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共殊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15
十首古诗词中最美的离别赠语,第一首最出名,你更喜欢哪一首?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春夜别友人》唐·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3.《送魏八》唐· 高适更沽淇上酒,还泛驿前舟。
为惜故人去,复怜嘶马愁。
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此路无知己,明珠莫暗投。
4.《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唐· 韦应物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5.《江夏别宋之悌》唐· 李白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6.《南歌子·槐绿低窗暗》宋· 黄庭坚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
玉人邀我少留行。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
柳叶随歌皱,梨花与泪倾。
别时不似见时情。
今夜月明江上、酒初醒。
7.《临江仙·再用前韵,送祐之弟归浮梁》宋·辛弃疾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
只消闲处遇平生。
酒杯秋吸露,诗句夜裁冰。
记取小窗风雨夜,对床灯火多情。
问谁千里伴君行。
晚山眉样翠,秋水镜般明。
8.《踏莎行·碧海无波》宋· 晏殊碧海无波,瑶台有路。
思量便合双飞去。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
红笺小字凭谁附。
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9.《踏莎行·寒草烟光阔》宋· 寇准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潮雨霁轻尘歇。
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更进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10.《南乡子·次张安国韵》宋· 朱熹落日照楼船。
古诗词名句大全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名句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名句1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唐·杜甫·偶题)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五代·晏殊·蝶恋花)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4、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寄扬州韩判官)5、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宋·姜夔·扬州慢)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宋·苏轼·水调歌头)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8、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11、日斜深巷无人迹,时见梨花片片开。
(唐·戴叔伦·过柳溪道院)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东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13、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14、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宋·徐元杰·湖上)1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宋·晏殊·寓意)1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17、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清平乐)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1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分别诗词句子关于分别诗词句子(通用40句)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
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
本文是关于分别诗词句子的句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嗟万事难忘,惟是轻别。
2、诗成流水上,梦尽落花间。
3、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4、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5、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6、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7、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8、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9、柳絮年年三月暮,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
10、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11、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12、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韦应物《送杨氏女》13、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
——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14、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包融《武陵桃源送人》15、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卢纶《李端公》16、娉娉褭褭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17、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18、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地陬。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19、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送方外上人》20、天官动将星,汉上柳条青。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21、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道,此会在何年?22、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
——《别卢秦卿》23、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2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25、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
