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界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自然界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自然界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自然界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自然界十种奇特紫色动物

1.紫色海蜗牛这种贝类动物的壳又薄又轻,一般为紫色、白色和淡蓝色,陀螺形。触角分叉,眼几近退化。这种动物的足部能够分泌出粘液而形成浮囊,它就是借助浮囊过着与众不同的既逍遥自在又充满风险的浮游生活。在远洋途中它通过拟态和保护色来达到防御敌害的目的,那蓝紫色的贝壳和大海混为一体,使敌人很难发现。紫色海蜗牛不仅仅是雌雄同体,而且它们生下时是雄性,在成长过程中会变成雌性。更为神奇的是,当这种海蜗牛处于雄性阶段时,它们甚至没有阴茎。雄性海蜗牛将它们的精子包成一束,或许会恰巧跳进雌性海蜗牛体内。之所以说这一过程是“碰巧

”,是因为海蜗牛眼睛已经退化,它们看不清外部世界2.紫色甲壳虫紫色甲壳虫非常罕见。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甲壳虫显示的是并不是纯种的紫色,而是一种彩虹色。其实紫色帝王蝶也显示的是一种彩虹色。这种珠宝般美丽的昆虫显示的是一种混杂有蓝色、绿色和紫色的彩虹色.利用颜色来伪装自己,逃避天敌的捕杀,或者引起同类的注意。不过人类的眼睛对紫外线无法识别,因此看起来是紫色的动物其实并不是其真实色彩的反映。3.紫色帝王蝶在英格兰南部、欧洲大陆大部以及亚洲北部都有分布,最东在朝鲜半岛还有分布。紫色帝王蝶的紫色取决于每个人的感官。这种蝴蝶的

翅膀上表面覆盖着透明鳞片,鳞片反射光线形成干涉图形,让我们的眼睛和大脑误以为紫色。从特定的角度来看,紫色帝王蝶展现出高贵的紫色。紫色帝王蝶通常生活在森林的树冠上,不过雄性蝴蝶会来到森林的土地上,或来到路边寻找矿物质。矿物质的来源是动物的新鲜粪便,或者含有矿物质的路边小水坑。4.赭色海星海星有许多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包括令人惊奇的紫色。一些海星之所以呈现神奇的紫色,其中原因可能是由于蓝绿色海水过滤掉阳光光谱中的红色

部分,因此在陆地上呈现紫色的海星在水下看起来更加隐蔽。最为常见的紫色海星其实是“赭色海星

”(Ochre Sea Star),这种海星发现于太平洋潮间带海域的岸边。尽管紫色海星外骨骼含有钙化合物,但是研究表明它们不会受到因全球变暖导致的海水酸性上升的影响。如果你喜欢美丽的海星的话,这无疑是个好消息。5.美国草莓原产于印度洋西部红海珊瑚礁海域,肉食性,可喂以动物性饵料以及人工饲料,适合于水温26度,海水比重1.028,水量60公升以上的无脊椎水族箱,最大体长可达6公分。幼

鱼外观优美亮丽,仿捶体形,体色缤纷多彩。它们从外形上大部分极象雀鲷属鱼,但却有明显不同的是,该科鱼雌雄相差明显,主要表现为体色上,没有雀鲷属鱼那么活泼,其它基本相似。该鱼科大多是双性、雌雄同体。

人工饲养环境:

在水族箱中,非常好看的品种,是点缀单调造景缸中最佳调色剂。但是建议不要过多数量,使得造景缸看上去过于枪眼,失去自然的味道。它们也属较易养的品种。食物以动物性饵料及人工饲料,适合于比重为1.022 ;水温为26度的水族箱。6.紫蛙紫蛙就是全身紫色的一种蛙,属于一个仅存于塞舌尔群岛的蛙类,嘴与猪十分相似,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4米深的地下度过。这种蛙属于生活在远古恐龙时期的一种特殊蛙类的分支种类。紫蛙之所以2003年才在印度发现,

是因为它们生活于地下,只会在雨季的时候现身两周,其它时间一直过着隐身的生活。紫蛙(Purplefrog)自然界中堪

称活化石的动物,迄今只发现的紫蛙.2003年在西印度被

发现,专家认为,紫蛙之所以迟迟没被人发现,是因为它们生活于地下,只会在雨季的时候现身两周,其它时间一直过着隐身的生活。紫蛙最显著的特征是其尖尖的口鼻部,它属于一个仅存于塞舌尔群岛的蛙类。塞舌尔群岛大约在一亿年前同印度分离。物种历经数百万年进化,几乎没有任何变化。也许,在幸运之神的眷顾下,纵然人类灭亡了,这些活化石仍会存在下去。经DNA分析表明,这种蛙不仅是早先未曾

发现的蛙类,而且还隶属于一个未知蛙科。目前,人们发现世界上有4800种蛙类,隶属29个蛙科。科学家将其命名为“Nasikabatrachus sahyadrensis” 呈亮紫色,嘴与猪十分相似,看起来像一个饱满的李子。根据科学家分

析,这只蛙属于生活在远古恐龙时期的一种特殊蛙类的分支种类。紫蛙之所以2003年才在印度发现,是因为它们生活于地下,只会在雨季的时候现身两周,其它时间一直过着隐身的生活。于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10月17日)在印度喀拉拉邦高止山脉西部被科学家发现。对于科学家来说,高止山脉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经DNA分析表明,这种蛙不仅是早先未曾发现的蛙类,而且还隶属于一个未知蛙科。目前,人们发现世界上有4800种蛙类,隶属29个蛙科。科学家将其命名为

“Nasikabatrachussahyadrensis”,它最近的亲缘关系是生活在印度洋塞舌尔的

“sooglossids”蛙。这两种蛙类都是白垩纪时期一种特殊蛙类的分支。这种奇怪蛙类的发现者是弗兰克-博斯苏怀特(FrankyBossuyt)和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SDBiju,此项发现刊登在《自然》杂志上。他们在杂志中指出,“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发现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恐龙时代的蛙科可能有许多分支种类,目前我们仅发现在塞舌尔的四个种类,以及新近在印度发现的一个种类。

”7.靛青蛇靛青蛇属于游蛇科(Colubridae),学名Drymarchon corais。分布在美国东南部至巴西一带,是北美洲最大的蛇,也是游蛇科中最长的蛇之一。以小型脊椎动物(包括毒蛇)为食。取食方法为用上下腭咬死或将身体盘起来

