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上消化道造影规范化程序
- 格式:pdf
- 大小:3.84 MB
- 文档页数:98
带您了解上消化道造影作者:暂无来源:《祝您健康》 2017年第1期经常有胃病患者怕做胃镜,医生就会建议先做一个上消化道造影,这是一个什么检查?具体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呢?作为一名放射科医生,在此介绍一下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及其注意事项。
造影检查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检查的部位包括口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由于上消化道是由肌肉软组织构成的管道,在X 线下不容易分辨其细微结构。
因此,就要借助在X 线下能够显影的钡剂或碘海醇作为造影剂,来进行造影检查。
消化道造影时观察胃十二指肠的蠕动、收缩和排空,可以发现消化道的一些特征性改变,比如食管黏膜的中断和破坏,此特征是早期食管癌的典型表现。
其他的特征还有食管壁充盈缺损、龛影、软组织块影、食管腔狭窄,蠕动僵硬缓慢等。
这个检查除了可以显示上消化道的外观情况外,还可以显示胃十二指肠里面有没有问题,最常见的就是胃炎胃溃疡,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中有一个专有名词叫“龛影”。
对于占位性病变也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充盈缺损”。
而在上消化道造影中可以看到的“鸟嘴征”,多是贲门失弛缓症。
这是一种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障碍,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弛缓不全,使食物通过受限,食管扩张。
这种功能性的疾病胃镜检查往往难以发现。
上消化道造影对这个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意事项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一种无创检查。
造影时患者先喝下造影剂,一杯白色的药水,一般是硫酸钡,有时加上发泡剂进行双重对比,能更清楚显示消化道内微小病变。
特殊情况如食管癌术后,看吻合口有无漏,会选用碘海醇。
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前要做一些准备。
造影前需要空腹,一般禁食禁水6 小时,检查前3 天不服铋剂、钙剂等高原子量药物,以免残留于胃肠道影响观察结果。
检查时要去除项链、皮带,取出上衣口袋内的金属物品,不能穿有金属的上衣,女性患者应去除胸罩。
不宜人群尽管这是一种无创无痛苦的检查,但是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医生叫喝药水的时候就喝,并且还要转几个体位观察,所以因为疾病无法配合做动作的患者,这个检查就没法做了。
胃肠及造影检查操作规程
1.阅读检查申请单: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内,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门诊号、病区、床位号及收费情况,了解患者病情,明确检查部位、检查方法和检查目的。
2.机器设备检查:按检查申请单的检查要求,确认机器的功能运行情况。
3.观察患者的病情: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体质,严格掌握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准确评估患者接受检查的耐受程度;如遇特殊病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征求申请医师的意见后确定是否继续检查、检查方法和检查时间。
4.患者准备:根据技术要求确认患者的检查前准备情况,如禁食、清洁洗肠、造影剂过敏试验等;去除一切影响图像的物品,如发夹、金属饰物、膏药敷料等,有条件者应换上专为患者准备的衣服。
5.说明检查过程:向患者详细介绍检查方法和检查过程,以及有无不适的感觉。
上消造影操作流程
上消化道造影通常是指上消化道钡剂造影,以下是一般的操作流程:1.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上消化道造影前,患者需要提前禁食禁水一定时间(通常为6-8 小时),以确保胃肠道内没有食物残留。
此外,可能需要告知医生任何相关的健康问题、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过敏史。
2. 服用造影剂:患者需要喝下一种含钡的造影剂。
造影剂通常是一种白色的液体,味道有点咸。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来确定服用的剂量。
3. 拍摄X 光片:在服用造影剂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不同体位的X 光拍摄。
这些体位可能包括站立、仰卧、侧卧等,以全面观察上消化道的情况。