——岑之敬《折杨柳》26、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友情的古诗词篇11、《赠汪伦》李白·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送别》王维·唐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3、《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宋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6、《送郭司仓》王昌龄·唐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椽,春潮夜夜深。
7、《送朱大入秦》孟浩然·唐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8、《送别》王维·唐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9、《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1、《送魏万之京》李颀·唐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
12、《送友人入蜀》李白·唐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13、《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刘长卿·唐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古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14、《寄黄几复》黄庭坚·宋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
15、《同十一醉忆元九》白居易·唐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当酒筹。
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
16、《送綦毋潜落第还乡》王维·唐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17、《赠范晔》陆凯·南北朝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18、《金缕曲·季子平安否》顾贞观·清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19、《金缕曲赠梁汾》纳兰容若·清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
友谊诗句关于友谊诗句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友谊诗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友谊诗句11、《题长安壁主人》唐·张谓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
2、《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送李端》唐·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4、《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7、《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8、《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9、《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维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10、《送人东游》唐·温庭筠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11、《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2、《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3、《天台晓望》唐·李白天台邻四明,华顶高百越。
关于表达友情的诗句关于表达友情的诗句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诗句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
究竟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表达友情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表达友情的诗句1副标题#e#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人生得一知己足也,斯世当以同情视之。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徒步归行>>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同门为朋,同志为友。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与友人寻山>>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友情的诗句关于友情的诗句(精选155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句吧,诗句具有精炼含蓄的特点,起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诗句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友情的诗句,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友情的诗句11、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2、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冯梦龙3、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
——史达祖4、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黄庭坚5、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韩愈6、寂寥西窗久坐,故人悭会遇,同翦灯语。
——吴文英7、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吴文英8、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蒋捷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1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11、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高启12、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李端13、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14、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李白1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16、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白居易17、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
——周紫芝1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19、少年乐相知,衰暮思故友。
——韩愈20、翠微高处,故人帽底,一年最好,偏是重阳。
——吴文英21、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陶渊明22、故人宿茅宇,夕鸟栖杨园。
——李白23、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24、人生结交在始终,莫为升沉中路分。
