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侵入体时代和侵入顺序的确定
- 格式:docx
- 大小:92.91 KB
- 文档页数:2
谈岩层先后顺序的判读(山东省高青一中李锋 256300)在高考备考中,经常会遇到判定岩层的新老关系或形成时间的早晚,我认为判定的关键是分析岩层所属的类型:(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
如果是侵入岩,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
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
(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地,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
(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
所以变质岩地层的形成应晚于相应的岩浆岩。
例1.读下图,判定喷出岩和①②③④⑤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
解析:图中的喷出岩地层的起点在乙处,终点在甲,而①②③④⑤地层位于甲乙之间,故该喷出岩地层应晚于①②③④⑤地层,而①②③④⑤地层属于沉积岩地层,其形成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例2.图中甲、乙、丙、丁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丁乙丙C.丁丙甲乙D.丙丁甲乙解析:依据图示岩浆岩丙与断层甲的形态可知,该处应先出现褶皱,然后岩浆喷出形成岩浆岩,后来出现断层,最后上层接受沉积。
所以正确答案为C。
例3.下图为某地区域地质剖面图。
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解析:由于甲处顶部褶皱缺失,因此首先受到侵蚀作用;后发生沉积作用,在岩石顶部形成沉积岩;最后由于岩浆侵入,破坏了褶皱与沉积岩的连续性。
所以正确答案为D。
例4.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岩石和地貌形态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②④①B.③①④C.④②①D.④①③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内部物质循环运动规律,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学六大经典定律!01均变论Principle of Uniformitarianism均变论认为,一切地质变化都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虽然这种变化不以固定的速度或强度进行。
地层模型通常看来是“微弱”的地质作用力(大气圈降水、风、河流、潮汐等),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慢慢起作用,就能够使地球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
岩石循环这一原理最早由苏格兰地质学家詹姆斯·赫顿提出,他强调:现在是认识过去的钥匙。
之后,莱伊尔进一步确定了均变论。
这一原理推动了岩石循环的发展。
02侵入关系原理Principle of Intrusive Relationships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层时,可以确定火成岩比沉积岩要年轻。
岩浆岩侵入形成岩床示意图岩浆岩的侵入形式有多种,岩株、岩盖、岩基、岩床、岩墙。
岩浆岩产状及分布示意图03切割穿插定律Principle of Cross Cutting Relationships这一原理可以确定侵入体之间、侵入体与围岩之间、断层之间、断层与围岩之间的先后顺序。
岩脉切割岩层示意图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
穿插者年代新,被穿插者年代老。
岩浆喷出和侵入示意图如果断层(岩浆)贯穿各层而不穿透顶层,可以确定被切割的地层比断层年代老,未被切割的地层比断层年轻。
04原始水平定律Principle of Original Horizontality地层沉积时是近于水平的,而且所有的地层都是平行于这个水平面的。
斜层理示意图交错层理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由于地层是倾斜的,各小层的整体方向是水平的,而且各层取向互相平行。
交错层理剖面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始水平的岩层因构造作用发生形变。
05地层叠覆律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排列规律。
任何沉积地层的层序在没有被后期的运动所逆掩或倒转时,最年轻的地层应位于层序的顶部,最老的地层则位于层序的基底。
图示动画的时间顺序是A比B早,B比C早。
白云区岩浆岩
广东的侵入岩岩浆发育甚为广泛,侵入时代以燕山期(中生代)为最主要。
白云区的侵入岩
也主要是燕山期形成的,最主要侵入岩体有以下两个:
(一)萝岗岩体侵入时代:燕山第二期(中侏罗世)。
岩石性质:是以中酸性侵入岩的二长花岗岩为主,中粒颗粒。
出露地点:萝岗镇一带,故命名
为萝岗岩体。
