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游>中游>上游。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下游地势低平,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所以 人口和城市密度大;而上游地形崎岖,气候差异 大,尤其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所以城市人口比例 和城市密度较小。
2013年巴中市结业试题
(1)长江的发源地是 ,注入 海。(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 分地是:A ;B 。(3)主要支流:① ;② ;③ ;④ 。 (4)湖泊:C ;D。(5)重要港口城市: G ,H 。(6)重 要水利枢纽工程: L;K 。
1.为什么称为中国的“黄金腰带” 读图7.26,回答下列问题: (1)2010年长江流域的地区生产总值 是 146000亿元 ,占全国的比例 36.5% 是 。 2006年至2010年,长江流域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其 占全国比例的变化趋势 是 。 持续增长,增长快
1.长江流域经济发达。 2、长江流域位于我国南北的中部位置。
地势低平,水网密布, 气候温暖湿润,雨热 长江 同期,农业发达。
交通通讯和投资环境:
劳动力:
资源丰富,素质较高
资金与技术:
三角洲
水陆交通便利,通 信发达,政策优惠, 投资环境好。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市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腹地广阔,对外贸易便利。
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03
沿江分布的人口和城市
长江沿岸城市群
目前主要选择B, 不选择A的原因?
长江流域干支流主要水电站
长江干流: 三峡、葛洲坝、向家坝(在建)、奚洛渡(在建) 雅砻江: 二滩
清江: 隔河岩
沅江: 五强溪
汉江: 丹江口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效益
(1)效益:发电、防洪、航运、灌溉、水 产养殖、旅游、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减少 大气污染 (2)三峡为长江流域提供更多的电力,改 变长江中下游能源短缺的局面,使工农业、 交通等行业产值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