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
- 格式:doc
- 大小:503.50 KB
- 文档页数:6
不同手术时机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一、手术时机对治疗效果的影响1. 早期手术时机早期手术时机是指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发生后的48小时内进行肋骨内固定术。
早期手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减少患者疼痛感和并发症的发生。
由于肋骨内固定术可以恢复受损肋骨的结构和稳定性,因此患者在手术后的呼吸困难和疼痛明显减轻。
早期手术还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和减少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研究表明,早期手术时机可以显著降低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的呼吸、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晚期手术时机是指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发生后的48小时以上进行肋骨内固定术。
对于一些情况比较复杂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晚期手术时机可能更为适合。
由于多发性肋骨骨折伴随着其他器官的严重损伤,例如气胸、血胸等,因此需要在初期进行其他相关的救治措施。
在其他器官损伤得到有效控制后,在48小时后进行肋骨内固定术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由于晚期手术时机下患者的自身条件可能更加稳定,手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晚期手术时机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不同手术时机下的肋骨内固定术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早期手术时机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而晚期手术时机则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选择手术时机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的可行性,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希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手术时机下的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疗效和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肋骨内固定手术的观察与护理肋骨骨折在胸部损伤中约占61-90%,第3-7肋最容易发生骨折。
胸部外伤造成的多发性肋骨骨折常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可造成患者胸壁不稳定、胸壁软化、反常呼吸运动、连枷胸等,且易引起肺挫伤、气胸和血胸等并发症,从而导致患者呼吸循环病理生理改变。
因此多发性肋骨骨折尤其是连枷胸合并肺挫伤的患者应早期给予积极的治疗。
以往多发性肋骨骨折多采用制动、多头胸带包扎固定、镇痛、抗感染、祛痰等保守方法或胸廓外固定方法。
但治疗时间长,并且延缓肺功能的恢复。
目前我院通过手术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效果满意。
观察本院2010年9月-2011年3月共对25例不同原因所致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内固定治疗,4例合并其他骨折转入骨科继续治疗,其余痊愈出院。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19-68岁。
制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坠落伤4例,挤压伤2例,砸伤1例;单侧肋骨骨折20例,双侧肋骨骨折5例。
骨折3-11根,本组合并气胸和肺挫伤20例,锁骨骨折6例,骨盆骨折4例,其他部位骨折5例。
2 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由于以往的肋骨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病人和家属大多不了解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担心其危险性,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
因此术前我们要告知患者手术的相关知识及优点,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消除患者顾虑,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手术。
2.2了解患者病情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心肺功能,完善各项检查等。
2.3呼吸功能锻炼向病人详细讲解咳嗽、排痰的重要性,教会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嘱患者取舒适体位,先做5-6次深呼吸,然后于吸气末保持张口状态连续咳数次,使痰液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痰,将痰液排出。
