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化学总复习7.1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课时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81.04 KB
- 文档页数:8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九)(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下列各组中反应速率一定相同的是( )A.表面积完全相同的锌片分别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硫酸在相同温度下反应B.100 ℃时,向A、B两个容器中分别各加入0.2 mol HI发生分解反应C.向分别盛有100 mL、200 mL水的两个烧杯中各加入少量表面积相同的钠D.0.5 mol·L-1的NaHCO3(aq)分别与1 mol·L-1盐酸和1 mol·L-1的醋酸溶液反应2.(2018·海口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铝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以下能够加快该反应速率的是( )①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②加热③改用铝粉④增大稀硫酸的体积⑤加水⑥加入少量硫酸铜A.全部B.②③⑥C.①②③⑥D.②③④⑥3.在298 K时,实验测得溶液中的反应:H2O2+2HI====2H2O+I2,在不同浓度时的化学反应速率见下表,由此可推-1-1C.0.608 mol·L-1·s-1D.0.760 mol·L-1·s-14.某反应的ΔH=+100 kJ·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 kJ·mol-1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 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 kJ·mol-1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 kJ·mol-15.(2018·东丽区模拟)已知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2Fe3+====I2+2Fe2+。
某温度下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I-、Fe3+浓度的关系为v=kc m(I-)·c n(Fe3+)(k为常数)。
课时作业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基础对点练]知识点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通过控制或改变反应条件可以加快、减缓甚至阻止反应的进行,使化学反应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
下列各图所示的措施中,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2.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甲:500℃,10molSO2和5molO2反应乙:500℃,V2O5作催化剂,10molSO2和5molO2反应丙:450℃,8molSO2和5molO2反应丁:500℃,8molSO2和5molO2反应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丁、丙、乙、甲3.将质地相同的大理石磨制成相同大小的四块立方体,分别与足量的20℃1mol·L-1的盐酸、15℃0.25mol·L-1的盐酸、20℃2mol·L-1的盐酸、15℃1mol·L-1的盐酸反应,得到图中的四条曲线,其中表示15℃1mol·L-1的盐酸和大理石反应的是曲线( ) A.1B.2C.3D.44.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B.C.D.5.对水样中溶质M的分解速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在相同温度下,M的物质的量浓度-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0~20min内,Ⅰ中M的分解速率为0.015mol·L-1·min-1B.水样酸性越强,M的分解速率越快C.在0~20min内,Ⅲ中M的分解百分率比Ⅱ大D.由于Cu2+存在,Ⅳ中M的分解速率比Ⅰ快知识点二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6.CaCO3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生成CO2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4min内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浓度大B.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减小的原因是c(H+)减小C.反应在2~4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D.反应在2~4min内生成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2)=0.06mol·L-1·s-17.反应A(g)===B(g)+2C(g),其中c(A)在酸性、中性、碱性溶液中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0~50min ,酸性和中性溶液中A 分解的百分率相等B .其他条件相同时,酸性溶液A 的分解速率比碱性溶液的小C .A 的起始浓度越小,分解速率越大D .在20~25min ,碱性条件下v (C)为0.04mol·L -1·min -18.某同学为研究在溶液中进行的M +N===C 的反应速率,他将M 、N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并测定反应中生成物C 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
第1讲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随堂演练巩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温度越高,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C.食品包装中的抗氧化剂其实质就是”负催化剂”,能使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D.升高温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加快【解析】 二氧化锰并不是”万能”催化剂,它只能催化某些反应,A 项错误;许多催化剂在某特定温度下催化效果最好,称为催化活性,B 项错误;食品包装中的抗氧化剂其实质就是还原剂,消耗包装袋中的氧气,从而保护食品不被氧化,C 项错误;升高温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加快,D 项正确。
【答案】 D2.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2N 和3 mol 2H ,发生反应22()3()N g H g +32()NH g ,在t 1时刻达到平衡。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在t 2时刻,再通入一部分3NH ,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解析】 由于是恒温恒压条件,通入氨气的瞬间,氨气浓度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而此时氮气和氢气由于体积增大而浓度减小,正反应速率减小,随后随着反应进行氮气和氢气浓度逐渐增大,正反应速率随之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则随3NH 浓度的减小而减小,最后又达到新的平衡。
【答案】 C3.224H C O 可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2(Mn +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依据褪色时间的长短可比较反应进行的快慢。
下列实验中溶液褪色最快的一组是( )【解析】 对比A 、B 两组,B 组中浓度大反应速率快;对比B 、C 两组,C 组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对比C 、D 两组,D 组中有催化剂,反应速率快。
综上分析,D 组反应最快。
