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1-心衰诊断与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7.51 MB
- 文档页数:53
心力衰竭(HF)的诊疗规范(慢性心衰治疗实用总结三)一~六(心衰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预防)(见上篇)七: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HFrEF)的治疗:治疗目的:改善症状/预防逆转心脏重构(一):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饮食宜低脂饮食/严重心衰伴明显消瘦予营养支持。
限钠一般不主张严格限钠和将限钠扩大到轻度或稳定期者/限钠<3 g/d利于控制NYHA心功能Ⅲ~Ⅳ级者的淤血症状和体征/急性心衰伴有容量负荷过重者钠摄入<2 g/d。
限液轻中度心衰症状常规限液无益/低钠血症<130 mmol/L摄入量应<2 L/d。
休息卧床者需多做被动运动以预防深部静脉血栓/症状改善后在不引起症状情况下鼓励进行运动训练或规律体力活动。
减肥肥胖者减体重/戒烟。
心理疏导可改善心功能/必要时抗焦虑或抑郁药。
氧疗用于急性心衰/慢性心衰无指征。
(二):去除病因及诱发因素:感染、缺血、心律失常、应用损害心肌或心功能药物、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贫血、肾功能损害/过量摄盐及补液等。
(三):药物治疗:(利尿剂减轻症状/神经激素抑制剂延缓进展)1:利尿剂:消除“液体潴留”而缓解呼吸困难及水肿,有液体潴留证据者使用。
恰当的使用是药物治疗取得成功关键,用量不足降低对ACEI反应,增加β受体阻滞剂使用风险,大剂量致低血压/肾功能恶化/电解质紊乱。
“禁忌证:①从无“液体潴留”症状体征者;②痛风是噻嗪类利尿剂禁忌;③托伐普坦禁忌证: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口渴不敏感或对口渴不能正常反应;与细胞色素P4503A4强效抑制剂(依曲康唑、克拉霉素等)合用;无尿。
应用方法:据“液体潴留情况”(症状、水肿、体重变化)随时调整剂量,每天体重减轻0.5-1.0 kg为宜,每天体重变化是最可靠监测指标,一旦症状及水肿缓解控制,即以最小有效量长期维持,并据液体潴留(症状、水肿、体重变化)随时调整剂量。
开始应用或增加剂量1~2周后注意复查血钾和肾功能。
ACC/AHA成人慢性心力衰竭评价和处理指南引言心力衰竭(HF)是一个重大公众健康问题。
在美国有HF患者近500万,每年新诊断心力衰竭患者近50万。
HF是每年1 200万~1 500万门诊及650万住院天的根本原因。
在过去10年,由HF作为第一诊断的年住院人数从55万增加到90万,而作为第一诊断或第二诊断则从170万增加到260万。
每年HF作为主要或协同原因而死亡的患者近30万。
尽管治疗有进步,死亡人数仍在持续增加。
HF本质上是一个老年性疾病。
超过65岁的人群约6%~10 %有HF ,而且大约80 %的HF住院患者年龄大于65岁。
HF是最常见的医疗保险诊断相关疾病,花在HF的诊断和治疗的医疗保险费多于其他任何诊断。
1991年HF的总的住院及门诊费用约381亿美金,这接近于当年卫生保健预算的5.4 %。
1995年ACC/AHA第一次公布HF评价和处理指南。
此后,治疗这一常见、花费多、使活动能力下降及致死的疾病的药物及非药物方法已取得很大进展。
因此,ACC/AHA认为重新审查和更新指南的时机已到,并充分认识到HF的理想的治疗仍处于进展中。
在形成本文件时,起草委员会决定采用一个新的HF分类方法,新的分类将HF分为4个期。
A 期指患者处于发生HF的高度危险,但无HF的器质性异常;B 期指患者有心脏器质性异常,但从未出现HF的症状;C 期指患者既往或当前有HF 相关症状,并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基础;D 期指HF终末期患者,需要特殊的治疗策略,比如机械辅助循环,持续正性肌力药输注、心脏移植或者临终关怀治疗。
当然,出于诊断或编码目的,仅后两期符合传统的HF 的临床诊断。
这一分期法认为发生HF 有确定的危险因素及器质上的先决条件,即使在左室功能不全或症状出现之前的治疗性干预也能降低HF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这一分期旨在补充而不是替代纽约心脏协会(NYHA) 心功能分级,后者主要估量处于C期或D 期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
中医如何治疗心衰心力衰竭(HF)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阶段,发病后将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想必读者朋友们大多知晓祖国中医在多种疾病诊治工作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中医在HF治疗中又将有哪些方法呢?让我们带着上述问题,一起开始今天的科普之旅吧。
1.什么是HF?HF病理基础为心脏结构、功能损伤使心室充盈/射血功能降低,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肌细胞无法获得充足血供,导致机体组织器官氧供不足从而无法维持基础代谢状态。
HF患者发病后将表现出呼吸困难、乏力、纳呆等症状,病情严重者甚至危及其生命安全。
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群HF发病率为6%—10%,而世界范围内HF病患数量高达千万,在过去40年中因HF致死率增加6倍,因此提示HF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对症给药是目前西医针对HF的治疗手段,常用药物包括抑制心肌重构、利尿、调节血压水平、扩张血管等,目的在于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延缓/阻碍病程进展。
但由于个体差异导致部分HF患者单用西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盲目增加药物种类、给药剂量抑或对其临床用药安全性造成相应影响,而心脏转服除颤器(植入性)、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手段具有费用昂贵、适应症窄等弊端。
随着祖国中医理论逐渐受到各界学者认可,有研究认为针对HF病患积极开展中医治疗或可获得更优效果。
2.中医对HF的认识有哪些?中医将HF归为“水肿”“心水”“心胀”等范畴,如《金匮要略》有云:“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
”中医认为HF属于本虚标实之证,以气虚、阴虚、阳虚为其本虚,血瘀、痰浊、水湿为其标实。
HF病位为心及血脉,但与肾、肺、肝、脾等脏器关系密切,病因病机在于外邪侵袭、饮食不调、七情所伤、劳倦内伤、脏腑失调等所致阳虚阴盛,阳虚以致水湿、痰浊、血瘀,而《圣济总录》曰:“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即“心水”乃因“心气不足”,是HF根本。
3.中医治疗HF的方法是什么?3.1内治疗法要想知道中草药怎么治疗HF,这就不得不提中医理论中的“辨证论治”,即根据不同HF患者具体情况予以辨证分型并制定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