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1 KB
- 文档页数:13
13.11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1)
第1题. 如图,△ABC中,∠ACB=90º,CD为AB边上的高,若∠A=30º,AB=16,则BC=______,BD=______,CD=______.
答案:8,4,43.
第2题. 如图是一种“牛头形”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1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2,以此类推,若正方形1的边长为64cm,则正方形7的边长为_________cm.
答案:8.
第3题. 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甲往东走了4km,乙往南走了3km,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__.
答案:5km
第4题. 如果梯子底端离建筑物9m,那么15m长的梯子可达到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__.
答案:12m
第5题. 如图,一扇宽为4米,高为3米的栅栏门,需要一根长______米的木条像图中那样固定.
答案:5
第6题. 一块土地的形状如图所示,90,20,15,7,BDABBCCD米米米求这块土地的面积?
答案:234平方米
第7题. 某菜农修建一个塑料大棚(如图),若棚宽a=4m,高b=3m,长d=35m,求覆盖在顶上的塑料薄膜的面积. A B C
D
4 4 3 3 2 2
1
3米
4米
A
B C D
a b c d 答案:175m2
第8题. 一游泳池长48cm,小方和小朱进行游泳比赛,从同一处出发,小方平均速度为3m/秒,小朱为3.1m/秒.但小朱一心想快,不看方向沿斜线游,而小方直游,俩人到达终点的位置相距14m.按各人的平均速度计算,谁先到达终点,为什么?
答案:小朱用16.13秒,小方用16秒,小方先到达终点
第9题. 如图,正方形ACDE的面积为25cm,测量出AB=12cm,BC=13cm,问E、A、B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吗?为什么?
答案:在一条直线上,理由略
第10题. 从A到B有两种路线,一种走直线由A到B,另一种走折线,先从A直线到C,再由C直线到B,其中ACB成直角,已知A到C为600m,C到B为800m,问从A到B走直线比走折线少走多少米?
一、选择题
1.已知:△ABC中,BD、CE分别是AC、AB边上的高,BQ=AC,点F在CE的延长线上,CF=AB,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F⊥AQ B.AF=AQ C.AF=AD D.FBAQ
2.△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能推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
①222acb;②2()()0ababc;③ ∠A=∠B∠C; ④∠A∶∠B∶∠C=1∶2∶3 ;⑤111,,345abc;⑥10,a 24,b 26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ABC中,有一点P在AC上移动.若56ABACBC,,则APBPCP的最小值为( )
A.8 B.8.8 C.9.8 D.10
4.如图,在ABC中,90A,6AB,8AC,ABC与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ODAB于点D,若则AD的长为( )
A.2 B.2 C.3 D.4
5.棱长分别为86cmcm,的两个正方体如图放置,点A,B,E在同一直线上,顶点G在棱BC上,点P是棱11E F的中点.一只蚂蚁要沿着正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P,它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A.(3510)cm
B.513cm C.277cm D.(2583)cm
6.以线段a、b、c 的长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3,b=4,c=6 B.a=1,b=2,c=3
C.a=5,b=6,c=8 D.a=3,b=2,c=5
7.如图,已知数轴上点P表示的数为1,点A表示的数为1,过点A作直线l垂直于PA,在l上取点B,使1AB,以点P为圆心,以P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的交点C所表示的数为( )
A.5 B.51 C.51 D.51
8.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构成的大正方形,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
ng are good f 八年级数学四边形经典练习
5.已知:如图,是正方形.是 上的一点,于,于. ABCDGBCAGDEEAGBFF
(1)求证:△≌△; ABFDAE
(2)求证:.FBEFAF
1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AD=DC,∠B=60º.
(1)求证:AB⊥AC;(2)若DC=6,求梯形ABCD的面积 .
15.(10分)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
求证:DE=BF E
16.(18分)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C,DF⊥AB,
垂足分别是E、F,且BF=CE.
求证:(1)△ABC是等腰三角形;
(2)当∠A=90°时,试判断四边形AFDE是
怎样的四边形,证明你的判断结论.D
BAFC
DE
CA
BF 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
od for so18.(10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E为AD中点,
EF⊥AC交CB的延长线于F.
