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闻一闻
- 格式:doc
- 大小:348.52 KB
- 文档页数:3
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嗅觉——幼儿园大班下册闻气味的鼻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嗅觉,了解嗅觉的重要性和作用。
2.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气味的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保护鼻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感知不同气味。
难点: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气味。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各种气味的物品(如醋、糖、香水、牙膏等),鼻子图片,闻气味卡片。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游戏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嗅觉的作用,引导幼儿关注鼻子。
2. 基本技能训练:让幼儿闻各种气味,说出气味的名称。
3. 游戏环节:开展“闻气味猜物品”的游戏,幼儿通过闻气味,猜出物品的正确答案。
4. 总结与反思:引导幼儿谈谈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总结嗅觉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闻家里的物品,并向家长介绍气味。
2. 评价: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回家后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嗅觉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气味大搜索”活动,邀请幼儿在教室或户外寻找不同气味的物品,提高幼儿的嗅觉敏锐度。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与孩子一起制作气味瓶,收集不同气味的物品,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2. 在游戏环节,要注意引导幼儿正确闻气味的方法,避免过于直接的闻嗅,保护幼儿的鼻腔。
3. 对于嗅觉过敏或不适的幼儿,要给予关注和照顾,避免让他们接触到刺激性气味。
八、安全注意事项:1. 在使用气味教具时,要确保物品安全无毒,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
2. 教师要引导幼儿正确使用气味教具,避免误食或误用。
3.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防止意外发生。
九、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幼儿对嗅觉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味道大班科学教案引言: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教育,幼儿可以培养观察、探索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介绍一节适用于大班幼儿的味道科学教案,旨在帮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和探索世界,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食物的味道,包括酸、苦、咸、甜和辣等。
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引起不同味道的原因。
3.培养幼儿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食物样本:柠檬、苦瓜、盐、糖、辣椒。
2.塑料容器。
3.勺子。
4.水。
5.纸杯。
三、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有关触觉的知识,引导幼儿讨论不同的触觉感受。
然后提出本节课的话题:“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食物的味道。
”2.探究(10分钟)教师将五种食物样本分别放在塑料容器中,提醒幼儿不要触摸食物样本,只需通过闻和尝的方式来识别味道。
教师先选择柠檬样本进行示范,将柠檬切开并让幼儿闻一闻,然后将柠檬汁滴在纸杯中,让幼儿尝一尝。
然后依次对比其他食物样本,让幼儿观察和尝试,并记录不同食物的味道。
3.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不同食物的味道特点,帮助幼儿总结和归纳。
例如,柠檬是酸的,苦瓜是苦的,盐是咸的,糖是甜的,辣椒是辣的。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柠檬是酸的?为什么糖是甜的?为什么辣椒是辣的?4.实验(1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糖和盐放在水中,它们会变成什么味道呢?”然后,教师与幼儿一起进行实验。
教师将纸杯中的水分别加入少量的盐和糖,搅拌均匀后,让幼儿尝一尝。
引导幼儿观察和实验结果,并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总结(5分钟)教师帮助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