压死猎物,而不靠身体的缢缩。自卫时发出嘶嘶声,摆动尾部,但不进攻。可与沙龟同居一洞,常称沙龟蛇。目前这种蛇生存的数目很少,被列为濒危种。这种蛇有着光滑的鳞片,能够反射阳光形成彩虹色,看起来呈深紫色。随着外界光线的改变,这种蛇的颜色也发生改变。8.北美洲紫燕北美洲紫燕是美国人最为喜爱的鸟类之一,同时这种鸟也喜欢人类。北美洲紫燕完全以昆虫为食,因此不要费心为它们准备谷物。如果你为这种鸟儿提供了安全的栖居场所,它们也会给你很大的回报:吃光花园里可恶的害虫。9.紫色松鼠大自然中的松鼠并不是紫色的,因此当人们发现一只紫色的松鼠时,肯定会大为吃惊。在英国汉普郡一座小镇,人们就发现了一只神奇的紫色小松鼠,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彼得”。英国汉普郡一所小学的师生近日在校园里发现了一只紫色松鼠,科学家称松鼠皮毛呈现紫色的原因目前还无法得知。英国《每日电讯报》2008年12月22日的报道称,这只名叫Pete的紫松鼠的皮毛颜色不是染上去的。

“我们开始以为它身上的紫颜色是染的,但你凑近看会发现它混身上下都是紫色,皮也是紫的,而不是你想象的某个部位可能被染过,这真是个谜。”学校的英文教师爱德华兹说。野生动物专家克里斯·拉克姆也称自己以前从未见过紫色松鼠。但克里斯认为,春天来临时Pete 会脱毛并失去紫色皮毛。“松鼠会吃任何东西,即使

它们明知道某些东西不能吃。Pete可能吃了装有紫颜色的墨盒结果导致皮毛变成紫色。”但克里斯也不排除这只紫松鼠可能掉进了一个盛满紫色溶液的桶里,结果导致皮毛完全变紫。10.紫色北极熊一只名叫Pelusa的雌性北极熊由于接受了一种特殊的皮肤问题治疗方法,整个身体变成了紫色。

这吸引了大量游人前往阿根廷Mendoza城动物园观赏,幸运的是几天之后这只北极熊的皮肤颜色恢复了原状。紫色北极熊可不是染出来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北1100公里外的一家名叫Mendoza的动物园最近出了一只紫色的北极熊。据当地的兽医介绍,这只原本也是长着一身浓厚白毛的14岁雌熊叫Pelusa,是接受了皮肤病治疗后才改变毛发颜色的。兽医相信一个月内Pelusa的毛发将重归正常。

世界十大最恐怖海洋生物

世界十大最恐怖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是指海洋里的各种生物,包括海洋动物、海洋植物、微生物及病毒等,其中海洋动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包括各种螺类和贝类。有脊椎动物包括各种鱼类和大型海洋动物,如鲸鱼,鲨鱼等。你见过的海洋生物肯定都是很可爱,很惹人喜欢的,然而留学要为大家介绍的是世界十大最恐怖海洋生物,你一定没见过吧? 1.大乌贼 由于生活在太平洋幽深的海底,人们对神秘的“大乌贼”了解得并不多。而在水手们之间流行的一个传说让这种神秘显得更加具有传奇色彩:它们巨大的触须能够从海床直接延伸到海平面,它们强有力的吸盘可以撕裂船身。据悉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最大的大乌贼,体长可达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的性情极为凶猛,以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能与巨鲸搏斗。事实上,“大乌贼”一般最大可以长到18米长900公斤重。 2.抹香鲸 抹香鲸是齿鲸中体型最庞大的一个物种,头极大,前端钝,所以又称为巨头鲸,也名真甲鲸,成年抹香鲸体长18~25米,体重20~25吨。它主要栖息于南北纬70°之间的海域中。 身体粗短,行动缓慢笨拙,易于捕杀。现存量由原来的

85万头下降到43万头。 3.红王蟹 红王蟹的学名叫堪察加石蟹,重量可达10公斤,巨大的钳子能一下夹掉人的手指。展开身长米、重达10公斤的红王蟹能够给海洋世界里的其他生物带来巨大的灾难。红王蟹成群结队,疯狂吞吃蛤和各种贝类动物,也吃海藻、死鱼和鱼卵。 4.琵琶鱼 面相易怒的琵琶鱼生活在世界上“最不好客”的环境——洋底的漆黑之中。琵琶鱼(学名鮟鱇),又称“电光鱼”,是一种生活在海洋里的形状怪异的鱼类。体长一般为45厘米,最长可达2米。尾根与鱼身衔接处长有一排锋利的刺,刺尖可产生毒液。从鱼体的背面俯视,很像一把琵琶,故称“琵琶鱼”。 5.虎鲸 强有力的虎鲸以其他鱼类、海豹甚至是鲨鱼为食,它们能够将冰面上的海豹、飞行中的海鸟拖到海里。 6.尖牙鱼 这种拥有可怕长相的怪鱼生活在热带和冷温带水域,不过我们基本上不可能和它们在海里“偶遇”,因为它们大多生活在5000米深的海底。 7.蓝环章鱼

小学英语单词:颜色,动物,数字(1-100)

英语单词 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5 five 6 six 7 seven 8 eight 9 nine 10 ten 11 eleven 12 twelve 13 thirteen 14 fourteen 15 fifteen 16 sixteen 17 seventeen 18 eighteen 19 ninetee 20 twenty 21 twenty-one 22 twenty-two 23twenty-three 24 twenty-four 25 twenty-five 26 twenty-six 27 twenty-seven sixty 28 twenty-eight 29 twenty-nine 30 thirty 31thirty-one 32 thirty-two 33 thirty-three 34 thirty-four 35 thirty-five 36 thirty-six 37 thirty-seven 38 thirty-eight 39 thirty-nine 40 forty 41 fourty-one 42 fourty-two 43 fourty-three 44 fourty-four 45 fourty-five 46 fourty-six 47 fourty-seven 48 fourty-eight 49 fourty-nine 50 fifty 51 fifty-one 52 fifty-two 53 fifty-three 54 fifty-four 55 fifty-five 56 fifity-six 57 fifity-seven 58 fifty-eight 59 fifity-nine 60 sixty 61 sixty-one 62 sixty-two 63 sixty-three 64 sixty-four 65 sixty-five 66 sixty-six 67 sixty-seven 68 sixty-eight 69 sixty-nine 70 seventy 71 seventy-one 72 seventy-two 73 seventy-three 74 seventy-four

