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专题十八写作第七讲形象说理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108.74 KB
- 文档页数:5
高分方案5 对散文形象、主旨及其相关价值的探究散文的形象是指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图景。
它可以是指具体的人,也可以是具体的物,也可以是一处景致、一个片段、一个画面、一种意境等。
作品的主旨,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作者的情感倾向等,也包括文章的写作意图或目的。
对形象、主旨的探究,绝不仅仅局限于上下文,而是要结合全文来体会、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探究时还要结合现实或自身体验,多方面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近年命题实例如下表。
典题一启示感悟式探究例(2015·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头脑中的旅行彭程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
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
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
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
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
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
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
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
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
第七讲名词性从句主语从句1.that引导主语从句时,没有具体意思,不充当句子成分,只是起标志性的作用,但that不能省略。
what引导时,在从句中充当成分,且有意义。
◆ It is true that the college will take in more new students.这所大学将招收更多的新生是真的。
2.whether连接主语从句时,表示怀疑,不能省略,意为“是否”,在句首时不能用if替换。
◆ (重庆卷)It is still under discussion whether the old bus station should be replaced witha modern hotel or not.旧汽车站是否应该被一个现代化的宾馆取代仍然在商讨中。
3.连接代词、连接副词引导主语从句时不能省略,并在从句中充当句子成分。
◆ It was never clear why the man h adn’t reported the accident sooner.这个人为什么没有尽快报告这个事故,还不清楚。
4.主语从句要用陈述语序,即主谓语序。
(1)用it作形式主语的常用句型有:①It+系动词+形容词(necessary/right/likely/unlikely/wrong/important/certain等)+that从句②It+be+名词(短语)(a pity/a shame/no wonder等)+that从句③It+be+过去分词(said/told/reported/decided等)+that从句④It+特殊动词(seems,appears,happens,matters)+that从句◆ It is a pity that I missed the party held last night.很遗憾我错过了昨晚举行的聚会。
◆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accident was caused by carelessness.据报道,该事故源于(司机的)粗心(驾驶)。
姓名,年级:时间:训练三艺术赏析练前提醒审美鉴赏是浙江卷文学类文本考查的十分重要的内容。
主要题型是以赏析描写艺术为主的赏析句子题和以赏析语言特点为主的语言艺术赏析题。
1.赏析画线句子题.注意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等角度切入,优先考虑修辞方法和描写手法。
为准确判定所用的手法,阅读时既要对所给句子精读、细读,又要联系上下文来判断。
分析表达效果一定要扣住文本,结合语言,全面体会在情感表达及结构上的作用或意图。
2.赏析语言艺术题.赏析角度要从词语、句式、修辞和风格方面考虑。
