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房电梯设计注意事项

无机房电梯设计注意事项

无机房电梯设计注意事项
无机房电梯设计注意事项

无机房电梯设计注意事项

一无机房电梯设计方法电梯类产品。无论是哪种类型,即使是新型机种,必须要遵循保护乘员、载运的货物、所附依的建筑物以及电梯本身的安全,这些安全的准则即是强制性国家标准GB7588-1995中的0.5条至0.7条的规定,(这里不再详述这些内容,可参阅中国电梯1998年第1期中《浅述GB7588中EN81-1前言》一文解释)对无机房电梯亦不例外。因此首先要明确设计无机房电梯时应做好方案设计,如应先考虑满足上述安全准则,然后再可以进行具体设计,方案设计时应充分作正常运行、维修、检查、试验、救援以及其它特殊状况情况下"风险评价",应进行技术安全评审,必要时可聘请专家进行评定。当前有些单位在听取某些部件经销商的鼓动,在没有进行类似上述风险评价等工作,未经产品鉴定与批准手续,即不了解电梯安全规范标准要求,也不明白无机房应达到的安全准则,就直接生产销售给用户的做法是不妥当的。风险评价可参照GB/T16856-1997《机构安全风险评价的原则》等相关标准。

二设计无机房电梯基本要求应该熟悉GB7588安全规范有关规定,因为该标准涉及到电梯每一部分的安全设计,无机房电梯应该充分遵照标准的要求去执行。虽然上述安全规范中没有具体提及无机房这种特例的产品,但具体条款已给无机房电梯设计规定了允许条件,如:6.1.2.1.1条"导向滑轮可以安装在井道的顶部空间,其条件是它们位于轿顶凸出部分的外面,并且检查和测试、维修工作能够完全地从轿顶或井道外面进行。" 6.1.2.1.2条:"曳引轮可以安装在井道内,其条件是:a.能够从机房进行检验、测试和维修工作;b.机房与井道间的开孔应尽可能小。"6.1.2.1.3条:"如果检验、测试和维修工作能够在井道外进行,则限速器可以安装在井道内"。上述条款说明,相对于现有机房来说,机房内除控制柜与主开关(含照明等开关,下同外,曳引机及导向轮与限速器是可以设置在井道内。剩下是如何安置控制柜与主开关问题),以及有关能在机房内完成的工作。实际上所谓无机房只是为了适应建筑物顶部的设计,去掉顶机房及下侧机房。由于电梯有很多操作是需要在机房内完成,所以还要给主开关与控制柜及机房内有关操作找到一个相当于机房的场所。请注意下列条款要求:13.4.1条:"在机房中,每台电梯都应单独设一只能切断该电梯所有供电电路的主开关。"13.4.2条:"在13.4.1中规定的主开关应具有稳定的断开和闭合位置。应能从机房入口处方便、迅速地接近主开关的操作机构。"(在EN81-1.1998版本还规定:主开关在断开位置时能用挂锁或其它等效装置锁住,以确保不会出现误操作) 9.9.8条:"限速器在任何情况下,都应是完全可接近的。若限速器装于井道内,则应能从井道外面接近它。"9.9.9条:"在检查或测试期间,应有可能在一个较9.9.1规定低的速度下通过某种方式使限速器动作来使安全钳装置动作。"6.2.1条:"从公共道路到机房和滑轮间内的通道应a.设永久性电气照明装置,以获得适当亮度;b.任何时候能完全安全地方便地使用,而不需进入私人房屋。"

6.3.2.1条、6.3.5.1条、6.3.5.2条与6.3.6条规定了机房的尺寸应满足维修空间,机房的通风、湿度与照明等要求。12.5.1.2条:"在机房内应易于检查轿厢是否在开锁区。"12.4.2.4条:"装有12.5.1手动紧急操作装置的电梯驱动主机,应能用手松开制动器并需要以一持续力保持松开状态。" 以上条款是无机房电梯在去消顶机房而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无机房电梯设计的关键条款要求。由于上述条款要求(应该说是为了安全必须遵守的条款要求),通常来说顶层来往的人少,可在顶层或在较少人来往的层门旁设置主开关、电控柜及上述操作装置,当然其它能解决的方法均可以。而且这些装置必须在一个坚固的大柜内,这大柜的门

相当于机房门一样应上锁。应该再注意到曳引机的手动持续松闸与限速器的低速人为动作制动应在这里完成,而且应在这里能明确显示轿厢是否在开锁区。尤其要注意到限速器的低速人为动作制动,即上述9.9.9条要求需考虑到GB7588附录D中j条的额定载荷限速器,安全钳等联动试验的要求。而且这项试验有可能发生失效而撞击缓冲器。为此,有些单位设置让人在井道内去动作限速器是不安全的。若限速器人为动作采用井道外远距离控制来实现,应满足EN81-1.11998版本9.9.8.3条要求,即要求不会意外动作,在提升轿厢时能自动复位,以及还对电气复位有规定。.除上述问题解决外,还应解决平衡载荷时及轻载冲顶与重载蹾底停电状况下的救援等等。

三设计无机房电梯通用要求除上述要求外,无机房电梯还需遵循GB7588中其它条款的要求,例如在井道中顶部空间与底坑应满足GB7588中5.7条要求;应满足9.3.1条曳引条件要求;9.2条曳引绳安全要求;10.1.1条对导轨及其附件强度要求。无机房电梯结构比较特殊,上述条款要求也是较为重要的。此外电气及控制装置应符合GB7588中第12章至第14章要求。上述曳引条件、导轨与曳引绳的安全计算建议参照EN81-1.1998版本有关规定。如果曳引机与限速器设置在井道上面,增加了轿顶维护工作量,则轿顶应设置护栏,护栏要求可参照EN81-1.1998版本8.13.3条规定。