实验动物练习题

二、判断是非 1.凡用于科学实验的动物称实验动物。( X) 2.实验动物都是哺乳动物。( X) 3.实验动物学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 4.实验动物学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学科。(√) 5.近交系动物、免疫缺陷动物和悉生动物的培育成功为实验动物学独立于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 ) 6.1907年Little首次成功地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近交系小鼠DBA。( X ) ※7.动物在没有肠道菌参与条件下不能生存。( X ) ☆8.全国第一次实验动物工作会议于1982年在云南西双版纳召开。(√) ☆9.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成立于1987年。( X ) 10.1988年,我国第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委颁布实施。(√) 1.无胸腺裸鼠属近交系动物。(X) 2.悉生动物的内脏器官都比普通动物小。() 3.只有豚鼠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C,故豚鼠成为目前唯一用于实验性坏血栓病的动物。(X) 4.封闭群动物不属于同基因型动物,故其群体内个体之间杂得不一样。(X) 5.大鼠比小鼠更容易攻击人,同类之间的斗殴倾象也比小鼠严重,故不可将多只雄鼠同笼饲养。(X) 6.家兔属于刺激性排卵动物,即雌免只有在交配后25~27小时才排卵。(X) 7.使用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将实验动物应用动物实验中去的最主要的方式。() 8.下列实验动物中,妊娠期最长的是家兔:大鼠、小鼠、豚鼠、家兔。(X) 9.同一杂交群内动物个体之间也可以进行细胞、组织、器官和肿瘤的移植。(√) 10.在实验动物的微生态模式中,无菌动物代表正常的健康无病模式。() 11.在多基因性问题的研究中,杂交群动物比封闭群动物更能较好地代表自然群体的实际情况。(X) 12.近交系,杂交群和突变系动物都属于同基因型动物。() 13.杂交群属于同基因型动物。(√) 14.豚鼠是实验动物中血清补体含量最多的动物。(√) 15.小鼠骨髓为红髓,可终生造血。(√) 16.大鼠、家兔、豚鼠和小鼠中,妊娠期最长的动物是家兔。(X) 17.清洁级动物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动物。(X) 18.选择基因型一致或相似的实验动物做实验是保证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再现性的重要措施。( 1.种是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的基本单位。(X ) 2.C57BL/6是近交系小鼠的一种品种。(X ) 3.A/He(F87)是指近交到87代由Heston培育的A品系的亚系。(√) 4.近交系小鼠由于饲养环境改变或某些技术性处理(如胚胎移植)而发生某些生物学特性 变,由此改变的生物学特性都是可以遗传的。(X ) 5.近交系小鼠的近交系数应大于98.6%。(√) 6.同源突变近交系与同源导入近交系的不同之处在于与原来那株近交系相比较,前者是一 染色体片段的差异,后者是一个位点单个基因的差异。(X ) 7.当同源突变近交系和分离近交系相同位点的突变基因都为杂合状态时,区别两者的方法 看培育过程。(√) 8.重组近交系动物是由杂种F1代动物兄妹近交20代以上培育而成(X ) 9.两个不同的近交系动物杂交,可培育出两个不同的杂种F1代动物。(√) 10.BALB/c小鼠、ICR小鼠的基础群饲养在同一房间内,由于饲养人员的管理失误,导致ALB/c小鼠的遗传组成改变,称之为遗传漂变。P27 ( )

十大特种旅游线路

十大特种旅游线路 线路一: 游走在野性乐园的边缘——阿尔金山自驾游 第一天:-飞-乌市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环山带水,沃野广袤,世居在这儿的人们称之 为“优美的牧场”。我社为客人每人赠送一顶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维吾尔族小花帽。 接机后车往市内,入住酒店 第二天:乌市-库尔勒-尉犁550KM(8-10H) 早餐后开车前往尉犁罗布人村寨,途中可观赏博斯腾湖的水鸟、苇沼地等自然景观,并参观罗布人村寨。 第三天:尉犁-若羌330KM (218国道) 一路上可以观赏到大西海子水库、塔里木河下游天然胡杨林带、塔克拉玛干沙漠北 缘、砖砌公路遗迹等自然景观。 第四天:若羌-依吞布拉克250KM 这一段要经过库木达坂和地势险峻的塔什达坂。全程以盘山公路为主。塔什达坂是 跨越阿尔金山主山脊的要冲,海拔约4200米,顶部有狭小的停车平台。站在达坂 顶部,可以北望塔里木盆地南缘的绿洲与隔壁,南望阿尔金山山间柔美的谷地。达 坂两侧为幽深曲折的盘山公路,幸运的话,还可以在这里看到盘羊。 依吞布拉克是个矿区小镇,“布拉克”在维吾尔语中本是“泉”的意思,但在这里 却找不到泉的感觉。依吞布拉克的经济支柱——石棉矿,使整个镇子笼罩在灰色的 粉尘之中,几公里长的山沟连同它的天空形成了一条死灰色的长带,镇上的男男女 女无一例外的都戴着大口罩。 第五天:依吞布拉克-祁曼塔格乡260KM 这一段除了最初的五十公里外,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路,属于旅程中最为艰难的路段。 特别提示:由于已经进入自然保护区的外围缓冲区,途中偶尔会与野牦牛或藏驴遭 遇。在之后的几天,他们还会以更大的密度出现,因此不要流连于此,否则当天无 法赶到目的地——祁曼塔格乡。 当地设有派出所,应前往打招呼 第六天:祁曼塔格乡-鸭子泉220KM(10H) 祁曼塔格乡是保护区内一个依山傍湖的居民区,十余户人家,环境极为幽静。当地 居民以恬静的牧业生活为主,商业气息很淡。阿牙克库木湖北岸至鸭子泉之前横亘 着祁曼塔格山脊,有高耸的达坂需要翻越,路况极差,在险峻地段应下车步行。在 祁曼塔格乡西南侧有宝蓝色的阿拉尔湖。秋天,黎明即起,有大群水鸟在湖面翻飞 喧闹,湖边结着晶莹的冰凌。祁曼塔格乡至鸭子泉路段是此行的关键路段。大沙泉、大沙河、高山草甸、沙湖相间的自然景观甚为奇特,各种水禽沿河湖栖息,成群的 藏野驴出没于旷野中。鸭子泉为自然保护区要冲之一,设有自然保护区哨所,到此 应出示出入保护区的许可证。 第七天:鸭子泉-依吞布拉克160KM(5H)

十大奇特海洋动物

十大奇特海洋动物 1、雀尾螳螂虾 印度尼西亚巴里岛的水域是这种鲜为人知的生物——雀尾螳螂虾(Odontodactylus scyllarus)的栖息地。本种虾体色褐绿,身上布满白色横纹,胸前大螯钩有很大的弹出力量,能在瞬间挥动它那棍子般的前螯砸向猎物。最新研究显示,雀尾螳螂虾的视觉有独特之处:它能够看到其他动物所无法看到的“另一个世界”。螳螂虾具有第四种类型的视觉系统,拥有能够察觉圆偏振光的能力,通过这种视觉系统可秘密地进行交流沟通。

2、豆丁海马 豆丁海马(侏儒海马)因其迷你的体型而得名。它们一般具有鲜艳的体色,可以很好的隐藏于珊瑚之中。豆丁海马大多生长于西太平洋一带的珊瑚区内,成鱼都不会超过2.5厘米。由于其体型极之细小,伪装本能亦十分强,一般潜水员都很难察觉到它的存在。