不过,一定要从作者的表达意图或者文本所要表达的目的去品味、去赏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20分)错误!塔下人家沈念和那个阳光般的男孩相见时,抬头就是被雨淋湿的古塔.那是一片老城区,黑色的、赭色的屋脊,高低交错,如波浪翻滚,把一块块光投射到远处的天幕、山峦、岛屿、湖泊.塔就站在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波浪"之上,瘦削的身体,穿一身褶皱青衣,脸色永远白皙。
“塔,记录了我对这座城市的初印象。
”我和男孩说起25年前的记忆。
成长于乡野之地的少年,14岁离家,尚未脱去稚气,求学而来,懵懂无知地“探”进这座城市.那时候,我乘坐的大客车要搭上轮渡才能抵达城市。
汽车排着老长的队伍,把前面的车挤上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
我在车上伸长脖子,也看不清城市的面目,只能眺望车窗外一湖阔朗的水波。
在我“渡"到这座城市的漫长分秒中,屹立水边的塔,若隐若现。
男孩恰是那一年出生在塔下人家。
他的咿呀学语、玩耍嬉戏、学习成长,塔都是见证者.塔看着人们来来往往,蹁跹游走,看着城市换着容颜,延展变迁。
那时的老城区是衰颓、晦旧的,房屋、水电等各类基础设施苟延残喘、灰头土脸,塔下人家的生活也多艰涩愁郁。
男孩那张阳光灿烂的脸,自信,刚毅,活力潜涌,怎么看都不像是从老城区走出来的孩子。
“你到鱼巷子,离塔就不远了,我家就在塔下面。
”男孩的电话指路,让我想起多年前寻塔的经历,同样被人这般介绍而记住了呈“7"字形的鱼巷子。
第七讲形象说理——取譬设喻,美化论据(2018·浙江)题目见第一讲“精审真题”部分。
满分佳作心怀江潮,务本精耕浙江一考生半丁画心,雁冰书情;良镛执纸笔笑傲江湖,良铮焚身膏振臂高呼;前有越王卧薪尝胆,后有鲁迅肩抗黑暗。
浙江宝地,人才济济;钱江潮头,涓涓不壅。
浙江精神正是水的精神,务实肯干,润万物于无形;心怀江河,奔腾不息向东。
作为青年学子,面对浩瀚无垠的广袤天地,唯有常怀浙江精神,方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水者,至清至淡。
正如孔丘之喻浮云,老子之喻王相,现代信息社会乱花迷人眼,富贵名利纷繁无常。
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将人心比作黏稠的沼泽,住着可怕的居民。
而唯有将水之形化为心之形,洗濯内心的尘垢,以林庚先生所言“年轻一代的翱翔姿态”,去触摸未知的或黑或白的世界,以浙江人傍水而生洗净的本性,方能抚去穿花而过时的急躁。
水者,至柔至默。
无雷霆万钧惊落风雨,无狂沙淘尽一身锋芒。
浙江人躬耕于土地,亲吻山林,侣友海洋。
阳明心学,教化苍生万物于无形。
浙江人敛起锋芒,脚踏实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正如圣埃克絮佩里所言,“真正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无声处,阡陌纵横,水路清澈,庠序林立,黄老者自乐。
沐浴于务实之风,青年学子更应走出伽达默尔所言的“前文本世界”,通过踏实的态度寻找青年人在新时代的意义。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唯有扣得仔细、紧密,才能书写未来的传奇。
从眼前的山花树木,星辰江河出发,方能真正抵达未知的远方。
水者,至刚至强。
从来不是娇柔的花朵任人采摘,浙江人也在华夏大地上振臂高呼自己的灵魂与精神。
水遇礁石时,迸发朵朵飞花;鲁迅先生遇国民颓丧之际,笔力万钧,直刺旧社会阴暗面。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应该囿于此,虽未能做到彪炳千古,屹立春秋。
但我们要心怀梦想,怀着江潮的执着,一路向东;怀着江潮的力量,遇到山崖,也奋力冲撞开一片天地;怀着江潮的声响,高呼自己的理想,直到燃尽自己。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应重踏莎翁所说“充满声音却空无一物的世界”,而应该放下沉重的包袱,蜕光稚嫩的硬壳,以心怀江潮,务本精耕的浙江精神,不去做时代之下为意义与利益弃波的蝂,而是仰首跨国独木桥,从新时代的巴别塔下直达天堂,解开人生的斯芬克斯之谜,成为傲立于理想国的君王。
第九讲精当描写(记叙类)——绘声绘色,生动丰满(2018·天津)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
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想……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满分佳作我是“不成器”的孩子据说,我出生后不久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都瞪.成了乒.“抓周”仪式上,我的选择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七大姑八大姨们的眼睛..乓球。
..夸张了的神态描写。