四设计无机房电梯应注意到现已有的专利。国外在无机房电梯方面先行了一步,而且好多设计内容报了专利,例如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在中国从1994年起申报了三十多项专利,其中包括了无机房设计的专利,例如安装在导轨上碟式马达曳引轿厢;驱动装置上或下置式的曳引式电梯,以及曳引绳多种曳引方式等等。这里不再详细介绍,可以到专利局检索。总至,无机房电梯是可以符合GB7588完全规范要求,关键是首先要从安全角度,满足安全规范的安全准则,相信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实力能设计出更完善的产品满足于市场与用户需求。

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一、结构设计材料及壁厚 1、材料选择 2、壳体厚度 3、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二、产品结构设计脱模斜度 1、脱模斜度要点 三、产品结构设计加强筋 1、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2、加强筋设计实例 四、产品结构设计螺丝柱和螺丝孔 1、柱子的问题 2、孔的问题 3、“减胶”的问题 五、螺丝柱的设计 六、产品结构设计止口应用 1、止口的作用 2、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3、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七、产品结构设计卡扣应用 1、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2、常见卡扣设计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的选取 a.ABS塑料: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 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LCD支架) 等。ABS电镀附着性能好,普遍用在产品电镀的零部件上(如按钮、侧键、装饰 件) 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b.PC+ABS塑料: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 性的制件,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PC塑料: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 键、传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PC2605。 d.POM塑料: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 吸水性、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传动 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e.PA塑料: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 等。受冲击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f.PMMA塑料: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时后仍可透过92%的太阳 光,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 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的 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三菱VH001。 2、结构设计壳体的厚度 a.壁厚要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35%以内,整个部件的局部最小 壁厚不得小于0.4mm,且该处背面不是A级外观面,并要求面积不得大于 100mm²。 b.在厚度方向上的壳体的厚度尽量在1.2~1.4mm,侧面厚度在1.5~1.7mm;外镜 片支承面厚度0.8mm,内镜片支承面厚度最小0.6mm。根据产品不同壁厚,根据 实际情况调整; c.电池盖壁厚取0.8~1.0mm。 d.塑胶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见壁厚推荐值见下表。 塑料料制品的最小壁厚及常用壁厚推荐工程塑料最小壁厚小型制品壁厚中尼龙(PA)0.450.761聚乙烯(PE)0.60 1.251聚苯乙烯(PS)0.75 1.251有机玻璃(PMMA)0.80 1.502聚丙烯(PP)0.85 1.451聚碳酸酯(PC)0.95 1.802聚甲醛(POM)0.45 1.401聚砜(PSU)0.95 1.802 ABS0.80 1.502 PC+ABS0.75 1.502

电梯机房管理规定(2021版)

电梯机房管理规定(2021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93

电梯机房管理规定(2021版) 1、每周对机房进行一次全面清洁,保证机房和设备表面无明显灰尘。 2、机房内除必备的工具、设施外不得堆放其它杂物,禁放易燃易爆品。机房及通道内不得住人。 3、保证机房通风良好,风口有防雨措施、机房内悬挂温度计、机房温度保持在5~40℃。 4、保证机房照明良好,并配备应急灯,消防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和盘车、开闸工具挂于显眼外。 5、机房应保持清洁干燥,做好防水、防潮工作。与水箱、蒸气有可靠隔离。并不安装水、气类供暖设施。 6、机房门窗应完好并上锁,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小动物进入。

7、电梯机房只允许维修保养人员进入维修保养,非机房工作人员不准进入机房,必须进入时应经过经部门领导同意,在机房人员的陪同下进入. 8、《电梯困人救援规程》和本规定及各种警示牌应清晰并挂于显眼处。 9、按规定定期对机房内设施和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10、电梯长期不使用时,应将电梯总电源断开。 每天巡视机房,发现达不到上述规定的要求,应及时处理。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

