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计件薪酬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4
车间计件工资管理办法一、目的为规范生产人员的薪酬管理,调动生产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贯彻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合理确定生产人员的薪资待遇,体现薪酬的激励作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部除岗位工资制人员以外的正式员工。
三、原则3.1质量第一、超额计件的原则。
3.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管理原则。
3.3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原则。
四、管理职责4.1生产部职责4.1.1生产部负责配合公司定算各工序、产品标准、产量定额、班组定额等标准数据。
4.1.2负责如实记录各生产数,如工时、产量、异常工时、班组/工位人员等。
4.1.3合理安排车间生产计划和调度。
4.2品控部职责负责检验车间各工序的产品质量。
4.3人事行政部负责根据生产部的统计表核算计件工资、加班费、奖金、罚款、扣款等。
并对计件工资进行核查、监督。
根据实际需要,组织PMC部、生产部、工程工艺部等对相应工序的计件单价进行调整,并经龚经理审批通过后执行。
4.4工程工艺部负责提供产品工时数据,当基数、工艺、设备、模具、标准等变更时,应通知相关部门,组织工时调整或计件单价调整。
五、实施程序5.1车间一线员工工资实行以计时工资为主,超额计件工资为辅的薪酬模式。
工资结构:工资=基本工资+加班工资+达标奖+超额计件工资+工龄奖+福利-代扣款-罚款-所得税5.2基本工资:基本工资也即固定工资,与现行标准保持不变。
只发放基本工资的情况有:5.2.1当遇到新产品或新工艺试制、打样等,需统计该过程工时和产量,由工程工艺部签名确认,该时段产量和工时不计入考核,按基本工资核算。
5.2.2入职一周内的新员工,或其他部门因工作需要借用车间人员时,该时段不计考核,发放基本工资。
一周后技能考核任仍不合格的,不列入计件考核。
5.2.3上班时间参加公司各类培训或技能培训的,培训相应的工时,发放固定工资。
5.2.4异常工时。
如遇超过20分钟以上的异常时间,如机器维修、开会、清洁等,该时段不计考核,按基本工资核算。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背景本制度旨在规范计件工资的管理,提高工人的计件工资水平,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增加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利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计件工人,其中包括生产车间、装配车间、物流仓库等相关部门。
三、计件工资的基本要求1. 计件工资是根据员工的生产数量来计算的,生产的数量应符合公司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要求。
2. 所有计件工资的设定需要经过公司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的审核及批准。
3. 计件工资的结算周期为每月一次,结算周期为一个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四、计件工资的计算方法1. 员工的计件工资由员工的基本工资和计件工资两部分组成。
2. 基本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岗位等级和工作经验来确定的,每月固定支付。
3. 计件工资是根据员工的生产数量和质量来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计件工资 = 完成的生产数量× 单价五、计件工资的单价设定1. 单价是根据产品的种类、生产工艺和市场行情等因素来设定的。
2. 单价的设定需要经过公司生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共同确定。
3. 单价的设定应保证员工能够获得合理的收入,同时也要考虑到公司的经济效益。
六、计件工资的考核标准1. 计件工资的考核标准是根据员工的生产数量和质量来评定的。
2. 生产数量的考核标准是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要求来确定的,要求员工按时完成任务,并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3. 质量评定标准是根据产品的外观、尺寸、功能等要求来评定的,要求员工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生产和检验。
七、计件工资的发放1. 计件工资是按照结算周期进行发放的,员工应在结算周期结束后的一个工作日内领取计件工资。
2. 计件工资的发放需要经过部门主管的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3. 员工领取计件工资时,应当进行签字确认,以便留存相关记录。
八、计件工资的调整1. 员工的计件工资可以根据生产的变化和员工的表现进行调整。
2. 计件工资的调整需要经过公司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的审核及批准。
