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中期小结

马甸镇初级中学课题组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传递思想、情感的纽带,是沟通师生认知活动的桥梁。如何解决问题它既能将教师的意图传达给学生,又能及时地将学生的情况反馈给教师。学生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主动参与,能否成为交互的、和谐的、高效的、完整的学习过程,问题意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正如人类的每一项事业都追求着确定的目标一样,教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正是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研究,发现新观点和新方法,达到更为广阔和自由的境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经验或实践上的一个技巧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育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今课堂教学中,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然很盛行,因而使学生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问,向他质疑的习惯,并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去力求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和思路,这样抑制了学生对发现问题的兴趣,影响了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实验教材中,增设了大量的以问题情境为学习主题和探索的容,我校在开展“以问题引导探究”的教学上做了许多有效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解决问题的意义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质疑问难的能力,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1、通过研究形成问题情境创设的多种策略和具体操作方式。

2、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学习态度能力得到同步发展。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问题意识的探究能力,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学会在实践中进行研究反思。

四.子课题分工及要求

1、子课题分工:

2、课题研究的要求:

①每人制订好研究计划

②每学期每人子课题研究上教研课

③每人每学期写一份研究总结

④每人每学期写一篇研究论文

⑤课题组每月一次例会,交流研究动态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根据我校实际,选择初一、初二为重点研究对象,教材容中选择一些典型的、可操作性的容进行研究。通过教师引导、师生间的相互活动,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带着问题走向学生的启动下,学生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探究,达到解决问题形成新的认识的目的。

具体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习惯养成阶段(时间二个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尊重带进课堂,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敢于面对问题、探究问题。

第二阶段:问题意识形成阶段(时间为6个月左右)。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学,推动学生自己学,学生进了“书山”,教师指点门径,学习之途由学生自己去跋涉,并经常使学习容与答案保持若明若暗的距离,让学生动一动、跳一跳才能摘到苹果,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具体做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景或学生自学发现问题,学生或师生互动交流,教师获得反馈信息后的更高层面的综合交流,巩固练习,

归纳总结。

第三阶段:自觉探究问题阶段。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的勇气。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具体做法是将分阶段的做法逐渐转变为学生自觉自动化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的良好习惯,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大胆质疑、乐于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创造思维能力,成为创新型人才。

六、具体措施及实施情况

(一)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让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学习过程。课堂上,我们努力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也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点拨学生理解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敢想。

(二)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1、情境激趣策略。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1)改变例题的呈现形式,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发现问题。

(2)注重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发现

问题。

2、动手实践策略

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动手实践,从而发现问题。

3、时时质疑策略

每一课时都留出探究创新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不要把每一课时的环节安排过满,否则学生就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教师要有意识的给学生留有时间,只要学生有问题就让学生发问。

(三)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勇气

1、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向权威提出问题的勇气

(1)教师大胆重组教材,为学生做表率。

(2)鼓励学生给教材和教师挑错。

2、培养学生具有挑战的勇气

(1)让学生多说“为什么”。

(2)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

3、积极鼓励、奖励有与大家不同观点的学生

(1)当学生出现错误时,鼓励学生再试一次。

(2)老师出现错误时,同学能大胆认真指出,教师虚心接受。

(3)每周评选有独特见解的“小问号”

(四)、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时间。

峦老师曾经指出:“使人人都能够从头到尾地读上几遍书,有时间能够从容地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能够有一点看法,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他自己悟到的见解。”教师的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