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关税措施
- 格式:ppt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101
第六章关税措施一、单项选择题1、一国的进口附加税是一种()。
A、普遍采用的措施B、特定的临时性措施C、经常性的措施D、一次性的措施2、在普遍优惠制下,受惠商品减税幅度的大小取决于()。
A、普通税率与普惠税率之间的差额B、最惠国税率与普惠税率之间的差额C、普通税率与最惠国税率之间的差额D、普惠税率与特惠税率之间的差额3、某国对进口手表征收从价税15%,加征每只15美元的从量税,这是()。
A、从量税B、从价税C、混合税D、选择税4、二战后,征收出口税的国家主要是()。
A、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发展中国家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5、欧盟向参加洛美协定的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
A、普惠税B、最惠国税C、特惠税D、差价税6、按照征税的目的,关税可分为()。
A.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B.进口税、进口附加税C.最惠国税、特惠税、普遍优惠税D.财政关税、保护关税7、一般说来,关境和国境是一致的,但有些国家在国境内设立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等经济特区,这时候关境小于国境。
有些国家之间缔结关税同盟,因而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的领土即成为统一的关境,这时候关境()国境。
A.小于B.等于C.大于D.其他8、关税的主体是( )。
A、本国的进出口商人B、进出口货物C、外国的进出口商人D、消费者9、与复式税则相比,单式税则( )。
A.又称二栏税则B.只适用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C.被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D.不利于实行差别待遇10、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
A.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B.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C.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D.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11、当进口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的进口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 )。
A.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B.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C.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D.大大低于名义关税率12、反补贴税的征收不得超过()。
关税措施与非关税措施概述国际贸易中,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是各国政府用来保护本国产品和产业的手段。
关税措施主要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而非关税措施则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补贴措施、贸易壁垒等。
关税措施进口关税进口关税是指进口商品时,进口国政府要求进口商支付一定比例的货物价值作为税收。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关税措施,目的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侵害。
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可以使本国产品相对竞争力更强。
出口关税与进口关税相反,出口关税是指当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时,出口国政府收取的关税。
出口关税可以用来控制本国产品的流出数量,保护国内市场供给和价格稳定。
非关税措施配额限制配额限制是指进口国政府对特定产品设定的进口数量限制。
进口商需要通过获得配额才能进口这些产品。
配额限制通过限制进口数量来保护国内产业。
进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是进口国政府发放的一种准许特定产品进口的证件。
进口商需要在进口之前获得许可证才能进口相应产品。
进口许可证制度可以用来控制特定产品的进口量,保护本国产业。
补贴措施补贴措施是指政府向国内产业提供资金或其他资源的方式,以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
补贴可以用于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产品质量,从而使本国产品更加有竞争力。
贸易壁垒贸易壁垒是指各种政府措施,如技术标准、认证要求、产地要求等,限制进口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贸易壁垒的目的是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威胁。
影响和争议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的使用对国际贸易有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保护本国产业,维护国内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措施也容易引发贸易争端,影响国际贸易的稳定性和公平性。
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的使用也常常引发国际间的争议。
不同国家对于保护本国产业的态度有所不同,因此在贸易谈判中常常出现关于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争议。
这些争议需要通过国际机构和贸易协定来解决,以维护国际贸易的稳定与公平。
总结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是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手段。
第六章关税与非关税措施【教学目的和要求】要求了解关税的主要特点,研究关税的主要种类及其作用,了解海关税则和一般通关手续。
【教学重点】关税的主要种类。
第一节关税概述一、关税及其影响关税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类贸易壁垒,早在欧洲古希腊、雅典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关税。
长期以来,各国都把关税作为调节进出口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时期,可以通过降低关税、免税、退税来鼓励商品出口,通过税率的高低来调节进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税有大幅度下降,但是关税仍然被作为限制某些商品如纺织品、轻工产品进口的重要手段。
