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740.98 KB
- 文档页数:9
南京市各区2016届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阅读七、古诗文阅读【高淳】(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
(15分)初晴游沧浪亭【北宋】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乙】韬光纪幽环西湖之山凡三面,西山最佳;据西山之佳惟四寺,灵隐为最胜;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
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其始由西北隅上山,路险峻,曲折蛇.行,两旁皆岩崖斗绝,数里中连属不断。
嘉树美竹森其上,兔丝女萝①之属.蔓延而罗生,枝荫交加,苍翠蒙密,日光漏木叶下,莹净如琉璃可爱。
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
峰回路转,客或先后行相失,望见树隙中微有人影,往往遥相呼应,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起而行,行而止,犹徘徊不忍去.。
(【明】史鉴《西村十记·韬光纪幽》节选)①兔丝女萝:植物名。
6.解释下列加点词。
(3分)(1)曲折蛇.行()(2)兔丝女萝之属.蔓延而罗生()(3)犹徘徊不忍去.()7.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A. 环西湖之山/凡三面B. 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C. 遇/会心处D. 悠然遐想者/久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
9.【甲】诗【乙】文各记一亭,沧浪亭“”,韬光亭“”(用诗文中关键词填空),都抒发了作者在自然山水面前闲适愉悦、流连忘返的心情,这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的所写的“”一样。
(3分)10.赏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娇云浓暖弄.阴晴11.【甲】诗和【乙】文中都描写了“鸟鸣”,有何共同的作用。
(2分)[参考答案](一)(15分)6.(3分)(1)像蛇一样(2)类(3)离开(每空1分)7.(2分)B8.(3分)禽鸟听见人的声音近了,就边飞边叫,边飞边舞,好像报告客人到了的样子。
9.(3分)静幽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0.(2分)句中的“弄”字,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娇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D中的“一代天娇”应该改为“一代天骄”。
【考点】辨析字形。
2.【答案】略【解析】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不要漏字,错字;书写正确;端正;美观。
3.【答案】(1)不舍昼夜;论语(2)落日故人情;李白(3)夜半钟声到客船(4)最爱湖东行不足(5)东风不与周郎便(6)五十弦翻塞外声(7)因为我对土地爱得深沉(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1)错、漏、添、倒一处,该空不得分。
4.【答案】示例:我们的校园像一颗明珠,镶嵌在大地上。
【解析】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要把初中校园比作合适的事物,如明星、摇篮等。
【考点】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
5.【答案】示例:“搭棚的”指的是北京旧时用杉篙、绳子和席,为红白喜事搭棚的架子工。
【解析】“下定义”的形式是什么,要说出事物的特征。
“搭棚的”是对架子工的称呼。
什么样的架子工呢?指的是旧时北京在红白喜事时用杉篙、绳子和席搭棚的架子工。
【考点】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6.【答案】示例:(1)桥梁学家茅以升先生的集子叫《彼此的抵达》,书名也很好,不仅表现出了桥梁的作用,还令人想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2)《文字的冷与热》他的作品中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热情的赞美。
【解析】(1)填写句子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
顺顺介绍《凝动的音乐》的书名既说出了“建筑”的特点,又说出了“音乐美”这一特征。
回答其他几个书名时也要采用这种说法,如《穿过地平线》名字好,既说了勘探需要钻探,更给人带来了希望;《看风云舒卷》既说出了云的特点,又给人美的享受。
(2)所起的书名要符合鲁迅先生作品的特征。
鲁迅作品中既有辛辣的讽刺,又有对美好事物热情的赞扬。
回答原因时可以结合书名,参照顺顺的说法。
【考点】句子的衔接,语言表达准确。
二7.【答案】C【解析】A项中“以”的意思分别是来和因为;B项中的“闻”的意思是听说和传闻;D项中的“美”的意思是以…为美。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 (2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 通宵达旦 孜孜以求 一气呵成B. 金榜题名 名列前茅 花团锦簇C. 敬业乐群 恪尽职守 怡然自得D. 一代天娇 叱咤风云 绽放光芒2.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名言。
(4分)道法自然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2)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2分)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 。
