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动机温升过高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动机温升过高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动机温升过高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动机温升过高原因及处理方法

电动机温升过高原因及处理方法

(1)当电压超过电动机额定电压10%以上,或低于电动机额定电压5%以上时,电动机在额定负载下容易发热,温升增高,应检查并调整电压。

(2)三相电源电压相间不平衡度超过5%,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使电动机额外发热,应调整电压。

(3)一相熔丝断路或电源开关接触不良,造成缺相运行而过热,应修复或更换损坏的元件。

(4)绕组接线有错,误将星形接成三角形,或误将三角形接成星形,在额定负载下运行,都会使电动机过热,应检查纠正。

(5)定子绕组匝间或相间短路或接地,使电流增大,调损增加而过热。若故障不严重,只需重新加包绝缘,严重的应更换绕组。

(6)定子一相绕组断路或并联绕组中某一支路断线,引起三相电流不平衡而使绕组过热。

(7)笼型转子断条或绕线转子线圈接头松脱,引起维修网电流过大而发热。可对铜条转子作焊补或更换,对铸铝转子应更换转子。

(8)轴承损坏或磨损过大等,使定子和转子相碰擦,可检查轴承是否有松动,定子和转子是否装配不良。

(9)负载过大,应减轻负载或换用大功率的电动机。

(10)被带作业机械有故障而引起过载,应检查被带机械,排除故障。

(11)起动过于频繁,应减少起动次数。

(12)使用环境温度过高(超过40℃),使电动机进风太热,散热困难,应采取降温措施。

(13)电动机内外积尘和油污太多,影响散热,应消除灰尘和油污。

(14)电动机风道阻塞,通风不畅,进风量减小,应消除风道口杂物及污垢。

(15)电动机内风扇损坏,装反或未装,应进行正确安装,损坏的风扇应修复或更换

电 机 温 升

电机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其单位为:K,(开尔文),K 是一个变量的单位,而℃是一个常量的单位 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个等级,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 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以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机有故障,或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GS标准《 90K (GS是德国标准=欧洲标准) UL标准《 75K (UL是美国标准) 3 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对于正常运行的电机,理论上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但实际上还是受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的。 (1) 当气温下降时,正常电机的温升会稍许减少。这是因为绕组电阻R下降,铜耗减少。温度每降1℃,R约降0.4%。 (2) 对自冷电机,环境温度每增10℃,则温升增加1.5~3K。这是因为绕组铜损随气温上升而增加。所以气温变化对大型电机和封闭电机影响较大。

电动机温升分析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电动机温升分析简易版

电动机温升分析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用简易方法测定电动机温升 通常巡视和检查电动机运行情况时,习惯 是用手摸一摸电机外壳,以判断电动机是否过 热。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其外壳温度不会过 高,也就不会烫得烧手;如果烫得烧手,可能 电动机的温升就过高了。也可以在电动机外壳 上滴上几滴水,如果电机不过热,水滴是慢慢 蒸发冒热气的;如果滴上水滴立即很快蒸发冒 气并发出“咝咝”声,就说明电动机温升过高 了。 当然较准确的是在电动机吊环孔内插入一 支温度计(孔口可用碎布或棉花密封)来测

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一般比绕组最热点温度低10℃~20℃。根据测得的温度推算最热点的温度,正常运行时,不应超过该电动机绝缘等级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 二、造成电动机温升过高的原因 造成电动机温升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源、电动机本身、负载以及工作环境和通风散热情况都会导致电动机过热。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电源质量 (1)电源电压高于规定范围(+10%),使铁芯磁通密度过大,铁耗增加而过热;也使励磁电流加大,导致绕组温升增高。 (2)电源电压过低(-5%),在负载不变情况下,三相绕组电流增大而过热。

电机温升

中小型电动机的温升 ——资料来自机械设计手册第三版并经整理 发热与温升: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有能量损耗,可分为固定损耗和可变损耗。固定损耗包括铁损和机械损耗,与负载大小无关,一般型电动机此项数值较小;可变损耗主要是铜损,是电机发热的主要热源,等于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 损耗导致电机发热。 电机的温升:发热与散热达到平衡时电机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称为电动机的温升。若以Q 代表单位时间内电动机的发热量;A代表电动机与环境温度相差1度时,单位时间内电动机的散热量,则温升稳定值 ?T=Q/A 达到温升稳定值所需的时间:理论上达到温升绝对稳定的时间是无限长的,实际上只能达到基本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与发热时间常数T有关。若以C代表电机的热容量,即电动机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则 T=C/A (A的定义同上) T与电动机的构造和尺寸有关。小型电动机(中心高80~315属于小型)一般为0.5小时左右,大型电动机(中心高大于630mm属于大型)一般为3~4小时。电机的冷却时间常数为发热时间常数的2~3倍,采用强迫通风时,两者相等。 T并不就是温升的稳定时间。温升按指数规律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趋于稳定值。下表是根据公式计算出的温升与温升稳定值之比TB与时间的关系 表列数据可以用来估计温升稳定值和大致达到温升稳定值所需的时间。举例来说,如果某小型电动机的T=0.5小时,运行3xT=1.5小时的温升为35度,便可得到TB=0.95,则可以推算出温升稳定值为?T=35/0.95=36.84度。 电机的绝缘等级与允许温升:电机的绝缘等级决定于所采用的材料的耐热等级。若电机的主要部件采用不同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则其绝缘等级按绝缘材料的最低耐热等级考核。一般用途的中小型电机常选用较低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如E级,B级;有特殊要求的如高温环境,频繁启动的电机,则采用较高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但有时为了提高电机的使用寿命与可靠性,往往也采用较高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但其温升按较低等级考核。 电机的允许温升决定于:(1)电机的绝缘等级;(2)电机的使用环境(如海拔和环境温度等);(3)电机各绕组的冷却方法;(4)电机温升的测量方法。如果用温度计法测量温升,其温升限值(空气冷却)对于E级绝缘为65度;B级为70度;F级为85度;H 级为105度。 电动机铭牌标示的额定功率,应理解为,当电动机在额定条件下长期运行时,因发热而升高的温度恰好达到制造厂所规定的允许温升(即额定温升)数值。电动机的选择与使用,都以不超过额定温升为原则。 电机轴承的允许温升:对于滚动轴承为95度;滑动轴承为80度。 注:1. 以上温度均为摄氏度。 2. 以上内容,特别是数据仅供参考。控制数据以作业文件为准。

