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改革开放(上)
- 格式:ppt
- 大小:371.50 KB
- 文档页数:6
第9课改革开放【学习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学习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习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复习前一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哪一年召开?这次会议上做出哪些重要决定?生:思想上: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讲授,承上启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从此我们开始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内容——《改革开放》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相互合作的前提下,通读课本,结合导学案完成本节课的自主学习任务。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板书】:对内改革: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师:改革首先从什么地方开始?目的是什么?生: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目的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师:既然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言外之意就是说以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为什么?生:政社合一,统一经营、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
师:在农村经济改革中,我国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什么?生: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自发行动起来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后来党中央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的向着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迅速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使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九课改革开放教学目标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2、掌握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探讨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和特点。
3、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城乡的巨变,认识到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4、掌握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容,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2、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二、读教学目标三、自主学习:在课文中把问题与答案标注出来自学提纲(一)、对内改革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落后的经济体制。
在经济体制的改革中,改革的先后顺序是什么?2、我国在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内容有哪些?开始的地区是哪里?在农村实行改革的作用是什么?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时间和改革的重点是什么?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二)、对外开放1、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对外开放的窗口是什么?2、对外开放的步骤分哪几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这一格局有什么特点?四、交流展示,背诵知识点五、达标检测1、我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A、第一届全国人大后B、中共八大后C、第一个五年计划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我国进行改革的先后顺序是()A、先沿海后内地B、先城市后农村C、先农村后城市D、从内到外3、在农村进行改革的目的有()①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②、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③、解放农村生产力④、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明了()A、这种制度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B、这种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C、这种制度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D、只要把农民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愿望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A、集体企业B、国有企业C、个体企业D、合资企业6、对国有企业的改革,首先进行试点和探索的是()A、扩大企业自主权B、政企分开C、厂长负责制D、产权清晰,责权明确7、1993年以后,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 )A、实行经营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扩大企业自主权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引用外资B、引入外国企业管理经验C、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引进外国先进技术9、为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国家采取的措施是()A、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B、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C、推行公司制、股份制D、实行政企分开10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改革中,前提是()A、坚持土地公有制B、坚持人民公社制C、土地私有化D、经济发展繁荣11、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A、深圳B、珠海C、厦门D、汕头12、下图是我国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请回答:(1)、在图中填上1980年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2)、在图中填上我国开放的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3)、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什么?有什么特点?图片链接地址:/czls/xs/tbxx/8x/xxzl_1/201008/+20100825_734863.htm。
八年级历史第九课笔记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八年级历史第九课的笔记大纲,你可以根据实际课程内容和你的需要进行修改。
八年级历史第九课:改革开放
一、导入
1. 简要介绍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必要性。
二、正文
1. 改革开放的启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性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2.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3.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的设立(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开放沿海城市和开发区
4. 社会与文化改革
教育、文化和科技的改革与发展
思想解放与社会观念的变化
5. 改革开放的影响
经济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国际地位的提升与对外关系的发展
三、总结
1. 改革开放的意义与影响。
2. 对未来的展望。
四、课堂活动
1. 分组讨论:改革开放对你家庭或个人的影响。
2. 角色扮演:模拟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场景。
3. 制作海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五、作业与建议阅读
1. 写一篇关于你家庭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的短文。
2. 阅读相关史料或访谈,了解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
第九课改革开放练习题一、选择题1.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是()。
A. 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B. 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二大2.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A. 毛泽东B. 邓小平C. 陈云D. 周恩来3. 下列关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实行包产到户B. 实行包干到户C.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D. A、B两项都正确4.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不包括()。
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天津二、填空题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的主要经济制度是__________。
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步骤是设立__________。
3.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__________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4.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形成了以__________为中心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简答题1. 简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 请列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
四、论述题1. 试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作用。
2. 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3.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认识。
五、判断题1. 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2.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3. 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同步进行的。
()六、名词解释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 “一国两制”3. 深圳速度4. 股份合作制七、案例分析题材料一:1978年,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实行大包干,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材料二: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成立,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第九课《改革开放》素质目标检测一、课前思考-提示:结合3月中布置“魅力越秀”作业成果1、询问爷爷奶奶,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10月)到改革开放前(1978年)广州人民的生活的变化大不大?2、阅读课文,改革开放后,用什么办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3、问问长辈,改革开放后,生活水平有了哪些提高?二、总结归纳-能力提升材料一::材料四:广州市政府宣布三个著名的城中村——杨箕村、冼村和新塘村加入拆迁的队伍,将在2010年6月前拆迁完毕……(杨箕村村民):“国家没给我们买社保买医保,没房子出租赚钱我们靠什么啊。
”。
“村里的地没了,很多人之前就由政府安排外出就业当工人,不少人下岗失业,一家大小全指望租金过日子。
—---《羊城晚报》问题1:阅读材料一、二、三,请回答: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问题2:阅读材料四,请回答:广州的旧城改造即将展开,面对拆迁,杨箕村的村民应该如何应对呢?请你提提宝贵意见。
三、自主巩固-单选题1.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2.改革开放后,安徽凤阳农民咏唱新生活“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剩着十块头,又娶媳妇又盖楼”,这应源于我党哪一政策的实施()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业合作化C.人民公社化运动D. 土地改革3、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A、为了同国外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B、为了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C、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D、为了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体制5.下列哪一组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布票、粮票、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D.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四、巩固加强- - -填空图册P12。
第9课改革开放主备:史慧颖辅备:初二历史备课组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2、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3、知道国有企业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重点: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学习难点: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归纳知识1、对内改革:1)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现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哪里开始改革?()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开始时间:()试点地区()第一个吃螃蟹者措施:1)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现()。
2)农村逐步实现以()。
内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影响:2)城市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情况如何?有何弊端?集中劳动,吃大锅饭缺少自主权,积极性不高开始时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____________改革。
第一阶段: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_____________为主体的____________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2)对国有企业实行_______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政企不分——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3)实行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____________并存的制度。
按劳分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二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后,国有企业加快改革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_______________制、________________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方式。
2、对外开放背景:党的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