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设计

倍的认识

一、导入

1、拍手游戏

老师拍2下,你要拍3个2下,你要怎么拍?(集体)

你要怎么拍,才能让老师很清楚你拍的是3个2下?(原来拍2下,停顿一下,3个2下就很明显了?

现在,你能说,老师拍的和你拍的有什么关系?(预设:比多,比少的关系,倍数关系)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倍的认识》

二、单元展开

(1)、多渠道导学,出示导学单:

1.自学数学书第50页,

2、△△

○○○○○○

☆☆☆☆☆☆☆☆☆☆☆☆

先圈一圈,再用“倍”来表示其中两种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看的?

3.请你举一个例子来表示“倍”

(2)自主性预学

1、小组交互性研学

2、全班交互性研学

(1)汇报:△△

○○○○○○

句式:我△比的是和,我把2个△看作一份圈起来,○有3个2,所以△是○的倍(多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并质疑为什么2个2个圈,)○○○○○○

☆☆☆☆☆☆☆☆☆☆☆☆

(质疑为什么是5个5个圈,因为比的对象不一样)

请全班同学挑其中的一个倍数关系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全班齐读三个倍数关系,这里解决谁是一倍数,谁是几倍数,倍数关系就是几倍数和1倍数之间在比,从学生说把什么看成1份引导是的后面都是1倍数,是的后面都是几倍数。

(2)举例来说明倍,请一组代表上来展示(文字、数字、图形)来表示倍,其他小组边听边思考:

1、——是1倍数

2、——是几倍数

3、——和——比

在老师举个例子比如8只老虎是8倍,学生质疑或修改,巩固倍是两个事物在比较。再请同组相互说一说你用被来表示的例子.

三、巩固性促学

要求:绿色小棒是红色小棒的2倍

(1)小组摆多种汇报展示,讲述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先摆红棒(1份数),再摆绿棒(几份数),再说一说之间的倍数关系。

(2)质疑为什么都摆2倍,摆的方法不一样呢?1份数都不一样,所

以几分数也变了,那现在来考考大家,绿棒99根,红棒呢?

(3)现在老师摆一个

红棒:

绿棒:

请学生说一说倍数关系(预设:绿棒是红棒的2倍多1根;绿棒是红棒的3倍少1根),怎么使它变成整数倍

方法可以去掉、可以贴上,既可以贴也可以去

请学生自己选用三种方法,再摆成整数倍,再说一说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同桌交流)

总结: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环节,你对倍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呢?

板书设计

△△ 3个2 ○是△的3倍

○○○○○○ 6个2 ☆是△的6倍

☆☆☆☆☆☆☆☆☆☆☆☆ 2个6 ☆是○的2倍

苏教三上数学《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6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能用“倍”说明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联系“倍”的认识解决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借助直观、由具体到抽象建立倍的概念活动中,感受概念学习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联系已有认识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现实世界,并与原有的知识具有联系;感受数学内容的特点,体会不同事物之间可以比较,比较的方法可以不同,对数学方法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课前互动,拍手游戏 一、情感驱动,激趣引新 1.谈话引入。 2.出示2朵黄花,再依次出现1朵、2朵红花。 问:黄花朵数和红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