无机房电梯控制柜总体设计要求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液压电梯曾因结构紧凑、机房位置灵活而倍受发达国家用户青睐。无机房电梯在液压电梯优点的基础上,采用曳引驱动系统取代液压传动系统,因此在结构、性能、节能等方面均优于液压电梯;无机房电梯与有机房(普通)电梯相比,节省了建筑空间,降低了建筑成本,避免了建筑结构复杂化,使建筑物整体造型美观。因此,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无机房电梯在国内外迅速发展。 ??? 为了满足安装、检修、救援操作、动态测试等方面的需要,无机房电梯的控制系统与有机房的相比,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本文只是从无机房电梯总体设计和降低风险的角度,谈谈无机房电梯控制系统总体要求和特点。 ??? 1 控制柜结构 ??? 1.1 外形尺寸 ??? 控制柜的外形尺寸除受所采用的元器件尺寸约束外,主要取决于其设置位置。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则其外形尺寸应宽度窄、厚度薄,以便其在层门旁边布置并不影响层门运动;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驱动主机周围,则其厚度尺寸应比较小,以保证其与井道内运动部件有一定的距离。 ??? 1.2 柜门 ???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外,则控制柜的门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控制柜的门不应装设手柄,以防无关人员拉拽该手柄损坏控制柜;②③控制柜的门与柜体之间采用防水结构,以防清洗楼道时,液体意外流入控制柜内,造成电气故障。 ??? 2 控制柜设置部位 ??? 2.1 位置 ??? 无机房电梯取消机房后,其控制系统不得不设置在井道外或井道内适当位置处,其具体位置受驱动主机在井道内位置影响较大。 ??? 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其底面与所在楼层地面之间应留有一定的垂直距离(建议至少0.3m),以防止清洗楼面或意外发生跑水时,水浸入控制柜;控制柜前面与装修后的墙面最好组成平面,以防止意外损坏控制柜和引起无关人员的好奇。 ??? 2.2 散热与防尘 ??? 为了保证控制柜内各部件正常工作,除满足抗干扰等电气要求外,还应考虑控制柜结构应有利于电气元件的散热,并且在考虑散热的同时还应注意防尘。如果控制柜设置在层门旁边且嵌入井道前壁,此时柜的后面作为主要散热面,则其后面板应与井道直接相通。如果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壁上,则其下面、侧面、正面可作为散热面,且电梯运行过程中在井道中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满足散热要求,但维修时应注意对控制柜除尘。 ??? 2.3 便于检修操作 ??? 控制柜的设置位置应便于工作人员接近,以进行安装调试、检修、救援、试验等操作。 ??? 3 维修工作区域 ??? 3.1 工作区域 ??? 无论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内还是在井道外,其前面至少应有宽度为柜宽与0.5m两者之间较大值、深度为0.7m的水平净面积,该净面积区域工作净高度应至少为1.8m。 ??? 3.2 工作区域专用 ??? 当控制柜设置在井道外,且无关人员能够接近上述面积时,工作人员对控制柜进行操作过程中,应采用安全保护围封将该面积隔离,该围封应采用黄颜色,且在明显处有类似于"危险!请勿靠近"的警示标语,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防止引发其他危险。 ??? 3.3 维修平台 ??? 当从轿厢内或轿顶上对机器设备进行维护或检查时,如果由于维护或检查造成轿厢任何种类的失控或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常识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小 常识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选择 1.2 、壳体厚度 1.3 、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 、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3.1 、加强筋与壁厚的关系 3.2 、加强筋设计实例 4、柱和孔的问题 4.1 、柱子的问题 4.2 、孔的问题 4.3 、“减胶”的问题 5、螺丝柱的设计 6、止口的设计

6.1 、止口的作用 6.2 、壳体止口的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

6.3 、面壳与底壳断差的要求 7、卡扣的设计 7.1 、卡扣设计的关键点 7.2 、常见卡扣设计 8、装饰件的设计 8.1 、装饰件的设计注意事项 8.2 、电镀件装饰斜边角度的选取 8.3 、电镀塑胶件的设计 9、按键的设计 9.1 按键() 大小及相对距离要求 10、旋钮的设计 10.1 旋钮() 大小尺寸要求 10.2 两旋钮() 之间的距离 10.3 旋钮() 与对应装配件的设计间隙 11、胶塞的设计 12、镜片的设计 12.1 镜片()的通用材料 12.2 镜片()与面壳的设计间隙 13、触摸屏与塑胶面壳配合位置的设计 13.1 、触摸屏相对应位置塑胶面壳的设计注意事项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 、材料的选取 a. :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冲击,不承受 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的部件),如内部支撑架(键板支架、支架)等。还 有就是普遍用在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 前常用奇美757、777D 等。 b. :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 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 、T65 。 c. :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键、传 动机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 、2405、2605 。 d. 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 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 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 e. 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受冲击 力较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3003G30 。 f. 有极好的透光性,在光的加速老化240 小时后仍可透过92% 的太阳光,室 外十年仍有89% ,紫外线达78.5% 。机械强度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 腐蚀,绝缘性能良好,尺寸稳定,易于成型,质较脆,常用于有一定强度要求 的透明结构件,如镜片、遥控窗、导光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三菱001。 1.2 壳体的厚度 a. 壁厚要均匀,厚薄差别尽量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内,整个部件的最小

电梯机房管理制度 三角钥匙管理制度

电梯三角钥匙管理制度 电梯钥匙使用不当,将有可能造成电梯门开启,人从井道坠落的严重事故。在使用电梯时,应严守下列规程:如因未遵守下述规程而造成的事故及损害,我厂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1、电梯须经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同后才能投入使用。 2、使用三角钥匙的人员须持有监督部门颁发的电梯操作上岗证,使用时请注意:轿厢有可能不在本层,有坠落危险!故开启厅门后应确认轿厢在本层后方可进入。 3、电梯钥匙要由专人保管使用。 4、电梯运转时,电梯机房门必须上锁,无关人员未经允许严禁进入机房。 唐山市建设实业经营总公司

乘客须知 1、乘用电梯,应根据向上或向下的要求分别轻按上,下召唤按钮,待到电梯停稳,开门看清楚轿厢后,才以进入轿厢。 2、小孩应在监护人的带领下才能乘电梯。 3、如果电梯在运行中,突然停驶,轿内乘客不要惊慌,可按轿内警铃按钮向外呼救。 4、运行中电梯轿厢未到站停稳前,严禁背靠轿门,严禁强行开门。 5、轿内严禁吸烟,吐痰和乱丢果皮等废弃物。 6、禁止在轿内打闹,蹦跳,高声喧哗和随意踢打轿壁和轿门。 7、严禁用乘客电梯运超高、超重、易爆、有毒、有腐蚀的物品。 8、禁止酒醉后和精神病患者单独乘电梯,必须有人监护才能乘电梯。 9、严禁非操作人员随意打开操纵厢。 10、发现电梯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检修人员恢复正常后方能使用。 11、严禁和时间一只脚站在轿门内,而另一只脚站在轿门外,阻止关门的行为或者长时间按着开门或关门按钮。