(一)关税的含义和种类关税是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
关税的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标准,主要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依据关税的课征种类,主要的关税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出口税和过境税等。
(1)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进口税又分为以获得财政收入为目的的财政关税和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为目的的保护关税两种。
现实中,对国内并不生产的进口商品征税,一般是为了获得财政收入,但对国内可生产的进口商品征税,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为了保护国内企业,因此关税往往成为一国贸易保护的重要工具。
进口税是关税最主要的形式,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到关税时往往是指进口关税。
(2)进口附加税是指一国海关对本国进口商在进口商品时除征收一般关税外,根据某种目的所加征的一种关税。
根据针对的国家和商品的不同,进口附加税又可分为全面附加税和特别附加税两种。
例如,美国为了应付国际收支危机,于1971年8月15日实行“新经济政策”,对进口商品一律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就是属于全面附加税。
特别附加税不针对所有商品,反补贴稅和反倾销稅即属于此。
(3)出口税是一国海关在本国商品出口时,为保证本国市场供应或其它特殊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一般而言,各国为鼓励本国商品出口很少征收出口税。
第六章关税法本章考情分析关税是海关依法对进出境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本章的重要性在于关税是进口增值税和进口消费税计算的基础,关税计算的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后续其他税种的计算,是主观题得分的关键章之一。
2013年教材的主要变化1.增加关税基本原理和分类;2.增加第六节船舶吨税。
关税的分类(熟悉)1.按征收对象划分:(1)进口税;(2)出口税;(3)过境税。
2.按征收目的划分:(1)财政关税;(2)保护关税。
3.按计征方式划分:(1)从量关税;(2)从价关税;(3)混合关税;(4)选择性关税;(5)滑动关税。
4.按税率制定划分:(1)自主关税;(2)协定关税。
5.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划分:(1)进口附加税;(2)差价税;(3)特惠税;(4)普遍优惠制。
【例题·多选题】按照征收目的划分,关税可分为()。
A.进口税B.出口税C.财政关税D.保护关税【答案】CD第一节征税对象与纳税义务人一、关税的征税对象关税的征税对象是准许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
【提示】货物和物品在计征关税时有不同的计税规则。
二、关税的纳税人【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关税纳税人的是()。
A.进口货物的收货人B.出口货物的发货人C.进出口货物的经纪人D.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答案】ABD第二节进出口税则一、进出口税则概况(了解,能力等级1)进出口税则是一国政府根据国家关税政策和经济政策,通过一定立法程序制定公布实施的进出口货物和物品应税的关税税率表。
税则以税率表为主体,包括税则商品分类目录和税率栏两大部分。
税号及所对应的货品名称以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的国际通用的协调编码(H.S编码)为基础。
二、税则归类(能力等级1)“对号入座”步骤如下:1.了解需要归类的进出口商品的构成、材料属性、成分组成、特性、用途和功能。
2.查找有关商品在税则中拟归的类、章及税号。
对于原材料性质的货品,应首先考虑按其属性归类;对于制成品,应首先考虑按其用途归类。
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和措施一、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和历史演变二、关税措施三、非关税措施四、鼓励出口和出口管制措施、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和历史演变■(一)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取消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 取消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也就是说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 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自由贸易政策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保护贸易政策围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 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 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
国家对于贸易活动进行干预,限制外国商品、服务和有关 要素家广泛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与范all参与本国市场竞争。
(三)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贸易保护政■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美国和德国——保护贸易政策;在资本主义垄断时期的前期(19世纪90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超保护贸易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贸易保护70年代中期以后: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出现了管理贸易政策。
八关税措施■(一)关税的概念和特点关税——是进出口商品或物品等经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关税具有三个特点:强制性■无偿性(二)关税的分类■ 1、按照征收对象和商品流向分:(1)进口税一一个国家的海关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 关税。
① 普通税率一适用于和中国没有任何协定,也没有参加WTO 的国 家或地区。