” (《 ▲ 》)(2)浮云游子意, ▲ 。
( ▲ 《送友人》)(3)姑苏城外寒山寺, ▲ 。
(张继《枫桥夜泊》)(4) ▲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 ▲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6)八百里分麾下炙, ▲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艾青《我爱这土地》)(8)生活是多变的,人的情感也会随之变化。
安定时常怀“ ▲ , ▲ ”的豪情;战乱时则易生“ ▲ ”的亲情之念。
▲▲ ▲ ▲(依次用杜甫《望岳》《春望》中的诗句填空)4.请用一个比喻句描写你的初中校园。
(不得透露所在学校的真实信息,2分)▲5.根据下面材料,给“搭棚的”下个定义。
(3分)拿建筑行当里专搭脚手架的架子工来说,这在北京可是出名的行当。
那时候干这一行的叫“搭棚的”。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一、(23分)1.(9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1),切问而近思。
(《论语。
子张》)(2)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浩《黄鹤楼》)(4)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5),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6)山映斜阳天接水,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7)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8)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9)“”,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朱自清《春》)2.(4分)用正楷字或行书将对联抄写在方格内。
崇楼北望可阅江蛟龙东去欲探海3.(7分)阅读下面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樱花如约开放,3月25日,阴雨终于按下暂停键,气温瞬间回暖。
市区里的樱花没有爽约,在连日小雨滋润下缓缓盛开,进入最佳观赏状态。
鸡鸣寺、玄武湖、明孝陵风景区等久fù(①)盛名的赏樱点,本周日迎来客流高峰。
鸡鸣寺的“樱花大道”人头攒.(②)动,如云似雪的早樱惹得游人驻足。
晚樱品种绽放,_____含苞的花蕾.(③)微微透出粉色。
玄武湖的樱花节也正热闹,樱花品种丰富,有山樱、重瓣樱、垂枝樱等,花海无边。
明孝陵的樱花园内,白色樱花将亭台楼阁掩映其中,古朴典雅。
樱花树下,人流涌动,更有汉服爱好者,以绚丽的古装映衬“漫天樱雪”。
阳光明媚,落英缤纷,漫步南京,何等qiè(④)意!(新闻源自网络)(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久fù盛名②人头攒.动③花蕾.④qiè意(2)在文中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关联词。
(3)根据新闻内容,补全标题。
(限6字以内)。
4.(3分)下面文字分别是哪三部作品的开篇?对应的正确选项是()(1)昏暗狭窄的房子里,我的父亲摊手摊脚地躺在地板上。
他穿着一身白衣裳,光着脚,手指无力地打着弯。
他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了,成了两个黑洞;呲着牙咧着嘴,好像在吓唬我。
南京市各区2016届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九、散文阅读【高淳】(三)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完成题目。
(13分)瓦马浩行走乡村,我对房上瓦极有兴趣。
瓦会说话,与阳光、雨水、风霜,与长在瓦棱的花草。
只要你用心聆听,就能听到,它们之间关于岁月的话题。
水乡屋顶的瓦,一般都是青瓦;北方平原上的呢,多是灰瓦。
青瓦婉约,灰瓦豪放,不经意间,南北方的性格、习俗便在屋瓦的细节中流露了出来。
当然,我所说的是目前所见的情景。
其实,南北方在使用青瓦上,似乎并无如我这般拟想的差别。
记忆里,村庄里有零星的青瓦小屋,瓦为泥土烧制,天青色,状若弯月,有种言不出的阴柔之美。
屋脊多有小瓦组成铜钱状图案,青瓦仰面为沟槽,覆面为瓦棱,凸凹有致,如书写屋面的诗行。
岁月的风尘积淀在瓦缝隙间。
不知是风抑或鸟雀带来的草籽,草的家族便在此扎根发芽,一代又一代,故事在秋风里摇曳着。
昔日,我们村就有窑场,烧过青砖、烧过青瓦,村里却没有几处青瓦堂舍。
“满朝朱紫贵,不是养蚕人。
”我总觉得青瓦的诞生向来都不是为布衣百姓,过去在乡村,只有有钱的乡绅才能盖起瓦屋,百姓都是黄土和泥筑墙,麦草、稻草、茅草作瓦,柴扉为户,家有老小,外加一头驴,一头猪,一群鸡,一只看家的黑狗,炊烟袅袅,鸡犬声声,烟火的小日子就在四季中不急不慢地行走着。
他们烧制着青瓦,心底或许从来都不曾想过留作自用。
自我有记忆始,村里的窑场就废了,窑早已坍塌,荒草萋萋,取而代之的是生产队的“瓦房”——制作灰瓦的作坊。
“瓦房”就在我家的大门前边,从“瓦房”后窗就能看到制瓦师傅们制作灰瓦,多用水泥制成,四四方方,大大咧咧。
瓦房的门前有口带着水车的水井,几口水泥大水池子,制作好的灰瓦放在水池里,等待水泥慢慢地凝固。
水池里的水就是水车抽上来的井水,夏日,推水车玩耍,摇摇晃晃地行走在水池间池壁上,有趣刺激,以为乐。
看师傅制瓦,也是件好玩的事。
儿时经常泡在“瓦房”里,对于制瓦的程序,早已了然于心了,可始终没有机会实践。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届中考语文模试卷及答案 (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届中考语文模试卷及答案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我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京市鼓楼区届中考语文模试卷旨在测试学生的语文掌握能力。
下面是该试卷的详细内容及答案。
