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镇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格式:doc
- 大小:178.50 KB
- 文档页数:35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环境质量现状
2.运行期工艺流程
可研通过对污水处理工艺的比选,拟采用一体化MBR处理设备,主要工艺流程为:生活污水经格栅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沉砂池,通过重力沉砂的作用,将废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去除,然后通过集水池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调节池,调节池可调节污水水质水量,调节池内安装潜水搅拌器进行搅拌,使得污水在调节池内充分调节稳定水质后,经提升泵提升至MBR一体化设备内。
在一体化设备内污水依次经过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膜区,污水中污染因子被微生物充分降解分解或与水分离。
好氧区的混合液通过提升泵回流至缺氧区,膜区的底部污泥通过污泥提升泵回流至厌氧区。
通过混合液回流和污泥回流的作用,达到脱氮除磷的功能。
A2O系统出水直接流入MBR膜区进行固液分离,在产水泵的负压作用下,清水通过MBR膜排出,流经过紫外消毒设备后达标排放。
污泥定期自动外排至污泥池进行重力浓缩,然后进入污泥脱水间进行脱水处理,最终运往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
本项目污水站运行工艺流程见图3。
噪声
固废
恶臭、噪声
恶臭
恶臭恶臭、噪声
图3 污水处理站运行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宁波市环保局关于宁波镇海区后海塘及镇海港区煤堆场搬迁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正文:---------------------------------------------------------------------------------------------------------------------------------------------------- 宁波市环保局关于宁波镇海区后海塘及镇海港区煤堆场搬迁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你公司上报的《关于要求审批宁波镇海区后海塘及镇海港区煤堆场搬迁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书的请示》及随文报送的《宁波镇海区后海塘及镇海港区煤堆场搬迁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报告书评审会专家意见、镇海区环保局初审意见(甬镇环〔2009〕50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根据报告书结论、专家评审意见和镇海区环保初审意见,原则同意你公司将化工北路与化工主干道之间的三角形地块改造为煤堆场,约74.7万平方米,近期实际布置堆场18.78万平方米,可堆煤65.11万吨。
本堆场设计周转量为500万吨/年,通过火车系统疏运煤量为200万吨/年,通过封闭式带式输送机向镇海炼化输送煤量300万吨/年。
经批复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可以作为本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的环境保护依据。
二、在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必须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管理,认真落实以下污染防治措施:(一)要求采用先进的装卸、输送工艺,全面实施清洁生产,码头至堆场及向镇海炼化输煤均应采用封闭式输送方式,切实减少和控制粉尘的产生和排放。
(二)采用先进生产设备,并对大型机械设备配备湿式喷雾抑尘装置、对各转运站皮带机转接点落实各项抑尘、除尘措施,减少粉尘排放,防止煤屑、粉尘入海;煤堆场应设置喷水加湿装置,确保煤堆表层含水率8%以上,对疏水性煤炭须定期喷洒抑尘剂,确保粉尘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二级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邱隘镇回龙工业区污水管道工程建设单位(盖章):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人民政府编制单位:浙江环耀环境建设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O一七年一月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4)三、环境质量状况 (10)四、评价适用标准 (13)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6)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3)七、环境影响分析 (25)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1)九、六项原则符合性分析 (33)十、结论与建议 (35)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围环境图(含噪声监测布置示意图)附图3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图附件:附件1选址意见书附件2审批登记表附件3“三同时”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壁管(开挖法施工),共295m;盛莫路(邱隘段)上污水主管采用DN400mmPE实壁管(提升泵前采用拖拉法施工,共278m,其中消力井后采用开挖法施工,采用DN200PE实壁管,共6m),沿线厂区门口预留管道采用,DN300mmPE实壁管(拖拉法施工),共152m。
工业污废水经收集后,最终排入到盛莫路(东钱湖段)现状污水窖井。
其中包括一座迷你型一体化埋地泵站。
3、排水工程设计要点(1)本工程为邱隘镇回龙工业区污水管道工程,处于邱隘镇与东钱湖镇交界处,位于盛莫路的东侧。
本工程旨在解决回龙工业区内各公司(厂)所排放的工业污废水。
工业区内包含规划一路(东西向)、规划二路(东西向)、规划三路(东西向)、规划四路(南北向)和盛莫路(南北向),共5条道路,其中4条规划道路上污水主管采用DN300mmPE 实壁管(拖拉法施工),共1406m,沿线厂区门口预留管采用DN300mmPE实壁管(开挖法施工),共295m;盛莫路(邱隘段)上污水主管采用DN400mmPE实壁管(提升泵前采用拖拉法施工,共278m,消力井后采用开挖法施工,采用DN200PE实壁管,共6m),沿线厂区门口预留管道采用DN300mmPE实壁管(拖拉法施工),共152m。