医生会在X 光机下观察造影剂通过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
4. 检查过程:在拍摄X 光片的过程中,患者可能需要配合医生的要求,如吞咽、改变体位等。
整个检查过程通常需要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患者的配合和上消化道的通畅情况。
5. 结果解读:医生会根据拍摄的X 光片来分析上消化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他们会观察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轮廓、蠕动情况、是否存在异常狭窄或扩张等。
6. 后续处理:检查结束后,患者通常可以逐渐恢复饮食。
医生会根据造影结果给出诊断意见,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可能会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或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上消化道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但它也有一些局限性。
对于某些疾病,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胃镜、CT 等)来进行综合诊断。
在进行上消化道造影前,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配合检查过程,并告知医生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
如果对检查过程有任何疑问,建议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
上消化道造影上消化道造影介绍: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是指十二指肠以上部分的消化道造影,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的部位包括口咽、食管、胃和十二指肠。
造影时多吞入造影剂,也就是病人所说的“吞白药水”。
目前最多采用的是钡剂,如硫酸钡,加入阿拉伯胶制成钡胶浆糊剂,有时加上发泡剂进行双重对比,能更清楚显示消化道内微小病变。
上消化道造影正常值:吞钡正位观察,上方正中透明区为会厌,其两旁充负的小囊状结构是会厌�G,会厌�G外下方较大的充钡空腔是梨状窝近似菱形且两侧对称,两侧梨状窝中间的透明区是喉头,勿误认为病变。
梨状窝向中线汇合,向下引入食管,汇合处有生理狭窄区,长约1cm,相当第6颈椎水平。
侧位观察,会厌�G在上方偏前,梨状窝则在下方靠后。
吞咽时梨状窝收缩,上移且变小,静止时较宽大。
梨状窝内钡剂多为暂时充盈,片刻即排入食管。
吞钡后正位观察,食管位于中线偏左。
轮廓光滑整齐,管壁伸缩自如,宽度可达2~3cm。
右缘可见主动脉弓和左主支气管压迹。
右前斜位是观察食管的常用位置,在其前缘可见三个压迹,由上到下为主动脉弓压迹和左心房压变迹。
胃的粘膜像皱襞间的沟内充钡,呈条纹状致密影。
皱襞则为条状透明影。
胃小弯的皱襞平行整齐,向大弯处逐渐变粗而呈横向或斜行。
胃底皱襞较粗而弯曲,略呈网状。
胃窦粘膜皱襞主要与小弯平行,有时亦可斜行。
胃粘膜皱是可塑的,可以自行改变其形状。
胃粘膜下层的厚度、粘膜肌层的张力及肌层的收缩与舒张以至服钡多少、加压轻重等对粘膜皱臂的粗细和走向都有影响。
一般胃体部粘膜皱襞的宽度不超过5mm。
低张造影时,十二指肠管径可增宽一倍,羽毛状皱襞消失,代之以横行排列的环状皱襞或呈龟背状花纹。
降部内缘可较平直或略凸,有者可在内缘中段交界有一肩样突起,称为岬部,为乳头所在处,其下的一段较平直。
平直段内可见纵行皱襞。
十二指肠乳头易于显示,位于降部中段的内缘附近,呈圆形或椭圆形透明区,一般直径不超过1.5cm。
上消化道造影护理记录
1. 患者解饮食禁忌,根据医嘱提前空腹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和液体,只能饮用清水。
2. 患者到达检查室后,询问患者有无食物或药物过敏史,并记录相关信息。
3. 给患者提供一次性口罩,要求其佩戴口罩,以减少传染风险。
4. 患者更衣并脱去所有金属饰品,以避免对X线造影产生干扰。
5. 在检查前,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以及可能的不适感,以获得患者的合作。
6. 给予患者适量的清水,以保持患者的水分摄入。
7. 帮助患者就位,正确调整仰卧位,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8. 给患者注射口服造影剂,注意剂量和速度,避免过敏反应发生。
9. 在注射造影剂前和注射过程中,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等,并及时报告医生。
10. 在造影剂注射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红斑、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如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医生。
11. 检查结束后,清理检查室,消毒检查器械和设备,确保下一位患者的安全。
