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钢连续退火工艺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636.50 KB
- 文档页数:17
10b33退火工艺10b33是一种低碳钢材料,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汽车零件等。
为了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需要进行退火处理。
以下是10b33退火工艺的详细步骤。
一、准备工作1.1 清洗:将待处理的10b33钢材清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1.2 切割:将10b33钢材按照要求尺寸切割好。
1.3 标记:对每个钢材进行标记,以便后续操作中识别。
二、加热2.1 加热设备:选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加热,如气体加热炉、电阻加热炉等。
2.2 加热温度:根据10b33钢材的化学成分和尺寸确定加热温度。
通常采用860℃~880℃的温度。
2.3 加热时间:根据10b33钢材的厚度和形态确定加热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毫米厚度需要加热1分钟左右。
三、保温3.1 保温时间:将10b33钢材从加热设备中取出后,放入保温室中进行保温处理。
保温时间一般为1小时左右。
3.2 保温方式:可以采用灌料式、密闭式、气体循环式等不同的保温方式。
四、冷却4.1 冷却方式:根据10b33钢材的尺寸和形态,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风冷和水淬等。
4.2 冷却速度:冷却速度对10b33钢材的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一般情况下,采用适当的自然冷却或风冷即可。
五、回火5.1 回火设备:选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回火处理,如气体回火炉、电阻回火炉等。
5.2 回火温度:根据10b33钢材的化学成分和要求确定回火温度。
通常采用450℃~500℃的温度。
5.3 回火时间:根据10b33钢材的厚度和形态确定回火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毫米厚度需要回火1小时左右。
六、检验6.1 外观检验:对经过退火处理的10b33钢材进行外观检验,确保表面无裂纹、气泡等缺陷。
6.2 尺寸检验:对经过退火处理的10b33钢材进行尺寸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6.3 力学性能检验:对经过退火处理的10b33钢材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力学性能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七、包装7.1 包装方式:将经过退火处理的10b33钢材按照要求进行包装,如木箱包装、塑料袋包装等。
邯钢附企公司冷轧工程连续退火与罩式退火工艺比较10:29 AM目录1.概述 (1)2.两种工艺的比较 (2)2.1罩式退火工艺 (2)2.2 连续退火工艺 (4)2.3 两种退火工艺比较 (4)2.4 连续退火工艺的优势 (5)2.5实例 (6)3.生产成本比较 (8)4。
工程投资比较 (9)5.工程退火工艺选择建议 (9)1.概述带钢经过冷轧机大压下率冷轧,晶粒组织被延伸和硬化,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成形,因此必须进行再结晶退火,控制晶粒的成长形成适当的组织,恢复材料塑性,这就是退火的目的。
低碳钢的退火通常是在还原性气氛中加热到A1点温度附近,并在该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这种退火称为光亮退火。
根据退火炉的形式和操作方法可分为罩式退火工艺和连续退火工艺。
罩式退火工艺(也称为分批退火)是指对冷轧后的钢卷按工序顺序分别在脱脂机组(若需要)、罩式退火炉、平整机组、重卷机组进行相应处理,以整卷分批次退火生产冷轧商品卷的工艺。
在罩式退火工序,钢卷除装炉和卸炉外,以紧卷方式在炉内按一定卷数堆垛、静止放置,随炉温升降而加热和冷却。
罩式退火时钢卷有充分的加热和均热时间,使晶粒生长和取向结晶增加,通过缓慢的冷却过程使均热时多余的固溶碳和氮充分析出,得到良好的材质.紧卷的缺点在于热量传到钢卷内部缓慢,生产率低;由于钢卷多层叠压,造成各层钢卷间和同一钢卷内有温度差,这样钢卷沿长度方向机械性能不均;同时冷却时,紧卷收缩易造成带钢粘连。
连续退火工艺是将清洗、退火、平整、拉矫和分卷等工序集成在一条连续生产线上,将带钢进行连续展开退火生产冷轧商品卷的工艺。
具有生产周期短、布置紧凑、便于生产管理、劳动生产率高以及产品质量优良等优点。
因为连续生产,退火周期非常短,仅5分钟左右。
用连续退火时其特有的快速加热和冷却可得到较硬的材质,早期的连续退火机组大都用于硬质镀锡原板生产,不作为软钢板的退火。
近些年来通过钢的成分调整和热轧高温卷取使再结晶晶粒变大,经短时间过时效处理固溶碳完全析出,可以用连续退火生产有深冲性的冷轧钢板。
低碳合金钢退火组织低碳合金钢是指含有较低碳含量的合金钢,通常碳含量低于0.25%。