计件工资管理制度简版一、总则1.为了规范计件工资管理,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全体员工,无论是工人还是员工,只要其工作任务可以计量衡量的部分,均适用于计件工资管理。
3.本制度执行的具体标准和办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调整,但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计件工资的确定1.计件工资的确定应当考虑以下因素:工作任务的性质、难度和数量,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以及工作环境的影响等。
2.公司将根据岗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计量标准,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整。
3.计件工资应当是公平合理的,工人的工作量和质量应当能够明确衡量和核算。
三、计件工资的核算1.计件工资的核算应当按照制定的计量标准进行,并记录在计件工资表中。
2.计件工资表应当详细列明工人的姓名、工作量、质量等内容,并经过核实和确认后进行支付。
3.工人对计件工资表有异议的,可以向上级主管提出申诉,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处理并给予答复。
四、计件工资的支付1.计件工资的支付周期一般为一个月,具体的支付时间由公司决定。
2.计件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支付,不得以物质形式或者抵充其他费用进行支付。
3.工人在离职时,计件工资应当及时结算并支付。
五、计件工资的奖励与处罚1.对于工作量超过计量标准的,可以给予相应的奖励。
奖励的形式可以是一次性奖金、工龄津贴等。
2.对于工作量低于计量标准或质量不合格的,可以进行相应的处罚。
处罚的形式可以是扣减计件工资、降低职位等。
3.奖励和处罚应当公平公正,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定。
六、计件工资管理的监督与考核1.公司将设立相应的监督部门或岗位,负责对计件工资的管理进行监督与考核。
2.监督部门或岗位应当保证监督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对不当行为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3.定期对计件工资管理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奖励或处罚。
七、附件1.计件工资表:包括员工的姓名、工作量、质量等内容。
2.计量标准:根据具体岗位的要求制定的衡量工作量和质量的标准。
集体计件薪酬管理制度1. 简介集体计件薪酬管理制度指企业根据工作任务和生产计划,将员工的工作成果计数,以计数多少为依据,按照一定的比例对员工进行薪酬分配的一种集体奖励薪酬制度。
2. 实施条件2.1 工作内容集体计件薪酬管理制度主要适用于生产性企业中,以生产任务量和产品质量为衡量标准的岗位。
2.2 工作环境实行集体计件薪酬管理制度的企业应该拥有良好的生产管理环境,包括生产技术工艺、管理流程、生产设备等方面的保障。
2.3 思想观念实行集体计件薪酬管理制度的企业应该树立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和压实每个人的岗位职责。
3. 实施步骤3.1 工作任务量的测量在制定计件薪酬制度之前,需要对工作任务量进行测量。
测量工作应该实事求是,建立科学的测量标准和方法。
3.2 工作量的计算与核算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出每个岗位的工作量。
工作量的计算应当详细、清晰、准确。
应该依据工作岗位性质和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技术要求和危险程度等情况,予以合理分开计算。
3.3 奖金配额的确定奖金配额应当根据工作任务的特点和重要性来确定,同时应考虑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员工的工作热情。
3.4 评定等级本着评定公正公开原则,应当建立科学的评定等级制度,原则上公开评定标准及评定程序。
3.5 薪酬分配薪酬分配应当严格按照计划、工作量、考核得分及奖金配额进行分配,并主要考虑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
4. 实施效果集体计件管理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对员工的约束和管理,提升企业的生产效能和竞争力。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员工收入,提高生活质量,做到共同发展。
5. 注意事项5.1 薪酬公平在实施集体计件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薪酬的公平性,建立合理的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
5.2 工作测量企业在实行集体计件管理制度之前,应当充分考虑和测量工作量,建立可执行的计划和标准。
5.3 个人劳动力价值集体计件管理制度只是集体奖励制度,并不能代表个人责任与劳动力价值,应当结合本企业特点而灵活运用。
计件工资方案计件工资方案(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
