的教学资料]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经济时期,特别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发展。
这一时期,铁器得到广泛应用,并出现了新型农具,如犁、耧等。
同时,水利工程的修建也得到了发展,著名的如都江堰、郑国渠等。
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幅提升,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此外,手工业和商业也在秦汉时期得到了发展。
手工业分为官营和私营两种形式,商业则主要依靠道路和驿站等交通设施进行交易。
同时,货币的使用也得到了普及,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针对问题二的教学资料]秦汉时期的思想和科技文化也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在思想方面,儒家思想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思想,被广泛接受和推崇。
同时,道家思想、墨家思想等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发展。
这些思想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科技方面,造纸术、冶铁术、指南针等重要发明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和普及。
这些科技的发展为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文化方面,秦汉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学、艺术和哲学等方面的大家和名著。
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当时文化的繁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针对问题三的教学资料]秦汉时期的经济、思想和科技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经济的发展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和稳定提供了基础,从而促进了思想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其次,思想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技术手段。
第5讲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一、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1.背景(1)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儒家学说整合出一整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
(3)汉武帝即位后,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2.内容(1)提出“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2)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3)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被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3.特点: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4.影响(1)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图解历史]董仲舒的新儒学二、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1)造纸术①发明: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但不宜书写。
②改进:东汉蔡伦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作“蔡侯纸”。
(2)天文:东汉张衡发明了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
(3)数学:东汉时期:《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4)医学①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是中医临床医学经典,张仲景被称为“医圣”。
②华佗发明麻醉药剂“麻沸散”和“五禽戏”。
2.文化(1)汉字与书法①统一a.秦始皇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
b.汉代推广书写简便的隶书。
②特点: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③意义: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汉赋①背景: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
②特点:专注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展现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轻巧识记]书体演变及其特点考点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与影响1.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