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合格药房验收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2.02 KB
- 文档页数:4
规范药房验收标准药房验收是指药店收到药品时对药品进行仔细检查和评估的工作。
合理规范药房验收标准是保障药店药品质量和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本文将提出一套规范的药房验收标准,包括验收前的准备工作、验收过程和验收后的处理,以确保药店获得高质量的药品。
一、验收前的准备工作1.验收药师的培训:药师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了解药房验收的标准和流程,熟悉药品质量评估的方法和技巧。
2.验收设备和工具:药店应配备专用的验收设备和工具,如药品包装检测仪、药品质量评估工具、温度计等,以便进行准确的验收。
3.清洁环境:药店在验收前应确保工作区域的卫生和清洁,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二、验收过程2.药品质量评估:根据药品的特性和规格,采用相应的质量评估方法进行检查,如外观检查、药物有效成分分析、理化指标检测等。
3.药品储存条件检查:检查药品的储存条件是否符合规定,包括药品保存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合理控制。
4.药品批号核对:核对药品的批号信息是否与进货单和药品包装上的信息一致,确保药品的追溯性和安全性。
三、验收后的处理1.不合格药品的处理:对于发现质量不合格或包装损坏的药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和使用,将其退回给供应商或进行安全处理。
2.不同药品的分开存放:不同类型、不同功效的药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感染和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3.验收记录的保存:药店应建立详细的验收记录,包括药品名称、批号、数量、验收结果等信息,并按规定保存一段时间以备查验。
四、验收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包装完整性问题:如果发现药品包装有破损、变形、密封不良等问题,应立即将其退回给供应商,并要求重新提供。
2.药品外观问题:对于颜色、气味、颗粒等与正常药品不符的情况,应进行药品质量评估检查,如有必要请专业实验室进行进一步分析。
3.药品有效成分问题:对于怀疑药品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参考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规范药房验收标准是确保药店药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标准考核细则一、机构与人员1、医疗构构的主管药品负责人应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保证本单位严格执行,对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质量负领导责任。
2、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建立药事管理组织;一级医疗机构视规模设药事管理小组或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药品的管理和使用。
3、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药剂管理部门负责人应由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药学专业技术职称资格的人员担任。
4、医疗机构每年应组织直接接触药品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
患有精神病、传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药品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药品工作,应及时调离岗位,并做好记录。
5、医疗机构药品从业人员除每年参加药监部门组织的统一培训外,应定期(每半年或每季度)进行药品法律、法规,专业技术、药品管理等知识的培训,并建立培训档案。
二、管理制度根据《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药品管理制度,包括:1、药品从业人员培训制度;2、药品从业人员体检管理制度;3、药品采购验收制度;4、药品出库复核制度;5、药品质量问题报告及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制度;6、药品调配和复核制度;7、药品保管养护制度;8、药品有效期监控制度;9、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10、设施设备检测使用管理制度。
三、药品的采购与验收1、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必须建有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验收记录。
记录必须注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进价格、购货日期等。
2、购入的中药饮片每件包装上应标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批号、生产日期、供货单位名称。
实行批准文号管理的,须标明批准文号。
四、药品的储存与保管1、储存药品的库房总面积应与药品使用规模相适应,即按品种、规格、剂型和用途储存与摆放。
不同品种或相同品种的不同批号应分开摆放,留有间隙。
原则上库房的面积三甲医院不低于500m2,其他三级医院不低于300m2,,二级医院不低于100m2,一级医院不低于50m2。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健全验收程序,防微杜渐已防假劣药品进入医疗机构危害社会。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三、设置医疗机构应设置专职验收员.验收员必须经专业岗位培训,由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程序1、药品购进后依据药品及原始票据对药品进行验收,验收药品品名、包装、说明书、标识、批准文号、规格、剂型、注册商标、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企业、供货企业、供货数量等项目。
发现质量可疑或不合格,应及时查询拒收,单独存放并标识,上报质量负责人处理。
2、验收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检验其包装、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批号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应检验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3、验收特殊、贵细、外用药品,应在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检查标识和警示忠告语。
特殊、贵细药品必须双人验收到最小单位包装。
