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综述(精)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32
中国药典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维生素C是一种对人体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
在医药等行业,准确测定其含量至关重要。
先说说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是怎么出现的。
在医药生产领域,要生产含有维生素C的药品,比如维生素C片。
以前没有准确的测定方法时,根本不知道药品里到底含了多少维生素C,这可愁坏了药企。
在食品行业也是,想知道某个食品里维生素C的含量,却没有合适的方法。
这就急需一种准确可靠的测定方法。
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的核心理论依据是利用它的化学性质。
维生素C 具有还原性,能与特定的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打个比方,就像两个小伙伴,一个爱给东西,一个爱拿东西,维生素C就是那个爱给东西的,把电子给出去,从而发生反应。
通过测量反应的程度,就能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下面说说测定的步骤。
要先准备好样品。
如果是测定药品中的维生素C,就把药品碾碎成粉末状,精确称取一定量的粉末。
这一步得特别小心,要是称取的量不准确,后面测定的结果肯定不对。
有个小药企就因为这个吃过大亏,称取样品的时候马马虎虎,结果测出来的含量和实际差了好多,生产的药品质量不达标。
然后把称取好的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剂里,像水或者酸性溶液。
这时候得注意溶剂的量要合适,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
接着加入特定的试剂,一般是碘液。
这个反应过程就像一场精确的舞蹈,碘液的量要控制好。
有个实验室新手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加碘液跟倒水似的,结果反应完全乱套了,根本测不出准确的结果。
在反应过程中,要保证反应条件合适,像温度要在一定范围内。
要是温度不合适,反应速度就会受到影响。
就像跑步一样,太热或者太冷都跑不快。
等反应结束后,通过滴定或者其他方法测量剩余试剂的量,根据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总结一下这个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的关键要点。
它准确可靠,能在医药、食品等很多领域发挥大作用。
在医药行业,有了这个方法,生产出来的维生素C药品质量有了保证,人们吃着也放心。
在食品行业,能准确知道食物里维生素C的含量,对人们健康饮食的指导意义重大。
维⽣素C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法综述维⽣素C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法综述维⽣素C制剂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法综述摘要:维⽣素C即L-抗坏⾎酸是⼀种⽔溶性维⽣素,具有多种剂型。
ChP2010收载有维⽣素C原料及其⽚剂、泡腾⽚、颗粒剂、泡腾颗粒剂、注射剂和复⽅制剂维⽣素C银翘⽚。
维⽣素C 银翘⽚系临床常⽤于治疗流⾏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等症状的复⽅制剂,其组份为VitC、⾦银花、桔梗、连翘、对⼄酞氨基酚、芦根等成份,其中V itC易发⽣氧化导致含量显著降低。
根据其结构性质采⽤不同的⽅法对其进⾏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关键词:维⽣素C制剂;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内容:仪器及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效液相⾊谱仪;分析天平;薄层板;滴定管等。
(2)试剂硝酸银试液、⼆氯靛酚、碘滴定液、亚甲蓝⼄醇溶液、淀粉指⽰剂、草酸、醋酸、盐酸、硫酸等。
⼀维⽣素C⽚【鉴别】1. 与硝酸银的反应:⽅法: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素C 0.2g),加⽔10ml溶解。
取该溶液5ml,加硝酸银试液0.5ml,即⽣成银的⿊⾊沉淀。
2. 与2,6-⼆氯靛酚反应: ⽅法: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素C 0.2g),加⽔10ml溶解。
取该1溶液5ml,加2,6-⼆氯靛酚钠1,2滴,试液的颜⾊即消失。
3. 薄层⾊谱法: ⽅法:取本品细粉适量( 约相当于维⽣素C l0mg),加⽔10 ml,振摇使维⽣素C溶解,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维⽣素C 对照品,加⽔溶解并稀释制成l ml 中约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谱法,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uL,分别点于同⼀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酸⼄酯-⼄醇-⽔(5:4:1)为展开剂,展开,晾⼲,⽴即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
供试品溶液所显主斑点的位置和颜⾊应与对照品溶液的主斑点相同。
【检查】1. 颜⾊检查:取本品的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维⽣素C 0.1g),加⽔20ml,振摇使溶解,滤过,滤液照分光光度法在440nm处测定,吸光度不得超过0.07。
实验十一、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碘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与标定原理。
2、掌握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 的原理、方法及其操作。
二、实验原理用I 2标准溶液可以直接测定维生素C 等一些还原性的物质。
维生素C 分子中含有还原性的二烯醇基,能被I 2定量氧化成二酮基,反应式如下:C OCCC CCH 2OH OOH OHHOH H+ I 2C OC C C C CH 2OH OOHHH OO + 2HI由于反应速率较快,可以直接用I 2标准溶液滴定。
通过消耗I 2溶液的体积及其浓度即可计算试样中维生素C 的含量。
直接碘量法可测定药片、注射液、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 的含量。
