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14
本部1.风景园林系:木材加工技术园林技术(4+0联合培养)林业技术(专本直通)2.农学园艺系:作物生产技术作物生产技术(3+2分段培养) 农业技术与管理园艺技术观光农业3.畜牧兽医系:畜牧兽医(专本直通)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动物防疫与检验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宠物医学4.生物工程系:食品生物技术生化制药技术5.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6.机电工程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7.经济管理系:酒店管理8.人文艺术系:音乐表演商务日语茅山校区(风景园林学院)1.风景园林系:市政工程技术工程监理工程造价家具设计与制造高尔夫场地管理茶艺园林建筑城镇规划林业技术园林技术2.信息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3.机电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4.生物工程系: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5.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6.人文艺术系: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技术广告与会展文秘装饰艺术设计7.畜牧兽医系;动物医学兽医医药8.农学园艺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都市园艺现代农业(除高尔夫场地管理和茶艺专业三年都在茅校,其他专业第二年都搬回本部)根据2015届课程表以及网络信息撰写此表,如有出入按学校分配为准。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景观规划曹仁勇;钱多【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年(卷),期】2013(000)004【摘要】从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布局结构、主题规划思想、景观构建等方面探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景观规划。
结合丘陵地区景观规划,将校园打造成“四境”,即:“古朴典雅的人文环境,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舒适时尚的生活环境,和谐自然的低碳环境”。
可为新时期丘陵地形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参考。
%From the planning objectives , planning principle , planning characteristics , layout structure , theme planning ideas ,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so on to explore the landscape planning of Maoshan Campus of Jiangsu Polytechnic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the manner of mountain , water dialogue , and college animating for planning features , the campus was built into 4 bourns, namely the human environment of primitive simplicity and elegant , inspir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 fashion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 and harmonious natural low carbon environment .Which provided the reference for hilly terrain campus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new period .【总页数】5页(P200-203,230)【作者】曹仁勇;钱多【作者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相关文献】1.校园内景观竹的应用与意境营造——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为例 [J], 吕梅;曹仁勇;陈天国2.景观环境与校园人文建设的实证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为例[J], 吴冬3.新时期大学生主题党日活动的党性教育意义探索--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宁校区党总支学生支部大学生党员服务“三进”社区主题党日活动为例 [J], 刘梅4.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新校区落成暨江苏农林职教集团成立仪式 [J], 无5.小议GIS分析在山地校园规划中的应用——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庙校区规划设计为例 [J], 钱刚;许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目录第一部分一二第二部分一指导思想 10二建设目标与重点 10第三部分项目一重点专业建设 13Ⅰ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 13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 13二建设目标与重点 15三建设内容 16四资金预算与预期成果 23Ⅱ园艺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 30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 30二建设目标与重点 32三建设内容 33四资金预算与预期成果 44Ⅲ林业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 52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 52二建设目标与重点 54三建设内容 55四资金预算与预期成果 65Ⅳ园林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 71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 71二建设目标与重点 73三建设内容 73四资金预算与预期成果 85Ⅴ畜牧兽医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 93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 93二建设目标与重点 95三建设内容 