3、意大利面虫 意大利面虫也叫做扁蛰虫和水母虫,此虫如其名,将触须伸向四周捕获食物。

4、海蛞蝓正在吞噬被囊动物 海蛞蝓(Nudibranch)又称海兔子,属裸腮类。是甲壳类软体动物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在弱肉强食自然界里,身体柔软的海蛞蝓很容易受到侵害。它们利用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迷彩服”保护自己,以艳丽颜色警告其他生物。海蛞蝓是雌雄同体的,身上有雌雄两种性器官,能同时制造精子及卵子。交配时,一对后鳃动物会互相贴近对方的右边,然后交换精子。受精后,它们会以黏液把卵子黏附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固着在坚硬的岩石表面,形成一条如卷曲丝带状的卵子束.受精卵经2-3个月后发育成成体

5、海参和帝王虾与螃蟹 仔细看这张花毯,你将会发现海参身上的一只帝王虾和一只螃蟹。在这种共生关系中,你能在斐济的彩虹礁看到这一现象,帝王虾和寄居蟹消失隐秘在大豹海参皮肤上豹纹中。海参用它皮肤上的粘液提供食物和伪装保护给这些甲壳类动物,而当它受到威胁的时候,则会把有毒污秽的胃部器官喷射出来,以保护自己。同时,其邻居也不伤害它。

我国特有珍稀动物

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占世界种类总数的10%以上。有160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 01☆大熊猫 【科属】熊科熊猫亚科大熊猫 濒危等级: CITES:附录I

IUCN:濒危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一级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濒危 中国的国宝动物 02☆金丝猴(川金丝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 【金丝猴】(jinsihou)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 【学名】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英文名】Snub-nosed Monkey/Golden Monkey。

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三种(还有一种越南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03☆白鳍豚 【中文名称】:白鳍豚 【俗名】:白豚、白鳍豚、白旗,简称 【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1995年被列为一级濒临灭绝动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特有种】:是

【濒危等级】:极危,可能已灭绝(总部在瑞士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2007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生态环境】:淡水及咸淡水交汇水域 【致危因素】:回游被切断,过度捕猎,环境污染,航运繁忙【保护措施】:迁地保护 【国内分布】:长江(Yangtze River),钱塘江(Qiantang Jiang) [洞庭湖及长江中下游] 【分类地位】: 动物界Animalia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哺乳纲Mammalia 鲸目Cetacea 齿鲸亚目Odontoceti 白鳍豚科Lipotidae 白鳍豚属Lipotes 白鳍豚种L. vexillifer 04☆白唇鹿

世界十大奇特杂交动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动物王国中,有这么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们的父母来自不同的种属,这个群体也就是所谓的动物混血儿。当然,这些混血动物有的是自然交配的结果,有的则是爱管闲事的人类有意为之。总之,它们为动物王国带来了新意和神奇。以下就是10种奇异的混血动物: 1. 虎皮猫 1980年,美国宠物爱好者朱迪-萨金发现自己的两只斑猫拥有非常独特的斑纹。于是,她从印度引进了另一种带有相似条纹的雄猫与自己的斑猫进行交配,出生的混血猫则拥有更为明显、美丽的虎纹斑,这就是最早的虎皮猫。后来,又有培育者引入了孟加拉猫血统,使得虎皮猫外表看起来更具野性,体形更大。如今,虎皮猫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2. 混血骆驼

图中这只混血骆驼(Cama)是由骆驼和南美大羊驼杂交而成。在色彩上,它看起来很像骆驼,但是却没有典型的驼峰。混血骆驼既可以养活,而且繁殖能力很强,它们均有74条染色体。迪拜的骆驼繁育中心一直以来致力于混血骆驼的繁育,他们希望这种混血儿能够在保留骆驼的体形、力量和忍耐力的同时,还能够拥有南美大羊驼的协作气质。首只混血骆驼出生于骆驼繁育中心,被命名为拉玛。然而,不幸的是,拉玛长相非常猥琐,性情暴躁,而且完全没有协作气质。 3. 皮弗洛牛

皮弗洛牛是肉用黄牛与美洲野牛杂交的产物,它被认为是肉类行业最伟大的成就。皮弗洛牛非常温顺,容易喂养。与普通的牛肉相比,皮弗洛牛肉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而且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更低。此外,皮弗洛牛肉味道鲜美,不输于普通的牛肉。早在19世纪中叶,人们首次意识到可以将黄牛与美洲野牛进行杂交,并开始努力将这种杂交技术标准化。最初,这种黄牛与美洲野牛的杂交产物被称为“杂种牛”。1888年的一场大风雪,造成了成千上万头黄牛死亡,这也推动了这种杂交技术的发展。然而,直到近一个世纪后,才出现了这种能养活、繁殖能力更强的皮弗洛牛。 4. 山绵羊

o十种奇特黄色动物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提到黄色,人们可能首先联想到阳光、柠檬或者香蕉,而不会联想到动物。实际上,动物王国也有一大批主打这种暖色调的成员,其中包括甲虫、蝴蝶、蜘蛛、海葵、螃蟹以及鱼类。 1.黄金蛇 黄金蛇

人们看到的大多数黄蛇实际上是白化种蛇 对蛇来说黄色不是一种常见的颜色,潜伏型掠食是它们主要的捕猎方式。人们看到的大多数黄金蛇实际上是白化种蛇,喜欢黄金蛇的美丽、斑斓或者其他特征的人们常把它们作为宠物饲养。虽然有时候它们被归为“黄蛇属”,但是,配图上的黄金蛇更可能是卡拉梅尔缅甸蛇。缅甸蛇的白化变种的白色皮肤上有黄色和橙色花纹,它的眼睛最为特别,据说类似牛奶巧克力的颜色。 2.黄色昆虫

黄色昆虫

黄色则能够让昆虫与所栖息的植物融为一体,避免被捕食者发现甲虫、蝴蝶、蜜蜂等昆虫将黄色作为自己的主打色有很多原因。对于蜜蜂来说,黄色就像是公路赛车比赛中的警告旗,警告潜在捕食者最好离它们远点。对于其它昆虫来说,黄色则能够让它们与所栖息的植物融为一体,避免被捕食者发现。 万礼胡姬花园并非只有绿色和紫色这两种颜色,图片中这只身体小小但又十分显眼的昆虫便用黄色丰富了花园的色彩。它的外壳以及大部分外骨骼含有大量黄色素,除了小腿和复眼外,全身上下就只有黄色这一种颜色。 3.黄蟹蛛