等物质的量关系:n(Vc )==n(I 2)即:310)(176%(2-⨯=⨯I C cV V m 试样)∴ Vc %=试样)()(176.02m cV I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分析天平,250ml 锥形瓶,100ml 量筒,10ml 量筒,酸式滴定管,滴定基管架,25ml 移液管。
(2)试剂医药维生素C 药片,HAc(2 mol/L),淀粉(0.5%),Na 2S 2O 3标准溶液(0.1 mol/L),I 2标准溶液(0.1 mol/L)。
三、实验步骤1. 0.05 mol ·L -1 I 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将3.3g I 2与5g KI 置于研钵中,在通风柜中加入少量水(切不可多加!)研磨,待I 2全部溶解后,将溶液转入棕色瓶中,加水稀释至250mL ,摇匀。
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Na 2S 2O 3 标准溶液于250mL 锥形瓶中,加50mL 水、5mL0.5%淀粉溶液,用I 2标准溶液滴定至稳定的蓝色,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标定三次。
2. 维生素C 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约0.2g 维生素C 片(研成粉末即用),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新煮沸过并冷却的蒸馏水100mL 、10mL 2mol ·L-1 HAc 和5mL0.5%淀粉指定剂,立即用I 2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稳定的蓝色, 30s 内不褪色即为终点。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摘要本文介绶了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方法,介绍了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原理及相关测定步骤,包括样品前处理、维生素C含量测定、测定结果分析等部分。
结果表明,目前主要采用改良2,4-二羟基苯甲酸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该方法简便、准确、快捷,适用于室内维生素C测定。
关键词:维生素C;含量测定;2,4-二羟基苯甲酸1 绪论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剂,也称抗坏血酸,它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人体对维生素A的吸收,有助于预防牙周病、血尿症等疾病,而且它还能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维持皮肤的年轻活力。
维生素C在食物中很容易损耗,因此,精确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是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改善人们膳食、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2 原理2.1 2,4-二羟基苯甲酸法原理2,4-二羟基苯甲酸法(AOAC 991.20)是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把维生素C变成氧化铜,在酸性条件下,将维生素C(抗坏血酸)氧化为2,4-二羟基苯甲酸,溶液中的氧化铜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罗丹明B-6-苯基-2,4 -二羟基苯甲酸,其特殊的谱线被用来测定维生素C含量。
2.2 维生素C对抗坏血酸的反应抗坏血酸在碱性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反应,抗坏血酸被氧化,产生2,4-二羟基苯甲酸(罗丹明B-6-苯基-2,4 -二羟基苯甲酸)和氧化铜。
3 测定步骤3.1 样品前处理(1)选择食物样品,采用切片机将样品切成薄片,然后将薄片放入20℃的烘箱内,在80℃烘干3h;(2)样品经80℃烘干后,用干燥热风机将其继续风干,直到样品恢复室温;(3)将烘干后的样品切成小块,用500mL的盐酸溶解,溶解完毕后过滤,取含有维生素的溶液;3.2 维生素C测定(1)将Pierce1、 2-二羟基苯甲酸标准溶液(0.02mg/mL)和测定溶液加入碱性体系中,加热至80℃,反应2min;(2)反应完后,再加入改良的2,4-二羟基苯甲酸发光液质,反应2min;(3)将结果进行定量测试,以标准曲线法计算维生素C含量;3.3 测定结果分析根据相应的曲线,可以计算出所测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可以比较不同样品的维生素C含量,有助于了解样品的营养价值。
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方法综述维生素C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之一,人体主要通过新鲜水果、蔬菜或药片来获取或补充维生素。
因此维生素C的含量成为评价食品营养价值和药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心,食品营养中维生素C和医药品的定量分析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食品与药品中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发展较为迅速,主要有滴定分析法、光度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流动注射法、液相色谱法以及原子吸收间接法等。
本文对比总结了这些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范围,讨论了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维生素 C又称抗坏血酸,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能够缓解多种疾病的氧化应激,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因此必须从食品中摄取,其中水果和蔬菜是人体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由于维生素C的性质不稳定,在氧气、金属离子(如Cu2+、Ag+、Fe3+)存在下以及碱性、高温等条件下,很容易被氧化,不能确保维生素C的含量恒定。
文献报道的食品与药品中维生素C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滴定分析法、光度法、电化学法,化学发光法、流动注射法、液相色谱法(HPLC) 以及原子吸收间接法(AAS) 等。
