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应知应会手册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4.58 MB
- 文档页数:78
Easy on-PC操作手册版本 V03b注意此手册中的信息仅适用于软件V1.5.x.x 版本。
不适用于早期的软件版本。
由于产品不断更新,此手册中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通知© ndd Medizintechnik AG, Zurich, Switzerland.版权所有。
此手册中所有内容未经ndd 书面许可不得转载。
ndd™, the ndd logo™ 以及 spirette™ 所有权归ndd Medizintechnik AG 所有。
nddMedizintechnik AG Technoparkstrasse 1CH-8005 Zürich, Switzerland 电话:+41 44 445 2530传真:+41 44 445 2531www.ndd.chUSAndd Medical Technologies 2 Dundee ParkAndover, MA 01810电话: 1 978 470 0923传真: 1 978 470 09241前言51.1 CE标志信息51.2 许可条款51.3 修订历史61.4 手册用途61.5 阅读对象61.6 模式61.7 安全信息71.8 预期用途111.9 医用电气设备的描述111.10 Easy on-PC 传感器的设计和运行121.11 系统要求132启动和准备142.1 软件安装142.2 连接流量传感器192.3 准备流量传感器222.4 启动软件程序233执行测试243.1 选择/收入一个病人243.2 选择一个测试283.3 用力肺活量(FVC/FVL)293.4 肺活量(SVC)393.5 最大自主通气量(MVV)423.6 支气管激发试验443.7 快速测试503.8 结束测试503.9 检索/打印存储的测试513.10 趋势视图543.11 重要参数的定义563.12 编辑病人数据583.13 质量信息/ 等级(详细信息)593.14 系统解释643.15 回顾性测试评估,进入评论64 4卫生、清洁、维护、处置67 5系统设置73 6故障排除技巧897技术指标90 8技术说明92 9订单信息94 10附录9510.1 解释9510.2 预测值9910.3 GDT 界面10010.4 报告设计器10610.5 电磁兼容性 (EMC)11010.6 屏幕显示的快速参考指南11410.7 文献1281前言1.1CE标志信息⏹此产品Easy on-PC具有 CE 标志 CE-120 (公告机构 SGS) ,表明其符合医疗装置93/42/EEC理事会指令并达到了此指令中附录I的基本要求。
电脑入门方法与步骤简介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掌握一些基础的电脑入门方法和步骤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学者可以遵循的方法和步骤,帮助您快速入门并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
步骤一: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在开始使用电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电脑的基本组成部分。
典型的桌面电脑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组件:•处理器(CPU):作为电脑的“大脑”,负责处理计算机的各种任务。
•内存(RAM):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
•硬盘驱动器:用于永久存储文件和数据的设备。
•显示器:用于显示电脑上的图像和文字。
•键盘和鼠标:用于输入和控制电脑。
熟悉这些基本组成部分将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电脑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步骤二:熟悉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电脑的核心软件,它管理和控制电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最常见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Mac OS和Linux。
您需要根据您使用的电脑,熟悉相应的操作系统。
要熟悉操作系统,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 阅读操作系统的用户手册或在线文档,了解其各种功能和设置选项。
- 尝试不同的功能和设置,通过实践来学习。
- 参加操作系统相关的培训课程或在线教程,提升您的操作水平。
步骤三:学习常用的软件应用程序电脑上有各种各样的软件应用程序,用于不同的目的,例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图像编辑和网络浏览等。