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件工资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计件工资方案1一、工资构成:工资=工时工资×熟练系数+加班工资+质量奖罚+“6S”奖罚+成本考核+满勤奖+年功工资+其它奖罚二、分配方式1.工时工资:另见明细2.集体作业内部分配方式:技师1.8~2.2,技术工1.2~1.5,普工1.0,超过1.0部份由公司支付。
1)计算公式:个人月工资=(班组总工资÷班组人数)×个人系数2)装配定额:另见明细3)调质定额:30元/吨。
3.机床作业分配方式:1)独立识图、独立调试工装夹具,独立完成生产任务的,支付100%工时;2)他人调试,本人操作机床的支付70~90%工时,10~30%分配给调试者。
(一个月以上无需他人帮助调试的,可申请为独立操作工)4.班组操心费(特指全面履行本班组生产进度组织工作的,挂名不算):200~400元。
5.工艺、工装调试费:视复杂程度核定。
6.熟练系数:xx年底前熟练系数为1.3;xx年1、2月份熟练系数为1.2;xx年3、4月熟练系数为1.1,xx年5以后熟练系数为1.0。
三、工时值:1.普车精车:10元/小时;2.粗车、数控、钻铣、磨床、手工焊:9元/小时;3.粗镗、精镗、自动焊、装配、锯床:8元/小时;四、调度纪律:不按车间进度指令、循环数量加工的产品,按0.5系数计工时。
五、质量奖罚:1.全月所有工件质量100%符合图纸要求的定为一级品,一级品率达99%且无废品的质量奖100~200元(事先申报,制造部批准,检验员跟踪)。
2.全月无废品且合格品率在99.5%以上的,质量奖50~100元。
3.当月工时低于100小时的不予奖励。
4.发现藏匿不合格品的罚款500元,再次发现立即辞退。
集体计件薪酬管理制度集体计件薪酬管理制度1第一章原那么第一条为贯彻按劳安排为主,效益优先、兼顾公正的安排原那么,加强企业凝集力,遵照国家劳动法规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按车间生产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公司集体计件薪酬方案。
第二章目的第二条转变员工的工作方式,由被动性工作转为主动性工作,多劳多得。
第三条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从而提高员工的收入,相应减削员工的加班时间。
第四条集体计件薪酬促进员工进行岗位技能改善,提高整体效率。
第五条提供员工一个公正的平台,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
第三章范围第六条计件薪酬是指根据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薪酬。
它不径直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酬劳,而是用肯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来计算劳动酬劳。
是指按完成产品的数量来计算酬劳的一种薪酬形式。
即,薪酬是用工人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乘以规定的计价单价计算得出的。
计件薪酬可分个人计件薪酬和集体计件薪酬。
个人计件薪酬适用于个人能单独操作而且能够制定个人劳动定额的工种。
集体计件薪酬适用于工序过程要求集体完成,不能径直计算个人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的工种。
第七条计件薪酬基本适用范围:第四章计件薪酬方案的构成第八条薪酬构成生产一线岗位薪酬总额 = 固定薪酬 + 超额计件薪酬 + 加班计件薪酬生产一线岗位固定薪酬 = 基本薪酬 + 定额计件薪酬基本薪酬是指本公司每月固定发给员工,不受本公司经营状况、个人绩效影响的薪酬部分。
第九条职级第十条薪级1、薪级与职级一一对应,不同职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薪级,同一职级对应同一薪级,生产一线岗位对应薪级。
第十一条薪档1、生产一线岗位在同一薪级内,依据岗位价值、员工工作技能、工龄等确定其薪酬处于该职级相应的薪档。
2、同一岗位上的不同员工,可以依据其工作业绩及技能的不同确定其薪酬处于不同的薪档。
如:厨工张三为1级2档,在完成定额计件的基础上可获得1898元薪酬。
厨工李四为1级3档,在完成定额计件的基础上可获得2182元薪酬。
为建立合理、公正的计件工资制度,调动生产作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合用于车间内的生产一线工人以及车间内同生产一线工人劳动有着密切关联的不直接生产产品的辅助工人(包括车间库管员、统计员、质检员、机修员等)。
根据车间生产作业情况及各岗位性质的不同,分别采用:集体计件工资制、间接计件工资制和全额无限计件工资制。
3、1 集体计件工资制集体计件工资制,就是公司将车偶尔班组作为一个计件单位,员工工资整体计件到车偶尔班组,再由车偶尔班组按照各成员不同的岗位工资标准及出勤日数决定工资分配率,员工工资按工资分配率进行分配。
计算方法:(按工时定额计算)(1)集体计件单价=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2)集体计件应得计件工资总额=计件单价×集体实际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
(3)工资分配率=集体实得计件工资总额÷集体标准工资总额。
(4)个人应得计件工资额=个人时工资率×个人实际工作时数×工资分配率。
说明:(1)集体内各成员的单位时间工资标准=岗位工资标准÷20.92÷8。
岗位工资标准=基数×岗位工资等级系数。
基数由公司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予以确定。