电梯紧急救援程序说明 一、当发生电梯困人事故时,电梯管理员通过电梯对讲或喊话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务必使其保持镇静,静心等待救援人员的救援。被困人员不可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准确判断轿厢位置,做好救援准备。 二、确认电梯轿厢的位置,如电梯轿厢停留在平层位置±50mm时可直接开启轿厢门将乘客救出,如果超过上述标准,则严格遵循盘车规范进行放人。 三、在进行盘动电梯之前必须切断电梯总电源,照明电源不要切断。 四、松闸操作必须要有两名维修人员同时进行,松闸一点点松,以防盘车失控造成轿厢蹲底或冲顶。盘动电梯轿厢至最近楼层楼面。 五、盘车到平层位置后,维修人员可到轿厢停站楼层用外层门匙打开层、轿门放出被困乘客。 六、当放出被困乘客后,将厅门关好。 唐山市建设实业经营总公司

无机房电梯和有机房电梯存在哪些区别

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将机房内设备尽量在保持原有性能的前提下小型化,省去了机房,以便满足客户对高度和屋顶的特殊要求,这就是无机房电梯。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也导致了其与有机房电梯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优点 1、无机房的优点是节省空间,可以只在主机的下方做一个检修平台。 2、由于不需要机房,对建筑结构及造价上有更大的益处,这就使得建筑师在设计上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和便利性,给设计师以更大的自由,同时由于取消了机房,对业主来说,无机房电梯比有机房电梯的建筑成本要低。 3、由于一些仿古建筑大楼整体设计的特殊性及对屋顶的要求,要在有效的高度内解决电梯问题,所以无机房电梯非常满足此类建筑需要,另外在有风景名胜的地方,由于机房在楼层高处,从而破坏其当地的民族异域性,如果使用无机房电梯,因为不必单独设置电梯的主机房,可以有效降低建筑物的高度。 二、缺陷 1、噪音及使用局限性 无机房的主机放置方式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其噪音的影响都非常大,因为

由于采用钢性连接,并且噪音都消化在井道里,再加上抱闸的声音,风扇的声音都会放大。所以,噪音方面无机房明显比有机房大。由于受此影响,无机房电梯不适用于1.75/s以上的高速梯形。此外,由于井道壁承受的支撑力有限,所以无机房电梯的载重量一般不宜大于1150千克。 2、温度影响 电梯的发热量是比较大,同时它的多种电子元件承受高温能力均比较差,而且现在采用的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均采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其永磁同步电机的温度也不宜过高,否则易引起失磁现象。所以,现在国标里对机房的温度、排风量都有明确规定。无机房的主机等主要发热部件都在井道里,由于没有相应的降温和排风设施,从而导致无机房电梯的温度对主机及控制柜影响比较大。所以,选择此类电梯一定要注意。 3、故障维修及人员救援 无机房电梯维修和管理不如有机房电梯方便。无机房电梯维修和调试比较麻烦,因为再好的电梯也难免发生故障,而无机房电梯由于主机是装在梁上的,主机在井道内,要是主机出现问题是很麻烦的,所以,国家标准明文规定有机房的电梯安全窗可以不用增设,而无机房要求增设,以便营救和检修、维修主机的方便性及安全性,所以在维修方面有机房电梯占据优势,如果有空间还是建议用有

产品设计中的9个注意事项

产品设计中的9个注意事项 1.眼睛会欺骗大脑 重要的不是理论上是怎样的,而是看上去是怎样的。例如缪勒-莱尔错觉,理论上两条线是等长的,看上去呢?显然是一长一短。 2.遵守图标规范 现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开始使用Fonticons,最为广泛的必然是FontAwesome了。在Fonticons的使用中,也要注意很多的使用规范,比如铃铛状的bell用作「提醒」,向右弯曲的箭头share用作「分享」,纸飞机一样的send用作「发送」切记,不要给用户错误的提示。 3.用户激励门槛要低 离目标越近,人们就越有动力去完成,但是,当目标达成后,用户的动力会瞬间衰减。这也是为什么网络游戏在你升级后,积累的经验清空时,会通过新的主线任务让你瞬间获得大量经验,这是看着走了一半的进度条,就不会觉得下一级遥遥无期了。 4.不确定的奖励更有吸引力 这很明显,彩票就是一个好例子,2元钱,可能全赔进去,可能中5元,可能中100元,可能中几十上百万,所以彩民很容易就能坚持下去每天购买彩票。互联网产品上这种案例更多,各家网盘都会在每日签到时随机赠送数额不等的存储空间,我常上的V2EX每天签到会给