② 最惠国税率一适用于原产于与中国共同适用最惠国待遇条款的 WTO 成员国或地区的进口货物;或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关税互惠协 ■固定性(由税则规定) 返回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③协定税率一适用于原产于中国参加的含有关税优惠条款的区域性贸易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资料:2010年适用协定税率的国家和地区■【一是对原产于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和老挝五国的商品实施《亚太贸易协定》协定税率,这些税目的平均税率为8.9%,相对于最惠国税率,平均优惠幅度为23.3%;二是对原产于智利的商品实施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税率,平均税率为1.3%,平均优惠幅度为87.7%;■三是对原产于巴基斯坦的商品实施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税率,平均税率为5.3%,平均优惠幅度为43%;■四是对原产于新西兰的商品实施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税率,平均税率为 4.0%,平均优惠幅度为61.6%;五是对原产于新加坡的商品实施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税率,税率均为零,平均优惠幅度为100%o】④特惠税率一适用于原产于与中国签订有特殊优惠关税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货物。
第六章关税法第一节关税概述关税的历史是十分悠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殊是当国与国之间浮现商品交换后,作为对进出国境商品征税的关税才在各国普遍开征起来。
据考证,最早的关税是为了保护过往客商交通安全而产生的,现代国家浮现以后,关税作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手段曾经在历史上占有生分地位。
但是,在现代,特别是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而言,关税已再也不是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而是以关税为工具实现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1年5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暂行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统一了国家的关税政策,建立了彻底独立自主的保护关税制度。
以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和补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关税制度。
现行关税法律规范是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2000年7月修正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为法律依据,以国务院于2003年11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及由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定并报国务院批准,作为条例组成部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征收进口办法》为基本法规,由负责关税政策制定和征收管理的主管部门依据基本法规拟定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为主要内容。
一、关税的概念关税是由设置在边境、沿海口岸或者境内的水、陆、空国际交往通道的海关对进出国境或者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关税属于全值流转税。
关境与国境的区别与联系:•国境与关境是两个既有联系,又不彻底相同的概念。
国境是一个主权国家以边界为界限,全面行使主权的领域范围,包括领土、领海、领空。
关境又称税境或者海关境域,是一个主权国家行使关税权力的领域范围。
•通常情况下,国境与关境是一致的。
但如果几个国家结成关税联盟,组成一个共同关境实施统一的关税法令和对外税则,彼此之间货物进出国境不征关税,只对来自和运往非同盟成员国的货物进出共同关境时征收关税,这时关境就大于其成员国的各自国境。
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保护主义手段。
关税措施是指对进口产品征收的税费,而非关税措施主要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技术壁垒等其他非税费形式的贸易措施。
这些措施通常被国家用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本文将介绍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的意义、实施形式及影响。
1. 关税措施的意义和实施形式关税措施是一种对进口商品征收税费的手段,主要目的是鼓励本国产业的发展,并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
通过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关税措施会使本国商品更具竞争力。
同时,关税也能为政府提供收入来源。
关税措施的实施形式有多种。
常见的关税形式包括:关税配额、关税税率、关税调整和特别关税。
•关税配额是指对某类进口商品设置进口限制数量,超过限制数量的商品将征收更高的关税。
这种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进口商品的数量,保护本国产业。
•关税税率是指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的比例。
关税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进口商品的价格,高关税税率会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保护本国商品。
•关税调整是指根据国际贸易情况和国内产业发展情况对关税进行调整。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关税税率来调整进口商品的价格。
•特别关税是指对某些进口商品征收额外的关税,目的是限制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以保护本国产业。
2. 非关税措施的意义和实施形式与关税措施不同,非关税措施主要是通过其他非税费形式的贸易措施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质量,以达到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
非关税措施的实施形式包括:配额限制、进口许可证、技术壁垒、反倾销措施等。
•配额限制是指对某类进口商品设置进口数量限制,超过配额的商品将受到限制或征收更高的关税。
这种措施通过控制进口数量来保护本国产业。
•进口许可证是指政府对某些进口商品的进口进行许可,凡获得许可证的进口商才可以进口该商品。
这种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进口商品的质量和数量。
•技术壁垒是指对某些进口商品设置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要求进口商品符合特定的技术标准,有助于保护本国产业的技术优势。