岗位工资等级系数由公司视各岗所需的技术能力、劳动强度、责任大小及工作环境,予以确定。
具体标准见《生产一线工人岗位工资等级系数表》。
(2)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由公司组织相关部门运用技术测定法、统计法、现场测试法等对单位产品应消耗的工时进行确定。
(3)集体标准工资总额=集体内各成员单位时间的标准工资之和×集体实际耗用的工时总数。
3、2 间接计件工资制——合用于生产辅助工。
生产辅助工按所在车间生产一线工人的平均工资的120%计发工资。
3、3 全额无限计件工资制合用于劳动成果可以单独统计、能够制定个人产量定额或者工时定额并且可以由一个人有效地完成工作的岗位。
公司计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工资水平,根据公司的生产规模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计件管理制度。
第二条公司计件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不同部门、岗位的计件标准和考核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以部门制定的计件管理办法为准。
第三条计件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必须坚持以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为基本准则,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四条公司计件管理制度的修改和修订,由公司管理层商议决定,并向全体员工公布。
第二章计件任务分配第五条每个部门按照生产任务量和员工实际工作能力情况,制定相应的计件任务,部门领导负责具体分配。
第六条计件任务分配应公平合理,符合员工能力水平,不得私设障碍限制员工完成任务。
第七条若员工对计件任务分配有异议,可向部门领导提出申诉,经核实属实后重新分配任务。
第八条部门领导应定期审查员工的计件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计件标准和任务分配。
第三章计件标准制定第九条每个部门应根据生产情况和员工能力水平,制定相应的计件标准,明确规定完成该标准所需的工作量和时间。
第十条计件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工作性质、岗位特点和生产要求,合理确定计件单价。
第十一条计件标准的制定应公开透明,员工有权了解自己的计件标准和任务完成情况。
第十二条计件标准的调整应经过相关部门的评估和审批,并向全体员工通报。
第四章计件考核及奖惩办法第十三条公司将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定期进行计件考核,并据此确定员工的工资水平。
第十四条计件考核主要根据员工的工作完成量、质量和效率等因素进行评判,综合考虑后确定计件工资。
第十五条员工若对计件考核结果有异议,可向部门领导提出申诉,经核实属实后重新评定工资。
第十六条对于工作成绩特别优秀的员工,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并公布在公司内部。
第十七条对于工作成绩不合格或有违规行为的员工,公司将根据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第五章工会监督及维权第十八条公司将建立健全的工会组织,在计件管理制度的落实过程中发挥监督和维权作用。
最新计件工资方案制度\计件工资考核方案目的1调动生产线各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增强责任心。
2贯彻能者多劳、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原则.3 提高仓库的运作效率。
4有利于生产部资源与人员的共享及调配.适用范围:1除仓库人员、定单处理员、设备管理员、车间工段长以外的生产部所有岗位,包括组长、班长、技术员、操作工等岗位。
2不适用于实行计时工资制的人员或时间段。
3 新员工入职第一个月使用计时工资制,第二个月开始实行计件工资制(特殊岗位需要延长培训期,具体视员工技能情况而定)。
三、薪酬总额发放及控制原则1.本方案薪资总额是指公司以月度为薪酬支付周期,直接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总额;2.非计件制岗位人员编制应根据因事设人原则设置,经公司审批后,按照部门考核实施细则,由公司统一计发薪资;3。
计件制岗位人员编制应根据核定产能设置,在员工完成劳动定额基础上,由制造部根据各工序定额、计件单价和员工个人当天产量核算其当天及月度计件工资额,并经生管部汇总、核对后由公司统一发放;4。
制造部于每月底汇总当月计件工资总额,公司则依据制造部当月实际交库计件总产量来核算计件工资成本,对计件工资实施总额控制(原则上计件工资总额控制的浮动值范围为±3%,具体浮动值表由生管部会同制造部制定);5.因各工序计件产量与制造部实际交库产量不一致,造成的当月计件工资总额与应发计件工资总额不一致之情形,则根据实际情况放在次月调剂。
四.员工薪酬构成及考核原则1.非计件制岗位薪资构成=基本工资+考核工资+职位津贴+工龄工资2。
计件制岗位薪资构成=基本工资+计件考核工资+计时工资(点工)+工龄工资+停工补助3。
为体现多劳多得原则,对计件制岗位员工以产量为依据实施计件考核工资,该部分上不封顶,具体考核原则如下:(1)在员工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前提下, 其超定额部分按照计件单价×超额数量核算;(2)因生产任务紧迫需加班加点完成的,在员工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基础上,其加班工资发放标准参照本方案有关规定执行;(3)员工未能及时完成8小时劳动定额的,其加班加点期间完成剩余劳动定额部分不享受加班加点工资待遇,直至该员工完成劳动定额后方可遵照有关标准执行。