强调食物的味道是由不同的成分所决定的,通过观察和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不同食物的味道特点,并探索产生这些味道的原因。
四、教学延伸1.与家长互动:教师可以把这次的实验结果和有关食物味道的知识分享给家长,让家长与孩子一起继续探索和实验。
感知室内气味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室内空气中的异味对健康的影响。
2.掌握常见的室内异味的种类。
3.训练幼儿们嗅觉的敏感度,帮助幼儿们正确识别不同的气味。
4.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减轻或消除室内异味。
二、教学重点:1.室内异味的种类与来源。
2.嗅觉的敏感度训练。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地识别不同的气味。
2.如何使用简单的方法消除室内异味。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带领幼儿们一起闻不同的气味,其中包括清新剂、甲醛等有异味的物品。
2.知识点讲解(1)什么是室内异味?室内异味是指由于室内环境、装修材料、污染物等因素所导致的有异味的气体。
(2)室内异味的种类与来源常见的室内异味包括清新剂的气味、低甲醛有机物的气味、细菌产生的臭味和水分过多产生的霉味。
(3)室内异味的危害室内异味会对健康产生影响,长期暴露在有室内异味的环境中,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过敏等症状。
3.活动环节(1)嗅觉辨别活动1)将各种物品(如果汁、鱼、草等)放在幼儿眼前2)让幼儿通过嗅觉辨别出物品的名称。
(2)认识常见的室内异味1)给幼儿提供各种物品(如清新剂、药水和低醛有机物等)让他们亲自嗅一嗅。
2)PPT介绍不同异味的种类和不同的来源让幼儿们更好的了解不同的异味。
(3)随堂讲解1)不同的气味会对人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如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等。
2)在平常的生活中,幼儿们可以通过开窗通风,清除室内不干净的物品和使用简单的方法(如用柠檬、醋、炭等)消除异味。
4.总结当我们闻到室内异味的时候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如开窗通风或适当使用消除异味的方法确保室内空气的清洁。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了解到了室内异味的种类和来源,学会了使用简单的方法消除室内异味,提高了嗅觉的敏感度,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从嗅觉认知延伸孩子的感官掌控——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闻气味的鼻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嗅觉,了解嗅觉的作用。
2. 培养幼儿对气味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
3. 引导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提升感官掌控能力。
教学准备:1. 各种气味的物品(如:香水、咖啡、水果等)。
2. 闻气味卡片。
3. 记录表格。
教学内容:一、导入:嗅觉小游戏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嗅觉小游戏,让幼儿通过闻气味来猜测物品。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猜测过程和感受。
二、认识嗅觉1. 教师讲解嗅觉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嗅觉是通过鼻子来感受气味的。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闻到过的气味。
三、嗅觉实践活动1. 教师分发闻气味卡片,让幼儿闻卡片上的气味。
2. 幼儿将闻到的气味记录在记录表格上。
3. 教师带领幼儿分析不同气味的特点。
四、感官掌控训练1. 教师出示各种气味的物品,让幼儿闻气味并说出名称。
2. 幼儿尝试闭眼闻气味,锻炼嗅觉敏感度。
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嗅觉比赛,提高幼儿的嗅觉辨别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2. 幼儿提出自己在闻气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3.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强调嗅觉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嗅觉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感官掌控训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嗅觉辨别能力。
3. 收集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记录表格,分析他们的嗅觉敏感度。
六、嗅觉与生活的联系1. 教师通过日常生活实例,让幼儿了解嗅觉在生活中的作用,如辨别食物、发现危险等。
2.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嗅觉的经历。
