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杆菌科
- 格式:ppt
- 大小:12.78 MB
- 文档页数:140
肠杆菌科细菌归纳总结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类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它包括了许多与人类和动物相关的致病菌,同时也包括了许多与环境和食品卫生相关的菌株。
肠杆菌科细菌的特点是在普通培养基上能够产生气体,并且在革兰染色中呈现棒状。
1.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肠杆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属,常见的菌株包括粪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和黄色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等。
这些菌株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以及人及动物的肠道中,有些种类具备耐药性,并且可能引发医院感染。
2. 大肠杆菌属(Escherichia)大肠杆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属,其中最著名的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它一般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中。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腹泻、尿路感染等疾病。
此外,某些大肠杆菌菌株还产生毒素,如致命的肠毒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可以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
3. 鲍曼不动杆菌属(Klebsiella)鲍曼不动杆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另一个重要属,常见的菌株包括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等。
这类菌株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可以引起肺炎、尿路感染以及败血症等严重疾病。
而产超强粘多糖的黏质性肺炎克雷伯菌更是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是医疗环境中的重要威胁之一。
4.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类重要致病菌,它包括众多血清型,其中一些血清型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沙门氏菌感染。
这些菌株主要存在于动物及其产品中,比如家禽、牛奶和蛋等。
如果不注意食品的卫生状况,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可能导致人体感染引起胃肠炎等症状。
5. 艰难梭菌属(Clostridium)虽然肠杆菌科主要是指肠道相关的菌属,但在其中也包括一些与人体肠道无关或者少数与肠道关联不紧密的菌株。
艰难梭菌属是其中之一,该属的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和水体中。
[医学微生物学]肠杆菌科概述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杆状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
这一科菌是许多病原菌的重要成员,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致病性鲍曼不动杆菌等。
肠杆菌科菌还可以在医院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肠杆菌科中分离出的细菌通常具有类似的表型和基因组学,其中包括特殊的粘附因子和毒素。
肠杆菌科菌是通常生活在动物和人体内肠道内的一类细菌。
一个人的肠内生态系统通常由自身宿主免疫系统和居住在肠道内的微生物组成。
肠内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是肠道内大约400种细菌群落的总称。
大肠杆菌和其他肠道菌株是正常肠道菌群的重要成分,它们可以分解食物并生成维生素和其他重要物质,同时还可以抑制潜在的病原体。
分类肠杆菌科菌包括24个属和近200种细菌,其中大多数为人和动物病原体。
这些属包括:Escherichia、Salmonella、Klebsiella、Citrobacter、Erwinia、Enterobacter、Hafnia、Morganella、Proteus、Providencia、Serratia、Shigella、Yersinia等。
这些菌株的生态系统是复杂的,各种菌株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许多肠杆菌属菌株都是优良的益生菌,可以帮助人体对抗潜在的病原菌,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有些菌株也可能是病原体,可以引起感染和疾病。
特征肠杆菌科菌通常是革兰氏阴性的、非芽孢形成的杆状菌,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具有胞内和胞外的纤毛;•有专门的表面粘附结构,如菌毛和赖氨酸胶囊;•具有多种代谢途径和酶的活性,包括糖、酒精、氨基酸、脂肪酸等代谢途径;•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长,包括温度、pH值、氧气含量等不同的生理条件;•可以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包括肠毒素、细胞外蛋白酶和溶血素等。
病原性与疾病许多肠杆菌科菌株都是潜在的病原体,其中一些可以引起严重的疾病。
各个菌属所引起的病症、感染路径和病原生物学特征都不一样,但都具有类似的生理和生化特征。
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1.肠杆菌科:①是一大群寄居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40种), 常随人与动物粪便排出,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或腐物中。
②大多为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部分强致病菌。
2 分类:(1)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耶尔森菌属:胃肠道感染、增殖、引起症状(2)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摩根菌属、欧文菌属、哈夫尼菌属、爱德华菌属(3)其它:肥杆菌属、致病杆菌属、克吕沃尔菌属、拉恩菌属、西地西菌属、塔特姆菌属3. 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1)形态与结构:G-杆菌,多数有鞭毛,大多有菌毛,少数有荚膜或包膜,无芽胞。
(2)培养特性: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常用肠道选择培养基分离培养。
(3)生化反应:生化反应活泼,乳糖发酵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和非致病菌时有重要意义,生化反应与致病性成反比。
(4)Ag构造:菌体(O)Ag、鞭毛(H)Ag、表面(K、Vi)Ag、粘附因子(F)Ag (5)变异现象:S-R、H-O、Ag、耐药性、毒素产生、生化反应等(6)传播方式:污染的饮水及食物、经消化道传播。
(7)致病性:菌毛、表面Ag、内毒素、肠毒素等,以肠道症状为主。
(8)抵抗力:不强,加热60℃经30分钟即死亡。
4. 肠道杆菌分离鉴定程序5.肠道选择鉴别培养基(2)其他选择鉴别培养基A. EMB(伊红美兰): 含乳糖,伊红和美蓝是抑菌剂和pH指示剂,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在酸性条件下产生沉淀,形成紫黑色菌落或具黑色中心的外围无色透明的菌落。
B. HE培养基:含乳糖、蔗糖和水杨素,胆盐、去氧胆酸钠、溴麝香草酚兰和酸性复红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硫代硫酸钠和柠檬酸铁铵用于检测硫化氢的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溴麝香草酚兰和酸性复红为pH指示剂,发酵糖产酸的菌落呈红色,不发酵糖的菌落为蓝色。
选择鉴别培养基C. 麦康凯琼脂MacConkey:含乳糖,牛胆盐可抑制G+菌,中性红是pH指示剂,细菌发酵乳糖产酸时菌落呈粉红色,并在菌落周围出现胆盐沉淀的浑浊圈。
肠杆菌科细菌鉴定1. 引言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一类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体、动物和人体内。
肠杆菌科细菌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它们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胃肠道感染、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因此,准确鉴定肠杆菌科细菌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方法、常见的鉴定技术以及其在临床和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2. 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方法2.1 形态学特征肠杆菌科细菌通常为革兰氏阴性,呈杆状或梭形,并且具有运动性。
它们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色至粉红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菌落。
2.2 生理生化特性肠杆菌科细菌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可以通过对其代谢产物和酶活性的检测来进行鉴定。
常见的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包括氧需求、产气、发酵糖类、蛋白质分解等。
2.3 分子生物学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和DNA测序等方法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特定基因序列的扩增和比对,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细菌的种属和亚种。
3. 肠杆菌科细菌鉴定技术3.1 常规培养法常规培养法是最常用的肠杆菌科细菌鉴定技术之一。
它包括对细菌进行纯培养、观察形态学特征和进行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
这些试验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培养基和指示剂来检测氧需求、发酵糖类、产气等特征。
3.2 快速鉴定方法为了提高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速度和准确性,快速鉴定方法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包括基于生化反应的API系统、基于荧光的VITEK 2系统和基于质谱的MALDI-TOF技术。
这些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样品进行鉴定,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肠杆菌科细菌鉴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PCR扩增特定基因序列,如16S rRNA基因,可以快速确定菌株的种属和亚种。
此外,DNA测序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遗传信息,帮助进一步确定细菌的亲缘关系和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