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及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398.00 KB
- 文档页数:5
省初级中学体育装备标准一、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说明:1、对于8轨以上的学校参照8轨执行,对于16轨以上的学校,其生均活动场地面积可适当减少为8.5m2,球场片数应适当增加。
2、凡是采用塑胶场地的,应执行GB/T19851—2005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2、体育器材室要求提供满足所有体育运动器械的放置与管理。
二、体育器材配备要求1、学校在配备设施器材时,应执行GB/T19851—2005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应注意选择美观、实用、安全并经质检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2、学校对开展新兴运动项目所需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
3、体育传统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传统项目的场地、器材的配备。
4、有些简易的器材,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自制。
4、体育器材的品目见附录:省初级中学体育器材配备目录三、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管理要求1、每校应配备一名(10轨以上学校配备2名)体育设施器材管理人员,负责体育器材等管理。
管理人员应熟悉体育器材的管理业务。
2、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体育场馆的维护制度、借(租)用制度、体育场馆的开放制度、安全制度、体育场馆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体育场馆的卫生制度、体育器材的保管制度、体育器材的借还制度、损坏赔偿制度、报损制度等。
3、必须建立的帐册:设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品帐。
总帐每学年填写一次,每学期将增加或减少的体育器材、设备登入分类帐。
对易损耗的器材、物品报请领导批准后登入低值易耗品帐,并接受财务监督。
所有器材每学期盘点一次,要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4、校的体育专用场馆、体育器材室的规章制度要贴上墙,并做好资料管理工作。
四、体育教学工作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学的管理,提高各类体育设备、器械的使用率,培养学生的体能锻炼和创造能力等。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有教学容,明确校长、教导处、有关教研组、教师的职责。
每学期制定教学计划,有教学进度安排。
l、体育教学计划落实、运作正常,能按教材要求开齐、开足。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表1 初中体育器材设施配备要求(续)
21。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一、引言在中小学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为了更好地实施体育教育,我们需要合理配备体育器材。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标准的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指南。
二、体育器材分类中小学校体育器材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 基础设施类: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桌等。
基础设施类:如篮球场、足球场、乒乓球桌等。
2. 运动器械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拍等。
运动器械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拍等。
3. 健身器材类:如哑铃、跳绳、健身球等。
健身器材类:如哑铃、跳绳、健身球等。
4. 安全保护类:如防护垫、头盔、护膝等。
安全保护类:如防护垫、头盔、护膝等。
三、体育器材配备标准1. 基础设施类理想的情况下,每个中小学应该至少拥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一个标准的足球场和几个乒乓球桌。
这些基础设施应该定期维护,保证其完好无损,且适合使用。
2. 运动器械类每个班级应配备足够的篮球、足球和乒乓球拍。
保证每个学生在体育课或者课余时间都能有机会使用到这些器材。
3. 健身器材类每所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健身器材,如哑铃、跳绳、健身球等。
这些器材可以在体育课上,或者在课余时间供学生使用。
4. 安全保护类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保护器材,如防护垫、头盔、护膝等,以防止学生在运动中受伤。
四、体育器材采购与维护采购体育器材时,应注重其质量和耐用性。
所有器材都应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并通过相关的质量检测。
同时,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五、结语体育器材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数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教育质量。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中小学的体育器材配备,努力实现全面、科学、合理的配备,以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同时也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
以上就是本次中小学校体育器材配备标准的详细介绍,希望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附件6:
山东省普通初级中学体育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说明:
本标准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1号)而制定,标准分为两大类,即必配类和选配类。
必配类器材设施是根据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确定的,各学校必须按照要求配齐。
选配类是指学校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备的器材设施,学校应根据学校体育改革中不断拓展的教学、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各学校的传统、特色努力创造条件进行配置。
对标准中常用易耗器材,各校要及时补充,保持常量。
初中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初中体育是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进行,合理的器材配备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初中体育器材配备的标准。
器材种类初中体育器材种类繁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球类运动器材:篮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等;2. 田赛器材:投掷器材、跳远、跳高的跳板等;3. 教学辅助器材:器械马、跳绳、引体向上器等;4. 健身器材:跑步机、哑铃、仰卧板等。
配备标准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安全,初中体育器材的配备应符合以下标准:1. 器材质量:器材应具有良好的质量和耐用性,能够经受常规使用和活动的考验,不易损坏;2. 安全性:器材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例如球类应有正常充气、表面平整、无明显破损等;3. 数量:应根据班级学生人数进行合理配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足够的器材使用;4. 多样性:应提供多种类型的器材,满足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5. 维护管理:应建立健全的器材维护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清洁和维修器材,保持器材的良好状态。
资金和资源初中体育器材的配备需要一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学校应合理安排财政预算,确保足够的资金投入到体育器材的采购和更新中。
此外,学校可以通过与社区、家长等相关方合作,获取更多资源支持。
结论初中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是确保学生体育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情况,制定合理的器材配备计划,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参考资料:1. 教育部体育与卫生学科组. (2011). 初中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体育与卫生学科组. (2011).初中体育器材配备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2.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13).学校体育器材与器械管理规定. 人民体育出版社.。
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中学体育器材是支撑学生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合理的器材配备标准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还能有效保障学生的安全。
因此,制定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就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应包括基础器材和专业器材两个方面。
基础器材主要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常见的体育器材,这些器材是中学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学校应当根据学生人数和体育课程设置合理配备数量。
同时,学校还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器材,如跳高、跳远、铅球、撑杆跳等田径器材,以及篮球架、排球网、足球门等场地设施,以满足学生的专项训练和比赛需求。
其次,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还应考虑器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学校在选购体育器材时,应当选择质量可靠、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确保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器材质量问题而发生意外。
此外,学校还应当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另外,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还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素质。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体育器材的需求是不同的,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素质特点,合理选择和配备适合的器材,以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和锻炼需求。
最后,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还应当考虑学校的经济实力和场地条件。
学校在制定体育器材配备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学校的经济实力和场地条件,合理安排器材的配备数量和种类,确保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前提下,不会造成资源浪费和场地浪费。
总之,中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的制定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学校、教育部门和相关专业人士共同参与,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符合学生需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的标准,为学生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保障。
希望各中学能够重视体育器材的配备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