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全球及中国3轴数控加工中心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加工中心作为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之一,其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报告旨在对全球及中国3轴数控加工中心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并针对投资前景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行业发展现状调研1.全球市场全球数控加工中心市场规模在近几年保持稳定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亿美元。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制造业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欧美地区在数控加工中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发达国家的机械制造业需求较高,加上技术水平相对成熟,使得这些地区成为重要的供应商。
2.中国市场中国数控加工中心市场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国内企业对于数控加工中心的需求不断增加。
中国的制造业正在经历着转型升级,高端数控加工设备的需求日益增加。
与此同时,中国本土数控加工中心制造商的技术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三、投资前景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数控加工中心的市场需求将继续增加。
特别是在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行业,对于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控加工设备的需求非常迫切。
因此,数控加工中心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控加工中心的技术不断更新换代。
比如,高速切削技术、五轴联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等,不仅提高了加工效率,还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品质。
因此,具备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优势。
3.品牌竞争在数控加工中心行业中,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但中国本土企业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中国企业将能够在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此外,品牌建设和售后服务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
4.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支持措施。
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加大了对数控加工设备的支持力度。
复合加工是指在一台加工设备上能够完成不同工序或者不同工艺方法的加工技术的总称。
目前的复合加工技术主要表现为2 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以能量或运动方式为基础的不同加工方法的复合;另一种是以工序集中原则为基础的、以机械加工工艺为主的复合,车铣复合加工是近年来该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加工方式之一。
车铣复合加工的优势(1)缩短产品制造工艺链,提高生产效率。
车铣复合加工可以实现一次装卡完成全部或者大部分加工工序,从而大大缩短产品制造工艺链。
这样一方面减少了由于装卡改变导致的生产辅助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工装卡具制造周期和等待时间,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2)减少装夹次数,提高加工精度。
装卡次数的减少避免了由于定位基准转化而导致的误差积累。
同时,目前的车铣复合加工设备大都具有在线检测的功能,可以实现制造过程关键数据的在位检测和精度控制,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
(3)减少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虽然车铣复合加工设备的单台价格比较高,但由于制造工艺链的缩短和产品所需设备的减少,以及工装夹具数量、车间占地面积和设备维护费用的减少,能够有效降低总体固定资产的投资、生产运作和管理的成本。
车铣复合加工的工艺技术特点工序集中是复合加工最为鲜明的工艺特点。
科学合理的工艺路线是提高车铣复合加工效率和精度的关键因素。
具体如下:(1)工艺种类繁杂。
对于工艺人员来说,不仅要能掌握数控车削、多轴铣削、钻孔等多种加工方式的编程方法,而且对于工序间的衔接与进退刀方式需要准确界定。
因此在进行数控编程时,需要对当前工序加工完成后的工序模型和加工余量的分布有直观的认识,以便于下一道工序的程序编制和进退刀的设置。
(2)程序编制过程中的串并行顺序的确定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路线确定。
许多零件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上加工时可实现从毛料到成品的完整加工,因此加工程序的编制结果必须同工艺路线保持一致。
同时,对于多通道并行加工也需要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
可见,为实现高效的复合加工应该发展工艺- 编程- 仿真一体化的工艺解决方案。
加工中心市场前景分析概述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加工中心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加工中心具有高精度加工、高效率生产和灵活性等优势,应用广泛。
本文将对加工中心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加工中心市场的发展趋势1.自动化生产的推动: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加工中心将实现更高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产业升级需求:随着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智能化发展,对加工中心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3.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制造业越来越需要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中心来满足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要求。
加工中心市场的机遇1.新一代产业升级政策的支持:政府鼓励制造业升级和技术创新,为加工中心市场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区域市场潜力巨大:发展中的经济体和新兴工业国家对加工中心的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开拓新兴市场有着巨大的机遇。
3.技术创新的突破: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性的需求增加,加工中心在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加工中心市场的挑战1.客户需求多样化:不同行业对加工中心的需求各异,加工中心供应商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设计和生产,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
2.技术和品质提升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加工中心供应商需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品质,以保持竞争优势。
3.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加工中心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供应商需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加工中心市场的发展策略1.技术创新和升级:加工中心供应商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出更高效、更精确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2.客户定制化:针对不同行业和客户需求,加工中心供应商应提供定制化的设计和生产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3.建立品牌优势:加工中心供应商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4.加强国际合作:加工中心供应商可以通过合作与国际知名企业共同研发和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结论加工中心市场作为制造业的重要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
势
一、现状概述
机械加工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工业领域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技术也得到了持续的更新与进步,从而使得行业得以稳步发展。
目前,我国机械加工行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大国之一,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同时也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与世界各地的用户进行深度合作。
然而,尽管当前行业发展形势较好,但在新科技不断涌现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二、未来发展趋势
1.智能化转型
