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麦实习报告-范文word版 (10页)
- 格式:docx
- 大小:21.57 KB
- 文档页数:1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篇一: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姓名:杜宗飞学号:201X090118 专业:作物生产技术班级:作物生产技术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实习时间: XXXX-X-X—XXXX-X-X20XX年1月9日目录目录 .................................................................. . (2)前言 .................................................................. . (3)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 (3)1.1实习目的................................................................... . (3)1.2实习任务要求................................................................... .. (4)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 . (4)2.1实习单位简介................................................................... .. (4)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三、实习内容(过程) ................................................................ . (5)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实习报告日期:20XX年X月X日地点:XX大学农学院实验田实习内容:小麦育种实验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了解小麦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小麦育种实验的操作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品种XX、XX、XX。
2. 实验方法:(1) 杂交:选择两个不同品种的小麦进行人工杂交,将花粉从父本品种授粉到母本品种的柱头上。
(2) 播种:将杂交后的种子播种在实验田中,保证充足的阳光和水分。
(3)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记录株高、分蘖数、生育期等农艺性状。
(4) 筛选:根据观察记录,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后代繁殖。
(5) 重复:重复以上步骤,进行多代育种,直至稳定遗传优良性状。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 杂交:成功进行了两个品种的小麦杂交。
(2) 播种:杂交后的种子全部发芽生长,长成了小麦植株。
(3) 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发现,杂交小麦的农艺性状表现良好,株高适中,分蘖数较多,生育期正常。
(4) 筛选:根据观察记录,选择了株高适中、分蘖数较多、生育期正常的个体进行后代繁殖。
(5) 重复:经过多代育种,最终获得了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
2. 分析:(1) 杂交:通过人工杂交,将不同品种的小麦优良性状进行了组合,提高了遗传多样性。
(2) 播种:保证了杂交小麦的生长和发育,为后续的观察与记录提供了基础。
(3) 观察与记录:及时了解小麦的生长情况,为筛选优良个体提供了依据。
(4) 筛选:根据农艺性状进行筛选,保留了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提高了育种效率。
(5) 重复:通过多代育种,使优良性状得以稳定遗传,最终获得了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掌握了小麦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小麦育种实验的操作技能,培养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也认识到育种工作的重要性,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自身对小麦种植技术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我于2021年7月至8月期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小麦种植生产实习。
本次实习在XX 农场进行,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小麦的种植、管理、收获等全过程,对小麦生产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1. 小麦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实习的第一阶段是小麦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在农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了解了小麦种植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同时,还学习了小麦种子选择、播种时间、播种密度等基本知识。
(1)种子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小麦品种,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
(2)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确保小麦在适宜的生长季节内完成生长周期。
(3)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条件,合理确定播种密度,以保证小麦植株间通风透光,提高产量。
2. 小麦种植过程在农场技术人员的带领下,我参与了小麦种植的全过程。
主要包括:(1)播种:采用机械化播种,提高播种效率和质量。
(2)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肥料,确保小麦生长所需营养。
(3)灌溉: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土壤墒情,合理进行灌溉,保证小麦生长所需水分。
(4)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小麦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确保小麦生长健康。
3. 小麦生长管理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小麦生长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1)中耕除草:适时进行中耕除草,保证小麦生长环境良好。
(2)追肥:根据小麦生长阶段和需求,适时追肥,提高产量。
(3)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4. 小麦收获实习的最后一阶段是小麦收获。
在农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我了解了小麦收获的时间、方法及注意事项。
(1)收获时间:根据小麦成熟度,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
(2)收获方法:采用机械化收获,提高收获效率。
一、实习背景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自身对小麦栽培技术的掌握程度,我参加了小麦栽培技术实习,通过实地操作和理论学习,对小麦栽培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习目的1. 掌握小麦栽培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熟悉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抗逆性;3. 学会小麦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奠定基础。