岩石遭受风化作用之后,形成一个个圆球状的大小砾石,裸露于低山丘陵之颠、之腰、之麓,称为石蛋地貌,构成了萝岗地区特有的风景。
(二)九佛岩体
侵入时代:燕山第三期(晚侏罗世)岩石性质:以酸性侵入岩的黑云母花岗岩为主。
出露地点:
以九佛镇为主,故命名为九佛岩体。
习题1.什么叫岩浆?什么叫岩浆岩?2.岩浆岩按矿物成分,可分为哪三类?3.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分别有哪些?4.侵入岩的原生流动构造包括哪些?野外如何确定?5.什么叫矿物的自形程度?岩浆岩的结构按矿物的自形程度分为哪几种结构?6.岩浆岩常见的构造类型有哪些?7.岩浆岩的原生节理有哪几种?野外如何识别?8.岩浆岩按SiO2的含量将其分为哪四大类?9.超基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那些?基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哪些?中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哪些?酸性岩类中常见的岩石有哪些?这些岩石野外为何特征?10. 岩浆岩常见的造岩矿物有哪些?答案1.什么叫岩浆?什么叫岩浆岩?答: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高温、高压熔融硅酸盐物质(部分物质包括碳酸盐岩、氧化物、硫化物)叫岩浆。
岩浆岩是指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叫岩浆岩。
喷出地表的叫喷出岩,侵入地壳的叫侵入岩。
2.岩浆岩按矿物成分,可分为哪三类?答:用里特曼指数σ= ( K2O + Na2O ) ^2 / ( SiO2 - 43 )确定岩浆岩碱度,可以将岩浆岩分三大类:a钙碱性此类火山岩在化学成分上的特点是SiO2含量为45%~53%,K2O+Na2O含量平均为36%左右,σ值<3.3。
b 碱性 此类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与辉长岩、玄武岩类似,SiO2 45%~52%, FeO、MgO、CaO含量较高,属基性岩类。
碱含量稍高,K2O+Na2O>4%,可达9%,里特曼指数σ=3.3~9。
c 过碱性 σ> 93.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分别有哪些?答: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部分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岩浆岩的结构主要包括:(1)结晶程度 结晶程度是指岩石中结晶矿物与非结晶玻璃质的含量比例,按结晶程度岩浆岩结构分为:a 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的矿物组成。
缓慢冷却,多见深成侵入岩b 半晶质结构:由结晶物质和玻璃物质组成。
立志当早,存高远
岩浆岩侵入岩的接触关系
一、侵入岩与围岩(包括沉积、变质岩和另一个岩体)的接触关系
1、侵入接触:反映岩体侵入时代晚于围岩。
侵入主要标志:
①岩体切穿围岩,在主要岩体附近有岩枝伸入围岩之中;
②岩体边部常有较细粒的冷凝边(或边缘带) ;
③岩体边部原生流动构造比较发育;
④岩体中有大量的围岩捕虏体和同化混染现象;
⑤围岩受岩体的影响出现变质矿物,发现在接触变质晕(带) ,常伴随有矿化(或矿体出现)。
变质晕的宽窄主要与岩体的成分、大小、侵入深度、接触面的陡缓和围岩成分有关。
2、沉积接触:岩体遭受风化剥蚀后,为沉积岩层所复盖的接触关系。
主要标志有:
①在侵入体的顶部与其接触的沉积岩中,没有发现任何变质现象;
②在上覆沉积岩底部的沉积物中,常有被剥蚀的侵入体砾石或砂砾;
③在接触面上,岩体表面发育有不平整的侵蚀面或风化壳;
④岩体顶部的岩脉或矿除有被切断现象;
呈沉积接触关系的岩体,其形成时代早于上覆沉积岩层的时代。
3、断层接触:侵入体与围岩之间呈断层关系,在接触带上有断裂现象,如擦痕、碎裂岩甚至糜棱岩带等。
二、侵入接触的类型
1、急变接触:是指侵入体与围岩有明显界线,说明岩浆凝固快,岩石粒度小,边缘相较狭。
2、渐变接触:侵入体与用岩界线为逐渐过度,表明岩浆缓慢凝固而发生了。
立志当早,存高远
岩浆岩—侵入体时代和侵入顺序的确定
一、侵入体时代在没有直接地层复盖依据的情况下,往往比较困难,除了测定其同位素年龄外,多数需要根据多方面的直接与间接接触资料对比后,方能大体确定。
目前常用的主要方法和途径为:
1、查明岩体生成时代的上限与下限,确定岩体时代。
2、根据侵入体的形成与己知时代的褶皱运动和切穿地层的断裂的依存控制关系,提供侵入体的形成时代。
二、侵入顺序
多次侵入现象是岩浆活动的特点之一,因此正确确定岩浆侵入活动顺序,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工作中应当充分搜集各种直接证据和系统研究对比资料,以求互相验证。
1、确定相邻的两种以上侵入岩生成顺序时,可依下列现象确定:
(1)冷凝边缘:具冷凝边缘者后侵入。
(2)横切、穿插关系:横切或穿插别的岩体者后生成。
(3)流线、流面:晚生成侵入体边缘常有大致平行接触面的流线或流面。
(4)热力变质和烘烤现象:较早侵入体受后期热力影响而变质,甚至有不明显的破碎或被挤压现象。
(5)捕虏体:较晚侵入岩中可发现较早侵入岩的捕虏体。
2、确定不相邻的侵入体间的侵入顺序及时代,则需根据岩性特点、接触关系特点、构造控制特点等几方面综合考虑后确定。
岩性对比可以是多方面的,如岩体的主要矿物,特征矿物,副矿物,微量元素,化学成分,物性特征对比等。
用其与附近沉积岩中副矿物进行对比,亦可提供某些确定相对时代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