求证:AB与EF互相平分
18、(本题10分)如图,BD平分∠ABC,DE∥BC,EF∥AC,试判断BE与CF是否相等?并说
明理由。
D
CFE
BA
H
G 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 19.(本题1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O,E为AC上一点,
AG⊥EB交EB于G,AG交BD于F。 (1)说明OE=OF的道理;
(2)在(1)中,若E为AC延长线上,AG⊥EB交EB的延长线于G,AG、BD的延长线交
于F,其他条件不
变,如图2,则结论:“OE=OF”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2. Rt△ABC中,∠C=90°。CD是AB边上的中线,过A作CD的平行线,过C作AB的平行线,两线交于E。
求证:四边形ADCE是菱形 ime and All things in their being are good for som
依提木孔乡中学 买买提依力·吾司曼
《勾股定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12×3′=36′)
1.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2.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的是( )
A、a=1.5,b=2,c=3 B、a=7,b=24,c=25
C、a=6,b=8,c=10 D、a=3,b=4,c=5
3.若线段a,b,c组成Rt△,则它们的比为( )
A、2∶3∶4 B、3∶4∶6 C、5∶12∶13 D、4∶6∶7
4.Rt△一直角边的长为11,另两边为自然数,则Rt△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132 D、不能确定
5.如果Rt△两直角边的比为5∶12,则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比为( )
A、60∶13 B、5∶12 C、12∶13 D、60∶169
6.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n2-1,2n(n>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2n B、n+1 C、n2-1 D、n2+1
7.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 )
A、24cm2 B、36cm2 C、48cm2 D、60cm2
8.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56 B、48 C、40 D、32
9.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10.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
八年级下《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1213bc,,则a=( )
A. 1 B. 5 C. 10 D. 25
2.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一组数是( )
A. 15817abc,, B. 91215abc,,
C. 72425abc,, D. 357abc,,
3.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5,20,25,则此三角形最大边上的高为( )
A. 10 B. 12 C. 24 D. 48
4.如图,有一个由传感器控制的灯A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 m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距该灯5 m及5 m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 m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
A. 4 m B. 3 m C. 5 m D. 7 m
5.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 )
A. B. C. D.
6.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a、ab,且a、b都是正整数,则三角形其中一边的长可能为( )
A. 22 B. 32 C. 62 D. 82
7.如图,△ABC中,AC=3,BC= 5,AD⊥BC交BC于点D,AD=125,延长BC至E使得CE=BC,将△ABC沿AC翻折得到△AFC,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 )
A. 6
B. 8
C. 325 D. 323
8.如图,点P是平面坐标系中一点,则点P到原点的距离是( )
A. 3 B. 2 C. 7 D. 5
9.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 , 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
A. (4+5)cm
2019-2020 年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 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 2 3 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
A. 4cm B. 4 3 cm C. 6cm D. 6 3 cm
2.△ ABC中, AB= 15,AC= 13,高 AD= 12,则△ ABC的周长为( )
A. 42 B. 32 C.42 或 32 D. 37 或 33
3.一架 25 分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离墙底端 7 分米 . 如果梯子的
顶端沿墙下滑 4 分米,那么梯足将滑动 ( )
A. 9 分米 B. 15 分米 C. 5 分米 D. 8 分米
4. 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铺, 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 “捷
径”,在花铺内走出了一条 “路 ”.他们仅仅少走了 步路
(假设 2 步为 1 米),却踩伤了花草.
3m “路”
5. 在△ ABC 中,∠ C= 90 °,( 1 )已知 a= 2.4, b= 3.2,则 c
= ;( 2)已知 c= 17,b= 15,则△ ABC面积等于 ; 4m
( 3)已知∠ A= 45°, c=18,则 a= . 第 4 题图
6. 一个矩形的抽斗长为 24cm,宽为 7cm, 在里面放一根铁条, 那么铁条最长可以是 . 7. 在 Rt △ABC中,∠ C= 90°, BC= 12cm, S 2
ABC= 30cm ,则 AB=.
△
8. 等腰△ ABC 的腰长 AB= 10cm,底 BC为 16cm,则底边上的高为 ,面积为.
9.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
10.一天, 小明买了一张底面是边长为 260cm 的正方形, 厚 30cm 的床垫回家. 到了家门口,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直接应用勾股定理或勾股定理逆定理
例1: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
A. CD、EF、GH B. AB、EF、GH
C. AB、CD、GH D. AB、CD、EF
勾股定理说到底是一个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所以,在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时常通过解方程来解决。勾股定理表达式中有三个量,如果条件中只有一个已知量,必须设法求出另一个量或求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时需要明确的思路。
方程的思想:通过列方程(组)解决问题,如: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求线段的长度或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利用勾股定理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来解决问题等。
例3:一场罕见的大风过后,学校那棵老杨树折断在地,此刻,张老师正和占明、清华、绣亚、冠华在楼上凭栏远眺。
清华开口说道:“老师,那棵树看起来挺高的。”
“是啊,有10米高呢,现在被风拦腰刮断,可惜呀!”