黄蟹蛛 秋麒麟蟹蛛的一大特征当属腹部类似头骨的斑纹

秋麒麟蟹蛛虽然经常以黄色示人,但有时也会“换换口味” 在北美洲的雏菊、秋麒麟等花卉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秋麒麟蟹蛛(学名“Misumena vatia”)的身影。秋麒麟蟹蛛的一大特征当属腹部类似头骨的斑纹。这种贪恋的捕食者选择黄色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们经常伏击体型超过自己的猎物,如此“以小欺大”的本领要归功于惊人的伪装能力,而黄色显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伪装色。 秋麒麟蟹蛛虽然经常以黄色示人,但有时也会“换换口味”。如果选择白花作为自己的领地,它们便会相应地改变体色,与这个新背景相匹配。这种变色通过液态色素从下层“皮肤”流入上层“皮肤”加以实

关于海底动物百科知识大全

关于海底动物百科知识大全 海底动物百科知识大全 1、攻击船只的巨大章鱼 黑暗的深海是一个可怕的地方,那里盛产的生物能够激发许多令人惊恐的故事素材。这里就是我们收集到的真实怪兽,这些动物被称作深海怪兽,它们的体型远比生活在浅水区的亲属大得多。人们尚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巨型动物,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很少会在它们的自然栖息地与它们亲切接触。 2、日本蜘蛛蟹 日本蜘蛛蟹存活在深海的黑暗海底。它的重量能够达到19.96公斤,它的腿部跨度接近4米。它也是拥有悠久寿命的动物,它的寿命能够达到100年。 3、球潮虫 这种巨大的等足目动物是生存有深海中的一种食腐动物。它的体长能达到36.8厘米、重量能够达到6.57公斤。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也是一种美味,有时候会出现在台湾海边餐馆的餐桌上。 4、管虫 假如雨天意外踩碎一只蚯蚓会让你畏缩的话,你不会想要了解这些生活在数千米深海中的成群管虫。这些动物的体长能够超过2米,而且喜爱热液喷口附近极热而且富含硫磺的环境。 5、章鱼 这只75公斤、4米长的章鱼是我们地球上有记载的章鱼,但是也有人称北太平洋的巨型章鱼能够长得更大。雄性章鱼有一条蜷缩在右眼旁边的触手专门用于授精,这就使它看起来只有7条触手。

6、北太平洋巨型章鱼 尽管世界章鱼的称号还有待确认,但是毫无疑问北太平洋章鱼是 一种可怕的杀手,即使是成群的鲨鱼也不安全。 7、鲱鱼王 鲱鱼王最长能够达到11米,而且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为 现存的最长鱼类。尽管它的体型非常巨大,但却很难发觉,直到2001 年人们才拍摄到活的鲱鱼王。 8、大鳍乌贼 这种乌贼长得酷似外星人,它的巨大鳍片有点像小飞象的耳朵, 它还拥有非常长而且极其灵活的触手。 十大令人恐怖海底生物 10、长吻银鲛(Lng-nosed Chimaera) 长吻银鲛 银鲛目(Chimaeriformes) 软骨鱼纲全头亚纲的1目,本目有3科6属约30种。体长60~ 200厘米,雌鱼较大于雄鱼。体延长侧扁。吻短而圆锥形,或延长尖突,或延长平扁似叶钩状,如黑线银鲛。两颌齿呈板型的喙状物。背鳍棘 活动,能竖垂,第二背鳍低而延长,或短而三角形。尾歪形,下叶比上 叶大,尾椎轴稍上翘;或圆形,尾鳍上、下叶约相等,尾椎轴平行;或 线形。 体光滑,有时幼体头及背上具盾鳞。雄体除鳍足外,还具腹前鳍 足及额鳍足。卵大,圆筒形或椭圆形。肠具3~3.5螺旋瓣。心脏的动 脉圆椎具3列瓣膜。鳃丝与鳃间隔几等长。鳃裂4对,外被一膜状鳃盖,后具一总鳃孔。上颌与脑颅愈合。无椎体,脊索不分节地缢缩;腰 带的左、右两半部分分离。无泄殖腔。体内受精。呼吸时水流主流主

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物种

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物种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该网站日前评出全球十大最濒危的稀有动物物种,这些物种随时都有可能从这个地球上彻底消失。这十大濒危动物物种分别是苏门答腊犀牛、西部灰鲸、红狼、西伯利亚虎、黑脚貂、菲律宾鳄、山地大猩猩、恒河鲨、苏门答腊猩猩和加利福尼亚秃鹰。

苏门答腊犀牛(Sumatran Rhinoceros)是世界上体形最小的犀牛,主要生长于印度和东南亚的雨林地带、雾林地带以及沼泽地区。目前,苏门答腊犀牛的濒危程度极其严重。全球仅存6个野生苏门犀群,苏门犀总数估计为300头左右。造成苏门犀处于极度濒危状况的原因有二:其一,就是非法盗猎。盗猎犀牛可

以赚取极高的经济利益。黑市上,一公斤犀牛角价值约为3万美元。其二,人类对苏门犀生存环境的疯狂破坏。此外,苏门犀命中注定要面临绝种,因为动物园中圈养的犀牛很少有成功繁殖的案例。 虽然国际捕鲸委员会于1947年决定开始禁止捕杀灰鲸,

但是遭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疯狂捕杀后的西部灰鲸(Western Gray Whale),其数量一直未能恢复到捕杀前的规模。目前,全球仅存100多头灰鲸,其中只有23头是具有生育能力的雌鲸。俄罗斯库页岛东部沿岸,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西部灰鲸唯一生存场所。然而,它们唯一的生存空间现如今也被石油公司占领。石油公司的勘探和采油行为慢慢将这种体重达30吨的哺乳动物逼入绝境。高密度的地震勘测、海底钻探、重量级船舶航行和空中运输、石油外泄对于西部灰鲸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

与其同宗兄弟灰狼相比,红狼(Red Wolf)慢慢进化得体形越来越小,身材越来越苗条。从晚更新世冰川期侥幸活下来的红狼,如今却无法逃脱现代人的魔掌。红狼曾经广泛分布于美国

实验动物学完整重点

第一章 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特指的是人工培育,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用于生命科学研究、教学、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2. 3.实验动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它包括实验动物的 ?遗传学控制标准 ?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标准 ?设施环境控制标准 ?饲料营养控制标准 实验动物标准化的意义在于用符合标准的实验动物,在标准化饲养、实验环境条件下,所做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时间的先后上,还是在世界的不同实验室里,其实验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4.生命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四个基本条件: AEIR Animal 实验动物 Equipment 仪器设备 Information 信息 Reagent 试剂

