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北京故宫与凡尔赛宫
- 格式:ppt
- 大小:5.69 MB
- 文档页数:28
枣庄八中南校美术鉴赏第二单元微课教学案例微教案系列课题: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目标:了解北京故宫及巴黎凡尔赛宫的基本情况,然后对比中西方宫殿的区别。
重点:两大宫殿的布局构造及审美角度。
难点:两大宫殿所彰显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教学过程:一、北京故宫的基本情况(采用从上至下、由外及内的视角来游览故宫)1、整体布局: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看屋顶样式,代表一定等级,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
2、前朝三大殿和后寝三大宫: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由外至内分别介绍。
3、总体布局5/9,象征皇权至上,九五之尊。
二、巴黎凡尔赛宫的基本情况(由外及内)1、单体布局,内部连通,柱式结构,装饰繁琐极具奢华。
2、法兰西式花园视野开阔,花草按照几何形状修剪平整三、故宫和凡尔赛宫对比布局:故宫呈中轴线左右对称,院落式布局,凡尔赛是扇面对称,强调建筑单体内部的联通结构。
审美:故宫是多个建筑显露出来的建筑群的总体气势和空间变化。
凡尔赛宫是单个建筑的整体气势和内部空间联通变化。
故宫处处彰显皇家气派与帝王尊严,有严明的等级制度。
凡尔赛宫则是处处装饰豪华繁琐,华贵之余略显萎靡。
四、微练习从网络或者其他媒介了解故宫或凡尔赛宫,写一篇游记。
五、微反思中西方宫殿建筑除了建筑宏伟,装饰豪华,色彩富丽堂皇之外,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皇家居住空间的不同设计与装扮。
中国的院落式布局是一个个封闭的空间,代表着封建王朝的保守与守旧,西方内部连通单体建筑及开放式花园表现了西方人思维活跃与开放。
本课只是从整体上来区分中西宫殿建筑的样式不同,各位同仁也可以从具体某一点如:建筑材料、建筑造型语言元素、色彩、雕塑、等方面来解读中西宫殿的区别。
第六课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课题: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山美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6课)课时:1课时课型:欣赏课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中西两大宫殿建筑的典型案例分析,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与风格差异,学会鉴赏、评价建筑艺术。
(依据:美术鉴赏课不仅用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此来达到改造生活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领会欣赏建筑艺术的基本方法,树立正确高雅的审美观,正确认识建筑艺术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西宫殿建筑在整体布局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这种特点背后所蕴涵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
(依据:同学们对宫殿建筑的欣赏有可能只停留在其表面的奢华上,容易被局部所吸引,而不会去注意它整体的布局特点以及不同的建筑风格背后所蕴涵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所以把本节课的重点定在中西宫殿建筑在整体布局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这种特点背后所蕴涵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上。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分析能力,即透过现象寻求本质,从而找出某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内在原因。
)难点:如何使学生对建筑的直观审美经验与对建筑的形式风格、文化内涵的理解结合起来。
(依据:由于建筑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并非每个人都能够领会其中的涵义,懂得如何欣赏建筑艺术,尤其是把宫殿建筑与其背后所蕴涵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结合起来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一.北京故宫简介:故宫博物馆,一般大家都简称它为故宫,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被迫宣告退位上溯至1420年明朝第三代永乐皇帝朱棣迁都于此,先后有明朝的14位,清朝的10位,共24位皇帝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宫城里统治中国长达五个世纪之久。
帝王之家,自然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时至今日这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上也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
由于这座宫城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所以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1987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第6课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教学目标】通过中西两大宫殿建筑的典型案例分析,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与风格差异,学习鉴赏、评价建筑艺术。
【主要知识点】1.中国宫殿建筑的整体布局特点。
2.中西宫殿建筑设计手法的基本差异。
3.中西建筑不同的设计思想所体现的文化观念。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中西宫殿建筑在整体布局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这种特点背后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
难点:对建筑的直观审美经验与建筑的形式风格、文化内涵的理解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问:学生所了解的中国古代著名的宫殿有哪些?秦、西汉、唐、明清。
(二)新授一、【定义】什么是建筑艺术?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
建筑分类:①以其功能性特点为标准,建筑艺术可分为纪念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宗教建筑、住宅建筑、园林建筑、生产建筑等类型。
②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二、故宫播放视频片段:北京故宫●【观察与思考】看后结合导学资料学习。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故宫建筑是院落式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对称排列。
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
故宫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1)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2)中和殿: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