退火是低碳合金钢在加工过程中常用的热处理方法之一,通过退火处理可以改善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低碳合金钢的退火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再结晶退火和晶粒长大退火。
再结晶退火是低碳合金钢在加工过程中,随着塑性变形的积累,晶间层以及晶界处发生结晶再排列,使应变能量转化为热能,通过退火来消除这些塑性变形带来的能量,并实现晶界能量的最小化。
晶粒长大退火是指在再结晶退火的基础上,通过加热使晶粒长大,使组织更加均匀细小。
退火过程中,低碳合金钢的显微组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初期退火阶段,低碳合金钢的组织呈现出细小的金属六角晶状,称为铁素体。
再结晶退火之后,晶粒更加均匀,尺寸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原有的塑性变形带消失。
晶粒长大退火之后,晶粒尺寸更大,晶界清晰可见。
低碳合金钢退火后的组织结构对其力学性能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低碳合金钢的退火处理可以提高其塑性和韧性,但同时会降低其强度和硬度。
在再结晶退火之后,低碳合金钢的塑性和韧性较好,适合用于冲压加工、焊接等加工工艺。
晶粒长大退火之后,低碳合金钢的强度有所提高,适合用于要求较高强度的应用场合。
在低碳合金钢的退火处理中,退火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方式都会对组织结构和性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退火温度越高,晶界清晰度越好,晶粒长大越明显;保温时间越长,晶粒尺寸越大;冷却方式不同,组织结构也会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退火处理参数,以达到所需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低碳合金钢的退火处理是一种重要的热处理方法,通过退火处理可以改善钢材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退火参数,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冷轧连续退火炉工艺一、引言冷轧连续退火炉工艺是钢材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使冷轧钢板获得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本文将系统介绍冷轧连续退火炉的工艺流程、设备特点以及其在钢材加工中的应用。
二、工艺流程1. 上料区:将冷轧钢卷通过输送设备送入连续退火炉。
为了保证钢卷的均匀受热,需要设置上料辊道和预热区。
2. 加热区:在连续退火炉中,通过燃烧器向钢卷表面提供热能,使其达到退火温度。
加热区通常分为预热段、加热段和保温段。
预热段用于加热钢卷,并使其温度均匀;加热段是主要加热区域,通过高温燃烧器提供热源,使钢卷达到退火温度;保温段用于保持钢卷温度,使其均匀受热。
3. 保温区:在加热段达到退火温度后,钢卷进入保温区域,保持一定时间,使钢材内部结构发生改变,消除残余应力,提高塑性。
4. 冷却区:经过保温区的处理后,钢卷进入冷却区,通过水冷或风冷方式,使钢材迅速冷却,固定组织结构,提高硬度和强度。
5. 出料区:冷却后的钢卷通过输送设备送出连续退火炉,进入下一个工序。
三、设备特点1. 设备结构紧凑:冷轧连续退火炉由上料区、加热区、保温区、冷却区和出料区组成,整体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
2. 温度控制精确:连续退火炉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钢材的温度变化,并通过调节燃烧器的工作状态,控制加热温度,确保钢材达到所需的退火温度。
3. 生产效率高:连续退火炉采用连续式生产方式,钢卷不间断地通过炉内各个区域,实现了高效连续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 能源消耗低:连续退火炉采用高效的燃烧器和热交换设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料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四、应用领域冷轧连续退火炉广泛应用于冷轧钢板的生产中,特别是在汽车、家电、建筑和机械制造等领域。
通过连续退火炉的处理,冷轧钢板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表面质量得到改善,能够满足各个行业对高品质钢材的需求。
五、总结冷轧连续退火炉工艺是钢材加工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精确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持时间,能够使冷轧钢板获得理想的力学性能和表面质量。
20crmnti退火工艺20CrMnTi是一种低碳合金结构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焊性。
退火是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20CrMnTi的退火工艺及其影响。