电动机的温升过程分析

电动机知识 电动机的温升过程分析 一、用简易方法测定电动机温升 通常巡视和检查电动机运行情况时,习惯是用手摸一摸电机外壳,以判断电动机是否过热。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其外壳温度不会过高,也就不会烫得烧手;如果烫得烧手,可能电动机的温升就过高了。也可以在电动机外壳上滴上几滴水,如果电机不过热,水滴是慢慢蒸发冒热气的;如果滴上水滴立即很快蒸发冒气并发出“咝咝”声,就说明电动机温升过高了。 当然较准确的是在电动机吊环孔内插入一支温度计(孔口可用碎布或棉花密封)来测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一般比绕组最热点温度低10℃~20℃。根据测得的温度推算最热点的温度,正常运行时,不应超过该电动机绝缘等级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 二、造成电动机温升过高的原因 造成电动机温升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源、电动机本身、负载以及工作环境和通风散热情况都会导致电动机过热。主要原因归纳如下: 1.电源质量 (1)电源电压高于规定范围(+10%),使铁芯磁通密度过大,铁耗增加而过热;也使励磁电流加大,导致绕组温升增高。 (2)电源电压过低(-5%),在负载不变情况下,三相绕组电流增大而过热。 (3)三相电源缺相,电动机缺相运行而过热。 (4)三相电压不平衡超过规定(5%),从而引起三相电源不平衡,电机额外发热。

(5)电源频率过低,导致电机转速降低,出力不足,但负载不变,绕组电流增加,电动机过热。 2.电动机本身 (1)误将Δ形接成丫形或丫形接成Δ形,电机绕组过热。 (2)绕组相间、匝间短路或接地,导致绕组电流增大,三相电流不平衡。 (3)绕组并联支路中某些支路断线,造成三相电流不平衡,未断线支路绕组过载发热。 (4)定、转子相擦发热。 (5)鼠笼转子导条断裂,或绕线型转子绕组断线。电机出力不足而发热。 (6)电机轴承过热。 3.负载 (1)电动机长期过载。 (2)电动机起动过于频繁,起动时间过长。 Domain:dnf辅助More:d2gs2f (3)被拖动机械故障,使电动机出力增大,或被卡住不转。 4.环境和通风散热 (1)环境温度高于35℃,进风过热。 (2)机内灰尘过多,不利散热。 (3)风罩或机内挡风板未装,风路不畅。 (4)风扇损坏,未装或装反。 (5)封闭式电机外壳散热片缺损过多,防护式电机风道堵塞。 ·轴流泵和混流泵和区别 ·电动机的工作环境 ·如何避免爱车雨刮被冻住冬季爱车正确

电机检验标准

电机检验标准 1、外观要求: 1、1、整机装配完整,螺丝紧固,并有可靠得防腐措施,无污损、碰撞、裂痕等缺陷。 1、2、外壳电镀有良好得光泽,无锈蚀,铁心表面无明显锈蚀; 1、3、电机涂层应均匀,不应有刷痕、收缩、起泡、桔皮、起皱、流卦、针孔、浮色与渗色等缺陷。 1、4、电机铭牌标明项目齐全、正确;电机上有安全警告标志牌,安全标志牌正确可靠;电机上应有明显得红色旋转方向标志;上述标志粘贴牢固、字迹清楚不易磨灭。 铭牌标志包括以下内容: 1、4、1、制造商名或标记; 1、4、 2、产品型号; 1、4、3、额定电压与频率; 1、4、4、产品批号与日期。 1、5、定位孔位置正确,外壳与轴得结构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1、6、引线规格为18AWG1015塑胶线,引线颜色为红蓝白三色,红线为主线,蓝线为副线,白线为公共端,引线出线方向正确,线头剥线15mm。电机引线长短、颜色符合要求,标志完好,裸线不应有氧化。 1、7、接地标志检查:电机应有可靠得接地装置与接地线 2、电机运行状态检查: 2、1、电机应转动平稳、自如、无卡阻停滞等现象。 2、2、电机在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得空载电流与空载损耗应控制在某一数值范围内,该数值范围应能保证制造得电机性能符合相应得产品标准。 2、3、振动:通电30S感觉不麻手,振动值小于10、0mm/S。 2、电气参数:

2、1、主要电气参数在自制测试架上,接好电机引线,将开关打到对应挡,用数字转速表测其空载转速, 额定电压: 110V(110V型) 220V(220V型) 380V(380V型) 额定频率: 60Hz(110V型) 50Hz(220V型) 50Hz(380V型) 空载功率: 750W (110V型)(220V型)(380V型) 额定转速: 1380rpm±15%rpm 2、2、噪音:在安静得检测室内,用分贝检测仪在距离电机500mm处测其空载噪音,应小于70dB 2、3、绝缘强度:大于50MΩ/500VDC。 2、4、常温常压下,实际工作状态可连续运行3000小时以上。 2、5、空载温升:在额定电压与频率下,电机装机后空载运行四十分钟后,电机绕组温升小于70K。 2、6、负载温升:在额定电压与频率下,电机装机后负载运行三十分钟后,电机绕组温升小于75K。 3、检验规则 进厂检验按AQL抽样方案,质量水平0、65,检查水平Ⅱ,进行抽样检查。 电机得噪音与扭矩要求全检。

温升测试与环境温度测试的区别

温升测试与环境温度测试的区别 一到夏季,工程师们总会为电机过热而烦恼。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电机测试中涉及到温度的测试主要时温升测试及环境温度测试,本文主要介绍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一到夏季,工程师们总会为电机过热而烦恼。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电机测试中涉及到温度的测试主要时温升测试及环境温度测试,本文主要介绍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一、电机温升测试 电机由常温(其各部分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同)开始运行,温度不断升高,当其高出环境温度后,一方面继续吸收热量缓慢升温。另一方面开始向周围散发热量。当电机处于热量平衡装态,温度不再升高时,电机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称之为电机温升。既:温升=电机温度-环境温度,用K为单位。 电机的最高允许温度是绕组的最高能够承受的温度。在此温度下长期使用时,绝缘材料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电气性能不发生显著恶性变化,如超过此温度,则绝缘材料的性能发生质变,或引起快速老化。因此,绝缘材料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根据它经济使用寿命确定的。电机的最高允许温度确定了,此时温升的限值就取决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一般电机中冷却介质是空气,它的温度随地区及季节而不同,为了制造出能在全国各地全年都能适用的电机,并明确统一的检查标准。 图 1 电机绝缘等级对照表 对电机绕组和其他各部分的温度测量,目前虽已采用不少先进技术,仍可归纳为电阻法、温度计法、埋置检温计法三种基本方法。 电阻法:导体电阻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电阻与温升存在如下关系,由电阻法测得的温升是绕组的平均温升,比绕组的最热点约低5摄氏度左右。电阻的测量可用伏安法或电桥法测量。在切断电源后测定,则测得的温升要比断电瞬间的实际温度低。 温度计法:即用温度计直接测定电动机的温升。当电机达到额定运行状态时,其温度也逐渐上升到某一稳定值而不再上升,这时可用温度计测量电机的温度。此法所测温度为测点的局部温度。 埋置检温计是将热电偶或热电阻温度计在电机的制造过程中,埋置于电机制造后所不能达到的部位,此法主要用于测量交流定子绕组,铁心及结构件的温度。采用这一方法要求在电机的绕组层间至少埋置六个检温计,且沿着圆周分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都尽可能放在绕组中最热的部位,并避免检温计与冷却空气接触,对于采用空气冷却电机是以检温计读书最高者确定绕组的温升是否合乎要求。

电动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动机的温度与温升 一到夏季,电工们为电动机过热而烦恼。但大家都知道衡量电动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 。一些初学者为此在实践中提出了各种问题。 例如一台A 级绝缘的电动机,温升限度为50℃,那么: 1、当气温为15℃而绕组温度为80℃时,电动机能否继续运行?一种回答是,当然行:理由是:虽然温升超过了50℃达65℃,但绕组温度并未超过A 组绝缘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90℃。而另一种回答是不行,因为温升超过了。 2、当气温为45℃(如夏季露天或高温车间)而电动机绕组温度为95℃ 时。电动机能否继续运行?同样有两种意见:一说不行,而另一说可以。后者理由是铭牌上不是说温升限度为50℃ 吗?并未超过此值。类似上述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对温升、温度、绝缘的耐热及发热与散热的平衡等没有明确的概念所致。 一、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 7 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 、130、155、180、及180℃以上。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动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 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

