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历史岳麓版必修1学案:2.7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601.11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二单元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课标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为西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根本线索:城邦→共和国→帝国↓↓↓君主制→共和制→元首制→帝制↓↓↓习惯法 ?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重点重点2.知识拓展:人们一般认为:西欧古典文明之处于奴隶制时代的古希腊罗马文明。
它发端于克里特文明,终结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它的地域范围并不仅限于今天的希腊和意大利,两大文明都有一个渐次拓展和不断吸纳、改造和创新的过程。
它们共同为西欧文明奠定了根底,成为全部西方文化的源流,但是两者也有许多差异。
请答复:〔1〕就文明的拓展方式而言:希腊:罗马:〔2〕就国家的形式而言:希腊:罗马:〔3〕就政治体制和统治方式而言:希腊:罗马:〔4〕就在政治文明领域的突出奉献而言:希腊:罗马:3.延伸探究:罗马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份珍贵的法律遗产中受益。
我国现行的?宪法?、?民法通那么?和?继承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罗马法的原那么。
〔1〕比照同时期的中西世界,中西政治制度和法律有哪些区别?〔2〕请你查一查,我国现行的这些法律受到了罗马法的哪些影响?试举例说明。
四、重点、难点如何理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政权的性质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都是奴隶主贵族性质的政权。
在罗马共和国,其政权机构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
执政官旋子贵族,元老院全部由贵族组成,是共和国的决策机构,规那么把持着元老院的一切权力。
平民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但他们享有的政治权利是不完全的,在一般情况下,平民不能进入元老院及出任国家的高级官职。
而且在公民大会中也是财势雄厚的贵族居支配地位。
在罗马帝国,共和政体的根本原那么已被废弃,罗马从共和制走向帝制。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个人专制,确立元首制,集帝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于一身,而元老院受到元首的控制。
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时1题1.古罗马的政制、《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 ||。
学习目标2.理解古罗马法的发展变迁 ||,拥有显然的边续性与一致性 ||。
3.培育学生自觉的法律意识 ||。
要点难点要点:古罗马法及其作用难点:全面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知识链接:《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比较项目《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民主大全》时间宣告于共和国期间宣告于东罗马帝国期间贵族与老百姓长久斗争的查士丁尼为牢固帝国统治的背景产物编纂主旨主要保护贵族利益协调帝国各样关系对传统习惯法的记录和内容大批法律文件的汇编整理标记着罗马法的齐备 ||,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系统最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地位完美、对后代影响最宽泛的是罗马法的端古代法律 ||,对近现代法律阁下了深远影响联系二者之间有必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一、自主学习温馨提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20-22||,进行知识梳理;勾勒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明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限时 15 分钟 ||,独立达成 ||。
(一)、古罗马的政制 :【 A 级】1、罗马共和制出现的时间 ||,其三因素是什么?老百姓保民官:保护老百姓利益、监察||。
2、帝制⑴背景①罗马踊跃对外扩充 ||,成为||。
②共和国内部矛盾重重 ||。
⑵元首制什么时候成立的?其本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⑶公然君主统治①背景: 3 世纪始 ||,罗马帝国堕入危机 ||。
②成立:完全扔掉共和外套 ||,推行公然的||。
(二)、罗马法:1、《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包含哪些?2、怎样评论《十二铜表法》?3、查士丁尼法典⑴时间: 3 世纪此后 ||,罗马帝国统治者汇编各样法律||,形成严肃的||。
⑵构成:《》《查士丁尼法学部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篡》及《》统称为《》 ||,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
⑶影响:标记着发展到齐备阶段 ||。
4、阿奎里亚法:公元前 286年 ||,针对遇到入侵等状况拟订||,是现代的初步 ||。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标要求】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知识结构】 古罗马政制的演变: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 习惯法 起源与发展: 罗马法:主要内容:①②③④积极性:①②③作用:局限性: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自主学习,知识梳理】【自主学习要求】1、结合学案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古罗马政制的演变:从君主制到共和国再到帝制1、开始是实行君主制2、共和制: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①机构设置:执政官 元老院 公民大会 保民官 ②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
共和国末期,共和制走向帝制3、元首制:公元前27年,屋大维。
实质:4、公开的君主制: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二、罗马法的产生、发展及其主要内容:形成:发展: 成文法:1、起源和发展:(1)习惯法:早起罗马国家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
(2)成文法:①形成:《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共和国时期)a、内容:包括基本上是明确维护b、评价:积极:仍是这是消极:没有②发展:阿奎里亚法——时间:针对等情况制订了赔偿条款。
这是③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帝国时期)——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它保留了法律手段。