七、嗅觉小实验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嗅觉小实验,如:用醋和小苏打制作气雾剂,观察气味的变化。
2. 幼儿观察实验过程,并描述气味的变化。
八、嗅觉创意活动1. 教师分发闻气味卡片,让幼儿闻卡片上的气味。
2. 幼儿根据闻到的气味,用画画的方式表达出来。
3.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描述气味的感觉。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味道配合天热的夏日,老师带领大班进行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学课。
课程的主题是“味道”。
通过味道这个感官,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身边的世界,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一、引入环节老师开始引入课程,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知道味道是什么吗?”孩子们踊跃举手回答,老师把回答写在黑板上,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接着,老师将一系列食物放在桌子上,要求孩子们用眼睛观察,用鼻子闻,猜测并描述它们的味道。
二、探索味道1.鼻子的奇妙功能老师放一杯薄荷茶在面前,让孩子们仔细闻一下茶的味道。
然后,让他们捂住鼻子再次闻一闻。
经过比较,孩子们发现捂住鼻子后无法感受到薄荷的味道。
老师解释鼻子对味觉的影响,引导孩子思考味道与嗅觉之间的关系。
2.视觉的欺骗老师拿出一些图示,问孩子们:“兔子吃什么味道的东西会流口水呢?”孩子们大声回答:“胡萝卜!”老师笑着说,“错了!兔子最喜欢吃棉花糖!”孩子们一片议论纷纷,老师解释了视觉与味觉之间的关联,通过图示的欺骗引导他们理解味道的主观性。
3.嘴巴的舌尖功夫老师拿出一些食物,如苹果、橙子、辣椒等,让孩子们分辨酸、甜、辣的味道。
然后,老师让他们闭上眼睛,品尝同样的食物,看看味道是否改变。
孩子们发现,尽管名字相同,但闭上眼睛后味道似乎变了。
老师解释了嘴巴对味觉的主观感受,并引导孩子们思考味觉的多样性。
三、实践环节为了更好地让孩子们探索味道,老师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手实践中感受味道的奇妙。
1.制作香蕉冰淇淋老师将香蕉切成小块,放入搅拌机中,让孩子们按下按钮将香蕉搅成糊状。
然后,将搅好的香蕉糊倒入冰淇淋机中,让孩子们轮流操作制作冰淇淋。
在等待的过程中,老师与孩子们交流关于冰淇淋的味道和制作过程的奥秘。
2.品尝不同国家的美食老师准备了一些来自不同国家的美食,如披萨、寿司、饺子等。
将这些美食分成小份,供孩子们品尝。
他们将品尝到的味道与自己熟悉的食物做对比,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味道差异,丰富了他们的味觉经验。
用科学的方式让孩子了解气味的本质——幼儿园大班下册闻气味的鼻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鼻子的结构和功能,知道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鼻子的结构和功能2. 闻气味的技巧教学难点:1. 鼻子的内部结构2. 闻气味时的注意事项教学准备:1. 课件:鼻子的图片、气味分子的图片2. 实物:各种气味的物品(如糖果、香水、醋等)3. 工具:放大镜、闻气管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对鼻子的了解。
2. 展示课件,介绍鼻子的结构和功能。
二、探究鼻子的内部结构(10分钟)1. 使用放大镜观察鼻子的内部结构。
2. 邀请孩子们动手操作,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的鼻子,感受鼻子的内部结构。
三、闻气味的游戏(10分钟)1. 准备各种气味的物品,让孩子们用闻气管闻一闻,并说出闻到的气味。
2. 引导孩子们注意闻气味时的呼吸方式,教他们如何正确地闻气味。
四、鼻子的保护(5分钟)1. 讲解鼻子的保护作用,如防止灰尘、细菌进入体内。
2. 教孩子们如何保护鼻子,如不用手挖鼻子、避免接触有害物质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邀请孩子们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
2. 总结鼻子的结构和功能,强调鼻子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让孩子们在家中尝试闻不同气味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2. 邀请家长参与,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中的科学探索成果。
教学反思:六、探索气味的来源(10分钟)1. 展示不同气味的物品,让孩子们猜测这些气味的来源。
2. 引导孩子们思考气味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气味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七、制作气味地图(15分钟)1. 邀请孩子们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绘制自己的气味地图。
2. 在绘制过程中,引导孩子们注意观察和描述不同区域的气味特点。
八、分享与交流(10分钟)1. 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气味地图,并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