12.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注射剂量、可能的不良反应和观察结果等,作为后续医疗工作的参考。
胃肠双对比造影操作规程
【检查前准备】
1. 检查前三日及检查期间禁服任何对胃肠道机能有影响的药物。
2. 检查前一日晚餐后禁食水。
【检查方法与步骤】
1. 检查前应常规行胸腹透视,了解患者病史及一般准备情况,是否有造影禁忌证发现有幽门梗阻者,应抽净胃液。
2. 除去患者身上影响X线穿透力的物体。
3. 造影时先嘱患者口服适量发泡剂,再口服50-100毫升调制浓度为160-200%硫酸钡混悬剂,取右前斜位,观察食道及贲门情况。
卧位下转体位,使钡剂均匀地涂布于胃壁黏膜上,在透视下行多体位多种手法的观察,并辅以必要的摄片,一般需摄仰卧位、俯卧位、立位、左右斜位,压迫点片等11-13副图像。
4. 疑有小肠病变者,可再服100-200毫升钡剂,应每隔15分钟或半小时直至钡剂充盈回盲肠部,若仅怀疑回盲有问题时,可予服钡剂后4-6小时仅作回盲部检查。
5. 结肠是否需追查,应根据情况决定,必要时建议另行钡剂灌肠检查。
6. 检查完毕,即可进食。
【禁忌证】
1. 上消化道出血期间暂不宜检查。
2. 肠梗阻、急性胃肠道穿孔,禁作检查。
3. 急性胃肠炎恢复前不作检查。
婴儿、儿童上(全)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广州妇儿中心MR婴儿、儿童上(全)消化道造影检查的标准操作流程1. 评估病情:a) 核对病人(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及检查编号);b) 询问病人一般情况(病人营养状态,有否上感、发热)c) 询问准备情况(禁食时间视患者年龄而定:新生儿和婴幼儿禁食2-3小时,较大婴儿和儿童禁食4小时。
青少年应禁食至少6-8小时。
急诊检查由放射科医生决定执行较短的禁食时间。
)d) 询问病史(起病时间、腹痛或呕吐否,呕吐量及呕吐物颜色等)。
;e) 检查病人(一般情况、呼吸)适应症:i. 上消化道造影的适应症包括相关的病史和症状,如(但并不仅限于):a.腹部疼痛;b、上腹部不适;c、体重减轻或生长发育受限;d、先天性综合征或肠旋转不良相关的异常;e、慢性或复发性呼吸道疾病,包括咳嗽;f、威胁生命的急症。
“ALTE”涉及呼吸停止或微弱呼吸的鉴别诊断(呼吸暂停、虐待儿童、吸引术等);g、术前评估;h、术后评估;i、腹部肿块;j、呕吐;k、上消化道出血的症状或体征。
ii. 上消化道造影有助于诊断和评估许多疾病,如(但不仅限于):a、肠旋转不良;b、食管裂孔疝;c、怀疑或已知的胃炎或十二直肠炎;d、超声无法检测的幽门狭窄;e、幽门或高位肠梗阻;f、消化道溃疡;g、十二指肠穿孔或壁间血肿;h、膈疝或食管裂孔疝,包括复发性;i、肿瘤。
f) 禁忌症:未做好检查前准备,有高热、腹部压痛及肌紧张,肠梗阻出现并发症时、腹膜炎、肠坏死、消化道穿孔者。
2. 知情告知:a) 告知病人家属本检查的优点及必要性。
b) 向病人家属解释检查流程及告知病人家属需要配合的方式方法。
c) 告知上消化道造影剂使用过程可能出现的主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d) 签署特殊检查知情同意书:由父母、法定监护人签署3. 检查前准备:a) 急救设备——中心供氧、负压吸痰器b) 患者准备——患者去除上衣,仰卧于检查床上,家属穿防护服并固定患儿手足。
上消化道气钡造影须知
一.食道造影.
1.常规食道造影适应症:食管肿瘤、憩室、静脉曲张、异物、炎症,
食道裂孔疝、会厌症阳性、食道失弛缓症、食管临近器官病变如胸部.心脏、主动脉、纵膈等疾病。
2.禁忌症:无绝对禁忌,单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时和食物气管管瘘
时慎重。
3.食管造影检查方法:胸腹透视或拍片,口服产气剂、稀钡。
二.胃及十二指肠低张双对比造影(即上消胃造影)
适应症:适用于胃癌、十二指肠癌、胃炎、胃憩室、胃息肉、胃结石、胃粘膜脱垂、胃扭转、胃结核、胃内异物、贲门失弛缓症、贲门反流、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十二指肠壅积、十二指肠结核等疾病。
三.禁忌症:上消化道穿孔;肠梗阻;肠道大出血后一周之内,潴溜液较多不能检查。
四.造影前患者的准备工作:检查当天早上禁水食物,必须空腹,11点以后胃内产生大量潴溜液停止检查。
上消化道造影注意事项上消化道造影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用于诊断胃部、食道和十二指肠等消化道相关的疾病。
在进行上消化道造影之前,需要患者注意一些事项,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上消化道造影的注意事项:1. 患者需要提前空腹。
通常,患者需要在检查前8-10小时不进食,以确保消化道内没有食物残渣,以便更好地观察上消化道情况。
如果有其他补充检查需要的话,医生可能会让患者空腹更长时间。
2. 患者需要停止进食和饮用含有色素的食物和饮料。
含有色素的食物和饮料可能会影响上消化道造影的效果和解读。
患者应该在检查前的24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色素的食物和饮料,如草莓、胡萝卜、柠檬汁等。
3. 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有关自身病史和用药情况。