一、20CrMnTi的特性20CrMnTi是一种低碳合金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其主要特点如下:1. 高强度:20CrMnTi的抗拉强度高达785MPa,属于高强度钢材。
2. 良好的可塑性:20CrMnTi具有较好的冷、热加工性能,易于塑性变形。
3. 良好的焊接性能:20CrMnTi可通过常规焊接方法进行连接,焊接接头强度高。
4. 良好的淬透性:20CrMnTi可通过水淬、油淬等方法进行淬透处理,获得高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
二、20CrMnTi的退火工艺退火是一种通过加热和冷却的工艺,可以改善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20CrMnTi的退火工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加热:将20CrMnTi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区间,一般为800℃-850℃。
加热过程中要保持温度均匀,避免产生过热或过烧现象。
2. 保温:将20CrMnTi材料保持在退火温度下一定时间,一般为1-2小时。
保温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材料的晶粒尺寸和组织结构。
3. 冷却:将20CrMnTi材料从退火温度快速冷却到室温。
冷却速度的选择会对材料的组织和性能产生影响。
4. 回火:在退火后,可以选择进行回火处理,以进一步调整材料的硬度和韧性。
回火温度和时间的选择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
三、20CrMnTi退火后的组织和性能经过退火处理后,20CrMnTi的组织和性能将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晶粒细化:退火过程中,材料的晶粒会发生细化,晶界清晰度提高。
这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2. 软化:退火后的20CrMnTi材料会变得较为柔软,硬度降低。
这有利于材料的加工和成形。
3. 韧性提高:退火后,20CrMnTi的韧性会得到明显提高。
这是由于晶粒细化和组织松弛导致的。
冷轧板的退火工艺:连续退火和罩式退火的比较冷轧产品是钢材中的精品,属高端产品,具有加工精细、技术密集、工艺链长、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等特点。
国际钢铁工业发展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冷轧产品在钢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冷轧后热处理是冷轧生产中的重要工序,冷轧板多为低碳钢,其轧后热处理通常为再结晶退火,冷轧板通过再结晶退火达到降低钢的硬度、消除冷加工硬化、改善钢的性能、恢复钢的塑性变形能力之目的。
冷轧板的再结晶退火在退火炉中进行,冷轧板退火炉分为罩式退火炉和连续退火炉,罩式退火炉又分为全氢罩式退火炉与普通罩式退火炉。
冷轧板退火技术的发展与罩式退火炉和连续退火炉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10]。
退火工艺流程如图2.1所示:图2.1 退火工艺流程示意图表2.4 某钢厂罩式退火炉工艺参数热点/冷点温度CQ:710℃/640℃DQ:710 ℃/660℃DDQ:710 ℃/680℃HSLA:680℃/660℃一般生产中CQ、DQ热点和冷点温度差要大一些。
分别为90 ℃、70 ℃开始喷淋冷却温度内罩表面温度200 ℃,卷心温度:380℃左右生产调试中进行检测试验以确定不同钢卷开始喷淋冷却工艺出炉温度160 ℃出炉吊至终冷台冷却到平整温度约40 ℃图2.3 典型的罩式炉退火工艺温度曲线图罩式退火工艺罩式退火是冷轧钢卷传统的退火工艺。
在长时间退火过程中,钢的组织进行再结晶,消除加工硬化现象,同时生成具有良好成型性能的显微组织,从而获得优良的机械性能。
退火时,每炉一般以4个左右钢卷为一垛,各钢卷之间放置对流板,扣上保护罩(即内罩),保护罩内通保护气体,再扣上加热罩(即外罩),将带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后再冷却。
罩式退火炉发展十分迅速,2O世纪7O年代的普通罩式退火炉主要采用高氮低氢的氮氢型保护气体(氢气的体积分数2%~4%,氮气的体积分数为96%~98%)和普通炉台循环风机,生产效率低,退火质量差,能耗高;为了弥补普通罩式炉的缺陷,充分发挥罩式炉组织生产灵活,适于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建造投资灵活,可分批进行的优点,7O年代末奥地利EBNER公司开发出HICON/H 炉(强对流全氢退火炉),8O年代初德国LOI公司开发出HPH炉(高功率全氢退火炉)。
低碳钢球化退火工艺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低碳钢球化退火工艺,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你想想看啊,那低碳钢就好像是个有点倔强的小孩,得好好“调教”一番才能变得乖乖的,更好用。