幼儿园大班《闻气味的鼻子》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背景
•活动名称:《闻气味的鼻子》
•适用年龄:幼儿园大班
•活动目的:通过感官体验,让幼儿认识气味对人的影响,培养观察力和好奇心。
活动准备
•材料:
–各种气味瓶(香水、咖啡豆、香蕉等)
–带有盲猜标记的袋子
–纸和笔
–记录表格
活动过程
1.引入:
–通过简单介绍气味对人的影响引起幼儿的兴趣。
2.气味瓶体验:
–活动组织者将各种气味瓶摆放在桌上,让幼儿依次闻一下,并记录在表格上。
3.闻气味游戏:
–将各个气味装入袋子中,挡住气味源,让幼儿通过闻气味猜出是什么。
可以设置小组竞赛加大趣味性。
4.小结:
–跟幼儿讨论感受,总结本次活动中体验到的不同气味。
活动效果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可以:
–认识不同气味对人的影响
–提高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培养好奇心和想象力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加观察周围的气味,并尝试描述。
•组织更多关于感官体验的活动,如触摸、听声音等。
以上就是幼儿园大班《闻气味的鼻子》科学活动教案的详细内容。
通过这个活动,希望能够为幼儿带来一次有趣的科学体验。
中班科学:用鼻子闻一闻在幼儿教育中,科学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感官接触就是我们了解世界的最基本途径。
用鼻子嗅一嗅自然物质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中班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使用嗅觉的经验以及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1. 准备材料这项活动的材料准备相对简单,只需要准备一些自然物质即可,如用于烹饪的香料(如咖喱粉、胡椒粉、葱姜蒜等)、草木和花瓣、水果等等。
这些材料应该在一些小罐子或小袋子里进行储存,便于幼儿观察和体验。
2. 介绍感官体验在开始活动之前,老师应该向幼儿介绍嗅觉,告诉他们关于鼻子的一些基本信息,比如鼻子可以嗅到哪些味道、哪些东西会产生气味等等。
3. 体验自然物质一旦幼儿了解了嗅觉,就可以开始感官体验了。
老师可以向他们展示一种自然物质,并让他们对其进行嗅闻,然后让幼儿猜一猜物质是什么。
接下来可以逐渐增加可嗅闻的物质种类,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气味的区别。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把这些物质分成不同的组,让幼儿比较不同类型的味道。
4. 总结活动当嗅闻活动结束时,老师应该与幼儿一起进行总结,回顾感官体验的过程。
老师可以问幼儿对某些物质的意见,询问他们在活动中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或者回顾他们对不同味道的体验和比较。
5. 延伸活动这项活动的延伸可以是更有趣和更有挑战性的。
幼儿可以用不同的食材来制作饮料或食物,让他们通过嗅闻来确认食材是否正确。
此外,可以让幼儿去花坛里嗅闻不同类型的花和植物,让他们体验花香的气息。
结论在幼儿的早期科学教育中,使用嗅觉可以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使用自然物质进行嗅闻活动是一种有趣和实际的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探索气味和不同物质的区别。
这项活动有助于幼儿发展感官神经系统和记忆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思维发展奠定基础。
探索气味独特的源头——幼儿园大班下册科学闻气味的鼻子教案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闻、尝等方法,了解不同物体的气味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嗅觉敏感度,提高他们的嗅觉辨识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 各种带有气味的物品,如香水、醋、糖、茶叶等。
2. 闻气味的瓶子或小盒子。
3. 白纸或卡片。
4. 记录表格。
5. 画笔、彩纸等美工材料。
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嗅觉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嗅觉的概念,让幼儿知道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
2. 活动:让幼儿闻一闻各种气味的物品,如香水、醋等,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第二节:闻气味游戏1. 导入: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让幼儿通过闻气味来猜猜是什么物品。
2. 活动: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闻气味,猜猜是什么物品。
第三节:嗅觉辨识1. 导入:教师讲解嗅觉辨识的注意事项,如闻气味时要轻轻扇动,避免直接闻等。
2. 活动: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闻气味,并将闻到的气味记录在表格上。
第四节:嗅觉创作1. 导入:教师讲解创作要求,让幼儿用画笔、彩纸等材料,将闻到的气味画出来。
2. 活动:幼儿根据自己闻到的气味进行创作。