“但站立的一段似乎也不矮,有四五米高吧。”冠华兴致勃勃地说。
张老师心有所动,他说:“刚才我跑过时用脚步量了一下,发现树尖距离树根恰好3米,你们能求出杨树站立的那一段的高度吗?”
占明想了想说:“树根、树尖、折断处三点依次相连后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一定是要用的,而且不动笔墨恐怕是不行的。”绣亚补充说。
几位男孩子走进教室,画图、计算,不一会就得出了答案。同学们,你算出来了吗?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
2)解题思路:本题关键是认真审题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解答
常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将它们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等。
解题后的思考:
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时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同学们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使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灵活性得到培养,才能在解题中真正做到不重不漏。
第1页—总14页 《勾股定理》典型例题分析
考点一:利用勾股定理求面积
1、求阴影部分面积:(1)阴影部分是正方形;(2)阴影部分是长方形;(3)阴影部分是半圆.
2. 如图,以Rt△ABC的三边为直径分别向外作三个半圆,试探索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3、如图所示,分别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是S1、S2、S3,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S1- S2= S3 B. S1+ S2= S3 C. S2+S3< S1 D. S2- S3=S1
4、四边形ABCD中,∠B=90°,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S3S2S1
第2页—总14页 考点二: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 ,则斜边长为 .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另一条边长的平方是
3、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 求斜边上的高.
4、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则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 2倍 B. 4倍 C. 6倍 D. 8倍
5、在Rt△ABC中,∠C=90°
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
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
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
④若a∶b=3∶4,c=10则Rt△ABC的面积是=________。
6、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1n2,2n(n>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2n B、n+1 C、n2-1 D、1n2
7、在Rt△ABC中,a,b,c为三边长,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2018-2019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下列各组数,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4,5,6 B.12,16,20
C.5,10,13 D.8,39,40
2.如图,在Rt△ABC中,∠A=90°,BC=2.5cm,AC=1.5cm,则AB的长为( )
A.3.5cm B.2cm C.3cm D.4cm
3.如图,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在绿地旁边B处有健身器材,由于居住在A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A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填上适当的数字是( )
A.3米 B.4米 C.5米 D.6米
4.在△ABC中,AB=12,BC=16,AC=20,则△ABC的面积为( )
A.96 B.120 C.160 D.200
5.如图,等腰三角形底边BC的长为10cm,腰长AB为13cm,则腰上的高为( )
A.12cm B.6013cm C.12013cm D.135cm
6.如图所示为一种“羊头”形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①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②和②,„„,依此类推,若正方形①的面积为64,则正方形⑤的面积为( )
A.2 B.4 C.8 D.1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在Rt△ABC中,∠C=90°,BC=9,AC=12,则AB=________. 8.如图,一架长为4m的梯子,一端放在离墙脚2.4m处,另一端靠墙,则梯子顶端离墙脚________m.
9.如图,在△ABC中,AB=5cm,BC=6cm,BC边上的中线AD=4cm,则∠ADB的度数是________.
10.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则BD=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DAB=30°,点E为AB的中点,DE⊥AB,交AB于点E,DE=3,BC=1,CD=13,则CE的长是( )
A.14 B.17 C.15 D.13
2.已知△ABC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ABC的斜边AC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ACD,再以Rt△ACD的斜边AD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ADE,…,依此类推,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A.2n﹣2 B.2n﹣1 C.2n D.2n+1
3.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为6cm、4cm、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 )
A.cm B.cm C.cm D.9cm
4.一艘渔船从港口A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至C处时突然发生故障,在C处等待救援.有一救援艇位于港口A正东方向20(3﹣1)海里的B处,接到求救信号后,立即沿北偏东45°方向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前往C处救援.则救援艇到达C处所用的时间为( )
A.33小时 B.23小时
C.223 小时 D.2323小时
5.在Rt△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若CD=1,则AB的长是(
)
A.2 B. 23 C. 43 D.4
6.A、B、C分别表示三个村庄,AB1700米,800BC米,AC1500米,某社区拟建一个文化活动中心,要求这三个村庄到活动中心的距离相等,则活动中心P的位置应在( )
A.AB的中点 B.BC的中点
C.AC的中点 D.C的平分线与AB的交点
7.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10,BE=24,则EF的长是( )
A.14 B.13 C.143 D.142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典型题专项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组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 )
A. 9,12,15 B.5,12,13 C. 6,8,10 D. 3,5,7
2、将直角三角形的各边都缩小或扩大同样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 ( )
A.可能是锐角三角形 B.不可能是直角三角形
C.仍然是直角三角形 D.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3、在测量旗杆的方案中,若旗杆高为21m,目测点到杆的距离为15m,则目测点到杆顶的距离为(设目高为1m) ( )
A.20m B.25m C.30m D.35m
4、一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0cm,腰长为13cm,则腰上的高为 ( )