[1]2.4疼痛护理骨折处疼痛会在咳嗽时加剧,因此要求吸烟的患者戒烟,注意保暖,肺部有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祛痰药。
2.5皮肤准备按胸外科常规备皮,选用一次性备皮刀,防止交叉感染,备皮时动作轻柔,避免划破皮肤。
一、概述肋骨骨折是指肋骨因外力作用而发生的断裂,是常见的胸部损伤之一。
肋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减轻疼痛、促进愈合、防止并发症。
本文将针对肋骨骨折住院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治疗方案1. 住院期间的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胸廓压力的动作,以免加重疼痛和骨折。
(2)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
必要时,可采用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技术减轻疼痛。
(3)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骨折愈合。
(4)呼吸功能锻炼: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腹式呼吸等锻炼,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2. 针对肋骨骨折的治疗(1)固定治疗: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浮动胸壁,可给予外固定器或胸腔闭式引流术进行治疗。
1)外固定器:适用于胸壁浮动范围较大、疼痛明显、呼吸困难的患者。
通过固定器固定骨折的肋骨,恢复胸壁的稳定性。
2)胸腔闭式引流术:适用于伴有气胸、血胸的患者。
通过引流管将胸腔内的气体、血液排出,减轻胸膜腔压力,改善呼吸功能。
(2)手术治疗:对于肋骨骨折伴有内脏损伤、肋骨错位严重、胸壁浮动范围大等严重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1)肋骨内固定术:适用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肋骨错位严重、胸壁浮动范围大的患者。
通过肋骨钢板、肋骨螺钉等内固定材料,固定骨折的肋骨,恢复胸壁的稳定性。
2)胸壁成形术:适用于胸壁浮动范围大、疼痛明显、呼吸困难的患者。
通过切除部分肋骨,形成胸壁支架,恢复胸壁的稳定性。
3. 康复治疗(1)物理治疗:在骨折愈合期间,可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如超短波、红外线等,促进骨折愈合。
(2)功能锻炼:在骨折愈合后,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胸壁功能锻炼,如深呼吸、咳嗽、肩关节活动等,恢复胸壁功能。
(3)心理支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三、注意事项1. 住院期间,患者应密切配合医护人员,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休息、锻炼。
肋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肋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通常是由于直接外力作用于胸部
而引起的。
肋骨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下面将介绍肋骨
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1.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是肋骨骨折的常规治疗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患者。
具
体措施包括:
休息,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肋骨的移动
和压力。
疼痛管理,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疼痛,如止痛药和消炎药。
呼吸锻炼,进行适当的呼吸锻炼,帮助预防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2.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肋骨骨折,特别是伴有肺部和心脏等重要器官受累
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的方式包括内固定和外固定
两种,可以通过手术将骨折的肋骨复位并固定,以促进愈合。
3. 注意事项。
在进行肋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肋骨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营养,增加高蛋白质、高维生素的食物,
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避免咳嗽,尽量避免剧烈咳嗽,以减少对肋骨的压力。
总之,肋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保
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
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注意休息和饮食调理,以促进肋骨的愈合。
希望本文能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些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xx县人民医院手术记录