表1中汇总了已报道的主要检测方法。
以下对几种常见的检测方法进行简要的叙述。
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1.滴定分析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性质,通过化学反应,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根据样品溶液颜色的变化判定终点。
常见的方法有2,6-二氯吲哚酚滴定法(又称染料法)和碘量法等。
其中2,6-二氯吲哚酚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是:在酸性环境中,红色的2,6-二氯吲哚酚与维生素C反应被还原为无色的酚亚胺,以2,6-二氯吲哚酚染料为滴定剂,用滴定剂自身的颜色变化指示终点,当溶液中的维生素C刚好被全部氧化时,溶液呈浅红色, 30s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其反应式如图2所示。
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维生素C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维生素C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维生素,它在许多生物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然而,由于人体无法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食物来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
为了了解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测定食物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实验方法:1. 实验器材准备:量筒、滴定管、烧杯、维生素C标准溶液、碘液、淀粉溶液、维生素C溶液、食物样品。
2. 样品制备:将食物样品洗净并切碎,加入适量的水,用搅拌器搅拌均匀,得到食物样品提取液。
3. 碘液制备:将适量的碘化钾溶液加入适量的碘酸钠溶液中,稀释至一定浓度。
4. 滴定溶液制备:将适量的淀粉溶液加入适量的水中,稀释至一定浓度。
5.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标准溶液,分别加入碘液和淀粉溶液,并用滴定管滴定至终点出现蓝色。
6. 样品测定:取适量的食物样品提取液,加入碘液和淀粉溶液,用滴定管滴定至终点出现蓝色。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一系列维生素C标准溶液的滴定结果,并绘制了维生素C含量与滴定体积的标准曲线。
根据标准曲线,我们可以计算出食物样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了柠檬、橙子和苹果作为食物样品。
经过测定,我们发现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其次是橙子,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低。
这与我们平时对这些食物的认知相符。
维生素C是一种易被氧化的物质,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保护维生素C的稳定性。
我们在制备食物样品提取液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氧气的接触,以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
另外,实验中的碘液和淀粉溶液也需要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稳定,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维生素C的含量不仅与食物种类有关,还与食物的储存和加工方式有关。
长时间的储存和高温加热会导致维生素C的损失。
因此,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选择新鲜的食物,并尽量减少加热和长时间储存,以保持维生素C的含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柠檬、橙子和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并发现柠檬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苹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最低。
批准:姓名:签名:日期:作者:王金芳/QC高级主管批准人:王晓羽/QC经理崔彦娜/QA经理最终批准人:任青/北京工厂运营总监于浩/QA总监文件适用部门:(在适用的部门后的方格内打“√”)生产部工程部QC√QA √物流部其它替换文件:新版。
1 依据及参考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10版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的试验方法。
2 目的指导嘉康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工厂内保健品成品(维生素C咀嚼片、铁锌硒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咀嚼片(儿童型))和原料L-抗坏血酸颗粒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3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保健品成品(维生素C咀嚼片、铁锌硒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片、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咀嚼片(儿童型))和原料L-抗坏血酸颗粒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
4 职责QC检验员严格按照此操作规程对相应产品或物料进行检验;QC主管负责新文件的培训并监督此操作规程的执行;QC经理、QA经理负责对文件的审核;QA总监、工厂运营总监负责对文件的批准;QA负责此操作规程的审核、存档、发放。
5 规程5.1.1 仪器和设备铁架台、磁力搅拌器、玻璃棒、滴管、移液管(10ml、1ml)、吸耳球、茶滴管、称量舟、100ml容量瓶、具塞三角瓶、药匙、研钵、分析天平(分度值0.0001g)、烧杯(500ml、250mL、150ml、50ml。
5.1.2 试剂准备5.1.2.1 淀粉指示液:取可溶性淀粉0.5g加水5ml搅匀后缓缓倾入100ml沸水中随加随搅拌,继续煮沸2分钟放冷,倾取上层清夜即得。