了解和学习常用的软件应用程序可以帮助您进行各种任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应用程序: - 文字处理软件:例如Microsoft Word、Google Docs等,用于创建和编辑文档。
- 电子表格软件:例如Microsoft Excel、Google Sheets等,用于处理和分析数据。
- 图像编辑软件:例如Adobe Photoshop、GIMP等,用于编辑和处理图像。
- 网络浏览器:例如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等,用于访问和浏览互联网。
通过学习这些软件应用程序的基本操作方法,您可以轻松地完成各种任务和项目。
系统安全操作维护指南手册第1章系统安全概述 (4)1.1 系统安全的重要性 (4)1.1.1 国家信息安全 (4)1.1.2 企业利益 (4)1.1.3 用户隐私 (4)1.2 常见的安全威胁与风险 (4)1.2.1 恶意软件 (4)1.2.2 网络攻击 (4)1.2.3 数据泄露 (5)1.2.4 内部威胁 (5)1.3 系统安全策略与措施 (5)1.3.1 安全管理 (5)1.3.2 防护措施 (5)1.3.3 安全审计 (5)1.3.4 数据加密 (5)1.3.5 安全培训 (5)1.3.6 安全备份 (5)第2章账户与权限管理 (5)2.1 账户安全策略 (5)2.1.1 账户创建与维护 (5)2.1.2 账户认证与授权 (6)2.2 用户权限分配 (6)2.2.1 权限分配原则 (6)2.2.2 权限管理流程 (6)2.3 账户审计与监控 (6)2.3.1 账户审计 (6)2.3.2 账户监控 (7)第3章数据备份与恢复 (7)3.1 备份策略与计划 (7)3.1.1 备份策略制定 (7)3.1.2 备份计划实施 (7)3.2 数据备份操作流程 (8)3.2.1 全量备份操作流程 (8)3.2.2 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操作流程 (8)3.3 数据恢复操作流程 (8)3.3.1 数据恢复准备工作 (8)3.3.2 数据恢复操作 (8)第4章网络安全防护 (9)4.1 防火墙配置与管理 (9)4.1.1 防火墙概述 (9)4.1.2 防火墙类型 (9)4.1.4 防火墙管理 (9)4.2 入侵检测与防护 (9)4.2.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9)4.2.2 入侵检测技术 (9)4.2.3 入侵防护系统(IPS) (9)4.2.4 入侵检测与防护配置 (9)4.3 VPN应用与安全 (9)4.3.1 VPN概述 (9)4.3.2 VPN技术 (10)4.3.3 VPN配置与应用 (10)4.3.4 VPN安全 (10)第5章恶意代码防范 (10)5.1 恶意代码的类型与特点 (10)5.1.1 类型概述 (10)5.1.2 特点分析 (10)5.2 防病毒软件的部署与更新 (10)5.2.1 防病毒软件的选择 (10)5.2.2 部署与配置 (11)5.2.3 病毒库更新 (11)5.3 恶意代码查杀与清理 (11)5.3.1 查杀策略 (11)5.3.2 清理方法 (11)5.3.3 预防措施 (11)第6章系统安全加固 (11)6.1 系统补丁管理 (11)6.1.1 补丁更新策略 (11)6.1.2 补丁来源与验证 (11)6.1.3 补丁安装与测试 (12)6.1.4 补丁管理与记录 (12)6.2 系统安全配置检查 (12)6.2.1 安全配置基线 (12)6.2.2 安全配置检查方法 (12)6.2.3 安全配置不符合项整改 (12)6.2.4 安全配置变更管理 (12)6.3 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12)6.3.1 安全审计策略 (12)6.3.2 日志配置与管理 (12)6.3.3 日志分析方法 (12)6.3.4 安全事件响应与处置 (12)第7章应用安全 (13)7.1 应用程序安全策略 (13)7.1.1 策略概述 (13)7.1.2 安全编码规范 (13)7.2 应用层防火墙设置 (13)7.2.1 防火墙概述 (13)7.2.2 防火墙配置策略 (13)7.2.3 防火墙功能优化 (13)7.3 Web安全防护 (14)7.3.1 Web安全概述 (14)7.3.2 Web应用安全防护策略 (14)7.3.3 加密通信 (14)第8章移动设备安全 (14)8.1 移动设备管理策略 (14)8.1.1 设备注册与认证 (14)8.1.2 设备使用规范 (14)8.1.3 设备监控与追踪 (14)8.1.4 设备更新与维护 (14)8.2 移动设备安全配置 (15)8.2.1 设备锁屏与密码策略 (15)8.2.2 数据加密 (15)8.2.3 网络安全配置 (15)8.2.4 应用权限管理 (15)8.3 移动应用安全审查 (15)8.3.1 应用来源审查 (15)8.3.2 应用安全测试 (15)8.3.3 应用更新审查 (15)8.3.4 应用权限监控 (15)第9章信息安全意识培训 (15)9.1 信息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15)9.1.1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 (16)9.1.2 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率 (16)9.1.3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16)9.2 培训内容与方式 (16)9.2.1 培训内容 (16)9.2.2 培训方式 (16)9.3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的实施与评估 (16)9.3.1 培训计划 (16)9.3.2 培训对象 (16)9.3.3 培训评估 (17)9.3.4 持续改进 (17)第10章应急响应与处理 (17)10.1 应急响应计划的制定 (17)10.1.1 目的与原则 (17)10.1.2 应急响应组织架构 (17)10.1.3 应急预案与流程 (17)10.1.4 应急预案的审批与发布 (17)10.2.1 安全识别 (18)10.2.2 安全报告 (18)10.3 安全的处理与恢复 (18)10.3.1 处理流程 (18)10.3.2 恢复 (18)10.3.3 后评估 (19)第1章系统安全概述1.1 系统安全的重要性系统安全是保障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对于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企业利益、保护用户隐私具有重要意义。
电脑基本知识培训目录一、 1 电脑硬件基础 (3)1.1 电脑组成部件 (4)1.2 电脑组装与调试 (5)1.2.1 安装CPU和散热器 (6)1.2.2 安装内存条 (7)1.2.3 安装硬盘和光驱 (8)1.2.4 连接电源线和显示器 (9)1.2.5 开机设置 (10)1.3 电脑硬件维护 (11)1.3.1 清洁电脑内部 (12)1.3.2 更换散热器风扇 (13)1.3.3 更换内存条 (14)1.3.4 更换硬盘和光驱 (15)1.4 电脑硬件故障排除 (16)1.4.1 CPU过热故障排查 (17)1.4.2 内存故障排查 (18)1.4.3 硬盘故障排查 (19)1.4.4 显卡故障排查 (21)1.5 电脑硬件升级与扩展 (22)1.5.1 升级CPU和散热器 (23)1.5.2 增加内存条容量 (25)1.5.3 更换硬盘为SSD (26)1.5.4 添加显卡扩展计算能力 (27)二、 2 电脑操作系统基础 (28)2.1 Windows操作系统简介 (29)2.1.1 Windows版本介绍 (31)2.1.2 Windows界面布局与操作方法 (32)2.2 Windows系统设置与优化 (33)2.2.1 个性化设置 (35)2.2.2 系统性能优化 (36)2.3 Windows软件安装与卸载 (38)2.3.1 通过控制面板安装软件 (39)2.3.2 通过命令行卸载软件 (40)2.4 Windows系统维护与管理 (41)2.4.1 病毒防护与杀毒软件使用 (42)2.4.2 系统备份与恢复策略 (43)2.5 Windows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44)2.5.1 蓝屏问题解决方法 (45)2.5.2 软件运行出错解决方法 (46)三、 3 网络基础与应用技巧 (47)3.1 有线网络基础知识 (49)3.1.1 以太网接口类型介绍 (50)3.1.2 WiFi无线网络设置与管理方法 (51)3.2 无线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技巧 (53)一、 1 电脑硬件基础电脑概述: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脑的基本构成。
excel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Excel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软件,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领域。
本培训方案旨在帮助参训人员掌握Excel 的基本操作技巧,提升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使其能够熟练运用Excel 进行工作和学习中的数据处理。
二、培训内容1. Excel基础操作- Excel界面和功能介绍- 工作表的创建与管理- 单元格格式设置- 基本数据输入和编辑-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2. 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筛选与排序- 数据去重与拆分- 数据透视表的制作与分析- 数据图表的创建与编辑-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3. 高级功能应用- 条件格式和数据验证- 高级筛选和自动筛选- 工作表的链接与保护- 宏的录制与应用- 数据的逻辑运算和统计函数4. 