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农业发展简况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高州市农业发展简况高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总人口170.2万,总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77万亩,耕地面积87.75万亩,人均山地面积2.4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
辖2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486个村(居)民委员会,是个山多、地少的山区大市。
十一五期间,高州市农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1、农业产值稳步上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109.87亿元,比2005年的73.50亿元增36.37亿元,增长49 %。
其中种植业产值66.74亿元,比2005年的38.86亿元增27.88亿元,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6827.6元,比2005年的4696元增2131.6元,增长速度为45 %。
2、提高了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粮油有效供给“十一五”期间,每年我市粮食生产面积保持在80万亩以上,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每年粮食生产面积75万亩的目标任务。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88.27万亩,比2005年的74.19万亩增14.08万亩,增长19%;总产量36.87万吨,比2005年的33.54万吨增3.3万吨,增长10%,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75万亩、35万吨的目标任务。
由于粮油工作抓得实,我市被评为2008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成为当年茂名市唯一、广东省仅2 个获得此殊荣的县(市)之一;2009、2010年连续两年高州市农业局被广东省农业厅评为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先进单位。
3、大宗特色农业做强做大,充分发挥了其支柱产业的作用继续巩固全国水果第一县(市)和蔬菜生产大市的地位。
2010年,全市水果面积134.26万亩,比2005年的164.05万亩减29.79万亩,减18%;总产量100.33万吨,比2005年的86.30万吨增14.03万吨,增16%;总产值35.52亿元,比2005年的20.59亿元增14.93亿元,增长73%。
水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53%,约占农业总产值32%。
广东茂名高州市加快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广东茂名高州市加快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一、调研背景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
广东茂名高州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高州市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调研报告对该县农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
二、调研目的1.了解高州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产业结构、农业科技水平等;2.分析高州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3.提出推动高州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三、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走访了高州市各乡镇,与农民群众和农业合作社进行座谈交流;2.调研问卷:以高州市农业发展为主题,在农民中进行问卷调查。
四、调研结果1.农业生产方式滞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科学种植管理手段;2.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由于产业链条不完善,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3.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问题导致农田土壤污染,严重影响农业持续发展;4.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由于农村待遇不高,年轻人普遍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
五、调研分析1.农村土地资源是高州市农业发展的独特优势,可以通过土地整合、产业链拓展等方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2.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高州市应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加强农地保护,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4.高州市应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六、调研建议1.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农业政策体系,鼓励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推动农业产业升级;2.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抗灾能力;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合作社等农业主体发展经营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4.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组织农民参加农业技能培训班,提高农民素质和专业技能;5.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品质。
高州乡村振兴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推进,高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高州乡村振兴工作在农业产业、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先,在农业产业方面,高州乡村振兴工作通过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效应,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同时,高州还积极推动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其次,在乡村旅游方面,高州乡村振兴工作注重挖掘乡村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景点。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节、民俗文化活动等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
同时,乡村旅游也为当地的农副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最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州乡村振兴工作加大了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了农村道路、改善了供水供电条件、建设了农村生活设施等,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加强了对乡村环境保护和治理,提升了乡村的整体形象和环境品质。
总的来说,高州乡村振兴工作在农业产业、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也要看到,高州乡村振兴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不畅、乡村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解决实际困难,为高州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高州乡村振兴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构建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高州行业分析报告1. 引言高州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级市。
本报告旨在对高州市的主要行业进行分析,以帮助投资者、企业家和政府决策者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商机和发展趋势。
2. 经济概况高州市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导,主要农产品包括稻米、烟草、水果和蔬菜等。
农业相关产业,如农资供应、食品加工和农业机械等,也逐渐发展起来。
此外,高州市还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包括纺织、建材和电子等行业。
3. 行业分析3.1 农业行业高州市的农业行业是其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稻米是该地区的主要农产品之一,高州的稻米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另外,烟草、水果和蔬菜也是该地区的重要农产品。
农业行业的发展受到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技术水平的影响。
3.2 农产品加工行业由于高州市农产品丰富,农产品加工行业也相对发达。
农产品加工包括果蔬加工、粮食加工、肉类加工等。
高州市的果蔬加工业主要以水果蜜饯、果脯和果酱等为主,这些产品不仅满足本地市场需求,还出口到其他地区。
同时,高州市还有一些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如米粉加工和米酒生产等。
3.3 建材行业高州市的建材行业也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随着城市建设和农村改造的推进,建材需求持续增长。
高州市的建材行业主要包括水泥、砖瓦和钢材等。
同时,随着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提倡,对环保建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3.4 电子行业高州市的电子行业虽然相对较小,但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势头。
电子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元器件制造和电子设备组装领域。
随着智能家居、智能手机和消费电子市场的不断扩大,高州市的电子行业有望迎来新的机遇。
4. 发展趋势分析4.1 农业科技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高州市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2 环保建材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对环保建材的需求也在增加。