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 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严重缩短。所以电动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温升温升是电动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动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动机铁心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他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动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动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差即温升已比前增大了。所以说温升是电动机设计及运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标志着电动机的发热程度。在运行中,如电动机温升突然增大,说明电动机有故障,风道阻塞或负荷太重。 三、温升与气温等因素的关系 由于各地各时的环境温度不相同,因此必须规定标准的环境温度。我国早期设计的电动机均采用35℃,而从1965 年后设计的J2、JO2和Y 系列电动机则用40℃。 对于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在额定负荷下其温升应与环境温度的高低无关,且当环境温度低于40℃(或35℃)时,其运行温升也不允许超出铭牌额定值。如一台正在运行的A 级绝缘电动机,当环境温度降到10℃时,并不意味着温升允许扩大到80℃。有人认为只要绕组温度不超过规定的90℃即可。这不全对,如负荷未增加,而温升达到 80℃,这说明电动机本身出了故障。那么,额定负载下运行的电动机温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电机的温度与温升 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进行讨论。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性能参考温度(℃) A80 E95 B100 F120 H145 绝缘材料根据热稳定性可分为如下7个等级: 1,Y级,90度,棉花 2,A级,105度, 3,E级,120度 4,B级,130度,云母 5,F级,155度,环氧树脂 6,H级,180度,硅橡胶 7,C级,180度以上 常用的B级电机,其内部的绝缘材料往往是F级的,而铜线可能使用H级甚至更高的,来提高其质量。 一般为提高使用寿命,往往规定高级绝缘要求,低一级来考核。比如,常见的F 级绝缘的电机,做B级来考核,即其温升不能超过120度(留10度作为余量,以避免工艺不稳定造成个别电机温升超差)。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衡,使温度继续上升,扩大温差,则增加散热,在另一个较高的温度下达到新的平衡。但这时的温

电动机温升的基本测量方法

电动机温升的基本测量方法 电力作业人员都知道,电力设备在运行做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产生热能,进而产生无功功率等,电动机的运行也不例外,其中电动机的温升是判断电动机是否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那么电动机的温升具体是怎么测量的呢? 一,电动机温度热量的产生。 一台电机中的温度分布和热量流通情况十分复杂。各种损耗形成不同的热风损耗转化为热量后,将流过不同的材料,由电机外表面散发至外面。 主要的热源来自电机内部,即来自电流流过导体时产生的铜损耗,以及在铁芯内当磁通变化时所产生的铁损耗。轴承摩擦所产生的热,仅为局部的热源,对绕组和铁芯的温升影响不大。在电机内部,各点的温度是不均匀的。在发热量大而散热不易之处,例如在电枢的槽的底部温度为最高。 当电机开始运转后,由于热量不断产生,各部分温度将继续增加,直到热量的产生和散发达到乎衡为止。 二,电动机散热的基本方式。 1,电机的热量向外发散时主要依靠对流作用,其次为幅射作用。 因为电机的底座和电机所接触的空气都为不良导热体,由传导作用传热主要在电机内部进行。辐射作用的有效表面仅为电机各部分的

外表面。 2,对流作用又可区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两种。 自然对流作用:是由于和散热面相接触的热空气的上升,且其所逸出的空间由周围的空气的填补; 强制对流作用:是由待备的通风器,例如附装在机轴上的风扇,在冷却表面上形成气流。 旋转着的电枢本身也起着带动气流的作用。限制温升的有效方法是增强散热作用。 三,电动机温升的基本测量方法。 由于电机各部分的发热和散热过程比较复杂,影响的因素很多,所以对温升的计算通常只作近似的估算,在设计电机时,常以经验数据为依据。 测定电机各部分温度的方法,主要有下列四种方法: 1、温度计测量法。 此法用温度计直接测定温度,最为简便。但用温度计仅能接触到电机各部分的表面,所测得的仅为表面温度。用温度计无法测出电机内部的最高温度。 2、电阻测量法。 此法只能用以测定绕组的平均温度。原理: 在电机运转以前,我们先测得绕组的冷态电阻r1,即当绕组温度等于冷却介质温度t1时的电阻。设电机运转以后绕组的湿度升高至t2,绕组的电阻便增加至r2。加温度用摄氏来量度,则对铜线绕组

三相异步电机发热原因剖析

电动机发热原因及分析 1. 电机定、转子之间气隙很小,容易导致定、转子之间相碰 在中、小型电机中,气隙一般为0.2mm~1.5mm。气隙大时,要求励磁电流大,从而影响电机的功率因数;气隙太小,转子有可能发生摩擦或碰撞。一般由于轴承严重超差及端盖内孔磨损变形,使机座、端盖、转子三者不同轴心引起扫膛,很容易使电机发热甚至烧毁。如发现轴承磨损应及时更换,对端盖进行更换或刷镀处理,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是给端盖镶套。 2. 电机的不正常振动或噪音容易引起电机的发热 这种情况属于电机本身引起的振动,多数是由于转子动平衡不好,以及轴承不良、转轴弯曲,端盖、机座、转子不同轴心,紧固件松动或电机安装地基不平、安装不到位造成的,也可能是机械端传递过来的,应针对具体情况排除。 振动会产生噪声,还会产生额外负荷。 3. 轴承工作不正常,必定造成电机发热轴承工作是否正常可凭听觉及温度经验来判断。可用手或温度计检测轴承端判断其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也可用听棒(铜棒)接触轴承盒,若听到冲击声,就表示可能有一只或几只滚珠轧碎,如果听到有咝咝声,那就是表示轴承的润滑油不足,电机应在运行3,000小时~5,000小时左右换一次润滑脂。 4. 电源电压偏高,励磁电流增大,电机会过度发热