96四资金预算与预期成果105Ⅵ非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群建设113一行业背景与建设基础113二建设目标与重点115三建设内容116四资金预算与预期成果124项目二办学体制与教学管理社会服务第部分一组织保障140二资金保障141三制度保障151四防范风险危机153第部分1作物生产教学工场建设经费预算2园林工程教学工场建设经费预算3园林植物栽培教学工场建设经费预算4畜牧教学工场建设经费预算5动物医院建设经费预算6植物保护实训中心建设经费预算7植物工厂化育苗技术实训中心建设经费预算8园林规划设计实训中心建设经费预算9动物疾病防控技术实训中心建设经费预算10食用菌生产教学工场建设经费预算表11生物技术综合实训中心建设经费预算表12农畜产品加工实训中心建设拟购设备经费预算13农畜产品检测实训中心建设拟购设备经费预算14教学基本建设经费预算第一部分建设基础一基本情况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的国有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现址位于茅山革命老区句容市学院创建于1923年历经中华三育学院江苏省句容农业学校和江苏省农林学校等办学阶段2000年试办五年制高职专业2002年6月独立升格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我院形成了以农林牧专业为主干专业涉农二三产专业为相关专业的专业布局现设有风景园林林学农艺畜牧兽医生物工程信息工程机电工程经济贸易社会科学与艺术等8个系35个专业及13个专业方向学院占地1458亩建筑面积314万㎡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江苏省农林科技示范园与江宁校区为两翼的一主两翼校园格局二建设基础一八十多年的历史传承确立了正确的办学理念依托深厚的农林职教办学文化积淀我院在产学结合培养人才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实践探索自上世纪80年代初起至90年代初以师生承包实习农林牧场等形式开展生产性实践教学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实行产学实践教学模式自90年代末起实行产学研结合模式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办学理念二正确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1专业建设富有农林特色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以农为本突出林业适度发展涉农二三产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农林职业教育特色按照区域产业布局和我院优势做强做特作物生产技术园林技术林业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等5个传统核心专业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业技术支撑传统专业依托核心专业和支撑专业前伸后延设置相关服务管理类专业2006年涉农专业数占全院招生专业的56涉农专业毕业生占全院毕业生总数的60我院是江苏唯一坚持培养作物生产技术林业技术和茶艺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学院2围绕工学结合形成三大平台1江苏省农林科技示范园核心区2526亩分设无土草毯现代农艺畜牧养殖彩叶苗木植物种质资源库生态林区生物中心等7个功能区其中的草坪生态大道被草坪界资深院士任继周先生誉为天下第一路园区能基本满足学院主干专业的实训需要222个院办产学研实体学院先后创建了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绿苑园林实业总公司园林规划设计中心小梅山猪育种中心兽医院和乳品加工厂等22个产学研结合实体这些实体已成为学生工学结合的主要场所3146家校外合作企业目前我院已经与江浙沪地区的红太阳集团森禾种苗集团光明乳业集团和阳光集团等146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这些企业已成为学生顶岗实习及预就业的基地3创新办学体制实现三大突破学院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创新实践1校企合作创建江宁校区2004年12月与江苏农林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南京青龙山生态园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办学创建了江宁校区公司把人居森林公园作为园林实训基地学院负责为企业输送人才承担人居森林公园养护为产业开发提供技术人才支撑2校地携手共建实训基地和体育馆2004年句容市政府无偿划拨土地与我院共建实训基地江苏省农林科技示范园2006年又出资与我院共建体育馆3集聚资源组建江苏农林职业教育集团2004年学院联合省内外14所职业学校和11家农林企业组建江苏农林职教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集团成员的共同发展近年来学院先后与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上海光明乳业集团江苏红太阳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办了光明乳业班和红太阳班校企合作办学取得了新突破三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1培养了社会欢迎的人才多年来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06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我院毕业生在江苏省农林行业中享有良好的声誉学院被誉为培养农林科技人才和农村基层干部的摇篮一大批毕业生自主创业开办了农林类企业形成了自主创业的校友群体2取得了丰硕的职教成果学院现分别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农林牧渔类专业林业类专业和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学校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学校全国林业职业教育分会常务委员单位全国草坪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苏农林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等1获得了一批省部级教改成果学院积极开展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主持完成的《产教结合的研究》和《能力教育体系研究》课题分获2002年农业部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农业职业教育能力建设计划》研究子课题《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获2005年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优秀成果特等奖作物生产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和农业经济管理等4个专业为农业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风景园林专业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园林技术和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分别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品牌和特色专业《园林树木》和《植物保护》分别被评为江苏省一类和二类精品课程近3年来由我院教师主编或参编的各种规划教材有90余部其中主编的《作物栽培》《植物生产环境》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同时编写校本教材27部开发多媒体课件57个其中《植物保护技术》课件获江苏省高校第二届方正奥思杯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二等奖2创新实施了ISO9000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2005年初学院引进了ISO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理念修订完善教学过程及各教学环节的规范标准注重日常教学活动监督管。
202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中⽂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句容农校创办时间:1923年类别:公⽴⼤学学校类型:农林类属性:国家⽰范性⾼等职业院校所属地区:中国江苏主管部门:江苏省教育厅国家重点学科:9个校训:⾃律成⼈、奋勉成才、守信成业学⽣宿舍:住宿费1000/学年(6⼈间)主要院系:风景园林学院、信息⼯程系、经济贸易系、农艺系、⼈⽂科学与艺术系等院校满意度:综合满意度4.4(339⼈)、校园环境满意度4.5(331⼈)、⽣活满意度4.2(33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校简介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积3312亩,建筑⾯积33.4万多平⽅⽶。