3.揭示课题。红花的朵数和黄花的朵数一样多,我们还可以这样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1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倍。 (板书:倍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黄花的朵数和红花的朵数有什么关系这一问题引领,让学生明白两种数量相比,除了原来学过的多与少的相差关系外,还有着倍的关系。从差比到倍比, 2 水到渠成的引出课题。】 二、探析数理,自主建构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黄花2朵不变,红花增加4朵,问:这时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2)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2朵黄花圏起来,表示1份。 (3)说明:把2朵黄花看成1份,红花有3个2朵,也就是这样的3份,我们就可以说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3倍。 (4)3倍什么意思?谁能像老师这样来说一说。 2.形成概念。 (1)提问:红花再增加2朵,这时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2)先圈一圈,再填一填,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 (3)交流:为什么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 (4)小结:有几个黄花的朵数那么多,就是黄花的几倍? 3.认识算法。 (1)引导:用每2朵圈一圈的方法,可以看出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如果要求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几倍,可以怎样计算呢?请小朋友们结合刚才图上的分法想一想要用哪种算法,拿出练习纸,列式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2020年的教师资格证面试即将来临,那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占此次面试分数一定的比例,因此写一个好的教学方案板书对这次考试来说非常重要。要想取得高分通过此次考试,要对教学设计相关考点非常熟悉。那么,小编现在结合了近几年教学设计常考的题,给大家分享一下下面的模板。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认出、了解、理解、描述、会运用、会写、会算、能证明(概念、性质、含义、定理、公式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体验、探索(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推理论证等)过程,提高、培养(观察分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数感、符号意识、模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来讨论思想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xxx,培养xxx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找出重要的知识点) 难点:(结合学生的学情,分析本节课哪些知识学生比较难掌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谈话引入或情景引入等) 教师活动:根据教材内容自制多媒体动画(或展示xxx、创设xxx 等),引出课本主题图。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与有关的数学

问题。教师指出本课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是:1.xxx;2. xxx;等学生活动:就教师的提问展开独立思考或讨论得出xxx 设计意图: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二、探究新知 环节一:动手操作,锻炼能力 教师活动:针对课本排版的第一个知识点,阐述活动和提出问题学生活动:xxxxx 设计意图:合作能力、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感、符号意识等 环节二:团队合作,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xxxx 学生活动:xxxx 设计理念:分析推理能力、抽象能力等。 环节三:xxxx 三、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关于小学数学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关于小学数学公开课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主要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丰富练习方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2.分数乘法既是本单元的基础也是分数除法学习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所学内容非常重要。 学情分析 1.由于分数乘法的计算过程要比整数乘法的极端过程复杂,因此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吃力感,所以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保证。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小学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还是以整数乘法为主,他们习惯于学习整数乘法方面的知识和解题方法与思路。因此学习本节课内容主要从整数入手,逐渐加强学生对分数乘法的认识。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在刚开始学分数乘法时可能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后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1.出示复习题。 列式计算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8个6是多少? 计算: 46+46 +46 = 15+15 +15 = 用乘法可以怎样表示? 2.引出课题。 20(5)+20(5)+20(5) 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1、利用 20(5)+20(5)+20(5) 教学分数乘法。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 2、出示例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11(2)”,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获得“倍”概念的直观体验,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个几”和“几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除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之外,还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种倍数关系。你想了解什么是“倍数”关系吗?那就好好学习今天的数学课吧!(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二、探索交流、学习新知 1、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你能知道哪些有关萝卜的信息? 2、学生汇报:胡萝卜2根, 红萝卜6根,

白萝卜10根 3、这些萝卜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有什么发现? 谁来帮老师将黑板上的红萝卜图片摆一摆,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与胡萝卜之间的倍数关系。 4、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6根红萝卜有几个2根呢?我们用笔一起来圈一圈。 我们圈了几次?可以圈出3个2根,我们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在图下方) 那白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之间有没有倍数关系呢?你是怎么想的?请把你的想法在练习纸上圈一圈、填一填。 5、谁能根据自己的圈法将黑板上的白萝卜图片也摆一摆? 6、出示例2 出示课本例2情景图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这两个信息可以解决这样问题。 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呢? 那么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指名说,同桌互说) 7、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仅圈一圈、分一分,还可以用除法。 三、练习巩固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计精编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优秀教学设 计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倍的认识》 310班:彭妃焕 一、教学目标 二、(一)知识与技能 三、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四、(二)过程与方法 五、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六、(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七、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 九、教学重难点 十、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十一、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旧知回顾 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瓜果飘香,蔬菜满仓。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先后出示) 1.先观察再说一说。

(1)先出示第1幅图(2个辣椒),依次出示第2,第3、第4幅图。 问题:先摆了几个2又摆几个2现在有几个2 (2)出示玉米图(3个一组) 问题:几根玉米为一组有几组可以说是几个几 (3)出示紫薯图(5个一组) 2.让学生看图表述(用“几个几”)说出图中的物品: 4个2、5个3、3个5。(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在丰收的季节里,勤劳的小兔子也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征。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的根数是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