第五节:分享与交流1. 导入: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
2. 活动: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嗅觉辨识能力和创造力。
2. 评价幼儿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里尝试闻不同气味的物品,并记录下来。
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嗅觉比赛,让幼儿通过闻气味来分辨不同物品。
第六节:嗅觉与生活1. 导入:教师讲解嗅觉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如辨别食物是否变质、识别环境中的危险等。
2. 活动:让幼儿举例说明嗅觉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嗅觉在生活中的作用。
第七节:嗅觉与健康1. 导入:教师讲解嗅觉与健康的关系,如嗅觉减退可能预示某些疾病等。
大班科学教案探究气味1.大班科学教案探究气味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探究气味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嗅觉感官,利用嗅觉来感知我们身边周围的实物。
2、通过用鼻子闻气味,然后找出糖的位置。
►活动概要- 五感中利用嗅觉来感知我们身边周围的实物,闻一闻教室里宝物地图的气味然后找出糖的位置。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探究气味(它有什么味呢?)►活动内容【导入】1.看漫画【探索气味】了解嗅觉灵敏的昆虫。
- 闻一闻我们教室的气味,有什么味呢?- 有哪些昆虫的嗅觉很灵敏呢?- 蚂蚁,蜜蜂,蝴蝶【展开】2.看完实验视频【探究气味】,了解实验目的,备件,实验方法。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看一下实验顺序。
1)准备班级教室照片。
2)在教室里藏好糖果。
3)在照片中表现出糖果的味道。
4)闻一闻宝物地图的气味,寻找糖果。
【活动:闻藏宝图上的气味找到糖果的位置。
】3.让一个小孩在教室周围找一个藏糖果的好地方,然后把糖果藏起来。
4.在教室照片中展示糖果的气味,然后让其他幼儿用藏宝图寻找糖果。
5.活动结束后,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 你是怎样知道藏糖果的地方的?- 你认为活动中最难的地方是什么?【结束】6. 活动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探究气味(用鼻子可以闻出气味。
)写出实验结果。
►活动评价- 对于用鼻子闻气味找东西是否具有趣味性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蚂蚁分泌物是用来传递信息的。
这种分泌物是一种化学物质,允许蚂蚁与其他蚂蚁交换信息。
也就是五官中的嗅觉,用嗅觉交换信息。
2.大班科学探究植物靠什么喝水的教案反思活动设计自然角是我们在幼儿园区角创设中的一个难题,怎样让孩子真正的走进自然角,承担起自然角中的主体责任,让自然角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植物的摆设,让自然角永远的充满生机是我们一直在探求和期望的,从今年上半年时我们幼儿园把自然角作为我们一个课题,将自然角和我们的课程能够结合起来,这段期间不光是我们的老师我们还有我们的孩子都越来越关注自然角,但是在照顾植物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就是长期的忘记浇水,要么就浇过多的水,因为他们不了解浇水的方式方法,因此,让我们的孩子从本质上了解植物“喝水”的原理是很有必要的,让他们感知之后才可以在自然角中真正了解为什么要浇水,该怎么样浇水。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积极愉快地进行嗅觉方面的探索活动,了解人类的一些基本嗅觉知识。
2、懂得鼻子的重要性,学会对自己鼻子一般的保护方法。
3、能大胆的运用语言表达自己嗅觉上的喜恶。
活动准备:
香水、醋、红糖、黄酒、蚊香、臭东西、香皂、墨水、冲好的咖啡、等(放在笑得不透明的瓶中,盖好瓶盖)。
活动过程:
1、猜谜:
一座小房,两扇圆窗,进入空气,能闻花香。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的鼻子,大家说说鼻子它有什么本领?
2、闻一闻游戏。
探索游戏:
(1)请4个小朋友上前在老师的桌子上的四个碗内选一个闻一闻,请他讲讲是什么味道的(可多请几人),再猜猜是什么东西。
确认后打开盖子。
小结:我们刚才问出的四种味道:香、臭、糖味、酸味,是我们人类的基本味觉。
探索游戏:
(2)小朋友在自己的桌上拿一个小碗,闻一闻是什么,猜一猜,要求:小碗平放不侧倒,防止弄出来,分别请幼儿讲讲是什么?
刚才小朋友讲出了许多种味道,我们人类能闻出大约多少种,大家猜一猜?
小结:人类能闻出大约XX~4000种不同的味道,有的人在正常情况下分辨不清基本的一些味道,这种人属于嗅盲,就像分辨不清颜色的人就是得了色盲.
3、保护我们的鼻子。
我们的鼻子非常有用,但有时它会失灵,什么时候鼻子闻不清味道甚至闻不到味道呢?有了鼻涕怎么办?学习正确的擦鼻涕方法。
尘土飞舞使或有刺鼻的味道时怎么办?打喷嚏时怎么办?并请幼儿说说易损伤鼻子的几种行为,即平时如何来保护我们的鼻子。
4、说说我们平时喜欢和讨厌的味道:
我们喜欢闻许多味道,也讨厌闻许多味道,谁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什么味道,最讨厌什么味道。
现在老师请你们把喜欢的味道和讨厌的味道画到纸上,然后把它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