宁波市环保局关于宁波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的通知正文:---------------------------------------------------------------------------------------------------------------------------------------------------- 宁波市环保局关于宁波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的通知各县(市)、区环保局(分局),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国家高新区、保税区、慈溪开发区环保局(分局):为适应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需要,提高审批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境保护部令第5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08〕59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扩大县(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浙委办〔2008〕116号)、《关于进一步下放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管理权限切实加强监督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44号)和《关于落实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扩大县(市)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通知》(甬环发〔2009〕58号)等的有关规定,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权限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建设以下项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规定的禁止建设的“十五小”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发展改革委令第40号)中的淘汰类项目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发展改革委令第57号)中禁止外商投资类项目;《关于下达“禁止建设污染生产项目目录(第一批)”的通知》(浙计经土[1996]1142号、浙环开[1996]330号)规定的建设项目;《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限制发展目录(第一批)》(浙政办发[2005]87号)中规定的禁止类项目。
浙能镇海热电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陆域部分)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Zhejiang Industrial EP D & R Institute Co.,Ltd.国环评证:甲字第2007号二零一二年八月目录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和性质 (1)1.2项目立项情况 (1)1.3项目规模 (1)1.4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量 (1)1.5输气管道工程 (1)1.6输气站场工程 (7)1.7公用工程 (7)2生产工艺及污染因素分析 (9)2.1生产工艺 (9)2.2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0)3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11)4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14)4.1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14)4.2水环境影响评价 (14)4.3声环境影响评价 (14)4.4固体废弃物处置影响评价 (15)4.5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5)4.6社会影响影响评价 (16)4.7风险影响评价 (18)5总量控制分析及公众参与 (20)5.1总量控制 (20)5.2公众参与 (20)6项目环保审批可行性分析 (21)7项目环保措施 (23)8环评总结论 (23)1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和性质项目名称:浙能镇海热电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陆域部分)。
建设地点: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
项目性质:新建项目,属管道运输业。
项目投资:16545.22万元。
建设单位:浙江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
1.2项目立项情况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办能源函[2012]76号《项目服务联系单》(2012.3.28)。
1.3项目规模根据项目服务联系单(浙发改办能源函[2012]76号)和项目可研,浙能镇海热电配套天然气管道工程新建输气管道1条,线路总长度约7.367km,设计管径DN800(Φ813),设计压力6.3MPa,设计输气规模为4.835×108m3/a。
天然气引自省级干线杭甬线新建澥浦阀室,终于浙能宁波镇海动力中心,配套新建镇海电厂分输末站。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镇海骆驼加油站项目建设单位(盖章):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石油分公司宁波大学资质证号:国环评乙证字第2038号二O一四年七月环评文件审批申请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4)3、环境质量状况 (10)4、评价适用标准 (14)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8)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6)7、环境影响分析 (27)8、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 (36)9、环境可行性分析 (37)10、结论与建议 (39)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环境生态功能区划图附图3 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附图4 项目总平面图附件1宁波市镇海区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基本建设),镇发改备〔2014〕1号附件2 项目土地证附件3 项目望海路西侧加油加气站地块规划设计要求附件4 油罐清洗、检测和安装施工合同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北望海路农田农田绕城防护绿地 本项目39m72m三、环境质量状况四、评价适用标准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七、环境影响分析八、建设项目采取的防治措施及治理效果九、环境可行性分析十、结论与建议。
某市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1 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编制依据 (2)1.2.1相关法律法规 (2)1.2.2相关标准规范 (2)1.2.3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3)1.2.4项目有关文件 (4)1.3 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4)1.3.1评价目的 (4)1.3.2 评价原则 (4)1.4评价因子 (5)1.4.