随着工业4.0的兴起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机械加工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引入先进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及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可以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未来,机械加工行业将进一步加速向智能化转型的步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机械加工行业发展的另一大趋势。
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产品设计、工艺规划、生产制造等
环节的无缝对接,提高生产过程的协同性和效率。
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数据分析与预测,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未来,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机械加工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3.绿色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
机械加工行业作为高耗能、高排放的行业之一,更应该注重环保问题。
未来,机械加工行业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复合加工:机床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机床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推陈出新、创新发展,逐渐推动了复合加工技术的出现。
复合加工是机床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也是机床行业面临的挑战。
复合加工的概念复合加工是指利用机床等专业设备,在同一工件上完成多种加工工序,从而达到高效生产的一种加工方式。
常见的复合加工工序有:车加工、铣加工、钻孔、螺纹加工和镗加工等。
复合加工的优势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加工工艺,复合加工的优势在于:1.提高生产效率:复合加工可以在同一工件上完成多种加工工序,避免了多次上下料的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2.保证加工精度:复合加工可以减少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移位误差,保证了加工精度。
3.降低生产成本:复合加工可以减少机床闲置时间,降低生产成本。
4.提高灵活性:复合加工可以在同一设备上完成多种不同的工件加工,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
复合加工的发展趋势目前,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机床行业越来越注重复合加工的研究和开发。
随着复合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机床行业中的复合加工设备也越来越多,形势非常明朗。
在未来,机床制造业将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实现巨大的突破。
笔者认为,复合加工将成为机床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同时,在实现复合加工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以下几个挑战:1.机床制造企业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动复合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机床行业要加强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复合加工机床,形成更完善的生产体系。
3.机床制造企业要应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总结来说,复合加工是机床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是推动机床行业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希望国内机床企业能够在复合加工领域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为我国机床行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数控机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然后从技术研发、政府管理、机制改革等多个方面分析了要改变现状取得更大进步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数控技术,现状,成绩,问题,展望。
一、近年来我国数控技术所取得的成绩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通过“六五”期间引进数控技术,“七五”期间组织消化吸收“科技攻关”,我国数控技术和数控产业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
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数控产业发展迅速,1998~2004年国产数控机床产量和消费量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9.3% 34.9%。
尽管如此,进口机床的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从2002年开始,中国连续三年成为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机床进口第一大国。
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
领域之广,可与日本、德国、美国并驾齐驱。
这标志着国内数控机床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6%。
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2013亿元,同比增长21.14%。
在列入快报统计的120种主要机械产品中,102种产品的产量实现同比增长。
其中数控机床产量25.71万台,比上年增长20.6%,产量首次超过25万台,创下历史新高。
数控机床增速高于普通机床增速5个百分点左右。
数控机床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有序展开并明显提速,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依靠自主创新,使得技术产品向高端升级步伐加快,通过国家相关计划的支持,创造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
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机床行业不断承担为国家重点工程和国防军工建设提供高水平数控设备的任务。
如国产XNZD2415型数控龙门混联机床充分吸取并联机床的配置灵活与多样性和传统机床加工范围大的优点,通过两自由度平行四边形并联机构形成基础龙门,在并联平台上附加两自由度串联结构的A、C轴摆角铣头,配以工作台的纵向移动,可完成五自由度的运动。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是将车削中心和加工中心的加工特点集于一台机床之上,一次装夹进行多工序完全加工。
有立、卧两种形式;加
工特点分为:1)以车削为主,如:台湾崴立的VTC1600、杭州友佳的HT30sy;2)以铣削为主,如:沈阳一机的HTM40100h、齐重
数控的HDVTM160和大连机床的VHT800。
以铣削为主的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均为多轴五联动机床。
现状水平:
我国在2001年由沈阳数控机床厂制造出我国第一台SSCKZ63-5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该机床引进了德国玛斯廖拉公司
(MAXMULLER)的技术,当时达到了国际90年代末的水平,虽起步晚,起点还是较高的。
现在国内已有多家生产厂商可生产车铣复
合加工机床,在CCMT2012展会上就有十多家参展,但技术较为领先的几台展品和所采用的关键功能部件,如:数控系统、直驱双摆
铣头和直驱双轴回转台等均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攻关产品,还有待进一步商品化和产业化。
由于我们的整体技术基础不太坚实,和国外技术相比缺少数十年的经验积累,加之加工手段和工艺性比较薄弱,整体车铣复合加
工技术和欧洲和日本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车铣技术仍掌握在
MAZAK,OKUMAMORISEIKE,DMG和WFL等一流的
机床生产商手中,高端五轴车铣复合加工机床的市场份额也基本被这些企业垄断,国内这些高端设备的用户仍信赖欧洲或日本的产品。
发展趋势:
车铣复合加工技术的先进理念就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缩短产品制造周期,是一种集成了现代先进控制技术、精密测量技术和
CAD/CAM应用技术的先进机械加工技术。
该技术提供了一种完善的加工解决方法:一次装夹可实现零件多个表面或复杂形面的加工,
大大简化了工件装夹和刀具系统的复杂性,减少了夹具和非生产时间。
它不仅能够满足用户在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加工精度,减少零
件传送和库存,减少占地面积等方面的需求,也符合现代社会的节能减排要求,其工艺范围之广和能力之强,已成为当今复合加工机
床的佼佼者,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之一。
航空航天、军工、船舶产品的制造领域一直是先进制造技术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车铣复合加工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
的优势,特别是对一些形状复杂的异形零件的加工优势更为凸显。
随着航空航天、军工、船舶领域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日益加快,工
序分散的加工设备将会被工序集中的柔性、自动化设备所取代,这为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由此可见,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并朝着更高的精度、更高的效率、更广的工艺范围和模块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