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全套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22
会计学课教案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教案主题:会计学课教案——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下,财务报表是企业重要的经营工具。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对于企业管理和投资者决策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编制方法和分析技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和投资决策的能力。
一、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内容1. 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a) 了解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指导企业的经营和投资活动。
b) 分析财务报表对于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至关重要。
2. 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a) 利润表:了解企业盈利情况、销售收入、成本开支等。
b) 资产负债表:掌握企业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
c) 现金流量表:了解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要点与方法1. 利润表的编制要点与方法a) 了解利润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b) 学习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包括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的计算和归类。
2.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要点与方法a) 了解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b) 学习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和计算。
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要点与方法a) 了解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b) 学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包括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分类和计算。
三、财务报表的分析技巧与指标1. 财务比率分析a) 学习常用的财务比率,包括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等。
b) 掌握财务比率的计算方法和解读技巧。
2. 财务指标分析a) 学习常用的财务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等。
b) 了解财务指标的意义和作用,帮助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
3. 财务报表的横向与纵向分析a) 学习财务报表的横向分析方法,比较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数据变化。
b) 学习财务报表的纵向分析方法,分析企业不同项目在某一期间的比例和趋势。
四、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案例分析,加深对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解。
2. 实践操作:通过模拟案例和实际案例,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学习情境一走进财务报表教学要求了解财务报表的作用、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编制前的准备工作;明确财务报表的分类、编制要求、财务报表要素;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明确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本学习情境安排4课时。
教学大纲任务一财务报表认知一、财务报表及其作用财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2.有利于考核和衡量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3.有利于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和宏观调控二、财务报表的分类(一)按照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二)按照编制的时间分类分为月份财务报表、季度财务报表、半年度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三)按照使用对象分类分为对外财务报表和对内财务报表。
(四)按照编制主体分类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三、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可理解性、真实可靠性、相关可比性、全面完整性、编报及时性四、编制财务报表应遵循的原则(一)企业应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二)遵循一致性原则(三)性质或功能不同的财务报表项目应单独列报,不得相互抵消(四)遵循重要性原则(五)应提供比较会计信息(六)表首列报要求(七)报告期间五、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核实资产、清理债务、复核成本、内部调账、试算平衡、结账六、会计报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任务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与内容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研究生会计学教案: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1. 引言在现代经济中,财务报表是企业重要的信息披露工具,它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情况。
本教案将介绍会计学中关于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研究生理解并掌握相关内容。
2. 财务报表编制2.1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一种反映公司在特定时间点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平衡状态的报表。
本部分将介绍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并讲解其编制过程。
2.2 利润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特定期间内收入、费用以及净利润等情况的报表。
本部分将讲解利润表中各项数据如何计算,并详细说明其编制过程。
2.3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记录企业特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的报表。
本部分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分类、编制方法以及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3. 财务报表分析3.1 比率分析比率分析是通过计算企业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来评估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方法。
本部分将介绍常用的财务比率,并讲解如何利用比率分析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3.2 垂直与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水平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本部分将详细说明这两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通过垂直与水平分析挖掘出企业的潜在问题。
4. 课堂实践演练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技能,本教案将设置一系列课堂实践演练环节。
学生将通过完成真实企业案例,在团队合作中运用所学知识,编制财务报表并进行相应的财务比较与分析。
5. 结语本教案通过系统地介绍了研究生会计学中关于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的基础知识和技巧。
通过学习本教案,研究生将能够理解财务报表的含义和编制方式,并运用相应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为研究生今后从事会计与金融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第二版教学设计一、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编制、解读,以及如何使用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报表等方面。
二、课程目标1.了解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编制方法;2.熟悉财务报表中各项数据的含义和解读方法;3.学习利用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报表的方法;4.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3.1 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1.财务报表的概念;2.财务报表的分类;3.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及解读。
3.2 利用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报表1.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比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利用财务比率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
3.3 财务报表的编制及解读1.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及步骤;2.通过对财务报表的解读,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1.授课方式:理论授课+案例分析;2.教学手段:板书、PPT、案例分析等。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40%;2.期末考试:60%。
六、教材《财务会计基础》(第二版),李锦明、蔡洁莹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学时数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 4财务比率分析8财务报表编制及解读8案例分析 4总计24八、教学资料1.课堂讲义;2.PPT幻灯片;3.《财务会计基础》教材;4.相关案例分析资料。
本课程将根据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等考核平时成绩,并通过期末考试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在课程开始和结束时,将进行调查问卷,来获取学生对于课程教学质量的反馈和建议,以便改进课程教学效果。
教案会计学原理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教案:会计学原理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一、概述会计学原理是财务会计的基础,而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则是会计学原理的重要应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会计学原理与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并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从中获取有关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信息。