人教版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中心任务:海贝贝冲浪谁最棒中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发展初步的观察、比较、操作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建构“倍”的概念,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蓝色黄色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创设中提出中心任务 谈话:每学期结束的时候,大队部的翁老师正在统计海贝贝冲浪谁最棒?大家能帮她一起完成吗?(出示一年级海贝贝冲浪情况) 一(1)一(2)一(3)一(4)一(5)一(6)黄贝贝324 蓝贝贝 名次 1.看一看,你从这张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2.他们三个班蓝贝贝的数量都是黄贝贝的2倍?猜一猜,他们的蓝贝贝各有几只? 二、在有效探究中认识“倍”的含义 刚才大家都做了大胆的猜想,那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现在你最想了解什么知识?(倍)那我们先来认识倍,(板书:倍的认识) 1.自主阅读,建构倍的模型

1.圈一圈:把黄贝贝圈起来,看作一份。把蓝贝贝也像这样圈一圈,有()份。 2.说一说:黄贝贝有3只,蓝贝贝有这样的()个3只,蓝贝贝的数量是黄贝贝的()倍。 反馈 板书:黄贝贝有3只, 蓝贝贝有2个3只,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现在谁能说说,蓝贝贝数量是黄贝贝的2倍什么意思? 2.圈圈说说,形成倍的初步认识。 那刚才大家对一(2)一(3)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也像刚才一样在头脑中圈一圈,圈好后自己轻轻说一说。 3.观察比较,掌握倍的本质内涵。 我们看这三个班的海贝贝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蓝贝贝只数是黄贝贝的2倍。 4.辨析纠错,充实对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全省一等奖)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全省一等奖)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三册(第39页例12、例13。) 教材简析:倍概念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一般乘除的知识后进行演化学习的,它是依据乘除知识中“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两个不等量的比较,由“份”引出“倍”,最终又回到“份”,使倍的知识在整体网络中产生和发展。 设计思路:指导思想——活动中学数学。 第一层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再现“几个几”的旧知,为新知同化提供生长点。 第二层通过观察、演示和讲解,在认识“1份”和“几份”的基础上引出“倍”,将“几个几”与“几倍”联系起来,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第三层通过操作、游戏长讨论,发挥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丰富“倍”知识的表象,深化对“倍”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1、知道“倍”是由两个数量比较得到的。能说出和摆出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和有条理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渗透比的思想方法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看图说出各是几个几。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12。 认识“1份”。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种颜色的带子。(出示教具,贴在黑板上:)请看,红带子和黄带子比,长短怎样?(同样长)如果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也有这样的几份?(1份) 认识“几份”。师将红带子的长放至2段。提问: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份?是这样的几份?师再将红带子放至3段、4段,分别提问:红带子长有几个这样的1份?是这样的几份? 引出“倍”。师: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这样的4份,我们就说“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4倍”。学生齐说一遍后,再问:“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4倍”是什么意思?师把红带子折进去一段,再放出来一段,分别提问:这时红带子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份,红带子的长是带子的几倍?(同桌学生以“悄悄话”的形式练习口述) 小结:像这幅带子图,把黄带子的长看作1份,红带子的长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说红带子的长是黄带子的几倍。揭示课题(板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数学教学设计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对教学的过程实行事前的思考,之后做出供下一步实行教学的一个行动方案,做出行动方案的过程,就是教学设计。就其本质来说,教学设计是一个分析教学问题,设计、评价、修改解决方案的系统计划过程。一些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即他们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实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这些操作是必要的,也是最基本的。 (二)教学设计要做什么 1、分析教学目标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即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1)、学习者的主体特征;(2)、教学目标只定义所有学习者都要达到的基本要求;(3)、教学目标应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变化性;(4)、注意水平与素质培养目标的提炼。 2、设计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用计算、比喻、演示教具、设疑、对比、类比等等来创设情境。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境下实行学习,其好处就是能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差别,强调了知识迁移水平

