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民歌太平歌简介
- 格式:docx
- 大小:36.77 KB
- 文档页数:2
著名的朝鲜族民谣(민요)《阿里郎(아리랑)》源于朝鲜的李朝中叶,关于这首歌的传说中韩两国都有很多,在韩国比较多的版本是:名叫里郎的小伙子和名叫圣妇的姑娘参加了反抗地主的暴动,暴动失败后,俩人躲进名叫水落山的深山里过上了与世隔绝却浪漫幸福的生活。
一天,里郎决定要为冤死的村民报仇血恨,越过山岭走向战场。
(另一版本:一天里郎回家,看见财主和妻子在一起,于是起了疑心离家而去)圣妇望着里郎远去的背影唱起了这首《阿里郎》。
唯美的旋律,婉转的期盼之情,鲜明的民族特色,使这首歌成了朝鲜民族民谣中历史最悠久的民谣之一,也成了朝鲜民族的代表性民谣而流传至今。
《阿里郎》现在是公认的世界民谣中的名曲。
漫长的岁月使之在朝、韩两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阿里郎》。
大体分为《本调阿里郎(아리랑)》、《新调阿里郎(신아리랑)》、《珍岛阿里郎(진도아리랑)》、《密阳阿里郎(밀양아리랑)》、《永川阿里郎(영천아리랑)》、《江原道阿里郎(강원도아리랑)》、《旌善阿里郎(정선아리랑)》、《海洲阿里郎(해주아리랑)》等12种最具有代表性的阿里郎。
清河城镇的历史地理位置古城墙遗址美丽的清河城简介太平歌,又叫鞑子秧歌。
是流传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北部的满族民间舞蹈。
太平歌的表演分祭祀、对礼、走阵、唱唱、浪场五个程式。
祭祀,俗称拜庙,是祈祷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礼则是体现满族民族是个崇尚礼仪的民族;走阵,则是满族先人狩猎征战场景的再现;唱唱和浪场则是认证了满足时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太平秧歌的历史太平秧歌,是本溪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掘的一种早期女真秧歌。
十五世纪中叶,女真人进入本溪地区,明王朝为限制其活动范围,修筑了辽东边墙。
本溪东南、东、北部为边墙之外,是女真人居住区,毗邻边墙内外的本县境内,成为女真人与汉人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区域。
特别是清河堡马市的设立,不仅促进了民族经济的发展,也使这里逐渐成为孕育早期满族文化的摇蓝。
太平秧歌也称女真秧歌,始于辽代。
相传辽国每年派“银牌天使”以催收贡品为名,乱抢乱杀女真人,强制年青美貌的女真妇女陪他们过夜。
斡多里部勇敢的女真青年打死了胡作非为的“银牌使者”,辽国派兵杀害了斡多里部整个女真部落。
后来,女真人将这个悲剧编成带有情节的歌舞沿街进行表演,逐渐形成了太平秧歌。
进入本县的女真人将古老的太平秧歌进行了创新,揉进了莽式,吸收了本地其它民族舞蹈形式,以萨满祭祀锣鼓为音乐伴奏,从而形成了表现形式到角色、装扮、舞蹈动作都独具特色的新的太平秧歌。
太平秧歌分祭祀、对礼、走阵、唱唱、浪场五个表演程式。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女真人的信仰、礼节、能歌善舞和能征善战的特点。
表演时,两臂大伸大展的主要特征:上身晃动,下身屈膝,双脚交错,大起大落的基本造型都显现了女真人早期渔猎生活和社会生活特点,是满族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研究的珍贵史料,对研究满族民间舞蹈的形成、演变、发展具有重要艺术价值。
由于太平秧歌历史久远,仅老靠老艺人的回忆和零星资料恢复传承,与太平秧歌的传统特色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保护太平秧歌老艺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当务之急,只有延续太平秧歌老艺人的生命,才能有效防止太平秧歌的失传。
朝鲜族儿童歌曲
一、朝鲜族儿童歌曲的特点
朝鲜族儿童歌曲超级有特色呢!它们的旋律往往轻快又活泼,就像朝鲜族小朋友们充满活力的脚步一样。
节奏也很有特点,有时候像是朝鲜族传统舞蹈那种轻快的鼓点节奏,让人听了就忍不住想跟着动起来。
而且呀,在曲调里还常常能感受到朝鲜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就好像能看到那美丽的朝鲜族服饰和特色建筑一样。
二、经典朝鲜族儿童歌曲介绍
1. 小白船
这可是一首超级有名的朝鲜族儿童歌曲。
它的旋律舒缓优美,就像一条小船在平静的湖面上缓缓前行。
歌词也特别富有诗意,描绘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
小朋友们唱起来的时候,就像一群小天使在分享着美好的梦境。
2. 桔梗谣
这首歌充满了浓郁的朝鲜族生活气息。
旋律简单却很朗朗上口,每次听到就仿佛能看到朝鲜族人民在田野里采摘桔梗的欢乐场景。
它表达了朝鲜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激之情。
三、朝鲜族儿童歌曲的意义
对于朝鲜族的小朋友们来说,这些儿童歌曲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好伙伴。
歌曲里传递着朝鲜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在唱歌的过程中,小朋友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而且这些歌曲也能让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和人们更好地认识朝鲜族,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团结。
朝鲜族民族歌曲具有旋律流畅、婉转、明朗的特点,如《桔梗谣》、《阿里郎》等,人人会唱。
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倻琴,伽倻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现力很强。
此外,朝鲜族民歌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长杂歌,由专业歌手演唱,有一定故事情节,题材一般取自说唱,如《小春香歌》、《执杖歌》、《游山歌》、《楚汉歌》、《孔明歌》等。