住院号:283931 科室:普外科病房号:床位号:37
姓名:xx 性别:男年龄:50岁手术日期:2019年10月15日
术前诊断: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术后;肺气肿;肺大泡;胸骨陈旧性骨折;腰椎骨折术后。
拟施手术:肋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
术后诊断:双侧多发肋骨骨折术后;肺气肿;肺大泡;胸骨陈旧性骨折;腰椎骨折术后。
已施手术:肋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
手术名称:肋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
麻醉方式:全麻麻醉医师:杨少平潘乐
麻醉开始时间:10时10分麻醉结束时间:12时25分共计:2时15分
手术开始时间:10时10分手术结束时间:12时25分共计:2时15分
手术人员:主刀李光伟、助手罗强胡鑫冉孟广鹏
手术过程: 1、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右侧卧位,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2、以原手术瘢痕入路,长约8cm,逐层切开达肋骨,逐步游离显露左侧6枚环抱器,电刀游离环抱器,冰盐水浸泡后逐一取出。
3、再取左侧卧位,常规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
4、以原手术瘢痕入路,长约6cm,逐层切开达肋骨,逐步游离显露右侧3枚环抱器,电刀游离环抱器,冰盐水浸泡后逐一取出。
5、彻底止血,逐层关闭,术毕,麻醉满意,安返病区。
住院医师:
主任医师:。
陷阱:因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因此必须了解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是由于疼痛而不是其他实质性病变,如肺挫伤或肺炎。
有一项纳入400 例肋骨骨折患者的研究发现,合并严重肺挫伤的患者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不能获益。
很少情况下,患者会因为多发严重性肋骨骨折而出现延迟愈合和疼痛。
虽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延迟愈合可能有效,但是需要确定疼痛的部位必须是位于未愈合的骨折部位。
图1 演示了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管理流程。
图1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实践指南陷阱:当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在患者到达创伤中心之后应尽快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理想的时间为入院后2~3 天,但是也没有文献可以准确的推荐一个时间段进行手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目的是通过减少机械通气的可能来降低肺炎的风险,从而完成充分的肺部气体交换。
因此,如果患者可以耐受手术,从逻辑上看越早进行手术效果越好。
影像学检查和骨折的定位普通的X 线检查在确诊肋骨骨折时不具备足够的灵敏度。
2 维CT 检查可以用于诊断肋骨骨折并对骨折特征进行观察。
一些医疗中心使用了胸部3 维CT 来评估肋骨骨折的性质与位置。
有一项研究比较了2 维CT 和3 维CT 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结果发现2 维CT 在确诊识别是否存在肋骨骨折方面具有优势,而3 维CT 则可能在术前计划时比较有帮助。
陷阱:根据CT 影像对肋骨骨折定位比较困难,因为患者躺在手术台上的体位可能与进行CT 检查时不同。
因此将肩胛骨作为参考标志物就需要特别注意。
当患者卧位或者俯卧位进行手术时需要外展上肢,肩胛骨会有一定程度的旋转,肩胛骨边缘与特定肋骨骨折部位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采用固定的点,如脊椎来定位后方肋骨骨折就会比较实用。
但是由于肋骨存在弧度无法通过直线进行评估,因此对于侧方或者前方肋骨的定位就比较困难。
可以采用胸骨作为更好的固定点来评估判断CT 片子上前方肋骨的位置。
如果有可能的话,对胸壁进行手部触诊了解稳定性或者捻发音作为准确判断手术切口的有效方法。
胸腔镜可以用于评估骨折部位和清除血胸的方法,在进行手术切口设计时也会很有帮助。
陷阱:使用胸腔镜的时候必须使用双腔气管插管或者支气管插管。
标准的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需要在双肺充气下进行。
由于基本功能降低以及对侧肺部的损伤,患者可能无法耐受单侧肺通气。
患者体位和骨折暴露患者卧位可以更方便医生处理侧方和后方的肋骨骨折。
陷阱:对于双侧连枷胸和胸廓极度不稳定的患者,先从前方入路在损伤较轻的患侧进行钢板固定提高稳定会比较好。
然后再将患者翻转进行对侧手术,采用联合前方/ 后方入路来处理更为严重的损伤。
陷阱:虽然并未有相关报道,但是对于双侧连枷胸的患者以及胸壁极度不稳定的患者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进行手术很有可能会造成通气功能障碍。
因此,如果有可能的话,在将患者摆放为俯卧位或侧卧位之前应对一侧的胸壁损伤应先采用前外侧入路进行固定。
通常来讲,平行肋骨的切口要优于垂直切口,它可以减少术后胸壁皮肤感觉麻木的发生。
如果有可能的话,应使用肌肉游离技术来减少术后疼痛和改善术后康复。
自动牵开器对于暴露骨折非常有帮助。
也可以使用它来向上牵开肩胛骨和肩胛带以暴露第3、第4 肋骨。
陷阱:一个水平切口可以暴露修复3~4 根肋骨。
大的切开和皮瓣可以显露更多的肋骨,但是广泛的剥离会形成血肿,术后需要进行引流,存在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的可能。