高州市的建材行业可以加大对环保建材的研发和生产力度,提供更多环保、耐久的建筑材料。
4.3 电子制造业转型随着智能制造的兴起,传统的电子制造业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高州经济变化情况汇报近年来,高州经济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对于我们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高州市的GDP在过去五年中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2016年至2020年,高州市的GDP分别为360.2亿元、385.6亿元、410.3亿元、436.8亿元和462.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6.2%。
这一数据表明,高州市的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大,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不断增强。
其次,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来看,高州市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积极变化。
传统的农业产业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推广,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逐渐减少,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提高。
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同时,高州市还在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再次,从对外开放的角度来看,高州市的外贸进出口额也在不断增加。
过去五年中,高州市的外贸进出口额分别为120.5亿元、135.8亿元、150.2亿元、165.6亿元和180.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8.5%。
这表明,高州市的外贸活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为本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机遇。
最后,从城乡发展的角度来看,高州市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过去五年中,高州市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的投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高州市也在加快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发展步伐,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
综上所述,高州市的经济发生了许多积极变化,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在未来的发展中,高州市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高州:发挥优势建设乡村振兴新样板作者:方怡晖来源:《小康》2021年第35期11月19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发布关于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第一批)公示公告,广东省茂名高州市被列入名单。
作为全国粮食高产示范县、水果第一县、畜牧大县,高州已经形成以荔枝、龙眼、香蕉等岭南特色水果为主导,畜禽、水产等为辅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
农林牧渔总产值272亿元,多年位列广东第一,又被誉为“广东省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
高州还是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全国农机安全示范、国家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试点县,有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9个省级以上产业平台,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方面获国家级荣誉。
近年来,高州把握地区农业优势,带动乡村百业兴旺,美丽乡村建设稳步向前。
与此同时,高州以成为广东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试点县)为契机,打造出富有高州发展经验的乡村振兴样板。
推动乡村振兴必须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高州通过激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整合引导动员各方力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高州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的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红色引擎”推进乡村振兴取得较好成效。
近年来,高州为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落实县镇村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的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红色引擎”推进乡村振兴。
除高州市委定期举行会议加强沟通和谋划,更是安排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挂钩一个镇街和一个重点行政村,常态化到镇村一线督促指导、现场办公。
乡村振兴的计划更是实行清单式管理,以“月清单”“周清单”等方式将项目细化成一个个具体工作,将工作的责任压实到各村级党组织、各党员干部。
高州还定期召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现场会,相互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
高州按照“县一片、镇一村、村一组”的工作思路,将根子镇和分界镇作为一个整体,打造一个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片。
同时,试点党建联合体,按照“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成立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临时党组织,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协调解决跨区域项目建设难题,形成党建引领、抱团发展、整体提升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加快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笔者进行了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内容:一、农业产业基础调研1. 高州市农业资源概况高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气候温暖,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全市农用地总面积达到XXX万亩,其中水田占比XX,果园占比XX,蔬菜地占比XX。
农业资源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 农业产业结构高州市农业产业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种植业以稻谷、甘蔗、蔬菜、水果为主导,养殖业以禽畜养殖为主。
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种植业和养殖业之间缺乏良好的产业联动,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不畅通,存在销售难题。
二、农业现状分析1. 农业生产水平高州市农业生产水平整体较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为普及,种植业和养殖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生产水平仍有差距,生产效率有待提高。
2. 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土地资源有限、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生产资材价格上涨等因素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2)产品销售渠道窄。
农产品销售主要依靠传统的集市和中间商,缺乏规模化、品牌化的销售渠道。
(3)技术创新不足。
缺乏适应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施设备,影响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三、农业发展对策建议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加强特色农业发展。
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适应本地特色的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2)推动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整合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2.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1)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
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3. 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1)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
广东省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序言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重要指标即粮食产量,稻谷产量,水果产量等,把握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