主校区坐落于南京东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句容市城区。
现为国家⽰范性⾼职院。
202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有专职教师697⼈。
其中副⾼以上职称⼈员150⼈(教授、研究员23⼈),双师型教师⽐例达71%。
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
有2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333”培养对象5⼈,省⾼校教学名师3⼈,省⾼校“青蓝⼯程”中青年⾻⼲教师8⼈。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设有风景园林学院、农艺系、畜牧兽医系、⽣物⼯程系、信息⼯程系、机电⼯程系、经济贸易系、社会科学与艺术系等8个系1个基础部,67个专业(专业⽅向)。
其中有园林技术、林业技术、作物⽣产技术、园艺技术和畜牧兽医等5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和⽣物技术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202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学科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共设有园林技术、林业技术、作物⽣产技术、园艺技术和畜牧兽医等5个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和⽣物技术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
已形成了“以农为本,突出林业,适度发展涉农⼆、三产业专业”的专业格局。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设施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有标准实验室92个,多媒体教室69个,语⾳室4个,各类设施功能齐全,技术先进,仪器设备总值6810万元。
农业职业院校办好涉农专业的新思考作者:李菁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1年第11期农业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能农业人才的摇篮,办好涉农专业应是农业职业院校最基本的专业建设任务。
但是,由于近十年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招生市场对涉农专业的不看好,使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办学比重明显下降。
因此,农业职业院校如何加大涉农专业办学力度,如何理直气壮地办好涉农专业,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江苏省农业职业院校涉农专业办学现状1. 涉农专业建设基本情况目前,全省8所农牧职业院校中有5所为职业技术学院,3所为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8所院校中开办专业总数最多的是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有69个,其中涉农专业36个,占52.17%;专业数最少的是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22个,其中涉农专业10个,占45.45%;涉农专业比例最高的是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达61.40%,最低的是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仅占11.78%。
2010年,8所农牧职业院校在校生总人数为68496人(不含成人教育在籍学生),其中涉农专业的学生为28994人,占42.33%。
8所院校校内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为37901.77万元,其中涉农专业为19527.67万元,占51.52%2. 涉农专业办学的主要成绩一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十一五”期间,各院校以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指导,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涵盖国家标准中相应职业等级的鉴定考核内容,毕业生的双证率均保持在95%以上。
各院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通过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创业指导,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级职业院校中保持在较高水平。
到2010年底,8所农牧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5所高职院均为“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二是办学基本条件明显改善。
江苏禾木农博园简介江苏禾木农博园有限公司隶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始建于2003年10月,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边城镇境内。
目前园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成了“五区”(无土草毯示范区、设施农艺区、应时鲜果区、生态林区、循环农业区)“二馆”(都市农业馆、农耕文化馆)“二山庄”(禾木山庄、农林山庄)等近30多个景点,现为国家AAA级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首批自驾游基地、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职教实训基地、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正在申报全国农业科普教育基地。
农博园南连镇句公路,北接沪宁高速公路,距沪宁高速句容道口仅2公里,与宁镇两大城市成三角之势,距南京、镇江均约3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
园区建设始终坚持项目的科技性、设施的先进性、效益的示范性、管理的规范性和产学研的紧密性。
经过8年多建设,江苏农博园已成为学生实习的场所、教师科研的平台、科技示范的窗口、产业发展的龙头、农业生态观光的景区。
一、学生实习的场所,教师科研的平台园区建设过程中先后有小梅山猪国家级育种中心、江苏省南方丘陵山区优质牧草种子繁殖基地、江苏省苗木种质资源基因库、江苏省草坪草种质资源基因库、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无土草毯生产示范区、实习乳品加工厂、容器栽培场、林茶禽工作区、循环农业区、江苏省食用菌研究所、都市农业馆、作物栽培实训场等一批项目落户园区。
为学院农林牧专业约6000多人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所,同时也为教师科研提供了平台,改变了过去在黑板上种田、养猪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因我院培养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广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连续几年被评为省级就业先进单位。
二、科技示范的窗口,产业发展的龙头以无土草毯为例,通过生产的研发与推广,我院取得五项国家专利、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八项。