假如骨折线位于同一水平,在固定超过4 根以上肋骨骨折时,垂直切口可能更为实用。
但是由于需要为骨折的钢板固定提供位置,该切口也存在较高的血肿发生率。
陷阱:对于连枷胸的患者,如果骨折部位相互距离很远(例如一个位于侧方一个位于后方),采用2 个独立的切口要比一个长的切口和皮瓣损伤小。
解剖学上的考虑肋骨和长骨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它的手术治疗也有其特殊的地方。
首先,肋骨的皮质很薄,只有0.5~1.5 mm 厚。
陷阱:肋骨的皮质较薄,因此无法使用螺钉作为杠杆来进行骨折复位。
必须使用持骨钳、直角钳或者外科医生的手指进行直接复位。
对肋骨皮质过度牵引会造成新的骨折或者皮质劈裂。
陷阱:虽然肋骨皮质较薄,但是也可以使用锁定螺钉双皮质固定钢板。
当钢板放在肋骨前方时,可以使用双皮质螺钉固定。
而采用U 型钢板的一个潜在好处就是螺钉可以从前向后或者从后向前进行固定(图2a 和2b)。
虽然并没有研究对这两种钢板系统进行比较。
但是U 型钢板可能更为稳定和牢固,尤其是对于那些骨质疏松的患者。
图2 a 注意在骨折的两端各有3 枚螺钉进行固定。
b 骨折两端各有2 枚螺钉进行固定。
最上方的U 型钢板的还使用了2 枚骨折端螺钉用以固定骨折块陷阱:对骨膜的剥离应尽可能的小,以减少骨骼血供的破坏。
同时,需要对肋骨进行充分的显露来进行骨质复位和置入螺钉。
钢板跨越的空间其本身并不需要将所有的软组织进行清理。
由于U 型钢板自身就可以从前向后包裹肋骨,因此需要比较少的螺钉来进行固定。
肋骨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每根肋骨的曲率与角度都随着其长度发生变化。
肋骨的后外侧弯曲度较大,而插入肋软骨的部位相对较直。
陷阱:需要将钢板塑形以便与肋骨或者骨折部位相贴服。
有些钢板的边缘比较特殊,有些钢板边缘则是平的,但无论选用哪种钢板,最重要的是钢板边缘要与肋骨平齐。
大多数的肋骨骨折发生在肋骨的外侧腋中线附近。
陷阱:在腋中线区域进行解剖时需要特别小心不要损伤胸长神经或者胸外侧动脉。
陷阱:由于背部和脊柱附近的肌肉阻挡,位置比较偏后的肋骨骨折相对难以显露。
不应切开竖脊肌而应将其牵开。
在脊柱附近不建议使用尖锐的牵开器,盲视下插入牵开器有可能损伤脊髓。
骨折线非常靠前位于锁骨中线区域的肋骨骨折非常少见,它的手术治疗也比较困难,有时需要将钢板内侧固定到胸骨。
每根肋骨下方均有伴行的肋间神经血管束。
陷阱:在使用复位钳进行骨折复位时,不能跨过肋骨的上/ 下方进行钳夹。
相反,可以在肋骨的中央部位进行钳夹。
陷阱:U 型钢板应沿着肋骨的前面放置,而前侧钢板应放在肋骨的中央部位以避免损伤神经血管束。
胸壁的稳定性大部分是由第4~9 肋骨来维持。
对这些肋骨进行固定就可以最大程度的缓解疼痛和改善肺功能。
陷阱:对第1~2 肋骨进行显露需要在肩胛骨下方进行解剖,这一部位的肋骨骨折由于存在较为厚重的肌肉并不会影响功能所以并不是必须进行处理的骨折。
同样道理,对于第10~12 肋骨的手术固定也很少能够改善疼痛评分提高肺功能。
肋骨的骨痂可以存在细小缝隙,虽然理想状态下骨折块应进行复位,骨痂紧密相连。
陷阱:有时很难对肋骨骨折进行完美的解剖复位。
当前方钢板跨过骨折线放置妥当后,骨折端有可能存在一点间隙。
对于这些骨折间隙可以使用骨移植。
新的肋骨钢板系统可以对骨折进行桥接固定,现在这种钢板已被用于临床实践,但是对于这种装置的长期疗效还缺少相关数据。
骨折复位与稳定肋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从定位开始,然后是复位和以适当型号的钢板/ 螺钉系统进行固定。
陷阱:肋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它不需要进入胸腔。
这显著降低了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的发生率。
手术时不需要损伤胸膜,但是原始损伤或者骨折端可能会有少量的胸膜破裂。
如果进行胸膜切开,则应采用最小的损伤已减少术后疼痛。
此外,胸膜切开手术的大小与规模应根据肋骨骨折固定手术完成后是否留置胸腔引流管来决定。
陷阱:和前方钢板相比,U 型钢板环绕肋骨更容易造成医源性胸膜损伤。
因此在使用U 型钢板固定的时候应特别注意避免对肋骨后方进行广泛剥离。
陷阱:U 型钢板的骨折两端分别应至少使用2 枚螺钉进行固定,而前方钢板的两端则至少需要3 枚螺钉。
如前文所述,螺钉必须穿过两层皮质,但也需要注意不要将螺钉置入斜行骨折线。
陷阱:如果使用前方钢板,需要特别注意将钢板放置在肋骨中央部位。
这样可以保证螺钉可以牢固的抓持肋骨皮质,同时螺钉也不会穿入刺破肋骨下方神经血管。
U 型钢板在设计上就已将螺钉孔的位置定位在肋骨的中央或偏上的区域,可以减少上述风险。
陷阱:对于节段性骨折可以采用钢板和骨块间螺钉的方式进行固定(图3)。
骨折两端的螺钉都必须固定在肋骨的可靠部位。
图3 钢板中间的那枚螺钉是用于固定节段性骨折块。
螺钉位于肋骨的可靠部位,远离骨折线术后护理是否常规使用胸腔引流管还存在争议。
并没有研究来推荐常规预防性使用胸腔引流管。
当使用胸腔引流管时,需要在术后48 小时内拔除。
采用长效药物肋神经阻滞以及局部麻醉(硬膜外或椎椎管内麻醉)可以减少术后疼痛,进一步的增加早期气管拔管的可能。
陷阱:如果放置了胸腔引流管,则需要经过和钢板固定不同的单独切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术后只需要给与围手术期抗生素治疗即可。
没有必要进行长期持续的抗生素治疗,即使是留置胸腔引流管以及其他引流管的情况下。
总结大量的研究显示对于严重胸壁损伤的患者,进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很好的降低疼痛、提高肺功能和减少住院时间。
但是,只有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熟练掌握手术技巧才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取得良好疗效。
采用标准的治疗流程和手术策略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