的培养。我们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例如:加减混合运算能够设计为乘公交车的上下车。 3、设计教学形式与方法 现在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合作探究的、动手实践的、观察比较、开放型的,等等。我们都是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来设计最适合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4、设计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学习应该是儿童自主的数学活动,要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探究、发现、解决问题。我们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并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亲历与体验。 二、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一)数学化设计理念 人们使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现实世界,分析研究各种具体现象,并加以组织整理,发现其规律,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数学的组织现实世界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因而我们在实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将现实的以及现实之上抽象出来的各种层次的“数学现实”世界,实行数学的处理,用数学化的意识去实行教学的设计,这种设计理念就是数学化设计理念。 (二)问题化设计理念 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如果始终将数学的教与学置于各种奇妙的富于思考问题情境之中,这种设计就是很好地贯穿了问题化设计理念。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学设计《植树问题》 胜利街小学詹裂 教学目标: 1、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会灵活解决植树问题。 2、掌握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初步感悟“化归”的解题方法。 3、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一一对应,建立植树问题模型难点:建模,及“化归思想”的渗透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自备画图用直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模 1、图片:感知“间隔” 出示学校或广场树木、路灯、建筑等图片。 熟悉吗?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师说出“间隔”,并板书。 2、站队:认识“一一对应” 树和树之间柱子和柱子之间路灯和路灯之间有间隔,咱们同学站队的时候有没有间隔?谁愿意到前面来站一站? 指3 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个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人,几个人几个间隔? 你发现了什么? 人比间隔多1 个。为什么呢?师引导:我们可以这样看:先不管这个同学,从前面看,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怎么样?有规律吗?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做“一一对应” (板书)。前面都是一一对应,最后一个是人,人数比间隔数怎么样? 如果继续往后排,排到墙,没法站人了,几个人几个间隔?人与间隔怎么样?一一对应,相等了,是吗? 这节课我们就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研究一些新问题。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图) 指名读题。先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谁来说说? 指名说。师板书结果及算式。 2、找规律 猜测毕竟是猜测,究竟哪一个结果正确呢?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咱们能不能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摆一摆,或者画一画?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找一找这其中的规律,好吗? 小组活动,师提示:“请大家用一一对应的眼光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了解学生理解及表达情况,个别指导,提示“一一对应”。 3、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哪个小组是用小棒摆的?先上来说一说。生1:…… 师板书相关数据(棵数间隔数)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哪个小组用了画图的方法?上来跟大家说一说。 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除了画图,摆小棒,还有用其它方法的吗? 通过各小组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 1 ,师板书。 4、优化方法 在刚才找规律的过程中,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研究了几根小棒,有的同学画了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捷?为什么?如果画图的话,怎样画更简捷? 以后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这样,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多的变成少的,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你学会了吗? 5、验证规律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一起来验证一下.示图:用一条线段表示20 米长的路,每隔5 米栽一棵,一共分了四段,栽了几棵树呢?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多这一棵?演示一一对应。 6、应用规律 这个规律能不能用到100 米的小路上?哪个结果正确呢?谁来解释一下算式的含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3、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磁钉、小棒。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激趣。 (一)我会说。(小黑板出示) 1、10里面有()个2.。 2、9里面有()个3。 3、3个4是多少?(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二)游戏。 游戏1:师拍2下,生拍5个2下。