3)保和殿: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也是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北京故宫建筑是结构________布局,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对称排列,前朝三大殿:_________、中和殿、__________,和后朝三大殿、、、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表现了封建的___________观念和至上的威严气势。
第6课《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学案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本册书第二单元《中西方美术作品比较》的第四课,前三节分别是:人物、花 鸟、山水。
这节课讲的是中西方宫殿建筑的比较,分别选取北京故宫和巴黎的凡尔赛宫 作为代表,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差异。
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中西方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和中西 方文化观念的不同。
培养对建筑艺术的兴趣、主动学习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三、教学重点 中西传统宫殿建筑在整体布局方面的不同特点, 以及这种特点背后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文 化观念。
教学难点: 四、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对建筑的直观审美与民族历史文化观念结合起来。
相关知识点: 五、相关知识点: 故宫旧称紫禁城。
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1988 年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 72 万平方米, 屋宇 9999 间半, 建筑面积 15.5 万平方米。
为一长方形城池, 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 52 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和保护物。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
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 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
内廷以乾清 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
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 御花园等。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 成的 8 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
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 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 28 米,东西 63 米,南北 35 米, 有直径达 1 米的大柱 92 根,其中 6 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
第6课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鲁美版美术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的美术鉴赏,学习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装饰艺术形式;2.掌握绘画中的光影、色彩等基本技法,提高艺术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内容1.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的绘画艺术形式和特点;3.分析京欧两地宫廷艺术的异同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宫廷建筑的基本特点和装饰艺术形式进行鉴赏,掌握基本绘画技法;2.教学难点:分析中西宫廷艺术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美感与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简要介绍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2.演示法: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两座宫殿的绘画艺术形式;3.比较法:通过对比两地宫廷艺术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4.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借助互动环节,促进学生的情感沟通和交流。
五、教学流程序号教学环节内容1 教师引入介绍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法介绍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3 演示法展示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的绘画艺术形式和特点4 比较法对比中西宫廷艺术的异同点5 绘画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实践6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归纳六、课后作业1.搜集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的相关知识;2.完成绘画作品,表现京欧两地宫廷的异同点;3.参观当地文化遗产,了解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七、教学评估1.通过学生绘画作品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宫廷绘画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组织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异同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3.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作品展示,检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六课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学案)
一、学习目标
通过对中西两大宫殿建筑的典型案例分析,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与风格差异,学习鉴赏、评价建筑艺术。
二、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1、中国宫殿建筑的整体布局特点。
2、中西宫殿建筑设计手法的基本差异。
3、中西建筑不同的设计思想所体现的文化观点。
三、教学重点:
中西宫殿建筑在整体布局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这种特点背后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
四、教学难点
将对建筑的直观审美经验与对建筑的形式风格、文化内涵理解结合起来。
五、教学过程
1、跟随导游进行北京故宫游览,思考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有
什么特点,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跟随导游进行巴黎凡尔赛宫游览,思考巴黎凡尔赛宫的整
体布局有什么特点?和北京故宫有什么区别?
3、从整体布局来看,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有什么区别?