5.什么是动物福利?(选择,判断)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6.“3R”原则: Replacement 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Reduction 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Refinement 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第二章 1.近交系(inbred strain)是指采用连续全同胞兄妹交配(brother-Sister inbreeding)20代以上而培育成的动物。 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1)基因的纯合性(近交系动物的每个个体) (2)遗传组成的同源性(一个近交系动物的所有个体) (3)遗传组成的独特性(不同近交系比较) (4)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不同近交系比较) (5)遗传的稳定性(所有近交系) (6)表现型的一致性(同一近交系个体间) (7)背景资料的可查性 (8)国际分布的广泛性(定义+特点=简答,分开是小题) 2.封闭群(closed colony)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的动物群体。 3.杂交群动物 由两种不同的近交系杂交所繁殖的第一代杂交动物称为杂交群(Hybrid),又称为系统杂交动物,或“F1”代。 杂交群动物的双亲来自两个不相关的近交系,它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各个个体的基因型相同,是其父母基因型的组合。 (2)表型一致,对试验反应均一。 (3具有杂交优势,生活力和抗病力比近交系强。 (4)具备双亲的生物学特性。 (5)由于基因互作,可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性状。

世上10大最奇特植物

世上10大最奇特植物 目前,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植物尚不得而知。在人类所认识的品种中,有一些生活习性非常特别。下面,就让我们看看10大奇怪的植物品种都包括哪些。 1.千岁兰——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植物 千岁兰实在不怎么好看,但它却是世界上最耐旱的植物。它只有两片叶子、一根粗壮的茎和根。它的两片叶子不断生长,到后来它就像一个科幻小说里描写的,长着蓬松鬃毛的外星生物。它的茎长粗的速度远远高于长高,它可以长到2米高、8米宽。顾名思义,千岁兰的寿命很长,一般在400岁到1500岁之间。就算5年内一滴雨也不下,千岁兰仍然能够在沙漠地区存活。 据说,千岁兰生吃或者用热灰烤着吃,味道都不错。因此它也有了另外一个名字

“onyanga”,意思是“沙漠洋葱”。 2. 捕蝇草——高效杀手 由于它那独一无二的昆虫陷阱,捕蝇草是世界上所有食肉植物中最有名的。它的两片长刺儿的叶子上布满了很细的绒毛,可以感知任何昆虫和蛛形纲动物,只要它们触发了绒毛,就一定会被捉到。两片叶子合拢的速度不超过一秒钟。 3.“尸体草”——世界上最大的花

大花草是世界上最怪异、最稀少的植物之一。尽管如此,你肯定也不愿意在自家附近种满这样的花,就算这样做可以让你一夜之间变成名人。它可以开出世界上最大的花,它的花虽然大而且罕见,但颜色不好看,像铁锈的颜色,而且上面有 斑纹。 大花草刚刚被归为大戟科植物。它的花直径可达到1米,重量能达到惊人的15至24磅。但这种花却实在不招人喜欢。如果你能够模拟出热带雨林的环境,这种植物的“花香”会让你无法忍受,味道就像肉腐烂时发出的气味。因此,在它的“老家”印度尼西亚,人们也经常把它叫做“尸体草”。 4.猴面包树——外形像瓶子的树

十八种最令人惊叹的美丽海洋生物

十八种最令人惊叹的美丽海洋生物 这里列举的只是一部分与我们共享这颗蓝色星球的海洋生物。由于气候变暖威胁着我们的海洋以及海洋中的生物,其中一些已经灭绝。 1.奇怪的蠕虫 这种优美而有趣的生物是Pterosyllis finmarchica。它是一种神秘的生物,没有人了解为什么它拥有那些酷似触手的卷须,但是我们都认为这种小家伙有着惊人的美丽外表。 2.没有壳的蜗牛 这种生物是一种海洋蜗牛,它的生活空间是一根管子而不是一个外壳。它的捕食策略同样与蜗牛不同。当浮游生物和其它生物经过时,这种软体动物会从管子中喷出一种粘性物质来捕获猎物。

3.滑行的海星 这种极其混乱的卷须属于一种筐蛇尾,它因为酷似美杜莎的鳞状长发而被称作蛇发女怪之头。Gorgonocelphaus arcticus是白海海域中最大而且最与众不同的蛇尾类动物,当它在海底移动时看起来就像一个滚动的蛇坑。 4.霞水母超新星

在这里列举的所有生物中,狮鬃水母(Cyanea capillata)看起来最像太空生物。它在银河系中的分身,第谷超新星位于银河系大约9000光年外的地方。 5.海天使 海天使(Clione limacina)是一种自由游动的软体动物,它在进化过程中抛弃了外壳,并且使用翅膀取代了它的脚。这些海洋天使的主要猎物是海蝴蝶(Limacina),它们会使用储存在头部的6个尖锐触手进行捕食。

6.海蝴蝶 海蝴蝶(Limacina helicina)是一种微型软体动物,它们生存在一个黑暗的外壳内,而且把它的“耳朵”用作翅膀。海蝴蝶也进化出了翅膀来取代软体动物的脚,但是与海天使 不同的是,它们使用分泌的一种粘液球来进行捕食。

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VS世界十大最毒动物【图文】

、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VS世界十大最毒动物【图文】 世界十大最恐怖动物 10 长吻银鲛(Lng-nosed Chimaera) 银鲛目(Chimaeriformes) 软骨鱼纲全头亚纲的1目,本目有3科6属约30种。体长60~200厘米,雌鱼较大于雄鱼。体延长侧扁。吻短而圆锥形,或延长尖突,或延长平扁似叶钩状,如黑线银鲛。两颌齿呈板型的喙状物。背鳍棘活动,能竖垂,第二背鳍低而延长,或短而三角形。尾歪形,下叶比上叶大,尾椎轴稍上翘;或圆形,尾鳍上、下叶约相等,尾椎轴平行;或线形。 体光滑,有时幼体头及背上具盾鳞。雄体除鳍脚外,还具腹前鳍脚及额鳍脚。卵大,圆筒形或椭圆形。肠具3~3.5螺旋瓣。心脏的动脉圆椎具3列瓣膜。鳃丝

与鳃间隔几等长。鳃裂4对,外被一膜状鳃盖,后具一总鳃孔。上颌与脑颅愈合。无椎体,脊索不分节地缢缩;腰带的左、右两半部分分离。无泄殖腔。体内受精。呼吸时水流主流主要经鼻孔的鼻口沟至口内,口一般闭合。游泳缓慢,依靠身体后部,第二背鳍和尾部波动前进。胸鳍起推进和平衡作用。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栖息于深海2600米或更深处。夜间较活动,出水即死亡。食贝类、甲壳类和小鱼。肉可食,肝可制鱼肝油。 叶钩吻银鲛科有1属约4种,分布于南美、新西兰、南澳大利亚、南非等地的沿海。 银鲛科有2属20余种,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中国有2属4种,分布于东海和南海。长吻银鲛科有3属:新尖吻银鲛属约有2种,分布于西非,加勒比海南部;长吻银鲛属有6种,中国有太平洋长吻银鲛;产南海;尖吻银鲛属分布于大西洋、日本、新西兰、美国沿海;中国有1种,产南海和东海 9 吸血鬼乌贼(Vampire squid)