组成:《查士丁尼法典》生前《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死后《查士丁尼新敕》2、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公法、私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①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②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隶制③调整财产关系,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④渗透着自然法的思想。
(古罗马法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很多法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都必须体现在法律中)3、作用(评价):(1)积极作用:①对维系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②罗马法内容丰富,应用性强,不仅而且③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2)局限性: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教学设计
第8 课时
课题《古罗马的政治和法律》月日
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古罗马文明在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两方面的成就。
教材第一目讲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二目主要介绍古罗马的法律,其中古罗马法律的影响这一知识点。
本目是本课的重点.从本单元知识的考虑,将其与古希腊的文明相联系,理解罗马法的内容,认识其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了解罗马政体的演变过程,知道共和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共和制的崩溃和帝制的确立。
分析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和地位、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片断和大量的文字材料,让学生了解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古今联系,分析法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认识古罗马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罗马文明的辉煌,和对当今世界的深远。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岳麓书社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教案一、古罗马政治制度的特点古罗马政治制度是包括国王制、共和制和帝国制这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
在其政治制度中,共和制是其最为主要和典型的形式。
共和制是指掌握国家政权的权力可以由公民通过选举和民主程序获得,政权的实际管理由一系列负责人负责。
而独裁制度则是一种由统治者接任而来的权力聚合模式。
古罗马的共和制政治制度是最为发达而成熟的政治制度之一,其主要特点有:1. 序列性古罗马共和制采用多层次的序列性组织结构。
由于贵族阶层更富有,所以在官方层面上有占主导地位的多层级别阶层构成,例如在“元老院”和其他公正机构之间。
2. 贵族统治古罗马的共和制体制中,两个官员中都是来自上层贵族阶层的意味着,国家权力的实际实现必须严密掌控在一些少数背景的家族手中。
3. 选举制度选举制度是古罗马共和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罗马贵族在权力中心的多样结果,由贵族大多数群体选举大多数存活的人,得到了罗马民众的广泛参与。
4. 法制化与法支配古罗马的政治制度以法律为基础,法律规定了人们的义务和权利、公民的行为程序,为国家的有序发展提供保障。
5. 军事统治古罗马共和制的统治者大多数都具备“军事英雄”这一特质。
罗马共和制的核心是以军事主题为内容,而成功的将其扩展到了整个罗马共和。
二、古罗马法律体制1. 法的起源古罗马法律体制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其中就包括成文法和未成文法两种形式。
三分之二的古罗马法律体系是成文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由执政官出台的十二表法。
2. 法的分类古罗马法律分为以下几类:•公法:公法特别适用于国家的领土、公共利益、政治权利等领域的法律规范。
•私法:此类法律规范主要是与私人财产、家庭关系、婚姻等领域相关。
•民法:古罗马的民法是商事方面的最高法律规范,它规范了经济交易、拥有权、爱护等方面。
3. 法律的实施在古罗马,法律并不是以宗教人士或维持秩序的官员的个人裁决为依据的。
解决争端的权力最大的欧洲国家在西方也应该被认为是“睿智地与开放地解决争端”的模范;这就需要深入探讨潜藏在罗马法律背后的考虑,并仔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中小学精品资料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学习目标]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君主制:古罗马建城之初,实行君主制。
2.共和制
(1)建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主要机构: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后来又设置平民保民官。
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共两名,由选举产生;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订的提案;平民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利益、监督政府行为。
3.元首制
(1)背景:罗马经过几百年的对外扩张,最终成为地中海霸主。
到共和国末期,共和政体的基本原则已被废弃。
(2)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起个人独裁统治,采用“元首”称号。
(3)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4)影响: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进入了近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
4.帝制: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
(1)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先后编订了十二个法表,陈列于罗马广场,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
基本上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
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高一岳麓版必修一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和法律导学案(学生版)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学习目标】1.熟记史实:《十二铜表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地位和意义。