A. 12cm B. C. D.
5、已知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60°,斜边长为1,那么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 )
A.52 B.3 C.3+2 D.332
二、填空题
6、如图,64、400分别为所在正方形的面积,则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面积是 _______ .
7、如图,一根树在离地面9米处断裂,树的顶部落在离底部12米处.树折断之前有______米.
8、已知甲往东走了4km,乙往南走了3km,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
9、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2cm,对角线长为13cm,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 . 10、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正方形P、Q、K,若SP=4,SQ=9,则Sk= .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中,∠B=45°,D是AB边上一点,连接CD,过A作AF⊥CD交CD于G,交BC于点F.已知AC=CD,CG=3,DG=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ACD=2∠FAB ②27ACDS ③272CF ④ AC=AF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能推出△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有( )
①222acb;②2()()0ababc;③ ∠A=∠B∠C; ④∠A∶∠B∶∠C=1∶2∶3 ;⑤111,,345abc;⑥10,a 24,b 26c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3.如图,已知1号、4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7,2号、3号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4,则a、b、c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 )
A.11 B.15 C.10 D.22
4.如图,在△ABC中,∠ABC=45°,CD⊥AB于D,BE平分∠ABC,且BE⊥AC于E,与CD相交于点F,H是BC边的中点,连结DH、BE与相交于点G,以下结论中正确的结论有( )
(1)△ABC是等腰三角形;(2)BF=AC;(3)BH:BD:BC=1:2:3;(4)GE2+CE2=BG2.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为6cm、4cm、3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到长方体上和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 )
A.cm B.cm C.cm D.9cm
6.若△ABC中,AB=AC=25,BC=4,则△ABC的面积为( )
A.4 B.8 C.16 D.52
7.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222()()0ababc,则ABC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1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Rt△ABC中,∠ACB=90°,若AB=15cm,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之和为( C )
A.150cm2 B.200cm2
C.225cm2 D.无法计算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ABC折叠,使AB落在斜边AC上,折痕为AD,则BD的长为( A )
A.3 B.4 C.5 D.6
3.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y),下列四个说法:①x2+y2=49;②x-y=2;③2xy+4=49;④x+y=9.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B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C )
A.3 B.4
C.5 D.±5
5.在△ABC中,AB=1,AC=2,BC=5,则该三角形为( 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6.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 B )
A.1 B.2 C.3 D.2
2
第6题图 第7题图
7.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处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 D )
A.60海里 B.45海里
依提木孔乡中学 买买提依力·吾司曼
《勾股定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12×3′=36′)
1.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2.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的是( )
A、a=1.5,b=2,c=3 B、a=7,b=24,c=25
C、a=6,b=8,c=10 D、a=3,b=4,c=5
3.若线段a,b,c组成Rt△,则它们的比为( )
A、2∶3∶4 B、3∶4∶6 C、5∶12∶13 D、4∶6∶7
4.Rt△一直角边的长为11,另两边为自然数,则Rt△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132 D、不能确定
5.如果Rt△两直角边的比为5∶12,则斜边上的高与斜边的比为( )
A、60∶13 B、5∶12 C、12∶13 D、60∶169
6.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n2-1,2n(n>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2n B、n+1 C、n2-1 D、n2+1
7.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 )
A、24cm2 B、36cm2 C、48cm2 D、60cm2
8.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56 B、48 C、40 D、32
9.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10.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在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及其部分对角线构成的图形中,如图从A点到B点只能沿图中的线段走,那么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距离的走法共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如图,有两颗树,一颗高10米,另一颗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颗树的树梢飞到另一颗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A.8米 B.10米 C.12米 D.14米
3.如图,已知直线a∥b,且a与b之间的距离为4,点A到直线a的距离为2,点B到直线b的距离为3,AB=230.试在直线a上找一点M,在直线b上找一点N,满足MN⊥a且AM+MN+NB的长度和最短,则此时AM+NB=( )
A.6 B.8 C.10 D.12
4.已知:如图,无盖无底的正方体纸盒ABCD-EFGH,P,Q分别为棱FB,GC上的点,且FP=2PB,GQ=21QC,若将这个正方体纸盒沿折线AP-PQ-QH裁剪并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
A.一个六边形 B.一个平行四边形 C.两个直角三角形 D.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
5.园丁住宅小区有一块草坪如图所示.已知AB=3米,BC=4米,CD=12米,DA=13米,且AB⊥BC,这块草坪的面积是( )
A.24米2 B.36米2 C.48米2 D .72米2
6.如图,沿AC方向开山修路,为加快施工进度,要在小山的另一边同时施工,从AC上的一点B取∠ABD=120°,BD=210m,∠D=30°,要正好能使A、C、E成一直线,那么E、D两点的距离等于( )
A.1053m B.2103 m C.703 m D.105m
1 勾股定理典型例题归类总结
题型一:直接考查勾股定理
例1.在ABC中,90C.