珍稀动植物资料

中国珍稀动植物资料 1.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例如:我国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7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1800多种,其中爬行类300多种,鸟类1100多种,兽类400多种,占世界陆栖脊椎动物种类的10%。淡水鱼已见记载的近600种,海产鱼1500多种,也占世界鱼类种数的10%左右。此外,还有许多世界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如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白鳍豚,植物中的银杏、水杉、珙桐等等。 由于我们过去对合理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缺乏认识,使我国在这方面的宝贵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由于滥捕乱杀而基本绝灭的鸟兽就有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白鹤、黄腹角雉等近10种;长臂猿、坡鹿、虎、白鳍豚、儒艮、扬子鳄、象等20种野生动物也正处在绝灭的边缘。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也由于无计划的采集而枯竭了。 野生生物的灭绝也是普遍的国际问题。据近两千年来记录的统计,有110多种兽类和130 多种鸟类,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当前,全世界有2500种植物和1000多种脊椎动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2.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1)大熊猫:亦称猫熊。哺乳动物。体肥胖,形似熊,长约1.5米,肩高约66厘米。眼周、耳、前后肢和肩部黑色,其余均为白色。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喜食竹子,有时也吃小动物。善于爬树,性孤独,不群栖。仅产于我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 (2)朱鹮:鸟类。雄鸟体长近80厘米,雌鸟稍小。羽毛多是白色,有的部位粉红色,颈部有若干延长而下垂的柳叶形羽毛,额、眼周、头顶、嘴基部、跗跖及裸露的下胫为红色。生活于沼泽、山区溪流附近,栖于高大乔木上,以蟹、蛙、小鱼、田螺、甲虫等为食。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3)金丝猴:亦称仰鼻猴。哺乳动物。体长约70厘米,尾长与体长相等或更长些。背部有发亮的长毛,脸两侧、胸及后腿毛赤色。生活于2500米~3000米高山密林中,群栖,以野果、嫩芽、竹笋为食。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4)白头叶猴:哺乳动物。体长约50厘米,头小,尾较体长,四肢细长。头白,有毛冠,体背的毛较腹面长而密。生活于热带、亚热带阔叶林中,群栖树上,很少下地,以野果、叶、花等为食。产于我国云南、广西南部及越南北部。我国一类保护动物。(此外还有黑叶猴,也是一类保护动物。) (5)羚牛:亦称扭角羚。哺乳动物。长1.7米~2.2米,肩高1米~1.3米,重可达350 公斤。尾较短,雌雄均有短角。全身棕黄色或深棕色,眼周黑色。一般栖于3000米~4000米高地,夜出觅食,吃青草、树枝、竹笋等。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6)白鳍豚:又称白暨豚。哺乳动物。体长1.5米~2.5米,头圆,嘴长,约30厘米。体背面淡蓝灰色,腹面白色,鳍白色。生活在我国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我国特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 1.品种、品系——是实验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作为实验动物的一个品种或品系,应具备相似的外貌特征、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稳定的遗传性能、具有共同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等条件。 2.近交系动物——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的动物品系,品系内所有的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动物称为近交系动物。 3.亚系——育成的近交系在长期的保种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残余杂合基因、遗传污染等原因而导致部分遗传组成改变而形成的新的近交系,称为原近交系的亚系。 4.支系——育成的近交系由于饲养环境改变或人工技术处理,如代乳、胚胎移植、冷冻保存等,导致某些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而形成的新的近交系,相对于原来的近交系或亚系,称为支系。 5.同源突变近交系——简称同源突变系,是指某个近交系在某基因位点上发生突变而分离、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它和原近交系的差异只是突变基因位点上带有不同的基因,而其他位点上的基因完全相同。 6.同源导入近交系——简称同源导入系,是指通过基因导入的方法将一个目的基因导入某个近交系的基因组内而培育出的新的近交系。它与原近交系比较,只是一个染色体片段的差异(一个或几个基因的差异)。 7.分离近交系——是在培育近交系的同时,采取一定的交配方法,迫

使个别基因位点上的基因处于杂合状态而培育出来的新的近交系。如果同源突变近交系的突变基因为杂合状态,则其遗传组成特征与分离近交系相同,只是培育方法不同。 8.重组近交系动物——是在两个近交系杂交生育杂种一代之后,杂种一代互交生育杂种二代,从杂种二代中随机选择个体配对,再连续进行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交配而培育出的近交系动物。通常从多对杂种二代中平行培育出一系列重组近交系。 9.杂种F1代动物——是由两个不同的近交系杂交而生育的第一代杂种动物,称为杂种F1代动物。杂种F1代动物的基因组成大都是杂合的,但各个体具有相同的表型和基因型。 10.封闭群动物——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群体,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该群体动物称为封闭群动物。 11.遗传概貌——是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实验动物品种或品系的遗传特性进行检测后的数据总汇,即品种或品系基因标记表型的总汇。 12.无菌动物(GFA)——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体内外无可检测出的任何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 13.悉生动物(GNA)——又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内外仅有经人工有计划接种的已知的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 14.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A)——是指在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内外无质量标准规定的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但

史前十大恐怖生物_史前第一可怕巨兽

史前十大恐怖生物_史前第一可怕巨兽 众所周知,在远古时代,恐龙统治了地球长达上亿年,但是最凶猛的生物事实上并非只有恐龙,正如狮子大象之于现在的人类一样。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体型更加硕大,牙齿更加锋利的动物仍然十分普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那些史前的恐怖巨兽! 史前十大恐怖生物 1、史前巨鱼- 轻易撕裂鲨鱼 史前巨鱼听名字就知道其有多可怕,约有10米长,生活在4亿年前,能够瞬间将鲨鱼撕成两半,面对这样的海洋生物,绝对是不择不扣的霸主。科学家认为史前巨鱼有可能就是地球上第一个百兽之王,统治一个时代。 2、沧龙- 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 沧龙生存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的海洋霸主生物,是由陆地上的蜥蜴进化而来,其体长可达21米,并且重达40吨,有巨大的头部以及强大的咬噬能力,在水中沧龙用肺呼吸,并且视觉较弱,听觉和嗅觉发达。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从陆地上的崖蜥进化而来,在白垩纪中晚期才出现并且迅速繁衍,随后和恐龙一起灭绝),但却一路乘风破浪,把比它历史早远得多的上龙类赶尽杀绝,是海陆两栖动物。是史前十六大海洋巨兽之首。 3、奇虾- 地球上的第一批霸主 大概是地球上的第一批霸主,5亿年前的海中食物链顶端。5.3亿年前的海洋中,最凶猛的捕食者莫过于奇虾了。这是一种攻击能力很强的食肉动物,它的个体最大可达2米以上,而当时其他大多数动物平均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奇虾被认为是显生宙海洋生态系统中最早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奇虾也是地球上的远古十大怪兽之一。 4、远古蜈蚣虫- 蜈蚣的祖先