而球化退火工艺就是我们的“调教法宝”啦!那这个球化退火到底是咋回事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让低碳钢里的那些小颗粒啊,变得圆溜溜的,就像一个个小皮球一样。
这样一来,低碳钢的性能可就大大提升啦!比如说吧,经过球化退火后的低碳钢,它的硬度会变得更合适哦。
就好比原本是一块硬邦邦的石头,现在变成了一块有弹性的橡胶,多好啊!它的韧性也会增强,不再那么容易断裂,就像是给低碳钢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那怎么进行这个神奇的球化退火工艺呢?这可得仔细说说。
首先得把低碳钢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可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就像是做饭火候得掌握好一样,不然可就“糊”啦!然后让它在这个温度下待上一段时间,让那些小颗粒有足够的时间来“变身”。
接着呢,再慢慢冷却下来,这个过程可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就像哄小孩睡觉一样,得轻轻的、稳稳的。
在这个过程中,可千万不能马虎呀!要是温度没控制好,或者时间不对,那可就前功尽弃啦!那不就像是煮饺子煮破了皮一样,多可惜呀!而且啊,不同的低碳钢可能需要不同的球化退火工艺呢。
这就像是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得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
所以啊,我们得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可不能一概而论。
咱再想想,要是没有球化退火工艺,那低碳钢可就没那么好用啦!就像一个没经过训练的运动员,跑也跑不快,跳也跳不高。
但是经过了球化退火,它就能在各种场合大显身手啦!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个低碳钢球化退火工艺哦!它可是能让低碳钢变得更优秀、更厉害的魔法呢!咱可得好好掌握这个魔法,让低碳钢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好处。
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呀?赶紧去试试吧!。
冷轧板连退工艺及冷却技术的研究摘要:介绍冷轧板连续退火工艺的发展历程以及连续退火机组的几种冷却技术的比较,阐述连续退火工艺对冷轧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以及各种冷却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词:冷轧板连续退火冷却方式1 引言冷轧产品是钢材中的精品,属高端产品,具有加工精细、技术密集、工艺链长、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等特点。
国际钢铁工业发展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冷轧产品在钢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第一条完备的冷轧钢板立式连续退火线(CAPL)于1972年在新日铁的君滓钢厂投入工业生产以来,全世界钢铁界对连续退火工艺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迅速开发了适应各种产品要求的新工艺技术装备。
从70年代以后,世界上有60多条连退线投产,世界上已有十几个国家拥有连退线,日本用连退工艺生产的冷板己占总量的约80%。
用连续退火炉既可以生产普通级别的冲压成形冷轧板,也可以生产深冲压和超深冲压成形的汽车用冷轧板和烤漆硬化钢板:既能生产硬质的镀锡原板,也能生产软质的镀锡原板;既能生产一般强度级别的冷轧板,又能生产微合金化合金钢、双相钢等高强和超高强度冷轧板。
众所周知,轧后热处理是冷轧生产中的重要工序,冷轧带钢多为低碳钢,其轧后热处理通常为再结晶退火,冷轧带钢通过再结晶退火达到降低钢的硬度、消除冷加工硬化、改善钢的性能、恢复钢的塑性变形能力之目的。
成功的退火过程具有下述步骤:(1)快速加热到A1温度线附近或以上;(2)在这一温度下停留很短的时间,大约为lmin;(3)快速冷却到约为400℃的过时效温度或冷却到室温;(4)几分钟的过时效处理。
2 连续退火工艺的发展历程为了实现此类的退火处理,研制开发出了在冶金学原理和设备技术细节上不同的四种方法:(1)CAPL:连续退火生产线,日本制钢公司研制;(2)NKK—CAL:日本钢管连续退火线,日本钢管公司研制;(3)KM—CAL:川崎多用途连续退火线,日本川崎制钢公司研制;(4)Howaq:热水淬火法,比利时CRM研制。
钢锭退火工艺技术钢锭退火工艺技术是钢材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通过调整钢锭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升钢材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以满足不同领域的使用需求。
本文将从工艺步骤、工艺参数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钢锭退火工艺技术进行介绍。
钢锭退火的基本步骤包括加热、保温和冷却。
首先,将钢锭放入加热炉中,使其温度逐渐升高,通常采用缓慢升温的方式,以避免温度过快引起内部应力和裂纹。