三、实习内容1. 小麦生长发育规律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阶段。
了解了各阶段的特点、生理需求及管理要点。
2. 小麦播种技术播种是小麦栽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小麦产量的高低。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播种技术,包括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方式等。
掌握了小麦播种机械的操作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调整播种参数。
3. 小麦施肥技术施肥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施肥技术,包括底肥、追肥的选择、施用量、施肥时期等。
了解了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生理作用,以及施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4. 小麦灌溉技术灌溉是保证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灌溉技术,包括灌溉方式、灌溉时期、灌溉量等。
了解了节水灌溉、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的应用。
5.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包括病虫害识别、防治方法、农药选择等。
了解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防治方法。
6. 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收获与贮藏是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小麦收获与贮藏技术,包括收获时期、收获方法、贮藏条件等。
了解了机械收获、人工收获等收获方式,以及如何保证小麦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小麦栽培技术实习,我对小麦栽培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了小麦生长发育规律,能够根据小麦各阶段的需求进行科学管理;2. 熟悉了小麦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3. 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在生产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4. 认识到农业科技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
一、实习背景在我国,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人民的餐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小麦种植技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我们组织了一次麦子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活动在XX农业大学麦田实验基地进行,实习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掌握小麦的种植技术。
2. 学习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3. 通过实地操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小麦的形态特征在实习期间,我们首先了解了小麦的形态特征。
小麦属于禾本科植物,株高一般在60-150厘米之间。
叶片呈条形,叶片表面光滑,叶脉明显。
小麦的花序为圆锥花序,小花多数,呈颖果状。
颖果成熟后呈黄褐色,籽粒饱满。
2. 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播种期:播种前要选择优质麦种,进行晒种、消毒等处理。
播种时,要确保土壤墒情适宜,播种深度一般为2-3厘米。
(2)出苗期:播种后,小麦种子发芽,逐渐形成幼苗。
在此期间,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防止干旱。
(3)分蘖期:小麦幼苗生长到一定高度后,开始分蘖。
分蘖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分蘖。
(4)拔节期:分蘖期结束后,小麦开始拔节。
此时,植株高度迅速增长,茎秆逐渐木质化。
(5)抽穗期:拔节期过后,小麦进入抽穗期。
此时期,小麦开始开花,为小麦产量形成奠定基础。
(6)灌浆期:抽穗期结束后,小麦进入灌浆期。
此时期,小麦籽粒逐渐饱满,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
(7)成熟期:灌浆期结束后,小麦进入成熟期。
此时,小麦籽粒色泽变深,籽粒硬度增加,产量达到最高。
3. 小麦病虫害防治小麦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
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小麦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包括:(1)防治小麦纹枯病: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排水,减少病害发生。
(2)防治小麦锈病:选用抗病品种,及时喷施农药,控制病害蔓延。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小麦实习报告篇一:小麦实习报告小麦实习报告一.品种名称:太空五号。
品种简介:太空5号(区试代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对豫麦21进行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201X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太空5号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近直立,分蘖多,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蘖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熟期与豫麦18相近,长芒、白壳、白粒、软质。
据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省内5点(郑州、温县、漯河、洛阳、内乡)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中,对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均表现为中抗,仅对纹枯病表现中感。
201X-201X年度参加河南省信阳组区试,平均亩产373kg,较对照豫麦18增产9.67%,居第一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01X—201X年在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豫麦18增产5.33%,居第一位。
两年区试平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3.81%。
试验田:1.7*25(m)栽培方式:直播。
附:栽培技术规程1、地块选择。
应尽量安排在轻沙地、稻茬地、瘠薄地等亩产350-450公斤中高肥力水平地块。
2、整地。
要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大颗粒。
3、施肥。
底肥要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
一般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也可施相当量的碳铵及其它磷、钾肥)。
追肥在不缺肥的情况下可尽量少施或不施,如必需施用则日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4、浇水。
实习报告:小麦农场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农业科学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农场实习。
本次实习主要在小麦农场进行,实习目的是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掌握小麦种植技术以及学习农场管理知识。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小麦生长习性观察在实习期间,我深入观察了小麦的生长过程,从播种、发芽、拔节、抽穗、开花到成熟,详细记录了小麦各个生长期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状况。