——贺兰进明25、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张谓26、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27、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李白28、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王维29、坐上客恒满,樽中饮不空。
——孔融30、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31、天上多鸿雁,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
歌颂友谊的古诗词歌颂友谊的古诗词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歌颂友谊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歌颂友谊的古诗词1《旧题苏武诗》骨肉缘枝叶,结交亦相因。
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
况我连枝树,与子同一身。
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
昔者常相近,邈若胡与秦。
惟念当离别,恩情日以新。
鹿鸣思野草,可以喻嘉宾。
我有一罇酒,欲以赠远人。
愿子留斟酌,叙此平生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箜篌谣》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甘言无忠实,世薄多苏秦。
从风暂靡草,富贵上升天。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
岂甘井中泥?上出作埃尘。
《贫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徒步归行》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
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
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
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羌村·其一》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歌颂友谊的古诗词2《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友谊不用碰杯,友谊无需礼物,友谊只不过是我们不会忘记。
友谊是使青春丰富多彩的,清纯的生命的旋律,是无比美丽的青春赞歌。
归马华山「唐」白行简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古诗名句经典古诗名句经典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诗名句经典,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名句经典11、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早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7、早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古诗名句经典21、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东汉曹操《观沧海》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古诗名句经典3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2、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3、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
——杨万里《观雪》4、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5、千里黄云白日,北风吹雁雪纷纷。
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7、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
——苏轼《和田国博喜雪》8、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1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友情青春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友情青春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青春友情的诗句有哪些1.桃花潭水3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3.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1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5.友情是1种温静与镇静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期的熟悉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惊。
——荷麦6.友情永久是1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1种机会。
——纪伯伦7.真正的友情,是1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9.挚友如异体同心。
——亚里士多德10.世间最美妙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伴侣。
——爱因斯坦101.和你1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1同哭过的人,你却永久不忘。
(纪伯伦)102.没有伴侣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103.对众人1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104.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2.青春友情的诗句友情的经典句子1.不管将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久的伴侣。
2.不管将来有多长期,请珍惜相聚的每1刻;不管多少个春夏秋冬,我们是永久的伴侣。
3.与你同行,回想起我们曾拥有过的共同抱负;与你分手,向往着我们重逢时的狂欢。
4.我们即将步入新的生活,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让我们更加珍惜今日所拥有的青春和友情,用真情去浇灌友情的花蕾。
5.你我为了抱负而历尽了困难,才走向了胜利之路。
但愿你还能记得,永久地记得,那1段布满着奋斗激-情的闪亮日子。
3.友情青春的句子友情的经典句子1.不管将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久的伴侣。
别共殊《新事论》〃第一篇荀子说:“类不悖,虽久同理。
”荀子所谓理,与我们所谓理,其意义不必同,不过这一句话,我们可借用以说我们的意思。
某一类事物,必有其所以为某类的事物者,此所以为某类的事物者,为属于此某类的事物所同有,即此类之理。
一类事物之理,或亦可说,凡依照某一理之事物,皆属于某类。
所以“类不悖,虽久同理”。
凡属于某一类之事物,必皆依照某理,有某性。
所谓性,即属于某一类之事物所依照于某理者。
一件一件底事物,我们称之为个体。
一个个体,可属于许多类,有许多性。
例如张三李四,是两个个体。
张三是人、是白底、是高底,他即属于此三类,有此三性。
李四是人、是黑底、是低底,他即属于此三类,有此三性。
此不过举例说,其实张三、李四,所属于之类,所有之性,皆是很多很多底,可以说是不知有许多。
每一个体所有之许多性,各不相同。
所以个体是特殊底,亦称殊相。
而每一类之理,则是此一类的事物所共同依照者,所以理是公开底,亦称共相。
我们可把一件事物当成一个体而叙述其所有之性,或其所有之性之某部分。
此等叙述是历史。
我们亦可把一件事物当成一某类之列,而研究其所以属于此某类之某性。
此等研究是科学。
例如我们可把张三当成一个体而叙述其所有之性,或其所有之性之某部分,如说张三是人、张三是白底、张三是高底等。
此等叙述是历史。