4、验收首营品种,应有药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5、进口药品验收时应凭盖有供货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复印件验收。
检查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号、中文说明书。
实行进口报关的应附(进口药品通关单》。
6、验收合格药品必须详细填写检查验收记录,验收员要签字盖章。
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效期____年,但不得少于____年。
五、处罚1、因工作失误,造成不合格药品入库的对当事人在年度考核中予以处罚。
2、属工作失职或有意欺瞒,使不合格药品入库的,查明确定后解除当事人合同,情况、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二)药品验收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严格控制药品质量,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下面从制度的目的、范围、职责、流程等方面详细介绍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药品验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医疗机构药品验收工作,确保所采购药品的质量,防止劣质药品流入患者的用药环节,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为了把好购进药品质量关,保证药品数量准确,外观性状和包装质量符合规定要求,防止不合格药品进入本医院制定本制度。
1药品验收必须执行制定的《药品质量检查验收程序》,由验收人员依照药品的法定标准、购进合同所规定的质量条款以及购进凭证等,对所购进药品进行逐批验收。
2药品质量验收应包括对药品外观性状的检查和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及专有标识等内容的检查。
3验收药品应在待验区内按规定比例抽取样品进行检查,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
4验收首营品种应有生产医院药房提供的该批药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书。
5验收药品,必须审核其《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和《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进口药品通关单》复印件;进口血液制品应审核其《生物制品进口批件》复印件;进口药材应审核其《进口药材批件》复印件。
上述复印件应加盖供货单位质量管理部门的原印章。
6药品验收必须有验收记录。
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一年,但不得少于三年。
7验收员对购进手续不齐或资料不全的药品,不得验收入库。
8验收工作中发现不合格药品或质量有疑问的药品,应予以拒收,并及时报告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复查。
9验收工作结束后,验收员应与保管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保管人员依据验收结论和验收员的签章将药品置于相应的库(区),并做好记录。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2)是医院或药品经营企业为了保障药品质量安全、规范药品采购和使用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验收流程:明确药品验收的流程,包括药品验收人员、验收时间、验收地点等,以确保每批药品都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
2. 验收标准:制定药品验收的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以及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包装等进行检查,并确保符合要求才能入库。
3. 验收记录:对每批药品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药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供应商、验收结果等信息,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4. 不合格品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应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返厂、报废、整改等,确保不合格品不进入药品流通环节。
标准化药房验收标准
首先,标准化药房验收标准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药品是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
健康的产品,因此,对于药品的验收标准必须严格规范。
在制定验收标准时,应充分考虑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药品质量管理的要求,结合药房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验收标准。
同时,还应该注重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出现过于复杂或不切实际的情况。
只有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验收标准,才能有效地保障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其次,执行标准化药房验收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药房工作人员在执行验收标准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不能出现任何马虎和纰漏。
在执行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药品包装、标签、保质期等方面的检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合规性。
同时,还应该加强对药品来源的审查,避免采购到假冒伪劣药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只有严格执行标准化药房验收标准,才能有效地提升药品质量和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最后,监督是保障标准化药房验收标准执行的重要手段。
药房管理部门应加强
对药房验收工作的监督检查,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
同时,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加强对药品来源和质量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和排查存在的问题,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督,才能有效地保障标准化药房验收标准的执行,提升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总之,标准化药房验收标准的建立和执行对于药房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只有制