计件岗位薪酬管理制度一、管理标准1.1 定义计件岗位计件岗位是指根据工作产出的数量进行计量,并根据计件工作量支付薪酬的岗位。
计件岗位可包括生产制造、装配、加工等生产环节。
1.2 计件工作量确定1.2.1 计件工作量由岗位主管或指定负责人根据工作任务的复杂度、工时要求、产品质量标准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确定。
1.2.2 计件工作量应在合理范围内,既要保证员工的正常工作负荷,也要兼顾员工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1.3 计件工资等级1.3.1 计件工资等级根据不同岗位的工作难度、工作量和技能要求等因素进行划分,并由企业内部制定相应的工资等级表。
1.3.2 工资等级表应明确不同等级的计件工资范围,确保员工薪酬的公平合理。
1.4 岗位主管责任1.4.1 岗位主管应负责合理安排和分配计件工作量,确保员工能够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1.4.2 岗位主管应对计件工作量进行监督和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保证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1.4.3 岗位主管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完成情况,进行个别或集体表扬、奖励或处罚。
1.5 计件工作流程管理1.5.1 岗位主管应制定计件工作流程,并向员工清晰明确工作目标、要求和流程。
1.5.2 员工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工作,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和效率。
1.5.3 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遇到困难,应及时向岗位主管报告并寻求解决方法。
二、考核标准2.1 计件工作量考核2.1.1 计件工作量考核应定期进行,以合理的时间段为一个考核周期。
2.1.2 考核周期内的计件工作量完成情况将影响员工的薪酬待遇。
2.1.3 完成计件工作量低于预设标准的员工,应根据差异进行相应的薪酬调整或处罚。
2.2 工作质量考核2.2.1 工作质量是计件岗位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应根据产品的规格要求、合格率等指标进行评估。
2.2.2 员工应按照规定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工作,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2.2.3 不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频率将作为考核员工的标准,影响其相关薪酬待遇。
关于美心食品公司试行集体计件薪酬制度方案
第一章原则
第一条为贯彻按劳分配为主,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增强企业凝聚力,遵照国家劳动法规和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按车间生产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公
司集体计件薪酬方案。
第二章目的
第二条转变员工的工作方式,由被动性工作转为主动性工作,多劳多得。
第三条提高员工的劳动效率,从而提高员工的收入,相应减少员工的加班时间。
第四条集体计件薪酬促进员工进行岗位技能改善,提高整体效率。
第五条提供员工一个公平的平台,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力。
第三章范围
第六条计件薪酬是指按照合格产品的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位来计算的薪酬。
它不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量劳动报酬,而是用一定时间内的劳动成果来计算
劳动报酬。
是指按完成产品的数量来计算报酬的一种薪酬形式。
即,薪酬是用工
人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乘以规定的计价单价计算得出的。
计件薪酬可分个人计件
薪酬和集体计件薪酬。
个人计件薪酬适用于个人能单独操作而且能够制定个人劳
动定额的工种;集体计件薪酬适用于工序过程要求集体完成,不能直接计算个人
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的工种。
第七条计件薪酬基本适用范围:
第四章计件薪酬方案的构成
第八条薪酬构成
生产一线岗位薪酬总额 = 固定薪酬 + 超额计件薪酬 + 加班计件薪酬
生产一线岗位固定薪酬 = 基本薪酬 + 定额计件薪酬
基本薪酬是指本公司每月固定发给员工,不受本公司经营状况、个人绩效影响的薪酬部分。
第九条职级
生产一线岗位对应职级(513方案对应)?,详见下表:
表4-1:各岗位类别对应职级表
第十条薪级(513方案对应)
1、薪级与职级一一对应,不同职级的岗位对应不同的薪级,同一职级对应同一薪级,生产一线岗位对应薪级,详见下表:
固定薪酬标准表(513对应)?