⑴已知6AC,8BC.求AB的长 ⑵已知17AB,15AC,求BC的长
跟踪练习:
1.在ABC中,90C.
(1)若a=5,b=12,则c= ;
(2)若a:b=3:4,c=15,则a= ,b= .
(3)若∠A=30°,BC=2,则AB= ,AC= .
2. 在Rt△ABC中,∠C=90°,∠A,∠B,∠C分别对的边为a,b,c,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则它的三边长分别为( )
A、2、4、6 B、4、6、8 C、6、8、10 D、3、4、5
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为2,则斜边的长为( )
A、 B、 C、1 D、2
5.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cm,则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B、 C、1 D、
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为2和3,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___.
7.如图,∠ACB=∠ABD=90°,AC=2,BC=1,,则BD=___________.
8.已知△ABC中,AB=AC=10,BD是AC边上的高线,CD=2,那么BD等于( )
A、4 B、6 C、8 D、
9.已知Rt△ABC的周长为,其中斜边,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10. 如果把勾股定理的边的平方理解为正方形的面积,那么从面积的角度来说,勾股定理可以推广.
(1)如图,以Rt△ABC的三边长为边作三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1S、2S、3S之间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以Rt△ABC的三边长为直径作三个半圆,则这三个半圆的面积1S、2S、3S之间有何关系?
(3)如果将上图中的斜边上的半圆沿斜边翻折180°,请探讨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与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此阴影部分在数学史上称为“希波克拉底月牙”) 2
精品文档
2016
1 / 13 八年级勾股定理典型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B:1,1
:6,8,11 D:5,12,22、在Rt△ABC中,∠C=90°,a=12,b=16,则c的长为 A:26B:1 C:20D:21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则OP的长为 A:3B:4C:5D:7
4、在Rt△ABC中,∠C=90°,∠B=45°,c=10,则a的长为 A: B:C:5D:、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A
、
、、3
6、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底边上的高为
A、 B、C、8D、9、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
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 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
C、6cm
22
B、4cm D、12cm 精品文档
2016
2 / 13 2
2
8、若△ABC中,AB?13cm,AC?15cm,高AD=12,则BC的长为 A、1 B、 C、14或4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c?a?b,则这个三角形是
2、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宽为60cm,对角线为100cm,则这个桌面。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2
2
2
4、如右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 方形的边长为5,则正方形A,B,C,D的 面积的和为。
5、如右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
在BC边上F处,已知CE=3,AB=8,则BF=___________。 E
6、一只蚂蚁从长为4cm、宽为cm,高是cm的
F
C
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 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cm。 精品文档
2016
3 / 13 7、将一根长为15㎝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高为12㎝的圆柱形水杯中, 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则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A
1、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 BC=6,AC=8, 求AB、CD的长
D B
C
2、如图,四边形ABCD中,AB=3cm,BC=4cm,CD=12cm,DA=13cm,且∠ABC=900
,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第6题
3.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k2-1,2k,k2+1,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4.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为AB中点,F为A上的一点,且AF=△EFC的形状.
1
AD,试判断4
5.﹝8分﹞.如图,小红用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进行折纸,已知该纸片宽AB为8cm,?长BC?为10cm.当小红折叠时,顶点D落在BC边上的点F处.想一想,此时EC有精品文档
2016
4 / 13 多长??