过高的电压会危及电机的绝缘,使其有被击穿的危险。电源电压过低时,电磁转矩就会大大降低,如果负载转距没有减小,转子转数过低,这时转差率增大会造成电机过载而发热,长时间过载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即一相电压偏高或偏低时,会导致某相电流过大,电机发热,同时转距减小会发出“嗡嗡”声,时间长了会损坏绕组。 总之,无论电压过高、过低或三相电压不对称都会使电流增加,电机发热而损坏电机。因此按照国家标准,电机电源电压的变化应不超出额定值的±5%,电机输出功率可保持额定值。电机电源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值的±10%,三相电源电压之间的差值不应超出额定值的±5%。我公司曾发生过因为网络电压偏底,所有经变频的电机都无法启动或不能连续开机的情况。 5. 绕组短路,匝间短路,相间短路和绕组断路 绕组中相邻两条导线之间的绝缘损坏后,使两导体相碰,称为绕组短路。发生在同一绕组中的绕组短路称为匝间短路。发生在两相绕组之间的绕组短路称为相间短路。不论是那一种,都会使某一相或两相电流增加,引起局部发热,使绝缘老化损坏电机。绕组断路是指电机的定子或转子绕组碰断或烧断造成的故障。不论是绕组短路或断路都可能引起电机发热甚至烧毁。因此,发生这种情况后必须立即停机处理。 6. 物料泄露进入电机内部,使电机的绝缘降低,从而使电机的允许温升降低

电机温升测试

电机温升试验 电机中绝缘材料的寿命与运行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为保证电机安全、合理的使用,需要监视与测量电机绕组、铁心等其他部分的温度。按国家标准规定,不通绝缘等级的电机绕组有不同的允许温升,如下表所示 若超过规定值,如对B级绝缘的电机,温升每增加10度,电机的寿命将降低一半。因此电机的温升试验,准确的测取个部件的温度,对改进电机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电机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对电机绕组和其他各部分的温度测量,目前虽已采用不少先进技术,仍可归纳为电阻法、温度计法、埋置检温计法三种基本方法。 一、电阻法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电机绕组的电阻值将随着温度的上升而相应的增加,而且其阻值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根据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测定电机绕组的电阻来确定其温度,故称电阻测量法。 当绕组温度在-50~150度范围时,其温升有下式确定

Δθ=(R f-R0)(k+θ0)/R0+θ0-θf 式中R0、θ0分别为绕组的实际冷态电阻和环境温度;R f、θf分别为绕组热态式电阻和环境温度;k为常数,对铜绕组为235,对铝绕组225 如果不能采用带电测量装置,可采用较先进的快捷、准确、数字显示的各种毫欧表或微欧计等直流电阻测量仪。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采用高准确度、高稳定度的恒流电源所产生的直流电流通到被测电阻上,则电阻两端的电压降将严格的按照电阻值变化 二、温度计法 对电机中不能采用电阻法测量的部位,如定子铁心,轴承及冷却介质等,可采用温度计法来测量。 温度计法是用温度计贴附在可接触的表面来测量温度,所测得的温度是被测点的表面温度。为了减小误差,从被测点到温度计的热传导尽可能的良好,将温度计球面部分用绝热材料覆盖,以免周围冷却介质的影响。温度计除包括水银、酒精等膨胀式温度计外,也包括半导体温度计及非埋置的热电耦或电阻温度计。在电机中存在交变磁场的部分,不可采用水银温度计,因为交变磁场在水银中产生涡流会发热,以致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三、埋置检温计法 埋置检温计法是讲电阻检温计、热电耦或半导体热敏元件埋植于电机内部不能触及的部位,如定子绕组的槽部和铁心内等,经连接导线引到电机外的二次仪表,从而测定温度值。在测量时应控制测量

电动机温升分析标准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LX-FS-A12718 电动机温升分析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电动机温升分析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用简易方法测定电动机温升 通常巡视和检查电动机运行情况时,习惯是用手摸一摸电机外壳,以判断电动机是否过热。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其外壳温度不会过高,也就不会烫得烧手;如果烫得烧手,可能电动机的温升就过高了。也可以在电动机外壳上滴上几滴水,如果电机不过热,水滴是慢慢蒸发冒热气的;如果滴上水滴立即很快蒸发冒气并发出“咝咝”声,就说明电动机温升过高了。 当然较准确的是在电动机吊环孔内插入一支温度计(孔口可用碎布或棉花密封)来测量,温度计测得

搅拌机类电机温升和输入功率测试方法及标准

標題:攪拌器(Hand Mixer)類電機溫升和輸入功率測試方法及標準

1目的: 為本廠手提攪拌器(Hand Mixer)類電機溫升試驗和輸入功率測試提供方法和標準。 2適用範圍: 適用於本廠UF、UH等系列之手提攪拌機(Hand Mixer)類電機。 3試驗用材料: 3.1砂(50#~80#干砂); 3.2產品外殼(Housing): 外殼編號見FPS或PPS; 3.3Beater: Beater編號見FPS或PPS。 4測試電源: 4.1電壓 4.1.1UL標準: 產品額定電壓(見FPS或PPS); 產品額定電壓標為110~120V時, 用120V測試; 產品 額定電壓標為220~240V時, 用240V測試。 4.1.2IEC標準: 以額定電壓(見FPS或PPS)0.94倍和1.06倍中對溫升影響最大的電壓作為工作電壓。 4.1.3采用穩壓電源。 4.2電源頻率: 產品額定電源頻率(見FPS或PPS)。 5溫升試驗方法: 5.1UL溫升標準之試驗方法。 5.1.1將Beater裝上。

