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35.50 KB
- 文档页数:9
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一)体育场地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一间。
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小学体育器材的配备标准,是保障学生体育活动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器材配备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下面将从球类、器械、田径、游泳四个方面,介绍小学体育器材配备的标准。
首先,对于球类项目,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应包括足球、篮球、排球等。
足球是小学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器材,学校应至少配备足球20个以上,以满足学生进行足球活动的需要。
篮球和排球分别配备15个以上,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和训练时能够充分参与。
其次,器械项目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器械的配备标准应包括单杠、双杠、平衡木、跳马等。
学校应配备适量的器械,保证学生进行器械活动时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学校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护垫和护具,以保障学生在进行器械活动时的安全。
再次,田径项目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田径器材,包括跑道、跳高杆、铁饼、标枪等。
跑道的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跳高杆的高度应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求,铁饼和标枪的重量也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最后,游泳是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必修项目,学校应配备游泳池和相应的游泳器材,包括泳衣、泳帽、泳镜等。
游泳池的深度和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学生在进行游泳活动时的安全。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标准是保障学生体育活动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配备各类器材,保证学生能够在体育课程中全面发展。
希望各地学校能够重视体育器材的配备,为学生营造更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一)体育场地
4.完全中学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12个班(含12个
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一间。
附件三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情况调查表(表2)学校:玛曲县藏族中学(盖章)注:1.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此表由学校填写后上报县(市、区)教育局附件三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情况调查表(表3)学校:玛曲县藏族中学(盖章)注:此表由学校填写后上报县(市、区)教育局。
附件三学校卫生室器材配备情况调查表(表4)学校名称:玛曲县藏族中学(盖章)说明:1.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卫生室器械与设备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1993‟9号)中配备标准,确定本学校配备为几档,并说明本校器材配备的缺口情况。
2.此表由学校填写后上报县(市、区)教育局附件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情况调查表(表5)学校:(盖章)说明:1.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中配备标准,确定本学校配备数量为几类,并说明本校器材配备的缺口情况。
2.此表由学校填写后上报县(市、区)教育局附件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音乐教学器材配备情况调查表(表6)学校:(盖章)说明:1.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中配备标准,确定本学校配备数量为几类,并说明本校器材配备的缺口情况。
2.此表由学校填写后上报县(市、区)教育局附件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情况调查表(表7)学校:(盖章)说明:1.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中配备标准,确定本学校配备数量为几类,并说明本校器材配备的缺口情况。
2.此表由学校填写后上报县(市、区)教育局。
附件三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器材配备情况调查表(表8)学校:(盖章)说明:1.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的通知》(教体艺[2002]17号)中配备标准,确定本学校配备数量为几类,并说明本校器材配备的缺口情况。
教育部文件教体艺[2002]1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根据2001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精神,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工作。
二○○二年七月二十二日附件1:《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说明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三、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自己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自己备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教育部教体艺[2002]11号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根据2001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精神,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工作。
《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说明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三、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配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完整版)中小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一、引言
本文档旨在制定中小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二、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2.1 基础设施
- 学校应当配备拥有适当数量、合适规格和质量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基础设施。
- 教室应当配备黑板、投影仪等必要的教学设备,以满足师生的教学需求。
- 图书馆应当配备丰富的图书和电子资源,提供有利于学生阅读和研究的环境。
- 实验室应当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以支持科学实验教学。
2.2 教学设备
- 学校应当配备适合各个年级和学科的教学设备。
- 科学实验类课程应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以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
- 信息技术课程应配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以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和计算机编程等技能。
- 体育设施应当配备合适的运动器材,并提供良好的课外体育场地。
2.3 安全与维护
- 学校应当确保教学设备安全可靠,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维护和管理。
- 教学设备的使用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 学校应当制定维护计划和维修预算,及时修复和更换有故障或损坏的教学设备。
三、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中小学校教学设备配备的基本标准,旨在为学校提供明确的指导,确保教学设备能够满足学生教学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设备,并保持设备安全、可靠的状态。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确保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安全、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
第三条学校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规范使用、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体育部门负责体育器材场地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体育教师、教练员负责体育器材场地的日常使用和监管,确保器材场地的安全、卫生和正常使用。
第六条学生会、体育社团等组织应积极参与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和维护,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