游戏2:师拍3下,生拍4个3下。 游戏3:师拍4下,生拍3个4下。 游戏4:生拍2下,师拍5个2下。 二、情景创设,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倍”,建立“倍”的概念 师:大家表现真棒,小兔子听到我们欢快的拍手声,跳起了舞。它们在忙着收获呢,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小兔子拔萝卜”主题图 2、用“几个几”表述,初悟“倍”的含义。 (1)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2)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成1份,你能把红萝卜的根数用“几个几”来表述吗?一起数一数:1个2,2个2,3个2。 板书:3个2 3、找准关系,用“倍”进行语言表述。 (1)红萝卜的根数有3个胡萝卜那么多,呈现更简单的表述方法:“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板书: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指名说,再集体说。 师:还可以说成几是几的3倍呢?(6是2的3倍) 揭题,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2)自主说一说白萝卜与胡萝卜的倍数关系。(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倍的认识》公开课教学设计名师优质资料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利用旧知迁移,理解“倍”的意义,建立“倍”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操作、推理、迁移及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圆片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 拍手游戏: 师:上课之前,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让学生说出是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 就用他教我们的好方法试试看,(就是刚才这道题,全班共同拍3个2)预备:(师做好示范的动作)开始!(师边拍边数1、2;空一小会儿,再1、2;再空一小会儿,1、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预备,心里数,开始!(老师带全班学生共同拍,师口型数数,不出声音) 3、刚才咱们合作做了个小游戏,现在哪两个同学愿意到前边玩?你们俩分分工,谁先拍,谁后拍?开始吧! 4、你们想玩吗?两人一组,每人玩一次。 5、我们看这组同学是怎样玩的? 指其中的一个人:他给你出题了,你来拍,大家一起来猜他(指出题人)出的是什么题目?大家猜完后反问:你出的是 ?(换另一个学生拍)师:课下同学们可以两人一组,继续玩,现在我们开始上课,看谁最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备课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小学数学优质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优质教案设计 【篇一: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 小学数学优质课教案《乘法分配律》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36 页例3。 执教:津市市灵泉中心小学唐燕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乘法的分配律在本册书中所学的运算定律中,是学生最难掌握的知识。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往往没有学习兴趣,教师教学时往往只注 重结论教学,而忽视了过程教学,对于学生只要求掌握并能运用乘 法分配律,而能否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不作要求。因此, 学生并未真正发现和理解这个运算定律,未能自觉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简便运算,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也没得到充分 的发展。 本课设计旨在其一:创设问题情境,质疑、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意识。本课设计故事情境引入,激发学生自主参和学习 意向,自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主动参和意识。 其二;培养学生“发现”、理解数学规律的能力。本课学习中,用启 发和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入部分的初步感知,例3教学 中的数形结合,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使学生全 体全过程参和,发现和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把教学生学会知识转变为学生会学知识,教给了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理 解数学规律的能力。 其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在学习乘法分 配律时,往往能掌握和运用这个运算定律,但大多数学生很难用准 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因此,本课在各环节教学中注重指导

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述乘法分配律,在练习设计中,通过专项训练,突破这个难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当 学生发现和理解了乘法分配律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用语言抽象、概括这个定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 1、发现、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 2、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乘法的分配律,并能初步运用乘法的分配律;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教学重点: 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其使用。 教学难点:使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非常高兴,我想带大家一起走进神秘 的数学王国,你们愿意吗?我先到口算殿看一看吧。 口算: 最后二题能不能很快算出结果来呢?其实我就能一眼看出它们的结果!这里面藏着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探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行口算训练的同时, 为学习新课埋下伏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自主探索,合 作交流

三年级数学上册 倍的认识教案

倍的认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0页例1及相关内容。 【课程标准描述】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学习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2.结合学生熟悉的各种动物、植物、图形的情境,通过看一看、圈一圈、摆一摆、辨一辨、做游戏等活动,能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准确说出“几份”就是“几倍”,能正确描述具体情境中倍的含义。提高几何直观能力。 3. 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学习难点】 正确找出作为1份数的标准量,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拍手游戏,巩固“几个几”的知识,且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的关系”发现图中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以评价目标1。 2.创设“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感知倍的含义,通过设计动画情境,不断改变所比较的两个量的数量,在丰富的比较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以评价目标2、3。 【学习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评价目标1) 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拍手游戏吧。 游戏一:教师拍2下,学生拍2个2下。 游戏二:教师拍3下,学生拍2个3下。 游戏三:教师拍4下,学生拍3个4下。 游戏要求: (1)注意停顿。如“游戏一”中,学生拍3个2下时,每拍2下要停顿一会。 (2)注意思考拍的次数。如“游戏一”中,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是几下。 师:大家的表现真棒,伴随着大家的掌声,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的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意义 (1)看一看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小兔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贴教具: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倍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说明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0页的例1.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倍”在小学数学里是一个重要概念,是在学生学习整数乘法与整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整数倍”的概念。也是学生后续学习小数倍、分数(表示分率)、百分数、比的内容的基础,也可以看成是对“整数倍”的拓展。但是,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倍的含义比较难理解。与学生在一年级就已掌握的“比大小”相比,倍虽然也反映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关系,但它反映的是两个数之间的比率关系,因而较之“比大小”更抽象一些。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好奇。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形成过程。 【设计理念】 “倍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里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新课标“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指导。为此,在设计上要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数一数的过程,逐步建立倍的概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在获