定科学合理的验收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加强监督检查,才能有效地提升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希望各个药房能够高度重视标准化药房验收标准的建立和执行,共同为患者的用药安全保驾护航。
医院药品验收管理制度
1.目的
医院药品验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医院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2.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药品验收的过程和环节。
3.责任部门
医院药品验收管理由医疗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由药剂科或药品采购部门负责。
4.验收标准
医院药品的验收标准要符合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和有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药品质量标准:药品应符合国家药典或药品注册批件中规定的质量标准。
- 药品包装标签:药品包装上的标签应完整、清晰,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
- 药品外观:药品应无异常的颜色、气味、味道或形态等。
5.验收程序
- 药品到货时,由药剂科或药品采购部门进行验收。
- 验收人员应检查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等是否符合要求。
- 验收人员可通过目视检查、检验仪器等方式对药品进行相关检测。
- 若药品符合验收标准,则予以验收并进行相应记录;若不符合验收标准,则应拒绝验收,并通知供应商进行处理。
- 验收合格的药品应及时送至药房或相关科室进行存储和管理。
6.记录与报告
- 验收人员应及时记录药品的验收情况,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供应商、验收日期等信息。
- 凡有问题的药品,应记录问题描述、处理措施和结果等信息。
- 每月药品验收情况应进行统计,并报告给医疗质量管理部门。
7.培训与评估
- 药剂科和药品采购部门应对相关人员进行药品验收方面的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 医院应定期对药品验收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该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健全验收程序,防微杜渐已防假劣药品进入医疗机构危害社会。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三、设置医疗机构应设置专职验收员.验收员必须经专业岗位培训,由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程序1、药品购进后依据药品及原始票据对药品进行验收,验收药品品名、包装、说明书、标识、批准文号、规格、剂型、注册商标、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企业、供货企业、供货数量等项目。
发现质量可疑或不合格,应及时查询拒收,单独存放并标识,上报质量负责人处理。
2、验收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检验其包装、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批号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应检验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3、验收特殊、贵细、外用药品,应在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检查标识和警示忠告语。
特殊、贵细药品必须双人验收到最小单位包装。
4、验收首营品种,应有药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5、进口药品验收时应凭盖有供货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复印件验收。
检查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号、中文说明书。
实行进口报关的应附(进口药品通关单》。
6、验收合格药品必须详细填写检查验收记录,验收员要签字盖章。
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效期____年,但不得少于____年。
五、处罚1、因工作失误,造成不合格药品入库的对当事人在年度考核中予以处罚。
2、属工作失职或有意欺瞒,使不合格药品入库的,查明确定后解除当事人合同,情况、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药品验收管理制度(2)是医院或药品经营企业为了保障药品质量安全、规范药品采购和使用而制定的管理规范。
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验收流程:明确药品验收的流程,包括药品验收人员、验收时间、验收地点等,以确保每批药品都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
2. 验收标准:制定药品验收的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规定以及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的质量、有效期、包装等进行检查,并确保符合要求才能入库。
药店验收规章制度是什么
《药店验收规章制度》
药店作为售卖药品的场所,其验收规章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验收规章制度是指在药品进货到销售过程中,药店对药品的验收和管理所遵循的规定和程序。
这些规定和程序不仅可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够确保药品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在药店验收规章制度中,一般会包括以下内容:
1. 验收人员的资格要求:验收药品的员工必须具备相关的药学知识和经验,对于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2. 验收程序:验收药品的程序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的规定进行,确保药品的来源合法、包装完好、有效期齐全等。
3. 质量检验:药店对于每批药品都需要进行质量检验,确保药品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
4. 文档记录:验收过程中需要做好详细的文档记录,包括验收情况、检验报告等,以备日后查证。
5. 异常处理:如果发现药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不合法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退回厂家、报警等。
药店验收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地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为客户提供安全的用药环境。