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第一节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现状概况 (1)第二节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指标分析 (3)一、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粮食产量现状统计 (3)三、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比重统计 (3)四、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五、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六、全省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七、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八、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同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指标分析 (7)一、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稻谷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占全省稻谷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五、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六、全省稻谷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七、全省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9)八、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同全省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0)第四节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指标分析 (11)一、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现状统计 (11)二、全省水果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11)三、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占全省水果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11)四、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2)五、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2)六、全省水果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 (13)七、全省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 (13)八、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同全省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14)图表目录表1: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现状统计表 (1)表2: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粮食产量现状统计表 (3)表4: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比重统计表 (3)表5: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表 (4)表6: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表 (5)表8: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同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稻谷产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占全省稻谷产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2016-2018)统计表 (8)表14: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稻谷产量(2016-2018)统计表 (9)表16:全省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同全省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同全省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表18: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现状统计表 (11)表19:全省水果产量现状统计分析表 (11)表20: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占全省水果产量比重统计表 (11)表21: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2016-2018)统计表 (12)表22: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2)表23:全省水果产量(2016-2018)统计表 (13)表24:全省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比上年增长%) (13)表25: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同全省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4第一节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现状概况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8年):表1: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稻谷产量和水果产量现状统计表第二节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指标分析一、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现状统计表2: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粮食产量现状统计表3:全省粮食产量现状统计表三、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比重统计分析表4: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比重统计表四、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5: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表五、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6: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7:全省粮食产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8: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同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9:茂名高州市粮食产量同全省粮食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三节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指标分析一、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现状统计表10: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稻谷产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1:全省稻谷产量现状统计表三、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占全省稻谷产量比重统计分析表12: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占全省稻谷产量比重统计表四、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3: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2016-2018)统计表五、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4: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稻谷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15:全省稻谷产量(2016-2018)统计表七、全省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16:全省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同全省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17:茂名高州市稻谷产量同全省稻谷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第四节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指标分析一、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现状统计表18: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现状统计表二、全省水果产量现状统计分析表19:全省水果产量现状统计表三、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占全省水果产量比重统计分析表20: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占全省水果产量比重统计表四、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1: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2016-2018)统计表五、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2: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六、全省水果产量(2016-2018)统计分析表23:全省水果产量(2016-2018)统计表年份指标数量(吨)七、全省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分析表24:全省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八、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同全省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表25:茂名高州市水果产量同全省水果产量(2017-2018)变动对比表(比上年增长%)。
乡村振兴高州样本高州县位于广东省茂名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人口主要以农民为主。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高州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高州县的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现代化,二是农村产业兴旺,三是乡风文明建设。
在农业现代化方面,高州县引进了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和技术,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益。
同时,通过培训农民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他们的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