取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圈一圈、画一画、数一数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 2.在观察、比较、变化、抽象中,让学生经历建构倍的直观模型学习过程,把握理解“倍”的本质,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推理、迁移及表达能力,发展基本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图片,小棒,展台。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师:秋天到了,小兔子在忙着收获秋天的果实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说说胡萝卜和红萝卜之间存在着什么数量关系吗? 生:自由说 师:是的,刚才同学们说的红萝卜和胡萝卜有多与少的关系,这里还有一种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而两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并不意味着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同。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是约分和通分的基础,而约分和通分则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显得尤为重要。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P75 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 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应用等过程,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体验互相合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猜想 视频1:小淘气分饼的情境 有一天淘气做了3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蓝猫、菲菲、霸王龙。蓝猫说:“我功劳最大,我要吃一大块。”菲菲说:“我要吃两块。”霸王龙抢着说:“我个头最大,我要吃3块。”淘气想了想便动手切饼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并向他们提问:“刚才,我把3个同样大小的饼,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分别给了你们1块、2块、3块,你们知道谁吃的多吗?”淘气的问题,立刻引起了他们的争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谁吃的多吗? 生:用分数表示出它们各吃了一块饼的几分之几。 视频2:出示三个分数:1/2 2/4 3/6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三个分数。并让学生猜测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关系,为自主探索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作必要的铺垫,同时又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1)这只是大家的猜想,究竟谁吃得多呢?亲自分一分,验证你们的猜想。 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视频3:演示操作过程 (2)既然他们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得出结论,三个分数相等)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二小学三年级备课组(王玉民、刘丽珠、王劲青、欧友凤、吕凌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及计算思路。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咱们一起玩个拍手游戏,谁愿意到前面来和老师一起玩(找一学生) 1、我先拍,听,我拍了几下(2下) 请你拍3个2下,其他同学听他拍得是不是3个2下 预设:(1)生会拍:你是怎么拍的 (2)生连续拍6下:谁有好办法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3个2下全班共同拍3个2) 2、再听老师拍了几下(3下) 请你们拍2个3下。

