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人口与城市二)
- 格式:pptx
- 大小:4.92 MB
- 文档页数:14
中国的人口课件•人口基本概念与特点•历史发展与现状概述•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影响•城市化进程与流动人口管理•老龄化趋势及应对策略•区域协调发展与人口布局优化•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目录01人口基本概念与特点人口定义及统计口径人口定义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范围内,具有一定数量、质量、结构和动态特征的人的总体。
统计口径通常采用常住人口、户籍人口、现有人口等不同的统计口径来反映人口状况。
中国人口特点及分布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显著,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口性别比失衡,男性略多于女性;人口城乡分布不均,城市化进程加速。
人口分布中国人口分布呈现东密西疏的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密集,中西部地区人口相对稀少。
同时,人口向大城市和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明显。
影响因素与趋势分析影响因素政策因素(如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变化等)、社会因素(如教育水平、婚姻状况等)以及自然因素(如气候、地理环境等)都对人口变化产生影响。
趋势分析未来中国人口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将逐渐放缓;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将得到改善;城市化进程将继续推进,城市人口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02历史发展与现状概述受自然环境、农业生产水平及战乱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缓慢。
古代人口增长宋元明清时期近代人口变迁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和社会相对稳定,人口数量逐渐增加。
受列强侵略、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人口数量波动较大。
030201古代至近代人口变迁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政策调整鼓励生育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政府鼓励生育,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计划生育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政府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效降低了人口出生率。
人口政策调整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政府逐步调整人口政策,如实施“全面二孩”、“全面三孩”政策等。
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少子化等特点,劳动力人口比例下降。
考点2 城乡空间结构命题视角:城市空间结构(2024·山东卷)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
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
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 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
据此,完成1~2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B.提升土地商业价值C.供应生产生活用水D.应对城市内涝灾难2.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A.降低成本 B.提升品质C.隔热防潮 D.生态环保[思维过程]第1题,第2题,[解析]第1题,刚果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
在城区简单诱发城市内涝,在新城区修建“串珠状”湖泊,利用湖泊调蓄洪水的作用,在汛期自动蓄水,肯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D项正确;城区靠近刚果河,便于取水,C项错误;“串珠状”湖泊也可以提高周边地区土地的商业价值,改善用地的居住环境,但都不是首要的目的,A、B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第2题,刚果建材工业极不发达,水泥等建筑材料稀有昂贵。
紧邻着行政办公区的住宅区Q,大部分属于高收入人群,而O、P住宅区多属于中低收入人群,难以负担水泥等稀有建材,采纳装配式木质建筑可以借助当地高品质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引进外国装配式企业,最大限度降低成本,A项正确;装配式建筑主要便于拆卸,其品质较差,B项错误;木质建筑隔热防潮效果差,C项错误;木质建筑,主要借助当地高品质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会造成当地植被的破坏,不利于生态环保,D项错误。
故选A。
[答案] 1.D 2.A1.聚落的外部形态类别集中式(团块状) 条带状、放射状组团式(2024·江门一模)2006年江苏省成立了第一个省内南北合作共建的新型城际合作园区——锡(苏南无锡)沂(苏北新沂)高新区。
从2006年至今,该高新区经验了从“转移工业化—新城化—产业高新集群化”三次转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