在农村产业兴旺方面,高州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而乡风文明建设方面,高州县加强了农村道德教育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质。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高州县的乡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农民的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他们通过发展农村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同时,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
农民可以通过提供农家乐、农业观光和乡村体验等服务来增加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农机具、农业科技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其次,农村人口流失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也较为突出。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部分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
这给农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此外,农产品市场化、品牌化和知名度不高也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问题。
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相对较窄,缺乏市场运作和品牌推广的力度。
为应对这些挑战和问题,高州县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条件。
其次,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力度,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同时,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此外,高州县还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提高农民收入来留住年轻人。
茂名市农业发展情况汇报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
近年来,茂名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以下将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对茂名市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茂名市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近年来,茂名市政府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种植业以水稻、甘蔗、蔬菜等为主,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为茂名市的农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农业科技的进步为茂名市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茂名市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农业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也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茂名市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茂名市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壮大,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农民增加了收入,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升级。
总的来看,茂名市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产业化不断加快。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茂名市农业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
茂名市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茂名市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茂名市政府将继续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茂名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茂名市的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一、当地农业现状分析
- 地理环境:介绍高州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土地资源情况
-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高州市目前农业产业的主要特点和现状
-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针对目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民收入水平低等
二、政府农业发展政策分析
- 支持政策:分析高州市政府对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如补贴政策、技术支持政策等
- 政策效果:评估政府支持政策的实际效果,以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三、农业产业发展方向
- 现代农业发展:探讨推动高州市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 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包括发展特色农产品、推动农业产业化等
四、乡村振兴战略
- 乡村振兴规划:介绍高州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规划和目标
- 农村产业发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产业发展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如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电商等
五、推动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提出推动高州市农业发展的新型生产方式,如农业科技创新、精准农业等
- 加强农民培训:探讨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性
- 政策建议:针对推动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土地政策调整、财政支持政策等
六、结语
- 总结调研结果:对高州市农业发展现状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总结
- 展望未来:展望未来高州市农业发展的前景和发展方向,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预期。
20081217高州市“三农”工作情况汇报高州市“三农”工作情况汇报中共高州市委高州市人民政府(2008年12月)尊敬的谢厅长、尊敬的各位领导:您们好!感谢您们在百忙中抽时间亲自接见我们,感谢您们对高州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高州“三农”发展的一贯关心、支持和厚爱。
我们这次来拜访的主要目的,是代表高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和高州168万人民群众,对您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也希望借此机会向你们汇报一下我市的“三农”工作,征求您们对今后高州“三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高州地处粤西山区,全市总人口16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8.7万人,现有耕地88.5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市。
在省农厅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高州近年的“三农”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是农业经济迅速增长。
预计,今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99.6亿元,比去年增3.4%,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4.8亿元,比增3.7%。
二是农村居住环境大为改善。
在省扶贫、安居工程资金的带动下,5年来,我市累计投入泥砖房改造资金19.19亿元,完成了75873户泥房改造,占总任务的98.5%,基本上让全市农民住上了楼房。
三是新农村建— 2 —设卓有成效。
旧村改造、整村搬迁工作有序开展,不仅完成了60%的旧村改造和20多条国家边远村的整村搬迁,还为去年“全国减灾抗灾现场会”筹办了3个各具特色的现场参观点。
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1998年以来,我市仅农业综合开发这个项目就累计投资1亿多元,先后改造治理土地近10万亩,完善相关设施一大批。
五是现代农业扎实推进。
全市实现了农业总量大幅增长和作物结构大调整,基地化生产基本成形,标准化生产日臻完善,链式农业初具规模,市场化农业日趋成熟,科技化农业正稳步推进,产业化特征日益明显。
在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了“一个落实”、“一个强化”和“四个推进”:一、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高州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近年来,高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成绩。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高州始终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乡村产业振兴为重点,以乡村环境整治为保障,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为支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首先,高州坚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生产方