5.2IEC溫升標準之試驗方法: 5.2.1裝Beater, 在電機上沾熱偶線, 將砂加入碗內之方法及步驟順序與前面“UL標準之試驗方法”中 相關之步驟相同。 5.2.2使用電壓: 以額定電壓0.94倍和1.06倍中對溫升影響最大的電壓作為工作電壓。 a.使用混合打類似蛋糕糊一類的燈籠式Beater攪拌器運行15分鐘; 首30秒為產品最低速, 接著 最高速運行14分30秒。 b.使用蛇形Beater打發酵的面團一類的攪拌器: 手持式的: 運行5分鐘; 其它方式的: 運行10分鐘。 均為首30秒是產品最低速, 剩餘時間運行最高速。 6溫升標準: 6.1FPS或PPS)

用等效法测量电机温升

检测技术?TEST TECHNIQUE 用等效法测量电机温升 收稿日期:2004-12-04 张文海 徐丽 (成都精密电机厂,成都 610500) 摘 要:介绍了等效法测量电机温升的原理,并进行验证,同时对损耗等问题作了讨论。 关键词:电机;温升;试验;能量;消耗 中图分类号:T M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48(2005)03-0093-02 0 引 言 电动机的温升测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发电机陪试法。即被试电机拖动一台功率、转速相当的陪试电机作发电机,然后将发电机的输出能量消耗在电阻上,让被试电机在额定负载下运行,直到温升稳定,最后用电阻法测出温升值。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没有一台功率、转速相当的陪试电机,温升试验根本无法进行。当然,转矩仪也可用于温升试验,但因温升须长时间连续运行,这对贵重的转矩仪寿命是一个重大的损害,且转矩仪一般工作转速都不高, 6000r/m in以上的高速电机,甚至额定数据测量都不能用转矩仪,当然用它测高速电机的温升就更不行。为此,笔者提出一种单机等效测量温升的方法。 1 等效法测量温升的原理 众所周知,无论直流电机还是交流电机,运行时的发热,均来自于电机的损耗,也就是说,效率越高的电机,损耗越小,发热也就愈少,温升则低;反之,损耗越大,发热就厉害,温升则高。因此,我们可以把一台电机损耗的大小,等效成一个功率大小不同的电炉对电机个体加热。前面的温升试验发电机陪试法,则是一种间接电炉加热法,即被试电机带额定负载运行时,损耗象附带放了一个电炉为电机个体加热。有了间接电炉法,可以想能否用直接电炉法为电机个体加热?回答是可以的。方法是只要能测知这台电机的效率是多少,就可算出这台电机额定输出时的损耗功率是多少,然后将这台电机的转子卡住堵转,再在线圈内通直流电流。电流的大小,等于它与端电压的乘积,即额定运行时的损耗功率。这样测出的堵转温升,理论上应与电机额定运行的测出的温升相等,因二者的发热条件和散热条件基本一样。等效法测电机温升,正是基于这一原理。 2 实验验证 选择一台高速永磁无槽直流电动机,因高速电机无论测功和测温升都比较困难。电机有关数据为:型号YZ-20;电压180V;输出功率2.3kW;额定转速6900r/min;额定电流13.8A;效率93%(无槽直流电机效率很高,实测为93%)。 1)用传统发电机陪试法测温升 该法必须再选一台同型号电机作发电机陪试,设被试电机为1#,陪试电机为2#,测试步骤为: (1)测出两台电机电枢一周内平均电阻R a,1# =0.48 ,2#=0.5 ,(2)测出两台电机单独6900r/ m in空载运行时的空载损耗P0。1#电机6900r/m in 时,U0=178.2V,I0=0.46A,则P0=V0I0=178.2×0.46=82(W),2#电机6900r/m in时,U0= 162V,I0=0.52A,则P0=V0I0=162×0.52=83 (W)。(3)温升试验开始,两台电机夹在专用安装板上同轴对施,1#电机通直流180V起动运行,拖动2#电机作发电机发电,用滑杆电阻调节2#电机的负载电流,当1#电机的输入电流达到13.8A时,算出1#电机的输出功率为2311W,输入功率为2484 (W),损耗为173W。(4)电机在此额定负载下运行 1.5h,测得的温升值为8 2.8K。 2)同等效法测温升比较 (1)用发电机陪试法测量升已知1#电机额定负载13.8A时的损耗是113W。(2)将1#电机电枢卡住堵转,并安装在同一安装板上,然后将电机通直流电流,使电枢电流与端电压乘积等于173W。(3)以此恒功率堵转1.5h,测出的温升值为87.5K,比传 — 93 — 用等效法测量电机温升 张文海 徐丽