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5)1.4.2评价因子筛选 (5)1.5评价工作等级 (6)1.5.1空气环境 (6)1.5.2水环境 (7)1.5.3声环境 (9)1.5.4生态环境评价等级 (9)1.5.5风险评价 (9)1.6评价范围 (10)1.7环境功能区划 (10)1.8项目外环境关系及保护目标 (11)1.9评价标准 (13)1.9.1环境质量标准 (13)1.9.2污染物排放标准 (14)2 建设地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及污染源情况 (18)2.1自然环境概况 (18)2.1.1地理位置 (18)2.1.2地形地貌 (18)2.1.3水文地质 (19)2.1.4气候气象 (20)2.1.5地震烈度 (21)2.1.6土壤与植被 (21)2.2基础设施情况 (22)2.2.1给水设施概况 (22)2.2.2排水设施现状 (22)2.2.3固废处置设施现状 (22)2.2.4供热现状 (23)2.2.5供电现状、供气现状 (23)2.3企业及污染源调查 (24)2.3.1主要企业情况 (24)2.3.2污染源调查 (25)3建设项目概况 (28)3.1项目概况 (28)3.2工程内容 (28)3.3老市区污水处理现状 (29)3.4污水处理厂基本参数 (30)3.4.1污水处理厂服务范围、对象 (30)3.4.2污水处理厂规模 (30)3.4.3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参数 (32)3.4.4工程设计进出标准及出水标准 (33)3.5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及设备一览表 (33)3.5.1主要构筑物 (33)3.5.2主要设备 (34)3.6污水管网及尾水排放设施 (36)3.6.1污水收集管网 (36)3.6.2污水提升泵站 (37)3.6.3尾水排放设施 (38)3.7平面布置 (38)3.8公辅工程 (39)3.9原辅材料消耗 (40)3.10劳动定员、工程投资及建设进度 (41)4工程分析 (43)4.1施工组织及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43)4.1.1施工布置、工艺 (43)4.1.2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45)4.2运营期工艺流程及污染源分析 (48)4.2.1污水站工艺流程 (48)4.2.2运营期污染源分析 (55)4.3项目运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情况汇总 (64)5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5)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65)5.1.1非采暖期监测数据 (65)5.1.2采暖期监测数据 (65)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71)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74)5.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77)5.5声境质量现状监测 (78)6.1施工期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81)6.1.1 施工期废气环境空气影响分析 (81)6.1.2 施工期废气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影响分析 (83)6.2施工期废水环境影响分析 (84)6.3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85)6.3.1施工期噪声源及衰减规律 (85)6.3.2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分析 (86)6.4施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7)6.5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88)6.5.1 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88)6.5.2 动物及植物影响分析 (89)6.5.3景观影响分析 (89)6.5.4 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90)6.5.5 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91)7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3)7.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93)7.1.1区域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93)7.1.2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 (96)7.1.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97)7.1.4卫生防护距离 (97)7.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99)7.2.1预测源强 (99)7.2.2预测参数 (100)7.2.3预测结果及分析 (101)7.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02)7.3.1地层及地质构造 (102)7.3.2地下水埋藏及含水层特征 (102)7.3.3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106)7.3.4地下水流向及埋深 (107)7.3.5项目对地下水环境评价 (107)7.4 声环境影响分析 (111)7.4.1 噪声源强 (111)7.4.2 预测范围 (112)7.4.3 预测方法 (112)7.4.4 厂界噪声预测结果 (113)7.4.5 对敏感点的影响分析 (113)7.5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114)8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16)8.1废水治理措施分析 (116)8.1.1污水可生化性分析 (116)8.1.2出水达标可行性论证 (116)8.1.3出水回用可行性论证 (117)8.3废气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120)8.3.1恶臭收集、处理措施 (120)8.3.2管理措施 (122)8.4固废处置措施 (123)8.4.1项目各固废暂存、处置措施 (123)8.4.2老市区生活垃圾填埋场依托可行性论证 (124)8.5噪声治理措施分析 (125)9环境风险分析 (127)9.1污水处理厂环境风险分析识别 (127)9.1.1 物质危险性识别 (127)9.1.2 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127)9.1.3 环境风险敏感目标识别 (128)9.1.4重大危险源识别及评价等级 (128)9.2源项源强分析 (128)9.3 环境风险事故的影响分析 (128)9.3.1 污水处理厂非达标水外排环境影响分析 (128)9.3.2污水收集管网泄漏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129)9.4风险事故防范措施 (129)9.4.1污水厂非达标污水外排风险防范措施 (129)9.4.2污水管网泄漏风险防范措施 (129)9.4.3对化学药品的风险防范措施 (130)9.5风险事故应急措施 (130)9.6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131)9.7 风险评价结论 (131)10产业政策、清洁生产、总量控制 (133)10.1 产业政策符符合性评述 (133)10.2 项目清洁生产评述 (135)10.3 总量控制 (136)11 厂址选择、尾水排放方案、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37)11.1 厂址选择合理性分析 (137)11.2 尾水排放方案合理性分析 (137)11.3 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38)12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41)12.1项目环保投资 (141)12.2 项目的环境效益 (141)12.3 经济效益分析 (142)13.1环境管理 (143)13.1.1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 (143)13.1.2运营期环境管理计划 (143)13.2环境监测计划 (144)13.2.1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 (144)13.2.2运营期监测计划 (144)13.3排污口规范要求 (145)13.