【答案】 D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2()3()N g H g +32()NH g ∆H<0,达到化学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催化剂,v(正)、v(逆)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B.降低温度,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倍数小于v(逆)减小倍数C.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D.通入氩气,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倍数小于v(逆)增大倍数【解析】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的反应速率,A 项正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温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平衡正向移动,B 项正确;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平衡正向移动,C 项正确;恒容通入氩气,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平衡也不发生移动,D 项错误。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高考新动向】【考纲全景透析】一、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表示方法: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也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变化量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来表示)。
公式:v =△C/△t(△C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t表示时间变化)单位:mol·L-1·S-1、mol·L-1·min-1、mol·L-1·h-1等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关系对于已知反应mA(g)+nB(g)====pC(g)+qD(g),其化学反应速率可用不同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来表示,当单位相同时,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AHA12GAGGAGAGGAFFFFAFAF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A)∶v(B)∶v(C)∶v(D)=m∶n∶p∶q。
4.注意事项:①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其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都表示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哪种物质做标准,且一般不能用固体物质做标准。
②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速率时,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要转化为同一物质的速率来比较。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本身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
不同的反应,由于反应物质的结构不同和反应机理不同,因此反应速率不同。
2.外因: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速率不同,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速率有影响。
(1)浓度的影响: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使单位体积内分子数增多,因此可加快反应的速率。
(2)压强的影响: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加压(缩小体积)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加AHA12GAGGAGAGGAFFFFAFAF的倍数大于气体体积增大方向增加的倍数;降压(增大体积),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减小的倍数大于气体体积增大方向减小的倍数。
化学反应速率一.选择题1.CO 和NO 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之间能缓慢地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N 2(g)+2CO 2(g) ΔH <0,现利用此反应,拟设计一种环保装置,用来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下列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尾气处理效果的是 ( )①选用适当的催化剂 ②提高装置温度 ③降低装置的压强 ④装置中放入碱石灰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2.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 2和O 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甲:在500 ℃时,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乙:在500 ℃时,用V 2O 5作催化剂,10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丙:在450 ℃时,8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丁:在500 ℃时,8 mol SO 2和5 mol O 2反应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乙、甲、丁、丙 D .丁、丙、乙、甲 3.反应3Fe(s)+4H 2O(g)Fe 3O 4(s)+4H 2(g)在一体积可调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 . 增加Fe 的表面积B .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e 使体系压强增大C . 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D . 保持总压强不变,充入Ne 使容器的体积增大4.如下图所示,相同温度下,在容器Ⅰ和Ⅱ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HI ,发生反应:2HI(g)H 2(g)+I 2(g)。
下列关于起始容器Ⅰ和Ⅱ中活化分子的说法正确的A .Ⅰ中活化分子数比Ⅱ中多B .Ⅰ中活化分子数比Ⅱ中少C .Ⅰ中活化分子百分数比Ⅱ中少D .Ⅰ和Ⅱ中活化分子百分数相等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B . 温度越高,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越好C . 食品包装袋中的抗氧化剂实质就是“负催化剂”,能使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速率减小D . 升高温度,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都加快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恒温时,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2022年高考化学总复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下列措施能减少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降低反应速率的是()
A.增大压强
B.移除一部分SO3
C.使用催化剂
D.降低温度