同时,我还了解了小麦的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温度、水分、光照等。
2. 小麦种植技术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小麦的种植技术,包括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我还参与了小麦种植的实际操作,如播种、施肥、灌溉等,掌握了这些技术的具体操作要领。
3. 农场管理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农场管理知识,包括农场规划、作物布局、农业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农场经营的方方面面,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和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4. 实习中的问题与解决在实习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小麦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灌溉时间的掌握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请教了老师和农场工作人员,学习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小麦的生长习性,掌握了小麦种植技术,学习了农场管理知识。
同时,我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得到了提高。
2. 实习反思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以期为将来的农业生产和管理打下坚实基础。
四、总结通过本次小麦农场实习,我对小麦的生长习性、种植技术以及农场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让我认识到了自身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为我国农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标准)小麦生产实习报告小麦生产实习报告小麦生产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分别各种小麦的形态2.掌握小麦田间生长发育特性3.掌握小麦分蘖特性4.进行小麦成熟期产量测定及经济性状考察二.小麦的分类及形态特征2.1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遍及全国。
小麦的种类很多,按照小麦播种季节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冬小麦冬小麦系指当年秋季播种,翌年夏季收获的小麦。
冬小麦按其产区可分为北方冬小麦利南方冬小麦两大类。
北方冬小麦白麦较多,多系半硬质、皮簿,含杂少.面筋质含量高,品质较好,因而出粉率较高,粉色好,主要产区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苏北、皖北等地,占我国小麦总产量的65%以上;南方冬小麦多为红麦,质软,皮厚,面筋质的质量和数量都比北方冬小麦差,含杂也较多,特别是含荞子(草籽)多,因此,出粉率比北方冬小麦低,约占全国小麦产量的20%一25%。
(二)春小麦春小麦系指当年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的小麦。
此种小麦主要产于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新XX等气候严寒的省区、其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15%左右。
此小麦含有机杂质较多,一般为红麦,皮较厚、籽粒大,多系硬质,面筋质含量高.但品质不如北方冬小麦。
2.2黑麦、燕麦、大麦的区别黑麦是禾本科小麦族黑麦属中的栽培作物,抗逆性较强,主要种植于高寒地区、瘠薄的沙性或酸性土壤,北XX是黑麦的主要产区,中国的黑麦品种由国外引入,零星分布在云南、贵州、内蒙古、甘肃、新XX等地。
黑麦种子的成分与小麦类似,主要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也可用作饲料和牧草。
燕麦不属于小麦族,泛指禾本科燕麦属植物,燕麦的营养价值很高,其中莜面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超过小麦面粉、大米、荞麦粉等常用粮食,我国北方常见。
另普通燕麦可以制成燕麦片或燕麦粥,加工成的燕麦粉也是制作饼干和糕点的原料。
大麦的麦芒比小麦要长,外壳不易剥离,且蛋白质中不含麦胶蛋白,不能形成面筋。
大麦可以制麦芽酿制啤酒,也可以压成麦片食用或制成麦芽糖等。
一、实习单位及岗位实习单位:XX面粉有限公司实习岗位:生产部技术员二、实习时间及背景实习时间:2021年6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实习背景:为了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选择了XX面粉有限公司进行顶岗实习。
该公司是一家集小麦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具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管理体系。
三、实习内容及收获1. 生产流程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小麦从收获、筛选、磨粉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
通过实地参观和操作,我对面粉生产流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收获环节,我学习了小麦的收割、脱粒、晾晒等工艺;在筛选环节,我了解了小麦的分级、去杂、去石等流程;在磨粉环节,我掌握了磨粉机的操作技巧和面粉的品质控制;在包装环节,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包装、封口、称重等操作。
2. 技术操作技能在生产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参与了部分生产线的操作。
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我学会了面粉生产设备的操作和维护,包括磨粉机、筛选机、输送带等。
此外,我还学习了如何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设备故障、原料质量不合格等。
3. 团队协作与沟通实习期间,我与同事们共同完成了多项生产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相互沟通、共同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与上级领导、同事进行有效沟通,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4. 企业文化感悟在实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XX面粉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公司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此外,公司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顶岗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其次,我学会了面粉生产流程和技术操作,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最后,我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国面粉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习报告:小麦种植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作为一名农业专业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我于2023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 wheat种植实习。
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小麦的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并学习了小麦的生长习性和栽培技术。