请举例说明。
4、分别从布局、色彩、屋顶样式、装饰上来分析古代宫殿建
筑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5、讨论分析西方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
6、西方古典主义思潮对凡尔赛宫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六、知识提高
1、考察居住地附近的建筑,描绘建筑布局的简图,简要分析
其主体建筑的风格特点。
并附六张自己拍摄的照片。
2、利用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一座中国古代建筑和一座西方
古代建筑的历史,建筑造型特点的资料,整理出一个文字简明扼要,内容吸引人的导游简介并附图。
第6课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学习目标:1、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与风格差异2、学习鉴赏、评价建筑艺术学习重点:1、中、西方传统建筑采用不同的建筑构材2、中国宫殿建筑的整体布局特点3、中、西方宫殿建筑设计手法的基本差异助学资料:一、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体系与欧洲的石质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史》一书中,总结出中国古典建筑的4个特点:1、以木为主要材质2、用构架制结构原则3、以斗拱为结构关键4、外部轮廓的独特审美特点柱梁构架斗拱中国人用木表达着人与世界和谐的自然观,而西方人则用石头书写他们的文化,在石质建筑中表达着空间与比例和谐的秩序。
二、中国宫殿建筑的整体布局特点中国的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1、院落式布局故宫建筑是庭院式的组群布局,采用均衡对称的形式,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的房屋安置在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
2、“前朝后寝”是中国历代皇宫的基本布局故宫建筑分为前朝和后寝两大部分。
前朝有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这三座大殿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物,是封建皇权的象征;前朝后寝,界限分明,不可随便逾越,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等级分明,内外有别的伦理观念。
3、封建等级观念在屋顶形式、房瓦、墙壁用色方面的体现?主要建筑: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单檐方攒尖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单檐歇山顶。
房瓦主要建筑采用黄色琉璃瓦顶,墙壁红墙。
4、故宫内外的装饰三、走进凡尔赛宫1、凡尔赛宫在结构设计上的特点?对称的布局、巨大的宫殿与故宫建筑的均衡对称一样,凡尔赛宫也采用了严整对称的布局。
但是相对于故宫的院落式布局,这个占地100多万平方米的凡尔赛,只有这一座巨大的宫殿建筑。
凡尔赛宫在结构设计上主要强调其主体建筑的体量,以及其内部结构的连通。
2、奢华的内饰由于是石拱顶结构,因而凡尔赛宫的内部空间要比故宫的柱梁结构的空间大,与之相应的内部空间的装饰,便得到了重视。
第六课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山东美术出版社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第六课《北京故宫与巴黎凡尔赛宫》。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六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本册书第二单元《中西美术作品比较》的第四课,讲的是中西方宫殿建筑的比较,分别选取北京故宫和巴黎的凡尔赛宫作为代表,通过比较欣赏,使学生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风格差异和文化特征。
本课教学目标是:(一)知识目标:通过对中西两大宫殿建筑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与风格差异。
(二)能力目标:直观审美鉴赏能力、比较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热爱民族历史文化,领略各有千秋的美。
教学重点:中西传统宫殿建筑在整体布局方面的不同特点,以及这种特点背后所蕴含的民族历史文化观念。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对建筑的直观审美与民族历史文化观念结合起来。
二、说学情: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心智进一步成熟,具有一定的问题思考和分析能力,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他们对于本节课是即新鲜又充满期待。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时要始终关注他们的积极性,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活跃课堂。
三、说教法:本节课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情境创设、讲解提问、比较、讨论、列表等。
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加丰富课堂内容,情景创设使同学们获得亲历的体验,比较讨论可以让学生参与进课堂获得直观体验的结论,讲解是老师进行总结概括使用的,列表使对比结论更为直观。
四、说学法:学生学习时要准备好学习用品,在老师要求下进行分组学习,根据老师引导进行欣赏分析,根据欣赏分析对中西方宫殿建筑进行对比、分析、讨论,得出观点,并和老师一起完成表格,初步了解中西传统宫殿建筑的基本特点和风格差异。
五、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六大部分。
即:导入——明确目标——检测预习——课堂实施——限时作业——总结强化。
1、导入:通过对建筑艺术的简单阐述和分类,引入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