长辈们精心摆放的钢笔、计算器、小汽车、公章、人民币,我连看都不看,却一下子...了不远处一个精致的痰盂。
抓住..“我”的动作描写,精当传神。
“这孩子,将恐怕难以成器了!”爷爷叹息,奶奶叹息,姑姑叹息,除了爸妈,所有人都叹息。
语言描写,扣住题目。
爸妈认为这一次“抓周”无效,再次发令后,我把手伸向了公章。
爸妈终于高兴了,爷爷、奶奶、姑姑,也终于高兴了起。
“这孩子长大了要做官的!”这话被他们说了十年。
再写语言。
三年级时,我的兴趣不知怎么地转向了泥塑,用自己可支配的压岁钱买各种颜色的泥巴,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玩”泥巴。
爸妈扔了几次泥巴后,终于无可奈何地“任我行”了。
“这孩子,真不成器!”语言描写,遥相呼应。
爷爷叹息,奶奶叹息,所有人都叹息。
其实呢,我的成绩还不错,年级中上等。
只是跟他们的期望值差得有点远,他们都指望着我“做官”呢。
可我呢,连个小组长都不是。
初三了,成绩进入年级前十。
有一天突然走火入魔,要搞什么家庭化学小实验,置备了很多瓶瓶罐罐,冲破爸妈的围追堵截,竟然坚持了小半年。
那些日子,爸妈常常无缘由地叹息,有时我则无厘头地接茬儿:“这个不成器的孩子啊!”有神态,有语言。
语言由“我”说出,有点喜剧效果。
还好,中考发挥超常,进了市重点。
第二讲辩证立意——意高为胜,意高有道[讲前引语] 千古文章“意”为高,文以“意”胜,这是不争的事实。
准确审题,做到文之有“意”,写作算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
但是,立意深刻、新颖,是一切优秀作文的核心条件。
当然,要想做到恐非易事。
其实,只要我们静而思之,思维深入,做到辩证立意,达到目标不是不可能。
(2018·浙江)题目见第一讲“精审真题”部分。
满分佳作谈务虚初读标题,有离题之感。
标题说“虚”,开头却从“务实”的浙江精神谈起,总算让人有扣题之感。
提到浙江,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说起浙江,人们总说浙江人务实、精明,浙江商人尤其是温商走遍天下,说话者往往言至于此,还会竖起大拇指以表赞叹。
因为我们的经济,我们的发展,我们出了马云和阿里巴巴,出了丁磊和网易,都足以让人击节称赞。
可是,自鲁迅、郁达夫、艾青这一批民国文人后,浙江多久没出过在世界文坛站得住脚的文学家了?“可是”,笔锋一转,对“务实”有话要说。
不只浙江,全国皆如此。
不只文学界,整个文艺界、思想界也皆如此。
并非诟病我们历来的“务实精神”。
务实当然是好的,没有务实精神我们出不了马云和丁磊,可我想,也该有点务虚精神了吧?我们崇尚经世致用的思想,然而这种针对思想领域的实用主义哲学发展到过分的程度,就不可避免地滋生出浓重的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即我今天所思考的,都是为了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服务。
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这种倾向,虽然不会立刻露出其獠牙,但会广泛地影响思想界、文艺界乃至教育界,好比每天吃地沟油,不知不觉就侵蚀腐坏了你的肌体。
肯定务实精神,提倡务虚精神。
此时,务虚作为一种中和剂就该登场了。
务虚绝不是无所事事的小资情调,而是拒绝考虑其功利效益前提下的活动。
早先雾霾严重时,3M公司的口罩卖断货,但其实3M公司本身实力就足够强大。
创立之初创始人威尔逊就设立了一个“无用实验室”,提供资金支持研究员们的古怪点子。
这种不计投入产出比的做法无疑说不上务实,可正是这个“无用”的实验室,发明了透明胶、电影机等划时代的产品。
第七讲形象说理——取譬设喻,美化论据(2018·浙江)题目见第一讲“精审真题”部分。
满分佳作心怀江潮,务本精耕浙江一考生半丁画心,雁冰书情;良镛执纸笔笑傲江湖,良铮焚身膏振臂高呼;前有越王卧薪尝胆,后有鲁迅肩抗黑暗。
浙江宝地,人才济济;钱江潮头,涓涓不壅。
浙江精神正是水的精神,务实肯干,润万物于无形;心怀江河,奔腾不息向东。
作为青年学子,面对浩瀚无垠的广袤天地,唯有常怀浙江精神,方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水者,至清至淡。
正如孔丘之喻浮云,老子之喻王相,现代信息社会乱花迷人眼,富贵名利纷繁无常。
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将人心比作黏稠的沼泽,住着可怕的居民。
而唯有将水之形化为心之形,洗濯内心的尘垢,以林庚先生所言“年轻一代的翱翔姿态”,去触摸未知的或黑或白的世界,以浙江人傍水而生洗净的本性,方能抚去穿花而过时的急躁。
水者,至柔至默。
无雷霆万钧惊落风雨,无狂沙淘尽一身锋芒。
浙江人躬耕于土地,亲吻山林,侣友海洋。
阳明心学,教化苍生万物于无形。
浙江人敛起锋芒,脚踏实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正如圣埃克絮佩里所言,“真正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到的”。
无声处,阡陌纵横,水路清澈,庠序林立,黄老者自乐。