实际案例演练-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分析- 培训中培养参训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强化参训人员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 通过投影仪展示Excel软件的操作界面,详细讲解各个功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配合PPT演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提高参训人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实例演示- 针对每个知识点,通过在电脑上实际演示操作,以示范的方式帮助参训人员更好地掌握操作技巧。
3. 练习与实践- 在讲解与演示后,提供相关练习题,让参训人员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
- 针对实际案例,让参训人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4. 问题解答和讨论- 培训过程中随时接受参训人员的问题提问,并进行解答和讨论。
- 通过讨论和交流,增加参训人员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促进共同学习。
四、培训评估1. 培训前测- 在培训开始前,对参训人员进行一次基础知识测试,了解参训人员对Excel的掌握程度。
2. 培训中测评- 在培训过程中,设置小型测验,测试参训人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培训后测验- 培训结束后,对参训人员进行一次综合性的考核,评估培训效果。
电脑操作及简易故障排除手册我们在使用电脑(de)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de)问题,令我们束手无策,即耽误了正常(de)工作,又破坏了良好(de)心情.其实,只要正确使用,在使用中总结,不断摸索去你电脑(de)“脾性”,便会找到一些排除(de)方法与心得.故初步编写此手册,以指导大家日常正确使用,减少故障,并对简易故障能进行自我排除,以提高工作效率,希望大家在使用中多提宝意见,以便不断修订和完善本手册.第一节:如何正确操作电脑及周边设备:1、开机时必须“先外设,后主机”,即先开插座电源,再开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围设备,最后在开主机;关机时相反“先主机,后外设”,即关闭所有运行程序后,通过开始菜单软关机,完全关机后,再关显示器、打印机等外设.2、插拔所有外设数据线时,均应在断电情况下进行,防止IC集成电路损坏.3、在异常情况下需重启动时,应采取软开机,按“复位”开关启动,若实需硬开、关机(de),按住主机电源开关10S钟以上,等开、关机灯有反应后再放手.4、在系统非正常退出或意外断电,应尽快进行硬盘扫描,及时修复错误, 因此情况下,硬盘某此簇链接会丢失,给系统造成潜在危险,不及时修复,会导致某此程序紊乱,甚至危及系统(de)稳定运行,所以开机(de)时候,应让系统自动走程序,不要按回车键,强制启动,应使电脑自动识别进入修复程序.5、不能野蛮操作,在电脑故障时,应心平气和,去找原因,进行简单排除, 不应施力、频繁地敲打键盘或电脑,防止电脑更严重损坏.6、定期查杀病毒,进行磁盘整理,清除垃圾文件,进行系统优化.但不建议同时安装一个以上(de)杀毒软件.7、注意电脑及周边外设卫生,尤其车间、仓库等,做到防水、防尘,雷雨天注意断开电源.8、在二个小时以上不使用电脑时,应关机断电,如短时间停用,应使电脑处于休眠或屏保状态.9、每台电脑均应设置密码,一般情况不允许他人使用,重要帐套或文件也应有密码保护,防止他人无意破坏或机密泄漏,尤其对共享文件一定要设好权限(只读、改写).10、如何查看本机(de)IP地址:a.点击“网上邻居”右键属性“本地接连”右键属性单击“internet协议(TCP/IP)单击“属性”就可以看到本机(de)IP地址了.b.点击“开始”“运行”输入cmd在弹出(de)界面输入ipconfig/all就可以查看本机(de)ip地址了.11、如何连接网络打印机:从“开始”打印机和传真-添加打印机-网络打印机-预览或输入网络-打印机名称(不知道应问网管).12、如何正确使用针式票据打印机:打印头是打印机(de)关键部件,是用很细(de)钢丝经热处理而成,硬度高,脆性大,极易断裂,为此,打印针头部均装有导向装置,以保证打印针正确打印.当打印针(de)导向孔被灰尘和油污堵塞时,打印针由于进出受阻,速度减慢,就容易折断,所以,要经常清洗打印头,尤其是使用油墨多、质量差(de)色带和打印蜡纸以后,要及时进行清洗.注意机械运动部件、部位(de)润滑,定期用柔软(de)布擦去油污垢,然后加油,既能使机械磨损减轻,又能减轻磨擦声音.否则,容易产生卡位或啮死等故障.加油时要注意位置,不要加到不该加油(de)地方,以免沾染灰尘,给平时保养增加麻烦.当开机发现打印头、输纸机构等机械部位运行困难时,必须立即断电检查,以免故障扩大,损坏电路和机械部分.严禁打印过程中旋动调节手柄,旋动手柄供调节打印纸(de)初始位置用,应在打印机关闭电源时进行.当打印机处于作业中时,切忌进行调节,尤其是反向调节.