提问:怎样判断第二行星星的个数是第一行的几倍 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教师板书:4个星星为一组,第二行摆了3组,所以第二行是第一行的3倍。 3、初步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动手操作 师:第一行摆3个圆片,第二行摆的是第一行的4倍,第二行摆几个同学们会摆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动手摆一摆。 汇报交流(说清第二行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来) 指名学生板演,并说过程。 (2)结合实际说一说。 请同学们找出生活中的例子,用倍的关系说一说。 (31)师小结:比较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是以较小数为一份数,再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较大数就是较小数的几倍。一个数的几倍就是几个这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判断,进一步来巩固学生对倍的概念的理解,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圆片观察,使学生感知“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三、巩固拓展 1、拍手游戏。同桌对拍练习。 2、完成教材第50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再填空。 (情调:以较小数为一份数,再看较大数里面有几个较小数。) 3、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1)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互相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摆。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意图 【篇一: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整合教学设计】 数学广角(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数字和编码》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身份证编码的含义,体会编码编排的特性及使用的广泛性,从而初步的学会编码。 2、通过学生和计算机的对话,让学生了解数字编码的科学性,能运 用所学数学知识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编码含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 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编码、使用编码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合理性,科学性。教 学难点: 1、探索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合理性、科学性,初步学 会科学合理的编码。 2、认识到计算机是学习的有力工具。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数字编码和相关的编码知识(如:调查了解本地邮政编码、几个电话号码、几个车子牌号分别是什么?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等) 教学过程: 一、铺设激趣 观看课件演示 1、体会数字在生活中的使用,导入编码,揭示课题。 2、学生汇报课前调查。 3、提出研究对象:身份证号码。 (设计意图:从数字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拓展(利用查询工具查询老师的信息) 1、了解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的信息(小小查询员) ①身份证号码的位数。 ②查询老师的身份证号码。 ③身份证号码包含的信息。 2、调查身份证号码编排的方法(小小调查员) ①身份证中的每一种信息分别是由哪几位数字所表示的。 (利用网页观察比较,交流想法) ②学生调查汇报。 ③归纳编排的方法。 3、体会编排的特性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打细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精打细算》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精打细算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基于上述原因,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了下面两点: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导入时用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出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走进学习活动,然后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体会迁移的学习方法。 迁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模式之一,本课的开始,设计与例题数量关系相一致的整数除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答,明确数量关系,使学生轻松地由整数除法过渡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减轻了学习难度,便于理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每天喝牛奶吗?价钱怎么样?我这里有一个关于牛奶价钱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两家商店同一种牛奶的报价图片) 2.观察情境图,获取信息。 师:从图上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如果你去买牛奶,你会去哪家买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要比较单价,哪家便宜,就去哪家买) 4.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确定哪家的牛奶便宜。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探究新知 1.提问:要想知道哪家牛奶便宜,应该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1.5÷5,12.6÷6) 2.探究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数学《倍的认识》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 念。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 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倍”的模型,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大家发现教室里有什么不一样?让我们对老师们的到来拍手表示欢迎。刚才大家拍手拍得很热烈,接下去的拍手,可有要求了哦。请看大屏幕:(出示3个2下)谁想试试?要求让大家很快听出是3个2下。 谁还想来试试?你觉得他拍得好不好?为什么? 那谁会拍4个3下? 2个6下呢?那么多小朋友都会,那我们一起来。老师没听清,这可怎么办呢?(嘴巴里念一个“空”字) 大家的表现可真棒!听到这节奏明快的拍手声,瞧,小兔子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P50主题图)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 (1)看一看 看一看,这幅图中有什么?数一数,它们分别有多少?自己轻轻地说一说。 好,谁来说一说?谁有补充? 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胡萝卜几根?(贴)红萝卜呢?白萝卜有……?(贴)(2)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看黑板?红萝卜的根数和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

相差4根:这句话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如果把2根胡萝卜看作一份,那么红萝卜呢?有这样的……?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倍,一起读一读课题:倍的认识。 为什么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谁来说一说?(板书:2根,3个2根)谁能再来说一说?你会说了吗?同桌相互说一说,来,咱们一起来说一说。胡萝卜有……嗯,说得很有道理! 追问用除法计算的孩子:怎么想到用除法计算的? 谈话:是呀,我们圈一圈,不就是为了发现6里面有几个2吗? 刚才我们数出了白萝卜有几根,那么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呢?(板书:是的()倍) 为什么?因为……听明白了吗?谁还想说一说?如果再来两根白萝卜呢?那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再来两根呢? 看到这么多的萝卜,一群兔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你发现了什么?(6只白兔,3只黑兔,的只数是的()倍呢?)为什么?因为……把谁看作了一份? (3)做一做 小朋友们都学得特别认真,现在我们就来练一练,请你把课本翻到第50页,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开始。你是怎么填的,谁愿上来介绍一下? 来看第二题。谁看懂了第二题的意思?第一行摆几根?第二行有什么要求?请你直接把小棒画在句子下方并完成填空,开始。 谁愿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画的?他画得对不对,我们来检验一下(圈)。几个5根?你也是这样的请举手。 (4)摆一摆 好,请大家合上课本课本,轻轻地拿出小棒,我们要来摆一摆,比一比谁听得最仔细,摆得最认真。老师请一位小朋友到展台上来摆。 其它同学请你在桌上摆一摆。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5倍。摆得和她一样的请举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