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根子镇荔枝文化
- 格式:docx
- 大小:20.95 KB
- 文档页数:2
【荔枝百科】中国荔枝之乡是哪里?中国荔枝之乡有几个?荔枝之乡是哪?下面耕种帮就一一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广西灵山在中国的古籍中荔枝最初称作“离枝”。
据考证,一般认为荔枝是源自中国南部的野生森林。
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的原始森林中仍然可以找到野生的荔枝树。
在灵山县伯劳镇,现在还有两棵野生荔枝,当地人叫山荔或酸枝,志书又称其为火山荔。
从植株形态、果皮龟裂片形状、果实肉薄且包不过核、肉核难分离以及味酸等特征来看,它们是原生的,是栽培荔枝的原种。
在宋朝,灵山香荔在中国物产和文学史上曾两度闪射耀眼的光彩。
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从海南岛的儋州流放地北归逗留合浦期间,品尝了从灵山送去的这一佳果后,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千古佳句。
宋神宗皇帝吃过大理寺丞梁世基从西江南岸老家送去的这一珍品后,亦欣然赐诗:“横浦江南岸,梁家间世贤。
一株连理木,五月荔枝天。
”灵山荔枝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灵山荔枝种植始于汉朝,到宋朝有较大发展。
在灵山县城南郊7公里处的新圩镇邓家村,一棵树冠如盖、果满枝头的古荔十分显眼。
该树品种为灵山香荔,树干最大周长6米多,树冠15米高。
古荔长势茂盛,隔年挂果,果实卵圆形,略扁,果皮深红色,核小,肉厚香甜爽脆有香气,品质上乘。
二、广东省茂名广东省茂名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430多万亩,其中荔枝面积176.57万亩,是世界第二大荔枝生产国印度的荔枝面积(84.3万亩)的两倍多,约等于中国以外世界各国荔枝面积的总和,荔枝年总产量占全国25%,占全球20%。
茂名种植荔枝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唐朝,茂名荔枝已成为朝廷贡品,高州根子镇柏桥村有一个老荔枝园叫贡园,唐朝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就出自该园。
除了贡园外,茂名地区还有不少上百年的荔枝林,而且不少的村庄自古以来就以“荔枝”命名,如化州合江的荔枝垌村,化州中垌的荔枝根村和荔枝塘村,化州林尘的荔枝埒村,信宜镇隆的荔枝村和新堡的荔枝垌村,高州分界的荔枝山村和长坡的荔枝坡村,电白林头的荔枝山村等。
高州荔枝博览馆作文一份甘甜,品味一段佳话。
一份好心,影响一座城市。
玄宗年间,祖籍高凉(今茂名高州)的高力士,得知家乡有一种叫荔枝的水果,特差人从高凉大园岭采摘后献于贵妃。
在千里之外的西安皇城内,杨贵妃吃下了人生的第一颗荔枝,当甘甜的汁液与晶莹的果肉在舌尖凝固,那份甘之如饴的喜悦一扫贵妃连日的苦闷。
从此,岭南高凉荔枝被封为贡品,名声大噪,茂名也因此被世人所熟知,成为大唐荔乡。
而被誉为“千古贤宦第一人”的高力士,也因此得到唐玄宗重用,他一生忠心侍主,累有功勋,继承了“岭南圣母”冼夫人“唯用一好心”的遗志。
美味的佳果滋润着这一方水土,也孕育出茂名天下皆知的“好心文化”。
在茂名,“岭南圣母”冼夫人一生事三朝,始终一颗好心。
被封为齐国公的高力士,正是冼夫人的第六代孙。
冼夫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毕生致力维护国家统一,“唯用一好心”是她毕生践行的宝贵精神。
她是周总理口中的“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是茂名这座城市的精神族谱。
千年好心滋润,千年甘甜滋养。
如今,茂名这座城市正如同圆润饱满的荔枝,温和柔润是它,好心善良也是它。
岭南佳果数荔枝,荔枝之最在茂名。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茂名荔枝具有品种优、面积大、质量好、成熟早四大特点,现全市种植面积140万亩,年产量40万吨,被誉为“中国荔枝之乡”。
而当年被高力士定为贡品产地的镇贡园内,现今还存有39棵500年以上的古荔枝树,9棵1300年以上的古荔枝树。
贡园也因此被誉为“活的荔枝博物馆”。
习习山风吹来,漫山遍野的荔枝摇曳在风里,红荔点缀青枝,是茂名这片土地上最生动的风景。
以一颗荔枝为媒,用一份好心做东。
如今,茂名正大力打造“好心茂名”城市品牌,将好心精神注入到城市发展中去。
结合好心精神,茂名以荔枝文化为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每年举办特色荔枝文化节,先后开展了大唐荔乡万人游、冼太健康膳食展览暨茂名高州荔枝美食文化节、千年荔枝印记岭南荔枝文化摄影展、“荔乡情•幸福梦”文艺晚会、岭南荔枝历史文化展览、“大唐荔乡·好心茂名”茂名荔枝北上古驿道新发现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全面弘扬了茂名的荔枝文化与好心精神。
荔枝荔枝——品种篇(一)荔枝,以其鲜亮的外型、诗质的内蕴、绝佳的口感,闻名中外。
它吃起来甘甜爽口、味浓香清,让人百尝不厌、回味无穷。
因而被称为果中之王、岭南佳果。
人们对于荔枝只知其形、味鲜,不知其品种特点、历史由来,颂咏名句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现撰专文,把相关荔枝的所有知识搜集如下,以飨读者:一、荔枝的别名荔枝,在古代有不同的叫法和写法,曾有离枝、离子、荔子、荔支等写法。
因左思在《蜀都赋》中有“旁挺龙木,侧生荔枝”的话,故后人又以“侧生”来指代荔枝。
荔枝色红,故又称之为“丹荔”。
唐朝诗圣杜甫在流落巴蜀期间,曾写过《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诗中有“轻红擘荔支”的话,所以不少人也以“轻红”来代称荔枝。