无土草毯现已被推广到上海、浙江等十多个省份,年推广面积120多万平方米,2010年获得农业部“神龙奖”最高奖项,并被江苏省政府列为宁镇扬丘陵地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三农做出了较大贡献。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原则意见(调整稿)一、总则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及有关工作的基本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
人才培养方案是我院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必须按严格的规范和程序进行。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将教学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固化在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模式之中。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现提出《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原则意见》。
本原则适用于高中后专科层次各专业。
二、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职高专教育的自身规律和教育特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重点,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生学习理念,具有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基本要求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四、基本原则1、坚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坚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改革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的适应性。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无
【期刊名称】《农业职业教育》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
始建于1907年,具有100年办学历史。
学院占地800多亩,拥有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建有农业生物技术中心、分析技术中心、园林规划设计中心、食品加工技术中心、机电技术中心、计算机技术中心、经贸实训中心、语言实训中心等8个校内实训中心和相城科技园等5个校内实训基地,图书馆藏书36万余册。
【总页数】1页(PF0002)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25.83
【相关文献】
1.农机技能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马燕平
2.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
——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董金龙
3.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为例 [J], 董金龙
4.高职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 [J], 赵亚平;李振陆;孙翠华;夏春风;马燕平
5.高职院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需求行为分析
——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濮静蓉;秦捷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大麦与谷类科学》
【年(卷),期】2024(41)2
【摘要】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23年,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 档)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历经百年风雨,秉承建校之初的“育心、育脑、育手”的“三育”理念,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创新,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农业类专业为主
体的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了以本部校区和茅山校区相协同,江苏农博园和江苏
茶博园相呼应的办学格局。
学院占地面积6000余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在校生12000多人。
现设10个二级学院、42个专业,其中,2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
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2个国家重点专业、19个省重点专业,覆盖农林牧渔等
12个专业大类,主持建设4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总页数】1页(PI0001-I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新校区落成暨江苏农林职教集团成立仪式
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农林为本以生态取胜——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是你生态旅游的
选择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以江苏农林职业
技术学院为例4.依托专业特色创新农林高职院校学生党日活动——以江苏农林职
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例5.农林牧渔类虚拟仿真实训资源体系的
建设和实践--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农林学院江苏农林学院,简称江苏农林。
是一所位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的本科院校。
该校前身为创建于1940年的中央供给部农业学校,后发展为江苏省农业学院,2005年更名为江苏农林学院。
江苏农林学院占地面积约3395亩,校园优美宜人,教学、科研设施齐全。
学校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59个本科专业,涵盖农业、农业工程、林业、风景园林、生物科学、生态环境、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
学院教师队伍强大,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团队,其中教授、副教授和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师总数的75%以上。
学院积极推动教学研究和科学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江苏农林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发展,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学院重视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并设有多个实验教学中心和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机会。