同时,也为药店建立了良好
的信誉和形象,使其能够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因此,药店对于验收规章制度的遵守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县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验收标准单位名称:验收日期:年月日序号项目验收内容分值评分标准得分备注一人员与管理制度有专职的药品质量管理人员,且具有执业药师、从业药师资格或药师(含中药师)以上技术职称5 无质量管理人员此分全扣,资质不符合要求扣3分从事药品采购、验收、保管的工作人员具有高中(含)以上文化程度,接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药事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并考核合格5 未培训此分全扣,每一人不符合要求扣0.5分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5 未体检此分全扣,一人未体检扣0.5分,无档案扣1分制定有保证药品质量的管理制度,主要制度包括:①药品购进、验收、储存管理制度;②特殊管理药品的管理制度;③药品调配使用管理制度;④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⑤药品质量事故的处理和报告制度;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等5 无制度此分全扣,缺一项制度扣0.5分二设施与设备有独立的药房和药库,药房和药库的面积应与开展的诊疗业务规模相适应5 不符合要求每项扣2分否决项药房和药库内外环境整洁 5 不符合要求此分全扣有符合药品储存要求的阴凉、冷藏等设备 5 不符合要求此分全扣药房和药库避光、通风,有检测和调节温湿度以及防尘、防虫、防潮、防鼠等设备5 缺一项扣1分否决项县级医疗机构“规范药房”验收标准单位名称:验收日期:年月日序号项目验收内容分值评分标准得分备注三购进与验收从合法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购进药品并建立合格供货方档案10 发现一次从不合法企业购药,此分全扣否决项购进进口药品索取相关资料并建立进口药品档案 5 资料不全扣2分,无档案扣2分否决项购进药品有合法票据,建有真实完整的购进记录并做到票、账、货相符10 发现一种药品无票此分全扣,记录每缺一项扣1分否决项按规定对购进药品进行检查验收并建有真实完整的验收记录 5 未验收此分全扣,记录每缺一项扣0.5分四药品储存在库药品与地、墙、顶有相应间距或隔离措施 5 每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分类存放 3 无分区扣1分,未分类扣1分特殊管理药品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专账记录,账物相符 5 不符合要求此分全扣否决项五药品调配使用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的处方调配使用药品,处方按规定保存3 不凭处方调配扣2分,处方不按规定保存扣1分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严格使用专用处方限量供应 3 不符合要求此分全扣调配处方有执业药师或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核对并签字 2 不符合要求此分全扣否决项拆零药品工具清洁并在药袋上写明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4 无清洁工具扣2分,药袋内容缺一项扣0.3分否决项发现质量可疑药品应立即封存、停止使用,并按规定上报 2 不符合要求此分全扣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发现不良反应按规定上报 3 不符合要求此分全扣注:否决项必须全部符合要求,总分不低于70分,视为验收合格。
药房药品验收相关规章制度一、验收前准备1.1 验收药品的人员应具备相关药学知识和经验,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工作。
1.2 验收药品的设备应全面齐全,包括药品检查用的放大镜、药品包装检查仪器、药品标签检查仪器等。
1.3 验收前应清点相关验收工具和记录表格,确保工具完整并准备好记录。
二、验收流程2.1 接收供货单位送达的药品,核对送货单和实际到货数量是否一致。
2.2 对药品的包装进行检查,查看包装是否完好无损,有无泄露、破损等情况。
2.3 对药品的标签进行检查,查看标签是否清晰、完整、符合药品的规格、性状、有效期等信息。
2.4 使用药品检查工具对药品进行外观和形态的检查,查看颜色、形状、气味等是否符合要求。
2.5 对药品进行批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核对,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放行。
2.6 记录验收结果,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签字确认。
三、验收规定3.1 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验收,不得私自放行不合格药品。
3.2 对药品进行验收时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不得马虎处理。
3.3 在验收药品时要避免药品交叉污染,确保固体、液体和气体药品分开验收。
3.4 对不合格的药品要及时退回供货单位,不得将不合格的药品投入使用。
3.5 对于有疑问的药品要及时向上级医药主管部门或专业人员咨询,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验收记录4.1 每一次验收都要做详细的记录,包括验收人员、验收时间、药品信息、验收结果等内容。
4.2 验收记录要保留至少两年,以备日后查阅。
4.3 对于不合格药品的处理要有明确的记录,包括不合格原因、处理方式等信息。
五、验收的监督5.1 对验收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复核,确保验收人员的工作符合规章制度。
5.2 针对不合格药品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处理不合格药品合理有效。
5.3 验收工作存在问题或质量事故时,应及时向上报告并进行整改处理。
以上是药房药品验收相关的规章制度,希望能对药房的药品验收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
医疗机构医院药房基本标准(2023年版)医疗机构医院药房基本标准 (2023年版)简介本文档旨在规范医疗机构医院药房的基本标准,以确保药房的安全、高效运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药房设计与建设1. 药房的位置应与医院主要诊疗区域相邻,方便医务人员取药。
2. 药房应具备足够的面积,以容纳所需药品、设备和人员。
3. 药房内应设有良好的通风和照明设施,以确保药品质量和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4. 药品储存区域应分为不同的区域,按照药品类型和特性进行分类存放,以方便管理和取用。
5. 药房应配备必要的冷藏设施,以存放需要冷藏或冷藏保存的药品。