这样,荔枝这种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尤物,由于得到古今文人墨客的关注而成为他们行诸笔下歌咏的对象,而具有一种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荔枝的品种及其特点茂名被称为“荔乡”,据考种植荔枝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以其品种多,质量优,产量大而闻名全国(茂名荔枝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
特以茂名地区的荔枝品种作介绍,以示正宗。
茂名地区的荔枝主要品种有黑叶、白腊、白糖罂、妃子笑、桂味、三月红、糯米糍、鉴江红糯等8种。
它们的外形及肉质特点分别是:1、黑叶荔枝黑叶又名乌叶,是茂名市普遍栽培的品种,茂名市几百年老树很多,其粗生,叶色浓绿近黑,故称黑叶。
一般植后3年开始挂果,3月上中旬开花,6月上中旬成熟上市,较丰产稳产。
花穗长而大,花枝疏散,果中等大,平均单果重16.1--23.0克,卵园形或歪心形,果顶浑园或钝,果肩平或微耸,果梗较大。
果皮暗红色,薄而韧。
果肉乳白色,肉质软滑多汁,甜香可口。
种核大而满, 100ml 果汁中含维生素C 22.31--45.76毫克,酸0.37--0.39克,品质中上。
可鲜食,干制和制罐头,是较适合加工的荔枝品种,也是茂名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之一。
2、白腊荔枝白腊又名电白白腊,是广东省早熟的名优品种,主产茂名的高州、电白等地,叶面有光泽,有蜡层,叶脉明显。
综述:茂名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建设成就辉煌,是全国最大的炼油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
茂名石化享誉全国,荔枝、龙眼等“岭南佳果”驰名中外。
在文化统战方面,茂名有众多可挖掘的文化资源,传统优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尤为丰富,主要有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民俗文化、石油文化和海洋文化以及众多极具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
冼太文化文化简介:冼太文化的基本内涵是爱国统一精神,爱护人民精神,民族团结精神,改造社会精神,礼俗法治精神。
冼太夫人(又称冼夫人、岭南圣母),毕生努力维护国家统一,与分裂割据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为国家的统一和岭南的安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恩来曾称赞冼夫人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江泽民同志颂赞冼夫人为“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文化受众:北起冼夫人夫家祖地丹东,南到贵州、海南,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
其中,最主要的人群是茂名、海南的居民。
石油文化文化简介:茂名市是全国著名的南方油城,是国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炼油化工基地,石油文化底蕴深厚。
茂名的石油文化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主要内容。
其基本内涵是: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茂名目前油能力达350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100万吨,全国最大的炼油化工生产基地。
文化受众:老一代以及以体验和学习石油文化为目的的青年群体荔枝文化文化简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茂名是荔枝的故乡,茂名种植荔枝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自唐朝开始,茂名荔枝就成为历朝的贡品。
根子镇的“贡园”和羊角镇的“登高坡古贡荔园”里,千年古荔达400多亩,380多棵,今日茂名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
文化受众:受众广泛,从广东省至全国乃至港澳、德国、法国、本等地潘茂名文化文化简介:潘茂名是岭南道教先驱,修道习医、济世救民,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广受百姓爱戴,茂名就因其名而来,潘茂名信仰在粤西地区有较大影响力,在高州亦有潘仙庙以纪念他的功德。
正文:茂名方言与荔枝文化一、茂名方言茂名市的方言主要有茂名白话(属粤语)、涯话(属客家语)、雷话(又称黎话,属闽南语)、海话(属闽南语),还有少数地方说“旧时正话”(当地谑称“狗屎正”,归属不明)、思贺话和容县话。
方言的分布,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白话主要分布在鉴江及其支流罗江、陵江、曹江流域,涯话分布在东部、西部和东北部的边境山区,雷话和海话分布在南部沿海,黄华江流域为白话和涯话的混合区,袂花江流域为雷话和涯话混合区。
茂名方言中富有形象传神和动感特点的词汇,如:白翼(蝴蝶)以昆虫的翅膀的色彩命名;番蛮(不讲理)说明像番人那样蛮横;相睇(相亲);烧炮(放鞭炮);打牙铰(聊天)等词都描绘事情发生的过程,让人如临其境。
二、荔枝文化(一)荔枝介绍荔枝(学名 Litchi chinensis)是一种热带水果,果子是像葡萄一样一串一串挂在树上,一般是一寸左右的圆球形状,外边是薄薄的红色硬壳,里面包着白嫩透明的果肉,中心是深棕色的核。