不同数额的论坛铜币,就连现在微博、微信、支付宝的红包,大多是也是拼手气获得随机数额的。10元钱随机分给10个人,和10个人每人一元,从气氛上就大不一样。 5.进步能引发巨大动力 现在,大多数的互联网产品都会要求你填写更多更详细的资料,例如QQ,例如微博。普遍的,它们大多会有一个进度条,告诉你已经填写了百分之多少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只要关键内容填写完全,50%的完成度和100%其实没什么区别,但是人们的身体总是会很诚实的追求更高的完成度,即使他们知道这没有任何意义。 6.提高准入门槛可以提升用户的幸福感 提高准入门槛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邀请码。小米的F码也是邀请码的一种,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在黑小米的「饥饿营销」,但是这套把戏玩的很成功不是吗。原因何在呢?用户会觉得,我有F码,你没有,我就比你牛。 新产品在刚刚上线的时候也可以使用这种策略,但这时就不是人为的制造稀缺感了(虽然看上去更想,因为小米至少还能说由于产能跟不上所以限制用户购买)。通过邀请码才能够加入的产品,也会让用户产生优越感,这时他们就能够更加频繁的使用这个产品。知乎直到现在还有人很自豪的在签名里说「知乎第x号用户」,效果非同一般。最近比较新的一个产品「稀土」,不仅需要邀请码加入,还需要有人推荐才可以上首页让其他人看到,完美的抓住了装那啥的需求。

电梯机房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电梯机房安全管理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禁止在机房内吸烟; 2、禁止在机房内使用电热设备; 3、施工用火要申请,并提前采取各种防火措施; 4、机房要配备适当的灭火工具,灭火工具不得挪作他用; 5、外来人员进入机房,须经有关部门同意并进行登记; 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机器发生故障要及时排除;

7、定期检查机房设备,使之保持良好状态; 8、如果发现火情,要保持冷静,并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同时积极组织灭火; 9、机房内应保持干燥,有良好的通排风、防尘、防有害气体、防潮、防鼠措施,并有充分的照明亮度; 10、定期清扫,保持清洁整齐,所有通道不得有障碍物,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要有消防措施; 11、机房不得用做与电梯无关的储存室,除维修保养所必需的工具物品、灭火器材和电梯备品备件外,不应存放其他物品; 12、机房所有门要加锁,门上应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的标志;

13、机房顶要有金属吊钩,注明最大允许负荷标志。 重庆巴渝苏宁电器有限公司 重庆物流基地物业服务部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无机房电梯知识(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无机房电梯知识(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无机房电梯知识(最新版) 1、什么是无机房电梯?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人们对电梯机房越来越不感兴趣。无机房电梯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的,也就是说,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处,或用其它技术取代。 2.无机房电梯有什么特点? 无机房电梯的特点就是没有机房,为建筑商降低成本,另外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 3.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历史 1998年德国HIROLIFT推出其创新设计的以对重作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之后无机房电梯发展很快。由于它不占用机房空间、绿色

环保、节能等优点而被愈来愈多的人采用。近年来,日本、欧洲有70—80%新安装的电梯为无机房电梯,只有20—30%的电梯为有机房或液压电梯。 4.当前无机房电梯的主要方案: (1)上置式:即将永磁同步曳引机放置在井道顶部曳引比2:1,绕法较繁杂; (2)下置式:即将永磁同步曳引机放置在井道底部,曳引比2:1,绕法较繁杂; (3)轿顶驱动式:将曳引机置于轿顶; (4)对重驱动式:将曳引机置于对重。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三菱无机房电梯故障查询表

三菱无机房电梯故障查询表 无机房电梯故障查询表 将MON1旋转到1位置,将MON0旋转到0位置时的显示结果如下: 显示结果:一--E00 没有异常 -----E01 温度异常《SW-THMFT》 -----E02 紧急停止运行记录一次《SW-EST1》 -----E03 CC-WDT3次检出《SS-SLCWC3》 -----E04 SLC-WDT3次检出《SS-SLCWC》 ------E05 过电流检出《SW-SOCR》 ------E06 再生电阻负载过大《SW-SOLR》 ------E07 41DG门锁电路异常《SW-E41》 ------E08 终端限位开关异常〈SW—TSCK〉 ------E09 PAD异常检出〈SW-PAD〉 ------E0A 称重数值异常检出〈SW-WGER〉 ------E0B E1板故障(SWE1FC) ------E0C UHS/DHS开关故障(SWUDHSE) ------E0D------ ------E0F-------- 二.将MON1旋转到1位置,将MON0旋转到1位置时的显示结果如下: 显示结果:-----E10 没有异常 -----E11 远程复位/测试〈SW-RSRTC〉 -----E12 选层器错误(士力驼)16次异常检出〈ST-SELD〉 -----E13 串行故障〈ST-STER〉 -----E14 电容器容量不足〈ST-CAPC〉 -----E15 手动运行按钮异常〈ST—HDOK〉 ----E16 模式与测速数据偏差异常《SD-OVJP》 ----E17 #LB线圈连续5次异常断电检出《ST-DFLR》 ----E18 5线圈连续5次异常断电检出《ST-DF5》 ----E19 #BK1动作矢败4次异常检出《ST-BFDK》 ----E1A #BK2动作矢败4次异常检出《ST-DFLV》 ----E1B LVLT5次 ----E1C E1板故障 -----E1D 风扇故障 -----E1E 风扇或E1板故障 -----E1F 风扇或E1板故障 三.将MON1旋转到1位置,将MON0旋转到2位置时的显示结果如下: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塑胶产品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目录 第一章塑胶结构设计规范 1、材料及厚度 1.1、材料选择 1.2、壳体厚度 1.3、零件厚度设计实例 2、脱模斜度 2.1、脱模斜度要点 3、加强筋 4 5 6 7、 1 前常用奇美PA-757、PA-777D等。 b.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作高刚性、高冲击韧性的制件, 如框架、壳体等。常用材料代号:拜尔T85、T65。 c.PC:高强度,价格贵,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按键、传动机 架、镜片等。常用材料代号如:帝人L1250Y、PC2405、PC2605。

d.POM具有高的刚度和硬度、极佳的耐疲劳性和耐磨性、较小的蠕变性和吸水性、较好 的尺寸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绝缘性等。常用于滑轮、传动齿轮、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件等,常用材料代号如:M90-44。 e.PA坚韧、吸水、但当水份完全挥发后会变得脆弱。常用于齿轮、滑轮等。受冲击力较 大的关键齿轮,需添加填充物。材料代号如:CM3003G-30。 2。