是蜈蚣和千足虫的祖先物种,其体长可超过2.4米,是一种身体肥硕的远古生物,也是迄今发现为数不多的无脊椎掠食性生物。它们生活在石炭纪至二叠纪早期,大约3亿年前,栖息在现今北美洲和苏格兰境内,当时的他们几乎是完全没有天敌的。远古蜈蚣也是盘点鲜为人知的十大远古超级生物。 5、械齿鲸- 原始鲸类 是人们已知的原始鲸类之一,它是由陆地动物进化而来的,随后它又进一步进化为两种现代的鲸类。虽然属于鲸鱼的一种,但是械齿鲸的外貌特征却和巨大的海蛇相似,当它首次被发现时,古生物学家还曾经把它当成是爬行动物。 械齿鲸属于食肉类动物,它短而锋利的牙齿是用来捕获鲨鱼和其它猎物的。械齿鲸的身长能达到惊人的18米,是大白鲨的4倍,体重可以超过60吨。械齿鲸每年都会到古地中海北岸交配。械齿鲸的身上仍然保有两只短小的后腿,这是进化未完全的表现,对游水毫无用处。 6、帝鳄- 猎食恐龙 又称肌鳄、帝王鳄。生存在白垩纪,是曾经存活过的最大型鳄类动物之一。它几乎是现在咸水鳄的两倍长,重量可达8到10公吨。而且更猛的是帝鳄最爱的食物竟是恐龙。 7、魔鬼蛙- 能吃小恐龙 这种巨蛙重约4.5公斤,40.6厘米长。科学家给这种奇特的远古巨蛙起名魔鬼蛙。他们推断这种巨蛙生活在约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后期,和恐龙同时代。科学家认为它甚至能吞食刚孵出来的小恐龙。世界现存最大蛙类是西非巨蛙,约3公斤重。 8、白垩刺甲鲨- 顶级海洋掠食动物 白垩刺甲鲨是顶级海洋掠食动物,被称为白垩纪的咽喉,大小与现在的大白鲨相当。它长达7.6米以上,尾巴占身体的一半长,它同时用起伏的身躯和像鳍一样的脚游泳,敢于攻击小型沧龙,跟现生大白鲨敢于攻击小型海狮或海豹的情况相似。

世界上十大最致命的动物

世界上十大最致命的动物 生命科学网评出了世界上最致命的十种动物,或许你想不到的是排列在首位的居然是蚊子,而大象和水牛也在十大致命动物行列之中。就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十大致命动物: 1.蚊子 很多时候被蚊子叮咬可能只不过让你觉得很痒而已,但如果说致命或许你不大相信,但你可知道有的蚊子能够携带和传播疟疾,导致了世界上每年200多万人的死亡。因此,蚊子被认为是世界上头号致命动物。 2.亚洲眼镜蛇 虽然亚洲眼镜蛇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蛇,但它却是最易致命的蛇,世界上每年50000例因毒蛇而死的人当中,绝大部分要追究于亚洲眼镜蛇,它是世界上咬死人最多的蛇。 3.澳大利亚箱形水母

你可曾想过美丽的水母也是致命的动物,澳大利亚箱形水母,一种淡蓝色的透明水母,形状像个箱子,有4个明显的侧面,每个面都有20厘米长,因此得名。它有一个绰号叫“海洋黄蜂”,因为它像大黄峰一样有毒刺,那就是它的触须。它有60条15英尺长的触须,每条触须上有5000个毒刺细胞,这些毒刺细胞足够杀死60个人。 4.大白鲨 想必你一定看过电影《大白鲨》,对里面的恐怖场景一定还记忆犹新。大白鲨的牙齿曾三角形,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片,它可以用它3000多颗这样的牙齿将任何活动的东西咬碎。 5.非洲狮

非洲狮广泛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被人们誉为"兽中之王",雄性狮非洲狮体长可达5-8英尺,体重达330到550磅。这些巨猫几乎是完美的狩猎者。 6.澳洲咸水鳄 澳洲咸水鳄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当然它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鳄鱼种类。因此你千万小心不要把它当成是水中的圆木,因为澳洲咸水鳄常常会静静的停留在水中等待猎物的经过,然后在一眨眼的功夫就会将猎物拖入水中,并将其肢解掉。 7.大象

十大奇特蘑菇

蘑菇家族可谓集可怕与美味、美丽与平凡、神奇与怪异于一身。以下盘点的10种蘑菇分布在世界各地,以怪异或者美丽的外表著称蘑菇家族,其中包括火鸡尾蘑、大脑蘑菇、狗蛇头菌以及生物发光菌。 1.天蓝蘑菇 天蓝蘑菇

这种小蘑菇非常精致,主打蓝色,只有孢子菌褶略带红色 天蓝蘑菇学名“Entoloma hochstetteri”,生活在新西兰南北岛西部和印度部分地区的林地。这种小蘑菇非常精致,主打蓝色,只有孢子菌褶略带红色。其蓝色外衣由3种类色素所致。天蓝蘑菇不可食用,是否有毒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2002年,新西兰发行了一套涵盖6种本地菌种的邮票,其中就有天蓝蘑菇。此外,这种蘑菇也出现在新西兰储备银行1990年发行的50元钞票的背面。 2.出血齿菌

出血齿菌

出血齿菌也被称之为“恶魔牙齿”或者“草莓加奶油”,并不具有毒性 出血齿菌学名“Hydnellum pecki”,在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和中欧的松树林非常常见。最近,韩国和伊朗也发现它们的踪迹。出血齿菌很容易辨认,表面的小孔向外渗出亮红色液体,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森林动物溅到白色菌盖上的血液。 出血齿菌也被称之为“恶魔牙齿”或者“草莓加奶油”,并不具有毒性。不过,这种蘑菇味道很苦,以避免自己沦为人类和动物的盘中餐。科学家经分析发现,出血齿菌渗出的亮红色液体中含有一种被称之为“Atromentrin”的抗凝血剂,拥有与天然有机抗凝血剂肝磷脂类似的特性。 3.狗蛇头菌

狗蛇头菌

狗蛇头菌是一种细小的蛇头形林地真菌 蛇头菌学名“Mutinus caninus”,Mutinus是指古罗马生育之神Mutinus Mutunus,caninus意为“与狗相似”。它是一种细小的蛇头形林地真菌,“脑袋”呈黑色,上有粘性孢子,据说能够散发出与猫粪类似的气味,用以吸引昆虫。绝大多数人认为狗蛇头菌不可食用,不过,美国西弗吉尼亚等地区的人们还是把它们摆上餐桌。 4.鹿花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