当钢锭达到退火温度后,需要保温一段时间,让温度均匀分布,并使晶粒长大。
最后,通过控制冷却速度,使钢锭迅速冷却至室温,得到所需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钢锭退火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等。
退火温度是根据钢锭的材质和需求来确定的,通常在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
保温时间则决定了晶粒的长大程度,过长的保温时间会导致晶粒长大过大,降低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冷却速度的选择需要考虑到钢锭的尺寸和材质等因素,过快的冷却速度会引起钢锭的变形和裂纹,过慢的冷却速度则可能导致晶粒再次细化。
钢锭退火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材料成分、起始组织和退火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材料成分对退火工艺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合金元素会影响钢材的热处理效果。
起始组织决定了退火后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晶粒细小的初始组织有利于得到细小的晶粒。
环境因素包括退火温度的控制、保温时间的控制和冷却介质的选择等,这些因素的合理确定直接影响着退火工艺的效果。
综上所述,钢锭退火工艺技术是钢材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通过调整工艺步骤和工艺参数,可以得到符合要求的钢材组织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和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和性能。
同时,也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退火工艺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控制,保证退火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钢的退火工艺退火是将钢材或各种金属机械零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可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在机械制造行业,退火通常作为工件制造加工过程中的预备热处理工序。
一. 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是将钢件或各种机械零件加热到临界点Ac3以上的适当温度、在炉内保温缓慢逐渐冷却的工艺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改善机械切削加工性能及去除内应力。
完全退火适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钢件、焊接件、轧制件等。
完全退火工艺曲线见图1.1。
3. 工件装炉:一般中、小件均可直接装入退火温度的炉内,亦可低温装炉,随炉升温。
4. 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是指从炉子仪表到达规定退火加热温度开始计算至工件在炉内停止加热开始降温时的全部时间。
工件堆装时,主要根据装炉情况估定,一般取2~3h。
5. 工件冷却:保温完成后,一般停电(火),停止加热,关闭炉门逐渐缓冷至500℃即可出炉空冷。
对某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按上述方式冷却后硬度仍然偏高的工件,可采用等温冷却方法,即在650℃附近保温2~4h后再炉冷至500℃。
二. 去应力退火去应力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Ac1以下的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逐渐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去除由于机械加工、变形加工、铸造、锻造、热处理以及焊接后等产生的1. 去应力退火工艺曲线见图1-3。
2. 不同的工件去应力退火工艺参数见表C。
3. 去应力退火的温度,一般应比最后一次回火温度低20~30℃,以免降低硬度及力学性能。
4. 对薄壁工件、易变形的焊接件,退火温度应低于下限。
5. 低温时效用于工件的半加工之后(如粗加工或第一次精加工之后),一般采用较低的温度。
表C 去应力退火工艺及低温时效工艺返回顶部一. 目的及应用正火是将钢材或各种金属机械零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cm以上的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基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二. 工艺规范(1)常用钢号的正火加热温度及硬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