步进电机往前送纸时强行迫使纸张后退会损坏进纸机构(de)传动齿轮和其他部件,有时还会引起断针.要经常检查打印头前端与打印辊之间(de)距离是否符合要求.距离过小,打印针打在字辊上(de)力量过大,容易断针;距离过大,打印字迹太浅,同时针头伸出较长,也易断针.应以打印字迹清楚为标准,根据打印纸(de)厚度来调节打印头间隙调节杆位置.13、如何正确使用U盘一般电脑应封闭U盘接口,需用(de)在插入U盘时必须先查杀病毒,后将U盘资料拷到电脑盘中使用,尽量减少在U盘中直接操作,从电脑中印制到U盘(de),在操作完后,应尽快通过弹出U盘程序退出,不应直接拔出,防止数据损坏.第二节:简单故障排除方法电脑故障排除遵守“先外界因素,后机台因素”、“先软件后硬件”、“先简后繁”(de)原则一、电脑电源灯不亮,显示器也不显示.1、检查电源插座是否正常通电;2、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松动;3、检查主机箱开关是否开启;4、如以上都正常,问题仍无法解决,请联系网管.二、显示器屏幕无显示:1、先关主机,检查显示器电源是否插好;2、检查显示器与主机箱连接线是否两端均插好;3、检查显示器开关是否开启;4、若不行,拆开主机箱壳,将主板在(de)尘土吹干净,并将显卡插紧;5、问题仍没有排除,就找网管;注:笔记本电脑若显示器不亮,请尝试取下后盖电源放电,再安装上试试.三、开机机箱喇叭报警,主机不能够正常启动:1、一般可能是内存条松动或插入不到位,可拔下重新插试,但因内存条拔插寿命一般只有200次左右,故不能频繁这样操作.若仍不行,更换插到另一个内存槽试试,仍不行,可能是内存条问题,联系网管确认.四、鼠标不灵活:1、目前(de)光电鼠标一般与鼠标垫(de)颜色、反光率有很大关系,老式电机鼠标与小球(de)卫生有很大关系;2、若因左键使用频次较高损坏,一般需更换,临时用时,可在“控制面板”(de)“鼠标”设置中,将鼠标设置成左手习惯,先右键暂时替代左键使用.五、时间不准:1、开机时出现“CMOS checksum error ---defaults loades”提示,只能通过按F1才能启动,时间每天都慢几十分钟,大多是主板CMOS供电(de)纽旋式电池没电了,则需要更换电池.六、运行时出现内存不足(de)提示:1、主要是运行时内存分配出现错误导致,一般尽量不运行类似程序或关闭暂时不用(de)程序,以释放内在资源.2、尽量对一些不常用(de)软件系统不要设置为自动启动项.七、运行中频繁自动关机或重启、死机:1、检查电源是否稳定,必要时配置UPS电源;2、检查CPU风扇是否运转正常,是否运作时间过长,CPU是否温度过高;3、电源、CPU等主板上是否灰尘过厚,导致散热不畅;4、问题仍没有排除,就找网管.八、系统提示“磁盘剩余空间不足”:1、注意:除系统文件,其余文件将不要放在C盘(包括桌面);2、清除临时文件(.tmp)文件后,再进行磁盘整理;3、检查其它各盘与存放情况,重新调整文件存放位置,要主要分区,请不要随意分区,防止文件丢失,请找网管处理;4、真正文件资源接近硬盘容量(de),就联系网管,评估是否可更换大容量硬容.九、为什么启动不久黑屏:能启动,就说明应不是硬件问题,一般可能是设置了电源管理,通过“开始““控制面板”“电源选项”将设置改为“从不”.十、电脑优化与垃圾清理1、Windows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会生产大量(de)垃圾文件,包括临时文件(.tmp, .mp)、日志文件(.log)、临时帮助文件(.gid)、磁盘检查文件(.chk)、临时备份文件(.old, .bak)等,这些都会导致空间浪费及运行缓慢,一般我们使用360安全卫士、金山卫士、优化大师等来“瘦身”.十一、网络问题:1、当网络连接不上,先输入以下命令进行测试,在“开始”-“运行”—>在对话框中输入以下命令进行测试:–t,若显示Request timed out.说明有误.2、检查网线是否插好;3、网卡有没禁用(如本地连接颜色变灰,说明禁用,可通过双击启用).4、顺着网线过去,可以看到一个盒子即“交换机”,看看有无死机,可把交换机电源断开半分钟,再通上电,看看故障是否排除;5、若属服务器故障,主要看一下其它工作组计算机是否正常,若重启服务器故障未能排除,则通知网管.十二、网络打印机连接不上:1、检查打印机选择是否正确,设置是否正常和开启;2、检查所选打印机是否开启,安装打印机(de)电脑是否开启;3、检查打印机(de)是否有纸张、是否卡纸、各仓盒是否关好等异常;4、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十三、针式票据打印机故障排除:1、若控制面板上(de)指示灯不亮,检查电源线是否正确插入电源插座.2、若指示灯短暂闪亮后即熄灭.当再次接通打印机电源时,指示灯仍然不亮,检查打印机额定电压是否与电源插座上(de)电压匹配.不匹配,切勿再将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3、若不能打印,“暂停”指示灯不亮但打印机不打印,检查接口电缆 (de)两端,检查是打印机软件是否正确安装或设置是否正确.4、若“暂停”指示灯和“缺纸”指示灯闪烁且打印机呜叫,应是打印机缺纸.5、若打印机(de)声音似乎正在打印,但实际并无打印输出,可能未正确安装色带.6、若打印机发出奇怪(de)噪声,蜂鸣器鸣叫五次,并且打印机突然停止打印.则应关闭打印机电源开关让打印头冷却.