(二)荔枝历史据史料查证,茂名荔枝已有两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成熟早、品质优。
从唐朝开始,茂名荔枝就成为历朝贡品。
唐朝诗人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当年高力士用八百里快骑日夜兼程送茂名荔枝入朝博得佳人一笑的故事。
今日,在高州根子镇柏桥村和茂港区禄段村还有当年采果进贡的老荔枝园,人们一直称之为“贡园”。
2000年2月19日,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莅临茂名,兴致勃勃在荔枝生产基地亲植一棵优质荔枝“中华红”,让茂名荔枝更是蜚声海内外。
(三)荔枝种植目前,茂名荔枝种植面积已达170多万亩,约相当于中国以外世界荔枝主产国的荔枝种植面积之和,是世界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每年荔枝产量约50万吨,等于全世界荔枝产量的五分之一,故享有“中国荔乡”之称。
(四)荔枝品种1、桂味:果实为球形,中等大小,浅红色,壳薄脆,表皮的龟裂片峰尖锐刺手,有桂花香。
2、糯米糍:果实为扁心形,个头大,鲜红色,表面片峰平滑,果肩一边显著隆起,肉厚核小。
高州市简介高州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全市总面积32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77万亩,耕地面积80万亩,现有人口160万,辖23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
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高州城,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为历代州、郡、路、府、道、专区的治所,曾是粤西的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高州市自然资源丰富,境内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其中高岭土的蕴藏量多达7000多万吨,其数量和质量居广东省首位,花岗岩总储量达20亿立方米以上。
水电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达9万多千瓦。
高州作为文化古郡,人才辈出,文化遗产丰厚。
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唐代名宦高力士、新中国首任中国农科院院长丁颖,以及著名画家丁衍镛等均为高州人。
境内有文化遗址250多处,其中宝光塔为明代全国第二高塔,潘仙祠、观山寺、冼太庙、贡泉等古迹闻名遐迩。
改革开放以来,高州市坚持走"农业起步,以农促工,以工带农,全面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子,使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曾获"全国首届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百强县(市)"、"全国第四届猪牛羊肉总产量百强县(市)"、"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百强县(市)"、"全国邮电百强县(市)"、"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明星市(县)"等13项国家级殊荣。
农业总产值连续8年名列广东省各县(市)第一,山地亩产值居全国之冠,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赞誉为广东省"山区综合开发的一面旗帜"。
2000年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亲临高州视察,在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对该市农业综合开发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亲笔为该市题词"搞好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勉励该市人民"继续作出新的成绩"。
青岛农业大学本科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学生专业班级电子商务专业2007级本科二班学生姓名(学号)彭敏丽(********)指导教师陈晓明完成时间2010年11月7日二○一○年十一月七日目录摘要 (1)前言 (2)一、茂名荔枝生产现状 (2)二、世界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概况 (3)三、影响茂名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 (4)(一)保鲜困难,长途运输障碍大 (4)(二)深加工发展不到位,难形成产业支撑 (4)(三)出口渠道窄,市场单一 (4)(四)管理成本高,价格低迷,农民种植热情下降 (5)(五)出口荔枝遭遇绿色贸易壁垒 (5)四、发展茂名荔枝出口贸易的对策 (6)(一)科学调整品种结构 (6)(二)加强保鲜、加工、包装研究 (6)(三)提高标准化生产,健全市场准入制度 (6)(四)建立区域品牌,拓宽销售渠道 (7)结论 (7)参考文献 (8)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电子商务专业2007级本科二班彭敏丽指导老师陈晓明【摘要】茂名是中国荔枝的一大产区,同时是世界荔枝的主产区之一,在种植生产上具有地形、气候及历史文化等方面有利因素,在国际上具有广大市场。
