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24.50 KB
- 文档页数:3
测量平均速度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刻、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把握利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大体技术。
3.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进程。
4.慢慢培育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学习重点: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学习难点:平均速度的计算预习案: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2.若是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3.如何利用刻度尺?如何利用停表?探讨案: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记录表格:(记录结果要有单位)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v1=s2=t2=v2=实验结论与分析:讨论: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窗相同吗?什么缘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案:1.甲物体的速度是72㎞/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0m,比较可知()A.甲物体运动的最快B.乙物体运动的最快C.丙物体运动的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的一样快2.某同窗参加百米赛跑,跑前24m 用了4s,跑完100m 用了12s,该同窗百米跑的平均速度是()A、6m/s;B、8. 3m/s;C、7. 15m/s;D、7.75m/s.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依照v=s/t 可知,运动的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B、依照v=s/t 可知,运动的时刻越短,运动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时刻内,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刻越短,运动的速度越大4.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说明在竞赛全进程中:()A.琼斯用的时刻最短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5.小明在班上给同窗们讲了新的“龟兔赛跑”故事:乌龟和兔子由起点动身后,兔子专门快把乌龟落在后面。
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
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1、复习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2、导入:找一些跑步等裁判计时的照片或者描述一些比赛时计时的情况。
同学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我们需要知道什么?需要什么工具来帮助我们?根据公式我们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物体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路程可以用尺子测量,时间可以用表来测量。
今天我们就用表和尺子来亲自动手测量平均速度。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1.2003年8月10日,第8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200m短跑决赛中,美国选手琼斯荣获冠军,这表明在比赛全过程中:()A.琼斯用的时间最短 B.琼斯跑的路程最长C.琼斯平均速度最大 D.琼斯始终一马当先2.为了实现全球快速、简捷地通信,人类发射了各种各样的通信卫星,同步通信卫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同步通信卫星:() A.在高空静止不动 B. 相对于地球静止C.相对于月亮静止 D.相对于太阳静止3.在公路上行驶的大货车与小轿车的速度之比是3:5,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大货车与小轿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A.9:5 B.3:2 C.2:3 D.5:94.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5.判断下述几个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太阳从东方升起B、月亮躲进云里C、客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向北运动。
《测量平均速度》◆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说“承上”是因为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
说“启下”是因为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体会间接测量物理量的方法,培养合作精神。
教材设计实验来巩固平均速度的知识,练习用停表测时间,用刻度尺测长度,选用的器材比较简单,只有木块、斜面和小车,通过在斜面的中间放上铁片,用来划分两段路程,在小车或小球撞击铁片时记录时间,两段时间之和就是小车在斜面上的总路程所通过的时间。
教材要求学生计算前半程和总路程的平均速度,应当严格按照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计算,在计算中复习巩固解决物理计算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体会说到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体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2.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平均速度的测量,停表的使用。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需要:长木板一个带刻度尺、机械停表一块、小车、金属片、小木块一块。
◆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 展示问题:1.速度的公式及各字母含义?2.如果想测量一个物体的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那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3.如何使用刻度尺?如何使用停表? 学生活动1学生复习、讨论后回答【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维新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新课讲授实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1、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器材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t sv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一、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二、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学会分析速度的转变
【学习重点】一、学会用刻度尺和停表测物体的平均速度
【学习难点】加深对平均速度的明白得,学会分析速度的转变
【自主学习】
【自学导航】1.在物理学中,用______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二、速度的公式是______、时刻的公式是______、路程的公式是______速度的国际单位是_____
3、咱们用______来测量长度,利用______来测量时刻
4、从速度公式______可知,若是咱们测出了物体运动的______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____,咱们就
能够够算出物体在这段时刻内的平均速度
【合作导学】
观看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视频,分析:
在测量速度进程中,假设斜面坡度过小,会怎么样?坡度过大会怎么样?
假设某组同窗听到撞击声后一段微小时间后才才停表计时,测量结果会如何?
【分层导练】一、某物理爱好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15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进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刻的情形,显示时刻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你依照图示完成下表.
(2)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是做匀速运动吗?什么缘故?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
路程S/cm26
时间t/s4
平均速度v/(cm/s)15
二、两个同窗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某次实验的过程如下图,图中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_ m/s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 m/s
.
【总结提升】
.。
山东省聊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聊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聊城市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测量平均速度年级科目八年级物理课题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主备人审核人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理解。
2、初步了解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重点难点重点:计算平均速度;难点:正确测量时间和路程。
教学过程一、前置练习,积累知识1、3。
6千米= 米 7.2×105米= 千米 1。
5小时= 秒2、停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3、平均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二、情景激趣,导入新课一辆汽车由高唐到济南运行时间为1。
5h,路程为为90km,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任务一:速度自学课本23页实验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实验目的:2.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3.测量需要的器材:4。
进行实验和数据记录:根据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任务二:区别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根本不是一回事.瞬时速度:汽车在一般的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室的速度计(汽车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计的特点:在不停的摆动)显示的是汽车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火炮口时的速度。
1
测量平均速度
年级科目 八年级物理 课题 第一章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主备人 审核人 总课时数
教学
目标
1、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理解。
2、初步了解瞬时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重点 难点 重点:计算平均速度;
难点:正确测量时间和路程。
教 学 过 程
一、前置练习,积累知识
1、3.6千米= 米 7.2×105米= 千米 1.5小时= 秒
2、停表的使用及读数方法?3、平均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
二、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一辆汽车由高唐到济南运行时间为1.5h,路程为为90km,它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速度
自学课本23页实验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目的:
2.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
3.测量需要的器材:
4.进行实验和数据记录:根据课本上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
任务二:区别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用来大致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但平均速度与速度的平均值根本不是一
回事。
瞬时速度:汽车在一般的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室的速度计(汽车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计的特
点:在不停的摆动)显示的是汽车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火炮口时的
速度。物体在极短时间内的速度(即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就叫做瞬时速度。
2
四、归纳总结,提升能力
让学生由实验得出计算平均速度时应该用路程除以运动这些路程所用的时间;平均速度并不是速
度的平均值。
五、当堂检测,检查效果
1、完成下列速度单位变换:
15m/s= Km/h 72 Km/h= m/s。
2、甲乙丙三个物体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甲=3.6 km/h、v乙=5 m/s,v丙=120 cm/s,其中运动速度最
大的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
3、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是______________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等于运
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从甲地到乙地,前200m以4m/s的速度步行,后1000m以10m/s的速度乘车,则该同学全程的
平均速度为:( )
A、7m/s B、5m/s C、8m/s D、9m/s
5、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 )
A、甲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 B、乙车在15s内行驶了150m
C、丙车在10s内行驶了0.8km D、丁车在0.5min内行驶了450m
6、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速度之比为3:2,则甲乙行驶时间之比为:( )
A、9:8 B、8:9 C、2:1 D、1:2
7、AB两地相距1500m,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相向出发,速度分别为5m/s和36km/h,则他们相
遇的时间为:( )
A、300s B、150s C、100s D、50s
8、某同学测出自己正常步行时的速度是1.2m/s,从家门到校门要走15min,如果改骑自行车则需6min,
问:(1)从家门到校门的路程大约是多少?
(2)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教学反思: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