2.对于锌粒与H2SO4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选用颗粒大小基本相同的锌粒与等体积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比较二者收集10 mL H2所用的时间,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可选用等质量的锌片和锌粒与同浓度、同体积硫酸溶液反应,记录锌完全消失的时间,从而计算反应速率并探究固体表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可记录溶液中c(H+)随时间的变化(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来测量反应速率
D.可记录溶液的温度变化(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来测量反应速率
3.(2020江苏南京金陵中学高二上学情调研)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 CO(g)+H2(g)。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增加C的量
B.减少CO的量
第1 页共16 页。
新教材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一、选择题1.某实验小组以H2O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②的反应物应为( C )实验编号反应物催化剂①10 mL 2% H2O2溶液无②无③10 mL 5% H2O2溶液MnO2固体A.5 mL 2%H2O2溶液B.10 mL 2%H2O2溶液C.10 mL 5%H2O2溶液D.5 mL 10%H2O2溶液2.对于在一个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H2O(g)CO(g)+H2(g)。
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 )A.增加C的量B.减少CO的量C.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以增大体积解析: C为固体,增加C的量,C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正确;减少CO的量,CO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以增大体积,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3. 对于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B )A.增大体积压强减小B.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C.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D.使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解析:增大体积使压强减小,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体积不变充入N2使压强增大,氮气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B正确;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则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保持总压强不变,充入氖气,体积增大,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4.钨丝灯管中的W在使用过程中缓慢挥发,使灯丝变细,加入I2可延长灯管的使用寿命,其工作原理为W(s)+2I2(g)1 400 ℃约3 000 ℃WI4(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B.WI4在灯丝上分解,产生的W又沉积在灯丝上C.温度升高时,WI4的分解速率加快,W和I2的化合速率减慢D.利用该反应可以提纯W解析:在高温下WI4分解生成W及I2,生成的W附着在还没有挥发的W上,灯管内的I2可循环使用,故A、B正确;升高温度,也能加快W与I2的反应速率,故C错误;在高温下WI4分解生成的W附着在还没有挥发的W上,则利用该反应可以提纯W,故D正确。
课时作业(二十七) 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使用催化剂,使反应的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加快,但不改变反应的历程C.减小反应物浓度可以减小化学平衡常数,从而减小化学反应速率D.升高温度,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解析: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适用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即改变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改变,A不正确。
催化剂参与反应,所以能改变反应的历程,B不正确。
化学平衡常数只和温度有关,与反应物浓度无关,C不正确。
选项D是正确的。
答案:D2.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B.100 mL 2 mol/L的盐酸跟锌片反应,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的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D.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H2时,滴加几滴硫酸铜溶液能加快反应速率解析:B项加入NaCl溶液会使c(H+)减小,反应速率减小。
答案:D3.对于可逆反应H 2(g)+I2,在一定温度下由H2(g)和I2(g)开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H2(g)的消耗速率与HI(g)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1②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正、逆反应速率之差③正、逆反应速率的比值是恒定的④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H2的消耗速率与HI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①错;该反应进行的净速率是指某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之差,②正确;随反应进行正反应速率在减小,逆反应速率在增大,最终两者相等,③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平衡建立的特征,④正确。
答案:D4.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 mol/L降到0.06 mol/L 需要20 s,那么由0.06 mol/L降到0.036 mol/L所需反应时间应( ) A.等于10 s B.等于12 sC .大于12 sD .小于12 s解析:反应物的浓度由0.1 mol/L 降到0.06 mol/L 需20 s ,则其反应速率为0.002 mol/(L·s)。
若由0.06 mol/L 降到0.036 mol/L ,所需反应时间为x s ,则其反应速率为0.06-0.036xmol/(L·s)。
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降低,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即0.06-0.036x<0.002,解得x >12。
答案:C5.(2015年银川模拟)将4 mol A 气体和2 mol B 气体在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g)+,经2 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 mol/L ,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用物质A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 )B .用物质B 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C .2 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D .2 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3 mol/L解析: 2A(g) + B(g)2C(g)起始浓度: 2 mol/L 1 mol/L 0 变化浓度: 0.6 mol/L 0.3 mol/L 0.6 mol/L 2s 时浓度: 1.4 mol/L 0.7 mol/L 0.6 mol/Lv (A)=0.6 mol/L2 s=0.3 mol/(L·s),A 项正确;根据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系数比则v (B)=0.15 mol/(L·s),B 项错误;2 s 时,α(A)=0.6 mol/L2 mol/L ×100%=30%,C 项错误;2 s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 mol/L ,D 项错误。