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词义最相似的一组是(B)A.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美不胜收B.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国倾城C.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风流倜傥2.题目''蜜蜂''立意是什么(A)A.蜜蜂勤奋不怕苦,我们应该向它学习B.以蜜蜂为题材来表达对大自然的感慨之情C.描述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和工作方式3.下列关于作文的说法中最恰当的一项是(C)A.每次写作文都应该题材、结构、语言三者一起构思B.写作文时,几个简单的规则就能保证构思得当C.作文是一种综合性的语文训练,需要长期积累提高答案:1、B 2、A 3、C二、完形填空1.考试时间是一个多小时,劳累加上紧张,到考完试,神经系统__B__过度疲劳,让学生感到头晕脑胀、疲倦不堪。
A.欣欣向荣B.紧张兮兮C.焕然一新D.冷冷清清2.面对考试卷子,有的学生充满__C__,有的学生仿佛看到了希望。
A.得意洋洋B.失落沮丧C.信心十足D.目不转睛3.《唐诗三百首》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__D__,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和文学的辉煌。
A.章B.句C.语D.篇答案:1、B 2、C 3、D三、阅读理解题目:阅读下面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某县一家卖自行车的商店,前天出现一则令所有商家都惊呀的新闻——那个商店竟然有一个售货员吃了顾客送的每个苹果。
当年春天,某位顾客多买了一些苹果,于是,在付款后便将某一颗献给了售货员。
这个售货员大方地接受了,并当场咬了一口。
自那以后,每当顾客买完东西,在付款后,他都会送一颗苹果给售货员,而售货员每次都一口吃掉。
这样自然会引起猜疑。
有顾客问售货员是不是真的吃掉了苹果,售货员答:’是的,真的吃掉了。
鼓楼区九年级中考模拟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 6 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5分)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句子。
(4分)恰同学少年2.用诗文原句填空。
(9分)(1)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5)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6)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7),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8),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9)春天,,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3.下列加点字读音两两相同....的一项是()(2分)A.稽.首——编辑倔..强——咬文嚼.字B.祈.祷——秀颀蓦..然——神出鬼没.C.污秽.——晦.暗跌宕.——锐不可当.D.狡黠.——诘.责殷.红——奄.奄一息4.找出句中错别字,将其订正在横线上。
(2分)(1)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竣。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订正:将“”改成“”(2)过去,他好听书,也会说书;在荣赝这个尊称之后,当真看起书来。
(《蒲柳人家》)订正:将“”改成“”5.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与其浪费精力去批评一千部坏书,不如多介绍一部好书。
没有看见过小山的人不知道大山的伟大;你如果引人看过喜马拉雅山,他再相信泰山是天下最高峰。
把好书指点出来,读者自然能看出坏书的坏。
A.当然那么决不会B.诚然那么决不会C.诚然然而一定会D.固然但是决不会6.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集体创作而成。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 整理制作南京市联合体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27分)1.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抄写下面的对联(4分)。
书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忧乐每相亲2.对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这幅作品是颜真卿所书,纵笔浩放,一泻千里,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有很大的益处。
B. 这幅作品笔力雄健、结体庄密,巧妙运用藏锋和中锋,形成力透纸背的效果。
又横轻竖重,似有立体感觉。
C. 这幅作品笔法圆劲秀润,平实端庄,笔势舒展,用笔含蓄朴素,气息宁静浑穆,一派平和中正气象。
是公认的柳公权书法妙品。
D. 这幅作品字态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而且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
3.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但使龙城飞将在, ▲ 。
(王昌龄《出塞》)(2) ▲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4)马作的卢飞快, ▲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 ▲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
