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9质量年度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5.76 MB
- 文档页数:71
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2022年1月第2 期Jan. 2022No.2铁道工程专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机制探讨傅梅珍,梁玉雄,冯青松,吴必涛(华东交通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摘 要] 由于高职高专职业教育教学机制当前存在的不足,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更加有利于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以铁道工程高职教育在区域行业背景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模式,以及华东交通大学在铁道工程专业职业教育中的实践探索为例,通过分析现有教学机制的存在问题,以该专业的需求导向为切入点,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机制提出了对策,从招生专业的设置、教学课程体系、教育实践教学体以及教学团队的建立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 铁道工程专业;需求调查;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机制[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西省教改项目“基于轨道交通运维安全工程虚拟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研究”(JXJG-20-5-2);2021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后疫情时期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及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以铁道工程专业为例”(21QN018);2020年度江西省教学改革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多平台协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铁路轨道’课程为例”(JXJG-20-5-16)[作者简介] 傅梅珍(1987—),女,江西吉安人,博士,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桥梁工程专业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2-0025-04 [收稿日期] 2021-04-20进入21世纪后,世界高速铁路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发展无疑是引领铁路行业迅猛发展的重要部分。
在能源危机与环保压力日益加大以及许多大城市面临交通拥堵问题的今天,绿色轨道交通将成为世界首选的交通方式[1]。
至2020年末我国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14.6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3.8万公里,仅2020年全国铁路新增运营里程超过4800公里,其中高铁约2500公里[2]。
我校举行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毕业离别合影党委书记孙进教授向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6月14日上午,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在体育馆隆重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孙进教授,院长沈士德教授,纪委书记魏勇,副院长曾凡远、刘海波、蒋兆峰出席典礼。
毕业典礼由副院长刘海波主持。
典礼在我校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建院英雄》《如若初见、不说再见》视频播放中拉开了帷幕。
党委书记孙进为毕业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院长沈士德致辞,纪委书记魏勇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副院长曾凡远为留学生代表颁发毕业证书,副院长蒋兆峰宣读了《关于准予2019届3995名学生毕(结)业的决定》《关于准予2019届45名留学生毕(结)业的决定》《关于授予沃千玄等170名同学2019届优秀毕业生称号的决定》。
沈士德代表学校党政对3995名2019届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表示热烈祝贺,并送给毕业生们三个“坚持”,坚持初心选择,擦亮人生底色,坚持向上斗志,丰富人生色彩,坚持拼搏精神,赢得人生成色,助力毕业生在追逐人生梦想的路上破浪前行。
在“谢师情、报家恩”环节中,10名教师代表为毕业生们送去诚挚的祝福,全场3995名毕业生以深深鞠躬谢别恩师,在场师生为之动容。
9名毕业生家长代表来到典礼现场,为毕业生们送上美好祝福,分享孩子毕业喜悦。
⑥f 琳崖鼠耶肚枚术学龙我校举行204 9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典礼尾声,在场师生互献歌曲,学生们用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献给老师,9名专职辅导员代表用一首《光明》 祝福毕业生踏破荆棘,走向光明。
典礼结束后,全体领导在主席台站立,挥手送别毕业生离场,扬帆远航。
教师代表建造学院孙韬老师、毕业生代表财会16-1班曹艳琪同学发言。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政负 责人、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和2019届3995名毕业生以及45名留学生毕业生参加典礼。
纪委书记魏勇向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副院长曾凡远为留学生代表颁发毕业证副院长刘海波主持毕业典礼副院长蒋兆峰宣读准予2019届毕业生和45名留学生毕业的决定10名教师代表为毕业生们送去诚挚的祝福财会16-1班曹艳琪同学代表毕业生发言1• : J.,,_ 4”。
《安全评价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江苏建筑学院图书馆安全现状评价姓名:李韧学号: 1345203108 学院:矿业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班级:通风 12-1学制:三年指导教师:朱栋二○一四年十一月评价人员(此表应根据具体项目实际参与人数编制)技术专家姓名签名(列出各类技术专家名单)前言随着我国法制化的日趋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也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安全评价作为现代先进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不渝的安全生产方针,开展安全评价正是突出“安全第一”、体现“预防为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具体体现。