本文在阐述茂名荔枝生产现状、世界荔枝的进出口贸易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茂名荔枝出口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发展茂名荔枝出口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茂名荔枝出口现状问题对策前言荔枝是茂名的特色水果,有岭南佳果之称,素来闻名。
目前全球属于适宜种植荔枝的国家不足十个,茂名常年荔枝种植面积达到140万亩,相当于中国以外世界荔枝主产国的荔枝种植面积之和,每年荔枝产量约四十万吨,占全世界荔枝产量的五分之一。
茂名如何保证荔枝这一岭南佳果的生命力,借助其优势畅销国际市场,给果农带来实惠,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一茂名荔枝生产现状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在植物分类上属无患子科(Sapindaceae)荔枝属(Litchi Sonn),属南热带常绿果树,原产中国和越南,经济价值高,果实营养丰富。
岭南文化的非遗元素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岭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岭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以其独特的地域特点、人文特点和历史特征,构成了岭南地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
非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茂名非遗文化内容为例,分析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岭南特色资源。
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推动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岭南文化;茂名非遗元素;乡村振兴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我国农业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劳动者的智慧结晶,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仅能够展现出当地的独特文化特色,还能为人们带来艺术和经济上的双重价值。
“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在岭南地区的农村经济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非遗”文化产业的建立更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古老的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社会,使其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创新思维发展非遗文化,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当地发展的热点。
一、茂名非遗文化资源及其特点茂名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地处北部湾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部,是粤西地区的中心城市。
茂名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八音锣鼓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茂名悠久的历史文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人们了解和认识茂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茂南木鱼舞是茂名茂南区特色文化符号之一。
茂南木鱼舞是广东四大木鱼舞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国内享有盛名;茂南木鱼舞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茂南区木鱼舞起源于明末清初,相传是广东茂名一带的村民为祈求风调雨顺,保护庄稼不被破坏,在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表演的一种舞蹈;木鱼舞由锣鼓、舞蹈、唱腔三部分组成,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和舞蹈动作,其表演内容包括了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等。
表演时,男女队员按一定顺序上场,互相对唱山歌,边唱边舞;木鱼舞是茂名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木鱼舞所展现的是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美好向往与追求[1]。
“中国荔枝第一镇”高州市根子镇作者:高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来源:《源流》2023年第09期近年来,高州市根子镇立足荔枝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支撑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