2. 短歌:比普通民谣长,但比“板嗦哩”短,以写自然和人生的关系、赞美自然等为题材。
常作为板嗦哩的序唱,以渲染气氛,曲调具有板嗦哩的特点,长于抒情叙事。
其曲目有《竹杖芒鞋》、《万古江山》、《湖南歌》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朝鲜族民族歌曲的文献、资料,或者咨询朝鲜族民族艺术家以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朝鲜族民歌
朝鲜族民歌是朝鲜族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朝鲜族民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们描述了朝鲜族人民的生活,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文化,他们的历史,他们的传统,以及他们的精神世界。
朝鲜族民歌的歌词简单而深刻,抒发了朝鲜族人民的思想和情感。
它们描述了朝鲜族人民的艰辛生活,他们的勤劳,他们的智慧,以及他们的热情。
它们也描述了朝鲜族人民的爱国精神,他们的自尊心,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朝鲜族民歌的旋律悠扬动人,把朝鲜族人民的精神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
它们把朝鲜族人民的热情,勇气,坚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表达得淋漓尽致。
朝鲜族民歌是朝鲜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它们把朝鲜族人民的精神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把他们的热情,勇气,坚毅,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表达得淋漓尽致。
它们不仅是朝鲜族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让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永远保持着对未来的憧憬。
朝鲜族经典歌曲十首朝鲜族经典歌曲十首引言朝鲜族有着悠久的音乐传统,其经典歌曲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以下是我精选的朝鲜族经典歌曲十首,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愉悦的音乐时光。
1. 《阿里郎》•歌手:金呈奉•曲目介绍:《阿里郎》是朝鲜传统歌曲中最为著名的之一,以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动听的歌词而闻名。
这首歌曲描绘了丰收的农田和幸福的农民生活。
2. 《我的马》•歌手:金正淑•曲目介绍:《我的马》是一首充满悲伤和深情的歌曲,展现了朝鲜族人民对爱马的深深眷恋之情。
歌曲通过细腻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
3. 《靡丽的亲吻》•歌手:宋永彬•曲目介绍:《靡丽的亲吻》是一首浪漫而动听的爱情歌曲。
歌曲表达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旋律优美,歌词简洁而直接。
4. 《蓝色海洋,我的家乡》•歌手:姜敏京•曲目介绍:《蓝色海洋,我的家乡》是一首富有朝鲜族音乐特色的歌曲,描绘了朝鲜族人民对家乡和平与繁荣的期盼。
歌曲旋律舒缓,节奏欢快,令人心旷神怡。
5. 《春天在哪里》•歌手:金兰英•曲目介绍:《春天在哪里》是朝鲜族乐曲中最为畅销和受欢迎的之一。
这首歌曲以其欢快的旋律和活力四溢的歌词,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美好憧憬。
6. 《红河谷》•歌手:崔熙珍•曲目介绍:《红河谷》是一首歌颂劳动者的歌曲,赞美了朝鲜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这首歌曲的节奏稳定,歌词朴实,体现了朝鲜族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7. 《绣金匾》•歌手:申智英•曲目介绍:《绣金匾》是一首激昂而富有战斗性的音乐作品。
这首歌曲以其豪迈的旋律和激情四溢的歌词,反映了朝鲜族人民为捍卫祖国而顽强奋斗的精神面貌。
8. 《将军令》•歌手:崔万鉉•曲目介绍:《将军令》是一首具有军旅气息的歌曲,表达了朝鲜族人民对军队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这首歌曲极富激情,节奏明快,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一首作品。
9. 《新铁岭恋歌》•歌手:李奎报•曲目介绍:《新铁岭恋歌》是一首深情款款的爱情歌曲,描绘了朝鲜族人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坚贞不渝的爱情信念。
兴夫歌简介
《兴夫歌》是一首朝鲜族民歌,由朝鲜族人民口头传承下来,其传承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朝鲜半岛三国时期。
《兴夫歌》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其内容主要描述了夫妻之间的生活琐事,以及夫妻共同努力、辛勤劳作的故事。
歌词语言质朴、通俗易懂,充满着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兴夫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是朝鲜族人民珍贵的精神财富。
2008年,《兴夫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朝鲜族经典儿歌标题:朝鲜族经典儿歌文化探秘## 引言朝鲜族经典儿歌是韩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情感。
这些儿歌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词,不仅在朝鲜族的家庭中传唱,更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了无数听众。
