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改革开放

新安镇一中李淑娟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70%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高,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能力,但两极分化严重。

3.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全部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国有企业的改革。

(2)能力目标: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目的学习,使70%学生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以深圳等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说明实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是完全正确的,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农村、城市变化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并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通过调查了解自己家乡的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通过对我国以公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讲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

2.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3.学时难点:

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4.教学活动

活动1、复习提问:

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是什么会议?它做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活动2、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堂的精彩导入,所以我用《凤阳花鼓》作为开场,,紧接着出示文革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凤阳传唱的两段不同的花鼓词,通过学生朗读,进而思考是什么让凤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活动3、自主预习 -交流合作:

教师分发导学案,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带着问题自主预习,独立完成预习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自主预习结束后,针对疑难问题小组交流合作,并通过一帮一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汇报预习成果(分组展示,教师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随时提出问题,深化理解教材)

活动4、新课学习:

播放小岗村村民承包土地的视频资料。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问题预设:

(1)、改革先从哪里开始?主要实行了什么制度?

引导学生看课本总结出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2)、课件视频展示一段关于凤阳县改革前后的资料:

一、“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人民公社时期安徽凤阳的一段花鼓词

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迈出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行于凤阳民间的花鼓词

教师启发学生:同是凤阳这个地方,为什么改革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引导学生看课本42页小字内容,互相讨论,教师指导学生总结:

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生产积极性不高,所以出现了第一段材料中所说的情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所以发生了第二段材料所说的这种变化。

教师过渡: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

(二)国有企业的改革

问题预设:

1、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主要在哪些方面进行?

引导学生看课本45页国有企业改革的有关内容,由小组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提出问题:

1、为什么国有企业实行生产经营责任制后,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引导学生看课本45页下面的小字内容,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其根本原因就是职工的劳动与报酬紧密联系起来了,他们得到了实惠。

2、党的十四大后,国有大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分别是怎样改革的?试举例说明。

让学生结合课本和自己课前了解的情况,小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到学生中去,指导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抓住了机遇,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三)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视频播放《春天的故事》歌词及问题: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你知道那位老人是谁吗?

(2)这位老人“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3)这位老人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

教师总结:

①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吸收侨资、外资;

②为了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③为了进行现代化建设,加快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4)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

教师总结:

对外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活动5、问题探究:

我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城市与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有何根本区别?教师总结:

中国近代史中开放通商口岸是被迫的,便利了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是落后的,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