安全评价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企业和生产设备的本质安全程度,而且可以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决策和监督检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我国高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管理体制、招生制度和规模、学生管理制度、后勤工作社会化、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改革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逐步深入。
特别是高校扩招以后,高校在校生人数大大增加,导致大学生遭遇意外事故逐年增多。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10,我国共有高等学校数2358所,其中大学、专门学院1112所,专科院校1246所,职业技术学院1113所,民办高等学校或独立学院836所;高等学校共有教职工人,在校学生总数近3000万,平均每校在校学生8148。
高等学校是一个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思想最为活跃的场所之一,同时又是社会安全稳定体系中最敏感的环节。
因此高校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高校的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图书馆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和重大财产损失,其安全现状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除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外,还应对图书馆的安全现状、安全隐患及整改措施等问题,做出全面的定性或定量评价,做到科学的安全管理。
2020年12月第19卷第35期Dec.2020Vol.19No.35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卢婷,任加慧,付景芳(江苏开放大学,江苏南京210036)摘要:混合式教学作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一直备受关注。
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开展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具体目标。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结合学院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实践。
基于2019年学院组织的混合式教学课程,凝练教学特色,总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后期改进措施,以优化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混合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530(2020)35-0003-04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日益显著。
职业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保障职业教育发展。
如今职业教育需要培育社会需求的技术人才,同时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与此同时,数字革命正在改变全世界的学习方式,TED、墓课、翻转课堂、微课堂等新的学习方式方兴未艾。
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最好的教师,聆听最好的课程,充分实现教育的公平。
随着信息技术向教育领域渗透,传统课堂正向“传统课堂+数字课堂”甚至纯“数字课堂”演变。
混合式教学整合了在线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的双重体验。
融合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自主学习和传统教学融合,更能满足如今职业教育的新需求。
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硏究现状分析混合式教学是基于多种学习理论、教学媒体,将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混合,以此获得最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为了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混合式教学发展现状,兼顾论文数量的完整性与质量的权威性,以中国知网(以下简称CNKI)为数据源,采用CiteSpace对文献进一步分析。
检索条件以“高职教育”或“高职院校”并含“混合式教学”为关键词,时间起始不限,截至2019年12月31H,共得到180篇论文。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江苏医药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9)2018年12月目 录录2018年主要办学成效年主要办学成效 ....................................................................................................................................... 3 1 学生成长与发展学生成长与发展 . (4)1.1 拓展培养渠道,生源结构逐年优化 ........................... 4 1.2 扩大就业服务,就业质量稳中有升 ........................... 6 1.3 多元资助奖助,奖扶帮带卓有成效 ........................... 6 1.4 传承红色基因,师生共育全面发展 ........................... 7 1.5 强化创新激励,创新创业成果频出 ........................... 8 1.6 发挥大赛引领,课岗育人无缝对接 ........................... 9 1.7 引导社团建设,能力培养全面渗透 .......................... 10 2 内涵建设与质量内涵建设与质量 . (1111)2.1 创新机制,激发办学活力 .................................. 11 2.2 赶超标杆,提升专业水平 .................................. 12 2.3 引育并举,建设双高团队 .................................. 13 2.4 校企共建,升级校内实训 .................................. 15 2.5 医教协同,优化临床教学 .................................. 16 2.6 积聚资源,推进智慧职教 .................................. 16 3 政策支持与保障政策支持与保障 . (1717)3.1 联动政校行企,凝聚办学合力 .............................. 17 3.2 优化内控机制,推进学校治理 .............................. 