1.3、厚度设计实例 塑料的成型工艺及使用要求对塑件的壁厚都有重要的限制。塑件的壁厚过大,不仅会因用料过多而增加成本,且也给工艺带来一定的困难,如延长成型时间(硬化时间或冷却时间)。对提高生产效率不利,容易产生汽泡,缩孔,凹陷;塑件壁厚过小,则熔融塑料在模具型腔 2 图1-1 b.凡塑件精度要求高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c.凡较高、较大的尺寸,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d.塑件的收缩率大的,应选用较大的斜度值。 e.塑件壁厚较厚时,会使成型收缩增大,脱模斜度应采用较大的数值。 f.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不包括在塑件公差范围内。

电梯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为加强对电梯安全事故的防范,及时做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单位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本预案的适用范围 本单位目前有六台电梯在用,为我单位重点设备。本预案所称安全事故,是指在本公司使用的电梯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安全和财物损失的事故,事故类别包括: 由于剪切、坠落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由于触电等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其它安全事故。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成立电梯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救援指挥部)。指挥长由车间主任担任;各班组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参与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2、设立现场救援组,由安全人员兼职组成。组长由分管安全工作的1名领导担任,负责组织现场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在指挥长到达现场之前,负责指挥现场抢险救援工作。 三、安全管理制度 (一)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1、实施安全教育 由电梯管理员负责对车间电梯使用人员实施安全教育,使他们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熟知电梯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电梯安全规则。 2、电梯操作人员操作安全管理

安全操作守则: 1)保证电梯正常运行,提高服务质量,防止发生事故; 2)要求电梯使用时,不得擅离岗位; 3)电梯不带病运行、不超载运行; 4)操作时不吸烟、不闲谈等; 5)执行电梯操作规程: a、每次开启厅门进入轿箱内,必须作试运行,确定正常时才 能使用; b、电梯运行中发生故障,立即按停止按钮和警铃。并及时要 求修理; c、遇停电时,电梯未平层禁止打开轿箱门,并及时联系外援; d、禁止运超大、超重的物品; e、禁止在运行中打开厅门; f、工作完毕时,应将电梯停在基站并切断,关好厅门。 (二)机房的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机房管理人员,在公司电梯管理员的领导下工作。电梯 管理员负责制定电梯机房的管理制度。机房管理人员严格执行电 梯机房管理制度。 1、每周对机房进行一次全面清洁,保证机房和设备表面无明 显灰尘。 2、机房内除必备的工具、设施外不得堆放其它杂物,禁放易 燃易爆品。机房及通道内不得住人。 3、保证机房通风良好,风口有防雨措施、机房内悬挂温度计、机房温度保持在5~40℃。 4、保证机房照明良好,并配备应急灯,消防灭火器(干粉灭 火器)和盘车、开闸工具挂于显眼外。

ODM产品设计流程及注意事项

产品设计注意事项一>目前产品构造设计流程

二>结合目前客户产品的结构设计的主要考虑事项 1)在客户提供的意向2D DATA及3D图片资料后,一般需要我们比较快反馈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们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考虑: a)意向产品的具体尺寸大小和外观 I)) 大致估算有否足够空间放置内部的材料如PCB,LCD等; II) 产品尺寸大小是否和最终报价的比较接近因为如果相差太大的话会影响产品的报价也 会影响产品的最终重量; III) 产品表面处理有没有和报价不符合的设计,比如多喷油,丝印等; IIII) 检查意向图是否有和报价不符合的地方,比如有没有多出来的零件或者把原来报价合在一起的零件分开了等等; b)初步研究意向DESIGN有没有量产时不合理的设计或者对量产很困难的设计,比如出模问题, 装配问题或者部品生产困难等问题; 2)装配图(组立图)设计阶段 a)明确产品的外形,大小,必须做到清清楚楚; b)主要零件的摆放如RUBBER KEY,LCD,PCB,电池,插座,喇叭等是否存在干涉; c)明确各部品的装配关系,各部品装配的先后关系, 考虑各部品的装配是否可靠; d)明确产品的平均胶厚,通常是根据产品大小和重量根据经验来设定,一般要求小于1.6MM,但是 考虑部分产品本身比较重量和尺寸大对DROP TEST及成型的关系会超过1.6MM,如闹钟,写字板. e)是否有和客人意向设计不同的修改,如果有需要想客人反映并得到确认; f)明确各部品的结构,尺寸,材料及部品的量产的合理性; g)具体每个部品的结构设计要按照品质基准的要求进行设计,特别留意按键的拉力,外露螺丝孔 的大小是否小于5MM,有没有尖角,利边,初步评估DROP TEST的风险性; h)尽量简化产品的结构,装配,以尽可能的节省材料及装配的时间,比如多采用节省螺丝的结构, 在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少使用螺丝,减薄成型部品的厚度; PCB的尺寸按经济尺寸设计等;