我们亦可把张三当成一是人底生物之例,而研究其生理。
此等研究即是科学,或更确切地说,即是生理学。
科学中所讲者都是关于某类之理论,而不是关于某个体之历史。
例如医学中讲各种病,如伤寒、疟疾等。
其将伤寒,乃伤寒一类之病,并不是张三或李四患伤寒之历史,他间或亦讲张三或李四患伤寒之历史,然其讲此历史,并非以其为历史而讲之,而是以其为伤寒一类之病之例而讲之。
在实际上张三或李四所患之伤寒病,其细微曲折之处,不必尽同,但均有伤寒病之所同然者。
此伤寒病之所同然者,即医学研究之对象。
医学研究伤寒病之所同然者,故其所有理论,可适用于实际上任何人所害之伤寒病。
知从类的观点以观事物,我们谓之为知类。
科学虽不仅止是知类,而知类是科学所必有之一基本底条件,是一切科学所同然者。
我们可从特殊的观点,以说文化,亦可从类的观点,以说文化。
如我们说,西洋文化、中国文化等,此是从个体的观点,以说文化。
此所说是特殊底文化。
我们说资本主义底文化、社会主义底文化等,此是从类的观点,以说文化。
此所说是文化之类。
讲个体底文化是历史,将文化之类是科学。
我常说,在中国历史中,汉人最富于科学底精神。
这是一句很骇人听闻底话,因为照有一部分人的说法,汉人在许多方面底见解,都是反科学底。
我承认汉人在许多方面底见解,是与现在底科学不合。
汉人在许多方面底见解,以现在底科学,或即以现在人的常识观之,都可以说是荒谬绝伦。
不过这些都是就汉人在许多方面底见解之内容说。
科学本来是常在进步中底,无论何时代的人所有对于自然之知识,都有与己进步底科学不合之可能。
若其不合太甚,则自己进步底科学之观点看,都是荒谬绝伦。
但此亦是就此等知识之内容说。
此等知识之内容,虽可以说是荒谬绝伦,而其形式则不妨仍是科学底。
此所谓形式,即指一切科学底知识所同然者。
一知识如其有一切科学底知识所同然者,即是科学底。
如一人,或一时代之人,有知识有一切科学底知识所同然者,或求使其知识有一切科学底知识所同然者,我们即说,此一人,或此一时代之人,有科学底精神。
关于汉人之富于科学底精神,有几点可说。
此几点中,有几点我们已于别处说过。
现在只说一点,此一点即是:汉人知类。
汉人之历史哲学或文化哲学,以五德、三统、三世等理论①,说明历史或文化之变迁者,就其内容说,有些亦可说是荒谬绝伦。
不过他们的看法,却系从类的观点,以观察事物者,就此方面说,汉人知类,汉人有科学底精神。
汉以前有许多不同底文化,若从特殊的观点看,或从历史的观点看,我们可以说:汉以前有殷人的文化,有周人的文化,有楚人的文化等。
但有一部分底汉人不从此观点看,他们不从此观点以讲文化。
他们不讲殷人的文化、周人的文化等,而讲金德底文化、木德底文化、水德底文化、火德底文化,土德底文化,或黑统底文化、白统底文化、赤统底文化②,这些文化都是所谓文化的类型,与什么人无关。
殷人可以是金德底文化、白统底文化,但金德底文化、白统底文化之实际底有,则并不限于殷人。
我们可以离开殷人,可以离开任何人,而讲金德底文化、白统底文化。
此正如张三或李四的病可以是伤寒,但伤寒之实际底有,则并不限于张三或李四。
我们可以离开张三或李四,可以离开任何人,而讲伤寒。
将金德底文化、白统底文化、周人的文化,或张三李四的伤寒病,是讲历史。
汉人眼见有许多不同底文化,能从类的观点,将其分类,离开殷人、周人等,而专讲各类文化之类型,此即是有科学底精神。
从类的观点以观事物者注重同,从特殊的观点以观事物者注重异。
从类的观点以观事物者,亦说异,不过其所说之异,乃各类间之异,而不是一类中各事物之异。
但一类中各事物之异,正为从特殊的观点以观事物者所注重者。
例如医学讲伤寒病,固亦说伤寒病与别底发热病之异,但患伤寒病之张三李四间之历史者,其所注重,正是张三李四间之异。
汉人不讲殷人的文化、周人的文化等,而专讲金德底文化、黑统底文化等,正是不讲一类中各事物之异,而只注重其同。
《礼记〃礼运》说,有大同之治,有小康之治,此亦是说有此二种文化类型。
公羊《春秋》家说有据乱世,有升平世,有太平世,亦是说有此三种文化类型③。
就内容说,《礼运》及公羊家之说,比五德说或三统说,较为合于现在人之常识,所以现在人对于《礼运》、公羊家之说,常加称道。
但就其皆注重文化类型说,《礼运》、公羊家之说,与五德三统之说,是一致底。
自汉以来,中国人所见者,只是一种文化,所以对于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不敢兴趣,因为他们并没有关于文化方面底问题。
及至清末,中国人又看见许多不同底文化,在文化方面,又起了问题,因此对于汉人所有关于文化之理论,又发生兴趣。
清末公羊家之学之所以大盛,此是其一重要底原因。
清末人用汉人所说对于文化之分类,以分别其所见之不同底文化。
照康有为的说法,“欧美各国”的文化是白统,服色尚白,正朔建子。
俄罗斯、回教的文化是黑统,正朔建丑④。
这些说法,当然是可笑底附会。
我们若照样附会起来,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底文化是白统,共产主义底文化是赤统,法西斯主义底文化是黑统。
这说法虽亦是可笑底附会,但似乎比康有为所说,还有根据些。
汉人亦有将文化分为文质二种者⑤。
公羊家亦说文家、质家;清末人亦有说,所谓西洋文化,是属于质家,中国文化是属于文家者。
例如西洋人对于国君,直称其名,中国人对于国君,则讳其名。
清末人以为此即文质二家之分之一例。
这些说法,我们现在看来,都是可笑底附会。
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可不注意者,即是清末人亦是从类的观点,以说文化。
就他们所说之内容说,他们所说是可笑底附会。
但是他们知类。
他们不注意于一类中底事物间之异而只注重其同。
他们不说,中国与西洋,有什么本来底不同,如所谓国民性等。
中国与西洋之不同乃由于其所属于之文化类不同。
如西洋人因质弊而改行文家之法,则西洋与中国亦无不同。
这种看法,离开其内容说,是不错底。
自民初以来,我们对于西洋之知识,日益增加,渐知所谓西洋文化,决不是一个什么“德”,一个什么“德”,一个什么“统”,或一个什么“家”所能尽。
清末人这种看法,就其内容看,遂成为可笑底附会,而民初人之知识,又不能用别底标准,以为文化分类。
他们于是尽弃清末人所说,不但弃其所说,而并弃其看法。
他们知清末人之错误,而不知其错误在于何处,遂并其不错误者而弃之。
这是民初人的错误。
民初以来,一般人专从特殊的观点,以看所谓西洋文化。
他们所谓西洋文化,是“西洋”文化,此即是说,是个特殊底文化。
这个特殊底文化,在他们面前,好像是一个“全牛”,其中条理,他们看不出来。
他们常说,中国人如何如何,西洋人如何如何。
好像在他们心目中,中国人之是如何如何,是因为其是中国人;西洋人之是如何如何,是因为其是西洋人。
他们似乎不知,至少是不注意,中国人之所以是如何如何,乃因中国文化在某方面是属于某类文化;西洋人之所以是如何如何,乃因西洋文化在某方面是属于某类文化。
譬如张三因患伤寒而发烧,李四因患疟疾而发冷。
张三之发烧,乃因其是患伤寒病底人,并不是因为他是张三。
李四之发冷,乃因其是患疟疾底人,并不是因为他是李四。
任何人患了伤寒病,都要发烧;任何人患了疟疾,都要发冷。
上帝,如果有上帝,可以不患伤寒病、不患疟疾,但如果他患了伤寒病,他亦必要发烧,如果他患了疟疾,他亦必发冷。
把所谓西洋文化当成一个特殊底文化看,学西洋亦发生问题。
一个个体,是一个特殊,它是不可学底。
凡所谓学某个体者,其实并不是学某个体,不过是学某个体之某方面,学某个体所以属于某类之某性。
例如孟子说,他愿学孔子。
他所愿学而且能学者,是孔子之是圣人之一方面。
若孔子之其他方面,如其是鲁人、为鲁司寇、或七十余岁等等,皆是不能学底。
说某个体之某方面,即是以某个体为一某类之例而观之,即是从某类之观点,以观某个体。
从某类之观点,以观某个体,则某个体于此方面所有之某性,即是其主要底性质。
其所有之别底性,即是其偶然底性质。
例如从圣人之类之观点以观孔子,则其“圣德”是其主要底性质。
其所有之别底性,如是鲁人等,皆是偶然底性质。
孟子必如此看孔子,然后孔子方可学,如把一个个体作一整体看,则是不可学底。
一个个体不可学,正如一个“全牛”不可吃。
其所以如此者,因一特殊底事物,可以同时属于许多类,同时有许多性。
若把一特殊事物,作为某一类之例而观之,我们固可说此特殊底事物所有之许多性质中,哪些是主要底,哪些是偶然底。
但若把一特殊底事物作为一特殊底事物而观之,则此特殊底事物,无论其为何事物,皆是一五光十色底“全牛”。
于此五光十色中,我们不能指出哪些是其主要底性质,哪些是其偶然底性质。
例如我们把张三当成一个科学家看,我们可知其能研究科学是其主要底性质,至其所有之他性质,如是西洋人,或是中国人等,都是其偶然底性质,与他之是科学家与否毫无关系。
但如我们把张三当成张三看,则不能说,不能指出,张三所有哪些性质是主要底,哪些是偶然的。
一个国家或民族所有之文化,是特殊底文化,是很复杂底,可以同时属于许多类,有许多性。
所谓西洋文化,亦属于许多类,亦有许多性。
若从一种文化类之观点,以看所谓西洋文化,则于其许多性中,何者是主要底性质,何者是偶然底性质,我们可以说、可以指出。
但若从一特殊底文化之观点,以看西洋文化,则所谓西洋文化,亦是一个五光十色底“全牛”,于此五光十色中,我们不能说、不能指出,何者是西洋文化之主要底性质,何者是西洋文化之主要底性质,何者是其偶然底性质。
自民初以来,有些人说科学及民主政治,所谓赛先生及德先生者⑥,是西洋文化,有些人说基督教或天主教是西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