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一览表 (146)14 结论与建议 (149)14.1结论 (149)14.1.1项目建设情况 (149)14.1.2环境质量现状 (149)14.1.3环保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150)14.1.4环境风险 (151)14.1.5公众参与 (151)14.1.6环保措施经济损益分析结论 (151)14.1.7项目的可行性结论 (151)14.2建议 (152)附图:附图一项目工程总体布置图附图二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附图三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及产物环节图附件1、环评委托书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3、项目选址文件4、专家意见修改说明1 总论1.1项目背景老市区系原玉门市人民政府、石油管理局驻址。
宁波市江东南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一、项目概述二、环境影响评价2.1污水处理厂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建设污水处理厂将有效处理区域内的污水,提高水环境水质。
通过先进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大大降低了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对水体的净化起到积极作用。
2.2管网工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为建设污水处理厂,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占用土地。
然而,该厂坐落在市区的边缘,对农田、林地等重要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
2.3建设过程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建设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音、振动和扬尘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但采取合理的建设措施和管理方案,可以有效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4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污水处理厂在运行期会产生一定的污水和污泥,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置。
通过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有害物质的回收和减量化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三、环境保护措施3.1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污水处理厂将采用先进、成熟的污水处理技术,对进水进行全面净化处理,在出水口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之前,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3.2噪音、振动和扬尘的管理建设过程中,采取合理的施工管理措施,减少噪音、振动和扬尘的产生和扩散。
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和设备,使用降尘剂,布置围挡和隔音设施等,保证施工现场符合环保要求。
3.3污水和污泥的处理方案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和污泥时,采用科学、环保的处理方法。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对废水进行处理,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对产生的污泥进行安全处理,达到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标。
四、环境管理计划4.1环境监测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对施工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环境噪音、水质等进行监测和数据记录。
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符合环保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4.2管理制度与培训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完善环境管理流程。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管理能力,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4.3环境沟通与参与与周边居民、社区、相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了解、接纳和反馈相关意见和建议。
污水处理厂环评报告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一、项目概况污水处理厂是一个专门用于处理城市污水的设施。
本项目拟建设位于市的郊区,总占地面积为100亩。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为每天处理10万吨城市污水,并将处理后的水直接排放至附近河流。
该项目的建设将有效改善当地的水环境质量,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范围本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影响。
评价范围包括建设阶段和运营阶段对环境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2.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过程本次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了现场调查、采样分析、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环境因子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评价过程包括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措施建议等步骤。
3.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通过对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建设阶段:建设阶段主要对土地利用、水资源和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建设期间需要开挖土方,但恢复土地不复杂。
建设期间还会产生噪声和振动,但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较小。