2.学会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罗马法的影响,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3.总结罗马法的内容,归纳出罗马法发展演变趋势。
预习案【重难点突破】1.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罗马法是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1)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末至5世纪中期,保证了贵族特权。
(2)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保护平民利益。
(3)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3世纪中期,公民法演化为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范围的万民法。
原因:①罗马对外扩张,国际交往的扩大,出现了新问题、新矛盾,公民法无法适应新的变化②帝国皇帝的重视和法学家的努力③为了巩固统治,罗马帝国对各行省上层人物大量授予公民权。
(1)核心内容是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3)渗透自然法思想。
倡导理性、自由、平等、正义;(4)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和统治。
1.《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
”该规定反映了( )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D.古罗马严格限制商品交换2.“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
”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A.习惯法的使用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万民法的实施 D.《民法大全》的通行3.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
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了解屋大维、戴克里先、查士丁尼等影响罗马历史发展的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2.了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及主要内容、作用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1.布置学生课前预习: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罗马法的有关资料。
2.学生讲述有关罗马史的传说或人物介绍,在讨论中总结罗马史的演变过程。
3.教师补充史料,帮助学生理解罗马法的分类标准。
4.补充史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罗马法的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认识法律在古代西方社会的价值,培养正确对等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积极态度。
2.罗马法代表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维护罗马帝国统治而存在。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是罗马史上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全面系统的法典,是重要的人类文化遗产,对后世尤其是近代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现行的《民法通则》和《继承法》也受罗马法的影响,深入了解罗马法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点与难点重点古罗马共和国政治制度;《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的内容和意义等。
难点对共和国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罗马法的分类及罗马法的本质的分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古罗马竞技场、巴塞罗那大教堂。
德国一学者说:“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而这第三次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征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新课学习一、从共和国到帝国1.贵族共和制展示古罗马元老院图片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王权:两名执政官,掌管国内事务,指挥军队作战。
一年一任,不得连任。
由百人议会中选出。
两名执政官权力平等,如遇非常时期,设独裁官(又称狄克推多)代替两执政官,任期仅为半年,独裁官有24名扈从,肩扛插有战斧的一束木棒,此权标就是法西斯的来源。
贵族:所有提议案要经元老院批准,所以元老院是实权机关,300名终身职的元老是贵族势力的坚实堡垒,他们掌管着国库的运作和一切的对外事宜。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学案岳麓版必修1知识目标: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共和制的组成机构和职能,保民官的设置,元首制的建立和实质,《十二铜表法》的诞生、特征和历史地位,《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组成,《查士丁尼法典》的意义,罗马法的历史地位重点知识:古罗马政体的演变历程,罗马法的组成难点知识:古罗马政体演变的特点和原因,《十二铜表法》的实质和意义主要探究活动:1、罗马政体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2、罗马法的构成及其历史地位如何?导学提纲主体知识问题思考学生发现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一、古罗马政体的演变1、演变历程①君主制:罗马,实行。
②贵族共和制A.存在时间:从到。
B.机构组成及职能:主要由、、三层机构组成。
执政官设名,一切政令必须经同意方可执行。
元老院是国家的机构,全体成员皆由组成,实行、的原则。
公民大会是可参加的会议,负责和通过拟定的提案。
C.权力分配:共和国早期,垄断一切国家权力。
后来,又设置了平民自己的官员——,其职责是保护利益、;他们有权否决的决议。
③君主制A.开始时间和人物:年,正式确立起个人独裁统治,罗马由贵族共和制转变为帝制。
同年,元老院授予他的尊号。
B.制度名称及实质:因最高统治者采用“ ”称号,其制度被称为。
其实质是披着外衣的。
到,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C.君主权力:在元首制下,元首控制着,集、、等大权于一身。
2、演变的特点:二、古罗马的法律1、主要法律①《十二铜表法》A.时间和原因:诞生于时期,是由于的强烈要求和而制定的。
B.主要内容:包括、和等。