二、实习内容1. 小麦播种:我了解到小麦播种时间一般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事安排而定。
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土地整理和施肥,以保证小麦的生长。
播种时,要确保播种深度适宜,种子间距均匀,以利于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2. 施肥技术: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料。
同时,我还了解到过度施肥会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因此要注重科学施肥。
3. 灌溉管理:小麦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较大。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根据小麦的生长阶段和土壤湿度合理安排灌溉,以保证小麦的水分供应。
同时,我也了解到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盐渍化和浪费水资源,因此要注重合理灌溉。
4. 病虫害防治: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
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识别和防治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包括锈病、白粉病、蚜虫等。
我了解到,防治病虫害要注重预防,及时监测和采取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大规模发生。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小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要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学会了如何根据小麦的生长习性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同时,我也明白了在农业生产中,科学管理和合理操作的重要性,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此外,实习期间,我还与农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经验和种植技巧。
这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和农民的实际困难,为我以后从事农业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实习反思通过这次实习,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重要性。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应对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同时,我也认识到农业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气候、水资源等多种因素,才能获得好的产量和效益。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小麦实习报告
篇一:小麦实习报告
小麦实习报告
一.品种名称:太空五号。
品种简介:太空5号(区试代号SP2027),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丰优育种室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对豫麦21进行太空诱变选育而成的优质弱筋抗病丰产小麦新品种,201X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太空5号为弱春性,多穗型中早熟品种,幼苗近直立,分蘖多,在旱年一般播种量年前分蘖每亩达100万苗以上,且成穗率多,成穗一般每亩40万穗左右,在信阳地区晚播下每亩达35万穗左右。
株高85厘米左右,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0-45g,熟期与豫麦18相近,长芒、白壳、白粒、软质。
据区试病害鉴定单位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省内5点(郑州、温县、漯河、洛阳、内乡)成株期综合抗病性鉴定和苗期接种鉴定试验中,对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均表现为中抗,仅对纹枯病表现中感。
201X-201X年度参加河南省信阳组区试,平均亩产373kg,较对照豫麦18增产9.67%,居第一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01X—201X年在河南省生产试验中,比对照豫麦18增产5.33%,居第一位。
两年区试平均较对照豫麦18增产
3.81%。
试验田:1.7*25(m)
栽培方式:直播。
附:栽培技术规程
1、地块选择。
应尽量安排在轻沙地、稻茬地、瘠薄地等亩产350-450公斤中高肥力水平地块。
2、整地。
要精细整地,做到上虚下实,无大颗粒。
3、施肥。
底肥要注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并适当增加磷、钾肥特别是磷肥施用量。
一般亩施磷酸二胺2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氯化钾6-10公斤(也可施相当量的碳铵及其它磷、钾肥)。
追肥在不缺肥的情况下可尽量少施
或不施,如必需施用则日期应尽量提前,一般可在2月上、中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
4、浇水。
生育期间要尽量满足对水分的要求。
一般要浇好四水:底墒水、越冬水、返青水、麦黄水。
5、播期播量。
适合于中、晚茬种植。
最适播期为10月底到11月上旬。
在最适播期范围内,一般亩播量沙地为5-6公斤,两合土播量为6-7公斤,较一般品种要稀,随着播期的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
6、化控措施。
在拔节前每亩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0克,可降杆壮苗。
7、防治病虫害。
太空5号综合抗病性较好,抽穗至灌浆期结合一喷三防正常防治即可。
要注意防治蚜虫,特别是穗蚜,需连片及时彻底防治。
二.田间管理记载
1、生育期(1)播种日期201X.11.
土质:黄棕土
(2)出苗期201X.11.30 小麦基本苗22.68万/亩
(3)分蘖期 201X.2.10
(4)拔节期:201X.3.6
(5)孕穗期:201X.3.20
(6)抽穗期:201X.4.1
(7)开花期:201X.4.8
(8)成熟期:201X.4.16
乳熟期:201X.4.18
蜡熟期:201X.4.22
完熟期:201X.5.15
(9)收获期:201X.5.22
附生育期记载标准:
1.播种期:播种日期以月|日表示
2.出苗期:全田有50%以上幼芽露出地面1.5-2cm
3.分蘖期:全田有50%以上植株第一分蘖露出叶鞘时。
4.拔节期:全田有50%的植株主茎第一节离开地面2-3cm
5.孕穗期:全田有50%的植株剑叶全部露出叶鞘。
6.抽穗期:全田有50%以上茎秆的顶小穗露出剑叶叶鞘时。
7.开花期:全田有50%以上麦穗中部小穗开花时。
8.成熟期:
乳熟期:50%以上小麦穗籽粒已形成,并接近正常大小,淡绿色,
内部充满乳浆。
植株茎秆下部黄色,上部绿色。
蜡熟期:50%以上小麦穗籽粒大小和颜色接近正常,内呈蜡状容
易用指甲截断植株上部已成黄色。
完熟期:籽粒有50%已坚硬,呈现固有色泽。
9.收获期:实际收割日期。
2、各时期的生长特点(生长量及需肥特点)农艺措施
(1)各时期的生长特点及水肥管理
在小麦生长中,水肥是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通过水肥控制和其它技
术
措施,可定向控制小麦生长发育。
一、播种—出苗,小麦出土前,养分要求少,胚乳营养基本可满足出苗到三叶
期需要。
一般播种时每亩30斤二铵作种肥效果较好。
二、出苗—分蘖,此期营养生长旺盛,根系叶片发育迅速,是一生中需水肥的
关键时期,应尽量保证水分供应。
在三叶期浇第一水,可以提高成穗率,达到
穗大穗多粒多的目的。
三、分蘖—拔节,拔节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小麦需水肥最多的
一个时期,满足此期水肥供应,可以提高有效分蘖率,促进小穗分化,达到多
花多实穗、粒多的目的,但此时期如果水肥过多,管理不当时,往往造成徒长,后期容易倒伏。
2月13日~3月5日出现连续阴雨天气,由于持续时间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