根子镇荔枝种植面积稳保7万亩以上,年产量5万吨,先后获评“国家荔枝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首批全国产业强镇、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等称号,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镇”。
聚力“产业振兴”,做强荔枝产业集群根子镇依托荔枝种植特色资源,加强荔枝产业全链条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荔枝产业集聚发展,走出“一果兴百业旺”的富民兴村之路。
该镇组建专家和技术员队伍,开展“千人技术团队为品质护航”活动,72名党员专业户联合800多名荔枝种植能手,加强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强化品控管理,把好荔枝品质关、诚信关;累计改良荔枝面积2万亩,优质品种率由25%提高到50%;建成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收集国内7大荔枝主产区、国外11个国家的荔枝种质资源700多份,保证源头优势。
根子镇建成田头智慧小站6个,大小冷链冷库42个,自动化、半自动化包装生产线18条,设有邮政、顺丰、德邦三个冷链处理中心,冷链仓储库容达11000立方米,水果加工能力达到1.2万吨/年,果蔬流通量达12万吨/年。
依托科技创新,近5年累计投入2500万资金扶持本土荔枝加工龙头企业,培育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生产荔枝酒、荔枝酵素、荔枝汁等系列深加工农产品以及荔枝食材的预制菜品。
其中丰盛食品公司申请了27项国家级专利。
通过指导培训、树立典型、外引内培等,根子镇摸索电商发展之路。
发展8家农业电商企业,引进26家电商零售企业,建设室内外直播间27个,五年内根子镇荔枝电商从业人员达到1000多人,2022年开展各类直播带货1000多场,吸引1650万粉丝关注根子荔枝,网销荔枝1.5万吨;连续四年开展“荔枝定制”活动,实现了从论箱、论盒卖到论棵、论粒卖的转变,荔枝平均售价增长 2 倍以上,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游根子荔枝博物馆作文
漫步在根子荔枝博物馆,哇,阳光透过荔枝树洒下,地面上的光影好像一幅天然的画作。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荔枝香,闻得我都要流口水了!这博物馆设计得真巧妙,传统和现代风格混搭,看起来既舒服又有范儿。
进到博物馆里头,哎呀,这展览真丰富!每件展品都像在跟我说荔枝和根子镇的故事。
有个巨大的荔枝模型,看着就想咬一口!旁边的解说牌告诉我荔枝是怎么种的、怎么摘的,真是长见识了。
走到另一个区域,墙上挂满了荔枝的画作。
这些画有的画得超级细腻,有的就比较随意,但都画得好好看啊!我停在一张画前,画里农民们正在收荔枝,脸上都是笑容,我仿佛能听到他们开心的聊天声,感受到那种丰收的快乐。
博物馆里还有个超好玩的互动区,可以自己摘荔枝!我摘了一颗,皮一剥,汁水都流出来了,吃上一口,简直甜到心里去了!这荔枝真的太好吃了,根子镇的人肯定都特喜欢它。
走出博物馆,我回头看了看那座闪闪发光的建筑。
这博物馆不
仅是展示荔枝的地方,更像是一座连接历史和未来的桥。
吃了这么多荔枝,我现在感觉整个人都充满了文化和历史的味道!。
茂名周边自驾游必去景点介绍你想来茂名旅游吗?茂名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地方特色鲜明,一些资源在省内甚至国内有比较优势,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茂名周边自驾游必去景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茂名景点1.鉴河宝塔位于高州城西鉴江河畔,是广东省楼阁式第一高塔,明代全国第二高塔,建于明朝万历四年,为平面八角九层仿楼阁式砖塔。
塔内底层塑有佛像,粉彩鎏金;顶部置青铜葫芦状塔刹,塔座八面有花岗岩浮雕;八个角上镶嵌的雕像,展现了吉祥富贵、双凤朝阳、鹏程万里、封侯爵禄、鱼跃龙门等成语典故,还有独特的高州香蕉图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滨海银滩滨海银滩是茂名滨海公园最具标志性的景观。
银滩长达12公里,宽阔平缓、沙质洁白,海水清澈,无礁无鲨。
国画大师关山月创作的巨幅国画《绿色长城》就取材于此。
《人民文学》总编韩作荣到此采风曾赋诗一首:“明珠嵌南国,光耀云海间,……延绵数十里,中国第一滩”精彩勾画出了十里银滩蓝天、碧海、绿林的神韵,赋予了滨海银滩丰富的文化内涵。
3.新湖春晓新湖春晓景观座落在茂名市中心,是一个由景观区、休闲区和湖区组成的市民公园。
东面景观区有儿童乐园、水上乐园、观音山、茶艺园、假山等游玩设施;北面休闲区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植物丰富,是市民晨练、散步、游玩、休闲的好去处;中心湖区水面开阔,游艇穿梭,湖光塔影,亭台楼阁;湖中两岛,园中建园,叠石岩洞,“探胜”独特。
4.千年贡荔贡园位于高州市根子镇,是我国种植荔枝最早的地方,唐代诗人杜牧“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绝唱,流下了茂名荔枝文化的经典传奇,也让茂名的荔枝闻名遐迩。
贡园中古荔39棵,史载,冼夫人第六代孙唐朝高力士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就采摘于此。
红荔阁上,登高眺望,荔海如涛,层林尽翠。
茂名节庆1.茂名年例年例是茂名地区的特色节日,主旨是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清代已经十分流行。
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群众都会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宴席,不论是否相识,一律以茶饭酒菜热情款待。