本文将深入探讨几首代表性的朝鲜族经典儿歌,从它们的历史背景、歌词内涵以及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介绍。
## 1.《小船唱晚》### 1.1 背景《小船唱晚》是朝鲜族儿歌中的经典之作,起源于古老的朝鲜半岛。
歌曲通过描述夜晚小船的情景,将人们引入一个宁静而温馨的境地。
这首歌在朝鲜族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被传颂至今。
### 1.2 歌词内涵歌词描绘了一群孩子夜晚在小船上欢唱的场景,表达了对家庭和友谊的渴望。
通过歌曲,人们感受到了朝鲜族文化中对家庭团聚和友谊的重视,同时也体验到了自然景色给人们带来的宁静和愉悦。
### 1.3 艺术特色《小船唱晚》的旋律清新悠扬,歌词简单易记。
这使得它成为朝鲜族传统音乐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歌曲中运用了许多传统的乐器,如箫、笛子等,突显了朝鲜族音乐的独特韵味。
## 2.《茉莉花》### 2.1 背景《茉莉花》是另一首备受喜爱的朝鲜族儿歌。
这首歌源自中国,后来在朝鲜族文化中被广泛传颂。
歌曲以其深情的旋律和感人的歌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2.2 歌词内涵歌曲以茉莉花为象征,通过描绘花儿的美丽,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之情。
歌词中融入了对传统文化和乡土情怀的思考,使其成为一首充满文学意境的经典之作。
### 2.3 艺术特色《茉莉花》的旋律悠扬婉转,给人一种如同漫步花海般的感觉。
歌曲中使用了传统的弦乐器,如二胡、琵琶等,展现了朝鲜族音乐的多元和包容。
## 3.《世上最美好的事》### 3.1 背景《世上最美好的事》是一首展现朝鲜族家庭美好生活的儿歌。
歌曲通过歌颂家庭、友谊和亲情,传递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 3.2 歌词内涵歌词以简单贴近生活的方式,描述了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点滴幸福。
我国朝鲜族歌曲一、简介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
其中,朝鲜族的歌曲是其文化中的重要方面之一,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朝鲜族歌曲的特点是优美、感人、悦耳。
旋律婉转动听,歌词表达真情实感。
二、流派1. 山歌朝鲜族的山歌是其最主要的古老歌曲流派之一,一般实行“对唱”方式,歌手按照节奏唱出歌句,另一部分人随后和声齐唱。
山歌的歌词大多描写朝鲜族人民的生活和工作,例如,劳动生活、友情亲情等,旋律悠扬、朗朗上口,深受广大朝鲜族人民的喜爱。
2. 女儿调女儿调是朝鲜族歌曲中最受欢迎的流派之一,它描绘的主要是女性生活和情感。
女儿调的歌曲动人心魄,歌者会用最甜美动听的声音诠释其中的情感,赢得听众的共鸣。
3. 劳动调劳动调是朝鲜族歌曲中反映朝鲜族人民劳动生活的重要流派,其歌曲内容以农民劳动和渔业为主。
旋律优美,歌词贴近生活,是表达劳动人民感情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方式。
三、代表作品1. 山歌《哈拉海山上》这首歌曲流传甚广,已经成为朝鲜族文化的代表之一。
歌曲中的旋律悠扬婉转,歌词表达了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2. 女儿调《半壁江山》这首歌曲讲述了女主角从恋爱、婚姻到权利之路的成长历程。
歌曲动情,表达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脆弱和坚韧。
3. 劳动调《丰收歌》这首歌曲以描绘劳动生活和丰收为主题,反映了朝鲜族农民的勤劳和执著。
歌词贴近生活,歌曲热情高涨,很受听众欢迎。
四、结语朝鲜族歌曲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深受广大朝鲜族人民的热爱和追捧。
这些歌曲不仅是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向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致以敬意,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艺术。
好听的朝鲜族歌曲
摘要:
1.朝鲜族歌曲概述
2.朝鲜族歌曲的特征
3.好听的朝鲜族歌曲推荐
4.朝鲜族歌曲在我国的影响
正文:
一、朝鲜族歌曲概述
朝鲜族歌曲,顾名思义,是指源于我国朝鲜族的文化遗产。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包括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等。
朝鲜族歌曲是朝鲜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作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朝鲜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娱乐和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二、朝鲜族歌曲的特征
朝鲜族歌曲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其在众多民族音乐中独树一帜。
首先,朝鲜族歌曲的旋律优美、动听,往往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能够表达出朝鲜族人民的情感世界。
其次,朝鲜族歌曲的节奏鲜明、多变,既有快速的舞曲节奏,也有悠扬的抒情节奏。
再者,朝鲜族歌曲的歌词内容丰富,既有描绘美好生活的田园诗,也有歌颂祖国和民族的英雄史诗。
三、好听的朝鲜族歌曲推荐
朝鲜族歌曲种类繁多,其中一些广为流传、深受喜爱的歌曲值得一听。
以下是一些好听的朝鲜族歌曲推荐:
1.《阿里郎》:这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朝鲜族民歌,歌词描绘了朝鲜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旋律优美、抒情。