此外,学院还积极推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江苏农林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交流项目和师生互访活动。
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和竞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
江苏农林学院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农业、林业和生态环保等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学院将继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学院也将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高校和企业的合作,为学生的发展和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
江苏农林学院,期待与社会各界携手共进,共同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下一篇:江苏农林学院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
2023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排名和专业前景介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介绍高尔夫场地管理专业,宠物护理与美容专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园林建筑专业,都市园艺专业,宠物医学专业,广告与会展专业,城市检测与工程技术专业,兽医医药专业,木材加工技术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农业机械应用技术专业,茶艺专业,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兽药生产与营销专业,生化制药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观光农业专业,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资源环境与城市管理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兽医专业,生物技术专业,雕塑艺术设计专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林业技术专业,旅游日语专业,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生物化工工艺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城镇规划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应用韩语专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日语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酒店管理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商务日语专业,音乐表演专业,园林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文秘专业,工程监理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数控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市场营销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旅游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专业。
【2023年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排名和专业前景介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优势专业国家重点专业:园艺技术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林业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园林技术专业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生物技术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专业。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各系及专业介绍园艺与园林系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艺与园林系于2002年建立,其前身是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园艺学科,开设园艺专业始于1912年,是我国开设该专业最早的学校之一,曾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园艺专业人才和以一代宗师章守玉为代表的几代园艺学家,为园艺教学、科研与生产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
本系设有园艺、园林工程、园林规划设计、环境艺术四个专业教研室和园艺、园林规划设计二个研究所,已开设园艺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园林技术、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
现有专兼职专业教师82人,包括教授5人,研究员2人,副教授13人,高级农艺师12人、高级工程师(建筑师)8人、讲师(农艺师)24人,助讲21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3人,硕士20人,在职研究生15人)。
有全国模范教师2人,省委“333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2人,学院名师8人,教坛新秀8人。
有20多名教师曾被派往日本、德国、法国、荷兰、美国、俄罗斯、泰国等地留学、研修、考察,形成了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师队伍。
本系现有在校专科和高职学生1600人,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园艺和园林等相关专业的管理和技术工作,目前学生就业率达99%以上。
园艺技术专业在2006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品牌专业荣誉称号,园林技术专业被授予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年园艺技术专业和园林技术专业成为省示范院重点专业建设专业。
系内拥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及现代化的园艺设施,供师生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综合实践及教学实习。
现有园艺、花卉展示、花卉创作、园林设计、植保、植生等专业实验室。
校内实习基地有江苏省太湖常绿果树推广研究中心、园艺中心,校外包括苏州维生种苗公司、常熟海明蔬菜园艺场、嘉汉生态苗木(苏州)有限公司、昆山三维园艺公司等。
本系坚持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积极倡导“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新理念,努力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使专业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开拓国内市场,促进了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和生产性实习基地的建设,促进了专业的快速发展,通过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岗位能力。