然后,检查是否打印机夹纸、色带卡住或者有其它(de)问题.再重试一下打印.7、若打印机呜叫多次.可能发生错误,先关闭打印机,再重新打开. 如果打印机呜叫一次,可能对控制面板做无效操作.如呜叫三次,检查是否打印机缺纸.8、A)打印模糊或不均匀,可能色带已旧或未正确安装色带盒.B) 在打印输出中丢失一行点,可能是打印头损坏.在随机位置丢失点,可能是在色带中有许多空隙或者色带松驰.重新安装色带盒.C) 在打印输出中出现规则(de)间隔,可能跳过页缝功能为开,将缺省设定模式中(de)跳过页缝功能设定为关.D)打印(de)字符不对,检查是否为打印机正确安装了软件.在控制面板上选择(de)字体未被打印,可能是软件(de)设定覆盖了控制面板(de)设定.E)在一页中(de)打印起始位置太高或太低,或者一页中底部(de)部分内容被打印在下一页(de)顶部,可以在微调整模式中使用[换行/换页]键调节装入位置.一些程序需要指明使用单页纸或连续纸,请确保选择了单页纸.F)页长与打印纸(de)长度不匹配,检查由软件设定(de)页长并且如果必要(de)话对其进行调整.如果使用连续纸,使用缺省设定模式改变页长.G)打印纸未进纸,连续纸可能留在打印机中.取出连续纸.将过纸控制杆设定到单页纸位置并插入新(de)一页纸.H)打印纸进纸卷曲或夹纸,关闭打印机电源开关并拉出夹纸.将一页新纸垂直插入导纸器中.确认所用(de)打印纸类型正确,导纸器位于直立位置.确认打印备纸与打印机之间(de)距离在1米之内.检查连续纸两边(de)孔是否平行.另外,确认链齿已锁定且链齿盖关闭.检查打印纸(de)尺寸和厚度是否在规定范围内.I)打印纸没有完全退出,使用[换行/换页]键将一页退出.打印纸可能过长.使用在规定范围内(de)打印纸.J)连续纸没有正确进纸,拖纸器不进纸,检查过纸控制杆是否被拉到连续纸位置.如果不是,将控制杆移到正确位置.打印纸可能从拖纸器上脱落.将打印纸安装在拖纸器上.K)打印时出现乱码,应(1)打印机自检(判断打印机本身是否存在硬件故障);(2)检测打印机电缆(判断打印电缆是否存在故障);(3)在Windows下,打印测试页(判断打印机驱动程序是否正确)."我(de)电脑">"打印机">找到对应(de)打印机>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属性">选择"常规">单击"打印测试页",测试页正常表明已经正确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4)检查应用程序是否存在问题.9、ERP系统及OA、各种行业软件等操作及常见故障排除,在运行中不断总结另行再定.未尽事项,或不合理之处,在后续将不断修订.。
第1篇第一章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在计算机教育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本手册旨在为计算机实践教学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开展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第二章实践教学目标与原则一、实践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实践教学原则1. 实践性原则: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
2. 逐步性原则:实践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
3. 个性化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实践教学。
4. 可持续发展原则:实践教学应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第三章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一、实践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操作与维护2. 编程语言与程序设计3. 数据结构与算法4. 操作系统5. 计算机网络6. 数据库技术7. 软件工程8. 计算机安全9. 计算机应用技术10. 项目实践与毕业设计二、实践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编程技能。
2. 课程设计:以课程设计为载体,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毕业设计:通过毕业设计,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提高其创新能力。
4. 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
5. 顶岗实习:让学生在企业或研究机构进行实习,了解行业动态,提高就业竞争力。
第四章实践教学评价一、评价体系1.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实验结果和实验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