ADE
BF
《勾股定理》单元卷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C 5、B 6、C 7、C 8、C 二、填空题:
1、直角三角形 2、合格 3、 4、25 5、6 6、 7、2≤h≤3 三、解答题: 1、解:在Rt△ABC5中,BC=6,AC=8
222
AB=AC+BC AB===10CD=
6?8==4.8
10AB
2、解:连接AC
222
∵在Rt△ABC中,AC=AB+BC AC=9?16=5cm
∴S△ABC=
AB?BC3?42
==6cm22
2
2 精品文档
2016
5 / 13 2
2
在△ACD中,AC+CD=25+144=169,DA=13=169,
222
∴DA=AC+CD ∴△ACD是Rt△ ∴S△ACD=
AC?DC5?122
==30 cm2
2
∴S四边形ABCD= S△ABC+ S△ACD=6+30=3cm
3、解:由题意得:设城门高为x,
222
=x+3
22
x+2x+1=x+9 2x=8x=4竹竿长为4+1=5米。 答:竹竿长为5米。
22
4、解:由题意得:=x+25
典型例题
知识点一、直接应用勾股定理或勾股定理逆定理
例1:如图,在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网格图中标有AB、CD、EF、GH四条线段,
其中能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线段是 精品文档
2016
6 / 13 A. CD、EF、GHB. AB、EF、GH
C. AB、CD、GH D. AB、CD、EF
勾股定理说到底是一个等式,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所以,在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时常通过解方程来解决。勾股定理表达式中有三个量,如果条件中只有一个已知量,必须设法求出另一个量或求出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这一点是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长时需要明确的思路。
方程的思想: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如: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求线段的长度或解决实际问题时,经常利用勾股定理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来解
决问题等。
例3:一场罕见的大风过后,学校那棵老杨树折断在地,此刻,张老师正和占
明、清华、绣亚、冠华在楼上凭栏远眺。
清华开口说道:“老师,那棵树看起来挺高的。”
“是啊,有10米高呢,现在被风拦腰刮断,可惜呀!”
“但站立的一段似乎也不矮,有四五米高吧。”冠华兴致勃勃地说。张老师心有所动,他说:“刚才我跑过时用脚步量了一下,发现树尖距离
树根恰好3米,你们能求出杨树站立的那一段的高度吗?” 精品文档
2016
7 / 13 占明想了想说:“树根、树尖、折断处三点依次相连后构成一个直角三角
形。”
“勾股定理一定是要用的,而且不动笔墨恐怕是不行的。”绣亚补充说。几位男孩子走进教室,画图、计算,不一会就得出了答案。同学们,你算
出来了吗?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
2)解题思路:本题关键是认真审题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正确
的解答
常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将它们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等。
解题后的思考:
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时常用的一种思想方法,同学们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可以使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灵活性得到培养,才能在解题中真正做到不重
不漏。
知识点三、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正逆混用
例6:图甲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每个直精品文档
2016
8 / 13 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和是5,求中
间小正方形的面积。
现有一张长为6.5cm、宽为2cm的纸片,如图乙,请你将它分割成6
块,再拼合成一个正方形。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5,B:1,1
:6,8,11 D:5,12,22、在Rt△ABC中,∠C=90°,a=12,b=16,则c的长为 A:26B:1 C:20D:21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则OP的长为 A:3B:4C:5D:7
4、在Rt△ABC中,∠C=90°,∠B=45°,c=10,则a的长为 A: B:C:5D:、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A
、
、、3
6、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底边上的高为 精品文档
2016
9 / 13 A、 B、C、8D、9、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中,AB=3cm,
AD=9cm,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 折痕为EF,则△ABE的面积为A、3cm
C、6cm
22
B、4cm D、12cm
2
2
8、若△ABC中,AB?13cm,AC?15cm,高AD=12,则BC的长为 A、1 B、 C、14或4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c?a?b,则这个三角形是
2、木工师傅要做一个长方形桌面,做好后量得长为80cm,宽为60cm,对角线为100cm,则这个桌面。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 1 -
2
2
2
4、如右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 方形的边长为5,则正方形A,B,C,D的 面积的和为。 精品文档
2016
10 / 13 5、如右图将矩形ABCD沿直线AE折叠,顶点D恰好落
在BC边上F处,已知CE=3,AB=8,则BF=___________。
6、一只蚂蚁从长为4cm、宽为cm,高是cm的
长方体纸箱的A点沿纸箱爬到B点,那么 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cm。
7、将一根长为15㎝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高为12㎝的圆柱形水杯中, 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h㎝,则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 BC=6,AC=8, 求AB、CD的长
第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