电梯应急管理制度

电梯机房管理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确保酒店电梯安全正常运行及服务质量,特制定电梯机房管理制度。 1、电梯机房门上有相应的设备房标识,并有“机房重地,闲人免进”字样。 2、机房内所有标识安装位置适当、醒目,清晰、完整。 3、机房内的开关、单体设备等要有明显的状态标志。 4、机房门口安装有从地面算起不低于50CM,且易跨过的金属制防鼠板。 5、电梯机房内任何设备非维修保养工,电梯值班工或电梯公司专业人员禁止操作。 6、非工作人员进入电梯机房须经工程部经理批后,由维修保养工陪同,方可进入。 7、保持良好照明及通风,常备手电管及应急照明设施,门窗开启灵活无破损。 8、保持机房干净整洁,不准堆放杂物。 9、消防器材齐备良好,机房内严禁吸烟。 10、电梯机房因维修保养等原因造成停梯 电梯操作规程 1、电梯维修人员必须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专业培训并取得上岗

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2、电梯维修人员应按照《电梯维修保养计划表》定期对电梯进行检查; 3、开启厅门进入轿厢之前,需注意轿厢是否停在该层; 4、严禁在电梯运行中开启厅门; 5、每日按照要求对电梯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6、电梯因故停用时,必须将轿内照明、风扇开关断开,必要时关断电梯主电源; 7、严禁在正常情况下用检修档来替代正常运行; 8、手动盘车,必须先将电梯总电源断开,同时注意轿厢位置,以免电梯冲顶或蹲底,盘车完毕将专用工具放回原处; 9、维修时,如机房无人必须锁上机房门; 10、检修或进入轿顶、底坑作业时,必须整机停用,并有两人以上,同时穿戴好防护用品,协调配合、相互提醒确保安全,同时务必保障各层层门厅门关闭; 11、检修时的短接跨线,完工后必须拆除; 12、更换保险管(丝)必须与原规格相同,严禁用铜丝替代保险管(丝); 13、电梯机械钥匙、操作面板钥匙必须由维修人员保管和使用。 电梯应急预案 (一)当电梯发生故障,由服务总台首先通知工程部负责人及维

无机房电梯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电梯安装施工方案(无机房有脚手架)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日期:年月日 审批: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编写依据 二、项目简介 三、质量保证措施及工艺流程 四、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五、现场安装的安全保证措施 六、劳动力安排计划及措施 七、安装,调试中所用工具和测试设备

八、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一、编制依据 1.1电梯安装尺寸的设计依据 本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中电梯安装尺寸与技术规格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写,文件包括: a) 项目电梯招标文件; b) 项目建筑施工图,包括: ①机房建筑平面图,图纸设计单位:; ②井道建筑平面图,图纸设计单位:; 1.2 电梯技术规格的设计依据 本安装工程施工方案中电梯质量与安全控制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写,文件包括: ① 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 ② GB50310-2002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③ 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

④《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549号令) ⑤《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国质检锅[2002]1号) 1.3本工程的台电梯全部由制造,施工方案中的电梯施工方法依据下列文件进行编写,文件包括: ①安装工艺手册; ②机房布置图; ③井道布置图; ④部件安装图; ⑤电气接线图; ⑥电气原理图; 二、项目简介 本项目共有电梯台(型号:)根据用户需求,该电梯全部由制造,电梯的安装工程全部由 负责安装。 1、根据项目的特点我司将根据业主方面的要求完成该项目,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 2、电梯的安装工期由业主方提供合格井道吊装塔棚完毕之日起天完工,我方将根据业主方的工程进度作适当调整,按期、按质完成安装。 3、本工程人员的投入全部是具有年安装工作经验以上的员工,全部持证工程的施工人员。

无机房电梯救援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房电梯救援措施(正 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797-95 无机房电梯救援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盘式电动机技术的成熟,为了美化建筑物设计,减少电梯所占空间,近年来,无机房电梯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无机房电梯运行中突然停驶现象在各地使用中时有发生,而无机房电梯突然停驶后困人的紧急救援因其结构特点又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通过妥善的应急操作,将被困在轿厢内的乘客顺利地解救出来,并最大限度地保证被困乘客的安全?笔者结合多年来的电梯检验工作实践,介绍几种情况下的紧急救援方法。 应急救援装置 无机房电梯首先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在有机房电梯中,普遍采用的是有齿轮曳引机。有齿轮曳

电梯机房管理制度复习进程

电梯机房管理制度 1、电梯专用机房应做到随时上锁,门锁钥匙应由主管人员或专门人员 保管; 2、机房应通风良好,照明满足要求,门窗关闭灵活,任何季节机房内 温度应保持在摄氏5度—40 度之间; 3、机房内应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或危险物品,不准堆 放其它杂物; 4、机房内消防器材应放在显著位置,并保证设备良好,在有效期 内; 5、电梯机房应每周打扫一次卫生; 6、闲杂人员不准进入机房,若因工作需要进入时,须经主管人员批 准,并在专业人员陪同下进入机房; 7、未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人员,不得随意动用,操作电梯设备; 8、由专业人员依据《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保持机房内设备设施表面 无积尘、无锈蚀、无油污。保证电梯正常运行; 9、电梯机房因维修、保养等造成停梯时,应在基站挂出告示牌。

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是特种设备—电梯在管理、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具体制度与要求在国务院第549号令即《特种设备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由此可见其重要性,故特编制此。 一、紧急电话 1、急救电话120 2、火警119 3、报警服务110 4、维保单位救援电话: 5、维保人员电话: 6、节假日值班电话: 二、时间:接到救援信息后30 分钟之内; 三、因停电造成电梯停梯时的措施运行中的电梯将会因供电线路的故障或限电等原因造成突然停梯,将乘客困在轿箱内,则应采取如下方法处理:1、如果有司机操作,司机应对乘客说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镇静并与维修 人员联系,进行断电(拉闸)盘车放人操作,详见《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 2、如无司机操作,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与轿箱内被困人员取得联系, 说明原因,使乘客保持镇静等待。有备用电源的应及时