(2)运营阶段:运营阶段主要对水环境和空气质量产生影响。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将改善城市污水的处理能力,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然而,运营期间将会产生污泥和废弃物,并排放部分污水处理后的水,对附近河流产生一定影响。
三、环境管理措施建议为了减少污水处理厂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建议采取以下环境管理措施:(1)建设阶段:采取合理的工程布局,减少土地开挖;加装防护设施,减少工程噪声和振动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2)运营阶段:建立严格的污水处理过程和废物处理机制,充分利用污泥和废弃物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检测和监测,确保排放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四、结论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综合考虑了建设和运营阶段对环境的综合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将在提高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项城市周王庄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建设单位项城市城市管理局法人代表李留伟联系人马新亚通讯地址周口市项城市花园办事处北苑路(凤凰国际附近)联系电话8086传真邮政编码466200建设地点项城市东风路南侧、106国道西侧立项审批部门项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项发改字[2018]50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D4620占地面积(平方米)400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2985.54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项城市城市管理局拟投资12985.54万元在项城市商城北路东侧、北新路北侧建设项城市后高营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工程。
本项目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污水2万m3/d,配套建设长度为24km的污水管网及一座污水提升泵站。
经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15、“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
宁波市镇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宁波市镇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委托单位: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办公室编制单位: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证书等级:甲级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2004号编制时间:2003年3月3日1.1 编制报告书的目的依据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2000年5月29日发布的《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文),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和建制镇的污水平均处理率不低于50%,设市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60%,重点城市的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
按照宁波市人民政府文件甬政发[2002]43号《关于宁波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的批复》:市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60%以上,各县(市)、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30%以上。
“十五”期间全市将实施以“蓝天、碧水、绿色、清净工程”为内容的75个环保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约201.63×108RMB,其中碧水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市区及各县(市)、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主要污染水域的水环境整治及全市“十五”期间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东钱湖、四明湖、余姚江的整治等。
其中镇海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期限为2002~2005年。
为此,宁波市政府决定利用世界银行浙江省城市环保项目之宁波环境综合整治子项目贷款建设镇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1998年11月2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2001年2月17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该项目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我国《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监[1993]324号文),世行《环境影响评价操作政策》(OP4.01)的要求,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开发办公室委托我院编制了《宁波市镇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供我国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世行项目团审查。
1.2 编制依据1.2.1 有关贷款项目的审批文件《国家计委关于浙江省利用世行贷款城建环保项目建议书的批复》国家计划委员会文件,计投资[2002]138号。
1.2.2 与贷款项目有关的资料、委托书1)《镇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 2003年1月12日;2)《镇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合同》宁波市政工程前期办公室、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2002年8月。