沐浴于务实之风,青年学子更应走出伽达默尔所言的“前文本世界”,通过踏实的态度寻找青年人在新时代的意义。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唯有扣得仔细、紧密,才能书写未来的传奇。
从眼前的山花树木,星辰江河出发,方能真正抵达未知的远方。
水者,至刚至强。
从来不是娇柔的花朵任人采摘,浙江人也在华夏大地上振臂高呼自己的灵魂与精神。
水遇礁石时,迸发朵朵飞花;鲁迅先生遇国民颓丧之际,笔力万钧,直刺旧社会阴暗面。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应该囿于此,虽未能做到彪炳千古,屹立春秋。
但我们要心怀梦想,怀着江潮的执着,一路向东;怀着江潮的力量,遇到山崖,也奋力冲撞开一片天地;怀着江潮的声响,高呼自己的理想,直到燃尽自己。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应重踏莎翁所说“充满声音却空无一物的世界”,而应该放下沉重的包袱,蜕光稚嫩的硬壳,以心怀江潮,务本精耕的浙江精神,不去做时代之下为意义与利益弃波的蝂,而是仰首跨国独木桥,从新时代的巴别塔下直达天堂,解开人生的斯芬克斯之谜,成为傲立于理想国的君王。
亮点点评阅卷专家点评:总有一些文章出乎我们的想象、知识,让我们不得不左右揣形象说理法之一: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用人们熟悉的事物、寓言、故事来打比方,用比喻的方式来论证观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其效果是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易,化枯燥为生动,更容易获得阅卷者的认同。
比喻论证有两种运用形式,一种是在主体部分使用,即用一比喻贯穿全文,在分析过程中,不断地把喻体与所要论证的观点的相同或相似点揭示出来,放在一起比较,从而使喻体有力地论证论点。
上面的例文就属此类。
这种运用形式对于高中生来说驾驭起来难度较大。
另一种是在局部段落内使用。
如2017年高考山东一考生《我们应该怎样革新——从某书店开启24小时的经营模式说开去》中的片段:对一个人来说,革新如同洗澡,洗去身上的污垢,人才会容光焕发,焕然一新。
自然,只是外表的洁净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清除内心的污垢,净化心灵。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不正是强调检点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吗?所谓“澡身而浴德”,也是同样的道理。
清除积弊,人才能走得更远。
革新的作用是什么?考生将革新比喻成洗澡,然后展开去谈,说是为了洗去污垢,容光焕发,并且层次递进,说外表洁净还不够,还要清除内心的污垢。
这样,革新的作用也就一目了然了。
这种形式简便易行,为广大考生所使用。
比喻论证虽然需要比喻的帮助,是比喻在论述文中的运用,但比喻论证不同于比喻。
比喻可以用来形容一切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重在“喻”;而比喻论证必须将比喻用来阐述、证明观点。
具体说,就是不仅要对喻体进行分析,点明喻体的实质,还要从喻体所喻的问题中,概括或引申出带有普遍性的认识或道理,分析、揭示出用来比喻的事物、现象与所要论证事物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使喻体部分与议论部分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在议论中不断地点到喻体,其侧重点在“证”。
简言之,就是要喻而能证。
形象说理法之二:美化论据在论述文写作过程中,肯定要叙述论据。
这个“叙述”,如果加点语言润色,加入一点小技巧,就会增强论据的形象性。
如可以使用对偶、排比句式叙述,就有了整齐之美,形成了张力。
如2017年高考甘肃一考生《择一座城,圆家国梦》中的片段:少年天子刘彻选择西域和匈奴作为他的城,派卫青奇袭龙城,遣霍去病狂飙突进,马踏匈奴之后求得江山永固,实现了他的大汉家国梦。
科学家孙家栋选择浩渺太空和导弹卫星作为他的城,星斗焕文章,“嫦娥”舞长空,战略威慑敌人,换取国泰民安,成就了他的苍穹家国梦。
大国工匠李万君选择轨道交通和中车高铁作为他的城,不断提升技能,实现技术突围,让中国高铁走向世界,也圆了他的工匠家国梦。
考生连举三个例子,说明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华儿女,都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自强不息,勇于担当,择一座城,圆家国梦。
在叙述孙家栋的例子时,其中有两句“星斗焕文章,‘嫦娥’舞长空”,格外亮眼,具有一种典雅的整齐美,如烟花一般出现在散句的天空中。
个别论据还可以加以“诗化”,如下段:他,一个安静的灵魂,于瓦尔登湖畔慢慢地惬意徜徉。
平静的湖面,有他慢慢泛舟而起的涟漪;湖畔的小屋,有他漫步而生的脚印。