C.评价1、复习:古希腊人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集体领导和民主管理的诸多形式和以“个人导向”为倾向的价值观2、古罗马的政体演变经历了怎样的历程?演变的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特点?3、古罗马共和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贵族民主、平民监督、法律维护4、古罗马贵族共和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个人专权、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决策原则、执政官设置、同僚制和任期制、公民大会和保民官的设置、《十二铜表法》5、雅典民主政治与古罗马贵族共知识运用阅读与思考:《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知识链接:温馨提示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0-22,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古罗马的政制:【A级】1、罗马共和制出现的时间,其三要素是什么?平民保民官:维护平民利益、监督。
2、帝制⑴背景①罗马积极对外扩张,成为。
②共和国内部矛盾重重。
⑵元首制什么时候建立的?其实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⑶公开君主统治①背景:3世纪始,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②建立: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
(二)、罗马法:1、《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包括哪些?2、如何评价《十二铜表法》?3、查士丁尼法典⑴时间:3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统治者汇编各种法律,形成严肃的。
⑵组成:《》《查士丁尼法学部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篡》及《》统称为《》,又称查士丁尼法典。
⑶影响:标志着发展到完备阶段。
4、阿奎里亚法:公元前286年,针对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是现代的开端。
5、影响⑴罗马法维系罗马帝国统治。
⑵内容丰富,应用性强,为罗马及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采用,一直持续到18世纪。
二、合作探究温馨提示以下知识需要联系教材做必要拓展,可查阅有关资料回答。
限时10分钟,独立完成。
讨论:罗马法形成发展的原因?【B级】三、反馈训练1、《十二铜表法》规定:“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
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和地”“禁五贵族与平民通婚”。
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B、维护平民利益C、维护贵族的利益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2、有人要研究不同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解释应当查阅()A、《查士丁尼法典》B、《查士丁尼法学总论》C、《查士丁尼学说汇纂》D、《查士丁尼新政》3、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4、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公民大会的主要职责是()①监督行政官员②选举公职人员③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④负责日常司法事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5、屋大维宣称:“我只不过是共和国的‘第一公民’,元老院的‘首席元老’,即元首。
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学习目标]
一、从共和国到帝国
1.君主制:古罗马建城之初,实行君主制。
2.共和制
(1)建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主要机构: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后来又设置平民保民官。
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共两名,由选举产生;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公民大会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订的提案;平民保民官的职责是保护平民利益、监督政府行为。
3.元首制
(1)背景:罗马经过几百年的对外扩张,最终成为地中海霸主。
到共和国末期,共和政体的基本原则已被废弃。
(2)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正式确立起个人独裁统治,采用“元首”称号。
(3)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4)影响: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进入了近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
4.帝制:公元3世纪,戴克里先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二、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
(1)制定: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先后编订了十二个法表,陈列于罗马广场,这就是著名的《十二铜表法》。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
基本上是过去习惯法的汇编。
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
(3)影响:法典的编纂是平民的胜利,贵族受成文法束缚,不能再随意解释习惯法。
这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
始终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1)背景: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内容驳杂,使用不便,需要整理;查士丁尼有感于西罗马帝国的覆灭,积极革新内政。
(2)内容: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律》四部法典。
(3)影响: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它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3.阿奎里亚法
公元前286年,罗马确立了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制定了详细的赔偿条款。
这是现代民事侵权法的开端。
4.罗马法的历史地位
(1)罗马法内容丰富,应用性强,为西欧大多数封建国家采用。
(2)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认识]
习惯法与《十二铜表法》都是罗马公民法的构成部分,二者在法律的呈现方式上有差异,即不成文法和成文法的区分。
[易错提醒]
(1)《十二铜表法》并没有废除习惯法,只是使法律内容的形式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它虽然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但其内容仍然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实质上是奴隶主阶级和意志的体现,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工具。
(2)习惯法与《十二铜表法》都是罗马公民法的构成部分,二者在法律的呈现方式上有差异,即不成文法和成文法的区分。
[轻巧识记]
“一、二、三”认识罗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