案例剖析ANLI POUXI82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8高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杨天明陈智豪唐孝法(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句容212400)【摘要】本文从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经济数学”教改背景出发,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教学改革举措为例,阐述“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实践表明,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网络教学为补充,“线上线下”相互融合,多渠道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能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益于提高教学质量.【关键词】教学改革;SPOC 课程;混合式教学;教改成效【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经济数学SPOC 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17SJB1129);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经济数学SPOC 课程建设项目(2016778-2).一、教改背景“经济数学”课程是笔者所在学院人文与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对这些非数学专业的学生而言,本学科是一门提供思维方式和数学应用工具的公共基础课和工具课.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原则,并兼顾时代的发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学习打好基础.鉴于生源的多样性,课程内容要能体现不同层次的需求;传统“满堂灌”“填鸭式”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已严重束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利用信息化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已是大势所趋;传统考核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略过程学习,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为使更好地服务专业、服务学生,使学生终身受益,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二、教改举措1.2016年12月“经济数学”课程立项为笔者所在学院教改课程建设.按学院统一要求,编制了“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修订了“经济数学”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2.开设“经济数学”实验课,编制了“经济数学”实验指导手册和学生实验报告.为适应信息化教育发展的需求,在本课程教学中开设了4节课的MATLAB 软件应用的教学,使学生可以快速完成求解诸如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等的问题.通过软件应用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信息化水平.3.课程教学团队利用课外时间每学期举办2次“经济数学沙龙活动”.主要采用个别答疑、集中讲解、例题示范、模拟练习等形式.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先后共有200多名同学参加沙龙活动.沙龙活动期间举办“经济数学知识PK 赛”,通过必答、抢答等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此外,编制了“经济数学”沙龙活动习题集.4.采用了探究式、开放式的教学方法.现今学生的思维和心理都较成熟,有较强的探索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总结分析,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调动其学习的兴趣.在讲完m ˑn 矩阵定义后,教师写出一个n 阶矩阵,让学生自行找出其特征,以此加深学生认知,并为一些特殊矩阵的教学做好铺垫.5.课程教学团队已初步建设完成笔者所在学院“经济数学SPOC 课程”[1].借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惑提供解决的途径.每学期每位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2次,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单,要求各学习小组自选某种形式展示本节知识点,小组团结协作完成,最后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纠偏,给予优秀组相应的奖励.这样,让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6.选拔“助教”结对学习.通过学生自荐和任课教师选拔每个班级产生2名优秀学生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助教”,由笔者所在学院颁发聘书.“助教”协助教师批改作业,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参与沙龙活动等,实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7.教材选用笔者所在学院课程教学团队教师主编的“经济数学”校本教材.8.完善考核评价方式.传统考核评价方式是“平时成绩ˑ30%+期中考试成绩ˑ30%+期末考试成绩ˑ40%”加权平均,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针对当前“教”“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注重过程考核、增加数学实验考核,总评成绩按“实验成绩ˑ20%+平时成绩ˑ30%+期中成绩ˑ20%+期末成绩ˑ30%”来综合评定.三、教改成效(一)问卷调查结果为了了解“经济数学”教学改革成效,2017 2018学年第2学期对笔者所在学院茅山校区教改班级进行专项督导———问卷调查[2],有232名同学参与问卷调查.ANLI POUXI 案例剖析83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8表1有效问卷调查汇总题目选项比例(%)1.课前是否有利用“经济数学SPOC”平台预习?A.经常30.17 B.有时40.95 C.偶尔22.41 D.不预习6.472.课后是否有利用“经济数学SPOC”平台复习?A.经常34.05 B.有时43.97 C.偶尔18.1 D.不复习3.883.“经济数学”课程学习通上作业完成的情况?A.全部70.26 B.大部分25 C.偶尔4.31 D.从不0.434.本学期你参加过“经济数学沙龙活动”吗?A.参加过54.31 B.没有参加45.695.你如何评价“上机实操”?A.很方便61.64 B.比较方便31.9 C.很麻烦3.02 D.比较麻烦3.456.你如何看待学生“助教”?A.建立了师生间的桥梁48.71 B.方便为同学答疑解惑32.76 C.是教师的好助手10.78 D.可有可无7.757.你对目前使用的校本教材“经济数学”是否满意?A.满意67.24 B.较满意30.18 C.无所谓1.29 D.不满意1.298.你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认可吗?A.认可65.09 B.比较认可28.88 C.无所谓5.17 D.不认可0.869.你对教师采用的“上机实操”“经济数学沙龙活动”“助教”等教学改革的看法.A.很感兴趣,积极参与36.21B.