式转变,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高州积极推进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引进新的产业项目,扶持农村企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特别是发展乡村旅游业,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游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再次,高州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同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农田水利建设,保障农村环境卫生和农田灌溉,为乡村振兴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最后,高州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提高村民自治意
识和能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同时,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村干部素质和能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
总的来看,高州乡村振兴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同时也要看到,乡村振兴工作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实施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
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高州乡村振兴工作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广东茂名高州市加快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我对广东茂名高州市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如下:一、调研背景和目的农业发展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
广东茂名高州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农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高州市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挑战,探索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和策略,为高州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相关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高州市农民对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期望。
然后,我们对高州市的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科技创新、乡村旅游等方面进行了实地访谈,并与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交流了解政策和支持措施。
最后,我们梳理了相关的文献和调研报告,对高州市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
三、调研结果1. 农业发展现状高州市农业以水果产业为主,其中芒果、柑橘等品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虽然农业基础扎实,但面临着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挑战。
2. 乡村振兴现状高州市在乡村振兴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然而,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人才流失、农业生产环境污染等问题仍然存在。
3. 问题和挑战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农民收入增长慢等。
同时,乡村振兴还面临土地资源不足、农村人口老龄化、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化水平低等问题。
四、推动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在保持水果产业优势的同时,逐步扩大农产品种类,发展多元化的农业产业。
2.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技术和先进的生产方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3. 增加农民收入渠道推动农村就业创业,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农村消费潜力。
茂名农业历史发展情况汇报
茂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其农业发展也有着丰富的历史。
茂名的农业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变迁和发展。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茂名农业历史的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茂名农业的演变和发展。
古代茂名的农业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和果树为主,如稻谷、小麦、水稻、柑橘等。
古代茂名的农业技术相对落后,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耕作,农业生产水平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茂名的农业也逐渐开始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近代茂名的农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茂名的农田面积得到了扩大,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化肥、农药的使用也逐渐普及,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也得到了明显的增长,茂名的农业开始走上了现代化、产业化的道路。
当前,茂名的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茂名的农业正朝着高产、高效、高质的方向发展。
农业生产方式得到了转变,绿色有机农业逐渐兴起,
茂名的农产品也开始走向国内外市场。
茂名的农业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形成了多元化的农业发展格局。
总的来说,茂名的农业历史经历了从古代的种植业到近代的现代化农业,再到当前的多元化、高效化农业发展过程。
茂名的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茂名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茂名将继续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推动茂名农业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茂名的农业发展现状茂名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一个地处沿海地区的城市。
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
茂名市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目前,主要种植的作物包括稻米、甘蔗、油茶和水果等。
稻米是茂名的主要粮食作物,茂名的稻米产量在广东省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甘蔗是茂名的传统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居于全省的前列。
茂名的甘蔗农业向着高产、优质和高效的方向发展,引进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新品种,不断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油茶是茂名的特色产业之一,茂名的油茶种植面积较大,油茶果实含有丰富的油脂,能够用于榨油和制作食品等。
茂名还有适宜种植水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植的水果有芒果、柚子、荔枝等,品质优良,畅销国内外市场。
除了种植业,茂名市还发展了畜牧业和渔业。
畜牧业主要以猪肉、牛奶和禽蛋为主。
茂名的畜牧业已从传统的散养方式转变为规模化养殖,提高了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渔业是茂名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茂名的渔场广阔,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茂名的渔民以捕鱼、养殖和加工为主,出海捕捞各类海产品,并将其加工成鱼腥臭、鱼鳔等海味佳肴,供应给国内外市场。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茂名的农业发展步伐加快。
在种植业方面,茂名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新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畜牧业方面,茂名引进高效饲养技术,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肉质。
在渔业方面,茂名鼓励渔民投资航海设备,提高捕鱼的效率和数量。
茂名还积极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发展,致力于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茂名的农产品已经远销国内外市场,享有良好的声誉。
茂名的农业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茂名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需要加大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另一方面,茂名的农业劳动力短缺,需要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引进。
此外,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给茂名的农业带来了不确定因素,需要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应对。
总之,茂名的农业发展现状良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高州本地番薯种植基地高州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县级市,位于广东西部沿海地区。
番薯是高州的主要农作物之一,该地有许多本地番薯种植基地。
高州的番薯种植基地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使得番薯的种植业在当地得以迅速发展。
高州的番薯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市区的南部和西部,这些地区的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非常适合番薯的生长。
此外,高州的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宜番薯的种植,夏季温暖潮湿,冬季温和干燥,这为番薯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高州的番薯种植基地有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种植基地通常采用科学的种植模式,并使用现代化的设施和设备,如温室和自动化灌溉系统等。