(范仲淹《岳阳楼记》)(7)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 …… (艾青《我爱这土地》)(8)“ ▲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9)“多情自古伤离别”,毕业在即,分离会让我们对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产生依依惜别的情感,但只要我们彼此相知,即使远在天涯,也如近邻。
正如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所说:“ ▲ , ▲ 。
”4.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 ▲ ▲ ▲ ▲ ▲ ▲▲ ▲ ▲ ▲ ▲ ▲ ▲怒不可遏.(▲)如法炮.(▲)制吹毛求cī(▲) kè( ▲ )尽职守5.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司马迁,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南京市各区2016届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阅读七、古诗文阅读【高淳】(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11题。
(15分)初晴游沧浪亭【北宋】苏舜钦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乙】韬光纪幽环西湖之山凡三面,西山最佳;据西山之佳惟四寺,灵隐为最胜;领灵隐之胜有五亭,韬光为最幽。
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其始由西北隅上山,路险峻,曲折蛇.行,两旁皆岩崖斗绝,数里中连属不断。
嘉树美竹森其上,兔丝女萝①之属.蔓延而罗生,枝荫交加,苍翠蒙密,日光漏木叶下,莹净如琉璃可爱。
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
峰回路转,客或先后行相失,望见树隙中微有人影,往往遥相呼应,遇会心处,则倚树而息,藉草而坐,悠然遐想者久之,起而行,行而止,犹徘徊不忍去.。
(【明】史鉴《西村十记·韬光纪幽》节选)①兔丝女萝:植物名。
6.解释下列加点词。
(3分)(1)曲折蛇.行()(2)兔丝女萝之属.蔓延而罗生()(3)犹徘徊不忍去.()7.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2分)A. 环西湖之山/凡三面B. 韬光在寺后/之北高峰下C. 遇/会心处D. 悠然遐想者/久之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禽鸟闻人声近,辄飞鸣翔舞,若报客状。
9.【甲】诗【乙】文各记一亭,沧浪亭“”,韬光亭“”(用诗文中关键词填空),都抒发了作者在自然山水面前闲适愉悦、流连忘返的心情,这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的所写的“”一样。
(3分)10.赏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分)娇云浓暖弄.阴晴11.【甲】诗和【乙】文中都描写了“鸟鸣”,有何共同的作用。
(2分)[参考答案](一)(15分)6.(3分)(1)像蛇一样(2)类(3)离开(每空1分)7.(2分)B8.(3分)禽鸟听见人的声音近了,就边飞边叫,边飞边舞,好像报告客人到了的样子。
9.(3分)静幽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0.(2分)句中的“弄”字,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十分精当地描绘出和风轻拂,娇云漂浮,丽日隐现的天气特征,相当传神。
绝密★启用前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南京卷)语文(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91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 .通宵达旦孜孜以求一气呵成 B .金榜题名名列前茅花团锦簇 C .敬业乐群恪尽职守怡然自得 D .一代天娇叱咤风云绽放光芒第II卷(非选择题)二、作文(题型注释)2、请以“让我想一想”为题,写一篇作文。
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三、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黎峨道中①[清]查慎行青红颜色裹头妆,尺布缝裙称膝长。
仡佬打牙②初嫁女,花苗③跳月便随郎。
(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王英志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注释]①黎峨道中:自云南黎州至峨山县的途中。
②仡佬(Gē lǎo)打牙:即打牙仡佬,少数民族仡佬族中的一种。
③花苗:苗族。
【材料二】由商到周,一般统治者和奴隶,衣长齐膝似乎是一种通例。
商代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宽的花带子束腰。
平民或奴隶的头饰有裹巾子作羊角旋斜盘向上的,有包头以后再平搭折成一方角的,还有其他好些样式,都反映在玉、铜、陶人形俑上,样子多和现在西南居住的苗、瑶族情形差不多(这不是偶然巧合,事实上很多三千年前古代图案花纹还可从西南兄弟民族编织物上发现)。
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橡斗已用来做染料,并且还种植了蓝草,能染出各种不同的青蓝色,种茜草和紫草专染红、紫诸色。
(选自沈从文《古人的文化》,中华书局2013年版,有删改)【材料三】苗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民族,因为苗族服饰最美丽。
苗族服饰所凝聚的,是历史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