荔枝百科名片荔枝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
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
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
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
但不耐储藏。
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来”的千古名句。
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
荔枝性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
荔枝果实除食用外,核人药为收敛止痛剂,治心气痛和小肠气痛。
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
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中文学名:荔枝别称:丹荔、丽枝、离枝、火山荔、勒荔、荔支二名法:Litchi chinensis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无患子目Sapindales科:无患子科Sapindaceae 属:荔枝属Litchi种:荔枝目录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历史记载栽培历史名人与荔枝宋代古荔枝树主要产地广东惠来广西麻垌广东茂名广东汕头栽培技术荔枝的挑选营养价值食用注意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鲜荔枝不宜空腹食用荔枝入菜荔枝肉火爆荔枝腰现代方法古代方法选购窍门中药药材荔枝干制作方法质量标准主要品种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桂味挂绿糯米糍元红兰竹陈紫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罂其他荔枝文学诗词课文歌曲网络用语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历史记载栽培历史名人与荔枝宋代古荔枝树主要产地广东惠来广西麻垌广东茂名广东汕头栽培技术荔枝的挑选营养价值食用注意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鲜荔枝不宜空腹食用荔枝入菜荔枝肉火爆荔枝腰现代方法古代方法选购窍门中药药材荔枝干制作方法质量标准主要品种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桂味挂绿糯米糍元红兰竹陈紫水晶球妃子笑白糖罂其他荔枝文学诗词课文歌曲网络用语展开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带花荔枝标本[1]常绿乔木,高通常不超过10米,有时可达15米或更高,树皮灰黑色;小枝圆柱状,褐红色,密生白色皮孔。
高州根子镇荔枝文化
342610384
高州市根子镇——荔枝专业镇
根子镇位于高州市东南部,距高州市区38公里,距茂名市区26公里,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根子镇的荔枝种植有2000多年的历史,柏桥村有贡园,荔枝树树龄多在500年以上,被称为“荔枝博物馆”。
据史料记载,唐朝的高力士贡奉给杨贵妃品尝的荔枝即摘于此园,因此根子镇被称为“大唐荔乡”。
因其种植荔枝的面积最多、产量最大、品质最优、历史最久、成熟最早、市场最广而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镇”。
并先后荣获国家技术监督局授予“国家荔枝标准化示范区”,还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南亚热带作物白糖罂、白腊荔枝生产基地”及“国家荔枝项目试验示范基地”等称号。
荔枝贡院
简介
位于广东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贡园是优良荔枝品种白糖罂荔枝的种植园,总面积约80亩,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了。
该贡园是粤西地区现存最古老的荔园,园内古荔丛生,形态各异,这些古树的树龄多有500年以上,主干已部分腐朽,中空成洞,根部萌生新芽,几代同堂,相映成趣,极具观赏价值,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荔枝博物馆,也是中外闻名的“贡园”!这里早在秦末时期就开始有规模地开始种荔枝了。
荔枝贡园由何姓六世祖开始接管经营后,今已传到21世,这里种植的荔枝品种有白糖罂、白腊、黑叶、桂味、三月红、糯米糍等,尤以白糖罂为胜。
它果大核小,色艳皮薄;肉质爽脆,味道清甜,甜而不腻,留香持久。
历史过去历朝都把这里的荔枝作为岭南佳果上送朝廷,因此这个荔枝园便
称为“贡园”。
高力士是唐代朝廷宦官和重臣,任知内侍省事,在皇帝玄宗身边工作。
他是潘州人(今高州人),深知高州各种荔枝的优劣。
他是皇帝的近臣,也知道皇帝及宫妃们的不同胃口和饮食爱好。
正因为高力士的特殊背景,故他向杨贵妃娘娘推介家乡岭南佳果荔枝,并献上荔枝保鲜和驿马相传的妙计。
自此,皇帝每年都派人到潘州(今高州)监摘荔枝送回长安。
故清代两广总督阮元有诗曰:“新歌初谱荔枝香,岂独杨妃带笑尝;应是殿前高力士,最将风味念家乡。
”相传,高力士曾亲临贡园监摘荔枝送回长安献与唐玄宗与杨贵妃。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妃子即是杨贵妃。
当时描绘的就是千里送贡品荔枝的情景。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