能扩大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值得提倡59.05 C.不感兴趣,无所谓4.31 D.完全反感,认为多此一举0.4310.你认为“经济数学”教学应该采取哪种教学模式?A.传统教学模式16.81 B.翻转教学模式15.52 C.混合教学模式58.19 D.都一样9.48“经济数学”教学改革调查问卷结果表明,笔者所在学院采取的一系列教改举措得到大部分同学的响应,赞同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喜欢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二)考核结果依据总评成绩评定办法,笔者所在学院学生总评成绩如下.表22016 2017(2)“经济数学”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序号班级人数总评不及格人数及格率116电子商务140685%216电子商务240782.5% 316物流管理43588.4% 416市场营销58984.5% 516财务管理(单)41978.5% 616财务管理132293.8% 716财务管理237489.2% 816财务管理343197.7% 916财务管理440295%表32017 2018(2)“经济数学”课程学生总评成绩序号班级人数总评不及格人数及格率117电子商务147197.9% 217电子商务245588.9% 317市场营销132584.4% 417物流管理1330100%517物流管理2330100%617市场营销247883.0% 717财务管理(单)142295.2% 817财务管理(单)243295.3% 917财务管理141197.6% 1017财务管理2370100%2016 2017(2)笔者所在学院“经济数学”总评及格率为88%,2017 2018(2)总评及格率为94%.及格率较往年显著提高,不及格人数较往年明显减少[3].四、结语面对当今生源,笔者所在学院对“经济数学”开展了实实在在的改革,实践表明,通过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斗志,增强学生学好课程的信心,提高及格率,以更好地服务于专业、服务于后继学习.我们将继续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杨天明,陈智豪,唐孝法.高职数学SPOC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254-255.[2]陈智豪,杨天明.高职院校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等数学分类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J].好家长,2017(6):25-26.[3]陈智豪.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高等数学项目化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7(22):38-39.。
M 60东中部经验丨D本文为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项目《新时代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亲和力创新路径研究》(编号:19JSSZYB027)运用红色资源提升思政课亲和力——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教学为例徐丹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句容 212400)【摘 要】 新时代下的红色资源育人价值体现在精神力量的塑造、理想信念的激发、思想品德的积淀等方面。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运用红色资源不断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做法是:定期组织参观红色基地,创新实践形式、丰富参观教学法;组织学生排演思政情景剧,发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创建农林思政微信公众号,将红色基因留存于文稿上、挥洒于校园间。
【关键词】 红色资源;思政课亲和力;创新途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充分认识和挖掘红色资源的新时代价值,虔诚于将红色资源嵌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提升思政课亲和力,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一、新时代下的红色资源育人价值红色资源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我们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作为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的记录,无论岁月如何更替,无论任务如何转换,无论条件如何变化,红色资源都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巨大精神动力,始终是激励中华儿女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强大精神支柱。
1、精神力量的塑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在多个场合向迸发红色精神的英雄先辈们致敬,表达对红色历史文化的崇敬。
他的每一次虔诚地鞠躬,每一次深情地仰望,都真切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追思、对血性胆魂的歌颂、对红色基因的推崇。
习近平号召:“我们要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业绩。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简介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论坛——草堂论坛()整理发布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茅山校区(挂风景园林学院牌),位于风景秀美的千年古镇茅山镇境内,东临“江东福地”金坛,西依“金陵御花园”句容,南枕“道教圣地”茅山,北接“东方巨龙”沪宁高速。
校区占地250余亩,总建筑面积171400平方米,可容纳3000学生就读。
茅山校区大门
茅山校区整体建筑为新式徽派风格,共有教学楼两幢,学生公寓六幢,办公楼、图书信息中心、食堂、浴室和超市各一幢。
其中第一教学楼
共有18间大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可同时容纳1800名学生上课;第二教学楼共有30间小教室,1间报告厅;一号学生公寓为单元式结构,二号学生公寓为四合院式结构,三号与四号学生公寓为连体式结构,五号与六号学生公寓为独体结构,各公寓间林木错落、花草相间,美观宜居。
整个校区依地赋形,随势造景,漫坡葱茏木之秀,满园翡翠水之灵。
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梦一样的皖南山水,令人流连往返,倍觉气爽神怡。
茅山校区为我院正在建设的“江苏茶博园”四个规划区之一的“茶业科
技硅谷区”。
园区建设总体目标是推进学院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升茶业、旅游两大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实现校地共赢。
茅山校区的如期建成,展示了“江苏茶博园”建设的美妙前景,谱写了我院发展的崭新篇章。
校区建筑错落有致
茅山校区整体建筑为新式徽派风格
整个校区依地赋形,漫坡葱茏木之秀,满园翡翠水之灵
整个校区依地赋形,随势造景
茅山校区一号教学楼
茅山校区二号教学楼景观
茅山校区图书信息中心景观
流淌着灵秀之气的校园
学生公寓林木错落,美观宜居
学生公寓群
学生食堂外景
宽敞整洁的食堂
设施齐备的学生教室
学生在课堂学习场景
学生在图书馆查阅资料
茅山校区运动场
茅山校区篮球场
学生在操场活动
详情请登录: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第一人气论坛——草堂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