第七条全体师生应爱护体育器材场地,遵守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器材,自觉维护场地卫生和秩序。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八条体育器材场地的使用应遵循教学、训练、比赛、课外活动等不同用途的合理安排,确保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
第九条体育器材场地的使用需提前向体育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使用。
第十条使用体育器材场地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十一条使用体育器材场地后,应及时清理场地,归还器材,保持场地卫生和器材完好。
第十二条体育器材场地维修、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禁止非专业人员擅自拆卸、修理器材。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场地和器材的安全。
第十四条体育器材场地的安全设施应齐全,包括安全警示标志、防护器材等,定期检查更新。
第十五条体育器材场地的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
第十六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器材场地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章奖惩措施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师生,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等处理。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的通知教育部教体艺[2002]11号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根据2001年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精神,我部对1989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器材设施的建设工作。
《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说明一、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为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特制订《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以下简称《目录》)。
二、《目录》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与要求制订的。
三、体育器材设施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都应重视和加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和配备工作,在财力、物力上予以保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定期检查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并把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和配备情况作为评估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体艺[2008]5号《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财务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在调查研究、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作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举措,列入当地学校整体建设发展规划之中,认真组织实施。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应加强对本《标准》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对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
各地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出现问题,请及时报告教育部。
二○○八年六月九日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现有涉及中小学建筑、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政策规定,制订本《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校)。
本《标准》从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国家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体育场地配备标准体育场地是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其合理配备标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教学质量。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备标准也得到了明确规定。
下面将从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备标准。
首先,对于中小学的运动场地,校园内应配备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等基本运动场地。
足球场的标准尺寸为100米×60米,篮球场标准尺寸为28米×15米,排球场标准尺寸为18米×9米,田径场标准尺寸应符合国家规定。
此外,学校应配备足球门、篮球架、排球网、跳高杆、撑杆跳杆等器材设施,保证学生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需要。
其次,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器材设施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
例如,足球场应配备足球、球门、球网等器材,篮球场应配备篮球、篮球架、篮球网等器材,排球场应配备排球、排球网等器材。
此外,田径场应配备标准的跑道、跳远、三级跳、铅球、标枪等器材,保证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的需要。
另外,中小学体育场地的安全设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应配备足够的急救箱、消防器材、安全警示标识等设施,保障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
此外,学校应定期对运动场地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场地的平整、无障碍、无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中小学体育场地的配备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
学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合理配置运动场地、器材设施和安全设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财务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的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在调查研究、多方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是国家对中小学校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的最基本要求,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作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举措,列入当地学校整体建设发展规划之中,认真组织实施。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应加强对本《标准》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对学校体育卫生基本条件不达标的,要限期整改。
各地在《标准》实施过程中如出现问题,请及时报告教育部。
附件: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二○○八年六月九日附件:《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要求,为保障中小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及现有涉及中小学建筑、教学卫生、生活卫生等方面的相关标准和政策规定,制订本《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民办中小学校)。
本《标准》从体育教师、体育场地器材、教学卫生、生活设施、卫生保健室配备以及学生健康体检等方面明确了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国家对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是中小学校办学应达到的最基本标准,是教育检查、督导和评估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基本标准(一)体育场地
4.完全中学
注:1.300米以上的环形田径场应包括100米的直跑道,200米的环形田径场应至少包括60米直跑道。
2.田径场内应设置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长25~45米)。
3.器械体操区学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进行集中或分散配备。
4.因受地理环境限制达不到标准的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
(二)体育器材
1.小学体育器材
(1)12个班(含12个
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2.中学体育器材(含九年制学校、初级中学、完全中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
(1)12个班(含12个班)以下
(2)13个班(含13个班)以上
注:标注“★”的器材为低值易耗器材设备,应及时补充。
各中小学校都应根据学校班级的规模设置体育器材室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