2.《桔梗花》:这是一首描绘朝鲜族少女爱情的歌曲,歌词意境优美,旋律婉转悠扬。
3.《红太阳照边疆》:这是一首赞美祖国和民族的歌曲,歌词歌颂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旋律激昂、豪迈。
四、朝鲜族歌曲在我国的影响
朝鲜族歌曲在我国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在我国的民族音乐领域,朝鲜族歌曲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许多朝鲜族歌手,如金志文献、朴树等,凭借其才华和演唱实力,在我国乐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THE NEW VOICE OF YUE —FU (The Academic Periodical of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1]:李贞花(1966~)女,延边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2]本文指建国时期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
[3]丁晓春《中国革命史(1980-1987)》,中国党史资料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植根于民族的美声李贞花[1](一)朝鲜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音乐艺术的文化传统基础上,吸收五千年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艺术养分,并同周边国家和地区之间频繁的文化艺术交流中,成长为具有中国朝鲜族民族特色和中国特色独有的声乐艺术。
BelCanto 声乐艺术,就是中国朝鲜族声乐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具有民族性和艺术性的优秀作品,引领了新中国建国以来朝鲜族声乐艺术的成长和发展。
这些艺术创作和表演之所以能得到广泛普及和发展,主要是由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中心,以延边艺术学校为龙头,普通音乐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活动、延边歌舞团等专业团体的音乐创作和演出、以及各地方的群众艺术文化活动、还有出版和广播等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程,跨入到新民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期[3],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朝鲜族人民和其他各民族人民共同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开始了新的生活,朝鲜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同中国各时期的社会历史、政治现实与时俱进,竭尽致力于新中国的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朝鲜族人民得到了国家民族政策的惠顾,在优惠政策的支持鼓励下,不断地挖掘民族文化遗产,民族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此同时,中国朝鲜族音乐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迎来了新的历史性变化。
新中国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也对后来的发展和[内容提要]本文[2]围绕新中国建国时期广为传唱的几首朝鲜族歌曲为例,以分析歌曲内容为中心阐述朝鲜族声乐艺术的特点。
谈正歌“歌曲”的传承及演唱特点作者:朴春花来源:《艺术研究》2015年第02期摘要:朝鲜族的传统声乐曲种《歌曲》是在李氏朝鲜王朝广受儒生、士大夫以及上流阶层的两班贵族所喜爱的高尚、庄重的声乐曲,因此也被成为《儒生之歌》。
本篇论文将从它的起源和音乐构成、长短形态及演唱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歌曲大叶调数大叶一、“歌曲”的起源及音乐特点“歌曲”、“盘索里”和“梵呗”被并列为朝鲜族的三大传统声乐曲种,这三个声乐曲种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从旋律和长短结构的特点上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歌曲”是在李氏朝鲜时期广受儒生、名公雅士和上流阶层的两班贵族们所喜爱的高尚之歌,它是以时调诗为歌词,以管弦乐乐器伴奏而演唱的传统声乐曲;“盘索里”是受一般群众所喜爱的,在南道{1}地区广为流传的唱剧;而“梵呗”则是在寺庙中祭祀时,僧人们在仪式过程中所吟唱的佛教声乐曲。
其中的“盘索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故事内容和夸张的形体表演,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
而“梵呗”中所使用的“念佛”、“和请”{2}等声乐曲是随着佛教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代代相传下来的。
但是与前两者相比,“歌曲”由于演唱的节奏极其缓慢,以及在演唱过程中要极度节制个人情感的表达等特殊要求,显得非常单调和无趣,再加上“歌曲”也不是仪式音乐上所演唱的声乐,并不能够借助宗教的力量获得更广泛的传播,长久以来仅靠着民间艺人的口传心授才得以传承。
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歌曲”还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严格的按照自己的演唱要求一直传承到今天,足见它具有非常强韧的音乐生命力。
对于“歌曲”产生的年代,我们可以追溯到高丽王朝的中期,它的原型叫做“大叶调”,即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慢大叶”、“中大叶”、“数大叶”,其中慢大叶是“歌曲”最初的名字。