二、会计学原理概述1. 会计学原理的定义和作用会计学原理是指用于规范和指导会计实务的基本规则和原则,它们确保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可比性,为会计数据的编制和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2. 会计学原理的基本假设会计学原理基于一些基本假设,如货币计量、经济实体、会计期间、历史成本等,这些假设是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的基础。
3. 会计等式与分类通过会计等式,我们可以了解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关系,并了解资产和负债的分类,为财务报表编制提供指导。
三、财务报表编制1. 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目的介绍财务报表的主要种类,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并说明它们的主要目的和使用者群体。
2. 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步骤详细讲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步骤,包括数据收集与整理、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和报表调整等环节,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财务报表编制的主要原则和规范介绍财务报表编制的主要原则和规范,包括会计准则、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确保财务报表的合规性和一致性。
四、财务报表分析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即通过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2.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与指标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指标,如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对比分析等,详细讲解它们的计算方法和解读方式。
3. 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案例通过实际的财务报表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财务报表分析实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财务报表分析是企业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之一,为了更好地提高财务分析的能力,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案。
本文就给大家分享一份精选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财务报表分析。
一、教学目标1.理解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掌握财务报表的分类、基本要素及其意义。
2.掌握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包括利润分析、财务健康度分析、债务偿还能力分析和投资分析等。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和参考。
二、教学内容1.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1)财务报表的分类根据编制目的和内容不同,财务报表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业绩报告等。
(2)资产负债表的基本要素资产负债表基本上分为资产和负债两部分。
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表的主要要素包括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和净资产。
(3)利润表的基本要素利润表主要包括销售收入、成本、毛利润、税前利润、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等要素。
(4)现金流量表的基本要素现金流量表主要包括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和净现金流量等要素。
2.财务分析方法(1)利润分析利润分析是通过分析企业的利润状况,来检查企业的盈利潜力和经济效益的好坏。
利润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毛利率分析、净利率分析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分析等。
(2)财务健康度分析财务健康度分析是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和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来检查企业的借贷能力和财务风险。
财务健康度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资产负债率分析、流动比率分析、速动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比率分析等。
(3)债务偿还能力分析债务偿还能力分析是对企业的负债和借贷能力进行分析,来检查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
债务偿还能力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存货周转率分析和总资产周转率分析等。
(4)投资分析投资分析是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和经营的风险性和收益性进行分析。
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包括股票价格分析、投资回报率分析和内在价值分析等。
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第二版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次教学设计是针对财务报表编制与分析这门课程的第二版进行的教学设计。
该课程是财务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熟悉企业会计基础知识、掌握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和技巧,具备分析与解读财务报表的能力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和技巧;
3.具备分析财务报表的能力,能够解读和评估财务报表信息;
4.意识到财务报表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 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
•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财务报表编制的基本原则。
2. 财务报表编制的方法和技巧
•会计核算原理和会计政策;
•账户管理和会计分录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3. 财务报表分析与解读
•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报表的垂直分析和水平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1.教师授课讲解财务报表编制的相关知识点;
2.学生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和课程项目实践,巩固课程内容;
3.通过课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财务报表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
1.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的50%,平时成绩占总分的50%;
2.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堂作业;
3.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的
掌握程度。
六、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系统掌握财务报表编制和分析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具有分析和解读财务报表的能力和技能,为其未来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情境一走进财务报表教学要求了解财务报表的作用、财务报表的编制原则、编制前的准备工作;明确财务报表的分类、编制要求、财务报表要素;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明确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财务报表要素、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本学习情境安排4课时。
教学大纲任务一财务报表认知一、财务报表及其作用财务报表是指企业对外提供、以日常会计核算资料为主要依据,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有利于投资决策和信贷决策2.有利于考核和衡量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3.有利于政府部门进行管理和宏观调控二、财务报表的分类(一)按照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分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二)按照编制的时间分类分为月份财务报表、季度财务报表、半年度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三)按照使用对象分类分为对外财务报表和对内财务报表。
(四)按照编制主体分类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三、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要求可理解性、真实可靠性、相关可比性、全面完整性、编报及时性四、编制财务报表应遵循的原则(一)企业应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二)遵循一致性原则(三)性质或功能不同的财务报表项目应单独列报,不得相互抵消(四)遵循重要性原则(五)应提供比较会计信息(六)表首列报要求(七)报告期间五、编制会计报表前的准备工作核实资产、清理债务、复核成本、内部调账、试算平衡、结账六、会计报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任务二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与内容一、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1)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可以为企业投资人的投资决策和债权人的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2)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可以为企业的经营决策以及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3)通过分析财务报表可以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汇总报表和分析资料来满足国家对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从企业总体来看,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