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可以为番薯的生长提供所需的养分和水分,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侵害。
另外,番薯种植基地通常还会定期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以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高州本地番薯种植基地生产的番薯品质优良。
由于土壤和气候的优势,高州的番薯味道鲜美,口感细腻,且具有独特的甜味。
此外,番薯的营养价值也非常丰富,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高州本地番薯还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其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环保和食品安全标准。
高州本地番薯种植基地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番薯种植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为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此外,番薯的种植和销售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加工厂和物流企业等。
番薯种植基地还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民的脱贫致富。
高州本地番薯种植基地在市场营销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
番薯种植基地通常会与市场渠道进行合作,建立稳定的销售网络。
他们会推广本地番薯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番薯种植基地还积极参加各类展览和农业交流会,加强与其他地区和行业的合作,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高州本地番薯种植基地具有良好的土地和气候条件,拥有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生产的番薯品质优良,并且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产粮大市!粮食种植面积超90万亩
麦婉华
【期刊名称】《小康》
【年(卷),期】2022()8
【摘要】粮食安全,国之根本,民之命脉。
作为广东产粮大市,高州水稻生产数量多、质量佳。
如今,高州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90万亩,年产量40万吨以上。
一方面,该
市利用机械化耕种保障粮食生产;另一方面,高州努力让耕地“化零为整”,让小农户可以接轨大农业。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麦婉华
【作者单位】《小康》·中国小康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肩负产粮大市责任守住粮食收购底线
2.到2000年广西增产粮食17.5亿公斤不用扩大面积
3.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中国好粮油”行动增加优
质粮食超5000万吨4.中国春播粮食计划面积7.52亿亩粮食种植面积增5.黑龙江
高产粮食作物面积突破亿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州市农业发展简况
高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总人口170.2万,总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77万亩,耕地面积87.75万亩,人均山地面积2.4亩,人均耕地面积0.5亩。
辖2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486个村(居)民委员会,是个山多、地少的山区大市。
十一五期间,高州市农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
1、农业产值稳步上升,农民收入不断增加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109.87亿元,比2005年的73.50亿元增36.37亿元,增长49 %。
其中种植业产值66.74亿元,比2005年的38.86亿元增27.88亿元,增长72%;农民人均纯收入6827.6元,比2005年的4696元增2131.6元,增长速度为45 %。
2、提高了粮油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粮油有效供给“十一五”期间,每年我市粮食生产面积保持在80万亩以上,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每年粮食生产面积75万亩的目标任务。
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88.27万亩,比2005年的74.19万亩增14.08万亩,增长19%;总产量36.87万吨,比2005年的33.54万吨增3.3万吨,增长10%,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的75万亩、35万吨的目标任务。
由于粮油工作抓得实,我市被评为2008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成为当年茂名市唯一、广东省仅2 个获得此殊荣的县(市)之一;2009、2010年连续两年高州市农业局被广东省农业厅评为全省粮油高产创建先进单位。
3、大宗特色农业做强做大,充分发挥了其支柱产业的作用
继续巩固全国水果第一县(市)和蔬菜生产大市的地位。
2010年,全市水果面积134.26万亩,比2005年的164.05万亩减29.79万亩,减18%;总产量100.33万吨,比2005年的86.30万吨增14.03万吨,增16%;总产值35.52亿元,比2005年的20.59亿元增14.93亿元,增长73%。
水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53%,约占农业总产值32%。
蔬菜种植面积27.64万亩,总产量54.85万吨,产值15.18亿元,比2005年的8.46亿元增6.72亿元,增79%。
蔬菜产值占种植业产值22.74%,占农业总产值的14%。
经过30年的改革、探索与实践,高州创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区域特色现代农业经济。
一是坚持区域化布局、实现特色农业基地化生产。
全市先后建成了布局全理、区域化明显的十多个特色农业生产基地:①以西部为主的80万亩粮食生产基地。
②以东部为主的60万亩优质荔枝生产基地。
③以中部为主的30多万亩优质香蕉生产基地。
④以西部为主的33万亩优质龙眼生产基地。
⑤以北部为主的10万亩黄榄、杂果生产基地。
⑥以东部为主的近3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
⑦以西部荷首乌和北部霍香为主的10万亩南药生产基地。
⑧以南部为主的7.4万亩优质淡水鱼生产基地。
⑨以西北部为主的肉蛋鸡生产基地和以中东部为主的年出栏量135万头生猪生产基地。
⑩以曹江镇为主的鉴江流域鲜淮山生产基地等等。
经国家农业部及上级有关部门命名的示范区和基地有:“国家荔枝标准示范区”、“南亚热带作物名优基地——白糖罂、白蜡荔枝生产基地”等。
二是坚持科学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探索总结,我市改革传统两造耕作模式,推行“稻—稻—菜”、“稻—菜—菜”、“稻—稻—菜—菜”等一年三造或一年四造耕作模式,按照“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粮则粮”的原则开发山地,实行“山顶戴帽、山腰着衫、山脚穿裙”的生态布局,即在山顶种植涵养水源林,山腰种荔枝、龙眼,山脚种香蕉,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实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使耕地亩产值从1978年的595元增加到2009年的3651元,实现了钱粮双丰收。
推行鱼禽畜果立体种养经营,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相互利用,相得益彰。
三是坚持科技兴农,创造农产品优质品牌。
建立市、镇、村委会、村民小组四级农科推广网络。
成立民间种养研究会,开展群众性的科普活动。
推广种养良种良法,全市农作物优良品牌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抓好科技示范,市、镇、村各级兴办高产优质农作物示范区、示范片。
实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了荔枝、龙眼、香蕉的标准化生产体系。
培育了一批优良水果品牌,储良龙眼、遁地蕾香蕉、双孖木龙眼,1992年在首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分别获得金、银、铜奖,1997年又在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被确认为名牌产品。
“根子白糖罂牌”荔枝、“马头牌”储良龙眼、“长恒牌”香蕉,2001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开发中心认定为无公害的A级绿色食品。
白蜡荔枝、黑叶荔枝、桂味荔枝、双孖木龙眼、大果石硖龙眼、储良牌桂圆肉、储良牌干果、储良广眼(鲜果)等8个农产品获得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
四是坚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竞争能力。
我们深刻认识
到“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50多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有192个,其中经工商登记的有68家,位居全省前列,农业龙头企业的成功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而实现了利用现代产业体系和现代经营形式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有效地增强了农民的增收能力。
据统计,目前,全市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带动农户有4万多户,实现年总产值23亿元,帮助农民增加收入2亿元。
五是坚持推进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
一是加大农业投入品的执法整治力度,强化源头监管。
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高毒农药,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
二是建立荔枝、龙眼、香蕉、鲜淮山、肉猪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5个,引导、带动农民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生产。
三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监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
通过推行标准化生产,我市农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市有10个产地15个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基地认定产品认证,有5家企业8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家企业4个产品获得中国有机食品认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企业1家。
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