1.2.3 法律、法规、制度和相关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1996年4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7)《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意见》[浙环开1999]165号,浙江省环境保护局,1999年5月;8)《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问题的若干意见》国环建字[88]117号,1988年3月21日;9)环监[1993]324号文《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10)世界银行环境评价操作政策(OP4.01);11)《关于印发“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4号文,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2000年5月29日;12)《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6年11月22日;13)《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年)》宁波市人民政府,1999年7月;14)《镇海分区规划》宁波市规划局1998年6月;15)《宁波市环境综合整治子项目排水规划》(会审稿),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年3月;16)《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0年12月;17)《关于宁波市环境保护“十五”计划和2010年目标纲要的批复》宁波市人民政府文件甬政发[2001]43号。
1.2.4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国家环保局;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国家环保局;3)《宁波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技术报告》宁波市环境保护局,1997年1月;4)《宁波市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总报告》宁波市环境保护局,1992年;5)《宁波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调整方案》宁波市环境保护局,1995年;6)《浙江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调整)方案》浙环发[2001]242号,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01年10月;1.3 评价中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依据《关于加强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世行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要求,评价中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有:资料收集、类比调查、表格发放、现状监测和模式预测等。
其中公众调查采用发放表格获得调查结果,环境质量状况通过近年常规监测资料收集和评价期间委托资质单位进行现状分析来获取数据,废气中污染物源强采用类比调查获得,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废水对近岸海域水质的影响采用水质数模计算。
2 贷款项目概况2.1 项目一般特征项目名称:宁波市镇海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建设地点:其中污水处理厂设在城北海滨,威海路北端,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后海塘垃圾填埋场场址东侧,详见附图1;配套管网及泵站则布置在城区内,具体见附图5。
建设性质:除东门泵站属改建外,其余均为新建项目。
建设规模:分两期建设,一期采用氧化沟工艺,设计污水处理量3.0×104m3/d,建设时同时考虑二期扩建至6×104m3/d的综合设施及建设用地;及配套管网,预留远期发展到6.0×104m3/d 的建设用地。
配套管网建设规模为6×104m3/d,管道干管总长20.57km,次干管、支管总长24.6km,即新增管道总长45.17km。
同时,新建五座污水泵站(威海路泵站、东门泵站、宏远路泵站、海天泵站、临江泵站)。
污水提升泵站规模与污水处理厂二期规模匹配,设备安装按一期设计。
项目投资:总投资额估算为24783.85×104RMB,其中工程费用14765.99×104RMB(污水处理厂4858.01×104RMB,配套管网9907.98×104RMB),其他费用等10017.86×104RMB。
资金来源:拟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343.85×104US,折合人民币11140.54×104RMB。
其余由国内城市配套建设资金来解决。
占地面积:该厂址总占地面积7.52hm2,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5hm2。
人员编制:定编人数70人。
污水处理厂内40人,厂外泵站及排水管网30人。
排放口位置:污水处理厂北面海域(具体见附图1)。
2.2 主要工程内容2.2.1 排水管网工程2.2.1.1 排水管网建设方案本期排水管网的改造及主干线路的方案确定是以《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规划的镇海污水处理厂地理位置及现状污水管网的特点而设计的。
原则采用雨污分流制。
老城区结合现状管网情况,将现状合流管改建为污水管,增设雨水管道(雨水管道不包括在本次项目内)。
管网改造上,先改造干管,使干管改造后雨污分流,再逐步改造支管,未改造的合流污水排至新建的污水干管,使污水尽可能收集至污水处理厂。
老城区的东南片(面积123hm2)本次设计仍按合流制管道计算,其余均按分流制设计。
雨、污合流管接入新建污水管道的流量按计算所得的污水流量的2倍(即截流倍数n=1)考虑,其余的水量溢流至现在的东门泵站后,排入甬江。
2.2.1.2 服务范围城区现有(2001年)人口10.9×104人,建成区总面积17.7km2。
本工程服务范围:城关片和临江片现有居住人口8.71×104人,建成区面积9.7km2。
规划污水处理厂的二期规模6×104 m3/d,污水管网服务面积17.4 km2。
新建污水干管情况a、镇宁路(大运路~隧道路)污水管道:镇宁路污水干管自大运路至隧道路,全长1540m,负责收集道路东侧的生活及工业污水,总服务面积77.70hm2,设计流量为145.30L/s。
管径为DN700,坡度为1.1‰。
b、隧道路(镇宁路~临江路)污水管道:该段污水干管自大运路至隧道路,全长320m,负责收集道路两侧的生活及工业污水,总服务面积108.80 hm2,设计流量为191.49L/s。
管径为DN800,坡度为0.9‰。
c、临江路(余北快速路~大运路)污水管道:该段污水干管沿临江路自余北快速路至大运路,全长1460m,负责收集道路两侧的生活及工业污水,总服务面积133 hm2,设计流量为208.04L/s。
管径为DN800,坡度为0.9‰。
d、临江路(大运路~隧道路)污水管道:该段污水干管沿临江路自大运路至隧道路,全长1300m,负责收集道路两侧的生活及工业污水,总服务面积299.90 hm2,设计流量为346.38L/s。
管径为DN900,坡度为1.10‰。
e、大西门路(聪园路~隧道路)污水管道:该段污水干管沿大西门路自聪园路至隧道路,全长1100m,负责收集道路两侧的生活污水,总服务面积34.40 hm2,设计流量为70.09L/s。
管径为DN400,坡度为2.0‰。
f、隧道路(临江路~安海路)污水管道:该段污水干管沿隧道路自临江路至安海路,全长900m,负责收集临江片的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总服务面积460.84 hm2,设计流量为603.59L/s。
管径为DN1200,坡度为0.6‰。
g、东门泵站~安海路泵站段污水管道:该段污水干管自东门泵站至安海路泵站,全长2500m,负责收集城东南片的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及初降雨水,总服务面积123 hm2,旱流流量为147.6 L/s,截流的雨水流量为147.6 L/s,以后管段设计流量为324.72L/s。
管径为DN900,坡度为0.8‰。
当水量大于该干管的承受能力时,通过泵站的溢流井直接或经已有的雨水泵提升排入甬江。
h、安海路(宏远路~隧道路)污水管道:该段污水干管沿安海路自宏远路至隧道路,全长2000m,负责收集老城区的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及老城区东南片的初降雨水,总服务面积266.4 hm2,设计流量为483.52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