答案:A6.为探讨反应X +中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实验测得X 、Y 的初始浓度(用c 表示,单位为mol/L)与生成物Z 的浓度达到0.004 2 mol/L 时所需的时间(秒)见下表。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与c (X)B .与c (X)成正比且与c (Y)无关 C .与c 2(X)成正比且与c (Y)成正比D .与c 2(X)成正比且与c (Y)成反比解析:由第一、二组数据知,X 的物质的量浓度加倍,而Z 达到相同浓度所需时间缩短为原来的14,故反应速率与c 2(X)成正比,由第二、三组数据知,Y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为原来的12,Z 达到相同浓度所需时间延长一倍,故化学反应速率与Y 的浓度成正比,C 项正确。
答案:C 7.反应C(s)+H 2+H 2(g)在一定密闭容器中进行,则下列说法或结论中,能够成立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仅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速率减小B .反应达平衡状态时:v (CO)正=v (H 2O)逆C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He 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其他条件不变,适当增加C(s)的质量会使反应速率增大解析:体积减小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A 错误;若v (CO)正=v (H 2O)逆,又因v (CO)正=v (H 2O)正,则v (H 2O)正=v (H 2O)逆,B 正确;保持体积不变,充入少量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但反应气体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C 错误;固体的量的多少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D 错误。
答案:B8.溶液中的反应X +分别在①、②、③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 (X)=c (Y)=0.100 mol·L -1及c (Z)=0 mol·L -1,反应物X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②、③与①比较只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进行到5.0 min 时实验③的反应速率最快B .条件②的反应最先达到平衡C .②与①比较,②可能压强更大D .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解析:由图像看出条件②的反应最先达到平衡,B 正确;②与①比较,只有反应速率不同,达到的平衡状态相同,可能为加入催化剂,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C 错误;条件③比条件①先达到平衡,说明条件③反应速率比条件①反应速率快,但反应的限度要大于条件①,可能为升温所致,且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正确。
答案:C9.在某一恒温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g)+ΔH <0,t 1时刻达到平衡后,在t 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t 2时,v (正)>v (逆)B .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 的体积分数Ⅰ>ⅡC .t 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CD .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Ⅰ<Ⅱ解析:A 选项,在t 1~t 2时,v (正)=v (逆),错误;由图像可知第二次平衡后,反应速率与第一次平衡时相同,这说明反应物、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所以A 的体积分数相同,B 选项错误;加入C ,C 的浓度增大,逆反应速率瞬间增大,但容器体积增大,A 、B 的浓度降低,正反应速率瞬间减小,平衡左移,C 的浓度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也逐渐减小,A 、B 的浓度逐渐增大,正反应速率也逐渐增大,最终又达到原来的平衡状态,C 选项正确;平衡常数只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 选项错误。
答案:C10.(2014年高考北京卷)一定温度下,10 mL 0.40 mol/L H 2O 2溶液发生催化分解。
不同时刻测得生成O 2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见下表。
A .0~6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O 2)≈3.3×10-2mol/(L·min)B .6~10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v (H 2O 2)<3.3×10-2mol/(L·min)C .反应至6 min 时,c (H 2O 2)=0.30 mol/LD .反应至6 min 时,H 2O 2分解了50%解析:A 项,0~6 min 内,产生n (O 2)=1×10-3mol ,消耗n (H 2O 2)=2×10-3mol ,则v (H 2O 2)=Δc Δt =2×10-3mol10×10-3L 6 min ≈3.3×10-2mol/(L·min),故A 正确;B 项,依照A 项解题步骤,可知B 项正确;C 项,反应至 6 min 时,消耗n (H 2O 2)为2×10-3mol ,剩余c (H 2O 2)=10×10-3L×0.40 mol/L-2×10-3 mol=0.2 mol/L,故C项不正确;D项,反应至6 min 10×10-3 L时,消耗n(H2O2)为2×10-3 mol,占起始物质的量的50%,故D项正确。
答案:C二、非选择题11.(1)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变浑浊的时间,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设计实验一如下(所取溶液体积均为10 mL):);若同时选择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测定混合液变浑浊的时间,可探究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在一定温度下,若将4a mol H2和2a mol N2放入V L的密闭容器中,5 min后测得N2的转化率为50%,则该段时间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已知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在开始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较小,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增大。
(3)针对上述现象,某同学认为该反应放热,导致溶液温度上升,反应速率增大。
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4)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可以在反应一开始时加入________。
A.硫酸钾B.硫酸锰C.氯化锰D.水解析:(1)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应该只改变温度,而其他条件不变;实验①②③温度相同,只是改变反应物浓度。
在回答实验二的两个问题时,第(3)问的猜想,可以从比较生成物Mn2+(过渡金属)与K +(主族金属)的区别中找到答案,即通常是过渡金属或其离子具有催化性;而(4)中氯化锰中也含Mn2+,却不能选为催化剂,原因就在于其中的Cl-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