那清澈的湖水,荡涤着他的心灵,他闭上眼,曲肱枕之,就那么静静地躺在还挂着露珠的草地上。
梭罗,也许他是别人眼中世俗的逃避者,但是,隐士的心境岂是尘世之凡人所能体会的?梭罗明白,免去世俗纷争,用心慢慢体会,才是真正的“活着”。
这段文字“诗化”的技巧在于:①高度浓缩“他”的典型事迹;②选择恰当的叙述角度,你或他;③出之以描写的笔调,运用妙词、美句及修辞;④通用格式是“情景+未名人物的表现、事迹+点出人物名称+人物事迹的论点分析”。
形象说理法之三:议论语言形象化议论语言多呈现思维的抽象性,如果在语言中加点“味精”,将会使语言形象典雅,新奇生动。
1.以形象动词替换抽象概念时评《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中,“一些网友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挥棒子、....扔石头、吐口水.......,这些都是严重不负责任的做法”一句,将网友“妄加批评的现象”转化成了“挥棒子、扔石头、吐口水”等动词短语,其神态的恣意、态度的粗暴都跃于字里行间,作者对这类网友的态度和情感也溢于笔尖。
“罗尔感到‘爱如潮水’并被善款砸晕..”“影评人‘亵渎电影’,公开炮轰..张艺谋”“该赔钱的时候又显得无比精细,处处拿出法律条文来抠.”等句子中,“砸晕”“炮轰”“抠”等词将形象的动作携入时评,贴切而富有穿透力。
2.以跨领域词嫁接抽象概念将不同领域的词语巧妙地接入所要阐释的抽象概念中,会收到新奇的效果。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领域的词语,都可以在陌生的语言环境中合理借用,使之产生意想不到的表意效果。
“中国电影人借此向世界怪兽电影输血..”,用医学术语“输血”概述中国电影人的创新;“按照舆论的发酵..惯性,它往往会把事情搞得更大”,用化学术语“发酵”来预见舆论的扩散趋势;“他们都有‘权欲’,内心也早就皈依..了拜‘官’教”,用佛教用语“皈依”来陈述贪腐者的心理根源;“向中国传统文化的I·P·索取灵感和资源”,用信息行业术语“IP”来代指传统文化的领域。
这种跨行业跨领域词语的超常搭配,显示了写作者调用语言的智慧,也丰厚了文章的意蕴。
3.以修辞方法转换抽象概念恰当运用修辞方法,也是将抽象哲理具象化的重要方法。
“经由这些民族记忆,后人可以轻松进入幽深的历史隧道.......”“这种责任穿越..几十年的风霜”“鲜血染红了温.婉.的秦淮河”“那么把他扔向汹涌澎湃的舆论口水..中,已经对他造成了二次伤害”“应当注意调整话语体系,避免全知性地‘皮下注射....’国外受众”……这些时评的语言中,就不乏修辞方法的身影,“幽深的历史隧道”是比喻,“穿越”“温婉”是拟人,“口水”是借代,“皮下注射”是移用,使得文章意蕴深厚,促人深思。
1.冰心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勃兰兑斯把人生比作攀登高塔、挖掘坑道,你还可以把生命或人生比作什么?采用比喻论证,写一段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人生是一杯温热的水,本是十分舒心的。
若是有了太多的踌躇,温热迟早会变得刺骨;若是将它缓缓地饮下,细细品味,平淡的水也会有独特的味道,温热也就变得更加持久。
人生如一粒掉落在石缝中的种子,只有努力汲取阳光雨露,冲破岩层的禁锢,才能绽放耀眼的绿色。
人生如那棵在沙漠中倔强的胡杨,只有禁受住风沙的洗礼,不断延伸自己的根,才能绽放人生的传奇。
人生就像马拉松,有的人畏于开始,有的人中途放弃,而只有坚持下来的人,终点才会有他们的身影。
人生就像一支钢笔,当你初用时,会觉得它别扭、生硬,而当你真正适应了它时,会感到它的顺畅与协调。
人生犹如看戏,我们要做的更多的是享受其演绎的过程,而无须过分在乎开场的恢宏气势,更不必过于留恋结局的完满美妙,而应该是用心地去体味舞台上每个精彩的细节。
生命就是熬粥,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不同,口味不同,熬出的粥也就不同。
若想熬出香浓味美的人生之粥,就要求我们在该加水时加水,在该加米时加米。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要体现形象说理的特色。
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骋怀之乐,蔽于云雾浓厚。
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而知芳草花林之色,困于井口狭小。
写作指导这则材料的表面义是人位于山的两个不同位置(山顶与山谷),有不同的妙处(游目骋怀之乐与芳草花林之色),也有不同的局限(浓厚云雾遮蔽与狭小井口围困)。
很明显,它更具有隐喻性,核心是立足的位置(山顶还是山谷),由此带来的乐与趣,困蔽与局限。
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立意:①“山顶”有美景也有“浓雾”;②“山谷”有美景也有“井口”;③无论是“山顶”还是“山谷”,都有美景,也都有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