模块三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及其局限性一、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债权人、投资人、企业管理者、供应商、客户、政府部门、职工、企业竞争对手、社会公众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一)会计处理方法及分析方法对报表可比性的影响(二)通货膨胀的影响(三)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四)报表数据信息量的限制(五)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模块四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一、比较分析法(一)比较分析法的含义比较分析法是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数值的变化对比,确定出差异,分析和判断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
(二)比较分析法的形式比较分析法按照比较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绝对数比较和相对数比较。
绝对数比较就是将各报表项目的绝对数额与比较对象的绝对数额进行比较,以揭示其数量差异。
绝对数的比较可以反映出项目金额的变动情况和变动趋势,但难以反映不同规模分析对象之间的差异。
(三)比较分析法的比较标准财务报表分析经常使用的比较标准有计划数、历史最好水平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国内外先进水平、行业标准等。
1.与目标(计划、预算、标准、定额)比较2.与历史最好水平或上年同期实际指标比较3.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4.与行业标准比较(四)运用比较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指标的计算口径、方法和经济内容可比2.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政策的选用以及会计计量标准的可比3.时间单位长度具有可比性4.企业类型、经营规模和财务规模以及目标大体一致二、比率分析法(一)比率分析法的概念比率分析法是指在同一报表的不同项目之间,或在不同报表的有关项目之间进行对比,从而计算出具有各种不同经济含义的比率,据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二)比率分析法的形式比率分析法根据分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主要分为结构比率分析和相关比率分析。
结构比率也称构成比率,是指某项财务指标的数值占总体数值的比重,反映出部门(个体)与主体的关系。
相关比率分析是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对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进行分析,求出比率,并据此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三)比率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三、趋势分析法(一)趋势分析法的概念趋势分析法又称水平分析法,是将两期或连续数期会计报表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二)趋势分析法的形式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有三种形式:1.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2.财务报表项目趋势比较3.财务报表项目构成比较(三)采用趋势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1)用于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
(2)必须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使作为分析的数据能反映正常的经营状况。
(3)应用例外原则,对某项有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研究其生产的原因,以便采取对策,趋利避害。
四、因素分析分法(一)因素分析法的含义因素分析法是根据财务分析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确定各影响因素对分析指标差异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因素分析法常见的应用形式因素分析法最常见的应用形式是连环替代法和差额分析法。
(三)采用因素分析法应注意的问题因素分析法的关联性、顺序性、连环性、假设性。
学习情境二资产负债表编制与分析教学要求理解资产负债表的含义和作用;熟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表的编制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表的编制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的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的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的方法、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表的编制与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的方法、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的方法、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的方法。
课时安排本学习情境安排18课时。
教学大纲任务一资产负债表编制一、资产负债表及其作用资产负债表是指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年末、季末、月末)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可以概括如下:(1)从整体上反映企业所拥有的资产及其分布与构成情况,以便了解企业的经营规模。
(2)可以了解企业资金来源和资金构成,即负债总额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结构,投资者和债权人据此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以监督企业合理使用资金。
(3)提供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通过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周转能力的分析,使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据此做出投资和贷款的正确决策。
(4)通过对前后连续的各期期末资产负债表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资产负债表主要有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基本格式。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与具体内容(一)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分为“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两栏分别填列。
(二)资产负债表的具体内容资产负债表各主要项目期末数的具体填列方法四、资产负债表编制举例任务二资产负债表项目分析一、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目的有:1.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及变动原因2.评价企业会计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反映程度3.评价企业的会计政策4.修正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二、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着眼点和内容(一)资产负债表分析的着眼点(1)浏览资产负债表主要内容,对其构成有一个总体的、初步的认识。
(2)对一些重要项目特别是变化大的项目进一步分析。
(3)结合报表附注分析变化的合理与否。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内容资产负债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的项目分析和综合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综合分析又分为资产负债表的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
三、资产负债表主要项目的分析流动资产项目分析、非流动资产项目分析、流动负债项目分析、非流动负债项目分析、所有者权益项目分析。
任务三资产负债表综合分析一、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的内容:总资产变动分析、流动资产变动分析、非流动资产变动分析、负债变动分析、流动负债变动分析、非流动负债变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分析、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表的编制,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的内容: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表的评价从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方面进行。
学习情境三利润表编制与分析教学要求理解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含义和作用;熟悉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结构和内容;掌握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掌握利润表项目分析的方法;掌握利润表趋势分析的方法;掌握利润表结构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点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利润表项目分析的方法、利润表趋势分析表的编制与分析的方法、利润表结构分析的编制与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的编制方法、利润表项目分析的方法、利润表综合分析的方法。
课时安排本学习情境安排14课时。
教学大纲任务一利润表的编制一、利润表及其作用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年末、季末、月末)内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
利润表的作用有:1.用来分析、评价、预测企业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2.用来分析、评价、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动状况3.用来分析、评价、预测企业的偿债能力4.用来评价、考核管理人员的绩效5.企业经营成果分配的重要依据二、利润表的结构目前通行于世界各国的利润表格式有单步式利润表和多步式利润表两种。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与具体内容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分为“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填列。
利润表的具体内容。
四、利润表编制举例任务二利润表项目分析一、利润表分析的目的和内容利润表分析的目的有以下几方面:1.可以正确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营业绩由于利润受各环节和各因素的影响,所以通过不同环节的利润分析,可以准确地说明各环节的业绩。
2.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因为分析不仅能明确成绩,而且还能发现问题,所以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发现在各环节存在的问题或不足,为进一步改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3.可为投资者、债权人的投资与信贷决策提供正确信息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他们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企业的盈力能力与发展能力,从而对企业作出准确投资和信贷决策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