第十一条薪档
1、生产一线岗位在同一薪级内,根据岗位价值、员工工作能力、工龄等确定其薪酬处于该职级相应的薪档;
2、同一岗位上的不同员工,可以根据其工作业绩及能力的不同确定其薪酬处于不同的薪档。
如:厨工张三为1级2档,在完成定额计件的基础上可获得1898元薪酬;厨工李四为1级3档,在完成定额计件的基础上可获得2182元薪酬。
第十二条计件薪酬计算方式
公司员工实行集体计件薪酬制,由于生产车间的产品款式多种多样,部分产品可能有很多道加工工序,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不宜实行单个计件薪酬制;但在
生产任务紧急时,要求工人加班,公司又要支付加班费;在工序少,生产货量不
够时,又无法保证员工的基本薪酬,所以,公司采用以下薪酬发放计算制度:公
司计件以班组计件为主,由人事行政部门核定出一定工作量,具体计件方式如下:
1、在8小时内完成工作量的,均计为定额计件薪酬;
2、在8小时内,在完成定额计件的基础上,超额完成的数量计为超额计件
薪酬;
3、在8小时外,因生产需要,公司安排加班生产完成的其它增加量,按加
班计件薪酬;
4、个人主观原因未能达到额定产量的,超时生产所用时间不计加班。
第十三条计件薪酬测算基本方法
1、计件薪酬的计算:
(1)定额计件薪酬 = 固定薪酬 - 基本薪酬(固定薪酬详见表4-2)
(2)超额计件薪酬 = 超额计件产品件数 * 单价
(3)加班计件薪酬 =(计件产品件数*单价)*1.5 +(计件产品件数*单价)
2.5 +(计件产品件数*单价)*3
(4)代扣款项 = 个税 + 社保 + 其它代扣款
2、不合格产品:
(1)产出不合格产品造成的浪费,以不合格数量从合格件数中扣除(设备异常
及非人力所能掌控情况造成的不合格产品除外);
(2)不合格产品:○1成品库退货;○2下一段工序退货;○3生产失误的不合格
产品另案规定处理。
3、计件薪酬的几种形式:
(1)超额计件薪酬。
计件工人按超额完成合格产品的数量和计件单价来支付
薪酬;
(2)加班计件薪酬。
工人在规定工作时间内完成生产量,在加班时段内多完
成的量,按国家规定,以加班计件薪酬计发的薪酬;
(3)生产淡季的薪酬。
生产淡季或产量较少的月份,以基本薪酬标准发放,当基本薪酬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发放。
第十四条计件薪酬测算程序
1、产品计件薪酬单价核算
核算完成每一种产品的计件薪酬单价,价格评估必须3人以上评估人员进行评定。
表4-3:产品计件报酬单价核算表
2、成品记录
每一生产组记录每天成品记录并入库,由成品库人员确认,生产部经理签字。
3、班组计件薪酬月份统计
每一班组到月底,汇总一个月生产量及计件薪酬,生产部经理签字后,上报人力资源部。
表4-4:班组计件薪酬月份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