6. 药品储存区域应设置防尘、防潮、防火等设施,以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药品采购与管理1. 药品采购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的采购制度进行,确保采购的药品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2. 药品的存放和管理应按照药品的特性和药理分类进行,确保易混淆药品的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和误用。
3. 药品的储存期限和过期药品的处理应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执行,定期清理过期药品。
4. 药房应建立药品调剂和发药制度,确保药品的准确发放和使用。
5. 药房应建立药品库存管理制度,及时补充和调整药品库存,避免过多或缺货的情况发生。
人员管理与培训1. 药房应指定专业的药剂师负责药品管理和药房运作,确保合理、安全的药品使用。
2. 药房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药学知识和技能,并定期进行药学知识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
3. 药房工作人员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医疗机构的药品管理合规性和规范性。
安全与应急措施1. 药房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等,保障药品和药房的安全。
2. 药品购进入库时应进行核对和验收,确保采购药品的真实性和质量。
3. 药品的配制和发药应按照规定进行严格核对,避免错误发生。
4. 药房应建立应急演练机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药房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结束语本文档为医疗机构医院药房的基本标准,旨在规范药房的设计、药品采购与管理、人员培训以及安全与应急措施。
药品质量验收管理制度一、目的健全验收程序,防微杜渐已防假劣药品进入医疗机构危害社会。
二、依据(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三、设置医疗机构应设置专职验收员.验收员必须经专业岗位培训,由地市级以上药品监管部门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四、程序1、药品购进后依据药品及原始票据对药品进行验收,验收药品品名、包装、说明书、标识、批准文号、规格、剂型、注册商标、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企业、供货企业、供货数量等项目。
发现质量可疑或不合格,应及时查询拒收,单独存放并标识,上报质量负责人处理。
2、验收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检验其包装、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批号等。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应检验包装上的批准文号。
3、验收特殊、贵细、外用药品,应在包装标签和说明书上检查标识和警示忠告语。
特殊、贵细药品必须双人验收到最小单位包装。
4、验收首营品种,应有药品的质量检验报告书。
5、进口药品验收时应凭盖有供货企业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或《医药产品注册证》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的复印件验收。
检查其包装的标签应以中文注明药品名称、主要成分以及注册号、中文说明书。
实行进口报关的应附(进口药品通关单》。
6、验收合格药品必须详细填写检查验收记录,验收员要签字盖章。
验收记录保存至超过效期____年,但不得少于____年。
五、处罚1、因工作失误,造成不合格药品入库的对当事人在年度考核中予以处罚。
2、属工作失职或有意欺瞒,使不合格药品入库的,查明确定后解除当事人合同,情况、情节严重的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
药品质量验收管理制度(二)是指医疗机构或药品生产企业对药品进货、生产和存储过程中对药品质量进行验收的管理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验收项目:药品质量验收的项目主要包括药品的原材料和辅料、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包装标签等。
具体项目可根据药品的特点进行确定。
2.验收条件:药品质量验收的条件主要包括验收场所、验收设备、验收人员以及质量控制参考标准等。
医疗机构现场检查基本内容和评分标准(门诊部、诊所、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未设置床位的医疗机构)
总分:
注:1、各项分扣完为止,不计负分;2、得分≥110分的医疗机构为合格单位;3、<110分的医疗机构为限期整改单位。
1、开展静脉用药的医疗机构至少应备有以下急救药品:
急救药品:盐酸肾上腺素()、可拉明()、洛贝林()、西地兰()、非那根()、氨茶碱()、阿托品()、止血敏()、地塞米松()、 10%葡萄糖酸钙()、10%葡萄糖注射液()、 50%葡萄糖注射液()、2%碘酊和70%乙醇等。
2、设备(1)基本设备:诊桌()、诊椅()、方盘()、纱布罐()、诊察凳()、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压舌板()、药品柜()、紫外线消毒灯()、污物桶()、高压灭菌设备()、处置台()。
口腔诊所:光固化灯()、超声洁治器()、空气净化设备()、高压灭菌设备(三次预真空)()、
(2)急救设备:氧气瓶(袋)()、开口器()、牙垫()、口腔通气道()、人工呼吸器()。
被查医疗机构负责人(签字):现场检查人员(签字):年月日现场检查时间:年月日。
附件1:
乡镇卫生院药房(药库)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
说明:1、本标准适用于乡镇卫生院规范化建设验收。
2、本标准共分7个部分:管理与制度(10分)、人员与培训(12分)、设施与设备(16分)、进货与验收(15分)、使用与调剂(30分)、储存与养护(15 分)及其它(2分),总分100分。
3、验收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现场检查分数达到80分以上(包括
80分)的单位为验收合格,80分以下的单位为不合格;对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将责令限期整改,如在规定限期内
未整改到位的,将根据现场检查情况,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理。
检查人员:
检查时间:年月。
那坡县医疗机构合格药房检查验收暂行标准
注:
一、本标准分为机构人员与管理制度、设备与设施、购进与验收、储存与养护、调配与服务5个部分,检查项目为27条,总分100 分。
二、评分办法
1、判定标准:对所列项目及其涵盖内容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逐项作出评分。
2、评分通则:评分不易量化项按评分通则打分。
实得分等于每条规定满分乘以得分系数,得分系数及含义为:
1.0 :全面达到规定的要求。
0.8 :执行较好。
0.5 :已开展工作,但尚需改进。
0.0 :尚未开展工作。
3、合理缺项的处理:合理缺项是指由于使用范围而出现的缺项。
合理缺项按满分计。
4、通过验收的要求:得分在80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