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总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 格式:doc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17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V1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在外科手术中,营养代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病人在手术前、手
术期间、手术后都需要接受不同种类的营养支持来维持身体正常的代
谢功能。
本文将对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手术前营养储备
手术前,病人应具备足够的营养储备。
首先,病人应该注意多食用蛋
白质食物,以促进身体组织的修复和增长。
同时,应该保证摄入足够
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满足身体能量需求,并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手术期间营养支持
手术期间,病人需要接受合适的营养支持。
这些支持包括肠内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支持和混合路线的营养支持。
其中肠内营养支持对于维
持肠功能、减少感染、促进肠上皮细胞的更新等具有重要作用。
而静
脉营养支持则可以直接提供营养物质,但可能会增加感染或并发症的
风险。
混合路线的营养支持可以将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
效果。
三、手术后营养恢复
手术后,病人需要适当的营养恢复。
这包括逐步恢复饮食、逐步增加
肠内营养支持、逐步减少静脉营养支持。
同时,还要注意食物的质量
和种类。
应该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汁、流质米汤、面汤等。
不仅如此,还应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铁等营养素的食物,以促进细胞修复和免疫功能的增强。
结语
外科病人营养代谢是病人康复和恢复健康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们应该根据病人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并及时调整营养支持的方式和量,以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第一节外科病人的营养要求外科病人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与身体状况、病情及手术类型等有关。
当外源性营养物质不能满足需要时,人体将动用自身组织作为营养来源,消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呈氮负平衡。
外科营养就是通过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来调理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增强自身调节代偿能力,提高对手术和感染的耐受力及康复能力。
人体的三大供能物质为葡萄糖、蛋白质和脂肪,他们所能提供的热能是:葡萄糖和蛋白质l6.736kJ/g(4kcal/g),脂肪37.654kJ/g(9kcal/g)。
一、人体基本的能量储备与需要1.正常成人一般每日约需能量7535kJ (1800 kcal),每公斤体重需104.6kJ(25kcal)。
人体内可供作能量贮备的物质包括糖原、蛋白质及脂肪。
(1)糖原的含量有限,仅能提供3795.6kJ(900kcal)能量,占每日正常需求量的一半。
(2)蛋白质是以多种器官、组织组成成分的形式存在的,并没有单独作为能量的蛋白质。
肝糖原耗尽后有蛋白质供能。
(3)脂肪是体内最大的能源仓库,贮存量约15kg。
1.男性,74岁,体重60Kg,全胃切除术后5天,大量肠液自腹腔引流管引出,左上腹疼痛,查体,左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首选的治疗措施是()A.急症手术B.肠外营养C.要素饮食D.普通饮食E.输血答案:A2.该病人热量每天基本要求量是()A.800kcalB.1200kcalC.1500kcalD.2000kcalE.2500kcal答案:C2.每日人体所需要的能量,由食物供给。
禁食24小时后,肝糖原即被耗尽,于是体内葡萄糖的来源转由体内蛋白质的糖异生所供给,每日约耗损75g蛋白质。
3.在禁食早期,如果每日从静脉给予葡萄糖能够明显地减少蛋白质的糖异生,节省蛋白质。
此外,补给葡萄糖还能防止脂肪分解产生的酮症。
4.人体每日的基础能耗(BEE)计算公式(1)男性BEE(kcal)=66.5+13.7×W +5.0×H-6.8×A(2)女性BEE(kcal)=655.1+9.56×W +1.85×H-4.68×AW为体重(kg),H为身高(cm),A 为年龄(岁),BEE以kcal为计算单位,1kcal=4.184kJ5.还可用代谢仪测出病人实际的静息消耗值(REE),REE值比公式测出的BEE 值低10%左右。
外科病人的代谢及营养治疗基本营养代谢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营养1.概述(1)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2)创伤与感染的代谢变化与营养需求(3)营养状态的评价2.肠外营养(1)概念(2)制剂(3)全营养混合液(4)输入途径(5)适应证(6)并发症(7)监测3.肠内营养(1)概念(2)制剂(3)适应证(4)并发症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条件必需氨基酸适应证(1)胃肠道功能正常、但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昏迷、大面积烧伤、复杂大手术后和非胃肠道疾病的危重病例。
(2)胃肠道功能不良者∶消化道瘘、短肠综合征、急性胰腺炎病情稳定后。
(3)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但伴其他脏器功能不良者∶糖尿病或肝肾衰竭者。
适应症①不能正常进食,如高位肠瘘、食管和胃肠道先天性畸形、小肠过短(短肠综合征)及癌肿病人手术前后、放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过重。
②严重烧伤和严重感染。
③胃肠道需要休息或消化不良,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长期腹泻等。
④特殊病情,如重症(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肾衰、肝衰等。
精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酪氨酸及半胱氨酸。
能量储备及需要(1)体脂是体内最大的能量仓库。
(2)每日正常的热卡需求量:7531.2~8 368kJ或1800~2 000kcal(25kcal/kg)。
(3)全胃肠外营养时必需氨基酸(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比值为1∶2。
(4)营养支持时非蛋白热卡∶氮=100~150∶1。
营养状态评定(1)人体测量: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5%为营养不良;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周径测量。
(2)三甲基组氨酸测定∶尿中排出量可反映机体蛋白质分解量。
(3)内脏蛋白测定∶血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的测定,后两者由于半衰期短因此反映短期内的营养状态。
(4)淋巴细胞计数∶<1500提示营养不良。
(5)氮平衡试验;监测病人的正氮平衡和负氮平衡状态,指导治疗。
谷氨酰胺(Gln)¤小肠黏膜、淋巴细胞及胰腺腺泡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底物,促进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