温度与温升

温升就是电机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出的数值. 电机温度与温升的概念及测量和计算 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 电机绕组、轴承及其它部件,只有低于其最高允许工作温度下使用,才能保证其经济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电气时代》2001年第2期刊登的《温度与温升》值得学习和深思。笔者愿借题再探讨有关认识。 电机的发热避免不了的想到了发热程度,涉及到电机发热程度的理论认识是:温升,温升限度、绝缘材料、绝缘结构,耐热等级等。因此,要认识和理解上面几个名词的含义,才能更好地注意和修正电机的发热程序。 1.温升电机温升温升限度 (1)某一点的温度与参考(或基准)温度之差称温升。也可以称某一点温度与参考温度之差。 (2)什么叫电机温升。电机某部件与周围介质温度之差,称电机该部件的温升。 (3)什么叫电机的温升限度。电机在额定负载下长期运行达到热稳定状态时,电机各部件温升的允许极限,称温升限度。电机温升限度,在国家标准GB755-65中作了明确规定,如附表所示。 在电机中一般都采用温升作为衡量电机发热标志,因为电机的功率是与一定温升相对应的。因此,只有确定了温升限度才能使电机的额定功率获得确切的意义。 2.绝缘材料绝缘结构耐热等级 (1)什么叫绝缘材料。用来使器件在电气上绝缘的材料称绝缘材料。 (2)什么叫绝缘结构。一种或几种绝缘材料的组合称绝缘结构。 (3)什么叫耐热等级。表示绝缘结构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并在这样的温度下它能在预定的使用期内维持其性能,在允许的范围内及其所分的等级耐热等级。耐热等级分为Y级9

0℃、A级10℃、E级120℃、B级130℃、F级155℃、H级180℃和H级以上共七个等级。 从上所述,电机中不同耐热等级的绝缘材料有着不同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所谓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指:在此温度下长期使用时,绝缘材料的物理、机械、化学和电气性能不发生显著恶性变化,如超过此温度,则绝缘材料的性能发生质变,或引起快速老化。因此,绝缘材料最高允许工作温度是根据它经济使用寿命确定的。从附表中可以看到,温升限度基本上取决于绝缘材料的等级,但也和温度的测量方法、被测部的传热和散热条件有关,取决于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当周围冷却介质(例如空气)的最高温度确定后,就可根据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工作温度规定电机部件的温升限度。根据统计我国各地的绝对最高温度一般在35~40℃之间,因此在标准中规定+40℃作为冷却介质的最高标准。 3.温度的测量 (1)冷却介质温度测量。所谓冷却介质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把定子和转子绕组、铁心以及轴承的热量带走的物质;如空气、水和油类等。靠周围空气来冷却的电机,冷却空气的温度(一般指环境温度)可用放置在冷却空气进放电机途径中的几只膨胀式温度计(不少于2只)测量。温度计球部所处的位置,离电机1~2m,并不受外来辐射热及气流的影响。温度计宜选用分度为0.2℃或0.5℃、量程为0~50℃为适宜。 (2)绕组温度的测量。电阻法是测定绕组温升公认的标准方法。1000kW以下的交流电机几乎都只用电阻法来测量。电阻法是利用电动机的绕组在发热时电阻的变化,来测量绕组的温度,具体方法是利用绕组的直流电阻,在温度升高后电阻值相应增大的关系来确定绕组的温度,其测得是绕组温度的平均值。冷态时的电阻(电机运行前测得的电阻)和热态时的电阻(运行后测得的电阻)必须在电机同一出线端测得。绕组冷态时的温度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认为与电机周围环境温度相等。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绕组在热态的温度了。

电动机温升分析(最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动机温升分析(最新版)

电动机温升分析(最新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用简易方法测定电动机温升 通常巡视和检查电动机运行情况时,习惯是用手摸一摸电机外壳,以判断电动机是否过热。正常运行的电动机,其外壳温度不会过高,也就不会烫得烧手;如果烫得烧手,可能电动机的温升就过高了。也可以在电动机外壳上滴上几滴水,如果电机不过热,水滴是慢慢蒸发冒热气的;如果滴上水滴立即很快蒸发冒气并发出“咝咝”声,就说明电动机温升过高了。 当然较准确的是在电动机吊环孔内插入一支温度计(孔口可用碎布或棉花密封)来测量,温度计测得的温度一般比绕组最热点温度低10℃~20℃。根据测得的温度推算最热点的温度,正常运行时,不应超过该电动机绝缘等级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 二、造成电动机温升过高的原因 造成电动机温升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源、电动机本身、负载以及工作环境和通风散热情况都会导致电动机过热。主要原因归纳