无机房电梯知识(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无机房电梯知识(标准版)

无机房电梯知识(标准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什么是无机房电梯?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技术的进步,曳引机和电器元件的小型化,人们对电梯机房越来越不感兴趣。无机房电梯是相对于有机房电梯而言的,也就是说,省去了机房,将原机房内的控制屏、曳引机、限速器等移往井道等处,或用其它技术取代。 2.无机房电梯有什么特点? 无机房电梯的特点就是没有机房,为建筑商降低成本,另外无机房电梯一般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故节能、环保、不占用除井道以外的空间。 3.无机房电梯的发展历史 1998年德国HIROLIFT推出其创新设计的以对重作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之后无机房电梯发展很快。由于它不占用机房空间、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而被愈来愈多的人采用。近年来,日本、欧洲有70—

无机房电梯样本 KONE S Monospace Planning Guide FA

KONE S MONOSPACE? PLANNING GUIDE

通力S MONOSPACE?技术指南KONE S MONOSPACE? PLANNING GUIDE 通力S MONOSPACE?技术指南KONE S MONOSPACE? PLANNING GUIDE 1-1.适用于速度=1.0米/秒,载重≤63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55米(630公斤时为30米),最大层站数为21 2-1.适用于速度=1.0/1.6/1.75米/秒, 630公斤≤载重≤100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75米(1.0米/秒时为55米),最大层站数为24(1.0米/秒时为21) 3-1.适用于速度=1.0/1.6/1.75/2.0米/秒, 1000公斤≤载重≤115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75米(1.0米/秒时为40米),最大层站数为24 (1) 这一规格的电梯,轿厢中心与门中心有75mm的偏差,轿厢前墙尺寸为300/150mm。 注:■SEC为单开门,TTC为贯通门。 ■以上所有尺寸规格均不带EAQ选项。 本规划信息仅列举常用规格,更多尺寸敬请咨询通力销售。 1-2.适用于速度=1.0米/秒,载重≤63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55米(630公斤时为30米),最大层站数为21 2-2.适用于速度=1.0/1.6/1.75米/ 秒, 630公斤≤载重≤100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为75米(1.0米/秒时为55米),最大层站数为24(1.0米/秒时为21) 3-2.适用于速度=1.0/1.6/1.75/2.0米/秒,1000公斤≤载重≤1150公斤的无机房电梯 最大提升高度75米(1.0米/秒时为40米),最大层站数为24 (2) CH=2400-2600mm。 注:■当 BB>1950mm或者DD>2100mm时,PH值增加30mm。 (1) 当选择TTC门开,并且DD<2050mm时的底坑深度值。 (2) CH=2280mm。 (3) CH=2400-3000mm。 注:■以上所有尺寸规格均不带EAQ选项。 本规划信息仅列举常用规格,更多尺寸敬请咨询通力销售。 井道平面图井道立面图 2 3

产品的结构设计注意事项(塑胶类)

塑胶结构篇 塑料的外观要求:产品表面应平整、饱满、光滑,过渡自然,不得有碰、划伤以及缩孔等缺陷。产品厚度应均匀一致,无翘曲变形、飞边、毛刺、缺料、水丝、流痕、熔接痕及其它影响性能的注塑缺陷。毛边、浇口应全部清除、修整。产品色泽应均匀一致,表面无明显色差。颜色为本色的制件应与原材料颜色基本一致,且均匀; ?需配颜色的制件应符合色板要求。 ?上、下壳外形尺寸大小不一致,即面刮(面壳大于底壳)或底刮(底壳大于面 ?壳)。可接受面刮<0.15mm,可接受底刮<0.1mm。所以在无法保证零段差时,尽量 ?使产品:面壳>底壳。 ?一般来说,上壳因有较多的按键孔,成型缩水较大,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大, ?一般选0.5%,底壳成型缩水较小,所以缩水率选择较小,一般选0.4%。 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力求使制品结构简单,易于成型;壁厚均匀;保证强度和刚度;根据所要求的功能决定其形状尺寸外观及材料,当制品外观要求较高时,应先通过外观造型在设计内部结构。 尽量将制品设计成回转体或对称形状,这种形状结构工艺性好,能承受较大的力,模具设计时易保证温度平衡,制品不以产生翘曲等变形。应考虑塑料的流动性,收缩性及其他特性,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件的所有转角尽可能设计成圆角或用圆弧过渡。 塑料件设计要点 开模方向和分型线 每个塑料产品在开始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其开模方向和分型线,以保证尽可能减少抽芯机构和消除分型线对外观的影响; 开模方向确定后,产品的加强筋、卡扣、凸起等结构尽可能设计成与开模方向一致,以避免抽芯减少拼缝线,延长模具寿命。 脱模斜度 脱模斜度的要点 脱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讲,对模塑产品的任何一个侧壁,都需有一定量的脱模斜度,以便产品从模具中取出。脱模斜度的大小可在0.2°至数度间变化,视周围条件而定,一般以0.5°至1°间比较理想。具体选择脱模斜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 取斜度的方向,一般内孔以小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扩大方向取得,外形以大端为准,符合图样,斜度由缩小方向取得。如下图1-1。 b. 凡塑件精度要求高的,应选用较小的脱模斜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