1572年的《琴合字谱》{3}古文献中,我们只发现了慢大叶的名称,在16世纪~17世纪初还倍受欢迎的慢大叶到了17世纪中期逐渐输给了之后衍生出来的新生事物—中大叶和数大叶,在18世纪初慢大叶就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朝鲜族民歌太平歌简介
一、太平歌的起源
二、太平歌的传承和发展
2.1 朝鲜族民歌的特点
2.2 太平歌的艺术形式
2.3 太平歌的演唱方式
三、太平歌的主题和内容
3.1 太平歌的主题
3.2 太平歌的内容
四、太平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4.1 文化交流与对外影响
4.2 社会团结与凝聚力的表达
4.3 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
五、太平歌的现代发展和保护
5.1 现代创新与演绎
5.2 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六、太平歌的国际传播与影响
6.1 太平歌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与影响
6.2 国际文化交流与认同
结论
通过深入研究朝鲜族民歌太平歌的起源、传承和发展,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国际传播与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太平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朝鲜族民歌形式,不仅在传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在现代社会中保持着活力并继续发展。
为了继承和保护太平歌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太平歌的传承与发展,并将其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展示,并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榆中“太平歌”形成原因及传承意义分析研究作者:杨彩芬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28期【摘要】“太平歌”,也叫“太平调”、“太平煞鼓曲”,是榆中特有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
太平歌是榆中流传的民歌里的一种表现形式,多以祝福、孝道、劝善为要,又名“押鼓曲”,是在闹春节耍社火时社火队在表演场地演唱的一种曲目。
太平歌在榆中全县范围内都有分布,以南部马坡乡和川区三角城乡一带较为集中。
本文主要从榆中特殊的地域特征、社会环境等方面出发,分析研究“太平歌”的形成原因,从而达到更好地传承“太平歌”这一民间歌曲的目的。
【关键词】太平歌 ;民间歌曲形式 ;地域特征 ;形成原因【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科学规划课题《甘肃“一带一路”节点中“榆中太平歌”教学传承与研究》(立项号:GS[2017]GHB2437)(市级课题立项号:LZ[2017]GH641)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30-02“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中心线为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
甘肃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而兰州市榆中县,又处在这个节点的核心位置。
“太平歌”,也叫“太平调”、“太平煞鼓曲”,是榆中特有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
太平歌表演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为清代咸丰年间兴起并流传下来的传统表演形式。
表演时,一人击鼓,周围的人自由唱太平歌,歌词内容多以“三国”、“水浒”中英雄人物故事为蓝本,进行再创作。
朝鲜族民歌太平歌简介
朝鲜族民歌太平歌简介
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也有着独特的特色。
民歌是朝
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太平歌更是备受关注。
1. 太平歌的歌曲特征
太平歌是一种民间歌曲,通常是在集体劳动或宴席时表演。
它通常由
多人合唱,节奏欢快,音乐节奏轻快。
快乐的调子和强烈的韵律给人
以愉快的感觉。
2. 太平歌的文学特点
太平歌是一种口传文学。
它由口传方式传承,并不经过文字的记录。
因此,每个演唱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唱。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太平歌产生了轻微的变化,但其主题和情感始终保持不变。
3. 太平歌的主题内容
太平歌主要表达人们对生活幸福和平安的期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它唱诉着百姓的生活,描绘着故事和传奇,反映了民间的思想和情感。
4. 太平歌的起源和发展
太平歌作为朝鲜族的民歌,在不同阶段和地区的发展历程中也发生了
许多变化。
太平歌起源于晋朝时期,经过了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
发展历程,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又经过了现代化的改编,还被改编成了
歌舞表演节目。
总结:
太平歌是朝鲜族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活泼、简单,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和改编,但它的主题和情感始终没有改变,成为了朝鲜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