18 4 社会服务与贡献社会服务与贡献 . (18)18 4.1 立足苏北,培养基层卫生人才 .............................. 18 4.2 创新驱动,打造高端服务平台 .............................. 19 4.3 多措并举,服务区域健康事业 .............................. 20 5 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合作与交流 . (22)22 5.1 互学互鉴,深化境内外合作交流 ............................ 22 5.2 强化管理,保证留学生培养质量 ............................ 23 6 挑战与政策需求挑战与政策需求 . (24)24 6.1 面临挑战 ............................................... 24 6.2 政策需求 ............................................... 24 6.3 发展思路 ............................................... 24 附表索引附表索引:: ......................................................................................................................... 2525 案例索引案例索引:: . (25)252018年主要办学成效年主要办学成效连续三年文理科招生录取分数线保持苏中、苏北33所高职院校前三,录取率99.67%,报到率95.16%。
盾构渣土的环境问题与绿色处理摘要:盾构法是地铁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盾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废弃的渣土,不管是在渣土的脱水、运输,还是在渣土的堆填过程中,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环保无害化处理,有助于降低渣土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提升盾构渣土的回收利用率。
本文阐述了盾构渣土的环境问题,然后对盾构渣土的绿色处理措施展开探究。
关键字:盾构渣土;环境问题;绿色处理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空间开始慢慢向地下空间发展。
盾构法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有着较大的优势,也是主要的作业方法,不过,盾构渣土的处理却是一大难题。
传统的盾构渣土处理主要是堆填消纳,但是给城市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不仅对地下水、岩石体产生较大的污染,还会加剧城市雾霾的发生。
因此,通过对盾构渣土进行绿色处理,现场分级分离脱水与干化,有效开展回收利用,实现盾构渣土的减量化运输、环保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促进地铁建设绿色生态。
1盾构渣土的环境问题1.1渣土的填埋消纳在大多数城市地铁隧道施工中都使用盾构法,在盾构掘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渣土,纵观全国的地铁在建项目,如果全部使用堆填消纳这一方法进行处理,那么便会占据国家大量的土地资源。
在盾构渣土填埋消纳过程中,污染隔离比较简单,渣土中的一些重金属、添加剂等各种有害成分,都会对填埋区域的周边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对岩土体、地下水等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在生物作用或者食物链的影响下,对农作物、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盾构渣土的含水量比较高、孔隙率比较大,并且渗透不够均匀,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在渣土填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
在渣土堆填过程中,渣土场的体积会逐渐增大,坡型不断变化,如果在施工、维护过程中出现不合理行为,那么很可能对周边的环境以及居民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情况严重的话,还可能发生渣土场滑坡事故[1]。
1.2运输过程的污染在盾构渣土的运输过程中,先从地层进入机土仓,然后经过输送机将其卸入渣斗内,再运输到地面的临时渣池中,在简单的处理之后,由渣土车将渣土运输到渣土场,进行填埋消纳。
智能录播系统是基于高清摄像机等硬件设备,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移动技术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时录像、存储、编辑和输出。
教师可以通过控制中心轻松实现录播系统的一键启动,通过录播系统内置的音频采集子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分析跟踪系统、控制面板和交换机等各个子系统的协同工作,可以轻松实现教师和学生上课的全景视频跟拍、人物特写、电脑课件的智能拾取等。
该系统不仅高度集成、易于管理维护。
还可以实现一键抠像、视频二次编辑处理和多接口不同格式的视频输出。
1.3智能音频视频交互系统智慧教室的智能音频视频交互系统,主要是借助多屏显示的交互式白板实现的,其控制组件是智慧教室的智能控制中心终端。
传统课堂大多采用的是普通黑板或白板,但是智慧教室的交互式白板是由超大高清液晶显示器构成的,真正实现了黑板的无尘、高效、可重复利用的功能。
由于交互式白板集成了现有的投影仪、电子白板、幕布、音响等多种功能,可以满足教师上课各种丰富教学资源的展示;另一方面,利用无线信息传输技术,教师还可以通过无线投屏在交互式白板上展示学生的作业、讨论分享、实时点评学习成果,有助于课堂的实时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1.4智能扩音系统智能扩音系统主要由扩音器和隐藏式音箱2部分组成。
根据教室的形状、大小合理布置音箱的数量和位置,力求使整个教室声音分布均匀、响度和自然度都适智慧教室一词最早是由国外学者罗纳德·雷西尼奥1988年在《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一文中提出,从此“Smart-classroom ”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点[1-3]。
随着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4-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之后,我国颁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政策支撑文件,旨在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9,10];结合十九大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要求,教育部作出启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重要战略决策,各个高校也在积极的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其中以“智慧教室”的建设和应用最为典型[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