5.1.2.2 0.05mol/L碘滴定液5.1.2.3 白陶土5.1.3 维生素C咀嚼片中VC含量的测定取维生素C咀嚼片20片,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1.3g粉末),置于2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纯化水150ml,超声使溶解,摇匀,加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
蔬果中维生素含量的检测方法蔬菜、水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有很多,如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各种方法各有特点。
文章对近年来有关维生索c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
谷雪贤(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系,广东中山528436维生素C又叫抗坏血酸(Ascorbicid,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较多。
是一种水溶性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也是人体需要量最大的一种维生素。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其结构式如图1,可以与许多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可以利用其还原性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目前食品中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主要有碘量法,是利用维生素C的氧化还原性为基础的一种氧化还原方法。
冈其酸度不易把握,碘需要标定且易挥发,而Vc不易稳定保存,使测定结果易出现偏差,且这种方法不适合微量分析;国标GB/T6195-1986是采用2,6一二氯靛酚滴定法。
利用样品溶液由蓝色转变为粉红色来辨别其滴定终点的到达。
但是多数水果、蔬菜样品其提取液都具有一定的色泽而导致滴定终点不明显,使测定准确度降低。
另外还有荧光光谱分析法 J、紫外一可见分光度法、色谱法、电化学法等,这些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操作过程复杂,所用试剂不稳定,速度慢、背景¨干扰大。
近年来,建立的测定Vc的其他方法还有催化动力学和光度法相结合的方法,及VC传感器测定方法,固定pH滴定法等。
该论文将对蔬菜、水果常用的维生素C含量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比较。
图1 维生素C的结构式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问接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是利用维生素C可以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测定反应掉的金属离子的量,进而间接计算出维生素c的含量。
1.1以银离子作为氧化剂的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银离子作为氧化剂的间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维生素C分子中的有二烯醇基具强还原性,可被硝酸银氧化为去氢维生素C,同时产生黑色银沉淀(反应式如图2。
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和鉴别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和鉴别方法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
维生素c含量测定综述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
它在人体内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维持免疫系统健康、促进铁吸收、防止感染和减轻压力等。
因此,测定食品和药物中的维生素C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维生素C含量测定进行全面的综述。
一、理论基础1.1 维生素C的化学性质维生素C分子式为C6H8O6,它是一种单糖酸类化合物。
在水中可以迅速溶解,并且可以被氧化还原反应影响其稳定性。
在酸性条件下,维生素C容易被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DHA),而在碱性条件下则容易被还原成抗坏血酸。
1.2 维生素C的作用机制维生素C主要通过其还原剂作用来发挥其作用。
它可以参与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并将自己氧化成DHA。
此外,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铁吸收和胆固醇代谢,促进免疫系统健康等。
二、维生素C含量测定方法2.1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C 在碘酸钾存在下被氧化成DHA的反应。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并加入少量碘酸钾和淀粉指示剂。
(2)用0.01mol/L的碘酸钾溶液滴定至淀粉指示剂转化为蓝色。
(3)计算维生素C含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其结果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pH值和氧气等。
此外,该方法只能测定样品中维生素C和DHA总量,并不能区分两者的含量。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维生素C与荧光染料反应产生荧光信号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样品制备成适当浓度的溶液。
(2)将样品注入HPLC仪器中,通过柱子分离并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和高重现性等优点,但是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和专业技能。
2.3 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C在紫外光下的吸收特性来进行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将样品制备成适当浓度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