变频电机温升的分析及对策

变频电机温升的分析及对策 摘要:调速技术的蓬勃发展,变频器供电电机的温升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动机的温升限度;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变频器供电对变频 电动机温升的影响及其它原因对变频电机温升的影响;最后从降低发热量和提高 散热能力两方面提出缓解电机温升的措施,并指出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变频器变频电动机温升及对策 一、电动机的温升限度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是电机设计及运行中的 一项重要指标,人们根据不同绝缘材料耐受高温的能力对其规定了7个允许的最 高温度,按照温度大小排列分别为:Y、A、E、B、F、H和C。它们的允许工作温 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和180℃以上。电机各部位的温度限 度与绕组接触的铁心温升应不超过所接触的绕组绝缘的温升限度,即A级为60℃,E级为75℃,B级为80℃,F级为100℃,H级为125℃。 二、案例分析 1、故障现象 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新田选矿车间长距离(3987米)原矿运输皮带驱 动站,由两台690V/630kW变频交流电机进行驱动,两台电机由两台西门子变频 器通过“主-从控制”模式运行,根据生产需要,调节电机转速以改变进料量。每小 时运输原矿约400-600吨,担负着车间原矿供料任务,是生产流程中的一个重要 关键环节,从2013年9月安装结束运行后,两台电机普遍存在发热严重,并有 异常噪音,2#电机尤为明显,运行两年多发生了近5次匝间短路烧毁事故。 2、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1)变频器参数 变频器采用西门子原装柜式变频器G150系列,具体参数如下: (2)电机型号参数及运行参数: 1#电机型号YLVF400-4-G1(安徽皖南),功率630KW ,电压690V,额定电 流612.5A额定转速:1490r/min,防护等级IP54 ,扭矩4033N/m 调频范围5- 75HZ ,重量3300kg ,轴承型号6326/6326-S 。运行参数:电流一般389-420A, 负荷63.5%-65% 运行频率:47-48HZ 转速:1424r/min,轴承温度:前轴承65℃ 左右,后轴承60℃左右,绕组温度:110.℃— 115℃。 2#电机型号Y2SP4008-4(湖南湘电),功率630KW,电压690V,额定电流611A,防护等级IP54 额定转速 1490r/min ,调频范围5-75HZ 功率因数0.90 冷 却方式IC416 ,海拔1400m ,重量3290kg 。运行参数:运行电流380-430A,负 荷62%-65%,运行频率47-48HZ ,转速1430r/min ,轴承温度:前轴承78℃左右,后轴承85℃左右,绕组温度:115.3℃ -125℃。夏秋季随环境温度的增高相应增加。 (3)故障分析: 根据电机其运行参数看:两台电机运行负荷未达到满负荷,经检查电机主线 路至变频器柜出线端约50米左右,变频器柜输出端未装输出电抗器,判断是否 存在变频器输出有高次谐波与集肤效应对电机绕组温度产生影响变频器逆变部分 是将直流电压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压,通过控制六个桥臂的开关元件导通、关断来 实现三相交流电压的输出,一般改变变频器输出电压的PWM方式,它虽与正弦 波电压幅值等效,但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矩形波组成,虽然变频器装有滤波装置,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及允许温升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及允许温升 电动机的导线及槽内都要用绝缘材料,槽内所采用的绝缘材料有纸、布、绸、玻璃纤维、石棉、云母等,导线绝缘也有绝缘漆、树脂漆、环氧漆、纱包、丝包、漆包等方式,按电动机的功率大小、使用环境条件、环境温度等因素而定,具体分六级,见表1。 表1 电动机的绝缘等级及允许温升 对中小功率的电动机,绕组内(即槽内)不埋温度测量元件,所以无法得知较真实的温度值,只能从电动机外壳的温度高低来判别,这比槽内的温度要低20~30℃,日常判别电动机的温度也只能如此,具体可用棒形酒精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表面电子测温仪、红外辐射测量仪。允许温升的计算方法为 允许温升=允许最高温度-内外温差-环境温度 例如,用A级绝缘材料时 允许温升=[105-(20~30)-35]℃=(40~50)℃ 这时外壳测得的温度应是[(40~50)+35]℃=(75~85)℃ 电动机的温升高低与电动机的负载大小、环境温度高低、通风量的大小、实际转速高低(尤其是变频调速f<50Hz 运行时要注意)和电动机的质量好坏有直接关系,但不能超过允许最高温度,否则会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甚至冒烟、烧毁。所以在电动机运行中要经常测量,观察电动机的外壳温度的变化,切不可马虎大意。 电机绕组温度与温升的国家规定允许标准

大家都知道衡量电机发热程度是用“温升”而不是用“温度”来衡量的,当“温升”突然增大或超过最高工作温度时,说明电机已发生故障。下面就一些基本概念给出基本说明。 1 绝缘材料的绝缘等级 绝缘材料按耐热能力分为Y、A、E、B、F、H、C7个等级,其极限工作温度分别为90、105、120、130、155、180℃、及180℃以上。 所谓绝缘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系指电机在设计预期寿命内,运行时绕组绝缘中最热点的温度。根据经验,A级材料在105℃、B级材料在130℃的情况下寿命可达10年,但在实际情况下环境温度和温升均不会长期达设计值,因此一般寿命在15~20年。如果运行温度长期超过材料的极限工作温度,则绝缘的老化加剧,寿命大大缩短。所以电机在运行中,温度是影响绕组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之一。 2 温升 温升是电机与环境的温度差,是由电机发热引起的。运行中的电机铁芯处在交变磁场中会产生铁损,绕组通电后会产生铜损,还有其它杂散损耗等。这些都会使电机温度升高。另一方面电机也会散热。当发热与散热相等时即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不再上升而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当发热增加或散热减少时就会破坏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