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造影剂的吸收和排出,从而干扰检查结果。
因此,患者需要告知医生是否在使用抗生素、降压药、抗凝药等药物,以便医生决定是否需要暂停使用或调整药物。
4. 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指示做好肠道准备工作。
有时候,医生会要求患者在检查前进行肠道洗净,以确保消化道内没有食物残留物。
肠道准备可能包括使用泻药、饮用清晰液体等。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执行。
5. 患者需要保持放松和配合医生的操作。
上消化道造影通常是通过饮用一种带有造影剂的溶液来进行的。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饮用溶液,并且需要注意不要呛入气管。
此外,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更换不同的体位,以便医生观察不同的角度。
6. 患者需要及时告诉医生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
在上消化道造影的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症状。
如果患者感到非常不适,应立即告知医生。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观察自身是否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如皮肤发红、呼吸困难等。
总之,上消化道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但在进行检查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患者需要提前空腹、停止摄入含有色素的食物和饮料,告知医生有关病史和用药情况,配合医生的肠道准备工作,保持放松和配合医生操作,并及时告知医生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
儿童消化道造影检查需知1.胃肠造影室检查时间:门诊:周一—周五上午7:30—12:00,下午14:00—17:00;急诊:每天下午17:00—次日晨8:00。
2.造影剂(主要用于食管及胃肠道造影):钡剂:硫酸钡(首选),疑有胃肠道穿孔、肠梗阻等患儿禁用,不需另外开取;碘剂:碘海醇,适用于新生儿或钡剂禁忌症患儿,需另外开取。
3.患儿及其陪同家长(至少两名,孕妇及哺乳者禁入)于上午7:30直接到放射科门诊三楼第四检查室排队等候检查。
因患儿自主能力差、配合欠佳,所以需两名家长分别扶稳、按牢患儿上肢及下肢,以免影响检查效果、拖延检查时间,造成患儿不必要的X线照射。
4.检查前准备:患儿检查前晚应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当天检查前4小时禁止喂食、喂奶、喝水。
灌肠患儿检查前晚使用开塞露清肠。
申请单注明需碘海醇造影的患儿家长应携带碘海醇20ml或50ml及注射器,所有检查患儿家长应携带卫生纸,上中/全消化道造影检查另需携带患儿自用的水杯、勺子(吃奶的患儿请自备空奶瓶)。
5.检查室中准备:患儿家长将准备好的奶瓶、勺子、卫生纸、药水及注射器等交给检查医生;配合医生除去摄片部位周围影响观察及操作的衣物、饰品等,灌肠患儿需脱去裤子及尿不湿。
将患儿按头里脚外的方向放在检查床上,两名家长轮流穿上防辐射服,按照医生指示分别扶住患儿肩膀及膝盖,尽可能固定患儿避免其摇晃摆动。
6.检查过程中,请按照检查医生的指示服用造影剂及在检查床上移动方向。
部分上中消化道造影及全消化道造影需要多次进入检查室内进行摄片,以观察不同时期造影剂的通过情况,因此每次摄片结束后请继续在门外等候下次摄片,待检查医师告知检查结束时,方可离开。
部分患儿因拒喝造影剂、钡剂漏出等自身条件原因影响检查及诊断,甚至导致检查失败。
此种情况下,检查医生会向患儿家长说明情况,如无法完成检查,请与临床医师沟通,改换其他检查方法。
7.消化道造影取报告时间:病房:无需自取,有专人送;门诊:上午检查者下午14:00取,下午检查者17:00前取;急诊(空气灌肠、气管透视等):即时发放。
食管造影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食管造影操作流程如下:①术前准备:患者需空腹至少6-8小时,解除身上金属饰品,告知医生过敏史,进行必要的术前指导。
②造影剂准备:选用硫酸钡混悬液作为常用造影剂,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和稠度。
③体位摆放:患者通常采取站立或仰卧位,头部稍微后仰,以便于造影剂顺畅通过食管。
④口服造影剂:在X射线透视下,患者分次吞服硫酸钡混悬液,医生观察吞咽动作及造影剂通过情况。
⑤动态观察:随着造影剂下行,动态观察食管的形态、运动功能,注意有无狭窄、扩张、异常充盈缺损等。
⑥多角度拍摄:调整X射线机角度,获取前后、侧位等多视角图像,全面评估食管结构。
⑦特殊检查:必要时进行吞咽压力测试,或对疑似病灶加压、变换体位进行详细观察。
⑧结果分析:检查完毕后,医生综合分析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作出诊断结论。
⑨后续指导:检查后,指导患者适量饮水,观察有无不适,必要时安排进一步检查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